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之潇湘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合集下载

文化传统永州

文化传统永州

文化传统永州
永州,一个充满着丰富文化传统的地方。

这里的民风淳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无论是民间艺术、传统节日还是饮食习俗,都展现出了永州独特的魅力。

在永州,民间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

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如花鼓、土戏、腰鼓等,这些艺术形式流传至今,成为了永州文化的一部分。

每逢节日,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如火如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也让永州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

除了民间艺术,传统节日也是永州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农历正月的
迎春节、端午节的龙舟赛、中秋节的赏月活动等,这些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在这些节日里会举行各种传统的庆祝活动,让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此外,永州的饮食文化也是其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的美食丰富多样,有着很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菜肴,如腊肉粉、酸辣粉、米粉糕等,这些美食不仅滋味可口,更是承载了永州人的情感和记忆,成为了永州文化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永州的文化传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承载着永州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是永州的骄傲和自豪。

在当今社会,保护和传承永州的文化传统显得尤为重要,让这些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成为永州的一张名片,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探寻和了解永州的魅力。

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

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

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作者: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学习研究小组来源:《新湘评论》2024年第08期从瑰奇浪漫的不朽诗篇楚辞、道脉千年的正统之学理学,到洞庭湖畔天下名楼岳阳楼、岳麓山脚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再到近现代那一抹为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浸染的鲜红底色,湖湘文化的底蕴之深厚让人惊叹,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核和价值精髓,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时代使命中,是一种独特资源,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参照,需要湖南儿女担当起守正创新的光荣使命。

湖湘文化凸显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湖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湖湘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中华地域文化之一。

马王堆、玉蟾岩、高庙、城头山、炭河里、里耶、长沙窑、老司城等重大考古发现,都是湖南先民在中华民族文明之源创造过程中留下的不凡烙印。

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与苗蛮土著文化在此交相融合,长沙具有了“屈贾之乡”的美誉。

衣冠南渡后中原地区更多先进文化传入湖湘大地,直至唐宋以降,李白、杜甫、元结、柳宗元、刘禹锡、王昌龄、元稹、辛弃疾、陆游等大批文人相继汇聚,形成“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不到潇湘岂有诗”的繁荣胜景。

随着岳麓书院、石鼓书院跻身全国四大书院之列,湖南成为全国文教中心,宋明理学开山之祖周敦颐等人活跃于此,为湖湘文化注入理学因子,形成影响深远的湖湘学派。

近代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无数湖湘儿女前赴后继、上下求索,赢得“一部近代史,半部湖南书”的盛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大批湖南人走出家乡,用奋斗和鲜血书写了“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的壮丽史诗,成就了“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璀璨荣光。

湖湘文化一路沿着中华文明之路发挥着独特魅力,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重要一元,为我国文明持续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湖湘文化助力于中华文化的主体建构。

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参与中华文化建构的历史。

湖湘文化兴起的历史条件、发展机遇、独特贡献,均与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紧密相关。

追梦锦绣潇湘,传承永州文化作文

追梦锦绣潇湘,传承永州文化作文

追梦锦绣潇湘,传承永州文化作文
永州是一方流淌着文脉、流淌着思想、流淌着精神的文化高地,不仅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而且直达心灵、扣人心弦,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从舜帝“只为苍生不为身”的高尚精神,到柳某元“吏为民役”的民本思想,到周某颐“出淤泥而不染”的圣贤风范,到陶某“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坦荡胸怀,无不彰显永州作为文化高地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

所以说,山水散文发端于永州,既是历史的偶然,更是历史的必然。

这里山川溪涧纵横交错,山水美景自成画廊,有描绘不尽的山水长卷;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令历代名人心生向往、寻胜泼墨,名诗、名记、名篇层出不穷,有品读不尽的山水文章。

柳某元谪居永州十年,得益于永州山水的“江山之助”,得益于永州百姓的淳朴义气,永州十年都是文章。

其后,欧某修吟咏出“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陆游赞叹“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可以说,“文章”二字早已深深印刻在潇湘大地上,融入到永州人的血液里。

我们举办山水散文节,就是要走进文化永州,就是要读懂永州文化,就是要延续永州文脉,谱写永州文化新篇章。

今年,我们乘着全省首届旅发大会的东风,已经策划推出了“湖湘探源之旅、瑶寨康养之旅、石刻研学之旅、古村探秘之旅、红色解码之旅”五条精品旅游线路,敞开胸襟盛迎八方来客跟着历代名人来打卡、读着千古诗文游潇湘。

我们坚信,在新的时代,永州的“醉美山水”,一定会成就更多、更美、更响亮的新时代“天下文章”。

潇湘为什么是美的象征

潇湘为什么是美的象征

潇湘为什么是美的象征作者:萧然来源:《环球人文地理》2017年第02期游览南岳衡山,常可见一道颇为特别的风景,那就是一群群由长者手捧香炉引路、年壮者高擎“南岳进香”大旗的进香大军。

他们载歌载舞,形成了“南岳八怪”中的“千里歌舞来朝拜”。

九嶷山境内有九座形状相似的山峰,所以总是让游人感到疑惑,难以区分,“九嶷山”也因此得名。

这里是舜文化的藏精之所,留下了许多关于舜帝的传说和故事。

从汉代以后,“潇湘”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成为美的象征。

沈括在《梦溪笔谈?书画》中,就根据宋代宋迪创作的八幅山水画题目,描述了潇湘流域的八处佳胜,这便是著名的“古潇湘八景”。

1637年正月十一日,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从江西武功山进入湖南茶陵县,从湘东到湘南,然后出湘赴粤,进行了为期一百多天的湖湘之行:株洲、衡阳、永州、郴州……徐霞客沿潇湘流域而行,用智慧的眼睛,发现了广袤潇湘的大美。

徐霞客所经之处,人文胜迹星罗棋布:舜帝陵、岳麓书院、柳子庙、周敦颐故居……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点缀在潇湘大地。

最令徐霞客惊叹的,是这里锦绣如画的自然景观: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风景与人文气息并重的九嶷山,还有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风光旖旎的湘江……徐霞客当年描述的那些摄人心魄的美景,屹立在苍茫、旷远时光中,至今让我们震撼。

“惟有南岳独如飞”深厚的宗教文化和福寿文化在中国众多的苍翠青山中,有5座被人们神化,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象征,那就是“五岳”,而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便位于潇湘大地上。

“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

”清人魏源在《衡岳吟》中的这句描述,非常清晰地道出了南岳衡山的特色:飘逸灵动。

而如此特色的根本,主要依赖于这里葳蕤茂盛的自然植被和起伏多变的群峰竞秀。

衡山山脉南起“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回雁峰,北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岳麓山,横跨湖南省八个市县,逶迤八百里,由巍然耸立的72座山峰组成,亦被称作“青天七十二芙蓉”。

潇湘文化基础常识

潇湘文化基础常识

潇湘文化基础常识潇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潇湘文化以湖南为核心,涵盖了湖南以及周边地区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价值观念。

下面将从潇湘文化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统习俗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潇湘文化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楚国文化。

楚国是湖南地区的主要部分,其文化成就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楚文化的兴盛为潇湘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潇湘文化还受到了岳麓书院的影响。

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它位于湖南长沙,是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

岳麓书院孕育了大量的文化人才,为湖南地区的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潇湘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而闻名于世。

潇湘文化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如湘绣、湘剧、湘曲等。

湘绣是湖南的传统手工艺,以其精湛的刺绣技艺和独特的图案风格而闻名。

湘剧是湖南地方戏曲,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和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而受到广泛喜爱。

湘曲是湖南的民间音乐,以其悠扬婉转的旋律和深情浓郁的歌词而深受人们喜爱。

这些艺术形式都展现了潇湘文化的独特魅力。

潇湘文化还保留了许多传统的习俗。

比如湖南的端午节,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以纪念屈原这位楚国爱国诗人。

另外,湖南的春节也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如舞龙舞狮、放鞭炮等。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更是人们传承和弘扬潇湘文化的重要途径。

潇湘文化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潇湘文化的独特艺术形式为湖南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湖南以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其次,潇湘文化的价值观念也对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潇湘文化强调家庭、友情、亲情等传统美德,提倡勤劳、诚实、宽容等品质,这些价值观念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潇湘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渊源、独特的艺术特色、传统的习俗以及深远的社会影响。

了解和传承潇湘文化,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关于推进潇湘水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

关于推进潇湘水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

湘 江、 水及其 众 多支流 环绕 的永 州 , 市 建设 潇 城
是一种 文化 符 号 , 更是 经 济发展 的动 力 源泉 。
( )水文化促 进 永 州涉水产 业发展 。 1
处处将折射 着潇湘水文化带来的光环。这里 山青水 碧、 天蓝地绿 , 处处充满诗情画意。提升城 市水文化
通 常 水体 ( 、 、 、 具 有 5种功 能 : 利 功 品 质是 永 州成 为 宜居 城 市 的关键 ,“ 文 、 态 、 江 河 湖 海) 水 人 生 精
( )水文化 非物 质遗 产 源远 流长 。 3
永 州 民间与 水文化 有 关的龙 舟竞 渡 、 莲船 、 采 端
午粽 子 、 民歌 民谣和 水上祭 祀 活动 , 为老 百姓喜 闻乐 济 与水 文化 和谐 发展 。 见代代 相传 。 百舸 争 流的道 县龙 舟赛 , 风格 奇 绝的女
田龙 家大院等 永 州古村 令人 流连 忘返 ;二妃 千 里寻 夫泪 洒斑 竹 、 王 率众 千 家峒 阻兵 、 葛亮督 军桂 永 盘 诸
晒兵 书等广为人 知的水故事流传千载 ;红楼梦》 《 名
南省水域 最 广 、 量 最 多的地 区之 一 , 南水 乡特 色 著 中林黛玉所住“ 水 江 潇湘馆” 蒴岛右岸至今依存的“ , 潇
勤劳勇敢的永 州人 民在 千百年 来与水 的斗争 化 河道 、 水 空 间、 史文化 融 为 一体 , 亲 历 营造 优 美的 中,水涨堤高” “ 驯服 洪水, 牢牢掌握 了治河权。有史 水 生 态旅 游环 境 , 河湖 水 面不仅发 挥供 水 、 水和 使 排 可查历史上记载较早的水事活动有秦始皇修灵 渠, 防 洪功能 , 更成 为 游客游 览 、 乐、 憩 的名胜 地 。 娱 休
十 分鲜 明 。现 有各 类 水域 面积 987k , 3. mz占全 市 总 湘庙 ” 更是 永 州 潇湘水 文化 的历 史遗存 。 , 1 面积的 4 ‰ 每 年 过境客 水 4 8 m 湘江在 永 州 . 2 6亿 。 I 境 内 绵延 伸 展 23 k 占全 长 的 2 . 并 派 生 出 2 m, 6 %, 1

《永州的潇湘文化》高中作文800字

《永州的潇湘文化》高中作文800字

《永州的潇湘文化》高中作文800字标题:永州的潇湘文化一、引言湖南永州,位于长江以南,潇水和湘江交汇处。

这里不仅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更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潇湘文化底蕴。

永州的潇湘文化,如同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记载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智慧与勇气,承载着他们的情感与理想。

二、主体(1)潇湘文化的渊源潇湘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据考古学家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永州地区就有人类居住,形成了独特的潇湘文化。

这种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融合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

(2)潇湘文化的内涵潇湘文化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种观念体现在永州人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艺术创作等各个方面。

比如,在生活方式上,永州人民尊重自然,热爱生活,善于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民间工艺和美食;在思想观念上,永州人民崇尚自然,强调和谐共生,反对过度开发和破坏环境;在艺术创作上,永州的山水画、诗词歌赋等都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3)潇湘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了保护和传承潇湘文化,永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设立了潇湘文化保护区,对潇湘文化的代表性遗产进行保护和修复;建立了潇湘文化博物馆,展示潇湘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开展了潇湘文化节,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潇湘文化。

三、结论总的来说,永州的潇湘文化是一种深厚而独特的文化现象。

它既有古老的传统,又有现代的气息,既有地方特色,又有世界眼光。

我们应该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用实际行动来传承和发展潇湘文化,让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四、结语永州的潇湘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又展现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和学习潇湘文化,将其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潇湘文化的魅力在我们的生活中熠熠生辉。

中华文化寻踪之旅湖南永州征文

中华文化寻踪之旅湖南永州征文

中华文化寻踪之旅湖南永州征文湘江从远古走来,碧浪荡涤着尘埃;潇水向未来奔去,欢歌回荡在天外。

两条水带绕山丘,穿田涧,百折千回后汇聚于永州蘋岛,滋养着这片土地上汇聚的人文气息。

从此,“锦绣潇湘”的美名蜚声中外。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上下五千年,每座城市都有值得炫耀的独特资本,而在永州,值得炫耀的东西远不止一点。

各种文化的交融,五彩斑斓的光芒总让人目不暇接。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永州古名零陵,即得名于舜葬九嶷。

永州历史悠久,曾为秦汉古郡,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永州人便在这片史称蛮荒之地的地方生生不息。

因地处楚越之交,自古深受楚越文化的双重影响,大批仁人志士纷沓而至,化育着潇湘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

虽经年流转,但其2300多年的建城史,依然彪炳千秋。

舜文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孝感天地、德播人间”。

4000多年前舜帝那次流芳百世的的南巡,感古动今!舜帝在永州留下的古老文物,伴随着那些动人的传说,融汇交织成了一个舜文化圈,尤其以孝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之源,虽历经沧桑,仍历久弥新,渊远流长。

陵庙内保存的36方祭碑见证了悠久,参天古木掩映着的石雕述说着历史,透过伟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的旷世吟诵,夹杂着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流畅和抒情中,历代帝王无不“望祀虞帝于九嶷山”,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帝乡”“道德之乡”的美誉自此声名远播。

柳学文化:光阴荏苒,时光转瞬即逝。

一个从京城被贬的文人柳宗元的到来,才让这座被舜陵光辉荫庇了几千年的地域从此更加光彩夺目。

“后先生盖千祀兮,余再逐而浮湘”。

也许是“悲愤出文豪,苦难出诗人”的缘由吧,柳宗元宿命般地离开长安,途径湘江与汩罗江之处,思古感今,于是写下了《吊屈原文》这篇吊人也自吊的凄苦绝唱。

南宋文学家汪藻在《永州柳先生祠堂记》中指出:“盖零陵者十年,至今言先生者必曰零陵,言零陵者必曰先生……零陵徒以先生之故,遂名闻天下”。

永州人文历史概说

永州人文历史概说

永州人文历史概说永州历史绵长,人文底蕴丰厚,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一个十分重要的成员。

一、天籁永州永州位于华夏大地南岭山脉的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北麓 , 湖南省南部,与广西桂林、贺州 , 广东清远等两省 ( 区 ) 三市交界,亦与省内邵阳、衡阳、郴州等三市相邻。

南方为阳,属火,主离卦。

潇湘之水令世人瞩目。

潇者,水清深也(《水经注》)。

潇水发源于永州宁远九嶷山,是湖南母亲河湘江上游第一大支流。

湘,水,出零陵阳海山,北入江(《说文解字》)。

潇湘二水分别自南向北奔腾而来,在永州城区汇成泱泱大观。

由于热丰雨沛的太平洋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的浸淫,永州气候温和,水光充足,山青水绿,生态优越,适宜于多种动植物生长 , 也是人类最佳生存环境之一。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永州道县玉蟾岩的人工栽培稻粒与陶片的发掘,第一次将人类生存遗迹链接到迄今 14000 年。

这是永州彰显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起源的重大贡献。

二、地名永州永州得名始于隋代。

隋文帝时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

因郡西南有永山永水(今双牌县永江乡一带),开皇九年( 589 年)撤零陵郡,臵永州总管府。

将永远的山水寄寓于是州,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蕴涵!零陵比永州更为古老,缘中华民族伦理道德文明始祖舜帝而得名。

司马迁《史记》: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

零者,《说文解字》注:馀雨也。

清代段玉裁改馀为徐。

徐雨,徐徐而下之雨。

陵者,《说文解字》注:大阜也。

又,阜,大陆山无石者。

就是高大突出的山头。

或云,九疑山古称零陵,又作灵陵,可能是楚人的称呼,因帝舜陵墓在此,寓帝舜英灵升天之意。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称:零陵是我国夏以前出现的三十四处重要古地名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零陵、永州这两个地名被先后交替使用。

三、建制永州永州在新石器时代属三苗的江南地。

夏商至春秋战国时期属荆楚之域。

秦代属长沙郡。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 111 年),析长沙国臵零陵郡(郡治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南),辖 7 县 4 侯国。

永州简介

永州简介

碑文化
永州的碑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名人的诗文碑刻之多,价值之高就可称得上湖南之
冠。如浯溪三绝堂内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大唐中兴 颂》;柳子庙享堂后壁上唐代韩愈作文、苏轼书丹、颂扬柳子德政的《荔子碑》, 历史上二者皆称“三绝”,可以说是碑林中的旷世杰作,文物中的稀世瑰宝。
碑文化
碑文化是永州的特色,也是永州的骄傲。全省14个地州市列入湖南省文物志的历 代碑刻56块,永州就独占16块。在永州21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单是摩崖 石刻就有浯溪、朝阳岩、淡岩、月岩、阳华岩五处。尤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浯溪摩崖碑林中,唐以来的摩崖石刻就有五百零五方,涉及书家三百余人,览 括了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可以说进入浯溪,就如进入了 一座古代书法艺术的殿堂,让你一饱眼福,流连忘返。永州独特的“碑文化”, 成为古老潇湘大地上一个永不熄灭的文化亮点!
的34.7%,居全省第二位,产量居全省第一位。江华姑婆岭稀土矿为大型矿藏, 储量全省第一。
资源简介
旅游资源 永州的名胜古迹闻名遐迩。那里有许多公元前 1世纪至公元17世纪的著名建筑、 雕刻和文物:柳子庙、宁远文庙、浯溪碑林、舜帝陵、阳明山景区、玉蟾岩遗址、
千家峒、女书园、永州异蛇村等。 除此之外还有永州人为之津津乐道的永州八景:
大的交通枢纽城市,被誉为湖南“通江达海新门户”。
气候简介
永州市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一年四季比较分明。年均气温为 17.6~ 18.6℃,无霜期 286~ 311天,日最低气温 0℃以下的天数只有 8~ 15 天。 多年平均降雪日数为3~7天,极端最低气温在-4.9~-8.4℃之间。日平均气温 ≥0℃的积温达6450—6800℃,≥10℃的积温为5530~5860℃。多年平均日照时 数为1300—174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达101.5~113千卡∕平方厘米。多年平均降 水量1200~1900毫米,一般是山区多于平岗区,南部多于北部。

家乡文化搜集-湖南永州

家乡文化搜集-湖南永州

永州位于中国中南部,湘江上游南岸,潇、湘二水汇合永州自古雅称潇湘,是湖南省下属的地级市,为湘粤桂结合城市,为湘西南口岸城市,拥有面积22441平方千米。

永州,位于湖南南部,五岭北麓,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

永州古称零陵,因舜帝南巡崩于宁远九疑山而得名。

隋初设置永州总管府,永州、零陵从此一地二名。

又因潇水与湘江在城区汇合,永州自古雅称“潇湘”。

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零陵地区,设立地级永州市。

永州现辖九县两区。

总面积2.24万平方公里,人口566.5万人。

永州被潇湘二水融合贯穿,古称“潇湘”。

永州山水融“奇、绝、险、秀”与美丽传说于一体,汇自然情趣与历史文化于一身,赢得了古今文人墨客的咏叹。

中文名称:永州地理位置:中国中南部、湖南西南部外文名称:Yong Zhou 别名:潇湘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湖南省下辖地区:冷水滩、零陵政府驻地:河东新区逸云路1号电话区号:0746邮政区码:425000面积:22441平方千米人口:580万(2009年)方言:永州话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永州八景、舜帝陵、阳明山机场:永州零陵机场火车站:永州火车站、零陵火车站车牌代码:【永州著名名胜古迹】1. 朝阳旭日朝阳岩,又名西岩。

位于永州城潇水西岸,因其山光水色,风景秀丽,古有“朝阳旭日”之称,为永州八景之一。

2. 回龙夕照迥龙塔,建于明代万历甲申年(1584),塔高37,25米,筒体砖石结构,平面八角形,外观七级,里面五层,塔身中空。

挺拔雄伟,屹立于永州市城北潇水东岸。

3. 苹洲春涨苹岛,在潇湘二水汇流处,为永州著名风景胜地,唐宋以来,即负盛誉。

湖南八景之一的“潇湘夜雨”图所绘也是这里的旖旎风光。

4. 香零烟雨香零山,屹立于永州城东茆江桥西南潇水中央,旧产香草闻名于世,古称零陵郡以此山名恩院风荷5.碧云芙蓉碧云池,又称“东湖”,地处永州城南门内。

唐刺史李衢曾在此建芙蓉馆。

池中旧有水亭,曰:“洗甲亭”,池侧建有碧云庵堂。

“潇湘八景”文化形象塑造

“潇湘八景”文化形象塑造

[摘要]“潇湘八景”因宋迪山水画始而成名,历经千年,成为彰显湖湘文化的重要遗产资源。

“潇湘八景”所具有的文人文化、隐逸文化、山水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为其文化形象的塑造确定了基调。

在遵循整体与个体统一、形与意结合、传承与可持续以及突出文化特色的原则下,本文认为通过营造人文氛围、确立景观形象、完善视觉要素以塑造“潇湘八景”文化形象。

[关键词]“潇湘八景”文化形象塑造“潇湘八景”是湖湘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塑造“潇湘八景”文化形象,对湖南的文化建设能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一、“潇湘八景”及其文化特征(一)“潇湘八景”最早对“潇湘八景”做专门记述的是宋人沈括。

在他的《梦溪笔谈》[1]中提到宋迪“尤善平远山水”,他将湘江中下游至洞庭湖一带的自然风景作为绘画题材,创作了八幅山水画,分别为“潇湘夜雨”、“平沙落雁”、“烟寺晚钟”、“山市晴岚”、“渔村夕照”、“江天暮雪”、“洞庭秋月”、“远浦归帆”。

“潇湘八景”从湖南湘江中游的永州“潇湘夜雨”开始,北到岳阳市东洞庭湖上的“洞庭秋月”止,涵盖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成为湘江流域彰显湖湘魅力的重要文化遗产。

(二)“潇湘八景”文化特征自宋以来,潇湘一直是古代文人的贬嫡之地。

由于受到政治压迫和潇湘清美山水的吸引,文人们留下了众多歌咏潇湘山水的千古名作。

除了宋迪的《潇湘八景图》外,苏轼、惠洪、王洪、马致远、法常、米芾、董源、李成、米友仁等都创作了以潇湘为母题的诗画。

而在“潇湘八景”诗画中,无一不表现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回归家乡的渴望,对归隐生活的留恋、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忧国忧民的文人心境。

“潇湘八景”是古老潇湘文化的重要载体,多元地承载了文人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形成特有的文化记忆与文化象征。

因此,“潇湘八景”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人才聚集的文人文化、淡泊宁静的隐逸文化、崇尚自然的山水文化和历史积淀的地域文化。

二、“潇湘八景”文化形象塑造原则(一)整体与个体统一原则“潇湘八景”各景点因所处的地域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

零陵古城实习报告

零陵古城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前言作为一名热爱历史文化的学生,我有幸在暑假期间来到湖南省永州市的零陵古城进行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了解了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当地在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一些收获和体会。

二、实习内容1. 历史文化调研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零陵古城的舜帝陵、盘王殿、柳子庙等著名景点,深入了解了舜帝文化、瑶族文化、阳明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

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我了解到零陵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 旅游开发观察我注意到零陵古城在旅游开发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当地政府通过打造特色景区、举办节庆活动等方式,吸引了大量游客。

同时,他们还推出了瑶族服饰、蛋雕竹贴等特色旅游产品,提高了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3. 文化保护与传承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零陵古城在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当地政府建立了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对历史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

此外,他们还积极挖掘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如瑶族歌谣、武术等,使这些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三、实习收获1. 丰富了历史文化知识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零陵古城的历史文化,对舜帝文化、瑶族文化、阳明文化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这使我更加热爱我国的历史文化,也增强了我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2. 提高了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分析问题、撰写报告等实践技能。

这些能力的提升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 增进了团队协作意识在实习期间,我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了各项任务,学会了相互沟通、协作解决问题。

这使我更加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对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实习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感受到了零陵古城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同时,我也为当地在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感到钦佩。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零陵古城一定会成为国内外更具影响力的文化旅游胜地。

最后,我要感谢学校和实习单位给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使我收获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实践经验。

永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构成类型及其展示形式和方法

永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构成类型及其展示形式和方法

永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构成类型及其展示形式和方法永州市文物管理处凌潇一、先谈历史文化类型的构成永州,自古雅称“潇湘”,作为湖湘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国理学文化的源头,永州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湖南省仅次于长沙的历史文化古城。

近期,永州市委市政府将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城市作为永州今后的发展方向,这座古老的文化古城又焕发出迷人的文化风韵。

纵观几千年来的永州历史,其构成的主要历史文化如下:(一)原始文化这一时期的文化是指4000年以前生活在永州大地上的原始居民所创造的文化,我们把它称为原始代文化。

永州在新时器时代以前就有人繁衍生息,其中以零陵区黄田铺石棚和凼底乡望子岗遗址为代表。

据考证,黄田铺石棚为距今二万年前的石器时代遗物,而望子岗遗址年代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商周早期之间,距今约三四千年。

湖南考古研究所专家柴唤波在发掘报告中指出:“望子岗遗址的古代居民是地道的湘南土著民族,反映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永州原始文化的虽然所反映的内容性质比较单一,但它的跨度时间长,空间广。

(二)楚越文化在帝舜南巡时代,永州为三苗之地,亦即古越人的居住之地。

后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势力到达了湘江上游,永州也归于楚国的版图,原居住永州的越人逐渐退缩到岭南或南岭山区。

永州被称为越头楚尾之地。

零陵东北城区的鹞子岭即今零陵监狱内,是永州城域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战国墓集中葬地。

此地既有反映楚文化的楚人墓葬,也有反映越文化的越人墓葬,还有楚越文化共存于一墓的现象。

由此处墓葬所反映的情况看,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零陵城邑,且是楚越文化在永州地区的交汇融合之中心。

(三)两汉文化据专家考证,在秦代零陵就已设泉陵县,到西汉中期,汉武帝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将泉陵县改为泉陵候国;同时还封长沙王另一儿子刘买为舂陵侯,即今宁远县柏家坪镇。

零陵城区的东南是泉陵侯的家族墓地,如今永州监狱的家属宿舍院内还有两座高大的泉陵侯家属墓葬,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就是舂陵侯的第五代孙。

永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文化遗产

永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文化遗产

永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文化遗产
【最新版】
目录
1.永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永州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3.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价值
正文
永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近日公布,共计 20 个项目入选,涵盖了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民间信仰等多个领域。

这批名
录的公布,是对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一次全面总结和
展示,也是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永州市一直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近年来,永州市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立非物质文
化遗产传承人等方式,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此外,永州市还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广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
认识永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了民间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永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这批入选的 20 个项目,涵盖了永州市的民间信仰、传统戏剧、曲艺、传
统技艺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永州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
永州市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永州市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总的来说,永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是对永州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一次全面总结和展示,也是对民间传
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第1页共1页。

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第四章保护措施
第十七条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保护对象分类建立保护名录制度。经国家、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保护对 象,直接列入保护名录。市人民政府对保护名录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调整。
县(区)人民政府应当会同市有关部门定期开展保护对象普查。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县(区)人民政府提出列入保护名录的建议。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对象包括历史城区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 历史文化名村,文物,历史建筑,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地名,古道桥,古河湖水系和古树名木等。
法律法规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树名木、传统地名等的保护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依法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保持 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 护的关系。
第十九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文 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设置明显的保护标志,标明保护范围。
第二十条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的普查、登记、建档及管理,对具有突出价值并且尚未核 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应当逐步申报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章保护规划
第十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等保护规划的内容和组织编制、审批、 修改等程序,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应当注重整体保护,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保护与之 相的建(构)筑物、街巷、山河水系、绿地等物质形态和环境要素,充分展示历史文化传统。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 条例。

湖南永州民风民俗

湖南永州民风民俗
小元宵节 赶鸟节 尝新节 送懒节 盘王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五 地点:宁远、蓝山、道县、新田等县 介绍:宁远、蓝山、道县、新田等地瑶族,以农历正月初五 为“小元宵”节。这天,各家都要摆出过年的好酒好菜(荤 菜),开怀畅饮。当天晚上,有条件的村还要举行对歌舞龙 活动。
返回
时间:农历二月初一 地点:江华县 介绍:瑶族多在山上居住(有所谓“无山不瑶”之说)。我国 南方山上树木繁茂,鸟类群聚,因此,瑶民与鸟关系密切,感 情深厚。所以,瑶山传承着与鸟有关的风俗和传说就比较多。 农历二月初一,繁忙的春耕还未开始。这一天,江华瑶族民众 穿上本民族的节日盛装,愉快地开展喂鸟、比鸟、歌鸟等活动, 欢度赶鸟节。不停地默念着传统的“祝词”,早饭以后,男女 老少成群结队,高高兴兴地去赶“鸟会”。 传统的鸟会,内容 丰富,形式多样,富于奇特的魅力。一般都有比鸟、歌鸟两项 活动。“比鸟”,是甲、乙两方把各自的鸟笼挂在一起,双方 的鸟便会搏斗起来,越斗越凶猛,越斗越精彩,观看的人们不 断喝彩,斗赢一方的鸟主自然更是高兴,其鸟获得的赞美也更 多。 “歌鸟”更富于情趣。主要是以鸟为由,以歌为媒,男女青 年对唱瑶歌,选择伴侣,自由恋爱,缔结良缘。
返回
时间:农历六月初六 地点:宁远北部、新田等县 介绍:农历正月初三是宁远北部、新田等山区瑶家的“送懒” 节,这天各家都要把春节期间抛丢在室内的瓜壳、果皮、鞭炮 纸悄、杂物垃圾,打扫干净,挑到村外焚烧,一路上要燃放鞭 炮,谓之“送懒”。焚烧前,要点烛化纸,烧香祭拜,意喻新 年伊始,家家户户都要干干净净,讨一年的吉利兆头。此俗今 少有沿袭。
湖南永州民风民俗
永州市简介
永州,是湖南省地级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潇、湘二 水汇合处,故雅称“潇湘”,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历史 文化名城。永州境内通过湘江北上可抵长江,南下经灵渠 可通珠江水系,自古代便是重要的交通要塞。两条国道、 十条省道在永州境内纵横交错,衡柳铁路和洛湛铁路在永 州境内实现交汇,永州是湖南通往广西、海南、粤西及西 南各地的门户。

和美永州锦绣潇湘范文

和美永州锦绣潇湘范文

和美永州锦绣潇湘范文你知道永州不?那可是个超级有魅力的地方,就像一颗隐藏在锦绣潇湘大地上的璀璨明珠,充满着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先说永州的景吧,那可真是美得不像话。

你要是走进永州的山水间,就仿佛走进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

像九嶷山,那山啊,云雾缭绕的时候就像神仙住的地方一样。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古木参天,每一棵都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舜帝陵就坐落在这九嶷山脚下,那股庄严神圣的气息,让人一到这儿就忍不住肃然起敬,仿佛能看到舜帝当年的风姿,感受到古老文化的传承。

再看看永州的水,那是灵动得很。

潇水就像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穿过永州的大地。

江水清澈见底,能看到鱼儿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有时候还会调皮地跃出水面,好像在跟岸边的人打招呼呢。

沿着潇水两岸走,岸边的垂柳依依,就像一个个娇羞的姑娘在对着江水梳妆打扮。

永州的古城也别有一番风味。

零陵古城里,那古街古巷就像一个个时光的隧道。

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无比,走在上面,还能想象到当年那些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的足迹。

古城里的建筑更是古色古香,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而且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什么永州血鸭啊,那味道简直绝了。

鸭血裹着鸭肉,每一块鸭肉都吸饱了鸭血的香味,咬上一口,香辣可口,让你的味蕾像在舌尖上跳舞。

永州的人和文化也是超级吸引人的。

这儿的人啊,就像永州的山水一样质朴又热情。

不管你是从哪儿来的游客,只要到了永州,他们都会热情地招待你。

永州可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这里诞生了好多名人。

像柳宗元,他在永州写下了那么多流传千古的文章。

他笔下的永州就像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也让永州的山水名声大噪。

现在的永州,既有古老的韵味,又充满了现代的活力。

城市里高楼大厦林立,现代化的设施一应俱全。

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永州还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美景保护得特别好。

就像一个既会打扮得时尚漂亮,又能把祖传宝贝保管得妥妥当当的智者。

和美永州,就像一首和谐的交响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永州之潇湘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付星星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7期
摘要:湖南永州是潇湘文化之地,也是中华道德文明之源。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永州潇湘文化在发展与传承上有些不尽人意。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湖南永州潇湘文化,本文据此对于湖南永州之潇湘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行行阐述,以便让永州潇湘文化得到人们更深入的了解,借以促进永州潇湘文化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永州;潇湘文化;保护;传承
作者简介:付星星,女,1988年11月生,湖南攸县人,湖南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2
一、永州之潇湘文化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一)一些文化传承艺人岌岌可危
永州作为潇湘文化之地,优秀文化众多。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潇湘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境地。

以女书文化为例,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书写符号,永州女书的传承人也少之又少,再加上现有的传承者都年事已高,大体都在60岁左右,这使得永州的女书文化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

随着这些老年人的逝去,陷入一种停顿,为此永州女书文化在发展上还是存在着一些危机。

实事求是地讲,永州许多传统潇湘文化在发展与传承上时自发的,大多属于一种公益性质,并不是外部力量强施的。

而且在对于潇湘文化的传承上,这些老者没有丝毫功利性,完全发展内心的情感,这使得潇湘文化得以延绵不断。

但是由于在潇湘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对其的理解不足,这使得一些潇湘文化传承上有些孤立无援,客观上阻碍了潇湘文化的健康发展,而且仅仅依靠民间的艺人去传承一些传统潇湘文化也并不是长久之计。

(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相对匮乏
从目前来看,不仅对于潇湘文化传播与教育上还是乏善可陈,就永州文化发展教育现状,关于潇湘文化口头文学,民间工艺的民间文化教育在永州中小学开展上比较匮乏。

长期以来,永州无论是从教育体制上还是从学生的重视程度上都对小潇湘传统克民间文化传承有些忽视,虽然在一些地区在潇湘民俗文化的传承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虽然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各民族重视,国家和社会各界在永州潇湘文化的保护与继承上一定的发展,但发展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可以说保护和继承永州潇湘文化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三)社会上海存在着一些认知上误区
众所周知,不管任何形式的民间艺术在发展和继承上都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当然也少不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对于永州潇湘文化来说,情况也是如此。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永州潇湘文化传承,一些的人对其还缺乏了解,不了解潇湘文化的内涵,在一些民众的观念里,认为潇湘文化有点守旧,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为此对于潇湘文化发展抱着围观和漠视的人也不乏其人。

在他们认为,发展社会经济的价值要高于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此其对于潇湘文化的发展支持不够,重视不够,极大地制约了潇湘文化的发展。

二、永州之潇湘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当地政府的支持
伴随着社会、政治、物质文化的极大发展,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注意到文化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为此一些政府开始调整自己看待事物的眼光,将注意力更多的投向传统的民族文化市场。

在我国一些传统文化繁荣的地区,已经开始在打“民族牌”“文化牌”,用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以传统文化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用文化搭台,用经济来唱戏,这些早已经成为一些地区在经济发展建设上的共识。

正是在这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也开始认识到发展传统文化在旅游经济中的作用,也在考虑用文化带动当地生产力发展的可能性,充分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这一无形资产来促进当地经济的现代化,这无疑对于永州潇湘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是一种借鉴。

(二)学校教育的传承
在促进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发展上,学校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潇湘文化取得相应的发展,学校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

比如一些小学可以学习《小熊维尼》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潇湘文化的魅力。

可以说潇湘文化能否顺利的发展和继承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育,尤其永州作为潇湘文化之地,更要从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手段对潇湘文化进行学习与传播,这也是也是对于国家传统教育的一种重要的补充。

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在永州地区的学校对于潇湘文化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尤其对于民间的文化学习与教育上更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为此为了潇湘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在一些学校积极开展潇湘文化的教育刻不容缓
(三)社会传承
艺术和文化来源于生活,为此传统文化要发展与继承,当然里不来民众。

没有群众基础,缺少群众基础民族舞蹈要发展几不可能。

为此要发展少数民族舞蹈不仅是每一个每个文化工作者的义务,也是其不容推卸的责任。

在过去长达半个世纪时期里,潇湘文化的发展主要靠一些地方文化局和文化站来继承与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继承发展模式逐步在淡化,部分的传统潇湘文化发展的模式表现为一种自发的传承状态,缺少科学系统的指导与培训。

为此本人认为地方政府应该在推进潇湘文化的社会传承方面施予更多的重视,当地的文化部门应该担任起这项艰巨的义务,可以在单位,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对潇湘文化兴趣的学员,为其提供场地与食宿,进行短期培训。

这样一定程度上,为传承潇湘文化和培养民间艺人做足储备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四)民俗传承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习俗,而且其所具有的社会民俗活动的内容也十分的广泛。

从社会民俗这个角度上来看,永州潇湘文化发展的空间还是非常的巨大。

尽管现代文明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冲击,但是一些民俗文化的力量依然不可忽視,这也是民族舞蹈不可缺少的文化内涵。

例如可以以市场运作方式增强“自生共生”能力,不断壮大“潇湘文化”品牌。

一是有效利用传媒。

制定“潇湘文化”品牌宣传推介中长期规划,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等,长跨度、高频率地宣传“潇湘文化”。

积极举办潇湘文化论坛,成立“潇湘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历史文化名人,探寻各大名胜古迹,创作反映永州历史人文特点和山水美景的小说、剧本、歌曲、舞蹈,实景拍摄取材于永州的电视剧、电影、专题片等,推动优秀文艺作品走出去。

继续办好“阳明山和文化节”、“九嶷山舜文化旅游节”、“盘王节”、“小元宵”等文化节庆活动,借助名人、名节、名会的巨大效应,推广“潇湘文化”品牌,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推进文化品牌战略
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文化品牌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地方政府积极的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紧紧地将潇湘文化产业培育成为中心城市心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以文化资源、文化活动为依托,大力发展地方文化旅游事业,打造地方品牌,壮大经营性文化企业,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

三、结论
以上是本人关于湖南永州之潇湘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论文论述,从本文我们可以感知湘文化作为永州文化之根,是我国民族文化一朵不可多得的奇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潇湘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上遇到了一些困境,基于潇湘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人认为即便潇湘在发展和继承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这些困难是暂时的。

随着人们对一些传统文化认知的加强,永州潇湘文化的魅力也日益被人们所认知,这种认知不仅是体现在人们从一些旅游文化中对潇湘文化的认可,更是来源于人们对华夏传统文化内心的认同与赏析,为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永州潇湘文化在未来的继承与发展会越来越好,在保护与传承上会有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神话传说中的永州市——永州山水及民间传说故事和民间诗歌[J]. 朱涵静.零陵学院学报.2003(S2).
[2]舜德播人间——湖南永州市社会各界公祭舜帝陵[J]. 余冰.寻根.2000(05).
[3]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J]. 甘萌雨,张捷.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