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呕吐中医护理方案模板教学讲义PPT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模板精品PPT课件
• 为什么呕吐治疗时常取中脘穴,而不是上 脘或下脘穴呢?
足三里
• 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1横指处。
• 足三里是人体重要穴位,按摩足三里穴位 的作用有 : 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 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 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 梁丘等穴。
•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内分泌等穴。 • 6.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 • 7.遵医嘱药熨。 • 8.遵医嘱拔火罐,取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 • 9.遵医嘱红外线照射,取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或遵
医嘱予荷叶药熨(中药封包)胃脘部配以红外线照射。
(三)脘腹胀满
• 1.观察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 症状。
• 2.鼓励患者饭后半小时适当运动,如慢走,以不超过20分 钟为宜。保持大便通畅。
•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脾俞、胃俞、天枢、中脘等穴。
• 4.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合谷穴。
梁丘
• 梁丘穴位于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 的凹洼;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 的上方也是该穴。
脾、胃、交感、神门、贲门耳穴
天枢穴
• 位于肚脐眼旁开两寸的地方。 • 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动力
三、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一)呕吐 • 1.观察和记录呕吐物颜色、气味、性质、量、次数及伴随
症状。呕吐剧烈、量多,或呕吐物中带咖啡样物或鲜血时, 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 2.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脾俞、 胃俞等穴。 •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内关、膈俞、胃俞、脾俞等穴。 • 4.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或内关穴。 •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贲门等穴。 • 6.遵医嘱药熨(中药封包)。 • 7.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三章呕吐PPT课件
-
25
3 辨可吐与止吐
1.降逆止呕—祛除病因—和胃止呕 2.胃有痈脓、痰饮、食滞、毒物—邪去呕止—探吐 之法
-
26
4 辨可下与禁下
1.病在胃不宜攻肠,会引邪内陷 2.欲吐者不可下之 邪去呕止—排积食,败脓 3.属虚不宜下 4.兼表者不可下 5.胃肠实热、便秘、浊气上逆—通其便,浊气下行
-
27
(二)、 治疗原则
-
6
(三)《千金方•呕吐哕第五》治疗多有精辟论述:
“凡呕吐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胃寒呕吐——生姜+吴萸,丁香 胃热呕吐——生姜+黄芩、黄连
-
7
(四)《丹溪心法•呕吐》处方用药中肯,后世多用:
“胃中有热,膈上有疾者,二陈汤加炒山栀,黄连, 生姜;有久病呕者,胃虚不纳谷者,用人参、生姜、黄 芪、白术、香附之类。“
方药:保和丸
-
33
方解
保和丸加减
神曲、山楂、莱菔子、连翘 茯苓、半夏、陈皮 酒食 肉食 面食 食热
消食化积
和胃降逆
-
34
3.痰饮内停
症状:呕吐多为清水痰涎,头眩心悸, 兼次症:胸脘痞闷,不思饮食,或呕而肠鸣有声 舌脉:苔白腻,脉滑。 治则: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
35
方解:
-
48
▪ (4)玉枢丹:适用于感受暑湿时邪、秽浊之气,忽然呕吐, 用此药以解毒辟秽止呕,每次0.6克,每日2次,吐止停服。
▪ (5)生姜嚼服:适用于干呕吐逆不止。
▪ (6)干呕不息,蔗汁温服半升,日3次,人姜汁更佳。
▪ (7)胃冷呕逆,气厥不通,母丁香3个,陈橘皮1块,去白, 水煎热服。
-
呕吐优秀PPT资料
吐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其成因多由痰、气、血
瘀结于食管,渐致食管狭窄不通所致。可见于西医
学中的食管癌、食管炎、弥漫性食管痉挛等疾病。
四、辨 证
(一)辨证要点--辨虚实
实证:
★外邪、饮食、七情所致; ★发病急骤,病程较短; ★实证治疗,去其邪乃愈; ★预后良好。
辨证要点--辨可吐与止吐
呕吐大多属于病理现象,故一般均可选用降逆 止呕之剂,翼其胃气调和,使呕吐自止。但也不是 所有呕吐一概不问病因均用止呕之剂。例如,有些 呕吐是机体驱邪外出的抗病机能表现,这种情况, 应因势利导,使其邪去正安,无须止呕。
辨证要点--辨可下与禁下
就一般而论,呕吐不宜用下法,其理为呕吐病在 胃不应用下药攻肠。同时,呕吐能使胃中停滞之宿食 或不洁之物从上排出,下之无益。若呕吐属于虚者, 下之更有虚虚之弊。若呕吐属于外邪者,当逐邪外达, 其呕自止。亦不宜攻里,引邪深入。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 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 多有饮食、受凉、情志等诱因。临床所见以 偶然发生者居多,这种呃逆为时短暂,多在 不知不觉中自愈。有的则屡屡发生,持续时 间较长,“顽固性呃逆”,若出现在危重病 人,则往往为临终先兆,应予注意。
嗳气:胃气阻郁,气逆于上,冲咽而出,发出沉
胃气逆则呕苦。”
张仲景
治疗太阳中风之“干呕”,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散风 邪; 治疗少阳病之“心烦喜呕”,用小柴胡汤和解枢机; 治疗“食已即吐者”,用大黄甘草汤泻火降逆; “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孙思邈
“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 药。”
二、病 因 病 机
(四)肝气犯胃:(抑郁不达或恼怒伤肝) (3)气逆者兼见胀痛连于胁下 1、原则:饮食宜清淡,细软素食,卫生,少食多餐。 症状:饮食稍多即欲呕吐,时作时止, (3)酸水绿水,多为肝气犯胃;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模板PPT课件
•
(食、中指)处。
梁丘
• 梁丘穴位于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 的凹洼;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 的上方也是该穴。
SUCCESS
THANK YOU
2020/10/2
脾、胃、交感、神门、贲门耳穴
天枢穴
• 位于肚脐眼旁开两寸的地方。 • 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动力
三、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一)呕吐 • 1.观察和记录呕吐物颜色、气味、性质、量、次数及伴随
• 脾俞: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
•
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
•
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
Hale Waihona Puke •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
•
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 胃俞: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
•
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
•
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2个椎体,即
•
为第12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
• 在腹部,肚脐上方5寸、4寸、2寸的地方有 三个穴,分别叫做上、中、下脘。
• 为什么呕吐治疗时常取中脘穴,而不是上 脘或下脘穴呢?
足三里
• 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1横指处。
• 足三里是人体重要穴位,按摩足三里穴位 的作用有 : 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 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 5.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天枢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一)药物治疗
• 1.内服中药 • 勿空腹服药,服药前宜先进食少量易消化食物,
如稀粥等,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刺激;呕吐严重 者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服。服药期间禁食辛 辣刺激之品,以免影响药效。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汇报人:目录•呕吐的中医理解•中医护理呕吐的总原则•呕吐的中医护理方法•不同类型呕吐的中医护理方案•呕吐中医护理的注意事项和误区防范01呕吐的中医理解呕吐的定义和病因呕吐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患者自觉胃脘部不适,随之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病因中医认为呕吐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等。
具体来说,外感邪气、脾胃虚弱、肝气犯胃、食滞胃肠等都可能导致呕吐。
根据病因,呕吐可分为外感呕吐和内伤呕吐两大类。
外感呕吐多因感受外邪所致,内伤呕吐则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引起。
分类一根据病程,呕吐可分为急性呕吐和慢性呕吐。
急性呕吐多突然发病,病程短;慢性呕吐则病程较长,反复发作。
分类二中医对呕吐的分类肝与呕吐: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可导致胃气上逆而引发呕吐。
脾与呕吐:脾主运化,若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谷不能化为精微,反而成为痰饮、食滞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堆积于胃中,易引起呕吐。
胃与呕吐:胃主受纳、降浊。
若胃气不和,受纳无权,降浊失职,则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综上所述,中医对呕吐的理解涉及病因、分类及与脏腑关系等多个方面。
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患者情况,辨证施治,以恢复脏腑功能平衡,缓解呕吐症状。
呕吐与中医脏腑关系02中医护理呕吐的总原则通过调理气血,促进气血运行畅通,改善身体内部的微环境,有助于缓解呕吐症状。
保持身体阴阳平衡,防止阴阳失衡引起的脾胃功能紊乱,进一步减轻呕吐症状。
调和气血,平衡阴阳阴阳平衡气血调和养生护胃注重饮食调养,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减轻胃肠负担,促进脾胃功能恢复。
避免刺激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减少呕吐诱因。
养生护胃,避免刺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分析呕吐的病因,如外感风寒、内伤饮食、情志不遂等,为后续个性化护理提供依据。
病因分析针对不同病因,制定相应的中医护理方案,如祛风散寒、消食导滞、疏肝解郁等,以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呕吐的中医疗法PPT课件
其证候特征尚由于寒、热、虚、 实之异,而有不同的表现。
三、病因病机
• 胃居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 其气以降为顺。
• 外邪、饮食、情志、脏腑失和, 干于胃府,导致胃失和降,均 可发生呕吐。
病位-胃,脏腑,尚与肝脾有关。 胃气之和降,有赖于脾气的升清 运化,以及肝气的疏泄调达。 若脾失健运,则胃失和降,升降 失职,肝失疏泄,则气机逆乱, 胃失和降,均可致呕。
• 若脾阳不振,不能腐、熟水谷, 以致寒浊内生,气逆而呕;
• 或热病伤阴,或久呕不愈, 以致胃阴不足,胃失濡养, 不得润降,而成呕吐。
《证治汇补·呕吐》:
“阴虚成呕,不独胃家为病, 所谓无阴则呕也。”
呕吐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外 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不调, 脏腑虚弱均可致呕。
常相互影响,间杂致病。
气,胃受肝邪,所以作呕。”
• 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 停难化,胃失和降,亦可致 呕。
• 另外,脾胃素弱,水谷易于
停留,偶因恼怒,食随气逆, 而致呕吐。
4.脾胃虚弱
• 脾胃素虚、病后体虚、劳倦过度,
致耗伤中气,胃虚不能盛受水谷,
脾虚不能化生精微,停积胃中, 上逆成呕。
《古今医统大全·呕吐哕》:“久 病吐者,胃气虚不纳谷也”。
• 风寒偏重,寒热无汗,可加荆芥防风 以疏风散寒;
• 暑湿犯胃,身热汗出,可用新加香薷 饮解暑化湿;
• 秽浊犯胃,呕吐甚剧,可吞服玉枢丹 辟秽止呕;
• 风热犯胃:头痛身热,可用银翘散 去桔梗之升提加橘皮、竹茹清热和 胃;
• 兼食滞:脘闷腹胀,嗳腐吞酸,去 白术、甘草,加神曲、鸡内金、莱 菔子以消积导滞;
呕吐护理业务学习课件
呕吐的并发症 和处理方法
呕吐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
并发症:如脱水、电解质紊乱等。 处理方法: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和 营养,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治疗。
呕吐时的急救 措施
呕吐时的急救措施
保持患者的体位:侧卧位或低头俯卧位 。 避免堵塞呼吸道: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 ,确保呼吸通畅。
呕吐时的急救措施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如果呕吐 无法控制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 ,及时就医。
总结
急救措施包括保持体位和避免堵塞呼吸 道。
预防方法包括避免过饱、注意饮食卫生 和控制情绪等。
总结
在呕吐护理中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支 持和个人防护。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呕吐护理业务 学习课件
目录 呕吐的定义和症状 呕吐的原因和分类 呕吐的护理措施 呕吐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 呕吐时的急救措施 呕吐的预防方法 呕吐护理的注意事项 总结
呕吐的定义和 症状
呕吐的定义和症状
定义:呕吐是指胃内容物经食道反 流到口腔的过程。 症状:包括恶心、嘴巴水口、腹部 不适等。
呕吐的原因和 分类
呕吐的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 法
呕吐的预防方法
避免过饱或暴饮暴食。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
呕吐的预防方法
控制情绪,避免神经性呕吐的发生 。
呕吐护理的注 意事项
呕吐护理的注意事项
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提供合适的心理 支持。 注意护理时的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的发生。
总结
总结
呕吐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需要 及时护理和处理。 护理措施包括观察病情、适当 饮食、保持体位和清洁护理等 。
呕吐的原因和分类
原因:呕吐的原因可以有多种,包括消 化不良、食物过敏、神经性呕吐等。 分类:呕吐可分为急性呕吐和慢性呕吐 两种。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PPT医学课件
9
(六)脾胃虚弱证
• 呕吐清水,胃脘隐痛,或脘腹满闷,纳谷 不振,神疲乏力,大便稀溏,舌淡红,苔 薄白
10
三、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这个知识点中涉及到很多穴位, 主要有中
脘、足三里、内关、膈俞、脾俞、胃俞、 梁丘。还有脾、胃、交感、神门、贲门这 几个耳穴。这些穴位的共性是都有调节脾 胃的功能。
19
(二)胃脘疼痛
•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 伴随症状。出现疼痛加剧,冷汗、面色苍白时应立即报告 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 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伴有呕血或便 血时立即报告医师,指导患者暂禁饮食,避免活动及精神 紧张。
•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梁丘 等穴。
•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 梁丘等穴。
20
•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内分泌等穴。 • 6.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 • 7.遵医嘱药熨。 • 8.遵医嘱拔火罐,取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 • 9.遵医嘱红外线照射,取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或遵
22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一)药物治疗
• 1.内服中药 • 勿空腹服药,服药前宜先进食少量易消化食物,
如稀粥等,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刺激;呕吐严重 者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服。服药期间禁食辛 辣刺激之品,以免影响药效。
• 2.注射给药:补液、解痉、止吐。
23
(二)特色技术
• 1.穴位贴敷 • 2.穴位注射 • 3.艾灸 • 4.耳穴贴压 • 5.穴位按摩 • 6.药熨法 • 7.拔火罐
《中医内科学呕吐》PPT课件ppt课件
证机概要: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和降失司。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代表方:麦门冬汤加减。
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 肺痿咳逆因虚火,益胃生津此方珍。
麦门冬汤加减
半夏
参、冬、粳米、甘草
滋养胃阴
降逆止呕
针灸疗法
主穴:内关、中脘。 配穴:足三里、公孙、丰隆、阳陵泉、肝俞、脾俞 、隐白。 针法:先针主穴,中等强度刺激手法,宜留针。如 食滞呕吐加针公孙、足三里;痰多刺丰隆;肝逆犯 胃刺肝俞、脾俞、阳陵泉。 灸法:脾胃虚寒宜灸隐白、脾俞。 内关,补则温中和胃,泻则调气畅中:中脘能通降 胃腑之气;肝俞、脾俞、阳陵泉平肝和胃;艾灸隐 白、脾俞能健脾温胃,和中止呕。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 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病案分析
张某,女性,63岁。 主诉:呕吐反复发作四年,加重三天。 现病史:四年来一直脾胃虚弱,面色苍白,饮 食稍多即反胃吐食,时作时止,大便溏薄。经常用 生姜煎汤治之,稍有缓解。三天前因饮食不当,过 食生冷之品,当晚半夜突然发生呕吐,呕吐宿谷及 清水。刻诊:呕吐清水不止,口干不欲饮,喜暖恶 寒,大便溏薄。面色晄白,倦怠乏力,四肢不温, 舌质淡,脉濡弱。 要求写出病名、证型、病机、治法、方药。
脾胃系统疾病
第三节
呕
吐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呕吐的概念、基本病机、治疗原则及 分证论治; 2.熟悉呕吐的病因、诊断要点及辨证要点。 3.了解呕吐的历史沿革、转归预后及预防调 护。
中医内科学精25呕吐ppt课件
10
呕吐常有诱因,如闻及特除殊 气味,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以及 寒暖失宜等因素,皆可诱发呕吐, 或使呕吐加重。
本病常伴有脘腹满闷不舒,厌 食泛酸、嘈杂等,呕吐多偶然发生, 但也有反复发作者。
其证候特征尚由于寒、热、虚、 实之异,而有不同的表现。
31.03.202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可编辑ppt
11
三、病因病机
• 胃居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 其气以降为顺。
31.03.2021
可编辑ppt
22
• 或热病伤阴,或久呕不愈, 以致胃阴不足,胃失濡养, 不得润降,而成呕吐。
《证治汇补·呕吐》:
“阴虚成呕,不独胃家为病, 所谓无阴则呕也。”
31.03.2021
可编辑ppt
23
呕吐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外 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不调, 脏腑虚弱均可致呕。
常相互影响,间杂致病。
4
“厥阴司天,风淫所胜,…,食则呕”; “少阴之胜,…炎署至,…呕逆”; “燥淫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
“太阴之复,湿变乃举,体重中满, 食引不化,阴气上厥,…呕而密默, 唾吐清液”。
阐述了外感六淫皆可引起呕吐。
31.03.2021
可编辑ppt
5
另外,呕吐与饮食停滞有关,以 及对肝、胆、脾在呕吐发生中的作 用等都有论述,奠定了本病的理论 基础。
31.03.2021
可编辑ppt
18
3.情志失调 • 郁怒伤肝,肝失调达,横逆犯胃,
胃失和降。
《景岳全书·呕吐》: “气逆作呕者,多因郁怒致动肝
气,胃受肝邪,所以作呕。”
31.03.2021
可编辑ppt
19
• 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 停难化,胃失和降,亦可致 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药熨法(中药封包):遵医嘱红外线治疗 仪(TDP)照射中药封包,提醒患者勿擅 自调节温度。若患者自觉温度过高或不能 耐受,将封包稍放冷或在封包与患处之间 垫布,操作完毕后,嘱患者暂不吹风,记 录中药封包的温度、部位、时间及患者感 受等。
•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 梁丘等穴。
•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内分泌等穴。 • 6.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 • 7.遵医嘱药熨。 • 8.遵医嘱拔火罐,取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 • 9.遵医嘱红外线照射,取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或遵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模板
•
•
• 呕吐
•
•
•
呕吐定义 常见症候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健康指导
一、呕吐定义
• 呕吐是指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以致胃 内容物上逆经口而出的一种病证。临床上 称“声物皆出为呕”,“物出而无声谓之 吐”,“声出而无物谓之干呕”。
• 呕吐病位在胃,但还与肝脾密切相关。 • 为什么肝脾密切相关? • 肝主? • 脾主?
• 5.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天枢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一)药物治疗
• 1.内服中药 • 勿空腹服药,服药前宜先进食少量易消化食物,
如稀粥等,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刺激;呕吐严重 者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服。服药期间禁食辛 辣刺激之品,以免影响药效。
• 2.注射给药:补液、解痉、止吐。
(二)特色技术
梁丘
• 梁丘穴位于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 的凹洼;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 的上方也是该穴。
脾、胃、交感、神门、贲门耳穴
天枢穴
• 位于肚脐眼旁开两寸的地方。 • 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动力
三、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一)呕吐 • 1.观察和记录呕吐物颜色、气味、性质、量、次数及伴随
症状。呕吐剧烈、量多,或呕吐物中带咖啡样物或鲜血时, 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 2.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脾俞、 胃俞等穴。 •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内关、膈俞、胃俞、脾俞等穴。 • 4.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或内关穴。 •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贲门等穴。 • 6.遵医嘱药熨(中药封包)。 • 7.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
(六)脾胃虚弱证
• 呕吐清水,胃脘隐痛,或脘腹满闷,纳谷 不振,神疲乏力,大便稀溏,舌淡红,苔 薄白
三、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这个知识点中涉及到很多穴位, 主要有中 脘、足三里、内关、膈俞、脾俞、胃俞、 梁丘。还有脾、胃、交感、神门、贲门这 几个耳穴。这些穴位的共性是都有调节脾 胃的功能。
中脘穴
(三)风寒袭胃证:
• 突然呕吐,胃脘剧痛,吐出物清稀而无酸腐,头 身疼痛,恶寒发热,口淡不渴,大便不调,或伴 有肠鸣泄泻,舌质淡红或舌尖红,苔白腻。
(四)暑湿伤胃证
• 胸脘满闷疼痛,恶心呕吐,头身重痛,发 热汗出,口渴或口中粘腻,小便短赤,大 便不爽,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
(五)湿浊中阻证
• 恶心呕吐,脘痞不食,头身困重,胸膈满 闷,或心悸头眩,身热不扬,大便粘腻不 爽,舌淡红或暗红,苔白腻。
• 为什么有这么多作用?
内关穴
•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 之间。(即:从手腕横纹向上,手三指并 排的距离,正好在中间(肌腱内))。
膈腧、脾腧、胃腧
• 膈俞: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 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 指)处为取穴部位。
(二)胃脘疼痛
•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 伴随症状。出现疼痛加剧,冷汗、面色苍白时应立即报告 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 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伴有呕血或便 血时立即报告医师,指导患者暂禁饮食,避免活动及精神 紧张。
•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梁丘 等穴。
医嘱予荷叶药熨(中药封包)胃脘部配以红外线照射。
(三)脘腹胀满
• 1.观察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 症状。
• 2.鼓励患者饭后半小时适当运动,如慢走,以不超过20分 钟为宜。保持大便通畅。
•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脾俞、胃俞、天枢、中脘等穴。
• 4.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合谷穴。
二、常见证候
• (一)饮食伤胃证 • (二)浊毒犯胃证 • (三)风寒袭胃证 • (四)暑湿伤胃证 • (五)湿浊中阻证 • (六)脾胃虚弱证
证候要点
• (一)饮食伤胃证:呕吐酸腐、胃脘疼痛 ,脘腹胀满,恶心,厌食,嗳气,大便不 爽,舌质红或暗红,苔厚腻。
(二)浊毒犯胃证
• 呕吐频繁,胃脘灼热疼痛或痞闷,心烦不 寐,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 质红或暗红,苔黄厚腻。
• 脾俞: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 • 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 • 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 • 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 • 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 胃俞: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 • 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 • 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2个椎体,即 • 为第12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 • (食、中指)处。
• 9.红外线照射:开启红外线后3~5分钟,询 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照射过程中询 问局部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 灼伤,治疗结束时,将照射部位的汗液擦 干,观察局部皮肤有无异常,于室内休息 15分钟后方可外出。
四、健康指导
• (一)生活起居
• 1.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保证睡眠。
• 在腹部,肚脐上方5寸、4寸、2寸的地方有 三个穴,分别叫做上、中、下脘。
• 为什么呕吐治疗时常取中脘穴,而不是上 脘或下脘穴呢?
足三里
• 三里是人体重要穴位,按摩足三里穴位 的作用有 : 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 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 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