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麻醉ppt课件
吸入麻醉PPT医学课件
11
理想吸入麻醉药应具备条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麻醉作用为可逆性,无蓄积作用 安全范围广 麻醉作用强,有效镇痛作用 诱导及清醒迅速、舒适、平稳 化学性质稳定,与其它药物接触时不产生毒性物质 机体内代谢率低,代谢产物无毒性 良好的肌肉松弛,以及具有松弛支气管作用 无臭味,对气道无刺激作用 对呼吸、循环抑制轻 对肝、肾无毒性 无依赖性及成瘾性 无致癌及致畸作用
甲氧氟烷
13
825
61
0.16
4
1.可控性 ● 与血/气分配系数有关 2. 麻醉强度 ● 与油/气分配系数有关 3. 对心血管的影响
●
心肌抑制
●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氟烷
5
分配系数 分配系数是麻醉药分压在两相中达到平衡时的 麻醉药浓度比。血/气、脑/血、肌肉/血和油/血 分配系数是其在体内不同组织的溶解度,是决
4.
5. 6.
七氟烷蒸发罐开至3.5%或以上;
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辅助呼吸; 直至病人意识消失(1~2min),进入麻醉状态
缺点: ●结构复杂 ●活瓣失灵→CO2蓄积,呼吸道完全梗阻
19
20
㈤低流量吸入麻醉 概念: 新鲜气流>4L/min------高流量吸入麻醉 新鲜气流<2L/min------低流量吸入麻醉 特点:半紧闭式或紧闭式 优点: 缺点: ●N2O麻醉时,监测氧浓度<30%时易缺氧 ●吸气浓度不易控制 ●回路内有麻醉气体以外的气体蓄积 ●麻醉机
17
㈢半紧闭式:
特点:
●
循环式麻醉机,呼出气部分重复吸入,部 分通过CO2吸收装置
优点:
医学课件:吸入麻醉
呼吸抑制
总结词
呼吸抑制是由于麻醉药物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导致呼吸频率和幅度降低。
详细描述
呼吸抑制可能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处理方法包括使用呼吸兴奋剂、调整麻醉深度或使用呼吸机等措施,以 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
呼吸道梗阻
总结词
呼吸道梗阻是由于呼吸道受压或痉挛等原因引起的通气障碍。
详细描述
呼吸道梗阻可能导致窒息和缺氧,处理方法包括解除呼吸道梗阻、使用解痉药、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措 施,以确保正常通气。
与静脉麻醉比较
吸入麻醉通过呼吸道给药,起效迅速,但药物消耗量大;静脉麻醉通过静脉给 药,操作简便,但起效较慢。
与区域麻醉比较
吸入麻醉适用于全身手术的麻醉,而区域麻醉仅适用于局部手术;区域麻醉对 循环系统的干扰较小,但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05
吸入麻醉的并发症与处理
低氧血症
总结词
低氧血症是吸入麻醉中常见的并发症, 可能导致组织缺氧和器官功能损害。
和控制呼吸。
缺点
药物消耗量大
吸入麻醉药物消耗量较大,成本较高。
对呼吸循环有明显影响
高浓度吸入麻醉药物可能导致明显的呼吸和 循环抑制。
对环境造成污染
吸入麻醉废气排放至手术室内,可能对手术 室环境造成污染。
个体差异大
不同患者对吸入麻醉药物的代谢和反应存在 较大差异,需个体化用药。
吸入麻醉与其他麻醉方式的比较
麻醉气体对环境有一定影响, 应采取措施减少排放和污染。
麻醉诱导与维持药物
麻醉诱导药物用于使患者快速进 入麻醉状态,如丙泊酚、依托咪
酯等。
麻醉维持药物用于维持患者的麻 醉状态,如芬太尼、瑞芬太尼等
。
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应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和手术要求进行。
【医学课件】吸入麻醉
通过输液、升压药物等措施维持循环稳定。
呼吸抑制
通过面罩给氧、气管插管等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呼吸机 辅助呼吸。
呕吐与误吸
术前禁食、术中避免饱胃、术后平卧等措施预防呕吐,一旦发生呕吐 ,立即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苏醒延迟
加强术后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麻醉药物残留问题,促进患者苏醒。
06
吸入麻醉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策略
特殊情况类型及特点分析
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 疾病,对麻醉药物的代谢 和排泄能力下降,需谨慎 选择麻醉药物和剂量。
肥胖患者
肥胖患者脂肪组织较多, 对麻醉药物的吸收和代谢 可能受到影响,需调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安 全度过围手术期。
原理
吸入麻醉药物通过呼吸道进入血 液,随血液循环到达大脑,抑制 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的功能,使 患者意识丧失、痛觉消失。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吸入麻醉自19世纪中叶开始应用于 临床,经历了多次改进和发展,目前 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现状
吸入麻醉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尤其在手术、分娩、牙科治 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甲烷
是平流层臭氧的主要清除剂,影响平流层臭 氧的清除能力。
丙烷
是平流层臭氧的主要清除剂,影响平流层臭 氧的清除能力。
药物作用机制及特点
氧化亚氮
通过抑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的复合体Ⅰ和Ⅳ, 抑制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从而抑制氧化磷 酸化过程,使ATP合成减少。
乙烷
通过抑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的复合体Ⅰ和Ⅳ, 抑制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从而抑制氧化磷 酸化过程,使ATP合成减少。
第六章 吸入麻醉 PPT课件
呼吸系统
呼吸频率、幅度和呼吸道通畅度。 听诊器 通气量计 呼气末CO2 血气分析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梗阻:
舌后坠 下呼吸道梗阻:反流、误吸 喉痉挛 支气管痉挛 麻醉机失灵,管道不通畅,导管打折扭曲 活动义齿松落 合并疾病:口底蜂窝织炎、颅脑损伤、创伤性支气管断裂、肺癌、 纵膈肿瘤、甲状腺疾病
第六章 吸入麻醉
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并不感到疼痛,称 为全身麻醉。 吸入麻醉的深浅与药物在脑组织中的分压 有关,当麻醉药从体内排出或在体内代谢 后,病人逐渐恢复清醒。
第一节 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
可控性
与血/气分配系数有关 麻醉药在血液内溶解度越低,其在中枢神 经系统内的分压越易于控制。 地氟烷 氧化亚氮 七氟烷 异氟烷 恩氟烷 氟烷
各种吸入麻醉药比较
异氟烷:优于恩氟烷,不明显增加颅内压, 不引起痉挛性EEG变化。 氟烷:可用于小儿麻醉诱导;与肾上腺素 合用可诱发室颤。肝脏损害。 甲氧氟烷:麻醉效能最强,诱导慢,可控 性差,肾脏损害。 地氟烷和七氟烷:新型吸入麻醉药
氧化亚氮:气体麻醉药,与氧气按一定比 例混合,氧浓度在30%以上。 乙醚:100年,现已不应用。
第二节 常用的吸入麻醉装置及吸入 方法
吸入麻醉装置
为病人提供吸入麻醉,并能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 使吸入麻醉过程安全、有效。 气源 流量计 蒸发器 贮气囊(呼吸囊) 呼吸管 呼吸活瓣 二氧化碳吸收器
吸入麻醉诱导
慢诱导和高浓度诱导法 高浓度诱导法:面罩吸纯氧去氮,吸入高 浓度麻醉药,让病人深呼吸1-2次后改吸中 等浓度,至外科麻醉期。 七氟烷
吸入麻醉的护理ppt
•吸入麻醉的简介•吸入麻醉的护理流程•吸入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吸入麻醉的注意事项•吸入麻醉的未来发展010102催眠和肌肉松弛等作用。
02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等,以及患者的用药情况,以便更好地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
实验室检查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以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
术前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麻醉过程、注意事项和可能的风险,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监测生命体征在麻醉过程中,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梗阻和窒息。
维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的反应,调整麻醉深度,以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调整麻醉深度术中管理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应采取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观察病情在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呼吸情况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康复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康复指导,包括活动指导、饮食指导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术后护理03低血压抗胆碱能药物或起搏器。
心动过缓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和低氧血症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恶心和呕吐术后疼痛04了解患者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吸入麻醉。
评估患者情况禁食禁饮备好麻醉设备确保患者在麻醉前禁食、禁饮足够的时间,以减少麻醉过程中发生呕吐的风险。
确保麻醉机、氧气、呼吸回路等设备准备齐全,并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030201麻醉前准备监测生命体征应等,并及时处理。
观察患者反应的麻醉深度。
调整麻醉深度麻醉中监测麻醉后恢复观察患者苏醒情况维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05针对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的患者,开发更为适宜的吸入麻醉药物。
探索吸入麻醉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研发更安全、更有效的吸入麻醉药物,减少副作用和并发症。
新药研发研发更高效、更稳定的吸入麻醉设备,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吸入麻醉后会导致的各种症状PPT课件
4~15岁118例儿童,术前教会一次性最大肺活量吸气。用循环紧闭式麻醉机,预充100%氧和7%七氟烷。一次吸气成功率:4~5岁10%;6~11岁75%;11岁以上95%。结论:此法在9岁以上小儿效果较好。 Fernandez M, Lejus C, Rivault O Paediatr Anaesth. 2005 Apr;15(4):307-13
七氟醚(烷)理化性质
Sevoflurane , sevorane,Ultane分子式:C4H3F7O化学名:氟甲基-六氟异丙基醚分子量:200.06 F3C H HC - O - C-F F3C H
氙是很有希望的吸入麻药
氙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Xe,它的原子序数是54,是一种无色的惰性气体 ,
氙气麻醉
发现氙有镇痛和麻醉作用已有50多年;氙是单电子结构,和氦、氩、氪、氡同为惰性气体 ;在空气中的浓度仅为0.0000087% ;1950年,Cullen和Gross首次将氙气麻醉用于人类的外科手术 ;氙诱导迅速、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λ为0.14 、MAC为0.71、无污染。
吸入全麻和静脉诱导的衔接
1,近年来静脉诱导倾向较浅,结果,插管时交感反应较重;或静脉诱导量大或注射过快循环抑制较重。2,吸入高浓度吸入麻醉药后常出现循环抑制现象,加之有些诱导药如硫喷妥钠, 丙泊酚也可使血压下降,表现更明显。3,吸入诱导衔接好,循环动力学稳定。
近代吸入麻醉的操作规程
平稳苏醒和快速恢复
吸入麻药从体内排出
通气量愈大, 清除愈快血中溶解度越大,清除越慢常用吸入麻药清除速度顺序为: 地氟醚(=0.42)>氧化亚氮(=0.46)> 七氟醚(=0.63)>异氟醚(=1.46)> 安氟醚(=1.91)> 氟烷(=2.51)
《吸入麻醉》幻灯片PPT
对糖尿病、嗜铬细胞瘤、重症肌无 力以及眼科手术具有明显的优点
不良反响
抑制呼吸循环
恩氟烷有中枢兴奋作用,吸入浓度高并低二氧化 碳时,脑电图出现惊厥性棘波和运动性活动发作 ,甚至惊厥
通过对麻醉后血清酶的检查证实,恩氟烷对肝功 能的影响很轻。 发生率远低于氟烷
循环系统
恩氟烷麻醉时心率变化不定,与麻醉前的心率相 关
恩氟烷直接抑制心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临 床上把血压下降作为恩氟烷麻醉过深的指标
恩氟烷不增加肾上腺素对心律反响的敏感性,麻 醉时心律稳定。心电图上虽可见到房室传导时间 延长,但对心室内传导无影响
呼吸系统
用1MAC恩氟烷,不增加气道分泌。增加吸入浓度 亦不引起咳嗽或喉痉挛等并发症
对心肌直接抑制作用,减轻含氟类麻醉药的心血 管抑制作用
对呼吸道无刺激性,分泌物不增加,纤毛活动不 受抑制,使对缺氧的反响性减弱
临床应用
用于镇痛、无痛分娩,与含氟类麻醉药合用是 国内外最通用的麻醉方法之一
禁忌证:肠梗阻、气胸、空气栓塞等体内有闭 合性空腔的病人
不良反响
缺氧 高浓度吸入麻醉药,可达80%,使用 前必须给氧去氮
闭合性空腔增大 体内空腔平时充满氮气, 氮气血中溶解度小, N2O体内弥散速度远大 于N2,容易进入体内增大闭合性空腔
骨髓抑制
其他吸入麻醉药
氟烷 平安范围小,镇痛作用差,心律失 常,肝损害
七氟烷 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 地氟烷 价格昂贵 甲氧氟烷 肾毒性 乙醚 易燃易爆,局部刺激性强,胃肠道
小〔1.8〕 诱导苏醒快 MAC:1.68
药理作用 神经系统
随血中恩氟烷浓度升高,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逐渐 加深,可产生爆发性中枢神经的抑制,临床上可 伴有面及四肢肌肉强直性阵挛性抽搐,惊厥性棘 波是恩氟烷深麻醉的脑电波特征,PaCO2低于正 常时棘波更多
吸入麻醉PPT课件
吸入麻醉药转运
环
组
路
肺
血
织
新
鲜
脑
气
×
挥
发
器
影响吸入浓度的因素
MV=6L/min Fi=1%
病人
吸气枝
供应:挥发器浓度×新鲜气流量
+呼出气浓度 稀释:环路内容积
运离:吸呼浓度差×通气量
漏气和泄气×呼出气浓度
呼气枝
RF=5L/min FA=0%
吸入气麻醉药浓度(FINS)在上升过程中接近吸入 浓度(FINF)的速度取决于气体流量和环路容积
2.54
血/气分配系数影响诱导期FA/FI
体内摄取
FA/FI曲线本身代表的只是在某 一吸入浓度时相对的肺胞浓度, 而不是代表体内摄取的过程。真 正代表体内摄取过程的是FA/FI 曲线上面的部份而不是FA/FI本 身,这因为吸入与呼出之差才是 真正的体内摄取,因此用1 – FA/FI才真正代表体内的摄取。 不管用那一种吸入性麻醉药,一 开始FA/FI曲线上升的很快,但 这FA/FI曲线的上升并不代表吸 入性麻醉药体内摄取的增加。当 吸入的麻醉药经过气管进入肺内 时,在肺胞膜之前存在着一个大 空间,也就是功能性肺残气量空 间,开始时为了填充这空间, FA/FI曲线上升得很快。而填充 这一大空间时,吸入浓度被原来 存在于这空间内的气体稀释,也 就没有太多的体内摄取,因而呼 出浓度上升得很快。
例3-2:同一病人 若在关闭挥发罐的同时还将新鲜气流量 加至6L或更大,则:异氟烷Fi = (6 x 0 + 0 x 2 ) / 6 = 0%,此时麻醉的减浅才 达最快速度。为减浅麻醉关闭吸入麻醉 药挥发罐时,还需要检查新鲜气流量。 也就是要问您自己:您的麻醉药真的停 了吗?!
吸入麻醉PPT课件
吸入麻醉的禁忌症与慎用情况
禁忌症
对麻醉药物过敏的患者、严重心肺功 能不全的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 患者等应禁用吸入麻醉。
慎用情况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 等特殊人群在使用吸入麻醉时应谨慎 评估风险和利弊。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吸入麻醉的安全与注意 事项
吸入麻醉的风险
呼吸抑制
吸入麻醉可以引起呼吸 抑制,导致缺氧和二氧
化碳潴留。
循环抑制
麻醉药物可能对心血管 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导 致血压下降和心率失常
。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麻醉药 物产生过敏反应,出现 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
术后恢复延迟
吸入麻醉可能导致术后 恢复延迟,增加术后并
发症的风险。
吸入麻醉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 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史和过
敏史。
监测
在麻醉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 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
、血压等。
合理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避免过
量或不足。
术后护理
加强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 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麻醉机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性能稳 定和安全可靠。
麻醉剂
麻醉剂是吸入麻醉中必不可少的药物, 它能够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失去意识和 疼痛感觉。
常用的麻醉剂包括七氟醚、异氟醚、地氟醚 等,这些麻醉剂具有不同的药理特性和作用 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要求选 择合适的麻醉剂。
麻醉剂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 导和药物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以确 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麻醉药理学吸入麻醉药PPT课件
38
• 常用吸入全麻药作用比较-1:
呼吸 循环 增 加 增高
药物名称 意识
抑制 抑制 儿茶 颅
消失 镇痛 肌松
酚胺 内压
• 安氟醚 ++++ +++ +++ +++ +++ — ++
麻醉药理学吸入麻醉药PPT课件
39
• 续-常用吸入全麻药作用比较-2:
刺激 胃肠 肝 肾
重要
药物名称 呼吸 道 损 毒 抑制 增高 不良
临床表现:惊厥全身抽搐(自限性的短
暂)。提示:麻醉过深!
癫痫病人不能用!
不能用过度通气来预防!
过度通气,PaCO2 减少 ,脑血管 收缩,脑血流过分减少,脑缺氧, 惊厥性棘波更多!
麻醉药理学吸入麻醉药PPT课件
13
• 过度通气 → PaCO2 ↓→ 脑血管收 缩→脑血流 量↓→ 颅内压相↓ 。
• 临床上常利用这一规律来克服某些
(1)应根据手氧术化进程蓄随积时;调整麻醉深
度;
缺氧可诱发惊厥!
(2)保二持氧循化环碳(蓄血积流可动加力重学颅)稳内定高,避压免!发 生BP 、HR 剧烈波动;
(3)有颅内压明显增高时:
可适当采用提高通气量;
应用20%甘露醇250ml iv 30min.
麻醉药理学吸入麻醉药PPT课件
48
麻醉药理学吸入麻醉药PPT课件
麻醉药理学吸入麻醉药PPT课件
25
麻醉药理学吸入麻醉药PPT课件
26
• BP:
• 麻醉期间BP 升高,超过麻醉前 20%或达到160/95mmHg以上,称 高血压;
吸入全身麻醉药ppt
血/气分配系数越小越好,代谢率越小越好。Pbr(脑组织中麻醉药的分压)与麻醉深度有关。
临床意义:
*
血/气分配系数(溶解度)小,肺泡麻药浓度增加可以更快,麻醉的诱导和苏醒都快! 反之,则相反; 常用吸入麻药的血/气分配系数,按其相对溶解度从小到大排列: 地氟醚:0.42 < N2O:0.47 <七氟醚:0.69 < 异氟醚:1.4<安氟醚:1.8<氟烷:2.5 <乙醚:12.0 <甲氧氟烷:15.0
1
2
min
Fi :2%
Fi:1%
吸入麻醉的时间-肺泡药物浓度关系曲线
浓度效应:
肺泡内的麻药,被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所摄取时,肺泡混合气内的麻药浓度就会 。此时,肺毛细血管所摄取麻药的速度趋于减慢,以增加肺泡内麻药的浓度。
这种减慢摄取以提升肺泡内麻药浓度的现象,称之为“浓度效应”。
(三) 吸入麻药的分布: 全麻药脂溶性较高,能进入神经细胞内, 全麻药的分布量与组织器官的血流供应量有关: 休息状态下,脑血流量54ml/min/100g脑组织 , 肌肉血流量3-4ml/min/100g肌肉组织,脂肪更少。全麻药进入脑组织比肌肉和脂肪更快。
理化性质与麻醉深度的调控:
*
MAC(最低肺泡浓度);
( 二)血/气分配系数(溶解度)。
壹
贰
MAC相当于ED50(半数有效量),是效价强度,单位vol%(容积%)。
MAC(最低肺泡浓度):
概念: 指在一个大气压下,能使50%病人痛觉消失的肺泡气体中全麻药的浓度。或称之为1 MAC。
临床意义: 对不同吸入麻药作比较; MAC值愈低,麻醉性能愈强。 MAC值愈高,麻醉性能愈弱。 常用吸入麻药的MAC值(由低 高): 氟烷:0.77% , 异氟醚:1.15, 安氟醚:1.70, 七氟醚:2.05, 地氟醚:6.0 , N2O:104.0
吸入麻醉PPT课件
氧化亚氮
1.麻醉作用极弱。吸入30%有镇痛作用,80%以 上有麻醉作用。增加脑血流量,升高颅内压。
2.对循环无直接抑制作用。 3.不引起呼吸抑制。 4.有骨髓抑制作用,吸入50%氧化亚氮限于48小
时内为安全。 5.体内气体容积增大作用。肠梗阻、气腹、气脑
造影等体内有闭合腔隙存在时,氧化亚氮麻醉 应列为禁忌。
保留体内水分; 3.碱石灰产热,有利于保持患者麻醉中体温; 4.采用低流量气体,行低流量吸入麻醉,可
显著节约麻醉药和O2;
27
5.麻醉深浅易于调节,一般保持 1.3MAC(MAV95);
6.可随时了解VT大小和呼吸道阻力变 化;
7.可减少手术室的空气污染。
28
缺点
1.使用N2O必须监测O2浓度。 2.需有配备低流量流量计、蒸发器、通气
3
2、麻醉强度 吸入麻醉药的麻醉强度与油
/气分配系数有关,油/气分配系数越高, 麻醉强度越大,所需MAC也小。
• 通常吸入麻醉药的血/气分配系数与油/气 分配系数成反比,即麻醉强度越大,其 可控性越差。
4
• MAC(Minimal alveolar concentration) 即肺泡最小有效浓度,指挥发性麻醉药和 纯氧同时吸入时在肺泡内能达到50%的病 人对手术刺激无体动反应的浓度。
11
安氟醚应用禁忌症
重心、肝、肾疾病 2.癫痫 3.颅内压过高
12
异氟醚
1. 对 中 枢 神 经 抑 制 与 吸 入 浓 度 相 关 , 1.5MAC出现爆发性抑制 。对开颅病人异 氟醚在低PaCO2条件下可防止颅内压升 高。
2.对心功能抑制小于安氟醚。 3.抑制呼吸与剂量相关。 4.对子宫平滑肌收缩抑制作用与剂量相关,
吸入麻醉临床操作规范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对于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吸入麻醉 可能会加重病情,应谨慎使用。
吸入麻醉的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使用吸入麻醉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患者的安 全。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在吸入麻醉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 、血压等。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吸入麻醉药物可能会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应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
02
吸入麻醉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麻醉 方式,适用于多种手术和诊断操 作。
吸入麻醉的原理
吸入麻醉药物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 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神 经冲动的传递,从而产生麻醉效果。
吸入麻醉药物主要作用于大脑皮质、 脑干网状结构、丘脑和下丘脑等区域 ,使大脑功能受到抑制。
吸入麻醉的分类
根据使用的麻醉药物不同,吸入麻醉可分为单一药物吸入麻醉和复合药物吸入麻醉 。
对于循环系统并发症,应迅速补充血 容量,改善心肌供血,控制心律失常 ,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对于其他并发症,应根据具体情况采 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如使用特效药物 、进行紧急手术等。
06
专家共识解读与展望
专家共识的形成与意义
形成过程
吸入麻醉临床操作规范专家共识是由 多位麻醉领域的专家共同制定,经过 多次讨论和修订,最终形成的权威指 导文件。
睡。
麻醉维持
根据手术需要调整麻醉深度,保 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麻醉苏醒
手术结束后,逐渐降低麻醉深度 ,确保患者安全苏醒。
吸入麻醉的监测与评估
01
02
03
04
生命体征监测
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 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麻醉深度监测
通过脑电双频指数等指标评估 患者的麻醉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0
h
31
2020/11/10
h
32
2020/11/10
h
33
2020/11/10
h
34
2020/11/10
h
35
2020/11/10
h
36
2020/11/10
h
37
2020/11/10
h
38
2020/11/10
h
39
2020/11/10
h
40
2020/11/10
MACawake50 (半数苏醒肺泡气浓度) =0.4~0.6 MAC
AD95 (95%麻醉剂量)=1.3 MAC MACEI50 (半数气管插管肺泡气浓度) MACBAR(阻滞肾上腺素能反应的肺泡
气浓度)
超MAC=2 MAC
2020/11/10
h
15
分配系数 (partition coefficient )
是是否存在CO2蓄积征象。
2020/11/10
h
30
呼吸囊、呼吸螺纹管、面罩
呼吸囊:不仅作为贮气用,手压呼吸囊可以进 行辅助呼吸,亦可借此检测呼吸道的阻力及肌 肉的松弛程度。
呼吸螺纹管:其作用为转运氧气和麻醉气体。 为减少管腔阻力,呼吸螺纹管口径宜大而不宜 过长。
面罩:麻醉诱导和复苏的重要工具。
2020/11/10
h
13
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 (minimal alveolar concentration, MAC )
是指在一个大气压下,使50%的 病人或动物对伤害刺激(如外科切皮) 不再产生体动反应(如逃避反射)时 呼气末潮气(相当于)内该麻醉药的 浓度。
低有效浓度 (minimal alveolar concentration, MAC )
麻醉机安全装置 通气机 废气处理装置 全麻实施用具
2020/11/10
h
21
常用装置
气源
流量计
蒸发器 贮气囊(呼吸囊)
呼吸管路(螺纹管、面罩) 呼吸活瓣
CO2吸收装置
2020/11/10
h
22
麻醉挥发器 Evaporator
一种能将液态的挥发性麻醉药变成蒸汽, 并按一定量输入麻醉环路的装置。
麻醉药(蒸汽或气体)在两相中达到动 态平衡时的浓度比值
2020/11/10
h
16
常用吸入麻醉药的比较
2020/11/10
h
17
麻醉强度与脂溶性的关系
2020/11/10
h
18
时间常数
时间常数=回路容积/气体流量 一个时间常数=0.632,即有63.2%的气体被置换 两个时间常数=0.865,即有86.5%的气体被置换 三个时间常数=0.950,即有95%的气体被置换 四个时间常数=0.982,即有98.2%的气体被置换
2020/11/10
h
3
一、概述 Inhalation Anesthesia
将麻醉药 Anesthesics(麻醉气 体或蒸气)经呼吸道吸入,再经肺 泡进入血液循环,再到达中枢神经 系统而产生的General Anesthesia作 用。
2020/11/10
h
4
Characters
操作方便 比较安全 易于控制
h
11
吸入全麻药物的理想条件
麻醉作用强,可使用低浓度,以避免缺 氧。
在体内代谢率低,无毒,无过敏反应。 对循环、呼吸抑制作用轻。 绝对“惰性”,且能完全、快速从肺排
出 目前尚无此种理想麻醉药
2020/11/10
h
12
二、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
可控性:与血/气分配系数有关 麻醉强度:与油/气分配系数有关 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 对呼吸的影响 对运动终板的影响 对颅内压和EEG的影响
2020/11/10
h
7
2020/11/10
h
8
2020/11/10
h
9
2020/11/10
h
10
吸入全麻药物的理想条件
无异味,对气道无刺激性。 在血和组织中的溶解度低。 诱导、苏醒迅速。 理化性质稳定。 无燃烧性和爆炸性。 在使意识消失的同时有镇痛、肌松作用。
2020/11/10
2020/11/10
h
19
麻醉药向肺泡内的输送
麻醉药的吸入浓度 ( 浓度效应
concentration effect) 通气量的影响:增
加每分钟通气量, 肺泡内吸入麻醉药 的浓度迅速增加。
2020/11/10
h
20
三、吸入麻醉基本装置
供气系统 麻醉机 接头 气筒 减压阀 流量表 挥发器
2020/11/10
h
5
吸入麻醉的历史
1846年:乙醚;氧化亚氮。 本世纪20年代:环丙烷。 本世纪50年代:氟烷及安氟醚、异氟醚。 本世纪70年代:七氟迷醚、地氟醚。 目前,常用的吸入麻醉药逐渐趋向于理
想的吸入全麻药。
2020/11/10
h
6
发 展 史
William T.G.Morton(1819—1868) 建立乙醚麻醉,宣告无痛手术时代来临
现代麻醉机多采用温度-气流量补偿型蒸 发器,其共同特点为双路可变、抽吸型、 温度补偿、药物专用和环路外型。
2020/11/10
h
23
2020/11/10
h
24
2020/11/10
h
25
温度-气流量补偿型蒸发器
2020/11/10
h
26
活瓣
必须保持 开启灵活, 关闭严密 需将活瓣 表面冷凝水 滴及时擦去 麻醉前应 常规检查
2020/11/10
h
27
2020/11/10
h
28
2020/11/10
h
29
CO2吸收器
是确保循环紧闭式麻醉无CO2重复吸入不可缺 少的重要装置。
常用的CO2吸收剂有碱石灰(soda lime)和钡 石灰(baralyme)。
1000 g碱石灰的有效吸收时间约为8 h。 使用钠石灰前必须先筛净其粉末方可装罐使用。 在对碱石灰的效能产生怀疑时,最可靠的依据
h
41
2020/11/10
h
42
2020/11/10
h
43
四、常用的吸入麻醉方法
按重复吸入程度
按流量分类
开放式:呼气无复吸 半开放:部分复吸 半紧闭:部分复吸 紧闭式:呼气全复吸 CO2吸收装置的应用
第六章 吸入麻醉
Inhalation Anesthesia
2020/11/10
h
1
秦承伟
主治医师 1995----2000 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2000.07---- 至今 滨医附院麻醉科 2004----2007 徐州医学院麻醉专业
科学学位硕士
2020/11/10
h
2
授课内容
吸入麻醉概述 吸入麻醉药物的临床评价 吸入麻醉的基本装置 吸入麻醉的基本实施方法 吸入麻醉期间的观察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