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钢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电工钢,是无硅、低硅、中硅、高硅电工钢的总称。它是机电工业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冷轧电工钢板是用冷轧工艺生产的一种电工钢板,冷轧电工钢比热轧电工钢又有许多优越性,故冷轧电工钢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它的工艺要求严格,生产厂家一般都作为技术专利而保密,而且也很少发表具有指导生产实际的文章。在生产冷轧电工钢中,由于工厂的设备和工艺不同,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也不大相同。为了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寻找合理的最佳生产工艺,发展新品种,提高电工钢的性能等级,世界上和国内各企业都成立攻关部门。
电工钢板的发展简史
电工钢板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九世纪。
1881-1889年铁中的磁滞现象的解释、B1.6法则的发现,采用搭接组装铁芯的方法,利用层间电阻绝缘的方法组装铁芯,其铁板表面发蓝处理生产产生氧化膜,发现软铁中添加硅,可以防止时效,(称其为普通低碳钢。)。
1889年发现了添加2~4%的硅,大大的减低了铁损,提高了磁导率。
1903年西德、美国、英国正式生产出热轧硅钢片。
1905年德国等国已有热轧硅钢片的商品。
1906年德国等全部取代普碳板用来制造电机和变压器,这一时期电工钢板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1906年~1930年德国等国制造厂与用户对热轧硅钢片的成本和机械性能统一认识以及改进质量和提高产量的阶段。
1912年德国等国生产出最高牌号的铁损P10/50=1.45W/kg。
1925年德国等国生产出最高牌号的铁损P10/50=1.30W/kg。
这阶段电工钢板性能的每次重大改进,使材料的生产成本降低。
1928年本多与矛诚司,发表了铁单晶的磁各向异性。
1930年在铁单晶磁各向异性的启发下,采用冷轧和退火的方法试验取向硅钢。(单取向硅钢片的出现硅钢发展上的议席一次飞跃)。
1934年单取向硅钢片的试验成功。
1935年单取向硅钢片开始生产。
1936年提出了卷绕铁芯的考虑方案。
1941年开始制造半圆形铁芯式的卷绕铁芯。(硅钢片使用上的进步)
1949年试制成功,厚度为≤0.10mm的冷轧取向硅钢薄带。(使用在飞机雷达上的脉冲变压器)
1950年前后对热轧硅钢采用平整后,酸洗再平整,并将钢板焊接起来进行单片退火并涂绝缘层。
1952在单取向硅钢生产中,使用MnS有利夹杂物,使取向硅钢的磁性稳定和进一步提高。1957年制成双取向(100)[001]硅钢片,(硅钢发展史上第二次飞跃)。
1968年经过若干次试验,到1968年在大生产上成功的生产Hi-B硅钢片,使磁感B10接近理论值,从而使硅钢进入了文明时代,高磁感取向硅钢(HiB)的铁损最低,是目前世界上的热门货。生产硅钢的国家都在研究发展,同时产品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我国也引进了日本新日铁的Hi-B专利技术,已成功的生产出高磁感取向硅钢片。
电工钢的分类与要求
电工钢分类
按化学成份分为无硅、低硅、中硅和高硅电工钢,其含硅量分别为:无硅电工钢:0.3%以下(炼钢时自然带入)
低硅电工钢:0.3~0.8%
中硅电工钢:0.8~2.4%
高硅电工钢:2.5%以上
按生产工艺分为:热轧电工钢、冷轧电工钢。
按晶粒结构分为取向电工钢、无取向电工钢。
按用途分为:电机电工钢,变压器电工钢,特殊用途电工钢(电讯用,电磁开关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