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数字通信原理 教学大纲

数字通信原理   教学大纲

数字通信原理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90192Z10课程名称:数字通信原理/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概率论、数理统计、信号与信息理论基础适用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教材、教学参考书:[1]Robert G. Gallager等,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年6月.[2]曹丽娜等,通信原理大学教程(第1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3]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第7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11月[4]常君明等,数字通信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数字通信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信息安全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掌握较广泛的现代通信理论和基本技术,课程以现代通信系统为背景、以通信系统的模型为主线,系统的介绍了现代通信,特别是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分析方法,并介绍了通信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程,初步培养学生对通信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掌握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的分析方法;熟悉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通信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能力:通过学习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设计和实现通信原理的一般过程,将通信原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针对具体设计要求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开发通信系统的能力,结合课程实验和现代通信技术及系统的分析,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

素质:建立完整的通信架构,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和实践,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素质,提升主动学习的基本素质。

通过课外研讨和实践模式,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素质。

《通信原理》obe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obe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obe教学大纲一、引言通信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重要课程,掌握通信原理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制定《通信原理》OBE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能力通过学习《通信原理》课程,学生应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1 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2 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信号传输方式;1.3 掌握调制解调技术和带通信号的传输;1.4 了解多路复用技术和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1.5 了解误码检测和纠正的基本方法。

2. 实际应用能力2.1 能够对通信原理进行分析和设计,解决实际通信系统中的问题;2.2 能够使用通信原理的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实际操作;2.3 具备开展通信原理实验和项目的能力。

3. 综合能力3.1 能够独立学习和掌握新的通信原理知识;3.2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3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1. 课程简介与基本概念1.1 通信原理的定义和作用;1.2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与模型;1.3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数字通信系统2.1 数字信号的特点与表示方法;2.2 传输信道的基本特性;2.3 基带传输系统与带通信号传输系统;2.4 数字调制和解调技术。

3. 多路复用技术3.1 多路复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2 分时复用技术;3.3 频分复用技术;3.4 波分复用技术。

4. 误码检测和纠正4.1 误码的发生原因和分类;4.2 奇偶校验和循环冗余校验;4.3 海明码与纠错编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讲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例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教学设置相关实验项目,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数据通信原理第3版教学设计

数据通信原理第3版教学设计

数据通信原理第3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数据通信原理》(第3版)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2.掌握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编码和调制技术;3.熟练掌握常见的数字化调制和编码技术,并能在实践中应用;4.研究数据通信系统的几种传输介质和物理层的特性;5.了解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协议,并能够分析网路的性能。

2. 教学内容2.1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1.数据通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信道和信噪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4.传输介质的分类和特性;5.OSI参考模型的原理和功能。

2.2 数据通信编码和调制技术1.不归零编码和曼彻斯特编码;2.4B/5B编码和8B/10B编码;3.相位调制和频率调制;4.QPSK调制和16QAM调制;5.误码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3 数据通信物理层和网络层1.传输介质的物理层特性;2.传输介质的利用率、带宽和信道容量;3.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协议;4.TCP/IP协议的原理和功能;5.分析网络性能和带宽利用率。

3. 教学方法3.1 理论教学1.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演示图、示例及公式等多种方式,生动形象地展开复杂的概念和过程;2.讨论与互动:利用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手段,引导学生探究数据通信原理的基本思想;3.教材阅读:要求学生提前进行教材阅读和预习,掌握相关知识。

3.2 实践教学1.实验室实践:采用实验室教学方法,让学生真实操作模拟实验,体验数据通信原理;2.计算机仿真实践:以计算机为平台,进行各种数字调制、编码和解码的仿真实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加深记忆。

4. 课程考核1.考试:每学期进行一次闭卷考试,考试内容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照实验内容进行实验、记录、分析和总结,提交实验报告;3.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论文题目,进行数据通信原理相关领域的深度研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期末论文。

数字通信原理第三版教学设计

数字通信原理第三版教学设计

数字通信原理第三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与目标1.1 教学背景数字通信原理是通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介绍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信道编码、常用数字调制与解调方法、均衡和误码性能等内容。

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数字通信原理的学习已经成为培养通信类专业人才的必备课程。

1.2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了解不同数字调制和编码技术的优缺点及误码性能、掌握常用的均衡技术以及数字信号的传输特性,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式2.1 教学内容数字通信原理第三版教学内容如下:1.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2.信道编码3.基带信号的数字调制和解调4.传统模拟调制的数字建模5.均衡和误码性能2.2 教学方式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掘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是:1.数字调制和解调的基本原理2.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不同数字调制和编码技术的特点和应用4.均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3.2 教学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难点主要是:1.数字信号传输特性的分析和设计2.均衡技术的应用和误码率性能分析3.数字调制和解调技术在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四、教学评价4.1 教学方式本课程教学方式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掘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4.2 评价指标本课程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1.学生对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否掌握;2.学生对不同数字调制和编码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是否理解;3.学生对均衡技术的应用和误码率性能分析是否掌握;4.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

五、教学资源与保障5.1 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1.教师教学课件和案例资源;2.学生实验室设备和工具。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传输、编码、调制解调等技术。

3. 帮助学生了解网络体系结构,掌握OSI七层模型和TCP/IP协议栈的基本原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通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数据通信设备,进行网络搭建、调试和维护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小组项目中发挥各自专长,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据通信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素养,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

3. 通过对数据通信技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通信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和指导。

二、教学内容1.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包括数据通信的定义、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分类、数据传输方式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据通信概述2. 数据传输技术:信号传输、基带传输、频带传输、编码与解码、调制与解调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数据传输技术3. 网络体系结构:OSI七层模型、TCP/IP协议栈、各层功能及协议。

教材章节:第三章 网络体系结构4. 数据通信设备与网络搭建:介绍常见的数据通信设备、网络设备及其功能,实践操作网络搭建与调试。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据通信设备与网络搭建5. 数据通信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数据通信解决方案,如互联网、移动通信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数据通信应用案例6.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介绍网络安全知识,强调网络道德规范。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数据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数据通信相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了解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和协议;–熟悉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数据通信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搭建和调试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技能;–能够撰写数据通信相关的技术文档和报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通信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数据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地位,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通信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2.数据通信系统组成:通信信道、传输介质、数据终端设备、数据交换设备等;3.数据通信技术:信号传输、调制解调、编码解码、信号检测等;4.数据通信协议:OSI模型、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等;5.数据通信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误码率、带宽、传输速率、可靠性等;6.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互联网、移动通信、局域网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使学生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如《数据通信原理》等;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实验设备:配置数据通信实验设备,如通信模块、传输线路等,便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通信原理》obe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obe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obe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应用。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2. 了解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方法;3. 掌握常见的通信协议和标准;4. 了解通信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绪论*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方法。

2. 模拟通信系统* 模拟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

3. 数字通信系统* 数字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

4. 通信协议和标准*常见的通信协议和标准介绍;* 通信协议和标准的实现和应用。

5. 通信系统应用和发展趋势* 通信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3. 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等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1. 采用综合考核方式,包括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等多个方面;2.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20%;3.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试内容涵盖所有知识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应用题等类型;4.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讨论等;5. 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实验表现等多个方面。

《数字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数字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数字通信原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字通信原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5学分适用专业: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课程的教学目的《数字通信原理》课程是本科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核心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对数字通信系统获得较完整的概念,并掌握数字通信的基本技术和应用。

学好这门课,将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会对从事通信、计算机等方面的工作有所帮助。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脉冲编码调制(PCM)通信系统的构成及模/数变换、数/模变换的具体过程,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和同步数字体系(SDH)的相关内容,数字信号传输方式及SDH传输网的关键技术等。

了解语音信号压缩编码的基本概念,拓展知识与前沿技术等内容。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主要包括:(1)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及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2)脉冲编码调制(PCM)通信系统的构成,抽样、量化、编码和解码的相关内容;(3)PCM时分多路复用通信系统的构成及PCM30/32路系统帧结构;(4)数字复接的基本概念及异步复接二次群帧结构;(5)SDH基本概念及SDH的基本网络单元的作用;(6)基带传输线路码型的码型变换规则及特性分析;(7)SDH自愈网基本概念及几种自愈环原理。

三、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建立在精心设计的教学策略、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高效的人机交互基础上。

以理论教学为主,结合实例的分析讲解;适时总结、归纳;设计适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注重学习过程的系统引导和学习支持。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通过课程介绍和课程导学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体系、课程提供的学习资源、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课程考核方式、学习方法等。

➢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有效地学习。

➢提供满足教学需求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内容。

教学视频对重点和难点内容分析透彻、有理有据、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2014-2015)(共5篇)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2014-2015)(共5篇)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2014-2015)(共5篇)第一篇: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2014-2015)数字通信原理(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介绍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基本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标的计算与分析方法以及数字信号的基本特性。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对数字通信及数字通信系统有较完整的概念,掌握数字通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从事数字通信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该课程总学时为84学时,其中授课学时为64学时,实验为20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先行课程有:电路、概率论、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技术等。

1.了解通信发展史及信息概念。

2.掌握常用的模拟信号数字化的编码方法。

3.掌握数字信号的基带、频带传输原理,最佳接收原理。

4.掌握同步技术。

5.掌握差错控制编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PCM、ΔM编码、基带传输、频带传输、信道编码、同步技术。

教学难点:各章节所涉及的数学推导、各种系统框图、各点波形。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和多媒体教学为主,加强实验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时分配(64)1.绪论 4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了解 1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掌握 1 1.3 信道与噪声了解 2 3.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10 3.1 相关概念掌握 2 3.2 脉冲编码调制(PCM)掌握 4 3.3 增量调制(ΔM)及其改进型掌握 2 3.4 其他调制方式了解 2 4.多路复用与数字复接 6 4.1FDM、TDM 掌握 3 4.2其他复用方式了解 3 6.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10 6.1数字基带信号掌握 2 6.2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掌握 2 6.3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系统掌握 2 6.4眼图、均衡、部分响应技术掌握 3 6.5最佳接收掌握 1 7.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10 7.1数字振幅调制掌握 2 7.2数字频率调制掌握 2 7.3数字相位调制掌握 2 7.4QAM 掌握 2 7.5 其他调制及数字调制系统性能比较了解 2 8.同步系统 10 8.1载波同步技术掌握 3 8.2位同步技术掌握 4 8.3群同步技术掌握 3 9.差错控制编码 10 9.1常用的几种简单分组码了解 2 9.2线性分组码掌握 3 9.3循环码掌握 3 9.4卷积码了解 2 10.伪随机序列及编码 4 10.1 m序列掌握 2 10.2 伪随机序列的运用了解2 11.实验20 CPLD可编程数字信号发生器工作原理、各种模拟信号电路原理实验话路终端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原理实验2 抽样定理与PAM调制解调实验 2 PCM单多路编、译码实验 4 AMI/HDB3编译码过程实验 2 FSK调制、解调实验 2 二相BPSK(DPSK)调制、解调实验 2 数字同步与眼图实验 2 VCO锁相环电路实验 2五、考试范围与题型考试范围与分数比例1.通信的概念、组成及指标 10%2.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20%3.数字复接与多路复用 5% 2.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20% 3.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20%4.同步系统 10%5.差错控制编码 15% 考试题型与分数比例1.填空 20%2.选择 10%3.分析 35%4.计算25%六、教材与参考资料1.教材:王兴亮等编著.《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三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参考教材:1)樊昌信等编著.《通信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2)曹志刚.《现代通信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3)郭永贞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4)李文海等编著.《数字通信原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撰写人:,审核人:)第二篇:数字通信原理教学大纲(80学时)数字通信原理(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介绍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基本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标的计算与分析方法以及数字信号的基本特性。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DataCommunicationPrincip1es)学时数:48实验学时:8课外学时:03网络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数据通信获得较完整的概念,并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理论,为以后学习相关网络课程打下必备的基础,为从事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数据通信主要包括数据传输、数据交换和数据通信网以及相关的通信协议。

本课程主要讨论数据通信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协议。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理解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了解数据通信中基本的通信技术,理解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以及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式。

掌握数据信号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数字传输的基本理论;掌握基带信号波形形成和部分响应原理:掌握各种数字调制信号的表示和调制解调原理;掌握数据信号数字传输的特点和相关基本概念。

了解数据交换的的原理及特点。

掌握通信协议的概念和层次结构;了解物理层协议。

掌握通信协议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掌握同步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具体实现方法。

理解各种不同数据通信设备采用的主要技术和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数据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基本内容:(一)数据通信的概念 (二)数据通信网与计算机网 (三)数据传输方式(四)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 (五)数据通信的发展二、基本要求:(一)了解数据通信的特点及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二)理解数据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的概念与组成及两者之间的区别。

(三)了解数据传输的几种分类方式。

(四)了解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五)了解数据通信发展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其中: 学分数: 适用专业: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基础(4学时)一、基本内容:(一)传输信道概述(二)数据编码技术(三)数据压缩技术(四)差错控制技术(五)多路复用技术(六)数字复接技术二、基本要求:(一)了解信道的分类方法;(二)了解数据通信中基本的通信技术,掌握采用各种技术的原因和目的; (三)理解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以及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四)了解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以及数据压缩的实现方式。

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教学大纲一、引言通信原理是计算机通信领域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以传递信息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在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方面的能力。

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指导。

二、教学目标通过通信原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 掌握典型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3. 理解通信原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4. 具备设计简单通信系统的能力;5. 培养团队合作、沟通与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通信系统基本概念- 信号与噪声- 信道与编解码- 模拟与数字通信2. 传输介质与信道特性- 传输介质的分类与特点- 信道传输特性的度量与分析3. 基带传输与数字调制- 码元与波形传输- 基带信号的传输与接收- 脉冲调制与解调技术4. 模拟调制与解调- 调制与复用技术- 频移键控与相干解调- 调制解调器的实现与性能分析5. 数字调制与解调- 常见数字调制技术- 正交调频与正交振幅调制- 调制解调器的性能分析与优化6. 多路复用与多址技术- 分时复用和频分复用- 输错编码与差错判决- 多址接入技术与协议7. 信道编码与纠错- 奇偶校验与海明码- 奇偶校验与循环冗余校验- BSC和AWGN信道中的纠错编码8. 无线通信与信道传输-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信道传输与性能分析- 天线与传输功率控制四、教学方法1. 理论课讲授:通过讲解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提供学生必要的理论基础。

2. 实验教学:设计通信原理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与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或案例分析,激发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4. 常规作业与课后习题:布置作业和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在通信原理课程中的理论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通信原理》(第3版)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第3版)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XXXXXXX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s课程性质:必修、考试总学时数:80(理论学时:70 实验学时:10)折算学分: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信号与系统》、《高频电路》选用教材:《通信原理》(第3版)高媛媛、魏以民、郭明喜、沈越泓编著,2020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系统工程等本科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地位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从模块级、系统级的层次上,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对数字通信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运用通信理论和计算机进行分析和设计)。

培养学生在模块级、系统级层次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数字通信方面不断涌现的新理论新技术的能力。

(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系统工程等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

(三)基本理念遵循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教学过程中要强调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使学生夯实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基本能力、提高基本素质。

(四)设计思路以培养学生在模块级、系统级层次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来选择课程内容;以知识验证、综合和创新为原则设计实验内容;优化考核方式,建立以衡量综合素质为依据的评分标准,采用理论考试、平时成绩等综合测试评估的方法评定课程成绩;教学方法由传统的“注入式知识传授”转变为“交互式素质教育”;授课方式由“连续型细节式授课”转变为“启发式授课”;教学形式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形式灵活的互动交流”。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鼓励并引导他们的求知欲、想象力、创新欲和探索精神。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相关分析结论,掌握在模块级、系统级层次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为后续专业课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数字通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课程目标为:1.掌握伪随机序列中m序列和Gold序列的基本概念、性质、产生方法及计算机编程;了解扩频调制技术,掌握两种普遍使用的扩频调制方法:直接序列扩频和跳频扩频;2.掌握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针对卫星通信系统的无线链路分析,和无线通信信道。

了解针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衰落现象,改善系统性能的分集技术、MIMO技术、OFDM技术以及多址技术。

3.理解不确定性、信息、互信息、熵和相对熵等基本概念,掌握无失真数据压缩时的信源编码定理和数据压缩算法、信道编码定理、信息容量定理和有失真数据压缩时的信源编码定理--率失真定理;4.了解码距与纠检错位数的关系;掌握线性分组码的原理、生成矩阵与校验矩阵的分析计算,重点是循环码的原理与编码解码方法;掌握卷积码的原理、图形描述(树状图、网格图、状态图)与解析描述(生成矩阵、监督矩阵)以及最大似然译码(主要为维特比译码算法);了解卷积码的网格编码调制的思想、Turbo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等近年来新兴的编码研究热点。

5.掌握通信系统的同步技术,主要包括载波同步、码元同步、帧同步以及扩频同步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法。

三、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本课程支撑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要求中的如下指标点:●指标点1.4:掌握信息工程专业知识,并能够综合应用相关知识解决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指标点2.4:能够应用信息工程专业知识,并通过文献研究,深入分析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指标点3.1:掌握电子电路基础知识,能够设计/开发通信、电路、信号处理、微波器件或信息安全系统解决方案。

四、课程目标与课程支撑的指标点的对应关系五、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对应关系六、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如下:1.扩频调制:(6学时)伪随机序列的基本概念,包括m序列和Gold序列的性质、产生方法和计算机编程;扩频调制技术,两种普遍使用的扩频调制方法:直接序列扩频和跳频扩频。

《数据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数据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数据通信原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据通信原理》英文名称:Data communication principle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数据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专业(本科)、计算机通信专业(专科)和通信技术专业(专科)的必修课。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数据通信获得较完整的概念,并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现代通信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等后续课程打下必备的基础,并为从事数据通信和计算机通信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二、课程基本要求数据通信主要包括数据传输、数据交换和数据通信网以及相关的通信协议。

本课程主要讨论数据通信的基本理论,对于具体电路不作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1.理解平稳随机过程的特征和处理方法。

2.掌握数据信号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数字传输的基本理论;掌握基带信号波形形成和部分响应原理;掌握各种数字调制信号的表示和调制解调原理;掌握数据信号数字传输的特点和相关基本概念。

3.掌握差错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了解常用差错控制码的构成原则。

4.了解数据交换的原则;掌握各种交换方式的原理及特点。

5.掌握通信协议的概念和层次结构;了解物理层协议;掌握传输控制规程及X.25建议的主要内容;了解分组交换其他相关协议。

6.掌握数据通信网的基本概念;掌握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和数字数据网的构成和基本原理。

三、课程内容总学时数:70学时学分:3.5理论学时:56学时实践学时:10学时机动学时:2学时考核学时:2学时1.数据与数据通信了解基本概念,掌握数据通信的特点。

2.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掌握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功能。

3.传输代码了解常用传输代码。

4.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掌握调制速率、数据传信速率、数据传送速率的定义;掌握调制速率与数据传信速率的关系;了解数据通信系统可靠性质量指标;掌握频带利用率的定义。

5.数据传输方式了解各种传输方式的概念。

6.概述掌握数据信号的时域波形及频谱特征;掌握传输信道的分类及数据信号传输的基本方法;了解信道容量的概念及模拟信道、数字信道容量的计算。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数字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数字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课程教学《数字通信原理》教学大纲(2006-9-9修订)总学时:76 理论课学时:58 实验课学时:18一、课程的性质数字通信原理是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这是一门系统性、理论性强,同时又强调实践性的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

二、课程的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通信系统的物理层的各主要组成部分和基本技术,掌握数字通信系统基本的测试技能和手段,为以后学习信息与通信领域更高级的专门课程,以及今后从事电信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适用专业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等。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1.理论教学部分:(1)、通信系统概论(2学时)内容: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通信系统的模型与分类;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要求:(a)了解数字通信系统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动向;(b)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与分类;(c)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d)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2)、信息论基础(6学时)内容:信息度量;离散信源的熵;两离散信源的联合熵、条件熵和互信息;连续信源的熵、联合熵、条件熵和互信息;信道容量和香农公式。

要求:(a)掌握离散信源信息量、平均信息量(熵)的定义和计算;掌握各种熵和互信息量间的计算及相互间关系;(b)掌握连续信源相对熵的定义和计算;掌握各种熵和互信息量间的计算及相互间关系;(c)掌握离散和连续信源最大熵的概念;(d)掌握离散和连续信道信道容量的定义和计算。

理解掌握香农定理的涵义,掌握信道容量、带宽和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3)、模拟信号的数字编码(8学时)内容:抽样定理;均匀量化与非均匀量化;最佳量化;对数量化与折线近似;自适应差分编码调制;增量调制要求:(a)掌握低通和带通抽样定理。

数字通信技术教学大纲

数字通信技术教学大纲

数字通信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数字通信技术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主要介绍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技术和系统。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字通信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掌握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2. 了解数字调制、解调、同步等关键技术;3. 熟悉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估;4. 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法;5.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数字通信概述1.1 数字通信的定义和特点1.2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1.3 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第二章:数字调制技术2.1 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2.2 线性调制技术2.3 非线性调制技术2.4 数字调制的应用和优化第三章:数字解调技术3.1 数字解调的基本原理3.2 线性解调技术3.3 非线性解调技术3.4 数字解调的应用和优化第四章:数字同步技术4.1 数字同步的基本原理4.2 锁相环技术4.3 载波同步技术4.4 位同步技术4.5 数字同步的应用和优化第五章:数字通信系统性能评估5.1 信噪比和误码率的概念5.2 误码率的性能评估5.3 频谱效率和数据速率的性能评估5.4 数字通信系统的优化设计第六章:数字通信系统设计和实现6.1 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流程和方法6.2 基于MATLAB的数字通信系统设计和模拟6.3 基于FPGA的数字通信系统设计和实现6.4 基于ARM的数字通信系统设计和实现6.5 数字通信系统的调试和优化方法介绍。

数据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数据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纲要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学时与学分课程代码:0911070060,开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第4学期开课。

课程总学时48学时,3学分。

包括课堂讲授48学时。

(二)课程性质《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必修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连、运输层、应用层、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和因特网的演进等内容,重点为以TCP/IP协议族为核心的一些常用网络协议以及一些网络新技术。

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所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该课程属于理论教学课程。

(三)教学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

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要求越来越多的用户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作为与计算机及网络密切相关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要求就更高,计算机网络应是该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必备素养。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学生在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之后,才能更好地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本课程的前续课程为《计算机原理》,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继课程《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和《信息安全技术》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一)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4.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5.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6.数据通信基础教学要求:了解常见的网络分类方法和主要性能指标;掌握网络的体系结构;了解数据通信中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1.常见的网络分类;2.网络体系结构。

3.数据通信基础教学难点:网络体系结构授课学时:6学时(二)物理层教学内容: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4.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5.信道复用技术6.同步光纤网SON-ET和同步数字系列SDH7.物理层标准举例教学要求:掌握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掌握信道复用技术教学重点:1.物理层的主要功能;2.信道复用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分类:职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数据通信原理
编者:
定稿(或修改)时间:
第一部分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数据通信原理》是计算机通信专业及各专业方向的职业基础课。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数据通信获得较完整的概念,并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以后学习计算机通信网等后续课程打下必备的基础,并为从事数据通信和计算机通信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信道、信源编码、数字基带传输、数字频带传输、同步技术、差错控制技术、多路复用技术、数据链路传输规程、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三、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工程数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后续课程:计算机通信网、宽带接入技术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及学时分配
1. 学时:参考学时为70
2.学时分配
说明:本课程学时以70学时为主,根据各学期实际需要,学时可适当增减,。

二、推荐教材及要求
(一)推荐学生使用教材
1. 陈光军《数据通信原理及应用教材与实训》,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9 (二)教学参考书
1.达新宇《数据通信原理及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
2. 李斯伟《数据通信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年
三、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的说明
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

学生应当掌握工程数学的基本知识,要熟悉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电子基本仪器的操作知识。

四、课程考核
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占30%(作业、出勤占20%,实验成绩占10%),期末考试占70%。

考核形式:考试(开卷)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概论
【教学内容】
1、通信基本概念
2、计算机通信系统模型
3、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的计算。

【教学要求】
了解通信基本概念及其发展,理解通信系统模型,通信系统分类及通信方式;掌握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及含义。

【学生练习】
1、通信基本概念
2、通信系统分类及通信方式,计算机通信系统模型,
3、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二、数据通信基础
【教学内容】
1、数据信号的时域波形及频谱特征
2、数据传输的概念与分类
3、信息及度量
【教学要求】
了解信息的度量;理解数据信号的时域波形及频谱特征;掌握数据信号传输
的基本方法。

【学生练习】
1、信号的时域、频域表示
2、数据传输的各种方式
3、信号的度量
三、信道
【教学内容】
1、调制的功能及分类
2、线性调制系统
3、非线性调制系统
4、模拟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教学要求】
了解传输损耗的来源;理解传输信道的分类;掌握信道容量的概念及模拟信道、数字信道容量的计算。

【学生练习】
1、传输损耗的分类
2、有线信道的分类、特点
3、无线信道的分类、特点
四、信源编码
【教学内容】
1、抽样定理
2、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
3、脉冲编码调制PCM
【教学要求】
了解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过程;理解抽样定理的含义;掌握奈奎斯特第一准则,脉冲编码调制PCM的原理及实现。

【学生练习】
1、抽样定理的应用
2、脉冲编码调制PCM原理
五、数字基带传输
【教学内容】
1、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
2、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及其误码率
3、信道均衡的作用及部分响应系统
【教学要求】
了解数字基带信号及频谱特性,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时域均衡;理解无码间干扰基带传输系统抗噪声性能;掌握基带传输常用传输码型编码,眼图。

【学生练习】
1、基带传输常用传输码型、编码
2、无码间干扰基带传输系统判别
3、信道均衡的作用及部分响应系统的特点
六、数字频带调制与解调
【教学内容】
1、幅频键控ASK系统
2、频移键控FSK系统
3、相移键控PSK系统
4、多元数字调制
【教学要求】
了解数字调制系统原理及性能,改进的数字调制方式;理解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掌握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2ASK、2FSK、2PSK)。

【学生练习】
1、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2ASK、2FSK、2PSK)波形及特点
2、多元数字调制的特点
七、同步原理
【教学内容】
1、载波同步
2、位同步
【教学要求】
了解载波同步、位同步的概念和同步方法;理解载波同步、位同步系统的性能及其相位误差对解调性能的影响;掌握载波同步、位同步的原理。

【学生练习】
1、载波同步、位同步的概念
2、载波同步的分类、原理、特点
八、差错控制技术
【教学内容】
1、差错控制方法
2、常用检错码
3、线性分组码
4、循环码
【教学要求】
了解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理解信道容量与香农公式的含义;熟悉几种常用
的差错控制码,掌握线性分组码的概念、特点、编码规则。

【学生练习】
1、差错控制方法
2、常用的差错控制码的特点
3、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4、线性分组码的概念、特点、编码规则
九、信道复用
【教学内容】
1、信道概述
2、频分复用FDM
3、时分复用TDM
【教学要求】
了解信道的定义,传输媒介及复合调制与多级调制系统;理解频分复用及时分复用理论。

【学生练习】
1、信道的定义及分类、特点
2、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的特点
十、数据链路传输控制规程
【教学内容】
1、数据传输控制规程。

2、传输控制规程比较。

【教学要求】
了解数据链路传输控制规程的种类;理解数据链路的操作方式、HDLC的传输过程;掌握数据链路的概念和数据链路传输控制规程的主要功能。

【学生练习】
1、基本型规程中信息文电的基本格式
2、HDLC规程的帧结构和透明传输
3、HDLC规程的链路结构和操作方式
十一、计算机通信的标准接口
【教学内容】
1、RS-232C的特性
2、USB接口技术与应用
3、蓝牙技术
【教学要求】
了解接口的定义;理解一个完整的DTE/DCE接口标准的特性;熟悉常用接口(USB、蓝牙)的应用。

【学生练习】
1、RS-232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
2、USB接口的应用
3、蓝牙技术的发展趋势
四、实践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