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药物分析化学问答题123456
分析化学(本)-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1月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药学(本)复习资料
分析化学(本)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哪项是正确的?()B.作空白试验可以估算出试剂不纯带来的误差2.2. 050X10-*有几位有效数字( ).D.四位3.强酸滴定强碱时,酸和碱的浓度均增大10倍时,则滴定突跃范围将()。
D.增大2个pH 单位,4.某酸碱指示剂的K Hn=1X10~* ,其理论变色范围为( ) .C.4~65.NaOH 溶液的标签浓度为0.3000mol/L,该溶液在放置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现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I 标准溶液标定,其标定结果比标签浓度( ).B.低6.一般情况下,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的的配位比是()。
A.1:17.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 )D.各种副反应均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8.既能用滴定剂本身作指示剂,也可用另-种指示剂指示滴定终 点的方法不包括( )。
D. KMnO,法9.在重量分析法中,洗涤无定型沉淀的洗涤液应是()。
C.热的电解质溶液10.玻璃电极使用前,需要进行的处理是()。
C.在水中浸泡24小时11.波长为500 nm 的绿色光其能量().A.比紫外光小.12.某化合物λm(正己烷) =329nm,λ m (水) = 305nm,该吸收跃迁类型为( )。
B. n →π13.下列类型的电子能级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A. σ→σ14.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吸收峰()。
C.位移15.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述哪个因素有关? ( )。
D.人射光波长16.某物质在某波长处的摩尔吸收系数(c)很大,则表明( )。
A.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吸光能力很强17.光栅红外分光光度计常用的检测器是()。
D.真空热电偶18.下面有关红外分光光度法错误的是()B.是分子结构研究的重要手段19.若外加磁场强度H 。
逐渐增大时,则使质子从低能E:跃迁到高能级E:所需的能量( )。
B.逐渐变大20.下列各组原子核中核磁矩等于零,不产生核磁共振信号的是(D.、O)。
2019年电大《药用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131
座位号OJ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8 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用分析化学
试题(开卷)
2019 年 1 月
I: :1~I
得分 1 评卷人
二 I 二 I 总分 1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 在分析过程中,通过(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C. 对照试验
A 为 0.424, 求该溶液的浓度。
32. 假设有两组分的相对保留值 r21=1.12, 要使它们完全分离 (R = 1. 5), 所用填充色谱
柱的有效理论塔板数应为多少?若有效理论踏板高度为 O. 1
cm, 则所需柱长为多少米?
311
试卷代号: 2131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8 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A. 巴比妥
C. 含硫巴比妥
B.
苯巴比妥
D. 司可巴比妥
)。
10. 下列药物中加稀盐酸呈酸性后,再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即显紫红色的是( A. 苯甲酸钠
B. 氯贝丁酣
C.
布洛芬 )反应。
D.
对氨基水杨酸钠
11. 鉴别盐酸普鲁卡因可用(
A. 重氮化-偶合
B. 三氯化铁
C.
银盐
D.
铜盐
12. 生物碱类药物通常具有碱性,可在冰醋酸或酸酐等非水酸性介质中,用(
D.
氨水
25. 不能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的是(
A. 水杨酸 C. 对乙酰氨基酚
0
)。
B. 司可巴比妥 D. 肾上腺素
三
具有专属性?
二、问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32 分)
大学《药物分析》章节试题及答案
大学《药物分析》章节试题及答案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一、选择题1.氧瓶燃烧法测定盐酸胺碘酮含量,其吸收液应选( B )(A)H2O2+水的混合液(B)NaOH+水的混合液 (C)NaOH+ H2O2混合液(D)NaOH+HCl混合液 (E)水2.用氧瓶燃烧法破坏有机药物,燃烧瓶的塞底部熔封的是( D )(A)铁丝 (B)铜丝 (C)银丝 (D)铂丝 (E)以上均不对3.测定血样时,首先应去除蛋白质,其中不正确的是去除蛋白质的方法是( B )(A)加入与水相互溶的有机溶剂 (B)加入与水不相互溶的有机溶剂(C)加入中性盐 (D)加入强酸 (E)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4.氧瓶燃烧法破坏有机含溴/碘化物时,吸收液中加入( A )可将Br2或I2还原成离子。
(A)硫酸肼 (B)过氧化氢 (C)硫代硫酸钠 (D)硫酸氢钠5.准确度表示测量值与真值的差异,常用( B )反映。
(A)RSD (B)回收率 (C)标准对照液 (D)空白实验6.常用的蛋白沉淀剂为( A )(A)三氯醋酸 (B)β-萘酚 (C)HCl (D)HClO4二、填空题1.破坏有机药物进行成分分析,可采用_干_法、_温_法和_氧瓶燃烧_法。
三、是非题(√)1.准确度通常也可采用回收率来表示。
(√)2.在测定血样中的药物时,首先应去除蛋白,去除蛋白的方法之一是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
(√)3.提取生物样品,pH的影响在溶剂提取中较重要,生物样品一般在碱性条件下提取。
(×)4.用氧瓶燃烧法测定盐酸胺碘酮含量吸收液应选水四、简答题1.在测定血样时,首先应去除蛋白质,去除蛋白有哪几种方法?答:(1)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2)加入中性盐;(3)加入强酸;(4)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5)酶解法。
2.在测定血样时,首先应去除蛋白质,加入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可以将蛋白去除,此法的机理是什么?答: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可使蛋白质的分子内及分子间的氢键发生变化而使蛋白质凝聚,使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释放出来。
电大2131《药用分析化学》开放大学期末考试试题2019年7月(含答案)
20. 某物质摩尔吸光系数 Cd 很大,则表明(
)。
A. 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吸光能力很强
B. 该物质浓度很大
C. 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D. 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高
21. 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在紫外区出现两个吸收带的是(
)。
A. 乙烯
B. 1,4-戊二烯
C. 1,3- 丁二烯
D. 丙烯醋
22. 在气相色谱法中,用千定性的参数是(
答: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是: (1) 电磁辐射的能量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之间的跃迁所需要的能量相当。 (3 分) (2) 被红外辐射作用的分子必须要有偶极矩的变化。 (3 分)
不能吸收红外线发生能级跃迁的振动称为红外非活性振动。 (2 分)
27. 为什么用 EDTA 滴定 Mg气必须在 pH=lO 而不是 pH=5 的溶液中进行?但滴定 Zn2 十时,则可以在 pH=5 的溶液中进行。请说明原因。(已知 lgKMgY =8. 7, lgKznY = 16. 5; 当 pH=5 时, lgayrni =6. 6 ,pH=lO 时, lgavrn> =O. 5 。)
因此在 pH=5 时, EDTA 可以滴定 Zn2+ 而不能滴定 Mgz+ 。 (2 分)
pH=lO 时, lgK'M•Y=lgKMgY-lgay<m =8. 7-0. 5=8. 2>8(1 分) lgK'zny=JgKznY-lganm =16. 6-0. 5=16. 1>8(1 分)
即在 pH=lO 时, Zn2-'- 和 M 矿均可被 EDTA 准确滴定。 (2 分)
(2)1 mol 青霉素相当千 8 mol 殡原子。反应的摩尔比为 1 : 8 。 (2 分)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药用分析化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药用分析化学》期末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 2.050×10-2是几位有效数字()。
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2.下列各项定义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B、偏差是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C、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D、平均值就是真值3.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ml。
A、 25.00B、 25C、 25.0D、25.0004.用碘量法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应用最多的指示剂是()A、淀粉B、铬黑TC、甲基橙D、铁铵钒5.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值称为()。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绝对误差D、相对误差6.在非水滴定中,给出质子能力较强的溶剂称为()溶剂。
A、酸性B、碱性C、中性D、两性7.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可以减少偶然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作空白试验C、对照试验D、校准仪器8.在酸碱滴定中,凡是变色点pH()的指示剂都可以用来指示滴定的终点。
A、等于7B、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C、处于滴定突跃范围之内D、处于滴定突跃范围之外9.下列物质不能用0.1000mol/L 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A、邻苯二甲酸(K a2=3.9×10-6)B、硼酸(K a=7.3×10-10)C、乙酸(K a=1.75×10-5)D、蚁酸(K a=1.77×10-4)10.在非水滴定中,接受质子能力较强的溶剂称为()溶剂。
A、酸性B、碱性C、两性D、中性11.用来标定KMnO 4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A 、K 2Cr 2O 7B 、KBrO 3C 、CuD 、Na 2C 2O 412.在紫外吸收光谱中,R 带是由( )电子能级跃迁所引起的吸收带。
A 、 σ→σ*B 、n →σ*C 、π→π*D 、n →π*13.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常用的基准物为( )。
国家开放大学分析化学 (试题30道含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分析化学(试题30道含答案)自旋量子数I=O的原子核在磁场中,相对于外磁场,可能有几种取向()。
A.1B.2C.3D.4正确答案:A纸色谱中常用正丁醇一乙酸一水(4:1:5)作展开剂,展开剂的正确的配制方法是()。
A.3种溶剂按比例混合后直接作为展开剂B.3种溶剂按比例混合,振摇后,取上层溶液作为展开剂C.3种溶剂按比例混合,振摇后,取下层溶液作为展开剂D.依次按比例用3种溶剂作为展开剂正确答案:B在色谱流出曲线上,相邻两峰间距离决定于()。
A.两组分的分配系数B.扩散速度C.理论塔板数D.塔板高度正确答案:A在气液色谱中,下列哪种参数与固定液性质、柱温有关,而与柱填充后情况、柱长、载气流速影响不大()。
A.保留值B.相对保留值C.峰宽D.调整保留时间正确答案:B在气相色谱中,调整保留时间实际上反映了下列哪两个组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A.组分与载气B.组分与固定相C.组分与组分D.载气与固定相正确答案:D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柱长增加1倍,则理论塔板数()。
(忽略柱外死体积)。
A.不变B.增加一倍C.增加倍D.减少倍正确答案:B在滴定分析中,关于滴定突跃范围叙述不正确的是()。
A.被滴定物质的浓度越高,突越范围越大B.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突越范围越大C.突越范围越大,滴定越准确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大,突越范围越大正确答案:D在磁场强度保持恒定,而加速电压逐渐增加的质谱仪中,哪种离子首先通过固定狭缝的收集器()。
A.质荷比最高的正离子B.质荷比最低的正离子C.质量最大的正离子D.质量最小的正离子正确答案:A在Ca2+、Mg2+共存时,可不加掩蔽剂直接用EDTA滴定Ca2+的pH条件是()。
A.pH5B.pH10C.pH12D.pH2正确答案:C有一KMr104溶液,浓度为c时,吸收入射光的40%,若将其浓度增加一倍,则该溶液的透光率变为()。
A.80%B.60%C.36%D.20%正确答案:C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不包括()。
23秋国家开放大学药物分析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药物分析》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药物分析》是国家开放大学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和必修课。
课程代码:04743形考任务1一、单项选择题1.英国药典的缩写符号为()。
A.GMPB.BPC.GLPD.RP–HPLC2.根据药品质量标准规定,评价一个药品的质量采用()。
A.鉴别、检查、质量测定B.生物利用度C.物理性质D.药理作用3.在酸碱中和滴定时,不会引起误差的操作是()。
A.锥形瓶用待测液洗过后,直接注入待测液,再滴定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留有少许蒸馏水便注入待测液,再滴定C.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用来移取待测液D.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注入标准溶液,再滴定4.适合直接滴定分析的反应不须具备以下()条件。
A.反应具有明确的化学计量关系B.反应必须定量进行C.反应速度快D.没有合适的指示终点的方法5.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最新版为()。
A.2000年版B.2003年版C.2005年版D.2020年版6.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是()。
A.1:1B.2:1C.1:3D.1:27.常用指示剂铬黑T(EBT),在pH7~10的溶液中呈()色。
A.蓝色B.红色C.无色D.黑色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鉴别反应完成需要一定时间B.鉴别反应不必考虑“量”的问题C.鉴别反应需要有一定的专属性D.鉴别反应需在一定条件下进行9.引起滴定分析终点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指示剂不在化学计量点时变色B.有副反应的发生C.滴定管最后估读不准D.反应速率快10.与经典滴定方法相比,电位滴定法不具有以下哪个特点()。
A.终点确定不存在主观误差,结果更准确B.可进行深色溶液、浑浊溶液及无合适指示剂的样品溶液滴定C.易实现连续、自动和微量的滴定D.操作简单,数据处理便捷11.美国国家处方集的缩写待号为()。
A.WHOB.GMPC.INND.NF12.干燥失重主要检查药物中的()。
药用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药用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药用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溶剂?A. 甲醇B. 乙醇C. 水D. 甲烷答案:D2. 药用分析化学中,用于测定药物含量的常用方法是什么?A. 色谱法B. 质谱法C. 核磁共振D. 紫外光谱法答案:A3. 在药物分析中,哪种类型的色谱法可以提供分子结构信息?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薄层色谱法D. 质谱法答案:D4. 以下哪种仪器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A. 高效液相色谱B. 紫外-可见光谱C. 红外光谱D. 所有选项答案:D5. 在药物分析中,哪种方法常用于检测药物的稳定性?A. 加速试验B. 热重分析C. 电化学分析D. 核磁共振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重量分析法、容量分析法2. 药物的化学结构分析中,常用的波谱分析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3. 药物分析中,________可以用来测定药物的纯度。
答案:高效液相色谱4. 在药物分析中,________方法常用于药物的鉴别。
答案:薄层色谱5. 药物分析中,________可以用于检测药物中的杂质。
答案:气相色谱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药物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法有哪些?答案:药物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等。
2. 解释什么是药物的稳定性分析?答案:药物的稳定性分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药物的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进行研究,以确保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应有的质量和疗效。
3. 药物的鉴别分析有哪些方法?答案:药物的鉴别分析方法包括化学鉴别法、光谱鉴别法、色谱鉴别法等。
4. 药物分析中为什么要进行杂质检测?答案:药物分析中进行杂质检测是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由于杂质的存在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电大药物分析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_0501
普通玻璃电极测定溶液的 p H范围为(
) 。
A. 1 一1 4 B . 1 -9 C. < 1 D. > 9
91 1
6 .下列类型的电子能级跃迁所需能量最小的是(
生物碱不溶于水 、 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进行的。( 3分) ( 2 ) 选择提取溶剂的原则是 :
①与水不相混溶, 沸点低, 对生物碱的溶解度大, 而对其他物质的溶解度尽可能小。( 1
分) ②与生物碱或碱化试剂不起任何反应 。( 1 分) 四、 计算题( 每小题 5分 , 共2 0分) 1 . 滴定反应为: Na z C 0 3 - I - HC 1 =2 N a C 1 +Hz 0} - C O z HC l 标准溶液 0 . 1 0 0 0 mo 1 / L
①溶剂应能溶解试样及滴定反应产物。( 1 分) ②可采用混合溶剂。混合溶剂能增强对样品的溶解性并且能增大滴定突跃。( 1 分) ③溶剂应不引起副反应, 并且纯度要高, 不能含有水分。< 1 分) 3 . < 1 ) 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是生产过程中乙酞化不完全或贮藏过程中水解产生的。( 2
) , 小剂量的制 剂允许范
D . 1 0 5 . 0 %一 1 1 5 . 0 %
1 . 常用的滴定分析方法包括直接滴定、 _ 2 . 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值称为_ 3 . 常量分析一般要求_
4 .由于浓盐酸
明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0 . 1 0 0 0
, 其标准溶液用间接方法配制。
) 可以减少偶然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B .作空白试验 D .校准仪器 ) ml o
用2 } m1 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A. 2 } . 0 0 B . 2 5
C. 2 5 . 0 D. 2 } . 0 0 0
国家开放大学《药用分析化学》形成性考核一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药用分析化学》形成性考核一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一选择题1、药品标准中鉴别试验的意义在于(B)A.检查已知药物的纯度B.验证已知药物与名称的一致性C.确定已知药物的含量D.考察已知药物的稳定性E.确证未知药物的结构2、盐酸溶液(9→1000)系指(A)A.盐酸1.0ml加水使成l000ml的溶液B.盐酸1.0ml加甲醇使成l000ml 的溶液C.盐酸1.0g加水使成l000ml的溶液D.盐酸1.0g加水l000ml 制成的溶液E.盐酸1.0ml加水l000ml制成的溶液3、具有B-内酰胺环结构的药物是(E)A.阿司匹林B.奎宁C.四环素D.庆大霉素E.阿莫西林4、中国药典凡例规定:称取“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D)A.1.5~2.5gB.1.6~2.4gC.1.45~2.45gD.1.95~2.05gE.1.96-2.04g5、中国药典规定: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D)A.0.0lmgB.0.03mgC.0.1mgD.0.3mgE.0.5mg6、在药品质量标准中,药品的外观、臭、昧等内容归属的项目是(A) A.性状B.-般鉴别C.专属鉴别D.检查E.含量测定7、药物中无效或低效晶型的检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B)A.高效液相色谱法B.红外分光光度法C.可见一紫外分光光度法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E.气相色谱法8、氯化物检查法中,用以解决供试品溶液带颜色对测定干扰的方法是(C)A.活性炭脱色法B.有机溶剂提取后检查法C.内消色法D.标准液比色法E.改用他法9、BP采用进行铁盐检查的方法是(C)A.古蔡氏法B.硫氰酸盐法C。
巯基醋酸法D.硫代乙酰胺法E.硫化钠法10、采用硫氰酸盐法检查铁盐时,若供试液管与对照液管所呈硫氰酸铁的颜色较浅不便比较时,可采取的措施是(D)A.内消色法B.外消色法C.标准液比色法D.正丁醇提取后比色法E.改用他法11、下列试液中,用作ChP重金属检查法中的显色剂的是(B)A.硫酸铁铵试液B.硫化钠试液C.氰化钾试液D.重铬酸钾试液E.硫酸铜试液12、ChP古蔡氏法检查砷盐,加入碘化钾的主要作用是(C)A.将五价的砷还原为砷化氢B.将三价的砷还原为砷化氢C.将五价的砷还原为三价的砷D.将氯化锡还原为氯化亚锡E.将硫还原为硫化氢13、在古蔡氏检砷法中,加入醋酸铅棉花的目的是(A)A.除去硫化氢的影响B.防止瓶内飞沫溅出C.使砷化氢气体上升速度稳定D.使溴化汞试纸呈色均匀E.将五价砷还原为砷化氢14、ChP检查葡萄糖酸锑钠中的砷盐时,采用的方法是(C)A.古蔡氏法B.Ag(DDC)法C.白田道夫法D.次磷酸法E.亚硫酸法15、ChP中收载的残留溶剂检查法是(C)A.HPLC法B.TLC法C.GC法D.TGA法E.DSC法16、下列有机溶剂中,属于一类溶剂的是(A)A.四氯化碳B.乙腈C.氯苯D.三氯甲烷E.甲醇17、在较短时间内,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分析人员连续测定所得结果的RSD称为(A)A.重复性B.中间精密度C.重现性D.耐用性E.稳定性18、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共热后,再加稀硫酸酸化,产生的白色沉淀是(C)A.苯酚B.乙酰水杨酸C.水杨酸D.醋酸E.水杨酰水杨酸19、下列药物中,能采用重氮化一偶合反应进行鉴别的是(D)A.阿司匹林B.美洛昔康C.尼美舒利D.对乙酰氨基酚E.吲哚美辛20、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双水杨酯原料含量时,若滴定过程中双水杨酯发生水解反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A)A.偏高B.偏低C.不确定D.无变化E.与所选指示剂有关21、下列苯乙胺类药物中,可与三氯化铁试剂显深绿色,再滴加碳酸氢钠溶液,即变蓝色,然后变成红色的是(C)A.硫酸苯丙胺B.盐酸甲氧明C.盐酸异丙肾上腺素D.盐酸克仑特罗E.盐酸苯乙双胍22、下列药物中,可显双缩脲反应的是(B)A.盐酸多巴胺B.盐酸麻黄碱C.苯佐卡因D.对氨基苯甲酸E.氧烯洛尔23、下列药物中,可显Rimini反应的是(E)A.盐酸多巴胺B.氧烯洛尔C.苯佐卡因D.对氨基苯甲酸E.重酒石酸间羟胺24、下列药物中,属于苯乙胺类药物的是(E)A.盐酸利多卡因B.氨甲苯酸C.乙酰水杨酸D.苯佐卡因E.盐酸克仑特罗25、具芳伯氨基或经水解生成芳伯氨基的药物可用亚硝酸钠滴定,其反应条件是(A)A.适量强酸环境,加适量溴化钾,室温下进行B.弱酸酸性环境,40aC以上加速进行C.酸浓度高,反应完全,宜采用高浓度酸D.酸度高反应加速,宜采用高酸度E.酸性条件下,室温即可,避免副反应26、芳香胺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是(E)A.非水溶液滴定法B.亚硝酸钠滴定法C.间接酸量法D.B+C两种E.A+B两种27、下列药物中,能在碳酸钠试液中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紫色配位化合物的是(B)A.盐酸普鲁卡因B.盐酸利多卡因C.盐酸丁卡因D.对乙酰氨基酚E.肾上腺素28、下列药物中,ChP直接用芳香第一胺反应进行鉴别的是(A)A.盐酸普鲁卡因B.盐酸利多卡因C.盐酸丁卡因D.乙酰氨基酚E.盐酸去氧肾上腺素29、盐酸普鲁卡因中需检查的特殊杂质是(D)A.水杨酸B.对氨基酚C.有关物质D.对氨基苯甲酸E.酮体30、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含量时用的酸是(A)A.盐酸B.硫酸C.氢溴酸D.硝酸E.磷酸31、下列药物中,经水解后加碘试液可生成黄色沉淀的是(D)A.盐酸利多卡因B.氨甲苯酸C.乙酰水杨酸D.苯佐卡因E.盐酸克仑特罗32、下列药物中,在酸性条件下可与CoCl:试液反应生成亮绿色的是(A)A.盐酸利多卡因B.氨甲苯酸C.乙酰水杨酸D.苯佐卡因E.盐酸普鲁卡因胺33、用制备衍生物测熔点的方法鉴别盐酸丁卡因,加入的试液是(C)A.三硝基苯酚B.硫酸铜C.硫氪酸铵D.三氯化铁E.亚硝基铁氰化钠34、下列药物中,不属于对氨基苯甲酸酯类的是(C)A.盐酸普鲁卡因B.苯佐卡因C.盐酸利多卡因D.盐酸丁卡因E.盐酸氯普鲁卡因35、下列药物中,能被浓过氧化氢氧化成羟肟酸,再与三氯化铁作用形成配位化合物羟肟酸铁的是(B)A.盐酸利多卡因B.盐酸普鲁卡因胺C.盐酸普鲁卡因D.盐酸去甲肾上腺素E.苯佐卡因36、亚硝酸钠滴定法滴定开始时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的原因是(C)A.使重氮化反应速度减慢B.使重氮化反应速度加快C.避免HN02挥发和分解D.避免HBr的挥发E.增加NO+Br-的浓度37、下列药物中,可在酸性条件下被锌粉还原并用重氮化一偶合反应鉴别的是(B)A.苯甲酸钠B.硝苯地平C.盐酸普鲁卡因D.盐酸丁卡因已菲洛地平38、硝苯地平用铈量法进行含量测定的pH条件是(E)A.弱碱性B.强碱性C.中性D.弱酸性E.强酸性39、硝苯地平用铈量法进行含量测定的终点指示剂是(C)A.自身指示B.淀粉C.邻二氮菲D.酚酞E.结晶紫40、硝苯地平用铈量法进行含量测定,硝苯地平与硫酸铈反应的摩尔比是(B)A.1:1B.1:2C.1:3D.2:1E.3:141、下列鉴别反应中,属于丙二酰脲类反应的是(C)A.甲醛硫酸反应B.硫色素反应C.铜盐反应D.硫酸荧光反应E.戊烯二醛反应42、下列巴比妥类药物中,可与铜盐吡啶试剂生成绿色配合物,又与铅盐生成白色沉淀的是(C)A.巴比妥B.异戊巴比妥C.硫喷妥钠D.环己烯巴比妥E.苯巴比妥43、下列反应中,用于苯巴比妥鉴别的是(B)A.硫酸反应B.甲醛一硫酸反应C.与碘液的反应D.二硝基氯苯反应E.戊烯二醛反应44、下列金属盐中,一般不用于巴比妥药物鉴别的是(E)A.铜盐B.银盐C.汞盐D.钴盐E.锌盐45、下列药物中,可在氢氧化钠碱性条件下与铅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C)A.司可巴比妥B.异戊巴比妥C.硫喷妥钠D.戊巴比妥E.苯巴比妥46、巴比妥类药物是弱酸类药物的原因是(D)A.在水中不溶解B.在有机溶剂中溶解C.有一定的熔点D.在水溶液中发生二级电离E.遇氧化剂或还原剂环状结构不会破裂47下列方法中,ChP2010用于地西泮含量测定的是(C)A.高效液相色谱法B.铈量法C.非水溶液滴定法D.溴酸钾法E.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48、能够与盐酸氯丙嗪反应生成沉淀的试剂是(A)A.三硝基苯酚B.三氯化铁C.茜素锆D.碱性酒石酸铜E.氯化钡49、2位含氟取代基的吩噻嗪类药物经有机破坏后在酸性条件下与显色剂反应显色,所用的显色剂是(D)A.三氯化铁B.亚硝基铁氰化钠C.茜素磺酸钠D.茜素锆E.2,4-=硝基氯苯50、国内外药典关于吩噻嗪类药物及其盐酸盐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常采用的方法是(C)A.铈量法B.钯离子比色法C.非水溶液滴定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E.高效液相色谱法51、钯离子比色法可以测定的药物是(D)A.丙磺舒B.布洛芬C.阿普唑仑D.盐酸氯丙嗪E.异烟肼52、有氧化产物存在时,吩噻嗪类药物的鉴别与含量测定的方法是(D)A.非水溶液滴定法B.亚硝酸钠滴定法C.薄层色谱法D.钯离子比色法E.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53、下列药物中,属于喹啉类的药物是(E)A.异烟肼B.硫酸阿托品C.盐酸四环素D.硫酸庆大霉素E.硫酸奎宁54、用溶剂提取后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硫酸奎宁片的含量时,Imol 的硫酸奎宁可消耗高氯酸的摩尔数是(E)A.l/2molB.1molC.2molD.3molE.4mol55、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硫酸奎宁原料药的含量时,Imol的硫酸奎宁可消耗高氯酸的摩尔数是(D)A.1/2molB.1molC.2molD.3molE.4mol56、具有绿奎宁反应的药物是(A)A.硫酸奎宁B.盐酸吗啡C.磷酸可待因D.盐酸麻黄碱E.硫酸阿托品57、ChP2010中用于某生物碱的鉴别方法为:供试品水溶液中滴加溴试液与氨试液,即显翠绿色,该反应是(A)A.绿奎宁反应B.甲醛一硫酸试验C.Vitali反应D.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E.双缩脲反应58、莨菪烷类生物碱的特征反应是(E)A.与三氯化铁反应B.与生物碱沉淀剂反应C.重氮化·偶合反应D.丙二酰脲反应E.Vitali反应59、药物水解后,与硫酸·重铬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苯甲醛,而逸出类似苦杏仁的臭味的药物是(A)A.氢溴酸山莨菪碱B.异烟肼C.硫酸奎宁D.盐酸氯丙嗪E.地西泮60、影响酸性染料比色法的最主要因素是(A)A.水相的pHB.酸性染料的种类C.有机溶剂的种类D.酸性染料的浓度E.永分的影响61、在冰醋酸非水介质中,硫酸阿托品与高氯酸反应的化学计量摩尔比是(A)A.1:1B.1:2C.1:3D.1:4E.2:362、能与二氯化汞的乙醇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药物是(C)A.阿托品B.后马托品C.氢溴酸东莨菪碱D.异烟肼E.苯巴比妥63、以下药物没有旋光性的是(B)A.氢溴酸东莨菪碱B.阿托品C.丁溴东莨菪碱D.甲溴东莨菪碱E.氢溴酸山莨菪碱64、ChP2010硫酸阿托品中有关物质检查的方法是(B)A.HPLC标准品对照法B.HPLC主成分自身对照法C.TLC标准品对照法D.TLC自身稀释对照法E.UV法65、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药物含量,如果溶液pH过低对测定造成的影响是(A)A.使In-浓度太低,而影响离子对的形成B.有机碱药物呈游离状态C.使In-浓度太高D.没有影响E.有利于离子对的形成66、需检查游离生育酚杂质的药物是(C)A、地西泮B、异烟肼C、维生素ED、丙磺舒E、甲芬那酸67、可与2,6-二氯靛酚试液反应的药物是(C)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E68、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维生素B1时,维生素B1与高氯酸的摩尔比是(D)A、1:5B、1:4C、1:3D、1:2E、1:169、需要检查麦角甾醇杂质的药物是(B)A、维生素EB、维生素D2C、维生素CD、维生素B1E、维生素E70、维生素B1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法是(E)A、碘量法B、酸性染料比色法C、双向滴定法D、酸碱滴定E、非水溶液滴定法71、ChP2010收藏的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方法是(B)A、HPLC法B、GC法C、荧光分光光度法D、UV法E、比色法72、维生素B1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是(C)A、非水溶液测定法B、异烟肼比色法C、紫外分光光度法D、Kober 反应比色E、碘量法73、黄体酮的专属反应是(C)A、与硫酸的反应B、斐林反应C、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的反应D、异烟肼反应E、硝酸银反应74、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基本结构是(D)A、分子结构中含酚羟基B、分子结构中含具有炔基C、分子结构中含芳伯氨基D、分子结构中具有环戊烷并多氢菲母核E、分子结构中含醇酮基75、炔孕酮中存在的特殊杂质是(E)A、氯化物B、重金属C、铁盐D、淀粉E、关物质76、可与硝酸银试液生成白色沉淀的药物是(B)A、氢化可的松B、炔诺酮C、雌二醇D、四环素E、青霉素77、TLC法检查“有关物质”,采用自身稀释对照法进行检查时,所用的对照溶液是(D)A、所检杂质的对照品B、规定对照品的稀释液C、规定使用的对照品D、供试品的稀释液E、所检药物的对照品78、各国药典对甾体激素类药物常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主要原因是(C)A、它们没有特征紫外吸收,不能用紫外分光光度法B、不能用滴定分析法进行测定C、由于“有关物质”的存在,色谱法可消除它们的干扰D、色谱法比较简单,精密度好E、色谱法准确度优于滴定分析法79、可同时用于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查的方法是(E)A、TLC法B、薄层色谱洗脱分别定量法C、计算分光光度法D、紫外分光多波长法E、高效液相色谱法80、《中国药典》(2010年版)青霉素V钾的含量测定方法是(E)A、碘量法B、微生物法C、酸性染料比色法D、气相色谱法E.高效液相色谱法81、青霉素在pH=2条件下,易发生分子重排,其产物是(C)A、青霉烯酸B、青霉醛C、青霉酸D、青霉胺E、青霉噻唑酸82、在碱性或青霉素酶的作用下,青霉素易发生水解,生成(A)A、青霉噻唑酸B、青霉胺C、青霉酸D、青霉烯酸E、青霉醛83、青霉素族药物在pH=4条件下,易发生分子重排,其产物是(D)A、青霉胺B、青霉醛C、青霉酸D、青霉烯酸E、青霉噻唑酸84、各国药典中用于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是(D)A、紫外分光光度法B、红外分光光度法C、薄层法D、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E、气相色谱法85、可用糠醛反应(Molisch反应)鉴别的药物是(B)A、青霉素钠B、庆大霉素C、盐酸四环素D、头孢拉定E、盐酸美他环素86、链霉素具有的特征反应是(A)A、坂口反应B、柯柏反应C、硫色素反应D、差向异构反应E、戊烯二醛反应、87、可发生麦芽酚反应的药物是(E)A、氨苄西林B、头孢呋辛酯C、庆大霉素D、盐酸美他环素E、链霉素88、HPLC法测定庆大霉素C组分,《中国药典》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的原因是(A)A、分子结构中无共轭体系,在紫外区无吸收B、利用庆大霉素与巯基醋酸反应后具有紫外吸收C、利用分子结构中的氨基与茚三酮反应后具有紫外吸收D、利用分子结构中的氨基与邻苯二醛反应后具有紫外吸收E、利用分子结构中的氨基与8一羟基喹啉反应后具有紫外吸收89、各国药典中四环素类药物的主要含量测定方法是(D)A、紫外分光光度法B、气相色谱法C、比色法D、高效液相色谱法E、微生物检定法90、在弱酸性(pH=2.0~6.O)溶液中可发生差向异构化的药物是(A)A、四环素B、土霉素C、青霉素D、多西环素E、美他环素91、在酸性(pH<2)溶液中可发生脱水反应的药物是(E)A、庆大霉素B、氨苇西林C、头孢呋辛酯D、链霉素E、四环素92、以淀粉、糊精等作为稀释剂时,对片剂的主要进行含量测定,最有可能受到干扰的测定方法是(B)A、EDTA测定法B、氧化还原滴定法C、HPLC法D、GC法E、酸碱滴定法93、含量均匀度检查主要针对(A)A、小剂量的片剂B、大剂量的片剂C、水溶性药物的片剂D、难溶性药物的片剂E、以上均不对94、中药检查项下的总灰分是指(A)A、药材或制剂经炽灼灰化后残留的无机物B、药材或制剂经炽灼灰化遗留的有机物质C、中药材所带的泥土、砂石等不溶性物质D、药物中遇硫酸氧化生成硫酸盐的无机物质E、中药的生理灰分95、对中药制剂分析的项目叙述错误的是(E)A、中药注射剂的检查项目有装量差异、无菌、澄明度和PH等B、合剂、口服液的检查项目有相对密度和PH测定等C、颗粒剂的检查项目有粒度、水分、溶化性、装量等D、散剂的检查项目有粒度、外观均匀度、水分和装量等E、丸剂的检查项目主要有溶散时限和含糖量等96、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时、最常用的纯化方法是(C)A、萃取法B、结晶法C、柱色谱法D、薄层色谱法E、水蒸气蒸馏法97在中药及其制剂分析中,应用最多的鉴别方法是(C)A、HPLC法B、GC法C、TLC法D、UV法E、IR法98在中药材的灰分检查中,更能准确地反映外来杂质质量的是(C)A、总灰分B、硫酸盐灰分C、酸不溶性灰分D、生理灰分E、碳酸盐灰分99对中药及其制剂进行残留农药检查时,当接触农药不明时,一般可测定(C)A、总有机氯量B、总有机磷量C、总有机氯量和总有机磷量D、总有机溴量E、总有机溴量和总有机氯量二、配伍选择题1)A.SFDAB.ChPC.GCPD.GLPE.GMP下列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1、荮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D)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E)2)A.溶质lg(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B.溶质lg(ml)能在溶剂1-不到l0ml中溶解C.溶质lg(ml)能在溶剂10-.不到30ml中溶解D.溶质1g(ml)能在溶剂30~不到l00ml中溶解E.溶质lg(ml)能在溶剂100一不到l000ml中溶解下列溶解度术语系指1、易溶(B)2、溶解(C)3、微溶(E)3)P下列药典的英文缩写是1、英国药典(A)2、欧洲药典(C)4)A.吸收光谱较为简单,曲线形状变化不大,用作鉴别的专属性远不如红外光谱。
电大《药物化学》重点复习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电大?药物化学?期末复习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凡具有治疗、预防、缓解和诊断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化合物,称为〔 A 〕A. 化学药物B. 无机药物C. 合成有机药物D. 天然药物E. 药物2. 以下巴比妥类药物中,镇静催眠作用属于超短时效的药物是〔 E 〕A.巴比妥B.苯巴比妥C.异戊巴比妥D.环己巴比妥E.硫喷妥钠3. 有关氯丙嗪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B 〕A.在发现其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同时,也发现其具有抗组胺作用,故成为三环类抗组胺药物的先导化合物B.大剂量可应用于镇吐、强化麻醉及人工冬眠C.2位引入供电基,有利于优势构象的形成D.与γ-氨基丁酸受体结合,为受体拮抗剂E.化学性质不稳定,在酸性条件下容易水解4. 苯并氮卓类药物最主要的临床作用是〔 C 〕A. 中枢兴奋B. 抗癫痫C. 抗焦虑D. 抗病毒E. 消炎镇痛5. 氯苯那敏属于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哪种结构类型〔 C 〕A.乙二胺类B. 哌嗪类C. 丙胺类D. 三环类E. 氨基醚类6. 卡托普利分子结构中具有以下哪一个基团〔 A 〕A.巯基B.酯基C.甲基D.呋喃环E.丝氨酸7. 解热镇痛药按结构分类可分成〔 D 〕A.水杨酸类、苯胺类、芳酸类B.芳酸类、水杨酸类、吡唑酮类C.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芳酸类D.水杨酸类、吡唑酮类、苯胺类8. 临床上使用的布洛芬为何种异构体〔 D 〕A. 左旋体B. 右旋体C. 内消旋体D. 外消旋体E. 30%的左旋体和70%右旋体混合物。
9. 环磷酰胺的作用位点是〔 C 〕A. 干扰DNA的合成B.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C. 直接作用于DNA D.均不是10. 那一个药物是前药〔 B 〕A. 西咪替丁B. 环磷酰胺C. 赛庚啶D. 昂丹司琼E. 利多卡因11. 有关阿莫西林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D 〕A.临床使用左旋体B.只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C.不易产生耐药性D.容易引起聚合反响E.不能口服12. 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 A 〕A.抑制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B.抑制粘肽转肽酶C.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D.抑制二氢叶酸复原酶E.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增加细胞膜渗透性13. 关于雌激素的结构特征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 〕A. 3-羰基B. A环芳香化C. 13-角甲基D. 17-β-羟基14. 一老年人口服维生素D后,效果并不明显,医生建议其使用相类似的药物阿法骨化醇,原因是〔 B 〕A.该药物1位具有羟基,可以防止维生素D在肾脏代谢失活B.该药物1位具有羟基,无需肾代谢就可产生活性C.该药物25位具有羟基,可以防止维生素D在肝脏代谢失活D.该药物25位具有羟基,无需肝代谢就可产生活性E.该药物为注射剂,防止了首过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用配位滴定法或非水滴定法测定片剂含量时,润滑剂硬酯酸镁是否有干扰?采用何法消除干扰?
如果主药含量大,硬脂酸镁量小时,可不考虑硬脂酸镁的干扰直接测定(2分);
当测定的片剂主药含量少,而硬脂酸镁的量较大,因为硬脂酸镁也要消耗高氯酸滴定液,而使含量测定结果偏高(3分)。
可采用下列方法排除干扰
(1)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蒸干或部分蒸去后再进行非水溶液滴定;(1分)
(2)加入掩蔽剂以排除干扰;(1分)
(3)若片剂主药含量很少时,可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1分)
22:复方制剂的定义。
制剂分析的四个特点(与原料分析比)。
复方制剂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效成分的制剂。
(2分)
制剂分析的特点:
(1)分析方法不同;(2分)
(2)分析项目的要求不同;(2分)
(3)含量测定结果的表达方法不同;(1分)
(4)含量限度的要求不同。
(1分)
21:简述剩余碘量法测定青霉素类抗生素含量的基本原理、最佳pH及其它影响因素?
基本原理(3分):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分子不消耗碘,但用碱水解生成的降解
产物可被碘氧化,从而消耗碘。
青霉素类抗生素经碱水解的产物青霉噻唑酸,可与
碘作用,根据消耗的碘量可计算药物的含量。
碘与青霉噻唑酸作用时,溶液的pH在4.5左右最好。
(2分)
用本法测定含量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反应温度、加缓冲液后放置的时间、加碘的量和氧化时间等,均能影响测定结果。
(3分)
20:异烟肼比色法测定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原理是什么?一般而言,本反应对什
么样结构具有专属性?
原理:异烟肼(INN)试剂可与一些甾酮在酸性条件下形成黄色异烟腙,在
一定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
(4分)
本反应对含有Δ4-3-酮和C20-酮基的甾体激素类药物具有一定的专属性。
(4
分)
19:.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维生素B1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与高氯酸的摩尔比是多少?
因为维生素B1具有两个碱性基团,故与高氯酸反应的摩尔比是1:2
18: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的原理是什么?
测定原理:
“三点校正法”是在三个波长处测得吸收度,根据校正公式计算吸收度A
校正值后,再计算含量。
其原理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1)杂质的无关吸收在310~340nm的波长范围内几乎呈一条直线,且随波
长的增大吸收度下降。
即在维生素A最大吸收波长附近,干扰物质的吸收几乎
呈一直线。
(4分)
(2)物质对光吸收呈加和性的原理。
即在某一样品的吸收曲线上,各波长
处的吸收度是维生素A与杂质吸收度的代数和,因而吸收曲线也是二者吸收的
叠加。
(4分)
17:简述酸性染料比色法主要影响因素?说明pH过低或过高对离子对形成的影响?
(1)主要影响因素:水相的pH和酸性染料的选择以及有机溶剂的影响,
是酸性染料比色法成功的关键。
(4分)
(2)水相pH值的选择(4分)
如果pH过低,抑制了酸性染料解离,使In—浓度太低,从而影响离子对的
形成;
如果pH过高,生物碱呈游离状态,也不能形成离子对。
故选择一个最佳pH值使生物碱和染料全部以BH+和In—形式存在,是酸性染料比色法至关重要的实验条件
16:简述提取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及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的原则?
.(1)基本原理:(3分)
提取酸碱滴定法是利用生物碱的盐类一般能溶于水,而生物碱不溶于水、易
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进行。
本法可分成两步,第一步是提取分离,第二步是中和
滴定。
(2)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是提取中和法的关键之一。
其选择的原则:
①与水不相混溶,沸点低,对生物碱的溶解度大,而对其他物质的溶解度尽可能
小。
(3分)
②与生物碱或碱化试剂不起任何反应。
(2分)
15:对乙酰氨基酚中对氨基酚检查的原理是什么?
答:对氨基酚为芳香第一胺,在碱性条件下能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生成蓝色配位化合物,而对乙酰氨基酚无此呈色反应,利用此原理进行限量检查。
14:亚硝酸钠滴定法(重氮化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说明测定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影响因素
原理:(4分)
因盐酸普鲁卡因具有游离的芳伯氨基,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定量反应,
生成重氮盐。
主要影响因素:(4分)
(1)加溴化钾加快反应速度:生成的NOBr量多,在供试液中NO+的浓度
增大。
(2)加过量盐酸加速反应:a.重氮化反应速度加快;b.重氮盐在酸性溶液中
稳定;c.防止偶氮氨基化合物的生成。
(3)滴定温度的影响:(一般在室温10~30℃进行)。
(4)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滴定:一次将大部分亚硝酸钠滴定液(计算量)
迅速加入,使其尽快反应。
13:说明用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的原理?
答.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是利用苯甲酸钠易溶于水,而苯甲酸易溶于有机溶剂这一特性,在水相中加入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在滴定过程中,将生成的苯甲酸不断萃取入有机相,减小苯甲酸在水相中的浓度,并减少苯甲酸的解离,使滴定反应进行完全,终点清晰。
:12:阿司匹林中对人体有害的水杨酸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控制游离水杨酸的限量?
生产过程中乙酰化不完全或贮藏过程中水解可产生水杨酸,对人体有毒性,而且分子中酚羟基在空气中被逐渐氧化成一系列醌型有色物质,使阿司匹林成品变色。
(4分)
利用阿司匹林结构中无游离酚羟基,不能与高铁盐作用,而水杨酸则可与高铁盐反应显紫堇色,与一定量水杨酸对照溶液所呈的色泽比较,从而控制游离水杨酸的限量。
(4分)
11:简述银量法测定巴比妥类药物含量的原理?
答:巴比妥类药物在适当的碱性溶液中,生成盐而溶解,可与银离子定量成盐。
在硝酸银标准液滴定的过程中,巴比妥类药物首先形成可溶性的一银盐,当被测定的巴比妥类药物完全形成一银盐后,稍过量的银离子与药物形成难溶性的二银盐沉淀,使溶液变混浊,从而指示滴定终点。
10:用气相色谱的内标法定量时,内标物需具备什么条件?
答:
9:
8: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是红外非活性振动?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是:(1)电磁辐射的能量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之间的跃迁所需要的能量相当。
(2)被红外辐射作用的分子必须要有偶极矩的变化。
不能吸收红外线发生能级跃迁的振动称为红外非活性振动
7:.为什么用EDTA 滴定Mg 2+,必须在pH=10而不是pH=5的溶液中进行?但滴定Zn 2+时,则可以在pH=5的溶液中进行。
(已知7.8lg =MgY K ,5.16lg =ZnY K )
解:金属离子能否被准确滴定由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来决定,而条件稳定常数与溶液的pH 值和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有关,查表得:当pH=5时,)(lg H Y α=6.6 , pH=10时,)(lg H Y α=0.5。
pH=5时,Y (H )'
αlg lg lg -=MgY MgY K K =8.7-6.6=2.1<8
Y (H )'αlg lg lg -=ZnY ZnY K K =16.6-6.6=10>8
因此在pH=5时,EDTA 可以滴定Zn 2+而不能滴定Mg 2+。
pH=10时,Y (H )'αlg lg lg -=MgY MgY K K =8.7-0.5=8.2>8
Y (H )'αlg lg lg -=ZnY ZnY K K =16.6-0.5=16.1>8
即在pH=10时, Zn 2+和Mg 2+均可被EDTA 准确滴定。
6:在非水滴定中,溶剂选择的原则及选择溶剂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1)在非水滴定中,溶剂的选择应本着提高溶质的酸(碱)性,从而提高滴定反应的完全程度(在滴定曲线上表现为较大的滴定突跃)的原则来进行。
(2)选择溶剂时需要考虑到下列因素:
溶剂应能溶解试样及滴定反应产物。
可采用混合溶剂。
混合溶剂能增强对样品的溶解性并且能增大滴定突跃。
●溶剂应不引起副反应,并且纯度要高,不能含有水分。
5:简述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选择依据是什么。
答: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或弱碱。
这些弱酸或弱碱与其共轭碱或共轭酸具有不同的颜色。
共轭酸碱对之间存在一个酸碱平衡,平衡式中存在H+或OH–,所以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是和溶液的pH值有关的,当溶液pH变化时,共轭酸碱对的浓度发生相对变化,从而导致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凡是变色点的pH处于滴定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都可以用来指示滴定的终点,这是指示剂的选择依据。
4:
3:基准物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2: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答.凡适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①. 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②. 反应必须迅速完成。
③.必须有适宜的指示剂或其它简便可靠的方法确定终点。
1: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就其来源和性质不同可分为哪两种误差?说明如何避免?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其中系统误差主要包括:仪器误差、方法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系统误差是可以避免的;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一般无法避免,呈正态分布。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2、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3、减小测量误差;4、消除测定中的系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