(完整版)钢筋混凝土第十章梁板结构试题答案
梁板结构
一、概述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便于工业化
生产,在多层民用建筑和厂房中应用较广。但是这种楼面整体性、抗 震性、防水性较差,不便于开设孔洞,因此对于高层建筑及有抗震要 求的建筑以及使用上要求防水和开设洞口的楼面,均不宜采用。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是将楼板中的部分构件预制,在现场 安装后,再通过现浇的部分连成整体。其整体性较装配式好又较现浇 式节省模板。但这种楼盖要进行混凝土二次浇灌,有时还需增加焊接 工作量。故多用于荷载较大的多层工业厂房,高层民用建筑及有抗震 设防要求的建筑。近几年我国较大城市住宅中多采用装配整体式,一 个房间整面墙、整块楼板均为一块板,生产比较工业化。
二、整体现浇式单向板肋形楼盖
应当指明,上述调整是在按弹性方法计算时才进行的。
采取上述调整措施,意味着可减少板、梁在支座处的转 动,以此来反映由于忽略支座对板、梁的约束作用而引起 的误差。在上述调整中,对板和次梁的调整幅度不一样, 是由于次梁对板的约束作用较主梁对次梁的约束作用大。 主梁和柱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类似的约束作用发生, 为偏于安全起见对主梁不予调整。
二、整体现浇式单向板肋形楼盖
塑性理论计算方法的基本概念 下面以图10-11所示的两跨连续梁为例,• 说明塑性变形内力重 分布的概念。梁承受均布恒荷载g及均布活荷载q,根据三种最不 利荷载组合,可画出它的弯矩包络图。若按弹性体系计算,支座 截面将按MBmax=-67.5kN· m配筋,跨中截面将按 M1max=46.8kN· m配筋。为了节约材料,现将支座截面的配筋减 少些,假设减少后按支座弯矩MB=47.25kN· m(约为0.7MBmax) 来配筋,跨中截面则仍按M1max来配筋,这样调整内力,是否会 影响连续梁的承载能力,现分析如下: 图10-11 两跨连续梁的弯距图(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a)恒+活 1+活2 b)恒+活1 c)恒+活2 (1)当荷载布置为“恒+活1”时, 跨中和支座产生的弯矩分别为46.8kN· m• 和45.18kN· m。由于跨 中钢筋未减少,而支座钢筋又是按弯矩为47.25kN· m配置的,大 于45.18kN· m,所以此时连续梁的承载能力是安全可靠的。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习题(精)
第十章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习题一填空1、单向板肋梁楼盖中主梁沿房屋横向布置的优点是()。
2.按弹性理论设计多跨连续梁板时,进行荷载折算的目的是()。
3、采用塑性理论设计多跨梁板结构用钢量将比按弹性理论设计的用钢量()。
4、塑性铰的特点是()()()。
5、对于()()()且跨数超过5跨的连续梁可按5跨计算。
6、按板的()不同,将肋梁楼盖分为单向板肋梁楼盖和()肋梁楼盖。
7、计算简图应表示出结构的()()()及荷载的()()()等8、混凝土楼盖按其施工方法分为()()()三种形式。
9、为保证多跨连续梁板结构在支座截面能形成塑性铰,设计时要满足()。
10、在塑性理论计算中,可通过控制截面()来控制塑性铰出现的情况。
11、产生塑性铰的截面的钢筋一定进入了()阶段。
12、现浇整体式楼盖,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的不同分为()()()和密肋楼盖。
13、.多跨连续板,板的宽度较大而外载相对较小,一般仅混凝土就足以负担(),故()一般无须验算。
二、简答1、如图一两跨连续梁,承受均布荷载g,均布活载q,定性画出①一跨跨中最大弯矩的活载布置图及弯矩图②二跨跨中最大弯矩的活载布置图及弯矩图③支座B最大负弯矩活载布置及弯矩图④画出该连续梁的弯矩包络图2、名词解释塑性铰塑性内力重分布内力包络图3、塑性铰与理想铰有何不同?4、哪些情况不能采用塑性理论计算?5、在楼板计算中何时考虑拱效应的影响?如何考虑?6、板中配有哪些种类的钢筋?7、如何保证按塑性理论设计时可能形成的截面裂缝不过宽?8、板中分布钢筋有哪些作用?9、主梁中为什么设吊筋?吊筋的数量如何计算?10、楼梯斜板用沿水平荷载集度表示的跨中弯矩计算公式为什么取M=(g+q)l2/10 而不是M=(g+q)l2/8?11、荷载如图布置时会出现那些截面的那些最大值?画出出现M1max时的活荷载布置图。
12、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有何区别?两种形式楼梯的踏步板中配筋有什么不同。
13、单向板和双向板的区别是什么?14、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时,为什么要考虑折算荷载,如何计算折算荷载?15、现浇楼盖的设计步骤如何?答:现浇楼盖的设计步骤:(1)结构布置:根据建筑平面和墙体布置,确定柱网和梁系尺寸。
钢筋混泥土考试题及答案
钢筋混泥土考试题及答案钢筋混凝土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主要作用是()。
A. 提供抗压强度B. 提供抗拉强度C. 提供抗剪强度D. 提供抗弯强度答案:B2.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通常用()表示。
A. CB. FC. PD. S答案:A3. 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受压区混凝土承担全部压力B. 受拉区钢筋承担全部拉力C. 受压区混凝土和受拉区钢筋共同承担压力D. 受拉区混凝土和受压区钢筋共同承担拉力答案:B4. 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
A. 强度B. 密实度C. 骨料D. 配合比答案:B5. 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A. N = f_c * A_cB. N = f_y * A_sC. N = f_c * A_c + f_y * A_sD. N = f_y * A_c + f_c * A_s答案:C6. 混凝土的徐变是指在持续不变的荷载作用下,混凝土随时间()。
A. 发生弹性变形B. 发生塑性变形C. 发生蠕变D. 发生脆性破坏答案:C7. 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中,以下哪个参数是不需要考虑的()。
A.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B. 钢筋的抗拉强度C.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D. 梁的截面尺寸答案:C8.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用()表示。
A. WB. SC. PD. F答案:A9.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的主要作用是()。
A. 防止钢筋锈蚀B. 提高结构的美观性C. 增加结构的重量D. 增加结构的刚度答案:A10. 混凝土的抗冻等级用()表示。
A. FB. DC. SD. W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包括()。
A. 受压区混凝土承担压力B. 受拉区钢筋承担拉力C. 受压区钢筋承担压力D. 受拉区混凝土承担拉力答案:A, B2.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包括()。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期末复习资料试卷题型:一、选择(30’)1.适筋梁从加载到破坏可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受力的特点及各阶段的作用:答:适筋梁的破坏过程分三个阶段:弹性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破坏阶段,也称第一、二、三阶段。
弹性阶段主要是梁下部的混凝土和钢筋共同承受拉力,未出现裂缝;带裂缝工作阶段是下部混凝土出现裂缝,退出工作,拉力全部由钢筋承受;破坏阶段是当上部混凝土受压破坏。
这三个阶段有两个临界点:就是第一阶段和其次阶段之间的受拉区混凝土出现裂缝,其次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受压区混凝土被压裂。
2.当单筋矩形截面梁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及弯矩设计值确定后,计算时发觉超筋、实行什么措施?什么措施最有效?答:当一单筋矩形截面梁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及弯矩设计值M确定后,计算时发觉超筋,那么实行( B )措施提高其正截面承载力最有效。
A.增加纵向受拉钢筋的数量B.加大截面高度C.加大截面宽度 D.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3.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中,其计算位置?答: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复核《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规定须要验算的位置为:(1)距支座中心h/2处的截面。
因为越靠近支座,干脆支承的压力影响也越大,混凝土的抗力也越高,不致破坏,而距支座中心h/2以外,混凝土抗力急剧降低。
(2)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截面以及锚于受拉区纵向主筋起先不受力处的截面,因为这里主筋中断,应力集中。
(3)箍筋数量或间距变更处的截面(4)腹板宽度变更处的截面,这里和箍筋数量或间距变更一样,都受到应力剧变、应力集中的影响,都有可能形成构件的薄弱环节,首先出现裂缝。
e.g.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时,其计算位置正确的是()。
A. 支座边缘处B. 受拉区弯起筋的弯起点处C. 箍筋直径变更处D. 箍筋间距变更处4.受弯构件箍筋间距过小会发生?答:最小箍筋率主要是为了确保钢筋骨架有足够的刚度和截面混凝土的抗剪,假如箍筋间距过大,箍筋间的主筋会因为局部混凝土受压产生侧向膨胀而变形。
梁板结构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楼盖200题一、填空题共48题1.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的传递途径为 楼面屋面荷载 → 次梁 → 主梁 →柱 → 基础 → 地基;2.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设计中,板的短跨方向按 计算 配置钢筋,长跨方向按_ 构造要求 配置钢筋;3.多跨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方法有_ 弹性计算法__和 塑性计算法___ 两种方法;4.四边支承板按弹性理论分析,当L 2/L 1≥_2__时为_单向板_;当L 2/L 1<__2 _时为_双向板 ;5.常用的现浇楼梯有__板式楼梯___和___梁式楼梯___两种;6.对于跨度相差小于1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内力计算;7、双向板上荷载向两个方向传递,长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 梯形 分布;短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 三角形 分布;8、按弹性理论对单向板肋梁楼盖进行计算时,板的折算恒载 '/2g g q , 折算活载'/2q q9、对结构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时,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 极限条件 、 机动条件 和平衡条件 ;当三个条件都能够满足时,结构分析得到的解就是结构的真实极限荷载;10、对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时,满足 机动条件 和 平衡条件 的解称为上限解,上限解求得的荷载值大于真实解;满足 极限条件 和 平衡条件 的解称为下限解,下限解求得的荷载值小于真实解;11、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次梁在其支座处的配筋时,次梁的控制截面位置应取在支座 边缘 处,这是因为 支座边缘处次梁内力较大而截面高度较小;12、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内力重分布有两个过程,第一过程是由于 裂缝的形成与开展 引起的,第二过程是由于 塑性铰的形成与转动 引起的;13、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板的内力时,计算跨度一般取 支座中心线 之间的距离;按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一般取 净跨 ;14、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的长跨方向应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承担在长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内力、将板上作用的集中荷载分布到较大面积上,使更多的受力筋参与工作、固定受力钢筋位置;15、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一般铰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只能单向转动且转动能力有限、能承受一定弯矩、有一定区域或长度;16、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钢筋种类、配筋率 和 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当低或中等配筋率,即相对受压区高度ξ值较低时,其内力重分布主要取决于 钢筋的流幅 ,这时内力重分布是 充分的 ;当配筋率较高即ξ值较大时,内力重分布取决于 混凝土的压应变 ,其内力重分布是 不充分的 ;17、为使钢筋混凝土板有足够的刚度,连续单向板的厚度与跨度之比宜大于 1/4018、柱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应满足 梁柱线刚度比5/≥c b i i 条件,当不满足这些条件时,计算简图应 按框架梁计算;19、整体单向板肋梁楼盖中,连续主、次梁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配筋时,跨中按 T 形 截面计算,支座按 矩形 截面计算;20、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主梁内应配置 附加箍筋或吊筋 ;21、雨篷除应对雨篷梁、板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外,还必须进行 整体抗倾覆 验算;22、现浇梁式楼梯的斜梁,不论是直线形或折线形,都简化成水平简支梁计算;23、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x y v y y x v x m m m m m m νν+=+=)()(,,式中的ν称为 泊桑比泊松比 ,可取为 ;24、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分析时,对于周边与梁整浇的板,其 跨中截面 及 支座截面 的计算弯矩可以乘的折减系数;25、在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的跨度一般以 ~ m 为宜,次梁的跨度以 4~6 m 为宜,主梁的跨度以 5~8 m 为宜;26、混凝土梁、板结构按其施工方法可分为 现浇整体式 、 装配式 、和 装配整体式 三种形式;27、现浇整体式楼盖结构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的不同又分为 单向板肋梁楼盖 、 双向板肋梁楼盖 、无梁楼盖和井式楼盖等四种;28、肋形楼盖一般由 板 、 次梁 、 主梁 组成,每一区格板一般四边均有梁或墙支承,形成四边支承梁;当2/12 l l 时按 单向板 设计,设计时仅考虑在 短 边方向的受弯,对于长向 的受弯只作局部处理,这种板叫做“单向板”;当2/12≤l l 按 双向板 设计,在设计中必须考虑长向和短向两向受弯的板叫做“ 双向板 ”;29、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一般取决于 建筑功能 要求,在结构上应力求简单、整齐、经济、适用;柱网尽量布置成 长方形 或 正方形 ;主梁有沿 横向 和 纵向 两种布置方案;30、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是指在进行梁板结构的内力分析时,假定梁板为 理想的弹性体 ,可按 结构力学 的一般方法进行计算;31、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板、次梁、主梁均分别为支承在 次梁 、 主梁 、柱或墙上;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将其支座均视为 铰支座 ;由此引起的误差,可在计算时所取的 跨度 、 荷载 及 弯矩值 中加以调整;32、当连续梁、板各跨跨度不等,如相邻计算跨度相差 不超过10% ,可作为等跨计算;这时,当计算各跨跨中截面弯矩时,应按 各自的跨度 计算;当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则应按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平均值 计算;33、对于超过五跨的多跨连作用续梁、板,可按 五跨 来计算其内力;当梁板跨度少于五跨时,仍按 实际跨数 计算;34、作用在楼盖上的荷载有 永久荷载 和 可变荷载 ;永久荷载是结构在使用期间内基本不变的荷载;可变荷载是结构在使用或施工期间内时有时无的可变作用的荷载;35、当楼面梁的负荷面积很大时,活荷载全部满载的概率比较小,适当降低楼面均布活荷载更能符合实际;因此设计楼面梁时,应按荷载规范对楼面活荷载值 乘以折减系数 后取用;36、求某跨跨中截面最大正弯矩时,活荷载应在 本跨内布置,然后隔跨布置 ;37、求某跨跨中截面最小正弯矩或最大负弯矩时,本跨 不布置活载 ,而在 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 ,然后 隔跨布置 ;38、求某一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时,活荷载应该在该支座 左右两跨布置 ,然后 隔跨布置 ;39、内力包络图中,某截面的内力值就是该截面在任意活荷载布置下可能出现的 最大内力值 ;根据弯矩包络图,可以检验受力纵筋抵抗弯矩的能力并确定纵筋的 截断 或弯起的位置和 数量 ;40、为了考虑支座抵抗转动的影响,一般采用 增大恒载 和相应 减小活荷载 的办法来处理,即以 折算荷载 来代替实际计算荷载;当板或梁支承在砖墙上时,则荷载 不得进行 折算;主梁按连续梁计算时,一般柱的刚度较 小 ,柱对梁的约束作用 小 ,故对主梁荷载 不进行 折减;41、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可以消除内力按 弹性理论计算 和截面按 极限状态设计 二者之间的矛盾,而且可以合理地估计构件的承载力;同时又能符合结构工作的实际情况,节约材料,获得一定的技术经济效果;42、关于连续板、梁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很多,目前工程结构设计中应用较多的是弯矩调幅法;即调整一般降低按弹性理论计算得到的某些截面的 最大弯矩值 ;43、控制弯矩调幅值,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 20% ;44、为了保证塑性铰有足够的转动能力,规范规定:相对受压区高度≤ξ ;ξ愈大,截面塑性铰转动能力或极限塑性转角就 越小 ;45、为了满足平衡条件,调整后每个跨度两端支座弯矩B A M M ,绝对值的平均值与调整后跨中弯矩C M 之和,应 不小于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0M ,即≥++C BA M M M 20M ;46、板一般均能满足 斜截面受剪 承载力,设计时可不进行 受剪 验算;47、连续板中受力钢筋的配置,可采用 分离式 或 弯起式 两种方式;48、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的构造钢筋有 分布钢筋 、嵌入墙内的板其板面附加钢筋、 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 ;二、选择题共54题1.在计算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连续次梁内力时,为考虑主梁对次梁的转动约束,用折算荷载代替实际计算荷载,其做法是 BA.减小恒载,减小活载B.增大恒载,减小活载C.减小恒载,增大活载D.增大恒载,增大活载2.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主次梁相交处,在主梁中设置附加横向钢筋的目的是 DA.承担剪力B.防止主梁发生受弯破坏C.防止主梁产生过大的挠度D.防止主梁由于斜裂缝引起的局部破坏3.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 时应考虑到楼板的影响,假定I 0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则对现浇楼盖中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 应取 A=2I 0 B. I = C. I = D. I =4.板内分布钢筋不仅可使主筋定位,分担局部荷载,还可 BA.承担负弯矩B.承受收缩和温度应力C.减少裂缝宽度D.增加主筋与砼的粘结5.五跨等跨连续梁,现求第三跨跨中最大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哪几跨 D,2,3 B. 1,2,4 C. 2,4,5 D. 1,3,56.五跨等跨连续梁,现求最左端支座最大剪力,活荷载应布置在哪几跨 D,2,4 B. 2,3,4 C. 1,2,3 D. 1,3,57、按单向板进行设计 A ;的预制空心楼板;B.长短边之比小于2的四边回定板;C.长短边之比等于,两短边嵌固,两长边简支;D.长短边相等的四边简支板;8、对于两跨连续梁, D ;A.活荷载两跨满布时,各跨跨中正弯矩最大;B.活荷载两跨满布时,各跨跨中负弯矩最大;C.活荷载单跨布置时,中间支座处负弯矩最大;D.活荷载单跨布置时,另一跨跨中负弯矩最大;9、多跨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计算,为求得某跨跨中最大负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 D ;A.该跨,然后隔跨布置;B.该跨及相邻跨;C.所有跨;D.该跨左右相邻各跨,然后隔跨布置;10、超静定结构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必须满足 D ;A.变形连续条件;B.静力平衡条件;C.采用热处理钢筋的限制;D.拉区混凝土的应力小于等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11、条件相同的四边支承双向板,采用上限解法求得的极限荷载一般要比采用下限解法求得的极限荷载A ;A.大;B.小;C.相等;D.无法比较;12、在确定梁的纵筋弯起奌时,要求抵抗弯矩图不得切入设计弯矩图以内,即应包在设计弯矩图的外面,这是为了保证梁的 A ;A.正截面受弯承载力;B.斜截面受剪承载力;C.受拉钢筋的锚固;D.箍筋的强度被充分利用;13、在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中,正确的叙述是 B ;A.若同时满足极限条件、变形连续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答才是结构的真实极限荷载;B.若仅满足极限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答则是结构极限荷载的下限解;C.若仅满足变形连续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答则是结构极限荷载的上限解;D.若仅满足极限条件和机动条件的解答则是结构极限荷载的上限解;14、按弯矩调幅法进行连续梁、板截面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应遵循下述规定 A ;A.受力钢筋宜采用I、II级或III级热轧钢筋;B.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宜超过;C.弯矩调幅后的截面受压区相对计算高度一般应超过,但不应超过;D.按弯矩调幅法计算的连续紧、板,可适当放宽裂缝宽度的要求;15、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中间支座处,当配置好足够的箍筋后,若配置的弯起钢筋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增设 B 来抵抗剪力;A.纵筋B.鸭筋C.浮筋D.架立钢筋.16、承受均布荷载的钢筋混凝土五跨连续梁等跨,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塑性内力重分布的结果,而使BA.跨中弯矩减少,支座弯矩增加B.跨中弯矩增大,支座弯矩减小C.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都增加D. 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都减小17、按弹性方法计算现浇单向肋梁楼盖时,对板和次梁采用折算荷载来进行计算,这是因为考虑到CA.在板的长跨方向能传递一部分荷载B.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影响C.支座转动的弹性约束将减少活荷载布置对跨中弯矩的不利影响D. 拱效应的有利影响18、求连续梁跨中最小弯矩时,可变荷载活载的布置应该是 BA.本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载B 本跨不布置活载,相邻两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载C.本跨及相邻两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载19、塑性铰的转动能力调幅截面的相对高度ξ有关,ξ增大,塑性铰的转动能力降低,为使塑性铰有足够的转动能力,ξ应满足 CA. b ξξB. b ξξ=C. 35.0≤ξD. 35.0 ξ20、按弹性理论计算单向板肋梁楼盖时,板和次梁采用折算荷载来计算的原因是 C ;A.考虑到在板的长跨方向也能传递一部分荷载B.考虑到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影响C.考虑到支座转动的弹性约束将减小活荷载隔跨布置时的不利影响21、连续梁板塑性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 C ;A.必须采用折算荷载B.不考虑活荷载的不利位置C.截面受压区相对高度35.0≤ξ22、整浇楼盖的次梁搁置在钢梁上时 BA.板和次梁均可采用折算荷载B.仅板可以采用折算荷载C.仅次梁可以用折算荷载D.二者均不可用折算荷载23、雨篷梁支座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应考虑 AA.剪、扭相关B.剪、弯、扭相关C.弯、剪相关D.弯、压、剪相关24、为了设计上的便利,对于四边均有支承的板,当 D 按单向板设计;A.212≤l lB. 112≤l lC. 312≤l lD. 312 l l 25、弹性方法设计的连续梁、板各跨跨度不等,但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相差<10%,仍作为等跨计算,这时,当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则应按 C 计算;A.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最大值B.两邻两跨计算跨度的最小值C. 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平均值D. 无法确定26、两端搁置在墙上的单跨板,按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l 等于 AA.)(为板厚h h l n + B .)(2为板厚h l n +C.n l l =D. n l l 05.1= 27、一端搁置在墙上,一端与梁整浇的单跨板,按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l 取 BA.h l n +B.2h l n +C.n l l =D. )(2025.1均为板厚h h l l n += 28、对于多跨连续的板梁,对支座为整浇的梁或柱,按弹性进论计算时,计算跨度l 一般可取 A A.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 B.板或梁的净跨n lC.n l 025.1取D. n l 05.129、对于多跨连续的板,按塑性理论计算时,当边支座为砖墙时,边跨的计算跨度取 C A.22a b l n ++ B.22h b l n ++ C.两者中取小值和22a l h l n n ++ D. 2025.1b l n + 其中n l —边跨净跨度,b —板第二支座的宽度,a —边支座支承长度,h —板厚30、对于多跨连续梁,按塑性理论计算时,当边支座为砖墙时,边跨的计算跨度l 取 C A.22a b l n ++ B.1025.02n n l b l ++ C.取中较小值和n n l b l 025.12+ D. n l 025.1 31、关于折算荷载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DA.为了考虑支座抵抗转动的影响,采用增大恒载和相应减少活荷载的办法来处理B.对于板其折算荷载取:折算恒载g /=g+q 21,折算活载q /=q 21 C.对于次梁其折算荷载取:折算恒载g /=g+q 41,折算活载q /=q 43 D. 对于主梁其折算荷载按次梁的折算荷载采用32、关于塑性较,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CA.塑性较不能传递任何弯矩而能任意方向转动B.塑性较转动开始于I a ,终止于III aC.塑性较处弯矩不等于0而等于该截面的受弯承载力M uD. 塑性较与理想铰基本相同33、对于“n ”次超静定的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梁,可出现 B 个塑性铰,最后将因结构成为机动可变体系而破坏;D. n+134、连续梁、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时,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应满足 BA. b ξξ≤B.35.0≤ξC.b >ξξD. 35.0>ξ35、控制弯矩调幅值,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 C% % % D. 15%36、用弯矩幅法计算,调整后每个跨度两端支座弯矩M A 、M B 与调整后跨中弯矩M C ,应满足 C A.22o c B A M M M M ≥++ B.220M M M M c B A ≥++ C.02M M M M c BA ≥++ D. 02M M M M c BA ≤++37、在单板肋梁楼盖设计中,一般楼面板的最小厚度h 可取为 BA.≥50mmB. ≥60mmC. ≥80mmD. 没有限制38、对于板内受力钢筋的间距,下面哪条是错误的 DA. 间距s ≥70mmB. 当板厚h ≤15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C.当板厚h >150mm,间距不应大于,且不应大于250mmD.当板厚h >150mm 时,间距不应大于,且不应大于300mm39、对于连续板受力钢筋,下面哪条是错误的 BA.连续板受力钢筋的弯起和截断,一般可不按弯矩包络图确定B.连续板跨中承受正弯矩的钢筋可在距离支座处弯起或在处切断10,6n n l l C .连续板支座附近承受负弯矩的钢筋,可在距支座边缘不少于的距离处切断或n n l l 3141 D. 连续板中受力钢筋的配置,可采用弯起式或分离式40、在单向板中,要求分布钢筋 CA.每米板宽内不少于4根B.每米板宽内不少于5根C .单位长度上的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单位长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D. 按承载力计算确定41、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中,分布钢筋的面积和间距应满足 CA.截面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5%B. 截面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10%C .截面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15%D. 截面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20%41、规范规定对嵌固在承重砖墙内的现浇板,在板的上部应配置构造钢筋,下面哪条是错误的 CA.钢筋间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6mm 的构造钢筋,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71l 1l 为单向板的跨度或双向板的短边跨度B. 对两边均嵌固在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双向配置上述构造钢筋,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于41lC .沿受力方向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包括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32 D. 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42、规范规定,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的肋部平行时,应沿梁肋方向配置板面附加钢筋,下面哪条是错误的 CA.板面附加钢筋间距不大于200mm 且与梁肋垂直B. 构造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6mmC .单位长度的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板中单位长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21 D. 伸入板中的长度从肋边缘算起每边不小于板计算跨度41的o l 43、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对于次梁的计算和构造,下面叙述中哪一个不正确 DA.承受正弯矩中截面,次梁按T 形截面考虑B. 承受负弯矩的支座截面,T 形翼缘位于受拉区,则应按宽度等于梁宽b 的矩形截面计算C .次梁可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进行内力计算D. 不论荷载大小,次梁的高跨比141~81=l h ,一般不必进行使用阶段的挠度和变形验算 44、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对于主梁的计算,下面叙述中哪一个不正确 DA.截面设计时与次梁相同,跨中正弯矩按T 形截面计算,支座负弯矩则按矩形截面计算B. 主梁内力计算,可按弹性理论方法进行C .在主梁支座处,次梁与主梁支座负弯矩钢筋相互交叉,通常次梁负弯矩钢筋放在主梁负弯矩钢筋上面D. 计算主梁支座负弯矩钢筋时,其截面有效高度取:单排钢筋时h o =h-35;双排钢筋时h o =h-6045、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对于板的计算,下面叙述中哪一个不正确 DA.支承在次梁或砖墙上的连续板,一般可按内力塑性重分布的方法计算B. 板一般均能满足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设计时可不进行受剪验算C .板的计算宽度可取为1m,按单筋矩形截面进行截面设计D.对于四周与梁整体连续的单向板,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及中间支座,计算所得的弯矩可减少10%,其它截面则不予减少46、单向板肋梁楼盖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连续板、梁时,下面叙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DA.对于均布荷载和承受间距相同、大小相等的集中荷载的多跨等跨连续梁,其内力可分别按l Q G M l q g M m o m )(,)(2+=+=ηαα计算B. 确定连续梁剪力设计值时,各跨应取各自的净跨n l 计算C .若梁、板两端均支承在砌体上,其计算跨度0l 应取为n lD.对于等跨连续梁板,当跨度相差不大于15%时,计算跨内弯矩时取各自的跨度值,而计算支座弯矩则相邻两跨的平均值计算多项选择题1、关于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D ;A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一般取决于建筑功能要求,在结构上应力求简单、整齐、经济适用;B .柱网尽量布置成长方形或正方形;C .主梁有沿横向和纵向两种布置方案,沿横向布置主梁,房屋空间刚度较差,而且限制了窗洞的高度;D .梁格布置尽可能是等跨的,且边跨最好比中间跨稍小约在10%以内;2、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均视为铰支座,由此引起的误差可在计算时所取的 ABD 加以调整;A .跨度B .荷载C .剪力值D .弯矩值3、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关于计算简图的支座情况,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B ;A .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将其支座均视为铰支座;B .对于两边支座为砖墙,中间支座为钢筋混凝土柱的主梁,若51 梁柱i i 时,可将梁视作铰支于柱上的连续梁进行内力分析,否则应按框架横梁计算内力;C .当连续梁、板各跨跨度不等,如相邻计算跨度相差不超过20%,可作为等跨计算;D .当连续梁板跨度不等时,计算各跨跨中截面弯矩时,应按各自跨度计算;当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则应按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最大值计算;4、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时,连续梁、板的跨数应按 ABD 确定;A .对于各跨荷载相同,其跨数超过五跨的等跨等截面连续梁、板将所有中间跨均以第三跨来代替;B .对于超过五跨的多跨连续梁、板,可按五跨来计算其内力;C .当梁板跨数少于五跨时,按五跨来计算内力;D .当梁板跨数少于五跨时,按实际跨数计算;5、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重分布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BC ;A .对于n 次超静定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梁,可出现n+1个塑性铰;B .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某一截面的“屈服”,并不是结构的破坏,而其中还有强度储备可以利用;C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重分布贯穿于裂缝产生到结构破坏的整个过程;D .从开裂到第一个塑性铰出现这个阶段的内力重分布幅度较大;E .第一个塑性铰出现到结构破坏这个阶段的内力重分布幅度较小;6、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 ABC ;A .钢筋种类B .配筋率C .混凝土的极限压缩变形D .截面尺寸E .构件的承载能力7、对弯矩进行调整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B ;A .宜采用具有塑性较好的Ⅰ级或Ⅱ级钢筋;采用强度等级为C20~C45的混凝土;B .控制弯矩调幅值,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20%;C .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不能太大,即b h x ξξ≤=0D .调整后每个跨度两端支座弯矩M A 、M B 绝对值的平均值与调整后的跨中弯距M C 之和,应不小于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M 0的一半;E 、考虑内力重分布,构件必须有足够的抗剪能力,应将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所需的箍筋面积增加10%;8、对下列结构在进行承载力计算时,不应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而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其内力 ABD ;A .预应力结构B .直接承受动荷载作用的工业与民用建筑C .使用阶段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D .二次受力叠合结构三、是非改错题共46题1.次梁传递荷载给主梁属于间接荷载,该处应设附加箍筋或吊筋; √2.现浇框架结构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 时应考虑到楼板的影响,对边框架梁和中框架梁均取I =2I 0; ×。
混凝土结构设计题库答案 Word 文档(详细版)
第十章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1、建筑结构分为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上部结构有水平结构体系和竖向结构结构体系组成,常把竖向结构结构体系称为抗侧力结构体系,水平结构体系指梁板,竖向结构结构体系指柱或墙。
2、房屋的结构类型按结构材料不同分为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等类型;按竖向结构体系不同分为排架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等类型。
3、工程建设一定要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先设计后施工的程序。
4、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是安全、适用、耐久和经济合理。
5、建筑结构设计主要有哪些原则?答:①详细阅读和领会地质勘察报告,把建筑场地的水文、地质等资料作为设计依据。
②把国家、地方和行业的现行设计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程等作为设计的依据,切实遵守有关规定,特别是“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③采用高性能的结构材料、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施工方法。
④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尽可能采用并正确选择标准图。
⑤以优先采用有利于建筑行业的装配式结构和装配式整体式结构。
⑥与其他工种的设计,诸如建筑设计、给水排水设计、电气设计、空气调节和通风设计等互相协调配合。
P2-P36、使结构产生内力或变形的原因称为作用,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荷载是直接作用,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变化、基础的差异沉降、地震是间接作用。
7、结构上的作用使结构产生内力(弯矩、剪力、轴力、扭矩)、变形、裂缝统称为作用效应。
8、结构自重属于永久荷载,又称恒荷载;楼面活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积灰荷载属于可变荷载,又称活荷载;爆炸力、撞击力属于偶然荷载。
9、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10、不同荷载的实际取值称为荷载代表值,分为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准永久值四种;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对可变荷载应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11、永久荷载标准值可按结构构件的设计尺寸与材料单位体积的自重计算确定,可变荷载标准值可按统计值取上限或根据经验确定。
钢筋混凝土第十章梁板结构试题
第十章梁板结构(408)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按弹性理论,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时,称为单向板。
2.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是指在进行梁(板)结构的内力分析时,假定梁(板)为,可按方法进行计算。
3.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板、次梁、主梁均分别为支承在、、柱和墙上的构件。
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均看成支座。
由此假定带的误差将通过的方式来调整。
4.塑性铰的转动能力,主要取决于、、。
5.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的长跨方向应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是、、、。
6.钢筋混凝土塑性较与一般铰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
7.现浇肋梁楼盖的主次梁抗弯计算时,支座按截面、跨中按截面计算。
抗剪计算时均按截面计算。
8.楼盖的内力分析中,如果按弹性理论,计算跨度取之间的距离,如果按塑性理论,则取之间的距离。
9.楼盖设计中,恒荷载的分项系数取为: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有活荷载控制的组合,取,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对结构计算,取,对倾覆和滑移验算取;活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取,对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厂房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取。
10.连续梁、板按调幅法的内力计算中,截面的相对压区高度应满足,调幅系数 一般不宜超过,调幅后,支座和跨中截面的弯矩值均应不小于M的,其中M为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
11.现浇板在砌体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宜小于。
12.无梁楼盖内力分析常用的方法有、。
13.雨蓬除应对雨蓬梁、板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外,还必须进行的验算。
14. 现浇肋梁楼盖的板按连续梁计算,将_ _作为板的不动铰支座, 对板的转动约束用__荷载加以考虑。
楼面荷载的传递路线为__—→ _→ —→柱。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72分)1.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 次梁按连续梁计算,不按交叉梁计算,仅在下列情况下才成立(A)主梁线刚度比次梁大得多 (B)主梁线刚度比次梁小得多(C)两者的线刚度大致接近 (D)与主梁的刚度无关2. 计算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时, 对板和次梁可采用折算荷载来计算, 这是考虑到(A)在板的长跨方向也能传递一部分荷载 (B)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影响(C)支座的弹性约束 (D)出现活载最不利布置的可能性较小3. 整浇楼盖的次梁搁于钢梁上时(A)板和次梁均可用折算荷载 (B)仅板可用折算荷载(C)板和次梁均不可用折算荷载 (D)仅次梁可用折算荷载4. 整浇肋梁楼盖中的单向板, 中间区格内的弯矩可折减20%, 主要是因考虑(A)板的拱作用 (B)板上荷载实际上也向长跨方向传递一部分(C)板上活载满布的可能性较小 (D)板的安全度较高可进行挖潜5. 五等跨连续梁第三跨跨中出现最大弯矩的活载布置为(A)1, 2, 5 (B)1, 2, 4 (C)1,3, 5 (D)2, 46. 五等跨连续梁边支座出现最大剪力时的活载布置为(A)1, 3, 5 (B)1, 3, 4 (C)2, 3, 5 (D)1, 2, 47. RC超静定结构中存在内力重分布是因为(A)混凝土的拉压性能不同 (B)结构由钢筋、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C)各截面刚度不断变化, 塑性铰的形成 (D)受拉混凝土不断退出工作8. 下列情况将出现不完全的塑性内力重分布(A)出现较多的铰, 形成机构 (B)截面ξ=0.35(C)截面b ξξ= (D)斜截面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9. 弯矩调幅值必须加以限制, 主要是考虑到(A)力的平衡 (B)施工方便 (C)使用要求 (D)经济10. 连续梁采用弯矩调幅法时, 要求ξ≤0.35, 以保证(A)正常使用 (B)足够的承载力(C)塑性铰的转动能力 (D)发生适筋破坏11. 连续梁采用弯矩调幅法后, 要求3/0min M M ,0M 为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目的是(A)使用阶段不出现塑性铰 (B)防止承载力降低过多(C)保证塑性铰转动能力 (D)保证受弯承载力大于受剪承载力12. 次梁与主梁相交处, 在主梁上设附加箍筋或吊筋,这是为了(A)补足因次梁通过而少放的箍筋 (B)考虑间接加载于主梁腹部将引起斜裂缝 (C)弥补主梁受剪承载力不足 (D)弥补次梁受剪承载力不足13. 整浇肋梁楼盖板嵌入墙内时, 垂直于墙设板面附加筋(A)承担未计及的负弯矩, 减小跨中弯距 (B)承担未计及的负弯矩,并减小裂缝宽度(C)承担板上局部荷载 (D)加强板与墙的连结14.简支梁式楼梯,梁内将产生(A)弯矩和剪力 (B)弯矩和轴力(C)弯矩.剪力和扭矩 (D) 弯矩.剪力和轴力15. 板内分布钢筋不仅可使主筋定位, 分布局部荷载, 还可(A)承担负弯矩 (B)承受收缩及温度应力(C)减小裂缝宽度 (D)增加主筋与混凝土的粘结16. 矩形简支双向板,板角在主弯矩作用下(A)板面和板底均产生环状裂缝 (B)均产生对角裂缝(C)板面产生对角裂缝;板底产生环状裂缝 (D)与C 相反17. 按弹性理论, 矩形简支双向板(A)角部支承反力最大 (B)长跨向最大弯矩位于中点(C)角部扭矩最小 (D)短跨向最大弯矩位于中点18. 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正弯矩钢筋宜 伸入支座;(A) 全部 (B) 部分 (C)仅角部钢筋 (D)由计算确定19. 用塑性铰线法计算仅四周支承不同的简支板和固定板时, 两种板的(A)外功不相等, 内功相等 (B)外功不相等, 内功不相等(C)外功相等, 内功相等 (D) 外功相等, 内功不相等20.楼梯为斜置构件,主要承受活荷载和恒载(A)活载和恒载均沿水平分布 (B)均沿斜向分布(C)活载沿斜向分布;恒载沿水平分布 (D)与C 相反21. 连续单向板的厚度一般不应小于(lo 为板的计算跨度)(A)0l /35 (B) 0l /40(C) 0l /45 (D) 0l /5022. 砖混结构的雨蓬梁需进行抗倾覆验算,墙体重量构成抗倾覆力矩,其荷载分项系数取(A)1.0 (B)1.2 (C)1.4 (D)0.923. 连续单向板内跨的计算跨度(A)无论弹性计算方法还是塑性计算方法均采用净跨(B)均采用支承中心间的距离(C)弹性计算方法采用净跨 (D)塑性计算方法采用净跨24. 现浇肋梁楼盖的主次梁抗弯计算时,支座按____截面、跨中按____截面计算。
混凝土结构第六版第十章答案
混凝土结构第六版第十章答案
为什么在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中不能有效地利用高强度钢筋和高强度混凝土?而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必须采用高强度钢筋和高强度混凝土?
答:由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拉区混凝土的过早开裂,导致使用荷载下构件的裂缝宽度与钢筋应力oss,近于成正比,而构件的刚度Bs与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也近似成正比。
因此,如采用高强度钢筋,且充分利用其抗拉强度设计值(y), 则As将近乎成反比的减小;¤ss将成比例的增大。
结果是构件的挠度和裂缝宽度都超过了允许的限值,上述分析说明对构件挠度和裂缝宽度的控制等于控制了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中采用高强度混凝土也是不合理的,因为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对减小Wmax几乎没有作用,对提高Bs的效果也不大。
其根本原因是拉区混凝土过早开裂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钢筋应力松弛等原因将产生预应力损失。
为了扣除应力损失后,仍能保留有足够的预应力值,需施加较高的张拉控制应力,所以必须采用高强度的钢筋。
为了能承受较高的预压应力,并减小构件截面尺寸以减轻构件的自重,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须采用高强度的混凝土。
同时采用高强钢筋和高强混凝土可以节约材料,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建筑工程管理)钢筋混凝土工程及参考答案
(建筑工程管理)钢筋混凝土工程及参考答案(建筑工程管理)钢筋混凝土工程及参考答案钢筋混凝土工程练习题及答案壹填空题:1现浇混凝土模板要求有足够的、、。
2模板系统包括、、。
3梁跨度大于等于四米的梁,梁中模板起拱高度,如设计无规定时宜为全跨长度的。
4现浇结构底模板拆除时所需的混凝土强度百分比和、有关。
5大模板由面板、加劲肋竖楞、、、组成。
6钢筋的强度指标主要有、。
7钢筋的塑性指标主要有和。
8对焊后进行通电处理是为了。
9钢筋代换的原则主要有、。
10钢筋连接方法主要有、、等几种。
11钢筋冷加工的主要方法有、二种。
12钢筋闪光对焊后,除对接进行外观检查外,仍应按规定进行和。
13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规范规定可分为个。
及以下为普通混凝土。
14混凝土搅拌机以其为标准标定规格。
15 为长距离运输混凝土的有效工具。
16混凝土浇筑时下落高度过大时,可采用、等设备下落。
必要时,可于管上安装以利于通过振动使混凝土下落。
17混凝土浇筑工作应尽可能连续进行,如须间歇时,应于前层前,将下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如间歇时间过长,则应按处理。
18混凝土养护的方法分为和。
19混凝土必须养护其强度达到之上方可于其上踩踏。
20试件取样的要求规定:每拌制盘且不超过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壹次;每壹浇筑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次。
二单选题:1P3012表示钢模板尺寸()。
A长150mm,宽1200mmB长250mm,宽120mmC长3000mm,宽120mmD长1200mm,宽300mm2小于或等于8M的梁应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时可拆除。
A50%B70%C75%D100%3E120表示()。
A平面模板B阳角模板C阴角模板D固定角模4有关模板拆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于跨度小于或等于2m的板模板,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即可拆除。
B对于跨度小于等于8m的梁模,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即可拆除。
C对于跨度大于2m的悬臂构件,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才可拆除。
钢筋混凝土构造设计原理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完美版)
钢筋混凝土构造设计原理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完美版)简介该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完美版的钢筋混凝土构造设计原理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
以下是题库的内容概述。
题库内容第一部分:基本概念1. 钢筋混凝土的定义是什么?2. 什么是构造设计原理?3. 请简要介绍钢筋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特点。
4. 为什么要在钢筋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第二部分:构造设计原理1.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原理是什么?2. 什么是设计荷载?请列举几种常见的设计荷载。
3. 请解释承重墙的设计原理。
4. 请解释梁的设计原理。
第三部分:施工技术1.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哪些常见的施工技术?2. 请解释混凝土浇筑的过程。
3. 钢筋的连接方式有哪些?请分别介绍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4. 请解释钢筋混凝土中的预应力设计原理。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基本概念1. 钢筋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水和钢筋等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
2. 构造设计原理是指根据结构物所受的荷载和工作条件,进行结构构件的尺寸和布置,以及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等方面的设计原则。
3. 钢筋混凝土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水泥、砂、石、水和钢筋。
其特点是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良好的抗震性能。
4. 钢筋的加入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张能力,提高整体的强度和刚度。
第二部分:构造设计原理1.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原理是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构件尺寸、钢筋配筋和开孔等设计参数。
2. 设计荷载是指作用于结构物上的各种力和载荷,包括自重荷载、活荷载、风荷载等。
常见的设计荷载包括自重、人荷、设备荷、雪荷、风荷等。
3. 承重墙的设计原理是在合理的尺寸和形状范围内,通过钢筋配筋和抗压墙体的设计,使其能承受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荷载。
4. 梁的设计原理是通过确定梁的尺寸和钢筋配筋,使其在弯曲、剪切和挠曲等方面满足设计要求。
第三部分:施工技术1. 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包括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养护和拆除模板等。
钢筋混凝土第十章梁板结构试题答案
第十章梁板结构(408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按弹性理论,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或等于3 时,称为单向板。
2.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是指在进行梁(板)结构的内力分析时,假定梁(板)为弹性体,可按结构力学方法进行计算。
3.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板、次梁、主梁均分别为支承在次梁、主梁、柱和墙上的构件。
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均看成铰支座。
由此假定带的误差将通过折算荷载的方式来调整。
4.塑性铰的转动能力,主要取决于钢材品种、配筋率、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值。
5.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的长跨方向应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承担长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距、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内力将板上的集中荷载分布到更大的面积上、固定受力筋的位置。
6.钢筋混凝土塑性较与一般铰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只能单向转动且转动能力有限、能承受一定的弯矩、有一定的长度。
7.现浇肋梁楼盖的主次梁抗弯计算时,支座按矩形截面、跨中按 T型截面计算。
抗剪计算时均按矩形截面计算。
8.楼盖的内力分析中,如果按弹性理论,计算跨度取支座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如果按塑性理论,则净跨取之间的距离。
9.楼盖设计中,恒荷载的分项系数取为: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有活荷载控制的组合,取 1.2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对结构计算,取 1.0 ,对倾覆和滑移验算取 0.8 ;活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取 1.4 ,对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厂房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取 1.3 。
10.连续梁、板按调幅法的内力计算中,截面的相对压区高度应满足不大于0.35 ,调M的幅系数 一般不宜超过 0.2 ,调幅后,支座和跨中截面的弯矩值均应不小于0 M为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
1/3 ,其中11.现浇板在砌体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宜小于 120㎜。
12.无梁楼盖内力分析常用的方法有经验系数法、等代框架法。
混凝土结构工程考试题(附答案)
混凝土结构工程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检验批量可由合同约定,且同一工程、同一原材料来源、同一组生产设备生产的成型钢筋,检验批量不应大于:()A、60tB、15tC、100tD、30t正确答案:D2、下列螺栓破坏属于构造破坏的是()。
A、螺栓被剪坏B、钢板被剪坏C、螺栓被拉坏D、钢板被拉坏正确答案:B3、引下线两端应分别与和做可靠的电气连接。
( )A、接闪器;测试点B、接闪器;接地装置C、屋面金属物;接地装置D、屋面金属物;测试点正确答案:B4、钢结构吊装宜在构件上设置专门的吊装耳板或吊装孔。
去除耳板严禁采用_______方式去除。
()A、切割B、气割C、碳弧气刨D、锤击正确答案:D5、屋面找坡应满足设计排水坡度要求,结构找坡不应小于_______,材料找坡宜为 2%。
()A、2‰B、2%C、3‰D、3%正确答案:D6、中水高位水箱应与生活高位水箱分设在不同的房间内,如条件不允许只能设在同一房间时,与生活高位水箱的净距离应大于( )m。
A、2.5B、2C、3.5D、1正确答案:B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木门、窗安装与制作一般项目的是。
( )A、木门、窗的割角、拼缝应严密平整。
门窗框、扇裁口应顺直,刨面应平整B、木门、窗表面应洁净,不得有刨痕、锤印C、木门、窗与墙体问缝隙的填嵌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填嵌应饱满。
寒冷地区外门窗(或门窗框)与砌体间的空隙应填充保温材料D、木门、窗扇必须安装牢固,并应开关灵活,关闭严密,无倒翘正确答案:D8、防水层施工时,相邻两幅卷材短边搭接缝应错开,且不得小于( )M;A、400B、300C、500D、200正确答案:C9、点支式玻璃幕墙支承结构构件的安装要求中错误的是()。
A、钢拉杆和刚拉索安装时不得施加预应力。
B、大型钢结构构件应做吊点设计,并应试吊。
C、钢结构在运输局、存放、和安装过程中损坏的涂层以及未涂装的安装连接部位,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补涂。
混凝土结构复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1)第二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2)第三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3)第四章受扭构件(4)第五章受压构件()第六章梁板结构()第七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第八章单层工业厂房()第九章多层框架结构()第十章砌体结构基本知识()绪论一、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优缺点有哪些?二.钢筋与混凝土两种物理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为何能共同工作?第 1 章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本章提要1.掌握混凝土的各种强度、强度等级、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了解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的概念;掌握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等特性及其对结构的影响。
2.了解钢筋的品种、级别,熟悉钢筋的力学性能及强度、和变形;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及钢筋的选用原则。
3.掌握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的组成及其保证措施,熟悉受力钢筋的锚固与连接构造。
一、填空题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的立方体试件,在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当采用HRB335级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当采用HRB400或RRB400级钢筋以及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当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作为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4.现行规对钢筋选用的规定如下:①普通钢筋(指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非预应力钢筋)宜采用和钢筋,也可采用和钢筋。
②预应力钢筋宜采用、,也可采用。
5.钢筋的连接方式有、、。
6.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有、、等几种。
7 .混凝土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应变随时间的增长而的现象称为。
8.混凝土在时,随时间的增长其体积不断的现象称为收缩。
9.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是由、、等主要部分组成。
10.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能在一起共同工作的原因是它们之间、二、判断题1.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比作为混凝土标志强度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大。
梁板结构习题
试题A1、混凝土各种强度指标由大到小的次序为( )。
A .c ck tk t f f f f >>> B .ck c t tk f f f f >>> C .ck c tk t f f f f >>> D .ck c t tk f f f f >>> 2、下列影响因素中( ),混凝土徐变越小。
(A)水灰比越大; (B)养护时温、湿度越高;(C)混凝土应力越大; (D)混凝土加载龄期越早。
3、根据受弯梁的应变图,指明下图中所示(2)所代表的梁的破坏形态( )。
(A)少筋破坏;(B)适筋破坏;(C)超筋破坏;(D)界限破坏。
4、钢筋混凝土受压柱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一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 )。
(A) 8mm ,0.24%;(B) 12 mm ,0.2%;(C) 10 mm ,0.45%;(D) 14 mm ,0.6%。
5、下列关于《规范》规定的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随钢筋级别的提高而增大; (B) 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减小;(C) 随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增大; (D) 光圆钢筋锚固长度小于带肋钢筋。
6、钢筋混凝土双筋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保证受压钢筋充分利用的条件是( )。
(A) b ξξ≥; (B) '2s a x ≥; (C) '0s a h z -≥; (D) min ρρ≥。
7、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mm h b 700300⨯=⨯,跨中承受集中荷载kN p 100=,mm 40=s a ,计算跨度m l 6.3=,则该梁跨中截面的剪跨比λ为( )。
(A)1.0; (B) 2.571; (C) 2.727; (D)3.0。
8、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梁,混凝土C35,钢筋HRB400,纵向受拉钢筋界限配筋率为( )。
(A)1.9%; (B)2.1%; (C)2.4%; (D)2.6%。
【混凝土习题集】—10—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第十章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一、填空题: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盖按施工方式可分为 、 、 三种形式。
2、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不同,又可分为 、 、 、 等四种形式.3、从受力角度考虑,两边支承的板为 板。
4、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是由组成 、 、 的。
5、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板和次梁采用 计算方法,主梁采用 计算方法。
6、多跨连续梁、板采用塑性理论计算时的适用条件有两个,一是 ,二是 。
7、对于次梁和主梁的计算截面的确定,在跨中处按 ,在支座处按 。
8、多跨连续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当求某一支座最大负弯矩时,活荷载按 考虑.9、无梁楼盖的计算方法有 、 两种。
10、双向板支承梁的荷载分布情况,由板传至长边支承梁的荷载为 分布;传给短边支承梁上的荷载为 分布。
11、当楼梯板的跨度不大(m 3 ),活荷载较小时,一般可采用 。
12、板式楼梯在设计中,由于考虑了平台对梯段板的约束的有利影响,在计算梯段板跨中最大弯矩的时候,通常将81改成 。
13、钢筋混凝土雨篷需进行三方面的计算,即 、 、 。
二、判断题:1、两边支承的板一定是单向板.( )2、四边支承的板一定是双向板。
( )3、为了有效地发挥混凝土材料的弹塑性性能,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板、次梁、主梁都可采用塑性理论计算方法。
( )4、当求某一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在该跨布置活载外,其它然后隔跨布置。
( )5、当求某一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在该跨不布置活载外,其它然后隔跨布置.( )6、当求某跨跨中最小弯矩时,该跨不布置活载,而在相邻两跨布置,其它隔跨布置。
( )7、当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在该支座左右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
( )8、当求某一支座最大剪力时,在该支座左右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
( )9、在单向板肋梁楼盖截面设计中,为了考虑“拱”的有利影响,要对所有板跨中截面及支座截面的内力进行折减,其折减系数为8.0。
【混凝土习题集】—10—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第十章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一、填空题:1、钢筋混凝土结构得楼盖按施工方式可分为、、三种形式。
2、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按楼板受力与支承条件不同,又可分为、、、等四种形式。
3、从受力角度考虑,两边支承得板为板。
4、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就是由组成、、得。
5、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板与次梁采用计算方法,主梁采用计算方法。
6、多跨连续梁、板采用塑性理论计算时得适用条件有两个,一就是,二就是。
7、对于次梁与主梁得计算截面得确定,在跨中处按,在支座处按。
8、多跨连续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当求某一支座最大负弯矩时,活荷载按考虑。
9、无梁楼盖得计算方法有、两种。
10、双向板支承梁得荷载分布情况,由板传至长边支承梁得荷载为分布;传给短边支承梁上得荷载为分布。
11、当楼梯板得跨度不大,活荷载较小时,一般可采用。
12、板式楼梯在设计中,由于考虑了平台对梯段板得约束得有利影响,在计算梯段板跨中最大弯矩得时候,通常将改成。
13、钢筋混凝土雨篷需进行三方面得计算,即、、。
二、判断题:1、两边支承得板一定就是单向板。
( )2、四边支承得板一定就是双向板。
( )3、为了有效地发挥混凝土材料得弹塑性性能,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板、次梁、主梁都可采用塑性理论计算方法。
( )4、当求某一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在该跨布置活载外,其它然后隔跨布置。
( )5、当求某一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在该跨不布置活载外,其它然后隔跨布置。
( )6、当求某跨跨中最小弯矩时,该跨不布置活载,而在相邻两跨布置,其它隔跨布置。
( )7、当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在该支座左右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
( )8、当求某一支座最大剪力时,在该支座左右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
( )9、在单向板肋梁楼盖截面设计中,为了考虑“拱”得有利影响,要对所有板跨中截面及支座截面得内力进行折减,其折减系数为。
( )10、对于次梁与主梁得计算截面得确定,在跨中处按在支座处T形截面,在支座处按矩形截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题
1. 图示结构沿梁长的承载力均为(±)Mu ,其中(qL P =)。
A 处,则由 (2)若取调幅系数为0.25,则调幅后A 支座弯矩为 u u A M M M 75.0)25.01(=⨯-=
(3)若按塑性理论计算,则当支座、跨中都达到Mu 时,梁才达到极限承载力,此时Pu
为:
AB 跨为: L P M M u u u 41
=
+ 则 L
M P u u 8=
BC 跨为:2
81L q M M u u u =+ 则 2
16L M q u u =
2.已知一两端固定的单跨矩形截面梁受均布荷载作用,其净距为6m ,截面尺寸
mm mm 500200⨯,采用C20混凝土,2/6.9mm N f c =支座截面配置了3Φ16钢筋,跨中
截面配置了3Φl 6钢筋2
/210mm N f y =,2603mm A s =,614.0=b ξ,梁的受剪承载力
满足要求。
按单筋截面计算,两端固定梁的弹性弯矩:支座2121n ql M =,跨中2
24
1n ql M =。
求:(共15分)
(1) 支座截面出现塑性铰时,该梁承受的均布荷载1q ;(5分) (2)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该梁的极限荷载2q ;(5分) (3) 支座的调幅系数β。
(5分)
解:(1)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配筋相同,截面尺寸相同。
因此截面的承载能力也相同。
为u M 。
纵筋配筋率min %65.0462
200603
ρρ>=⨯=
)2/(0x h f A M y s u -⋅=
mm b
f A f x c s
y 66200
6.90.1603
2101=⨯⨯⨯=
=
α
143.038
50066
=-=
ξ,显然614.0<ξ
m kN x h f A M y s u ⋅=⨯⨯=-⋅=54428603210)2/(0(2分)
由于荷载作用下,支座弯矩比跨中大,故支座先出现塑性铰,此时梁承受的均不荷载1q
u M l q =21121
, 所以m kN l
M q u /181221==(2分) (2)显然35.01.0<<ξ,可以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此时极限状态为支座和跨
中均出现塑性铰,承载能力为u M (2分),根据力平衡方程得到:8/22
2l q M u =
可以算出
m kN l
M q u
/24162
2==
(2分) (3)支座的调幅系数为 25.012
/62412/61812/6242
22=⨯⨯-⨯=-=
弹
塑
弹M M M β 3.图示结构沿梁长的承载力均为(±)M u ,(共15分)
求: (1)按弹性理论计算,其极限承载力u P (按弹性分析A 支座弯矩PL M 16
3
=
)
;
解:(1)按弹性理论计算,最大弯矩绝对值出现在中间支座A 处,则由 L P M u u 163
=
得出L
M P u u 316=
(5) (2)若取调幅系数为0.25,则调幅后A 支座弯矩为 u u A M M M 75.0)25.01(=⨯-= 调幅后跨中弯矩为:u A u M M L P M 24
23
2141=⨯-=
(5) (3)若按塑性理论计算,则当支座、跨中都达到Mu 时,梁才达到极限承载力,此时Pu 为:
L P M M u u u 41
21=+
则 L
M P u u 6=
(5) 4.分别按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求图示连续梁的极限荷载,已知每个截面极限弯矩Mu 为常数。
(10分)
求:1)按弹性理论计算,其极限承载力u P ;
处,则由 (2)若取调幅系数为0.25,则调幅后A 支座弯矩为 u u A M M M 75.0)25.01(=⨯-= 调幅后跨中弯矩为:u A u M M L P M 42
25
41-=-=
(5) (3)若按塑性理论计算,则当支座、跨中都达到Mu 时,梁才达到极限承载力,此时Pu 为:
L P M M u u u 41
=
+ 则 L
M P u u 8=(5) 5.一单跨两端固定矩形截面梁,跨中承受一集中荷载P ,跨度为L 分别按弹性理论和塑性
理论求的极限荷载,已知每个截面极限弯矩Mu 为常数。
(15分) 解:(1)按弹性理论计算,最大弯矩绝对值出现在边支座处,则由
L P M u u 81
=
得出L
M P u u 8=
(5) (2)若取调幅系数为0.25,则调幅后A 支座弯矩为 u u A M M M 75.0)25.01(=⨯-= 调幅后跨中弯矩为:L P L P L P M u u u 32
5
32341=-=
(5) (3)若按塑性理论计算,则当支座、跨中都达到Mu 时,梁才达到极限承载力,此时Pu 为:
L P M M u u u 41
=
+ 则 L
M P u u 8=
(5)
6. 一单跨两端固定矩形截面梁,跨内承受均布线荷载q ,跨度为L 分别按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求的极限荷载,已知每个截面极限弯矩Mu 为常数。
(10分) 解:(1)按弹性理论计算,最大弯矩绝对值出现在中间支座A 处,则由 2121
L q M u u =
得出2
12L
M q u u =(5) (2)若取调幅系数为0.25,则调幅后A 支座弯矩为 u u A M M M 75.0)25.01(=⨯-= 调幅后跨中弯矩为:u A u M M L q M 4
3
812=-=
(5) (3)若按塑性理论计算,则当支座、跨中都达到Mu 时,梁才达到极限承载力,此时Pu 为:
281
L q M M u u u =
+ 则 28L
M P u u =(5) 7.一单向连续板,受力钢筋的配置如图所示,采用C20混凝土,HPB235
钢筋。
板厚为120mm 。
试用塑性理论计算该板所能承受的极限均布荷栽。
(15分)
解:取1m 宽的板带作为计算单元,As=644mm 2
1)计算跨中和支座截面的最大承载力
mm b
f A f x c s
y 14100
6.90.1644
2101=⨯⨯⨯=
=
α
14.020
12014
=-=
ξ,显然614.0<ξ
m kN x h f A M y s u ⋅=⨯⨯=-⋅=6.1293644210)2/(0
2)按照塑性理论,该板能承受的极限荷载为:
m kN l M q u u /6.124
6
.1216162
2=⨯==
8.如图所示,一钢筋混凝土伸臂梁,恒荷载g 和活荷载1q 、2q 均为均布荷载。
试分别说明下面各种情况下的荷载的布置(15分) (1) 跨内截面最大正弯矩max M +; (2) 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max M -;
(3) 反弯点(跨内弯矩为0处)距B 支座距离最大; (4) A 支座的最大剪力m ax V ; (5) B 支座的最大剪力m ax V ;
答:1)跨内截面最大正弯矩时:恒载满跨作用,活载1、2作用在AB 跨,BC 跨不作用活载;
2)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时:恒载满跨作用,活载1、2作用在BC 跨,AB 跨不作用活载; 3)反弯点距B 支座距离最大时:恒载满跨作用,活载1、2作用在AB 跨,BC 跨不作用活载; 4)A 支座的最大剪力m ax V :跨内截面最大正弯矩时:恒载满跨作用,活载1、2作用在AB 跨,BC 跨不作用活载。
5)B 支座的最大剪力m ax V :恒载满跨作用,活载1、2作用在BC 跨,AB 跨不作用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