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识别舞弊性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是导致企业破产的一种主要原因,其后果不仅会对企业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会影响到整个股市的稳定。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实证研究,探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和特征,以及对策和预防措施,从而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1.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定义和形式2.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实证研究3.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和特征4.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对策与预防措施三、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对案例和文献进行搜集、研究分析,厘清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状和特征。
2.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找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规律和特点。
3. 实证研究法:通过对抽样的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调查和深入研究,分析其财务舞弊行为的原因和特征。
四、预期结果1.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状和特征。
2.通过统计分析法,揭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规律和特点。
3.通过实证研究法,探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原因和特征,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预防措施。
五、研究步骤1.搜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
2.通过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找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规律和特点。
3.抽样实地调查,深入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原因和特征。
4.制定有效的对策和预防措施。
六、参考文献1.李俊.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特征分析及其对策[J].高等经济研究,2017(2):51-54.2.刘凤.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财经研究,2018(6):30-35.3.彭小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预防[J].中国证券,2020(2):34-39.4.宋忠敏.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J].财经纵横,2019(4):20-24.。
财务报表造假检测的实证研究
财务报表造假检测的实证研究财务报表造假是近年来经常发生的事情,企业为了吸引投资者以及获取更高的评价,往往会在财务报表上夸大自己的业绩、资产或者收益。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检测财务报表是否被造假是极其重要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投资风险。
本文将进行一些实证研究,以探讨如何使用财务指标以及数据分析来检测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造假的风险。
第一部分:财务报表造假的原因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造假的原因。
企业造假的动机,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经营目标,比如获得更高的股价、获得银行贷款、吸引更多的投资等等。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企业会采取一些手段来美化其财务状况。
其次,造假的手段。
通常来说,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手段进行财务报表造假:1. 放大业绩:企业夸大自己的营业收入、减少费用等等,从而产生一个不真实的业绩。
2. 夸大资产价值:企业将实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资产,标记为其账面价值。
3. 隐藏负债:企业通过诸如关联方交易等方式,减少其负债和相关成本的金额,从而达到夸大财务收益的目的。
第二部分:财务指标分析从历史经验来看,企业的财务报表造假一般都有一些痕迹。
在实际检测中,可以通过分析财务报表上的财务指标来发现这些痕迹。
1. 盈利质量分析。
利润是企业财务报表中最常见的指标之一,因此分析盈利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衡量盈利质量的主要指标包括毛利率、净利率、资产收益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其盈利质量是否符合经济运营规律。
2. 费用分析。
企业利润的来源不仅是收入,还包括费用的控制。
在财务报表中,经营成本也习惯性的向上被调整,成分难以获取。
因此,需要根据自己领域内的行业背景、财务指标来进行分析,了解相关的成本构成以及是否存在调节情况。
3. 现金流量分析。
企业当前的现金流量表现了其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关系。
现金流量分析重点关注现金流入、现金流出、自由现金流量等指标,主要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
第三部分:数据分析财务指标只是表面的反映,如何更直观的判断财务报表是否为真,数据分析能力必须达到更高的水平。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基于三角形理论的实证研究韦琳徐立文刘佳2012-1-13 10:51:14 来源:《财务与会计导刊》2011年第7期一、问题的提出根据美国审计准则第99号(SAS No.99),我们认为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为欺骗财务报告使用者而对财务报告所列示的数据或披露的信息进行蓄意的错报或漏报,导致财务报告忽略了某些关键财务信息,违背了公认会计原则。
财务报告舞弊的后果极其严重:美国安然、朗讯等公司的财务丑闻极大打击了资本市场的信心,使得美国各类组织年损失超过4000亿美元①;我国郑百文、银广夏、蓝田股份等公司的舞弊事件同样震动了资本市场和社会公众。
可见,识别和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对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甚至对经济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解释财务报告舞弊动因的理论中,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AICPA)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都根据三角形理论的三个因素制订了相关的审计准则(SAS No.99;审计准则第1141号(征求意见稿)),显示了三角形理论在识别舞弊方面的优势。
因此,本文以三角形理论为基础,结合SAS No.99的举例与我国实际情况,对2000~2009年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事件进行实证研究,构建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模型,为审计准则的完善提供建议,提高监管部门、注册会计师和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舞弊的识别率,防范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及其带来的风险或损失。
二、文献回顾(一)理论基础在上世纪50年代,Cressey通过对舞弊人员的大量采访,将舞弊所共有的三个方面归结为包含机会(Opportunity)、压力(Pressure)和借口(Rationalization)的“三角形”;Albrecht(1995)发展了三角形理论,认为舞弊是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合力产生。
其中,压力是指诱发舞弊者的行为动机,包括经济压力、恶癖压力、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其他压力四种类型,据统计前两种类型的压力大约占95%②。
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
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一、引言财务报告舞弊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对投资者、企业和社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本文将分析国内外两个典型的财务报告舞弊案例,并探讨舞弊的成因、手段以及如何防范。
二、国内财务报告舞弊案例:万福生科万福生科是一家以农业为主的上市公司,因财务报告舞弊而引起了广泛。
经调查,该公司通过虚增收入、隐瞒负债和夸大盈利能力等手段,达到了骗取上市资格和增发的目的。
这一舞弊行为导致了企业信誉的严重受损,投资者利益也受到了侵害。
三、国外财务报告舞弊案例:安然公司安然公司是一家曾经的大型能源公司,因财务报告舞弊而破产。
该公司利用复杂的交易结构和隐藏的关联方交易来虚增利润,同时隐瞒了大量的债务。
这一行为欺骗了投资者,也使公司的声誉扫地。
四、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1)为满足资本市场的要求而追求高利润;2)管理层道德风险和诚信问题;3)内部控制失效;4)外部审计师的失职。
五、财务报告舞弊的手段财务报告舞弊的手段主要包括:1)虚增收入和利润;2)隐瞒负债和成本;3)利用复杂的交易结构和关联方交易进行造假;4)利用会计政策和估计变更进行操纵。
六、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为了预防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2)提高管理层和员工的道德意识;3)加强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和监管力度;4)提高投资者的识别能力和风险意识。
七、结论财务报告舞弊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对投资者、企业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通过对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舞弊的成因和手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
只有加强监管力度、提高道德意识、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等措施的综合施策下,才能有效地减少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典型案例研究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日益凸显。
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
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引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创造和维护公正、透明、可靠的财务报告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财务报告舞弊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给市场秩序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害。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揭示财务报告舞弊的原因和特征,学者们提出了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并通过实证研究进行检验。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以期为财务报告舞弊的有效防范和监管提供参考。
一、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的提出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由学者Watts和Zimmerman于1986年首次提出。
该假说认为财务报告舞弊是由公司经营环境、公司治理、公司经营管理以及公司机会表现四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具体来说,这四个因素可以被分解为:1. 公司经营环境:指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行业竞争环境、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
当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不利或压力过大时,公司为了达到一定的经营目标可能会采取财务报告舞弊的手段。
2.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方式和结构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公司治理机制是否健全、监管是否有效、管理层和董事会的诚信和责任意识等都会影响公司是否存在财务报告舞弊的倾向。
3. 公司经营管理:公司内部的管理决策和经营行为也是导致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因素。
管理层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对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等,都会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 公司机会表现: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机会表现对财务报告舞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当公司的业绩不佳、市场前景不明朗时,为了维护股价和市场地位,公司可能会利用财务报告舞弊来掩盖真实的经营情况。
二、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的实证检验为了验证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从大部分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得到了一定的支持。
首先,关于公司经营环境因素的影响。
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的实证研究
一
、
绪 论
为应对层 出不穷的财务舞弊行为 , 国 内外 学者进行 了卓
模型的识别能力优于 uM 模型的结论。 以上研究 为识别财 务舞弊 提供 了有效 的方 法。而人 工 神经 网络 的发展为构建 更 准确的财务 舞弊识 别模 型提供 了
摘
要: 随着舞弊手段 日趋隐蔽 , 需要 建立一个快速有 效 的识剐模 型。本文 逸取 了 2 4个相 关指 标作 为解释 变量 ,
选取 了 7 2家财 务报 告舞弊上 市公 司作为样 本。首先 建立 L o g i s t i c回归模 型, 模 型的判 断率达 到 了 7 1 . 7 。然后 将L o g i s t i c回归得 到的 7个解释 变量 , 用运 到 B P神经 网络模型之 中 , 使判 则率达 到 8 7 . 1 , 高于 出 了 1 6 。说明
DO I : l O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1 - 4 3 7 3 . 2 0 1 3 . 0 5 . 0 1 7
财 务 报 告 舞 弊 识 别 的 实证 研 究
王 雅 , 袁 泉
( 兰州交通 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
一
有成效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财 务舞弊 的动 因、 财务舞 弊的征 兆和财务舞弊的识别方面 。首 先回顾 国内外关于舞弊征兆 和 识别 的研究文献 。对于财务舞弊 的征兆 , 多数是 以大 量的研 究经 验为支撑 , 例如 A l b r e c h t , 1 9 9 5年提 出的经 营业绩 出现异 常, 组织结构混乱 、 对外交易主体存 在违规关系 以及管理 当局 由于特定 动 机呈 现异常 等等 , 都是 财务 舞 弊的征 兆 。L o e b -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的实证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的实证研究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然而,近年来中国发生了一系列财务报告舞弊事件,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为了识别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可能存在的舞弊特征,本文将进行一个实证研究,探讨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和相应的预警信号。
一、虚增利润虚增利润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常见手法之一。
其目的是为了吸引投资者和提高公司的估值。
虚增利润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高比例减值资产转回: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将减值资产转回来提升当期利润。
这意味着公司在财务报告中过度认定资产减值,然后在后期将其转回,使得公司的净利润在短期内大幅增加。
2. 非经营性收入虚增:上市公司可能通过虚构非经营性收入来提升利润。
这些非经营性收入通常与公司的主营业务无关,比如非常规的投资收益、政府补贴等。
3. 隐瞒费用:上市公司可能通过隐瞒一些费用项目来虚增利润。
这些费用项目通常与公司的实际经营活动有关,比如员工薪酬、储备、税收等。
通过将这些费用隐瞒或延后计提,公司可以在短期内获得更高的利润。
二、资产和负债的虚增除了虚增利润外,上市公司还可能通过虚增资产和负债来掩盖实际的财务状况。
这种行为旨在提高公司的净资产规模和吸引投资者。
资产和负债的虚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不合理的资产计价:上市公司可能通过不合理的计价方法来虚增资产。
比如,将低价购得的资产计价过高,或将无关资产列为公司的资产。
2. 隐瞒债务:上市公司可能通过隐瞒一些债务项目来虚增负债。
这些债务通常与公司的实际借贷活动有关,比如隐瞒银行贷款、隐瞒应付账款等。
通过隐瞒这些债务,公司可以虚增资产和净资产。
3. 假冒或虚构担保: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假冒或者虚构担保来虚增负债。
这些担保可能是与公司关联的关联方进行的,或者是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完成的。
通过这种方式,公司可以虚增负债,同时掩盖实际的财务风险。
财务报告舞弊识别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
财务报告舞弊识别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财务报告舞弊识别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摘要: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日益严重,如何识别财务报告的真伪,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中选取2003—2006年91家财务报告舞弊公司和91家正常公司为样本,选取 17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四个主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识别财务报告舞弊的Logistic 回归模型,最后通过聚类分析确立了评价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评价区域。
关键词: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模型;评价区域 1 引言我国证券市场从建立开始至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一直没有间断过。
财务报告舞弊导致了整个证券市场的会计信息失真,形成内幕交易的温床,误导决策者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削弱了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危害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信心,使证券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信用基础受到了挑战。
但如果财务报告舞弊能够尽早的被识别,就会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以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的损失减小,对此,国外学者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丰硕。
但我国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面,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反映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的因子,构建识别财务报告舞弊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最后运用聚类分析法建立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评价区域。
下文在第一部分对国内外有关财务报告舞弊的文献进行回顾;第二部分为样本选择和变量设计;第三部分是实证结果及分析;第四部分给出研究结论。
2 文献回顾国外对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财务报告舞弊的征兆即“红旗”方面,主要提出了财务报告舞弊的征兆,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财务报告舞弊征兆在识别财务报告舞弊中的作用。
Albrecht and Romney (1986)以问卷调查方式证实了“红旗”可作为公司财务报告舞弊[1]的征兆。
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
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企业在财务报告中进行误导或欺骗性的行为,以达到欺骗投资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目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财务报告舞弊一直是企业社会责任和商业道德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
而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是指影响企业进行财务报告舞弊的四个重要因素,包括财务目标、管理层、监管环境和机会诱因。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探讨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
一、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是对影响企业进行财务报告舞弊的因素进行系统性研究的结果。
该假说由斯通和韦伯(1992) 最先提出,它指出影响企业进行财务报告舞弊的四个重要因素分别是财务目标、管理层、监管环境和机会诱因。
1、财务目标企业的财务目标是决定其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企业的财务目标是取得高利润和股价增长时,会诱使企业对财务报告数据进行调整。
因此,企业的财务目标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管理层企业管理层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影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财务报告舞弊中,管理层往往会利用其掌握的信息对财务报告信息进行操纵。
此外,管理层往往会利用其权力地位,采用权力施压、威胁行为等方法来进行财务报告舞弊。
3、监管环境监管环境也是影响企业进行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因素。
当没有有效的监管机制时,企业更容易进行财务报告舞弊行为。
然而,如果监管机构和法律制度能够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和惩罚,企业就会降低进行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可能性。
4、机会诱因机会诱因是指企业存在进行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机会。
企业利用其掌握的信息和技术手段来进行财务报告舞弊,这需要有相应的机会。
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时,会考虑机会诱因因素,并利用这些因素来操纵财务报告数据。
二、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实证检验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实证方法,可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来检验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
以下是一些实证研究的结果:1、财务目标与财务报告舞弊之间的关系对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企业的财务目标和财务报告舞弊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利用非财务信息识别财务报告舞弊的实证研究
利用非财务信息识别财务报告舞弊的实证研究引言:财务报告在企业的经营和投资决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涉及到众多的主观判断和估计,因此,财务报告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和操纵性,从而可能导致财务报告舞弊。
财务报告舞弊不仅对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严重影响,而且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
因此,如何利用非财务信息准确识别财务报告舞弊,一直是财务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利用非财务信息识别财务报告舞弊的方法和效果。
一、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企业有意地通过虚伪、操纵或隐瞒信息,以达到欺骗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目的。
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盈余管理:企业通过调整会计政策、延缓或提前确认收入等手段来人为地改变财务报表中的盈余。
常见的手段包括虚增收入、操纵费用、恶意改变会计估计等。
2. 隐瞒负面信息:企业故意隐瞒与经营活动有关的负面信息,如商誉减值、重大资产损失等,以使财务报表的风险显得更低。
3. 资产负债表膨胀:企业通过将负债转化为资本、延迟计提费用等手段来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以增加企业的规模和实力。
4. 现金流量表异常:企业可能通过虚增或虚减现金流量来掩盖实际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状况。
二、利用非财务信息识别财务报告舞弊的方法1. 公司治理结构: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报告舞弊具有重要影响。
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约束企业的行为,减少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
通过分析企业的董事会结构、董事和高管薪酬、独立审计委员会等非财务信息,可以初步判断企业的治理状况,从而识别财务报告舞弊的潜在风险。
2. 业绩操纵的信号:财务报告舞弊常常与企业的业绩操纵有关。
通过分析企业的盈余质量、经营业绩的可持续性、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的一致性等非财务信息,可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可能的业绩操纵行为。
3. 经理人行为特征:企业的经理人行为特征与财务报告舞弊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财务报告舞弊特征研究的实证发现文献综述与评论
财务报告舞弊特征研究的实证发现:文献综述与评论*吴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100029)摘要:本文旨在对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特征实证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与回顾,重点从舞弊公司财务报告特征指标和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模型两方面进行总结,系统地评述了有关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关问题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财务报告舞弊实证研究作者简介:吴革(1967-),男,江苏南京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一、西方国家财务报告舞弊特征问题研究(一)财务报告舞弊公司特征指标的研究从目前国外研究状况看,该领域主要的研究文献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财务报告舞弊公司预警信号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学术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问卷调查的方法归纳财务报告舞弊公司的财务特征和非财务特征。
Romney 等(1980)根据公开案例找出一组潜在舞弊的共同特征,作为预防舞弊或白领犯罪的早期预警信号———“红旗”,包括机会红旗、个人特征红旗和状态压力红旗;Loebbecke 等(1989)对当时8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根据其审计私人和公众公司的经验就公司重大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归纳了与公司舞弊存在环境、管理当局舞弊的动机和管理当局舞弊的伦理价值观念有关的公司特征和业务特征;Heiman-Hoffman 等(1996)通过对130名执业审计师的调查结果按顺序列出了前30位舞弊预警信号,其中客户的不诚信被视为最终要的红旗指标,控制环境的薄弱紧跟其后。
安然财务丑闻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 )颁布了第99号审计准则(SAS 99)《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取代了SAS88,为了帮助注册会计师更有效地发现财务报表舞弊,SAS99从动机/压力、机会、合理化借口三个角度,提出了识别财务报表舞弊的42个风险因素(黄世忠,2006)。
Tel-berg (2004)指出业绩重述(Financial restatement )是最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预警指标。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舞弊识别——基于财务指标的实证分析
20 年第 1 08 2期
识 上 市公 司财务报 告 的舞弊 别
基 于 财务 指标 的实证 分析
张 萌
( 疆财 经大学, 疆 乌 鲁木 齐 800) 新 新 3 0 2
摘 要 : 鉴 国 内研 究 的 成 果 , 我 国现 阶 段 信 息使 用 者 的 需要 出发 , 用 实证 研 究 的 方 法 , 出 识 别 财 务 报 告 舞 弊 的 借 从 采 提
指标 和有效的模 型 , 以期 规 范 资 本 市 场 。
关 键词 : 务报告舞弊 ; 务指标 ; 财 财 实证 分 析 ; 别指 标 ; 型 识 模
国 外 学 者 对 舞 弊 公 司 的理 论 特 征 研 究 主 要 从 公 司 的 经 营 状 况 、 业 规模 、 司治理结构 、 务 报告特征 等方面展开 的。 企 公 财 ( ) 内文 献 综 述 。 2国
假设 5 如果 舞弊公 司与 非舞弊公 司主 营业务 收入指标 : 差 异大 , 财务舞 弊 的 可能 性 大。此 比率 是 当年 主营 业务 则
标 差 异 大 , 财 务 舞 弊 的 可 能 性 大 。 因 为述 。 应 应 B n i (9 7 对 进 行 财 务 欺 诈 的 上 市 公 司 和 “ 白” 确 认 收 入 无 法 取 得 现 金 , 收 账 款 占用 会 增 加 , 收 账 款 占 ee h19) s 清 流 动 资 产 的 比重 会 增 加 , 而 财 务报 告 舞 弊 的 可 能性 大 。 从 公 司 进 行 比较 , 现 两 者 财 务 指 标 存 在 显 著 差 异 。E l e 发 isn f (9 9 和 Hel n 1 9 ) 过 应 纳 税 所 得 和 利 润 总 额 的 计 19) l ma (9 9 通
财务报告识别舞弊性的实证研究
舞弊性财务报告识别的实证研究摘要:如何有效地识别舞弊性财务报告一直是我国会计研究的热点。
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29个舞弊财务报告和29个非舞弊财务报告为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技术建立模型以预测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幷且发现模型的正确识别率比较高。
关键词:舞弊性财务报告 logistic回归一、研究动机财务报告是证券市场上投资者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了保证披露信息的客观公正,世界各国都将其进行严格管制。
这种管制可以增强公众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进而改善资本市场的运行。
但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上仍存在著较多的会计舞弊。
舞弊性财务报告向投资者传递有关公司的错误信息,会导致投资者的决策错误,最终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例如施乐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消息公布当天,施乐股价在电子交易系统中就已经猛跌了31%,同时该公司发行的2009年到期的欧元债权也贬值至原来的70%。
同时,审计自产生之初就与对舞弊的揭露紧密相关。
各国都将揭露舞弊作为审计的主要目标之一。
如果在审计过程中没能察觉财务报告中的欺诈,会给审计人员的声誉带来较大损害,幷可能招致高额的诉讼成本!Albrecht and Willingham 指出社会公众、SEC和法庭都期望审计人员能够揭露所有的重大舞弊,当舞弊出现时,审计人员将面临更高的警示审计风险。
为了合理地确定审计人员揭露舞弊的责任,各国审计準则都要求注册会计师应该合理确信能够发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
审计準则是确定审计人员责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审计人员是否遵循审计準则对法庭的判决具有重要影响。
而如何判定审计人员是否做到“合理确信”是一个比较难以确定问题,很难与有关各方达成共识。
“任何严重的财务报告舞弊,如虚增巨额的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都可能使得企业的财务结构出现异常的状态”(Joseph T. Wells,2001),而且从大量财务报告舞弊案件事后看,只要实施简单的分析性程序就可以察觉舞弊的端倪(张立民,2001)。
财务舞弊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1.1概述本节将从财务舞弊的概念和财务舞弊理论研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概述。
1.1.1财务舞弊的概念在研究公司舞弊问题时,国内外研究中和实际中经常出现财务舞弊(financial fraud)、财务报表舞弊(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和欺诈性财务报告(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三种表述方式。
这三种表述方式有典型的应用。
其中Beasley (1999)研究董事会构成和财务报表舞弊关系时使用了财务报表舞弊的概念,而欺诈性财务报告是国际审计标准(ISA)(AI240)规定的舞弊概念,与我国2001《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规定的舞弊概念非常相似。
纵观国内外研究文献,发现还有财务舞弊概念与之接近的概念表述。
财务舞弊在文献中使用的概念,比前两个外延更广,有时指的是财务报表舞弊,有时不限定于财务报表,指通过欺骗等违法手段损害组织经济利益的行为,是一个通用的概念。
而财务报表舞弊与欺诈性财务报告两者在使用意义上基本一致,都是针对具体的财务报表而言。
中国,美国,国际上与此相关的准则对舞弊都有个自的界定。
表2-1就中国、美国、国际就关于财务舞弊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部分列举。
表2-1由以上列表可以看出,我国准则中财务舞弊的概念和内容与国际准则相似度高,而且规定得更具体,在对财务舞弊进行判断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1.1.2财务舞弊理论研究方法在财务舞弊理论的研究领域对财务舞弊的研究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文章从财务舞弊的两种大类的研究方法进行概述,这两种大类的研究方法分别为规范性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首先是规范性理论研究。
国际上主要有四种规范性研究理论。
第一种规范性研究理论是二因素理论,又称作冰山理论,该理论将导致舞弊行为的因素分成两大类,并将这两大类因素形象地比喻成冰山,将导致舞弊行为的看得见的原因比作冰上在海面上的部分,而将导致舞弊行为的看不见得原因比作看不见得深深埋在海底的部分。
舞弊性财务报告识别实证
2023-11-07•引言•舞弊性财务报告概述•舞弊性财务报告识别方法•实证研究设计•实证结果分析目•研究结论与建议•研究不足与展望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舞弊性财务报告的危害舞弊性财务报告可能导致投资者决策失误、企业信誉受损、金融市场动荡以及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研究意义针对舞弊性财务报告的识别和研究,有助于揭露舞弊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企业诚信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舞弊性财务报告的普遍性舞弊性财务报告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普遍存在,对企业、投资者和整个经济体系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方法,探索有效的舞弊性财务报告识别模型,提高对舞弊行为的识别准确率,并为投资者、企业和监管机构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回顾、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收集公开的舞弊性财务报告案例,构建和训练识别模型,并通过交叉验证等方法评估模型的性能。
研究目的与方法02舞弊性财务报告概述舞弊性财务报告是指企业或机构在财务报表中故意误报、漏报或虚报财务信息,以欺骗投资者、债权人或监管机构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也可能是为了掩盖潜在的损失或风险。
舞弊性财务报告会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机构的决策,导致他们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或监管措施。
长期来看,这会损害市场的公信力和稳定性,增加金融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机会如果企业或机构的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不严格、审计制度不健全等,会给舞弊性财务报告提供机会。
压力和动机企业或机构可能面临业绩压力、融资需求、政治需求等,导致他们有动机进行舞弊性财务报告。
道德风险企业或机构的负责人可能存在道德风险,他们为了个人私利或政治目的,可能会不顾企业或机构的长期利益,采取舞弊性财务报告的行为。
舞弊性财务报告的成因03舞弊性财务报告识别方法基于统计方法的识别模型变量选择选择与财务报告质量相关的变量,如财务比率、公司治理指标等。
数据预处理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以消除异常值和缺失值。
基于三角理论的财务报告舞弊者行为动机的实证研究
基于三角理论的财务报告舞弊者行为动机的实证研究引言财务报告是企业向外界公开呈现其业务和财务状况的主要途径之一。
然而,存在一些企业会通过不公正的方式来操纵其财务报告,以达到个人或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尽管政府、监管机构和其他相关方面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加强财务报告的监管,但是财务报告舞弊问题依然时有发生。
因此,理解和揭示财务报告舞弊背后的动机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基于三角理论的财务报告舞弊者的动机,并对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角理论简介三角理论,又称心灵契合学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的一种认知理论,用以解释人类行为的动机。
根据这一理论,人类对行为的动机可以分为三种需求:成就需求、与人交往的需求和权力需求。
成就需求指个体对于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成功、达成目标的愿望。
与人交往的需求指个体对于与人建立和维护友好关系的渴望,以及与他人相互支持和关注的愿望。
而权力需求则指个体对于影响和控制其他人行为的渴望。
基于三角理论的财务报告舞弊者的动机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可以被视作是一种欺骗行为。
根据三角理论,财务报告舞弊者的欺骗动机可以分为三种:成就需求、与人交往的需求和权力需求。
1. 成就需求:财务报告舞弊者可能会操纵报表数据以掩盖业绩不佳、达成利润目标或者提高股价等目的。
这种行为可以在短期内通过欺骗手段获得成就感,但是长期来看,会导致企业的信誉受损并对其未来的业务造成沉重的财务损失。
2. 与人交往的需求:财务报告舞弊者可能会操纵报表数据以满足股东、投资者和分析师对企业的信任和期望。
这种行为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企业的股价和市值,但是一旦舞弊事实暴露,会导致投资者和股东的信任丧失和企业的企业形象受损。
3. 权力需求:财务报告舞弊者可能会利用其职位和控制权来达到个人或者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这种行为可能包括虚报资产、负债和利润以提高薪酬和奖金,或是以其他方式从企业中牟利。
实证研究基于三角理论的财务报告舞弊动机得到了多项实证研究的支持。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基于三角形理论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基于三角形理论的实证研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基于三角形理论的实证研究摘要: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为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问题。
然而,财务报告舞弊现象时有发生,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本研究基于三角形理论,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三角形理论;实证研究一、引言上市公司是股票及其他金融工具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并公开发行的公司。
上市公司通常会定期发布财务报告,向投资者提供公司业绩和财务状况的信息。
然而,由于利益驱使和内部控制不完善等原因,上市公司存在着财务报告舞弊的风险。
财务报告舞弊可能包括虚报利润、操纵账面收入和资产负债表、隐瞒债务等手段,给投资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
二、三角形理论概述三角形理论是一种用于识别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有力工具。
该理论认为,财务报告舞弊往往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动机、机会和合理化。
动机指公司或个人有利益驱使从事财务报告舞弊;机会指存在漏洞或弱点的内部控制使舞弊行为得以实施;合理化指意识形态、道德观念和系统性问题等让舞弊者认为行为是正当的或无害的。
三、识别方法与途径1. 动机的识别动机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通过了解舞弊者的动机,可以识别可能存在舞弊风险的公司。
一种常见的识别方法是分析公司的财务指标和经营环境。
例如,公司经营压力大、高管薪酬与绩效挂钩、业绩奖励机制不完善等,均可能引发动机。
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等来寻找可能的动机线索。
2. 机会的识别机会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第二个必要条件。
通过识别公司内部控制的漏洞和弱点,可以判断舞弊行为的可能性。
例如,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重要信息获取与传递不畅等,都可能为财务报告舞弊提供机会。
此外,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结合关键风险指标进行比较,也可以发现异常现象,进一步识别可能存在的舞弊机会。
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
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一、引言财务报告舞弊一直是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公司因为财务报表舞弊而陷入严重的法律和道德纠纷,严重影响了市场信心和经济发展。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众多财务报告舞弊检测的方法和模型,其中一个重要的假设是“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The Fraud Quadrangle Hypothesis)。
二、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的提出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是由John E. Zirbel等学者在1990年代提出的。
该假说认为,财务报告舞弊通常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机会持续存在、个人动机和理性化处理。
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构成了财务报告舞弊的基本框架。
1. 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是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存在漏洞、监督机制不完善时,容易导致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
例如,如果公司的会计制度和流程不健全,审计程序不完善,那么就有可能被人为地操控、篡改财务报表以达到欺诈目的。
2. 机会持续存在机会持续存在是财务报告舞弊的动力因素之一。
当外部环境存在混乱、监管力度不足或监管缺陷时,会为财务报告舞弊提供更多机会。
例如,监管机构的审计弱点、相关法规的不完善,都会使公司更容易选择财务报表舞弊作为一种违法手段,从而获取不法利益。
3. 个人动机个人动机是财务报告舞弊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财务报告舞弊的背后往往涉及到个人的贪婪、欲望和个人目标的追逐。
一些高管和会计人员可能因为个人利益驱使,采取篡改财务报表等欺诈行为,从而达到个人财富和地位的提升。
4. 理性化处理理性化处理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和心理机制,也是财务报告舞弊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当个人面临财务压力或个人动机时,可能会通过理性化处理来为自己的欺诈行为找到一套合理的逻辑和借口。
个人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和信念,来使自己的欺诈行为看起来合理化。
基于三角理论的财务报告舞弊者行为动机的实证研究
基于三角理论的财务报告舞弊者行为动机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基于三角理论,探讨了财务报告舞弊者的行为动机。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述和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财务报告舞弊者的行为特征和潜在动机。
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发现财务报告舞弊者往往具有内部压力、机会和合理化三个基本动机。
本研究对财务报告舞弊者行为模式的理解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贡献在于提供了对财务报告舞弊者行为动机的深入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
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财务报告舞弊者行为的其他动因,并提出更有效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关键词:三角理论、财务报告舞弊者、行为动机、实证研究、研究方法、实证结果、研究贡献、研究局限性、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企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故意误导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方,通过篡改或隐瞒财务信息来损害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信誉,也影响到了投资者的利益保护。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了许多财务报告舞弊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财务报告舞弊者的行为动机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了解财务报告舞弊者的行为动机有助于揭示其背后的心理和动机,为预防和打击财务报告舞弊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基于三角理论的角度,对财务报告舞弊者的行为动机进行实证研究。
具体来说,我们旨在探讨财务报告舞弊者在面对不诚实行为时所面临的压力、机会和合理化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对其决策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财务报告舞弊者的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行为模式和态度,从而为监管部门和企业提供更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揭示财务报告舞弊者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为企业及社会建立更加健康、透明的金融环境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建议。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了基于三角理论的财务报告舞弊者行为动机,从而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和预防财务报告舞弊行为。
舞弊性财务报告识别实证
舞弊性财务报告识别实证汇报人:日期:•引言•舞弊性财务报告概述•舞弊性财务报告识别方法与模型目录•实证研究设计•实证结果分析•研究结论与启示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财务报告舞弊现象阐述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强调其对企业和投资者利益的影响。
监管政策与法律法规介绍相关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出台背景,说明其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制约作用。
研究意义阐述本研究对于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维护资本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与问题研究目的明确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探讨识别舞弊性财务报告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研究问题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如舞弊性财务报告的特征、识别方法及其有效性等。
研究方法介绍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
研究框架概述本研究的研究框架,包括理论基础、研究假设、变量定义、模型构建和实证检验等。
数据来源与处理说明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如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库查询等。
研究方法与框架03020102舞弊性财务报告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舞弊性财务报告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欺诈、误导或隐瞒重要信息等手段,故意编制虚假财务报告,以达到不正当目的的行为。
分类包括虚假陈述、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等。
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导致投资损失。
损害投资者利益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破坏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破坏市场秩序损害企业形象和信誉,影响企业长期发展。
影响企业声誉利益驱动企业或个人为追求不正当利益,铤而走险编制虚假财务报告。
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导致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得以实施。
监管不力相关监管部门对财务报告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舞弊行为频发。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部分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参与或协助财务报告舞弊行为。
03舞弊性财务报告识别方法与模型比率分析法通过分析企业的各项财务比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发现异常波动,从而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舞弊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弊性财务报告识别的实证研究摘要:如何有效地识别舞弊性财务报告一直是我国会计研究的热点。
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29个舞弊财务报告和29个非舞弊财务报告为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技术建立模型以预测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幷且发现模型的正确识别率比较高。
关键词:舞弊性财务报告 logistic回归一、研究动机财务报告是证券市场上投资者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了保证披露信息的客观公正,世界各国都将其进行严格管制。
这种管制可以增强公众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进而改善资本市场的运行。
但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上仍存在著较多的会计舞弊。
舞弊性财务报告向投资者传递有关公司的错误信息,会导致投资者的决策错误,最终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例如施乐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消息公布当天,施乐股价在电子交易系统中就已经猛跌了31%,同时该公司发行的2009年到期的欧元债权也贬值至原来的70%。
同时,审计自产生之初就与对舞弊的揭露紧密相关。
各国都将揭露舞弊作为审计的主要目标之一。
如果在审计过程中没能察觉财务报告中的欺诈,会给审计人员的声誉带来较大损害,幷可能招致高额的诉讼成本!Albrecht and Willingham 指出社会公众、SEC和法庭都期望审计人员能够揭露所有的重大舞弊,当舞弊出现时,审计人员将面临更高的警示审计风险。
为了合理地确定审计人员揭露舞弊的责任,各国审计準则都要求注册会计师应该合理确信能够发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
审计準则是确定审计人员责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审计人员是否遵循审计準则对法庭的判决具有重要影响。
而如何判定审计人员是否做到“合理确信”是一个比较难以确定问题,很难与有关各方达成共识。
“任何严重的财务报告舞弊,如虚增巨额的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都可能使得企业的财务结构出现异常的状态”(Joseph T. Wells,2001),而且从大量财务报告舞弊案件事后看,只要实施简单的分析性程序就可以察觉舞弊的端倪(张立民,2001)。
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公开可得数据来预测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的高低,本文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对舞弊财务报告的识别模型,以更有效地分配审计资源和从定量的角度来界定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说明论文的选题动机,第二部分是相关文献的回顾;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主要包括提出研究假设、变量的选择、实证步骤、资料来源与样本选择,以及样本公司的相关财务指标的特徵、所构建的模型以及使用的统计软件等方面;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及其分析,包括识别出的在舞弊公司和非舞弊公司之间存在重大差异的财务指标变量、具体得出的舞弊性财务报告的识别模型等;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
二、文献回顾由于财务报告舞弊对于证券市场的影响巨大,国内外对于舞弊性财务报告的研究都比较多,其中国外实证研究比较成熟,而国内由于证券市场建立时间不长,以及收集数据的困难导致了对其研究主要是规范研究,但近期也有一些实证研究。
对于有关舞弊财务报告的研究主要都集中在舞弊的原因与动机、影响因素、舞弊的技术手段以及如何才能发现舞弊等方面展开。
儘管舞弊的原因和动机不能作为公司就一定发生的舞弊的证据,但是研究动机有利于发现警示舞弊的相关指标。
Beneish(1999)发现高级管理人员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其财务报告舞弊的动机之一。
黑利(Paul M. Healy,1985)认为管理人员进行利润调节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奖金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其结论获得了实证支持。
迪安哥罗(DeAngelo,1994)、巴哥泰勒和迪切夫(Burgstahler and Dichev)等的研究认为处于困境的公司更倾向于操纵应计利润以保全管理人员的职位,减少公司董事会和监管部门的监督和干预。
Pankaj Saksena从公司内外环境的角度进行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财务报告舞弊与环境因素有著直接的关系。
Beasley(1996)从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董事会和审计委员构成以及CEO和董事长是否为同一人进行了分析。
McMullen(1996)研究了审计委员构成及其活动情况对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
COSO(1999)从公司治理结构、舞弊技术等多个方面研究了财务报告舞弊。
在财务报告的舞弊技术手段方面,Beasley 等(1999)发现典型的财务报告舞弊技术涉及高估资产和收入,有一半以上的舞弊涉及通过提前或虚假确认来高估收入,幷发现这些收入舞弊中许多隻发生在重要报告期间(季报或年报)。
Worthy (1984)将操纵利润的大部分技术分为三类:改变会计方法、篡改管理成本和将应该包括在损益中的费用或收入在不同期间进行转移。
COSO报告认为,从舞弊的技术手段来看,通常是通过高估收入来虚报利润,样本显示有50%的样本公司都使用这种手段,幷且很多收入舞弊仅仅是在期末通过假销售、提前确认尚未完全履行的收入、有条件的销售以及不恰当的销售比例分割和采用不恰当的完工百分比法等手段来记录不存在的收入或提前确认收入。
分析结果同样显示大约有50%的舞弊行为是高估资产,如高估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价值、或者将不存在的资产记录入账;低估费用或负债;以及挪用或贪污资产;不恰当的披露财务信息同样也是舞弊较为常用的手段,后三者占有的比例分别为18%、12%、8%。
侯海燕(1999)对我国的一些典型舞弊案件的统计发现舞弊技术手段与COSO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
在舞弊财务报告的侦破研究方面,Beasley研究了董事会特徵与会计信息的关系,发现非舞弊公司比舞弊公司有更多的外部董事会成员(Beasley,1996)。
Eining等进行了一个实验来检验利用专家系统以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绩效。
Green 和Choi(1997)提出了一个利用内生财务数据的神经网络舞弊分类模型。
Summers 和Sweeney(1998)在研究内部人交易与舞弊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分层logistic回归技术建立了舞弊财务报告的识别模型。
Beneish(1999)研究发现经理人员在盈利高估时倾向于销售他们所拥有的股份或执行期权。
证据显示监控经理人员的交易行为可能有助于发现高估盈利的相关信息。
Charalambos T. Spathis(2002)利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技术建立了包含z计分值和不包括z计分值的模型识别舞弊性财务报告的可能性。
在国内方面,对于舞弊性财务报告揭露的研究主要是规范研究,而实证研究则比较少。
方军雄(2003)建立了舞弊财务报告的綫性概率模型(LMP)和Logistic 模型幷发现后者的识别效果比较好。
陈亮、王炫(2003)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建立了针对营业利润操纵的识别模型。
娄权用二元Logistic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舞弊财务报告的识别模型三、研究设计1.研究假设前期的研究都证明,同一行业的各个公司的财务指标之间一般不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否则预示著公司存在舞弊的可能。
Persons研究发现,与非舞弊公司相比,舞弊公司的规模较小,具有更高的财务杠杆、更低的资本周转率、其流动资产的比例更高,其中绝大部分是存货和应收账款。
Haw et al.(1998)对我国上市公司盈餘管理行为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对账面利润的操纵,很大部分集中于“綫下部分”,即诸如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非经常性盈餘”部分,如果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持续降低,或者远远低于同行业水平,说明该公司存在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
代理成本是现代企业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
高负债是否与舞弊性财务报告相联繫是一个公开的问题(Persons,1995)。
高负债结构可能增加舞弊性财务报告的可能性,因为它将风险从所有者和经理人员身上转移到债权人身上。
研究发现当财务杠杆增加时,从债权人转移财务给经理人员的可能性就会增加(Chow and Rice,1982)。
特别是,如果在某一期间需要满足一定债务契约,此时管理层就可能对财务报告进行舞弊以达到债务契约的要求。
这预示著高的债务杠杆可能会增加舞弊性财务报告的可能性。
因此有假设H1:(1)假设H1:企业的财务杠杆越大,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越高早期的研究都认为公司运行的原则是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后来发现利润导向被经理人员的个人效用最大化调和了。
经理人员的效用可以部分地定义为工作的安全性,从而该效用的最大化,可通过产出平稳或者逐步增加的收益流来实现。
这种观点隐含的预期是管理层能够维持或改善过去的盈利水平,而不管过去实际水平是怎么样的。
若实际业绩没有达到管理层希望的报告水平,就产生了对财务报告进行舞弊的动机。
Loebbecke et al.(1989)发现他们的舞弊样本公司中有35%的利润是不足的。
在我国,对上市公司来说上市融资是一种相对有利的筹资方式。
与银行借贷相比,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与争取国家投资相比,又没有国家主管部门的层层审批、考核和验收。
只要符合申请上市和配股的要求,就可以一举筹集到几亿甚至几十亿的资金。
所以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将上市筹资作为主要的筹资方式。
而我国证券监管的重点是盈利能力,很多政策都是以盈利能力来作为衡量标準的。
比如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曾四次发文,对申请配股前两个或三个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规定如下表:表1 证监会对申请配股前两个或三个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规定12/17/1993 9/28/1994 1/24/1996 3/24/1999前两年每年大于0 前三年每年大于0,且三年平均10%以上前三年每年均大于10% 前三年每年大于6%,三年平均大于10%很显然,当公司不能达到配股资格綫时,为了能够获得配股的权利很可能采取舞弊手段以达到配股资格。
因此,提出下面假设H2:(2)假设H2:公司的盈利能力越接近管制标準,暗示发生舞弊的可能性越大Kinney and McDaniel(1989)、Persons(1995)等的研究均发现财务状况恶化是管理当局进行舞弊的一个重要原因。
Treadway 委员会在1987年提交的报告中指出,舞弊性财务报告通常与那些正处在财务困难中的公司联繫在一起。
COSO 在《财务报告舞弊:1987-1997》一文中指出,在舞弊动机问题上,有些公司舞弊是为了制止业绩的螺旋下降,而其他公司则是企图保持业绩增长率。
Loebbecke 发现其样本中,舞弊公司中有19%正面临著偿债困难。
Hamer(1983)的研究显示大部分破产识别模型对舞弊有著类似的识别能力。
困难财务状况还可能成为不道德的内部人员采取行动来提高公司财务状况或者降低被解雇的威胁或在被解职之前攫取尽可能多资源(Bell et al.,1993;Loebbecke et al.,1989)。
通常,如果公司财务状况较差,融资压力就比较大,加之资本市场中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性和非均衡性,管理当局倾向于披露好消息而不是坏消息,他们就有强烈的舞弊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