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照明与物体的表面结 构
1、表面结构:物体的表面质感,人们对 物体表面质地的某种感受。 2、电视画面逼真的表达出物体的质感, 能增强画面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3、光线塑造质感的类型: (1)粗糙:表面亮度均匀,用侧光表现 表面起伏凹凸产生的不同影调。
第三节 照明与物体的表面结 构
(2)光滑:表面形成比周围亮度高很多 的光点,用散射光照明,缓解高光点与 其他部位的亮度差。 (3)透明:表面呈现出亮度不均的光斑。 用侧逆光和正面柔和的辅光一起表达出 透明感和质感。 (4)镜面:表面产生亮度极高的耀斑, 用散射光,拍摄时要在画面上有耀斑的 体现。
第二节 照明与物体的立体形状
1 、表现物体的各个面,塑造物体的立体 形状。 2 、用恰当角度展示物体纵深线条,表现 物体的高度。 3 、运用不同的光线方向表现物体不同的 立体视感效果。 ( 1 )顺光和散射光:全面展现表面特征, 立体感、形状塑造差
第二节 照明与物体的立体形状
(2)侧光和斜测光:表现物体的立体形 状有明显效果 (3)逆光:只能表现物体的轮廓特征。 (4)弱光:质感强,立体感差 (5)强光:立体感强、质感差
第一节 重新认识眼睛
a、亮环境中,人眼 视觉对波长为 555nm左右的绿 色光最敏感。 b、暗环境下,人眼 对波长512nm的 光最敏感。
(4)人眼对色彩反应受环境、背景、 周围物体色彩的影响发生变化。 4、视界容量范围 (1)视界范围广,视界角度一般为: 水平160°,垂直110° (2)被观察影像不随视点不同而变形
第二节 摄像机作为人的“眼睛”
c、亮暗适应范围 在日常情况下: 景物亮度比:1:200 人眼亮度容纳比:1:1000 彩色电视摄像机:1:30
第二节 摄像机作为人的“眼睛”
三、电视工作者的要求


尽力消除人眼观察给电视创作带来的影 响和“干扰”,站在镜头的角度来观察 景物。 逐渐缩小眼睛观察与实际画面效果之间 的差距。
第七章 电视照明与画面造型


照明可以通过自然光或灯光的亮暗、色 温变化;被摄物体表面所具有的颜色强 弱以及不同质感反映的光色变化来决定 整个画面的基调。 亮暗:明调、暗调 色彩:冷、暖色调 质感:硬调、软调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第一节 重新认识眼睛
(3)人眼由视觉中心点向四周 边缘,呈现一种由清晰到模糊 的简便状态。
第一节 重新认识眼睛
5、视焦点调节变换能力 人眼可以瞬间的、自如灵活的变换与调节 视觉的焦点,焦点在观察远近、亮暗、 横纵、点面转换时都很迅速。
第二节 摄像机作为人的“眼睛”
一、工作流程
1、光学系统:镜头(镜片组) 2、信号处理部分:摄像管靶面、电子处理 器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3、记录部分:磁带、光盘、硬盘。
第一节 照明与画面的空间深度
(1)选择合适的光线入射角 光线入射角:光源与被摄物两点之间形成 的直线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 入射角小<日出、日落>:透视效果强 入射角大<正午>:透视效果不明显 (2)确定光线方向 光线方向:光源在不同位置上照射出被摄 对象。 逆光和侧逆光反应出的透视效果明显。
第一节 照明与画面的空间深度
第一节 重新认识眼睛
(2)亮暗适应瞬间能力强:人眼对同一 视角中的景物能迅速区别亮的景物和暗 的景物。 (3)暗适应时:眼睛会将瞳孔开大,并 借助视紫红质来观察暗的环境。
第一节 重新认识眼睛
3、色彩适应能力 (1)色觉守恒:人眼对景物原有色彩的印 象和记忆不受照明条件的改变而影响。 (2)色后像:使景物的颜色有“残像”保 留现象 (3)色光灵敏度:对于不同波长的辐射光 有不同的灵敏度响应。 正常视力的眼睛:
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
郭 梁
第五章 光线与人眼视觉特性
一、人眼的视觉特性 二、摄像机的感光特性
第一节 重新认识眼睛
一、人眼的构造
1、光学系统:由角膜、虹膜、晶状体、睫 状体和玻璃体组成。 2、视网膜:接受光线信号处理部分,带有 盲点和黄斑。构成人眼视觉的关键部分。 3、视神经与大脑:作为信号传输和显示系 统。
第二节 摄像机作为人的“眼睛”
二、摄像机的视觉特性
1、对光色变化的感知与体现 摄像机对光色反应十分灵敏。在5600k和 3200k的光线下,记录景物色彩最正常。 偏色情况:a、用标准色温调白后,现场光 线高于标准色温会偏蓝,低于偏红。 b、在室内和室外交替拍摄时,色调会偏。
第二节 摄像机作为人的“眼睛”
(3)控制光线的明暗比例 对镜头内景物进行有目的地照明,形成 一定的明暗比例。 对远近不同的景物进行照明上强弱、亮 暗、色彩深浅的不同处理,增强空间 的透视效果。 (4)色调冷暖的配置 通过对画面中色彩关系的处理,在色感
第一节 照明与画面的空间深度
上体现空间深度。 冷色调:推远的感受 暖色调:靠近的感觉 通过冷暖色调的搭配可再现真实的空间, 创造幻觉的空间。
第一节 重新认识眼睛
第一节 重新认识眼睛 二、人眼的视觉特性
1、感受可见光强与弱的能力 视网膜内壁有两种不同的感光细胞 a、杆状细胞:感光灵敏度高,能够感受弱 光,“夜视的感受器官”。 b、锥状细胞:感光灵敏度低,感受亮光 部位的层次和质感,感受颜色。
第一节 重新认识眼睛
2、亮暗适应能力 (1)亮暗适应范围大:瞳孔和黄斑能适 应亮度相差10万倍~100万倍的光线。 人眼随环境亮度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视觉 响应: a、明视觉响应:由锥状细胞起作用。 b、暗视觉响应:由杆状细胞起作用。 c、中介视觉响应:由锥状细胞向杆状细胞 过渡。
c、一天中日光色温会随时间变化,也会 产生偏色。 d、周围环境会对画面正常色调的还原产 生影响。 2、对人眼视域的拓展和开发 a、长焦镜头:“望远镜” b、广角镜头:透视感和清晰度强于人眼
第二节 摄像机作为人的“眼睛”
c、微距近摄功能:“显微镜” 3、对视角之内物象的理性思考 a、摄像机镜头的观察相比人眼:更具有目 的性、选择性、典型性、理性特点。 b、照度要求: 最低要求300lux 在照度1000lux~20万lux之间,记录影像 效果最佳。
第七章 电视照明与画面造型
画面造型:在二维平面上,塑造出三维
立体形象,表现出被摄物的空间深度、立 体形状、表面结构、画面基调等视觉特征。
空间深度 立体形状 表面结构 画面基调
第一节 照明与画面的空间深度
表现空间深度的元素:景物影调的深浅、 物体大小、色彩浓淡、光线亮暗。 1、空气透视规律 视点与景物之间距离的远近对景物的影调、 色彩、结构都有规律性的影响。 2、照明与空间透视 与光线的入射角、方向、亮暗、色彩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