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二则教案(配套课件)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文言文二则(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文言文二则(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14 文言文二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文言文,使学生领略古代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题: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14 文言文二则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学习《伯牙鼓琴》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言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生僻字词、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等,以及文言文的翻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文言文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文言文,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等,整体感知文言文的内容。

3. 翻译课文:学生对照注释,自主翻译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4. 解析课文:教师讲解文言文中的生僻字词、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等,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言文中的难点,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14 文言文二则2. 《伯牙鼓琴》3. 《两小儿辩日》4. 重点字词:伯牙、鼓琴、两小儿、辩日5. 难点解析:生僻字词、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翻译文言文《伯牙鼓琴》和《两小儿辩日》。

2. 总结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和难点,做好笔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优质课件(共98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优质课件(共98张PPT)
zhì
两 小 儿/笑 曰 : “ 孰/为 汝/多 知 乎 ? ”
理解文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到东方,去东边
原因,缘故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辩论,争论
句意: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 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认为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
阅读提示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 2.学下棋的人态度如何? 3.学下棋的结果怎样? 4.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对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比 思援弓缴而射之。
学习态度
一人
一人
(专心致志) ( 三心二意)
截然相反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
若与?曰:非然也。




围棋
学弈:学习下围棋。
作者简介
课文讲解 弈秋①,通国②之③ 善④ 弈⑤ 者也。
①弈秋:“秋”是人名,因善于下棋,所 以称为弈秋。
②通国:全国。 ③之:的。 ④善:擅长。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 长下棋的人。
⑤弈:下棋。
弈秋,通国 之善弈者也。
使①弈秋诲②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③, 惟④弈秋之为听。
拓展一 拓展二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鸿鹄·(hào h√ú)
辩斗(dǒu ·
dò√u)
弗若(fó ·
f√ú)
探汤(shānɡ ·
tān√ɡ)
弓·缴(zhu√ó jiǎo) 盘·盂(y√ú mènɡ)
·沧沧(chānɡ cān√ɡ) 学·弈(yù y√ì)
二、读句子,完成练习。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优质课件

远者小而近者大
视觉错觉。早晨太阳初升背衬是树木、 房屋及远山或地平线,在这样的比较下, 太阳显得大;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 垠的天空是背衬,太阳显得小。
近者热而远者凉
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 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 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夜里, 太阳白天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 以早上感觉冷或凉快。
曰:非/然也。
(课后第一题)
互动课堂
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 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课后第三题)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秋”是人名, 因善于下棋, 所以称为弈秋。
全国。
善,善于。善于 下棋的人。
(课后第二题)
句意: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这句话包含哪些信息? 弈秋以擅长下棋出名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说一说 你认为文中的两个小孩有哪些 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独立思考 善于观察
大胆质疑 说话有理有据
……
两小儿争论的是一个古老又有 趣的话题,如果你是掌握了现在科 学知识的孔子,你怎么解决两小儿 的疑问?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视觉感受:大的近,小的远
日初出:大如车盖 比喻 日中:如盘盂
寒凉。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 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反问
强调自己的 观点正确。 句意: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清凉,到了 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 而远的凉吗?”
触觉感受:靠近热源感觉热 远离热源感觉凉
第二课时
孔子在我们心中是一个充满智慧 的人,但是有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 然难倒了孔子。你们想知道怎么回事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教案【ppt课件匹配版】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教案【ppt课件匹配版】

14 文言文二则▶教学目标1.会写“援、惧”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能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了解故事的内容。

4.懂得《学弈》中蕴含的道理,知道《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5.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言词句的意思,把握故事的内容。

2.懂得《学弈》中蕴含的道理,知道《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在课文的讲解中穿插识字教学,着重指导多音字和通假字。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在反复的练写中识记。

2.朗读教学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教学,让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在读中感悟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在读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读中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在读中背诵积累。

3.阅读理解本课可以按照“朗读课文——理解内容——领悟道理”的教学思路展开。

首先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然后结合注释,理解文言词句;最后引导学生试着讲述故事,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学弈》▶课时目标1.会写“援、俱、弗”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故事的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学过程板块一故事导入,解读课题1.故事导入: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还喜欢模仿他人。

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所以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

孟子的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可是孟子又模仿做生意的人夸口叫卖。

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

于是,孟子就跟着学生学习礼节和知识。

孟母心里很高兴,认为这里才是适合儿子居住的地方,就不再搬家了。

2.了解孟子:谁来给我们介绍下孟子的生平?学生交流后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邹国(现山东邹城)人。

部编人教版(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二则课件》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二则课件》PPT课件

《两小儿辩日》
第二课时
介绍资料:《两小儿 辩日》选自《列子》,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 的论集。列御寇,战国 时郑国人,《列子》共 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 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 传说,如愚公移山,歧 路亡羊,杞人忧天等,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孔子)问其故。
辩论 争胜负
缘故






学弈: 学习下围棋。
作者简介
弈秋①,通国②之③善④弈⑤者也。
①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 所以称为弈秋。
②通国:全国。
③之:的。 ⑤弈:下棋。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弈秋,通国 之善弈者也。
使①弈秋诲②二人弈,其一人专心 致志③ ,惟④弈秋之为听。
①使:让。
②诲: 教导。 ③专心致志: 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④惟: 只。
14《文言文二则》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学弈》
第一课时
《学弈》只有5句话,70个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 寓言故事。学古人写的文章有一定困难。我们怎样才 能学好古人写的文章呢?(有什么方法呢?)
1. 多朗读
2. 看注释
3. 懂句意
4. 释全文
5.明道理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 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ό) /而射之。虽/与之/俱 (jù)学,弗(fú)若之矣(yǐ)。为是/ 其智/弗若与(yú)?曰(yuē):非/然 也。
译文: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 人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 导。
其一人专心 致志,惟弈 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① ,一心以为有鸿鹄②将 至,思援③弓缴④而射之⑤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精品课件(统编)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精品课件(统编)

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
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 /多知乎?”
① 读的速度要慢。 ② 停顿要得当。 ③ 读出不同句式相应的语气。
我会写
字词学习

左中右结构

字词学习
biàn

笔顺 组词 争辩 辩论赛
注意中间是“言 造句
弈秋以擅长下棋出名 因他善于下棋,所以被称为弈秋。
弈秋,春秋时期鲁国
人,名秋。他特别喜欢下围 棋,潜心研究,终于成为当 时下棋的第一高手。
使①弈秋诲②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③, 惟④弈秋之为听;
①使:让。 ②诲:教导。 ③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④惟:只。 译文: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 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给两小儿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的问题 的答案,以及当今科技发展的现状……
六 年
14 文言文二则 级 下
·
1 第一课时 学弈 2 第二课时 两小儿辩日
新课导入
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刻舟求剑
揠苗助长
自相矛盾
古人写的文章,我们叫做文言 文,也叫古文。我们今天再来学习 两篇有关寓言故事的文言文。
三心二意
专心致志
精读感悟 你们还能用不同的成语概括这两个人的表 现吗?
一心一意
心不在焉
深化认识 说说你的心得体会。 无论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成功。 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结构图示
内容概括
主要内容
《学弈》通过叙述弈秋教 两个人下棋的事,说明在相同 的条件下持不同的学习态度, 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 心二意的道理。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文言文二则》教学ppt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文言文二则》教学ppt课件

/而射之。虽/与之/俱(jù)学,弗(fú)若
之矣(yǐ)。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
(yuē):非/然也。
自读要求2:ຫໍສະໝຸດ 学弈自由 / 弈秋弈,读,通,国其读之一/善/弈者也致。及志使句/,弈/秋。弈/

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 (h6nɡ)鹄(hú) /将至,思/援弓缴(zhu6) /而射之。虽/与之/俱(jù)学,弗(fú)若 之矣(yǐ)。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 (yuē):非/然也。
14 文言文二则
第一课时
《学弈》
解题

《学 弈》
下棋
围棋
学习下围棋。
作者简介
孟子 (约前372~-前289) 战国时思想家、政 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 南)人。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 说。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 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 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其学说对后世 儒者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 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自读要求2: 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对停顿。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孔子)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曰: “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一儿曰: “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 近者大乎? ” 一儿曰: “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 者凉乎?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专心致志>成功 败
条件一样 态度不同
一心二用>失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精品教学课件
这句话包含哪些信息?
弈秋以擅长下棋出名 因他善于下棋,所以被称为弈秋。
弈秋,春秋时期鲁国
人,名秋。他特别喜欢下围 棋,潜心研究,终于成为当 时下棋的第一高手。
使①弈秋诲②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③, 惟④弈秋之为听;
①使:让。 ②诲:教导。 ③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④惟:只。 译文: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 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
初读古文
两小儿辩日
dòu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 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

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cāng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
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一人虽听之①,一心以为有鸿鹄②将至, 思援③弓缴④而射之。
①之:指弈秋的教诲。
②鸿鹄: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③援:引,拉。
④弓缴:弓箭(缴:指系在箭上的丝绳,这里指带有丝 绳的箭,射出后可以将箭收回)。 译文: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可是心里却想着 天上有鸿鹄将要飞到这里来,想取过弓箭,把它射下来。
者小/而近者大乎?”
wèi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
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wèi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 /多知乎? ”
多音字
wéi

wèi
①表示程度范围的 加深或扩大。
例句:惟/弈秋之为听
②认为。 例句:一心以为/有 鸿鹄/将至
①因为(表反问语气) 例句: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故事。

《文言文二则》课件-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文言文二则》课件-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27
作业设计
1.找出两个小孩子的观点和理由都能成 立的原因。
2.找出五条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和意思。
28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列子》 一儿:日始近 日中远 (近大远小) 一儿:日始远 日中近 (近热远凉)
29
每当晴天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太阳,太阳距离我们的 远近会发生变化吗?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看上去大却感觉凉, 而正午的时候看上去小却感觉热的原因是什么呢?
19
影视欣赏,整体感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 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9
深入探究,感悟道理
弈秋是个怎样的人? 通国之善弈者也
10
深入探究,感悟道理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专心致志者 一心一意者 聚精会神者 全神贯注者
三心二意者 一心二用者 心不在焉者 心猿意马者 胡思乱想者 心慌意乱者
11
深入探究,感悟道理
2.分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本剧《学弈》。
15
板书设计
学弈
专心致志者 学有所成 条件相同 三心二意者 学无所成 态度不同 启示: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16
文言文二则
第二课时
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看时圆来写时方, 人畜没它不健康。 冬季短来夏季长, 庄稼没它不生长。
太阳

文言文二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文言文二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文言文二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传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

教学安排
本课时为一节课,课堂教学总时间为 40 分钟。

知识点讲解(25 分钟)
1.文言文基本语法介绍:讲解文言文的语法特点,如借代、省略、夹注等。

2.文言文的阅读方法:阅读思路、阅读技巧和阅读注意点。

3.两则文言文阅读:让学生分别阅读《蒹葭》、《劝学》两则文言文,并带着学生一起探究文章的含义和价值。

听读练习(10 分钟)
老师念读本节课的两篇文言文,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听读和理解能力。

作业布置(5 分钟)
布置以下作业: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篇古文,背诵并总结出其中的文言文特点,提交作业,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教学重点
1.文言文的语法特点;
2.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3.两则文言文的意义及价值。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2.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总结
本节课通过介绍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阅读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并阅读了两则古文,激发了学生对文化和传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

在后续的学习中,还需加强对文言文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六下语文精品教学PPT-文言文二则部编版

六下语文精品教学PPT-文言文二则部编版


7.小说通过对马里诺在饭店和家里活 动状态 的对比 ,表达 了作者 对底层 人民的 同情和 对社会 的批判
对比质疑: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一位是身居高位,集古琴家、作曲家于一 身的“琴仙”。一位是戴斗笠、披蓑衣、挑扁 担、拿板斧的樵夫。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位身份 不同、地位悬殊的人走到了一起?又是什么原 因让伯牙毅然决然地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呢 ?
是古琴的魅力,是音乐的魅力,这就是艺 术的魅力。
布置作业:
21、文言文二则
课文导入:
伯牙鼓琴






学习字词:
鼓琴 哉 若 巍巍 汤汤 绝弦 终身
朗读指导:
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 复为/鼓琴者。
研读课文:
体会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鼓”在古代是“弹”的意思,现 代文中的“鼓”已经没有“弹”的意 思了,这一词义已经消失了。
主题思想:
说说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一个牧童指出大画家戴嵩的《牛》画得有错误 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 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要因事求人,不要 做凭空想象的外行人。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1.芦苇拔节的季节,正是麦地出苗的 时候, 这时候 的水乡 是清闲 的,河 边往往 是最热 闹的地 方。男 人们会 光着膀 子修理 渔具, 将那些 终年漂 在水上 的船抬 到岸上 ,晒干 后,顶 着日头 ,一遍 遍地给 船体上 桐油。

新文言文二则教学课件配套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新文言文二则教学课件配套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2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了解常用 的学习方法;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欣赏书 1 法;积累关于改革变新的句子。
授课 14 文言文二则
方法探究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研读三个具体事例,着重理解从“问号”到“真理”的 过程,抓住关键词句进行体会。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做什 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 功。) 2、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14 文言文二则
两小儿辩日
14 文言文二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
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
(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
14 文言文二则
体验“辩日”过程
(1)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两小儿的对话,说说对话的内容是什
么。
(2)找出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和相应的理由。
(3)利用表格,帮助学生整理从文中提取的相关信息,从而梳
理出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观点的。
人物
观点
现象
依据
小儿甲
日始出时去人近 日初出大如车盖 近者大
14 文言文二则
你赞同哪一个小儿的观点?课后查一 查相关资料,请在组内用科学知识说明 你的观点,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本文主要写了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上学方式的不同,
17* 他们那时候多 表现了玛琪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憎恶,对充满快乐的老式学
有趣啊
校的向往。表现了作者对于教育、学习等问题的独特思考
1

口语交际:辩论 了解辩论的一般常识及技巧。
1
习作:插上科学的 翅膀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文言文二则▶教学目标1.会写“援、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能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了解故事的内容。

4.懂得《学弈》中蕴含的道理,知道《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5.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言词句的意思,把握故事的内容。

2.懂得《学弈》中蕴含的道理,知道《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在课文的讲解中穿插识字教学,着重指导多音字和通假字。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在反复的练写中识记。

2.朗读教学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教学,让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在读中感悟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在读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读中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在读中背诵积累。

3.阅读理解本课可以按照“朗读课文——理解内容——领悟道理”的教学思路展开。

首先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然后结合注释,理解文言词句;最后引导学生试着讲述故事,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学弈》▶课时目标1.会写“援、射、俱、弗、矣”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故事的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学过程板块一故事导入,解读课题1.故事导入: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还喜欢模仿他人。

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所以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

孟子的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可是孟子又模仿做生意的人夸口叫卖。

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

于是,孟子就跟着学生学习礼节和知识。

孟母心里很高兴,认为这里才是适合儿子居住的地方,就不再搬家了。

2.了解孟子:谁来给我们介绍下孟子的生平?学生交流后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邹国(现山东邹城)人。

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3.解释课题。

“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相机出示古人下棋的图片)4.引导质疑。

教师相机点拨,梳理问题并归纳。

(板书:谁学下棋?跟谁学下棋?学的结果怎么样?)【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接下来介绍孟子,引入课题,解释课题,提纲挈领。

“疑则有进”,引导学生去质疑,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板块二指导朗读,熟读课文1.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朗读时有困难的地方。

(2)指名读,发现容易读错的词句。

2.范读课文,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

(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一些重点句子,适当进行教读。

(3)指导学习多音字:“缴”和“为”。

(4)正音:“为是其智弗若与”一句中的“为”读四声。

课件出示: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5)指导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

3.反复练读,熟读课文。

(1)让学生反复朗读,读通读顺。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

(3)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读通、读顺、读出味道为学习文言文的起点,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口、动脑、诵读古文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感受到诵读古文的乐趣。

在多次诵读中,学生既了解了文言文的特点,又为进一步学习文言文打下了基础。

板块三理解词句,把握文意1.对照注释,理解字词。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

(2)理解故事的内容,教师及时指导。

2.合作学习,及时点拨。

(1)同桌合作学习,互相解疑释惑。

(2)教师指导难理解的词句。

①理解“之”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意思。

②学习通假字“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跟“吗”“呢”的作用相同。

③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弗若:不如。

然:这样。

3.疏通全文,理解大意。

(1)学生自由结合注释读懂句子的意思,再将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

(2)小组合作交流课文大意。

(3)指名说说课文大意。

【设计意图】这个板块,采取的是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自主学习不等于放手不管,而是让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词句,教师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点拨。

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不多,合作学习刚好弥补了学生自学的不足。

板块四领悟道理,深化认识1.启发思考,领悟道理。

(1)这两个人是怎么学下棋的?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引导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学的结果怎么样?(课件出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3)是什么原因使后一个徒弟“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是后一个徒弟的智力不如前一个吗?①学生交流讨论。

②理解句意。

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4)他们俩学下棋时各持有什么样的态度?①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

②理解“专心致志”一词。

③词语积累:你们还能用不同的成语概括这两个人的表现吗?(一心一意心不在焉)2.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体会。

(无论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成功)(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应当专心致志的意识)3.练习写字,巩固延伸。

(1)指导写字。

(课件田字格中出示:援、射、俱、弗、矣)(2)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书写要点。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展示评价,再次练写。

4.同桌互相讲故事。

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加深了其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在此环节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又由文本回到现实,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突出了本课的教育意义。

▶板书设计第2课时《两小儿辩日》▶课时目标1.会写“辩”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故事内容,明白课文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各是什么,懂得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教学过程板块一品读名句,导入新课1.名句导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你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孔子)2.交流资料。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

课件出示: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3.师:孔子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然而,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难倒了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名句导入,引出课文主要人物之一——孔子,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请同学们把课文试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

若遇到读不准的字,请画出来,查工具书,同桌交流或举手询问老师。

2.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

(学生边听边领悟读法,注意每句话的停顿、轻重音、语速和语气)(2)再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停顿。

学生在书上做好标记,练读,反复读,并读给同桌听。

既要读好停顿,又要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3)指导书写“辩”字:左中右结构,中间的言字旁要写得小而窄。

3.教师领读,提升能力。

(1)教师领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齐读。

(3)分小组读。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把文章读通读顺尤为重要。

本环节按照“试读—范读—指导朗读—练读”的步骤进行,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板块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1.自读理解,合作交流。

(1)边读课文边看注释,把课文读懂。

(2)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记录下来,再在全班交流。

(3)组织交流。

先由小组长交流本组不懂的问题,再抽几位学生说说课文的大意。

(4)课件出示几个句子,并要求完成练习。

课件出示:解释带点的字,并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问其故.。

●及.日中则如盘盂。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孰为汝多知.乎?2.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课件出示:●两个小孩争论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书上圈点勾画。

(3)对话交流。

①两个小孩争论的是什么问题?争论的是太阳离人远近的问题。

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课件出示:小儿甲小儿乙日始出时近,日中时远日初出远,日中时近③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小儿甲: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视觉)小儿乙: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触觉)小结:他们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方法,分别从视觉、触觉的角度说明各自的观点。

(4)过渡语:他们争执不下,就去问谁?【设计意图】两个小孩的观点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这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更是难点。

教师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圈点勾画,渗透着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只是点拨,做一个引领者,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板块四感悟寓意,拓展延伸1.汇报交流,领悟寓意。

(1)孔子最后做出判断了吗?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不能决也)(2)两小儿争辩的问题究竟怎样解答?这个问题能难倒古代的圣人孔子,但难不倒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我们,你们愿意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帮他们解答吗?学生汇报自己查找的资料和对问题的解答。

(课件出示动画)课件出示:本文中学生理解的难点是为何“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和“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是两小儿视觉和触觉上的错误,只凭教师口头的讲解,学生很难有比较直观的认识,为此设计了“错觉演示”和“太阳辐射”演示动画,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画面,得到理性的认识。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和讨论,你们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出示: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

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

(4)演一演。

分旁白、孔子、一儿、另一儿四个角色,四人一组合作练习创造性的表演,教师巡视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