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 平抛运动(区教研活动)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教案模板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教案模板
主题:平抛运动
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平抛运动的基本原理、公式及相关概念,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
关问题。
时间:1课时(40分钟)
教学内容:
1. 平抛运动的定义
2. 平抛运动的基本特征
3. 平抛运动的运动方程
4. 平抛运动的应用
教学步骤:
引入(5分钟):介绍平抛运动的定义及相关背景知识。
探究(10分钟):通过实验或示例解释平抛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
讲解(10分钟):讲解平抛运动的运动方程及其推导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应用(5分钟):讨论平抛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相关问题。
总结(5分钟):总结本课内容,强调重点知识,并提醒学生完成相关作业。
教学策略:
1. 给予示例:通过实际案例或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
2. 提供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相关概念。
3. 引导思考:启发学生思考平抛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估:
1. 参与情况: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练习和实际案例分析的积极性。
2. 知识掌握:学生对平抛运动的基本原理、公式及相关概念的掌握情况。
3. 解决问题能力:学生能否独立解决相关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扩展:
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实验,观察和记录平抛运动的规律。
2. 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拓展平抛运动的应用领域。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深入了解平抛运动以及其他相关运动的知识。
高三物理平抛运动技巧教案

高三物理平抛运动技巧教案总体目标: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掌握平抛运动的基本概念、公式及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物理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实践基础。
一、知识目标:1.了解平抛运动的定义及基本概念;2.掌握平抛运动的公式,并善于应用到解题过程中;3.掌握平抛运动实验操作技巧,能够利用实验数据进行系统的计算分析;4.掌握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概念及其计算方法;5.提高物理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分析平抛运动的实验数据,并合理归纳;3.能够理解物理实验的实际意义,并利用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分析;4.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和物理实验相关设备,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
三、过程目标:本次课堂教学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互动和探究式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1.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了解平抛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并在学习中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资料,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加深对平抛运动的理解。
2.课堂讲解教师在上课时首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平抛运动。
随后,教师将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梳理平抛运动的公式。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通过图表等形式将公式转化为可视化形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公式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3.实验操作教师安排平抛运动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计算分析,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性和计算方法。
教师应注意评估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能力,例如实验的准确度、数据使用的准确性、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4.互动探究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和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性,并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互动探究环节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5.课后作业教师通过设计作业和问题,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学习成果,检验学生对平抛运动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高三物理复习: 抛体运动教案

课题:抛体运动教学目标1、掌握平抛运动、斜抛运动的概念,研究方法。
2、掌握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3、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处理实际生活中的曲线运动问题。
教学重难点1、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应用;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
学情分析一轮复习是针对考纲中要求进行,抛体运动是每年高考的重点与难点,综合了力与运动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复习的东西非常多,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
教学过程(四个环节:问题导学问题研讨问题深入问题总结)教学内容教法学法设计二次备课(手写)平抛运动1.定义: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性质: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曲线运动,其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平抛运动的条件:(1)v0≠0,沿水平方向;(2)只受重力作用。
4.研究方法: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5.基本规律(如图所示)(1)速度关系(2)位移关系课前基础简要回顾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与技巧(1)如果知道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应首先考虑分解速度。
(2)如果知道位移的大小或方向,应首先考虑分解位移。
(3)分解方法:沿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1.飞行时间:由t =2h g知,时间取决于下落高度h ,与初速度v 0无关。
2.水平射程:x =v 0t =v 02hg,即水平射程由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共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3.落地速度:v =v 2x +v 2y =v 20+2gh ,以θ表示落地速度与x 轴正方向间的夹角,有tan θ=v y v x =2ghv 0,所以落地速度只与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有关。
4.速度改变量: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改变量Δv =g Δt 相同,方向恒为竖直向下。
5.两个重要推论(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3所示,即x B =x A2。
(2)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设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tan θ=2tan α。
高三物理平抛运动特点教案

高三物理平抛运动特点教案平抛运动特点教案一、课时目标1.了解平抛运动的概念,特点和公式;2.理解平抛运动速度和高度的变化规律;3.能够运用公式解决涉及平抛运动的计算问题;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平抛运动速度和高度的变化规律;2.掌握平抛运动的各项公式;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计算问题。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是指从地面水平抛出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作自由落体运动。
2.平抛运动的特点于直线匀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运动形式。
平抛运动的特点有:(1)水平和竖直运动分离运动在平抛运动中,水平运动和竖直运动分离运动,水平运动不受重力作用而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竖直运动则受到重力作用而作自由落体运动。
(2)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由于平抛运动的竖直方向上是受到重力作用的自由落体运动,因此,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符合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即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和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3)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由于水平方向上没有加速度作用,因此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和时间成正比,且速度不变。
3.平抛运动的公式(1)平抛运动的公式有:① 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公式用于计算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和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水平位移S=Vxt水平速度Vx=Vcos∝其中,S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Vx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V为物体的初速度;t为物体运动的时间;cos∝为发射角度的余弦值。
② 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公式用于计算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竖直位移Sy=Vyt−(1/2)gt^2竖直速度Vy=Vsin∝−gt其中,Sy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Vy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V为物体的初速度;t为物体运动的时间;sin∝为发射角度的正弦值;g为重力加速度。
(2)平抛运动公式的应用平抛运动公式可以应用于以下计算问题:① 计算物体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距离。
高中优秀教案高三物理教案:《抛体运动的规律》教学设计

高三物理教案:《抛体运动的规律》教学设计一、预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什么是平抛运动。
2.用运动的分解合成结合牛顿定律讨论抛体运动的特点,知道平抛运动可分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3.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沟通商量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预习内容1、抛体运动:。
这是一个抱负模型。
2、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或"非匀变速')("直线'或"曲线')运动。
3、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平抛运动进行分解,则得到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是;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是。
4、将一物体从高度h以速度水平向右抛出,以动身点为坐标原点,沿水平向右为X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正方向,则任一时刻t物体的位置坐标为,;该段时间t内的位移大小为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t 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为,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平抛运动的轨迹方程是;速度所在的直线方向与平抛运动轨迹是怎样的几何关系。
5、平抛运动落体时间由打算,水平方向的位移由打算。
三、提出怀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怀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怀疑点怀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什么是平抛运动。
2、用运动的分解合成结合牛顿定律讨论抛体运动的特点,知道平抛运动可分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3、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平抛运动的讨论方法及规律二、学习过程(一)平抛运动的特点探究一: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受力特点和运动特点不计空气的阻力,水平抛出的物体仅受,产生的加速度,所以平抛运动是运动。
探究二:平抛运动的分析方法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0,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
因此可以沿着和方向分解,把平抛运动分解为和。
试验验证:1.平抛竖落仪演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时,A球就向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而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教案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平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平抛运动的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3. 能够应用平抛运动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平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应用平抛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引入1. 导入:通过视频或实验展示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抛出后的运动轨迹,引出平抛运动的概念。
2. 提问:请学生讨论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的区别和联系。
二、讲解1. 定义:讲解平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独立。
2. 公式:介绍平抛运动的运动方程和相关公式(包括平抛运动的水平速度、竖直速度、运动时间等)。
三、练习1. 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通过公式计算物体在平抛运动中的各项参数。
2.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初速度下物体的平抛运动轨迹并进行分析。
四、应用1. 讨论:进一步讨论平抛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如棒球运动、投掷物体等。
2. 解决问题:布置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平抛运动的理解。
2. 反馈:布置作业,检测学生对平抛运动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视频或实验材料;2. 课件PPT;3. 练习题和实验器材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通过引入、讲解、练习和应用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2. 知识掌握:通过练习和实践,检测学生对平抛运动的掌握程度;3. 解决问题:通过应用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完整版)《平抛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课题:§5.2 平抛运动一、任务分析1。
内容分析《平抛运动》是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中的第二节,教材从学生实际接触、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出发,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先后讲述了抛体运动、平抛运动的概念,着重分析讨论了平抛运动的规律,分别是“平抛运动的速度"、“平抛运动的位移”,而在教材最后涉及“一般的抛体运动”,拓展斜抛运动的知识。
2.课标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会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能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起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描绘做抛体运动的物体的轨迹。
要求学生知道平抛运动的受力特点;知道用实验方法得到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理解确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方法;知道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独立性和同时性;体会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
3。
教材分析《平抛运动》是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中的第二节.教材对平抛运动的讲述分为三个层次:(1)通过讨论与交流和生活实际现象的分析、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平抛运动;(2)通过实验的分析和利用已有的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建立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物理模型,掌握平抛运动的速度、位移的计算推导;(3)通过理论上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和频闪照片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并且能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这样安排,比较注重体现探究实验,比较注重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相结合,将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明白,物理规律不仅可以直接由实验得到,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二、对象分析1.心理特征作为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惧怕高中物理.而对于新的物理知识,有了更强的求知欲望.2。
知识和能力特征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合运动、分运动以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所遵循的规律;知道了一般的曲线运动的特点,并有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来处理曲线运动;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平抛运动教案

平抛运动教案平抛运动教案一一、教学设计思想1、依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建立平抛运动的情景。
以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
2、通过复习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结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学生建构平抛运动的规律。
而学生构建探究平抛的规律,要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
3、通过多手段教学,比如实验、媒体等,呈现多信息,吸引学生投入课堂。
4、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正面、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激发学生潜能。
二、学习任务分析1、建立平抛运动的概念,并且能理解把平抛运动进行分解的研究思想。
2、在分解平抛运动之后,学生依据实验,再结合直线运动的规律,去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在通过自己探究而得到的结果中,必然要加深对平抛运动的理解。
3、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要体验合作、学习合作。
4、在学习完平抛运动之后,布置学生设计验证平抛规律是小实验。
三、学习者分析1、生活经验:全体学生对平抛运动有一定的认识,较多的学生能自己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2、知识基础:矢量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直线运动的规律。
利用这些基础,多数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建构出平抛运动的规律。
3、探究能力:学生具有初步的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有分析自由落体运动频闪照片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际例子,学生能得出平抛运动的概念,理解其条件和运动性质: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其加速度为g。
2、通过演示实验和探究分析,学生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通过规律的应用,学生掌握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并能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学生归纳出平抛运动的特点。
3、通过分析“平抛物体的闪光照片”和“平抛运动录像片”,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成功。
4、通过分解平抛运动,学生体验物理学中“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