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高中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缺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充高中2010-2011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高2010级语文试题
命、审题人:王建明唐铮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注:(1)所有选择题请在机读卡上用2B铅笔填涂;
(2)所有笔答题请在答题卷上完成。

第I卷(客观题)
一、基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潭柘(zhè)寺弥望(mí)垝垣(yuán)义愤填膺(yīng)
B.涸(hé)辙猗(qǐ)郁训(xùn)鸽夙兴夜寐(mèi)
C.鸷(zhì)鸟平仄(zé)溘死(kè)雨(yù)雪菲菲
D.自缢(yì)玉玦(jué)袅娜(luó)浅偿辄(zé)止
2.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加盟雷霆后,帕金斯受邀回答《ESPN》杂志提问时,毫不掩饰地表示湖人已经成明.
日黄花
...,不再是冠军守擂者,同时他表示不喜欢加索尔和菲尔·杰克逊,前者软,后者傲慢。

B.最近不少学者和媒体声称,过去30年,人民币发行以数倍增加,如今物价大幅上涨,
因而中国必将进入全面通胀时期,这种全面通胀论言过其实
....。

C.为使复制品能再现原作的气韵,印刷者必须通晓原作者的用笔特点,故而需要多读
原画等等,这是很多当事人直言不讳
....的事实。

D.日本总务省消防厅公布消息称,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10公里内医院的
15名住院患者与医护人员遭受放射性物质污染,证实了核电站外泄辐射绝非骇人听
...
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百姓都期待国家医药管理局能尽快制定措施,以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大家能看得起病,买得起药。

B.据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看,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西面采区通风管理不到位、瓦斯监测未落实、矿主私自启封已关闭矿井开采引起的。

C.11日强震和海啸发生后,日本东北地区设立了2100多个避难设施,至少有39万左右人避难,避难设施普遍存在缺乏取暖煤油、防寒衣服及食品等问题。

D.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4.下列有关中国古代诗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

《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
“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B.建安文学表现了期盼乘时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奋发精神,后人把这种建立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称为建安风骨。

建安文学中成就最为突出的诗人是曹植。

C.《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由于诗歌“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所以叫“楚辞”。

《楚辞》的作者是屈原,其代表作是《离骚》。

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编的《文选》。

内容多写夫妻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感情深挚动人。

5.下面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①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②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③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诗歌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④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⑤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⑥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A.③⑤⑥①②④B.①④②⑤⑥③
C.①②④③⑤⑥D.③①②⑤⑥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7分)
游三游洞记
刘大櫆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

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

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

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

穷山之颠,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

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馀尺,广可十二丈。

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

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

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

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逄逄然鼓音。

背有石如床,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

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

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负薪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剌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

其后欧阳永叔暨黄
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

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

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

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

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6.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许:左右
B.而地得因.人以显因:依靠
C.相继而履.其地履:鞋子
D.山川之胜.胜:优美的景色
7.下列句子分别能表现“道路难行”和“洞内景观奇特”的一组是()(3分)A.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其地石杂以土
B.出则豁然平旷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
C.有大石覆压当道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
D.二石柱屹立其口其中一石,乳而下垂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一行从夷陵州府出发,先走陆路,再走水路,然后登山,经过一番波折才一睹处于荒远偏僻之地的三游洞真面目。

B.在描写三游洞景观时,作者描写了洞内各种声音带来的听觉感受,有扣击时“如钟”
“如磬”“逄逄然”的悦耳之声,有“与二三子浩歌其间”轰然之声,又有从地底发出的“泠然”水声,宛如空谷足音,将三游洞衬托得深邃幽静。

C.作者由白居易等三位唐人共游此洞,想到其后到此游历的欧阳永叔和黄鲁直,继而联想到自身的“幸”与“不幸”,进一步推想陈公的“幸”与“不幸”,从抒发游历感想进入对人生哲理的思辨。

D.作者虽然写自己像虫鸟一样安适,但又通过抒写对僻陋处的山川胜景无人欣赏的感慨,委婉地表达出自己怀才未显之憾。

第II卷(主观题)
9.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

穷山之颠,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

(2)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

三、诗歌鉴赏及默写(11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上邪汉乐府民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10.这首诗首诗写对爱情的坚贞,其语言风格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1.简要的说一说这首诗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及其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名句默写(任选一题完成,5分)
(1)桂棹兮兰桨,_____________。

渺渺兮予怀,_____________。

故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
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食桑葚
(2)_____________,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
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头上玳瑁光,_____________,耳着明月铛。

四、现代文阅读(18分)
蜘蛛网
——尤今
一位睿智的朋友,从丝丝缕缕的蜘蛛网里,看到了自己变化多端的心路历程。

十余岁时,在路上一蹦一跳,“巧遇”纵横交错的蜘蛛网时,会毫不犹豫地在地上捡起树枝,主动出击。

一戳一挑,偌大的一张蜘蛛网便灰飞烟灭,变成缠在树枝上的一缕“幽魂”;再看到惊慌失措的蜘蛛不辨方向地狼狈逃窜,便会有一种痛快的刺激传遍全身。

在这个凡事都感到好奇的年龄里,别人的伤痛,是掠过身畔一股无关痛痒的轻风,纵使他人的伤痛是因为自己主动挑衅而造成的,他的心里也不会泛起任何涟漪。

到了廿余岁,在小径上无意间碰触到牵牵绊绊的蜘蛛网,看到洁白的上衣或洁净的裤子上纠缠不清地沾着灰灰黑黑的蜘蛛网丝,只觉邋遢、只觉生气。

这个年龄,正站在人生美丽的起点。

眼里看到的,仅仅是远方那发光发亮的大目标;别人的不幸,他无暇顾及。

他最大的期盼是一路顺风地向上攀爬,他最大的忌讳是被路上不明不白的石头绊住脚步。

年届三十,匆匆赶路时踏烂一张或多张蜘蛛网,他只是风淡云轻地随手挥挥、弹弹、拍拍,蛛丝网迹便消失无踪了。

在凡事顺遂的旺盛中年,他天不怕、地不怕,反正条条大路通罗马。

他一心只想把天空开拓得更辽阔,把生活安排得更缤纷。

到了四十岁,不小心撞坏了一张编织得好像八卦阵一样的蜘蛛网,看到蜘蛛跌跌撞撞地逃,不安的阴影会像鬼魅一样笼罩心头。

他心里会想:啊,这是不祥之兆吗?这个年龄,大局已定,人也开始相信命运了。

行事会尽量小心,避免误伤无辜。

看到别人的歹运,又会患
得患失地认为那是为自己而敲的警钟。

年过半百,心境却又豁然开朗了,那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一个境界。

在路上不疾不徐地行走时,倘若一时大意弄坏了一张蜘蛛网,会心怀歉意地向蜘蛛虔诚地道歉。

既然已知天命,当然也就知道了蜘蛛勤勤勉勉地编织一张大网为的正是稻粱谋,在经历了半世辛酸苦辣人情冷暖之后,对于蜘蛛的心情,自然也就能够感同身受。

这是一种美丽的觉悟,只是,这种觉悟来得有点迟。

现在,这位年届耳顺的朋友,常常牵着小孙子的手,到附近的公园去散步。

看到蜘蛛网,他会对他亲爱的孙子说道:
“宝贝,记住,永远永远不要把蜘蛛网捣坏,因为你摧毁的,不只是蜘蛛的一张网,更是蜘蛛的一个家。


把一份温柔提早放进孩子的心里,当他走在人生道路上时,便不会忘记,时时停下脚步,关心别人的伤痛。

13.文中那位“睿智的朋友“,从丝丝缕缕的蜘蛛网里,看到了自己变化多端的心路历程。

说说他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

(5分)
14.文章末段说“把一份温柔提早放进孩子的心里“,这份温柔指的是什么?(4分)15.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美丽的觉悟“?(4分)
16.本文写蜘蛛,也写人,是分析这种表达技巧。

(5分)
五、语言运用(9分)
17.一首歌曲被人们传唱,优美的歌词居功甚伟。

以下歌词选自方文山的《青花瓷》,尝试从修辞(广义修辞)的角度进行分析鉴赏。

A.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3分)
B.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2分)
答:A
B
18.仿照下面示例,写两个句子
............。

要求恰当化用古诗文名句,内容贴切,三个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4分)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游子,我可能在仰看那枯藤老树上的昏鸦,也可能正投宿在小桥流水边的人家。

(1)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50分)
请以“底线”为话题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但必须包含“底线”二字;
(2)文体不限,但不允许写诗歌;
(3)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南充高中2010-2011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高2010级语文答题卷
第II卷(主观题)
9.(8分)
(1)
(2)
10.(2分)____________________。

1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任选一题完成,5分)
(1)桂棹兮兰桨,_________________。

渺渺兮予怀,_________________。

故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

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食桑葚。

(2)________________,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

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头上玳瑁光,________________,耳着明月铛。

13.(5分)
14.(4分)
15.(4分)
16.(5分)
17.(5分)
答:A(3分)
B(2分)
18.(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要求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