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与健康指导
全年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总结
![全年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20efb0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8.png)
全年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总结一、引言全年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以中医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实践,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问题进行细致的教育和康复指导。
本文总结了全年开展的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工作,以期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背景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是为了推广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养生理念,增强民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而设立的。
全年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工作主要包括举办健康讲座、开展中医养生体验活动、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进行具体的总结。
三、健康讲座在全年的工作中,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健康讲座,旨在通过专业知识的分享,提高民众对中医养生的认知和理解。
讲座内容包括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饮食调理和养生保健等。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案例讲解,引导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
四、中医养生体验活动为了让民众更直观地感受中医养生的效果,我们在全年开展了中医养生体验活动。
参与者可以亲身体验中医的针灸、推拿、拔罐等疗法,感受中医疗法对身体的全面调理作用。
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民众对中医养生的信任度,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运用中医养生知识。
五、个性化康复计划为满足患者康复的个性化需求,我们制定了个性化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际情况,我们结合中医药康复理论,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康复方案。
康复方案涵盖了中医针灸、中药疗法、饮食调理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
同时,我们还对患者进行了定期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效果的最大化。
六、总结与展望全年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健康讲座、养生体验活动和个性化康复计划的开展,我们提高了民众的中医健康意识和养生能力。
然而,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推动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和传承。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工作,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民众的健康需求。
中医康复与指导服务工作记录
![中医康复与指导服务工作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98876f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c.png)
中医康复与指导服务工作记录
背景:中医康复与指导服务工作是指在中医理论和中医康复方法的指导下,开展康复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的工作。
人物:医生、康复师、患者、护士、其他医护人员
地点:中医康复门诊、康复科室、康复中心
总结:中医康复与指导服务工作对于促进患者康复、预防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体会:通过中医康复与指导服务工作,我深刻认识到中医理论在健康管理和康复治疗上的价值。
与常规医疗相比,中医康复注重整体的防治思维,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我意识到中医康复与指导服务工作需要综合运用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康复治疗和健康管理,这对于患者是非常有益的。
这一工作也需要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作为支撑,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治疗过程的观察,我感受到患者的康复过程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包括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在中医康复与指导服务工作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各个方面,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关怀。
摆正心态,虚心学习,为每一个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是我们中医康复与指导服务工作的目标和动力。
脑病中医健康康复指导
![脑病中医健康康复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472052d45022aaea998f0f9d.png)
脑病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脑为髓海,主宰生命活动,生命之枢机,脑为六神之府,主藏之神,主感觉运动,中风,头痛,不寐,眩晕,面瘫等病症皆与脑有关。
一、生活起居护理1、保持病室环境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但避免对流风,防外邪入侵。
2、指导病人起居有常,注意保暖、随四时气候变化增减衣被,避免受凉加重病情,宜穿着宽大舒适宜穿脱得衣服,衣扣,鞋带可采用拉链式或粘扣。
3、保持病人良好卫生状况,卧床期间做好口腔护理,皮肤,会阴,二便得护理,并修剪指甲。
4、指导病人动静结合,以促痊愈,适当的运动可促使经络通畅,营养调和,增强抗病能力,但要有节制,不可操之过急或劳累过度。
二、饮食护理1、指导病人调和五味,饮食有节,冷热适宜,软硬适中,且饮食清洁,不宜偏嗜。
2、对昏迷及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饮食。
3、肝阳上亢者,饮食宜清淡,甘寒、低盐,如绿豆、芹菜、核桃,以滋阴潜阳。
忌辛辣及膏粱厚味之品,肝阳头痛者宜食有助于疏风致邪的食物,如葱,姜等。
4、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者,饮食宜富含营养,易消化之品,以滋阴补肾,如百合莲子,也可多食猪肉、羊肉等血肉有情之品,忌生冷。
5、风痰阻络,风痰外袭者,饮食宜新鲜蔬菜,豆制品,忌生冷油腻,及热性补药,食物如烟、酒、浓茶、羊肉。
三、用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服药后反应,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温服,或姜汁滴舌后服,采用少量多次服法。
2、采用复元通络液治疗中风后手足肿胀;牵正通络液治疗面瘫后口眼歪斜;采用化痰醒脑灌肠液治疗中风后痰热阻窍,咳嗽,痰多;速渗通腑灌肠液治疗中风后腹胀、便秘、神昏,严格掌握禁忌症,防止烫伤及皮肤过敏。
3、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能擅自增减药物或停药。
4、掌握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使用抗凝药物时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青紫斑,个别病人可诱发消化道出血,应密切观察出血倾向。
2)使用阿司匹林,奥扎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药时可出现食欲不振,皮疹,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阿司匹林宜在饭后服用。
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
![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5c4a968343323968001c926b.png)
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住院期间对病人进行自我护理能力的教育,教会病人相关自我护理的知识与技能,有助于病人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
如对针灸治疗的病人,应指导病人起针后休息10分钟,6小时内不要洗浴,以防针孔感染。
又如敷贴膏药的病人对膏药的保护方法,妇科阴道用药病人的塞药方法等等,培养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对疾病的恢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对按摩推拿的病人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自我按摩知识教育,如振耳、搓饮食调护的指导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许多食物与中药一样具有四气五味的性能,也具有治疗补体的作用。
饮食护理得当,则脾胃得养。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
”由此可见,合理的饮食结构对疾病的康复是十分重要的,如针对小儿脾胃特点,提倡“忍三分饥,吃七分饱”。
在治疗过程中,为病人制定一套合理的饮食方案,耐心地讲解饮食疗法的重要意义,让病人从心理上接受、重视饮食疗法。
如肾病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脾肾气虚,在治疗的同时以黄芪鲤鱼汤,能起到消退水肿的作用。
中医推崇辨证择食,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身体素质选择适宜的饮食,同时调配饮食时要注意适量,软硬适当,宜清淡,忌过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食不洁导致胃肠疾病或加重病情。
饮食护理中特别强调注意饮食禁忌,如患有疖、痈、疮及各种皮肤病者忌食虾、蟹、牛肉等。
情志护理的指导中医认为七情致病,可直接影响相应的脏腑,使其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发生或病情加重,故中医护理应注重情志调养,避免七情内伤。
病人的精神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有很大的影响。
教育病人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宿命论观念和悲观消极情绪。
同时对家属进行保护性原则教育,教育他们在精神上给病人支持和鼓励,避免恶性刺激。
从中医学理论分析,情志失调容易伤肝,过度忧虑则肝气郁结,疏泄不利,增加治疗难度。
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0246a5c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1.png)
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痹症一、辨证施护:(1)风、寒、湿痹者的患部可遵医嘱用热水袋或热药袋热敷。
并遵医嘱行针刺、拔罐、熏洗等疗法。
(2)热痹者中药熏洗时药液宜偏凉,局部禁用温热疗法。
(3)痛痹局部注意防寒保暖,疼痛剧烈者,需卧床休息。
二、给药护理风寒湿痹者中药汤剂宜热服,用药酒治疗时注意有无酒精过敏反应。
热痹者汤剂宜偏凉服。
注意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如出现唇舌手足发麻、恶心、心慌等状态,应及时报告医师。
三、饮食调护饮食宜高营养、高维生素、清淡可口、易于消化。
风、寒、湿痹应进温热性食物,可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冷。
热痹者宜食清淡之品,忌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鼓励多饮水。
四、情志护理病程缠绵,反复发病,行动不便,生活质量下降,患者心情忧郁。
要经常关心患者,给予心理安慰,并具体解决其不便,减轻其痛苦。
说服家属给予患者家庭温暖及生活照顾,使其心情舒畅。
五、健康指导(1)嘱患者注意防风寒、防潮湿,出汗时切忌当风,被褥常洗常晒,保持干燥清洁。
(2)须继续服药者,应告知其特殊药物的煎煮法,如川乌、附子宜久煎等,并注意药后反应,如有不适,及时来院诊治。
(3)均衡饮食,肥胖者需指导病人减轻体重,以减轻关节负荷。
痛风性关节炎病人应减少嘌呤类的食物。
(4)根据病情和体质,适当活动。
眩晕一、辨证施护(1)风阳上扰,肝肾阴虚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按时测量血压,保持病室安静,若头晕严峻出现昏仆者,立刻敷陈医师。
(2)痰浊上蒙,气血亏虚者:病室宜向阳,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眩晕伴恶心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按摩内关穴,以减轻呕吐。
二、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2)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温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
三、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
(2)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
(3)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
(4)肾阴不足者,多食滋阴益肾之品。
四、情志护理(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
中医药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
![中医药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5d9e70a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7.png)
中医药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3.(3)夏季气温高,人体易出汗,应多吃清热解暑的食品,如绿豆、薏米、荷叶等;同时要避免食用过多寒凉食品,如西瓜、冰激凌等。
4.(4)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应多食温热食品,如姜、葱、羊肉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要避免食用过多生冷食品,如生冷水果等。
5.(5)冬季气温寒冷,应多食温热食品,如姜、蒜、羊肉等,以保持身体温暖;同时要避免食用过多寒凉食品,如冰镇饮料等。
四、用药护理中医药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中,用药护理是重要的一环。
中药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手段,具有药性温和、副作用小、疗效持久等特点。
在用药护理中,要注意药物的剂量、用法、用药时间等方面,避免药物滥用或误用。
五、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是针对疾病后遗症或残疾人的康复治疗。
中医康复护理包括针灸、推拿、按摩、理疗等多种方法,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
在康复护理中,要根据病情和个人体质特点,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遵循医嘱进行康复治疗。
六、专科护理专科护理是指针对某一特定疾病的护理措施。
中医专科护理包括针对糖尿病、高血压、肺炎等多种疾病的护理方法。
在专科护理中,要根据病情和个人体质特点,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夏季气候炎热多雨,建议食用甘寒、清淡、少油的食品,如绿豆、西瓜和鸭肉等。
对于阴阳气血不同的虚证患者,应分别给予滋阴、补阳、益气和补血的食疗食品治疗。
实证患者应根据不同的证候,给予各种不同的祛除实邪的食疗食品,如清热化痰、活血化瘀和攻逐水邪等。
对于寒性病证,应给予温热性质的食疗食品治疗;对于热性病证,应给予寒凉性质的食疗食品治疗。
在用药方面,一般药物应在进食后半小时服用。
急性病患者可随时多次给药。
滋补药和开胃药应在饭前服用,而消食导滞药和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应在饭后服用。
安神药和润肠通便药应在睡前服用。
驱虫、攻下和逐水药应在清晨空腹服用。
调经药应在行经前数日开始服用,来月经后停服。
解表发汗药可随时服用。
某些药物的服用时间应遵医嘱。
中医特色康复健康指导宣传资料
![中医特色康复健康指导宣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8bb54d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c.png)
中医特色康复健康指导宣传资料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康复健康领域拥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脏腑经络相互联系,极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导致身体出现失调和病变。
因此,中医康复健康指导以整体调理为重点,采用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全面提高患者身体的免疫力和自身调节能力,以达到康复和健康的目的。
中医康复健康指导的特点中医康复健康指导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的特点:1. 辨证论治中医康复健康指导的治疗方法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身体的整体状态和症状,进行全面客观的辨证分析,寻找疾病根源,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
2. 中西医结合中医康复健康指导的治疗方法强调中西医结合,将中医的理论和方法与西医的技术和设备相结合,形成一种“以中医主导、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
3. 运动疗法中医康复健康指导强调运动疗法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的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手段,促进身体的气血通畅,增加身体的耐力和代谢能力,从而起到锻炼身体、促进康复的作用。
4. 自然疗法中医康复健康指导强调自然疗法的重要性,在治疗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各种资源,如阳光、空气、水、土和植物等,注重调节患者的生物节律和环境因素,促进机体自然愈合和恢复。
中医康复健康指导的适用人群中医康复健康指导适用于多种疾病的康复和预防。
其中,针对下列人群的康复效果尤为显著:1. 慢性疾病患者中医康复健康指导适用于各种慢性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等。
通过中医的整体调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病痛,并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自身调节能力。
2. 脊椎疾病患者中医康复健康指导适用于各种脊椎疾病的患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通过针灸、推拿和脊柱矫正等手段,改善脊椎的生理功能,减轻疼痛,促进康复。
3. 妇女保健人群中医康复健康指导适用于各种女性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等。
通过艾灸、推拿和中药等手段,调节身体的内分泌系统,改善气血循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带下病的中医康复和健康指导
![带下病的中医康复和健康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434e7db3fd0a79563c1e7293.png)
带下病的中医康复和健康指导(慢性盆腔炎、霉菌性阴道炎)一定义因湿热、湿毒或脾虚、肾虚等所致。
以带下量明显增多或色、质、气味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前阴、胞宫,带脉。
二生活起居指导1 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尽量避免外来因素的刺激。
2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 外阴瘙痒者,勤剪指甲,勤洗手,防止抓伤皮肤。
4 清洗会阴部的用具应清洗,专人专用,忌盆浴。
5 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或使用卫生垫,勤洗外阴,保持会阴清洁。
三情志指导中医学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体正常的精神活动,但七情太过,超过了机体抗御或自我调节范围,则导致脏腑、气血、经络的功能失常,会成为重要致病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恶化。
七情内伤的病机复杂,关键为“气机逆乱”,妇人以血为本,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故血病及气,气病又可及血,肝藏血,主疏泄,七情内伤最易导致肝的功能失常和气血失调发生妇科疾病,其中怒、思、恐为害尤甚。
故应保持心情舒畅、乐观豁达。
四给药指导1 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观察服药后的效果。
2 服用温补脾肾、祛湿止带之药者,忌食生冷、肥甘之品及饮酒。
3 使用外用药时,应注意观察局部有无不良反应。
五饮食指导1 合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之品为宜,如:(1)羊肉羹:将羊肉、红胡萝卜、草果、陈皮、胡椒、葱白、荜菠熬成汤汁,加入面粉和调料后即可食之;(2)双核饮:荔枝核、桔核、红糖,以水煮汁代茶饮。
(3)扁豆饮:扁豆用水煎后,代茶饮。
(4)鸭肉,豆腐,甲鱼、莲子等。
2 忌食辛辣、油腻、煎烤之物。
如:生姜、白酒、葱、蒜、花椒、辣椒、肥肉、煎饼等。
六出院指导1 慎起居,避寒湿,防劳累,节房事。
2 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及措施,减少人工流产,避免多产。
3 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卫生垫、内裤等清洁,提倡淋浴。
4 正确对待疾病,保持精神愉快。
5 治疗原发疾病。
如阴道炎者,陆续复查三个月周期,直至痊愈为止。
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
![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0ad614d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5.png)
目录一、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二、眩晕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三、呕吐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四、头痛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五、咳嗽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六、便秘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七、不寐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八、中风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九、消渴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十、胸痹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十一、郁证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1.生活起居护理1)原则顺应四时,平衡阴阳;环境适宜,慎避时邪;起居有常,劳逸适度2)方法(1)环境护理环境安静整洁;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线要适宜(2)睡眠护理顺应四时阴阳调睡眠,采取合适的睡眠护理措施,保证充足而适当的睡眠时间。
睡眠促进和宜忌,卧具要舒适,必要时采取药枕,睡前神宜定,可以静坐、散步、听舒缓音乐,忌剧烈运动。
睡前不宜饱食,忌大量饮水。
(3)衣着护理春季慎避风寒;夏季养阳护阴;秋季慎寒凉;冬季防寒保暖。
(4)活动与休息护理避免久视;避免久立;避免久行;避免久卧;避免久坐;避免神劳;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休息保养多样化。
2.情志护理1)原则诚挚体贴;一视同仁;因人施护;避免刺激2)方法说理开导;释疑解惑;宣泄解郁;移情异性;以情胜情;顺情从欲;暗示法3)预防方法清净养神;保持乐观;平和七情3.饮食调护1)原则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辩证施食;辩病施食2)饮食调护要求饮食有节;饮食平衡;饮食须洁:饮食清淡;合理烹制;保持良好的进食习惯3)辩证施食原则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1)辩证施膳必须考虑个人的体质特点,例如形体肥胖之人多痰湿,宜多吃清淡化痰的食品;形体消瘦之人多阴虚血亏津少,宜多吃滋阴生津的食品。
(2)春季万物始动、阳气发越,此时要少吃肥腻、辛辣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应多食清淡之菜蔬、豆类及豆制品;(3)夏季炎热多雨,宜吃些甘寒、清淡、少油的食品,如绿豆、西瓜、鸭肉等;(4)虚证患者以其阴阳气血不同之虚,分别给予滋阴、补阳、益气、补血的食疗食品治之;(5)实证患者应根据不同实证的证候,给予各种不同的祛除实邪的食疗食品,如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攻逐水邪等;(6)寒性病证,给予温热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7)热性病证,给予寒凉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
洋县中医医院(中医健康与康复指导)定稿
![洋县中医医院(中医健康与康复指导)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4b3aa06e9b6648d7c1c746f0.png)
中医内科健康及康复指导一心悸一、饮食指导1、饮食注意营养、水分和钠盐的摄入量,尤其对水气凌心水肿者,应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2、饮食有节制,宜清淡可口,忌食辛辣、醇酒、咖啡之品。
3、便秘者给予润肠通便之物,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4、根据患者分型给予饮食指导①心血不足型,饮食可适当调补,可选用桂圆、红枣、莲子、黑木耳、瘦肉、牛奶、猪心等食品;②阴虚火旺型,饮食可适当清补,宜进养阴生津降火的食物,如甲鱼、银耳、桑葚、红枣、鲜藕等,亦可用玄参、白芍等煎水代茶饮;③心阳不足型,饮食宜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食物,如红枣、豆浆;④心血淤阻型,饮食宜清淡,少油腻及肥甘厚味的食物,忌食动物油脂及内脏、鱼子、蛋黄等富含胆固醇等食物。
二、服药指导1、中药汤剂宜温服,心阳不振者应趁热服用。
2、观察并记录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三、情志指导1、心悸发作时有恐惧感者,应有人在旁陪伴,并予以心理安慰。
2、平时多向患者讲解紧张、恐惧、激动、思虑对病情的不良影响。
3、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自慰法、转移法、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等。
四、日常保健教育1、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发因素。
2、起居有常,避免过劳。
注意增进体质的保健锻炼,要适量、适度。
3、教会患者监测脉搏和听心率的方法。
4、指导患者正确选择低脂、易消化、清淡、富营养饮食,少食多餐。
5、控制食盐摄入量,少饮浓茶、咖啡。
6、保持大便通畅,切忌排便时因用力过度而发生意外。
7、使患者了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
二消渴一、饮食指导1、遵医嘱进食,控制总热量。
2、禁食糖、烟酒,少食煎炸食物。
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水煮蔬菜类食物。
3、根据患者症型给予饮食指导①上消给予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之品,如菠菜、银耳、莲子等,也可用给予麦冬、金银花煎水代茶饮,以生津止渴。
②中消给予清胃泻火,养阴保津之品,如苦瓜、绿豆、萝卜汤、蕃茄汤等或用石斛、知母煎水代茶饮。
③下消给予滋阴补肾之品,如山药、枸杞、可用鲜茅根或枸杞子煎水代茶饮二、服药指导严格按医嘱服用降糖类药物。
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建议
![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7d2944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6.png)
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建议概述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建议是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康复学和健康管理的综合性健康建议。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建议的重要内容。
中医特色康复中医特色康复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强调全面调理身心,促进人体的整体健康。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精神调养:中医认为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通过艺术、兴趣爱好、放松技巧等积极调节心情,保持心态平衡,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2.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对健康的重要影响。
建议根据自身体质和季节特点,合理搭配食物,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益,五畜为耗”等中医养生原则。
3. 草药调理:中医利用草药进行康复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
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合适的中草药进行调理,以促进身体的康复和健康。
4. 中医体育:中医体育是中医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太极拳、气功等。
这些运动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调整气血循环,有助于康复和健康。
健康建议除了中医特色康复,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保持身体健康:1. 积极锻炼:适度的运动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每天进行一定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或游泳等,可以帮助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2.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身体健康。
建议每晚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遵循早睡早起的生活惯,保持身心的良好状态。
3. 食物均衡:合理搭配食物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食用新鲜、多样的食材,包括蔬菜、水果、谷物、蛋白质等,避免过度摄入油脂和加工食品。
4. 注意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建议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适当释放压力,与家人、朋友及时沟通,避免长时间处于紧张或焦虑状态。
总之,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建议是一种综合性的健康管理方法,可以通过调整精神状态、饮食调理、草药调理和中医体育等方式促进身体康复和健康。
同时,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适度锻炼、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关注心理健康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参考资料:- 《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建议指南》- 《中医养生经典》。
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
![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b7a12e3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9.png)
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一、锁骨骨折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1. 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三月内严禁患肢提拉重物.2.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宜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等.骨折中后期宜选补气益血食物,如猪肝、排骨、鸡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食品,戒烟酒.3. 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即使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4. 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两次间隔时间为 4~6 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 分钟.丸剂用温开水服用.外敷药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5. 康复指导(1)患侧肌肉进行等长收缩即静力性收缩,每日至少三次,以不引起肌肉疲劳为度.(2)未固定(de)受伤临近关节做主动活被动运动,以不影响断端稳定为度.(3)应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de)情况下及早下床并做健身操,以保持良好(de)生理功能水平和良好(de)心理状态.6.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引、外固定(de)配合方法.(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3)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de)功能锻炼.(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二、肋骨骨折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1. 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避风寒,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不可随意翻身,严禁下床活动,以免肋骨骨折断端刺伤肺脏.强调一定遵照执行,即使自我感觉良好,也不可随意下床活动,不可私自拆除纸夹外固定.吸烟病人强调戒烟重要性,吸烟可刺激呼吸道引起痰液增多,如果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更会加重呼吸困难.2.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等.骨折中后期宜选补益气血之品,如猪肝、排骨、鸡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之品,戒烟酒.3. 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4. 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煮 2 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 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 分钟.丸剂用温开水送服.外敷药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5. 康复指导::鼓励有效咳嗽及练习深呼吸等锻炼肺部,以利肺扩张.做到从腹部通过胸腔用力咳嗽,不能只从喉咙干咳,1 日 2 次,1次 15~30 分钟.锻炼时可手捂痛处或他人帮助固定.症状缓解后教患者吹气球,增加肺活量.6.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引、外固定(de)配合方法.(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3)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de)功能锻炼.(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三、股骨颈骨折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1. 生活起居: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六淫”致病.2.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调和四气,谨和五味,富营养,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高钙、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de)食物,如蛋类、瘦肉、鸡肉、水果、蔬菜、韭菜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之品,戒烟酒.3. 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4. 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中药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煮2 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 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 分钟.丸剂用温开水送服.外敷药、熏洗药、中药涂擦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熏洗药要掌握温度,禁止空腹熏洗,进餐前后半小时内不宜熏洗.5. 康复指导:主要为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髌骨被动活动和踝关节屈伸,踝关节背伸、跖屈,及足部主动活动,以免长期固定造成股四头肌萎缩、粘连,髌骨及周围软组织粘连、挛缩,踝关节及足部其他关节强直等.6. 健康指导(1)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骨折.(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和身体(de)协调性,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发生.(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de)、循序渐进(de)功能锻炼.(4)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5)去除牵引和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负重再跌仆.(6)定期到医院复查.7.并发症预防(de)健康指导:(1)肺部感染(de)预防,指导患者做扩胸运动、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定时翻身拍背,视病情吹气球.(2)压疮(de)预防,臀下垫海绵垫或水垫,必要时睡气垫床,每 2~4 小时翻身一次,骨突处用红花酒精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皮肤清洁、舒适,及时更换汗湿衣服.(3)下肢深静脉栓塞(de)预防,老年人术后易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可用药物预防,如低分子肝素钙2500 单位皮下注射预防,视情况,早期下床活动.(4)泌尿系感染(de)预防,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得少于1500ml 以上.留置尿管者,防止管道阻塞扭曲,引流袋不得低于尿道口,保持会阴部清洁,定时更换引流袋,观察并记录尿液(de)色、质、量、性状等.(5)便秘(de)预防①养成定时排便(de)习惯②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粗纤维素食物,如:苹果、香蕉、柿子、韭菜、芹菜、青菜、萝卜、菠菜、荸荠、梨子、西瓜等另外可食用一些核桃仁、芝麻仁,忌食油腻、煎炸及胀气食物.③顺时针按摩腹部 1 次 10~15 分钟.8. 关节置换术后健康指导:(1)日常生活中禁止蹲位,禁止蹲位如厕,使用座便器如厕,禁止坐矮凳子或沙发,禁止交叉双腿、盘腿、跷二郎腿等动作.伤口愈合后可进行淋浴,不可坐浴.(2)保持膝关节低于或等于髋关节,前弯身体不要超过90 度,坐时身体向后靠、腿向前伸,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 度.(3)每天在床上平躺1~2 小时,平躺时双大腿间一定要安放枕头,以保持双腿分开,不可侧卧.(4)避免在不平整湿滑路面行走.上楼时键肢先上,下楼时患肢先下,若扶拐,即拐先下,患肢随后,健肢最后.(5)不宜作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网球,不宜干重体力活,如挑重担.(6)如有锐痛,受影响肢体有爆裂声,髋有脱臼感,应迅速通知医生.9.髋关节置换术后行走健康指导:(1)助行器行走指导,助行器摆在身前 20cm 处,先迈术侧腿,再将健侧腿跟上.先用助行器行走,等重心稳后用双侧腋拐行走.(2)双拐行走,前移双拐一足距离,健侧脚落地,前移重心越过双拐连线,健侧足前移越过双拐连线20~30cm,交替进行.四、胫腓骨骨折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1. 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避风寒,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抬高患肢,肿胀患肢切勿按摩.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爽,尤其要注意臀部皮肤(de)清洁,正确使用便盆,便后及时清洁臀部,防止褥疮(de)发生.在病情许可(de)情况下,鼓励患者多作双手撑床、抬高臀部或双手拉术架吊环,引体向上等活动2.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多食富含锌、铁、锰(de)食物,如黄豆、小麦、芥菜、瘦肉、鸡蛋等.多食含纤维多(de)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进排便(de)食物.骨折中后期宜选补益气血之品,如猪肝、排骨、鸡汤等.戒烟酒.3. 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关心体贴患者,承认患者疼痛(de)感受,鼓励患者提高对疼痛(de)忍耐能力;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充分调动病人(de)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4. 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煮 2 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 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 分钟.丸剂用温开水送服.局部贴敷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过敏者及时揭去.5. 康复指导:(1)骨折早期伤后1~2 周内,主要形式是使患肢肌肉作舒缩活动.(2)骨折中期2 周后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de)舒缩活动外,应逐步活动上下关节.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至接近临床愈合时应增加活动次数,加大运动幅度和力量.(3)骨折后期功能锻炼(de)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de)主动活动锻炼.6. 健康指导(1)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骨折.(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和身体(de)协调性,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发生.(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de)、循序渐进(de)功能锻炼.(4)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5)去除牵引和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负重再跌仆.(6)定期到医院复查.五、肱骨外科颈骨折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1. 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在仰卧时,头部稍抬高,患肢垫高与躯干平行,避免肩关节前屈或后伸.帮助患者坐起时,应托扶背部及健侧肩部,以免引起患侧疼痛.2.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宜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等.骨折中后期宜选补气益血食物,如猪肝、排骨、鸡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食品,戒烟酒.3. 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4. 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两次间隔时间为4~6 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 分钟.丸剂用温开水服用.外敷药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5. 康复指导:(1)术后第1 日,握拳,伸指,腕关节屈曲,被伸.(2)术后2-7 日,肘关节屈伸,加强手指及腕关节(de)练习 .(3)术后1-2 周,练习肩关节(de)前屈、后伸运动(4)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禁忌外展,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禁忌内收.6.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引、外固定(de)配合方法.(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3)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de)功能锻炼.(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六、肱骨干骨折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1. 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在仰卧时,头部稍抬高,患肢垫高与躯干平行,避免肩关节前屈或后伸.帮助患者坐起时,应托扶背部及健侧肩部,以免引起患侧疼痛.2.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宜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等.骨折中后期宜选补气益血食物,如猪肝、排骨、鸡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食品,戒烟酒.3. 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4. 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两次间隔时间为 4~6 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 分钟.丸剂用温开水服用.外敷药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5. 康复指导:(1)术后1 周内,做上臂肌肉主动运动,禁止做上臂旋转运动.(2)术后2-3 周,做悬吊患肢、伸曲肩肘关节,旋转肩肘关节,做画圈运动,双臂上举.(3) 4 周后,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如举臂摸头,反臂摸腰等.6.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引、外固定(de)配合方法.(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3)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de)功能锻炼.(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七、肱骨髁上骨折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1.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2.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宜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等.骨折中后期宜选补气益血食物,如猪肝、排骨、鸡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食品,戒烟酒.3. 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4. 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两次间隔时间为 4~6 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 分钟.丸剂用温开水服用.外敷药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5. 康复指导(1)复位及固定当日可以做握拳、曲伸手指练习.(2)第二日做腕关节曲伸练习,做肩前后左右摆动练习,1 周后增加肩部主动练习.(3)3周后,去除固定,主动行肘关节曲伸,前臂悬前悬后练习.(4)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应轻柔,以不引起疼痛为宜.6.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引、外固定(de)配合方法.(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3)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de)功能锻炼.(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八、腰椎压缩性骨折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1. 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患者平卧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床尾用护足架,防止足下垂.协助患者翻身时,保持躯干上下同时翻动.2.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宜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等.骨折中后期宜选补气益血食物,如猪肝、排骨、鸡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食品,戒烟酒.3. 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两次间隔时间为 4~6 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 分钟.丸剂用温开水服用.外敷药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5. 康复指导:(1)五点支撑法:仰卧硬板床,用头部、双肘及双足跟支掌全身,背部尽力腾空后伸,开始进行腰背肌锻炼,以促进血肿吸收,减轻局部水肿,防止损伤后(de)软组织粘连和组织纤维化.一般无休克等合并症(de)单纯压缩性骨折,复位后第二天即可锻炼.(2)三点支撑法:仰卧硬板床,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及双足跟撑起全身,背部腾空后伸.此法根据患者(de)体力,于伤后 3 周开始,逐渐加练习次数.(3)飞燕点水法:患者俯卧,上肢后伸,抬起头肩部,下肢伸直抬起,全身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伸展松弛反复进行,适用于伤后3-4 周开始练习.6. 健康指导(1)脊柱骨折尤其伴随脊髓损伤者,病情严重、病程长、恢复慢,向患者和家属交代病情,树立战胜疾病(de)信心.(2)教会家属常见并发症(de)护理知识.①便秘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训练床上排便,放松紧张情绪;顺时针按摩腹部;多吃蔬菜、水果等.②预防压疮: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发现潮湿及时更换;卧气垫床,每2~4 小时翻身1 次,翻身时做到肩、髋呈一直线,避免脊柱扭转;每日按摩受压处2~3 次.③尿潴留:放松紧张情绪,用诱导法帮助排尿;按摩膀胱区,以助排尿.④预防尿路感染,多饮水,每日不少于 1500ml;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并用0.25%碘伏消毒尿道口,勤换内裤.⑤预防坠积性肺炎,指导患者行有效咳嗽,应深吸气,并收腹后重咳,将气管深部(de)痰液咳出;翻身后给予拍背,用空心拳由下而上、由外向内扣拍.(3)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4)在医护人员(de)指导下,根据个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九、脱位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1.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脱位早期局部冷敷.移动患者时,需托扶患肢.2.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宜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等.骨折中后期宜选补气益血食物,如猪肝、排骨、鸡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食品,戒烟酒.3. 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4. 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两次间隔时间为 4~6 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 分钟.丸剂用温开水服用.外敷药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5.康复指导(1)复位后,需用三角巾或宽带悬吊固定,注意保持患肢于功能位.(2)在固定期间,要注意患肢(de)肌肉收缩活动及未固定(de)关节功能锻炼.(3)解除固定后,要防止活动过猛及粗暴(de)被动活动.6. 健康指导(1)正确进行关节部位功能锻炼,避免用力过猛、剧烈运动或过早运动而导致习惯性脱位.(2)遵医嘱进行负重活动,若有异常及时就诊.十、伤筋辩证分型:气滞血瘀证、风寒湿证、虚寒证.1. 生活起居: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四肢扭挫伤者,应抬高患肢,必要时加以固定,限制活动.腰背部扭挫伤者,宜卧硬板床.2.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宜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等.骨折中后期宜选补气益血食物,如猪肝、排骨、鸡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食品,戒烟酒.3. 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4. 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两次间隔时间为 4~6 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 分钟.丸剂用温开水服用.外敷药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疼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5. 健康指导(1)向患者介绍本病(de)预防措施,如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前,先做好准备运动.(2)弯腰、负重、低头等活动时,注意正确(de)姿势和体位.(3)避免过度疲劳,平时锻炼身体,量力而行,避免发生伤筋. 十一、髌骨骨折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1. 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将患肢平放或膝下垫软枕,使膝关节保持屈曲50~150 功能位.保持患肢中立位,严禁外旋,禁止膝关节屈曲运动、忌翻身、侧卧及下床行走.2.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等.骨折中后期宜选补益气血之品,如猪肝、排骨、鸡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之品,戒烟酒.3. 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因患者受伤后膝关节剧烈疼痛,心里十分焦虑,要及时做好心理护理以缓解患者(de)心理压力,建立康复(de)信心,积极配合治疗.4. 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煮 2 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 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 分钟.丸剂用温开水送服.外敷药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5. 康复指导;:入院后开始进行患肢踝关节跖屈背伸锻炼,石膏固定1-2 周后开始练习股四头肌收缩,两周后练习直腿抬高.4-6 周后去除固定,开始逐步膝关节(de)屈曲活动并持双拐练习负重.手术患者术后第 2 天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每小时不少于100 次,术后第2 周开始直腿抬高运动.4-6 周后去除外固定后,开始练习膝关节屈、伸活动.6. 健康指导(1)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骨折.(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和身体(de)协调性,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发生.(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de)、循序渐进(de)功能锻炼.(4)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5)去除牵引和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负重再跌仆.(6)定期到医院复查.十二、骨盆骨折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1. 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采用骨盆托带悬吊牵引术,应保持仰卧位,托带离床面约5cm.大小便时,可将便盆置于托带与臀部之间,注意不被污染.出现便秘,不宜行腹部按摩法.2. 饮食调理: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以利通便.3. 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4. 用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药效及反应.5. 康复指导:每日进行腰背肌、双下肢功能锻炼,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6.健康指导(1)忌急躁、焦虑情绪,树立康复信心.(2)腹部注意保暖,防止局部受凉或受碰撞、挤压.康复期可自理日常生活,但不可劳累.(3)每日进行腰背肌、双下肢功能锻炼,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4)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防止骨折伤口再损伤.十三、腰腰椎间盘突出症辨证分型:气滞血瘀、风寒阻络、肝肾两虚、湿热下阻气滞血瘀因腰部扭挫伤引起,腰痛较重,脉弦数或细涩.1. 病室环境:环境清静、整洁、舒适、空气清新.2. 饮食调护:以清淡、素食、易消化为主,忌油腻、辛辣刺激之品.3. 情志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配合治疗和护理.4. 药物内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5. 其它疗法:针灸疗法.6. 药后观察:.观察疼痛(de)部位、性质、程度变化,有无麻木、肿胀感.7. 康复指导:指导患者注意劳逸适度,避免闪、挫等诱发因风寒阻络腰腿疼痛,有沉重感,遇寒加重,自觉四肢发凉,喜暖恶寒,舌苔白腻,脉沉迟弱.1. 病房环境:病室宜温暖,温湿度适宜.2. 饮食调护:饮食宜荤素搭配,宜食温热食品,忌辛温燥热及煎炸之品.3. 药物内治:散寒祛湿,温经止痛.4. 其它疗法:针灸、拔罐、热敷、按摩.5. 药后观察:观察记录疼痛部位、性质,用药后(de)反应.6. 康复指导:卧床休息为主,中药宜温服,注意保暖.肝肾两虚(气阴两虚)腰腿痛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筋骨萎软,腰疼喜按,遇劳加重,卧则减轻,腿疼软发麻口时有耳鸣耳聋.舌淡苔白,脉弦细尺脉弱.1. 病房环境:保持安静舒适,室温适宜,空气新鲜流通.2. 饮食调护:营养宜消化,以清淡为宜.如:羊肉汤、木瓜粥等.忌辛辣、肥腻之食,如:辣椒、肥肉等.3. 其他疗法:外敷膏药、红外线、针灸.4. 药后观察:观察关节活动等变化,严格按医嘱服用各种药.5.康复指导:指导适当锻炼,循序渐进,加强腰背部保暖.湿热下阻硬腿疼痛,沉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1. 病房环境:保持居室床铺干燥平整.2. 饮食调护:饮食清淡营养丰富,多食清热利湿之品如绿豆、莲子、薏苡仁粥等,忌辛温燥热及煎炸之品.3. 药物内治:清热祛湿、通络止痛.4. 其他疗法:针灸、红外线.5. 药后观察:观察局部疼痛等变化.6. 康复指导:鼓励患者适量饮水,保持二便通畅.健康指导1. 当椎间盘突出(de)急性症状缓解后,要及时进行增强腰背肌力量和恢复脊柱活动度(de)轻柔运动,如飞燕点水、直腿抬高、仰卧拱桥等.。
中医独特康复与健康建议
![中医独特康复与健康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e994e7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2.png)
中医独特康复与健康建议中医独特的康复理念和方法在维护和提升个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中医康复和健康建议,可以帮助您改善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一、保持合理的生活作息中医强调保持合理的生活作息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合理规划工作与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并避免熬夜。
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和节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
二、均衡膳食,搭配合理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紧密关系。
建议饮食应均衡,包含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优质蛋白和适量动物脂肪。
避免过多摄入油腻、高糖和高盐食物。
中医还强调食物的烹饪方式,推荐清蒸、炒、煮等方式,减少过度加工和油炸食品的摄入。
三、运动与休闲结合中医认为,适量的运动对身体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每天坚持适量的身体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同时,适当安排休闲活动,放松身心,以缓解压力和疲劳。
四、中医疗法与康复中医拥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技巧,可以帮助改善特定疾病或身体不适。
例如,针灸、拔罐、推拿等疗法可以调理气血、活络筋骨,促进身体健康。
但请注意,使用中医疗法前,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并在合法的中医医疗机构就诊。
五、心理调节与情绪管理中医强调身心的整体平衡。
合理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研究放松技巧,通过呼吸、冥想等方法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
同时,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
以上是一些建议,我们希望这些中医康复与健康建议能够帮助您改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但请注意,这些建议仅供参考,对于具体的身体状况,请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并在合理的医疗机构就诊。
中医康复与健康建议,让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生活!。
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
![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5c4a968343323968001c926b.png)
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住院期间对病人进行自我护理能力的教育,教会病人相关自我护理的知识与技能,有助于病人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
如对针灸治疗的病人,应指导病人起针后休息10分钟,6小时内不要洗浴,以防针孔感染。
又如敷贴膏药的病人对膏药的保护方法,妇科阴道用药病人的塞药方法等等,培养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对疾病的恢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对按摩推拿的病人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自我按摩知识教育,如振耳、搓饮食调护的指导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许多食物与中药一样具有四气五味的性能,也具有治疗补体的作用。
饮食护理得当,则脾胃得养。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
”由此可见,合理的饮食结构对疾病的康复是十分重要的,如针对小儿脾胃特点,提倡“忍三分饥,吃七分饱”。
在治疗过程中,为病人制定一套合理的饮食方案,耐心地讲解饮食疗法的重要意义,让病人从心理上接受、重视饮食疗法。
如肾病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脾肾气虚,在治疗的同时以黄芪鲤鱼汤,能起到消退水肿的作用。
中医推崇辨证择食,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身体素质选择适宜的饮食,同时调配饮食时要注意适量,软硬适当,宜清淡,忌过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食不洁导致胃肠疾病或加重病情。
饮食护理中特别强调注意饮食禁忌,如患有疖、痈、疮及各种皮肤病者忌食虾、蟹、牛肉等。
情志护理的指导中医认为七情致病,可直接影响相应的脏腑,使其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发生或病情加重,故中医护理应注重情志调养,避免七情内伤。
病人的精神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有很大的影响。
教育病人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宿命论观念和悲观消极情绪。
同时对家属进行保护性原则教育,教育他们在精神上给病人支持和鼓励,避免恶性刺激。
从中医学理论分析,情志失调容易伤肝,过度忧虑则肝气郁结,疏泄不利,增加治疗难度。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康复与康复指导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康复与康复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e9c0be7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f.png)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康复与康复指导中医康复是中医学在康复医学领域的应用,旨在通过中医特有的理论和技术手段,促进患者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中医康复与康复指导在中医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康复方案和个性化的康复指导。
一、中医康复在中医行业的重要性中医康复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中医康复可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多种方法,调理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疼痛、增强免疫力等,从而达到康复的效果。
中医康复注重整体观念,不仅要治愈患者的病症,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帮助他们恢复到最佳状态。
二、中医康复指导的内容和方法中医康复指导是中医医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康复指导,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提供相关的中医保健知识和生活建议。
中医康复指导内容丰富,包括饮食调理、运动锻炼、情绪调节等。
中医医师在指导患者时,应注重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和疑虑,积极引导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建立良好的康复动力。
三、中医康复与康复指导的案例1. 针灸康复:针灸是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例如,患者因颈椎病导致头痛、颈痛等症状,中医医师可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灸疗法,通过调整经络气血的流通,消除病因和症状。
2. 推拿康复:推拿作为中医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可通过按摩、拍打等方式,改善患者的病情。
例如,患者因慢性肩周炎导致肩关节疼痛,中医医师可采用推拿手法,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疼痛和肌肉僵硬。
3. 中药康复:中药作为中医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调理患者的体内环境,促进康复效果。
例如,患者因肠胃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中医医师可开具适合该患者的中药方剂,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消化问题。
四、中医康复与康复指导的前景和发展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医康复与康复指导在中医行业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
中医康复方法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将不断推进,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
中医特色康复健康指导宣传资料(详细完整版)
![中医特色康复健康指导宣传资料(详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1445f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f.png)
中医特色康复健康指导宣传资料
一、前言:
中医特色康复健康指导主要针对患有疾病和身体不适的人群,通过传统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康复治疗。
该指导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医康复理念,提高康复效果和健康水平。
二、中医康复理念:
中医康复基于阴阳五行理论,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五脏六腑的协调运作,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三、中医常用康复技术:
1.中药汤剂:根据病情和体质选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
2.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穴位和温灸等手段调节人体气血运行状态。
3.推拿按摩:采用推、拿、揉、压等手法调理经气血脉络,促进气血的流通。
4.民间疗法:如拔罐、艾灸等传统民间疗法,也是中医康复的重要手段。
四、适宜人群:
1.患有各种慢性病和康复期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
2.身体虚弱、亚健康人群。
3.长期从事劳动、学习或生活中身体疲劳的人群。
五、注意事项:
1.康复治疗需要遵循中医理论和方法,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2.康复过程中饮食起居和心理调节同样重要,需要综合治疗。
3.康复治疗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耐心,不能过度期待快速康复。
4.康复治疗不同于一般的药物治疗,需要逐渐恢复自身机能。
以上是中医特色康复健康指导宣传资料的详细完整版。
中医康复技术具有优良的康复效果和疗效,适合各种慢性病和康复期患者,以及需要改善身体状况的人群。
在实际康复治疗中,需要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注重综合治疗和个性化康复方案,坚持长期治疗,以达到最佳康复效果。
同时,也需要注意饮食和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健康问题,让康复过程更加完整和有效。
最新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内容
![最新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0a8eec5cc17552706220812.png)
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内容一、生活起居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原则1.顺应自然2.平衡阴阳3.起居有常4.劳逸适度5.慎避外邪6.形神供养二、情志指导1.七情内容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2.七情致病损伤五脏,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3.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1)诚挚体贴,全面关心(2)有的放矢,因人施护(3)清净养神,宁心寡欲(4)怡情畅志,乐观愉快4.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1)言语开导(2)清净养神(3)移情易性(4)情志相胜(5)顺情解郁三、饮食调护1.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1)饮食有节、按时定量(2)调和四气、谨和无味(3)饮食清淡、吃忌厚味(4)卫生清洁、习惯良好(5)辨证施食、相因相宜(6)辩药施食、特殊忌口(7)因人施食、因时施食2.食物性质分类(1)热性食物(2)温性食物(3)寒性食物(4)凉性食物(5)平性食物(6)补益性食物(清补类食物温补类食物平补类食物)(7)发散类食物3.辨证施膳原则:“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1)辨证施膳必须考虑个人的体质特点,例如形体肥胖之人多痰湿,宜多吃清淡化痰的食品;形体消瘦之人多阴虚血亏津少,宜多吃滋阴生津的食品。
(2)春季万物始动、阳气发越,此时要少吃肥腻、辛辣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应多食清淡之菜蔬、豆类及豆制品;(3)夏季炎热多雨,宜吃些甘寒、清淡、少油的食品,如绿豆、西瓜、鸭肉等;(4)虚证患者以其阴阳气血不同之虚,分别给予滋阴、补阳、益气、补血的食疗食品治之;(5)实证患者应根据不同实证的证候,给予各种不同的祛除实邪的食疗食品,如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攻逐水邪等;(6)寒性病证,给予温热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7)热性病证,给予寒凉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
四、用药指导(一).给药时间1.一般药,宜在进食后半小时服用;2.急性病者可随时多次给药;3.滋补药、开胃药,宜饭前服;4.消食导滞药,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5.安神药、润肠通便药,宜睡前服;6.驱虫、攻下、逐水药,宜清晨空腹服;7.调经药,宜在行经前数日开始服用,来月经后停服;8.解表发汗药可随时服用;9.某些药物的服用时间遵医嘱。
传统医学康复健康指导内容
![传统医学康复健康指导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a98d5c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f.png)
传统医学康复健康指导内容一、入院初期康复指导内容(一)入院指导:一般患者入院后向患者或家属做入院介绍;危重患者把病情向患者或家属做入院介绍。
介绍内容:1.工作人员介绍:自我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康复师等。
2.科室环境介绍:康复区理疗室、高压氧、病房等环境介绍。
加强病房安全管理介绍,病房内禁止煮东西,禁止吸烟等防火措施。
饮水机、电视剧、呼叫器等的使用方法。
3.物品保管:贵重物品自己妥善保管,一般物品放置在指定的位置,注意防到。
住院规则介绍:患者住院期间禁止外出,介绍探视指导,作息制度。
(二)患者安全措施指导:根据风险评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防坠床、防跌倒的知识宣教,指导患者及家属预防坠床、跌倒、压疮的措施。
告知警示牌的作用、目的。
(三)饮食指导:注意培养患者合理的饮食习惯,入高血压患者宜用低盐饮食,糖尿病宜用低糖饮食,发热患者宜多饮水。
根据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饮食摄入方式的指导,若鼻饲患者应做相应的鼻饲饮食指导。
(四)体位护理的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家属良肢位的摆放方法。
并定时更换体位,其间隔时间根据患者的皮肤情况而定。
教会家属叩背的方法,指导家属每次翻身时为患者进行叩背,预防肺部感染。
(五)肢体关节被动运动;教会家属肢体关节被动活动的方法,并指导家属每天为患者进行肢体关节被活动两次,每次约20分钟。
(六)排泄异常的照护:根据患者排泄存在的问题指导家属给予相应的照护。
如便秘及大便失禁的患者教会患者家属排便训练的方法,指导家属为患者进行排便训练。
留置导尿的患者指导家属留置尿管的照护及膀胱功能训练方法等。
二、中的康复指导内容(一)肢体关节的活动肢体活动障碍的给予被动活动,健肢给予主动活动或抗阻活动增加肌力训练。
指导患者用健肢带动患肢活动。
(二)翻身训练:训练指导患者从仰卧位向左右两侧翻身。
(三) 桥式运动:指导患者及家属伸髋练习即桥式运动(抬臀运动),先进行双侧桥式运动训练,再进行单侧桥式运动训练,为了获得下肢内收和外展的控制能力应进行动态的桥式运动训练。
中医药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
![中医药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2999847c866fb84ae55c8d52.png)
中医药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另可用敷贴疗法,或口服“玉屏风散”、“朴中益气汤”等。
另外,内伤咳嗽在缓解期间,应坚守“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补虚固本以图根治。
高血压病(眩晕)中医特色健康教育1、高血压最新标准是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ITllllHg为高血压。
2、根据临床体征高血压病分为三期:I期无心脑肾损害;Ⅱ期有心肾损害;Ⅲ期有脑出血、脑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3、高血压病临床表现以头痛(胀)眩晕、血压升高为主。
4、争取尽早判断病人病情,及时治疗。
【预防与保健】1、膳食方面:低盐清淡(食盐每天控制在6克以下),食物以低脂肪、低胆固醇和适量蛋白为主,如:豆浆、豆腐、牛奶、鸡蛋、鱼、虾、瘦肉等,还需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如洋葱、芹菜、荠菜、绿豆、冬瓜、紫菜、苹果等。
还可以服用一些有效的单方草药,如野菊花、枸杞子、天麻、山楂、桑寄生、草决明、黄芩、双钩藤、葛根等药,都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且没有什么副作用。
另外可根据个人饮食习惯食用糖醋大蒜头、牡蛎香菇汤、玉米须茶、芹菜鲜汁茶、陈皮山楂乌龙茶、白菊花茶等。
戒烟限酒,忌辛辣,限高粱厚味之品,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时下蹲和立起时勿过猛过快,最好用坐式马桶。
2、起居方面: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精神紧张,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避寒冷刺激,尤其冬三月。
晚饭后不宜饮用浓茶和咖啡。
3、运动方面:可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及散步:每周五次,每次30分钟。
气功一般以静功为主,适当功如送静功、放松功等。
4、心理方面: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平和、开朗、切忌发怒、急躁而导致病情加重。
可鼓励病人参与娱乐康复活动如园林、钓鱼、书画、弹琴赏月等活动,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5、定期进行血压测量,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获得降压效果后,不要停药,使用维持量。
6、如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及心前区痛症状及时就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期间对病人进行自我护理能力的教育,教会病人相关自我护理的知识与技能,
有助于病人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
如对针灸治疗的病人,应指导病人起针
后休息10分钟,6小时内不要洗浴,以防针孔感染。
又如敷贴膏药的病人对膏
药的保护方法,妇科阴道用药病人的塞药方法等等,培养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对疾病的恢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对按摩推拿的病
人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自我按摩知识教育,如振耳、搓饮食调护的指导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许多食物与中药一样具有四气五味的性能,也具有治疗补体的作用。
饮食护理得当,则脾胃得养。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
”由此可见,合理的饮食结构对疾病的康复是十分重要的,如针对小儿脾胃特点,提倡“忍三分饥,吃七分饱”。
在治疗过程中,为病人制定一套合理的饮食方案,耐心地讲解饮食疗法的重要意义,让病人从心理上接受、重视饮食疗法。
如肾病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脾肾气虚,在治疗的同时以黄芪鲤鱼汤,能起到消退水肿的作用。
中医推崇辨证择食,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身体素质选择适宜的饮食,同时调配饮食时要注意适量,软硬适当,宜清淡,忌过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食不洁导致胃肠疾病或加重病情。
饮食护理中特别强调注意饮食禁忌,如患有疖、痈、疮及各种皮肤病者忌食虾、蟹、牛肉等。
情志护理的指导
中医认为七情致病,可直接影响相应的脏腑,使其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发生或病情加重,故中医护理应注重情志调养,避免七情内伤。
病人的精神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有很大的影响。
教育病人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宿命论观念和悲观消极情绪。
同时对家属进行保护性原则教育,教育他们在精神上给病人支持和鼓励,避免恶性刺激。
从中医学理论分析,情志失调容易伤肝,过度忧虑则肝气郁结,疏泄不利,增加治疗难度。
积极愉快的心理,可增强抗病能力,起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生理作用。
注重培养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手浴面、头顶热敷等等.
服药指导
中药大多由天然植物做成,其副作用较少,而其疗效也较慢,对个别药性过苦过寒的药物应慎用。
中药很讲究药物的煎法,因为它与疗效有关。
煎药前应根据处方配齐药物,煎前凉水浸泡1~2小时,解表发汗药宜轻煎,沸后15分钟即可;补益药益久煎,沸后煎45分钟左右。
煎药的火候也有大小,解表发汗药宜武火,补宜药沸后宜文火。
煎药器皿以砂锅为最佳。
服用中药一般宜温服,应辨证服药,得效即止。
另外,服药期间应注意饮食与药物的禁忌,如服蜂蜜忌食葱,服补气药忌食萝卜等等。
日常保健教育
住院期间对病人进行日常保健教育是最受病人欢迎的健教形式,可以采取聊天、发放卡片、制作宣传册等多种方式进行。
内容以实用有效为指南,如生姜单煎加红糖服治风寒感冒轻症,胡椒研末入猪肚中炖服治胃寒脘痛,绿豆煎汤治疗痈肿疮瘘或暑热烦渴,玉米须大剂量煎汤治疗水肿等等,这些住院期间获得的小常识,方便实用,病人出院后也能将这些知识带入家庭或传授给他人,这种自然的健康知识传递为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
归纳综合教育
由于中医治疗护理的整体性,就诊的病人往往会同时接受几种不同的治疗,或同一病人患有几种不同的疾病,而病人对需求的健康知识又缺乏综合能力,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制作一张日程表,将治疗、护理、健教作一个系统的安排,这种归纳后的图表在临床使用中能有效地提高健教的效果。
在实施归纳综合教育时,要严格把握“以病人为中心”这一原则,即病人需要什么知识就进行什么宣教。
尽量避免病人的被动学习,给病人施加无形压力。
同时注意分层次有侧重点地进行宣教,住院病人文化水平各不相同,对健教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各有差异,因此要因人施教,同时掌握好健教时间和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