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
九年级全一册历史提纲
九年级全一册历史提纲一、第一章:秦汉之盛1.秦朝的建立和秦始皇的统一大业a.秦朝的形成和政治制度的改革b.秦始皇的一系列重大措施c.兵马俑的发现和意义2.汉朝的建立和文化繁荣a.刘邦的励精图治和夺取天下b.汉武帝的夺取中原和西征匈奴c.巩固统一和推行文化政策3.秦汉时期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a.御史台和中央官僚体系b.地方政权的建立和改革c.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二、第二章:三国鼎立1.蜀汉的兴起和刘备的政权建立a.刘备的部分军事行动和对抗曹魏b.三国鼎立的格局和官渡之战的意义c.蜀汉政权的稳定和发展2.曹魏政权的建立和魏武帝的改革a.曹操的掌握中央政权和重大军事行动b.魏武帝的统治和推行封建制度c.曹魏政权的经济状况和黄河决口3.吴国的兴起和孙权的统一江东a.孙坚、孙策的政治行动和建立孙吴b.孙权的统一江东和对抗曹魏c.吴国政权的繁荣和对外扩张三、第三章:南北朝时期1.隋朝的建立和文治武功a.隋文帝的统一江山和建立新朝b.隋炀帝的强调军事力量和对外扩张c.隋朝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建立2.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a.李渊的联盟和唐朝的建立b.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改革政策c.唐朝的文化繁荣和对外交往3.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a.北朝政权的更迭和南方政权的兴起b.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c.文学艺术的繁荣和科技的进步四、第四章:宋金元明清时期1.宋朝的兴起和建立高度中央集权制度a.赵匡胤的建立宋朝和藩镇削弱b.南宋政权的建立和对金国的抵抗c.宋朝中期的内忧外患和亡国之战2.金国的建立和对中原的侵略a.契丹人的统治和建立金国b.金国统治中原和对南宋的进攻c.金游击战的失败和金末的动荡3.元朝的建立和文化融合a.成吉思汗的建立大蒙古国和崛起b.忽必烈的南宋灭亡和元朝的建立c.元朝政权的统治和文化融合4.明朝的建立和对外扩张a.朱元璋的起义和建立明朝b.明朝的改革和文治武功c.明朝政权的衰落和对外侵略的挑战5.清朝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巩固a.崇祯帝的统治和清军入关b.清朝政权的巩固和对明遗民的镇压c.清朝政府的封建制度和对外侵略这些提纲涵盖九年级全一册历史的主要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纲要,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中国古代史—世界现代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隋唐——繁荣与开放。
宋元——(1)经济重心南移(2)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进一步融合。
(3)明清——(1)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社会出现全面危机(2)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581年,杨坚在长安建立隋朝,他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二、大运河开通(结合图来复习)1、目的: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统治,隋炀帝开通运河。
2、四段:自北向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3、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达涿郡,4、作用: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三、贞观之治1、措施:①吸取隋亡的教训,要求政府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勤于政事,大臣廉洁奉公。
②注重节俭,合并州县,减轻人民的负担。
③任用贤才,善于纳谏。
任用房玄龄,杜如晦和敢于直言的魏征。
2、结果: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史称“贞观之治”。
3、武则天注重生产,选拔人才,唐朝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四、唐玄宗统治前期①重用人才②整顿吏治③提倡节俭;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五、经济繁荣:1、农业: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制造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饮茶之风盛行。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宋朝哥窑的冰裂纹瓷器,北宋时景德镇发展为瓷都;明朝:景德镇的青花瓷)3、商业:长安城内有市(商业区)和坊(住宅区)市坊分开。
(宋朝:有早市夜市,市坊不分,出现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六、科举制的诞生1、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
2、唐朝完善科举考试,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3、唐太宗时: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时:创殿试、开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4、明朝科举采取八股取士,考试只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采取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九年级(上下)册及初中历史科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科复习提纲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1、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
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总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总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总复习提纲一、知识回顾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4、隋文帝的统治(开皇之治)(1).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减轻人民负担。
(2).结果:国家统一安定,人口大幅增长,储积大量粮食和布匹,社会经济繁荣。
5、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6、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7、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大运河作用:大大促进了中国南北经济的交流9、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同年,李渊(唐高祖)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10、唐高祖退位后,传位李世民(秦王)。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11、唐太宗治国思想: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
12、唐太宗治国措施:①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敢于直言的魏征(进谏200多次,最的谏臣)13、贞观之治的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4、女皇武则天(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1).地位:是中国历的女皇帝。
(2).政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措施: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结果: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15、.隋唐时,国家政治制度有许多创新,突出的是三省六部制,中央机构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和尚书省执行。
初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初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从初中开始,我们便逐步的接触到历史这门学科,学习这门学科时,我们需要利用好知识提纲来学习。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历史复习提纲,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同学们。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最早的人类: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会制造工具并知道用火2.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年到二十万年,他们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并过着群居生活3.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他们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他们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4.(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2)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5)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二、原始的农耕生活河姆渡人距今约七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1)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2)使用磨制石器,耒耜翻地耕(3)建筑干栏式房屋,定居生活(4)挖掘水井,饮水方便,制作陶器(5)饲养家禽(6)制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1)以粟种植为主的半田农业(2)制作石器,骨箭头(3)住半地穴式房子,定居生活(4)饲养猪狗(5)纺织、制彩陶(6)食物种类丰富:粟(主)、鱼、肉、蔬菜(副)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山东大汶口(1)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2)农耕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农具发达(3)原始手工业有了很大的进步(4)陶器有黑、白陶,质量好三、华夏之祖1.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炎帝黄帝部落结合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2.黄帝—“人文初祖”:(1)黄帝的贡献:①黄帝建造宫殿,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②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3.尧、舜、禹的“禅让制”:(1)“禅让制”: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尧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2)禅让制的实质:禅让制的实质是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3)原始社会解体:生产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出现→氏族贵族→早期奴隶↓主战俘、犯罪欠债的平民→早期奴隶四、夏、商、西周的兴亡1.夏朝的兴衰:(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奴隶社会开始了(2)禹死后,启即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3)夏朝的标志,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4)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5)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桀是最后的国王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1)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2)经几次迁都,最后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3)公元前1046年,纣是最后一个国王,周朝武王与商朝在牧野大战,商朝结束(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做西周3.西周的分封制(1)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内容)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2)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3)西周等级示意图: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五、灿烂的青铜文化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2.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2)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3.奴隶的悲惨生活:(1)没有人生自由,被随意买卖转让(2)人牲(3)人殉六、春秋战国的纷争1.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王—封建社会(2)春秋争霸的目的: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前提:王室衰微(3)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原因:{实力: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整顿内政威望:尊王攘夷、战争(4)公元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从此,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争霸影响:①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小国被消灭了,出现了疆域较大的国家2.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目的:兼并和统一(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3)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七、大革命的时代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农具演变过程:石器→骨头→青铜→铁(2)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具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革命(3)铁农具的作用: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2.著名的都江堰:设计建造者—李冰地点—岷江意义—消除水患、灌溉农田、天府之国3.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内容—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度,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4.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奴隶主→地主奴隶→农民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八、中华文化的勃兴1.文字的演变:(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商周:甲骨文→金文(铭文)西周晚期:大篆2.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1)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2)历法:起源于夏朝,完善于商朝24节气测定于战国(3)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总结出望、闻、问、切3.屈原和“钟鼓之乐”: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离骚》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九、中华文化的勃兴1.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春秋战国晚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著有《论语》):(1)思想;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2)教育:①创办私塾②因材施教③学习态度要老老实实④温故而知新2.思想家老子: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两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换 3.百家争鸣:(1)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2)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3)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5)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书)“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墨家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儒家孟子孟子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道家庄子“无为而治”法家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家兵家孙武他反对空谈仁义十、“秦王扫六合”1.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2.巩固统治的措施:(1)政治: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2)变化:①统一圆形方孔铜钱②统一度量衡③统一文字(小篆)(隶书)文字变化顺序:甲骨文→铭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3)思想:焚书坑儒—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王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3.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1)秦始王派蒙恬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2)秦始王派兵统一东南、岭南等地区,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3)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人民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十一、“伐无道,诛暴秦”1.秦的暴政:(1)繁重的徭役(2)赋税沉重(3)刑法残酷秦二世更残忍的统治2.陈胜吴广起义:(1)时间:公元前209年(2)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领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3.项羽、刘邦起义: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巨鹿之战)—(以少胜多)公元前207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十二、大一统的汉朝1.文景之治:轻徭薄赋、发展农业2.汉武帝的大一统:(1)措施:①政治:削弱诸侯国势力,封国越分越小②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材料,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2)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3.东汉的统治:(1)西汉的灭亡:公元9年(2)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定都洛阳(3)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十三、两汉经济的发展1.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1)水利:汉武帝治理黄河、汉明帝时王景的治理黄河(2)农具:耕犁的进步、耧车的出现(3)农作物:小麦、水稻、桑麻2.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1)丝织业:提花机(2)冶铁: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3)铁制兵器取代青铜兵器3.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1)经济:汉武帝时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2)商业: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被称东西二京城里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市”十四、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2.卫青、霍去病破匈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别率领精骑出击匈奴3.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中期,汉元帝将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匈奴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4.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率兵反击匈奴十五、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张骞通西域:(1)西域:两汉时期,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2)张骞通西域:①公元前138年②公元前119年(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2.丝绸之路:(1)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到,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2)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3.班超经营西域:(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2)班超在西域时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公元166年,大秦出使汉朝,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十六、昌盛的秦汉文化1.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1)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2)东汉时候,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2.《九章算术》和地动仪:(1)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名著.(2)东汉前期,科学家张衡制造了一种仪器,能测定地震方向,叫做地动仪.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3.华佗和张仲景:汉代最著名的医学家是华佗和张仲景:(1)华佗制成了使全身麻醉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编了“五禽戏”(2)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称他为“医圣”十七、昌盛的秦汉文化1.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2)东汉时,汉明帝派人到西域求佛取经,后在洛阳修建白马寺,它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3)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他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2.王充和《论衡》:秦汉时期,思想家王充写了《论衡》一书,批判迷信鬼神3.司马迁和《史记》:(1)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2)《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首创精神,指斥了暴君、酷吏的罪恶,大胆地评论了汉武帝的功过,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这部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第一册:《历史一纲一序》1.文物和文字的发现-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发展-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2.中国历史的划分-古代中国的历史时期划分及其特点3.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到农业生产的演进-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4.商朝和西周-商朝的兴衰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西周的建立与统治特点5.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诸子百家和儒家思想的兴起及其影响第二册:《历史二序两缩写》1.秦朝-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帝国建设-秦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特点2.汉朝-汉武帝的和扩张战争-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3.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军事斗争和文化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变革4.隋朝和唐朝初年-隋朝的统一战争和统治特点-唐朝初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第三册:《历史三大朝代》1.唐朝的全盛时期-唐朝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唐朝对世界的影响2.宋朝和元朝-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发展-元朝的建立和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特点3.明朝-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变革-明朝的农民起义及其影响第四册:《历史四明两清》1.清朝的建立和政治体制-清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特点2.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和社会变革的需求-维新、变法和革命运动的兴起3.辛亥革命及其影响-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成果和不足-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第五册:《历史五列举三世》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背景和宗旨-党的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与武装斗争-新中国的国家制度和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3.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开放-开放的背景和意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困难第六册:《历史六国三要点》1.世界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等古代文明的特点和贡献2.世界近代历史-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3.世界现代化进程-当代世界各类国家的发展道路。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6册)
于鸿毛。
”是_________的名言。
目。
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
28、,佛教传入中国。
在建造中国内地第一座寺庙。
二、问答题:1、秦国的商鞅变法:答:内容:鼓励农民开垦土地;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耕战;建立郡县制。
意义:变法使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基础。
2、秦始皇的统一措施(对秦始皇的评价):答:(1)、政治上,加强中央专制集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设立郡县制。
(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4)、军事上,为了抵御匈奴,修筑长城。
3、秦王朝进行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的统一,你认为好处在哪儿?秦的统一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力,其进步又在哪儿?答:好处:统一文字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了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统一货币,将战国后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的货币,解决了携带、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统一度量衡,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轨,解决了交通的不便,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和地区间的联系。
进步:(1)、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发展。
(2)、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3)、有利于加强军事的力量。
(4)、有利于巩固民族的团结。
4、汉武帝的巩固统一措施(对汉武帝的评价):答:(1)、民族政策:北击匈奴(卫青和霍去病大败匈奴),河西屯边,西南开边,东北拓展,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2)、经济政策:废半两钱,改铸五铢钱。
在关中开凿六辅渠和白渠。
治理黄河。
(3)、文化政策:“独尊儒术”(董仲舒提出),兴办太学(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5、六朝时期南方地区得以开发,最主要的原因:答:(1)、南方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发展。
人教版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初中史地生考试就要到来了,那么同学们应该如何复习好历史呢?毕竟历史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了。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人教版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希望对您有用。
人教版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一1、古代埃及建立在尼罗河流域,埃及人创造的是象形文字。
建筑杰作是金字塔。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它的性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人创造的楔形文字。
2、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是古代希腊。
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古希腊最重要的民主成果。
公元前6世纪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建立了罗马帝国。
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亚、欧、非三洲。
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
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废除,西罗马帝国灭亡。
西欧的奴隶制也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崩溃。
3、646年,大和参照唐朝的封建改革内政,实行中央集权史称大化改新。
它标志着日本封建社会的开端。
4、古代印度人发明了0到9的记数符号,后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称阿拉伯数字。
5、佛教产生的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地点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得到发展。
基督教产生的时间:1世纪,地点:巴勒斯坦,创始人耶稣,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是教会,后来基督教分为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政教,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
6、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他号召人们信仰真主安拉,地点麦加(或者阿拉伯半岛),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7、古希腊的文学作品是《伊索寓言》、《荷马史诗》,阿拉伯的文学名著是《天方夜谭》。
8、843年,查理曼的3个孙子在凡尔登缔结条约,三分帝国。
此条约奠定了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基础,它们加上英吉利王国,成为西欧的主要封建国家。
9、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他的作品是《神曲》,达·芬奇的作品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复习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复习知识点汇总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
让我们一起到一起学习吧!九年级期中复习提纲1、公元前4300年,位于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文明是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之一;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2、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
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法典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法典旨在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
3、古埃及兴起于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埃及形成统一的国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法老;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因形似汉字“金”字而得名;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在它不远处矗立着狮身人面雕像斯芬克斯。
金字塔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卓越的聪明才智,象征着古代埃及的高度文明。
4、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前1750年,典型代表是公元前2300年出现的哈拉帕文化。
5、公元前2000-前1600年,雅利安人建立了新的国家,并确立的森严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即僧侣贵族;第二等级刹帝利,即武士,掌握军政大权;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多为非雅利安人。
种姓制度阻碍了社会不同等级间的自由流动,严重束缚印度社会发展的活力。
6、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创世人乔达摩·悉达多,被人们尊为释迦牟尼。
佛教教义: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
汉代时佛教传入中国。
古中国起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
7、希腊是西方文明发源地,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
8、在希腊众多的城邦之中,雅典以其经济文化的繁荣闻名于世,而更令雅典人引以为豪的则是他们的民主政治。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册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册第一章:人类社会的起源和早期文明1.人类社会起源的条件和特点2.早期文明的形成和特点(如黄河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文明等)3.文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第二章:古代中国1.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形态2.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3.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如儒家思想、道教、佛教等)4.奴隶制到封建制的演变和特点第三章:古代西方文明1.古希腊的政治、哲学和文化(如雅典民主、苏格拉底、柏拉图等)2.古罗马的政治、军事和法律(如罗马共和国、凯撒大帝、君士坦丁等)3.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第四章:中世纪的政治、军事和文化1.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经济2.十字军东征和欧洲封建社会的发展3.教会的权力和影响4.文艺复兴运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五章:近代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1.文化大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3.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六章:中国近代史1.鸦片战争和中西文化冲突2.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历史的新起点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意义第七章:世界两次大战和冷战1.一战前的世界格局和导火索2.一战后,欧洲、日本和美国的变化3.二战的爆发和扩大4.冷战的起因和世界分裂5.非洲、亚洲和拉美的解放运动第八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合作1.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发展的影响2.国际经济合作和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第九章:中国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1.开放的起因和发展2.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与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第十章:历史中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团结1.民族关系的特点和形式2.民族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3.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实践第十一章:历史中的科学技术与生活1.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科技进步对生活的改变第十二章:历史中的环境问题和环保1.历史中的环境问题和灾害2.当代环境问题的形成和解决办法3.环保的重要性和实践总结:历史的意义和历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以上是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册,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精编】最新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
初三历史总复习题纲中国古代史部分(第一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一.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保留了部分猿的特征--打制个石器、会使用天然火.二、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种植水稻(最早种植的国家),住干栏式房屋,黑陶。
半坡居民:黄河流域,种植粟(最早种植的国家),住半地穴式房屋,彩陶。
三、西周-----分封制四、秦国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建立。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富国,重农抑商(3)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强兵,对旧贵族利益损害最大。
(4)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县制的建立,对后世政治影响最大。
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基础。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第二讲)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一、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兼并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采用“皇帝”称号;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推行郡县制。
(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圆形方孔钱;(3)文化上统—文字──小篆;(4)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5)军事上修建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抵抗匈奴.由此,延续了二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
二、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1)政治上: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削弱封国势力(推恩令),加强对官员的控制,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
(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3)强化监察制度:设立司隶校尉--监督中央官员,设立刺史--监督地方官员三、丝绸之路:开通:张骞出使西域。
九年级历史七下、八上、八下复习全提纲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隋朝建立的时间是,重新统一全国的时间是2、隋朝在历史上的贡献有:①重新统一全国②创立科举制③开凿大运河3、①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作用是什么?②中心是北达南至。
③隋朝能够开通大运河的条件:答: a:隋朝前期,发展经济,国家实力渐强,为大运河的开通提供了经济保障b:广大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c: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作基础④引用古人的话来证明隋朝大运河的作用?答:a: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b:天下转漕,仰此一渠4、如何从正反两方面评价隋朝大运河?(课本P6)答:积极作用: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有利于沟通南北交通,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加强了人民的徭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隋朝迅速灭亡,加强了对江南人民的搜刮和掠夺。
5、隋朝类似于以前的哪个朝代?有那些相同点?答:第一问:秦朝第二问:①都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统一天下。
②都修建过闻名世界的伟大工程。
③都是短命王朝。
④都建立或加强过中央集权⑤暴政、滥用民力第2课贞观之治第3课开元盛世1、①西安(长安)曾是哪几个朝代的都城?答:西汉、隋朝、唐朝②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政启开元,治宏贞观:2、唐太宗的治国方针和措施分别是什么?3、①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a、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告诉人们只有体察民情,制定开明的政策、廉洁奉公,轻摇薄赋,减轻人们的负担,政权才能巩固。
b、这说明他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②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这段话给你什么感受?答:a、唐太宗重视人才 b、善于吸取别人的建议是自己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4、唐太宗重用的大臣有、、、5、贞观之治的表现:。
6、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是。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措施:发展农业生产,善于选拔人才。
表现: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7、“开元之治”时唐玄宗采取的措施:答:①任用名相②整顿吏治③提倡节俭8、唐玄宗和唐太宗有哪几点相同的地方?答:①善于任用贤臣②重视地方吏治③重视农业生产④都注意“戒奢从简”。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初中历史复习提纲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 9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③美国:华尔的洋枪队,镇压中国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5.太平天国运动:①爆发时间、地点、领导人: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领导太平天国运动②定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2/ 9③抗击洋枪队:A:1860年,李秀成指挥的青浦大捷,大败洋枪队。
B:1862年在慈溪战斗中,洋枪队头目华尔被击毙。
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1894年旧历甲午年2.重要战役:①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3.《马关条约》的签订①时间:1895年②地点:日本马关③签订者: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④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增辟通商口岸等。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5篇)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5篇)学校历史复习提纲(5篇)学校历史复习提纲范文第1篇一、统筹支配合理利用时间,制定好复习方案初三下学期我们历史科的教学任务重,复习要涉及初一至初三六册的教材,复习范围广、内容多,如不能有效地支配好、利用好时间必将影响整个教学进度、教学效果,要取得较好成果一个良好的复习方案极为关键。
因此我校在每学期期初,我们初三历史备课组成员都会依据学校的周课时数和校历表制定好一份教学方案,统筹支配好复习进度。
本学期期初至市质检考试前完成第一轮总复习,以《考试说明》为纲,以课本为本,以《复习指南》为指南。
从5月下旬开头进行其次轮复习,主要以《学校历史学习报》中考版为主进行一些综合训练强化同学解题技巧。
二、立足《考试说明》和《复习指南》,以《考试说明》为纲回归课本1、学习考纲、指南新精神中考历史学科要复习的学问点既多且杂考查的角度又新,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如何设题最终还得回归课本回归考纲。
因此我们的复习策略是“以不变应万变”,“紧扣考纲、把握趋势、夯实基础、锤炼力量”。
每年市教科所的《考试说明》和《复习指南》出炉后,我们备课组成员都会一起学习领悟《考纲》和《复习指南》的新精神。
特殊留意比较当年《考纲》、《指南》和往年相互比较有啥新变化,变化点在哪,这些变化点就是我们当年须多关注须反复锤炼的重心。
2、复习立足考纲回归课本近几中考试卷80%为基础题,另20%稍难题和较难题也以基础学问和重点学问为支撑,基本史实的再现仍是考察的重点,这就意味着把握好基础学问是中考取得优异成果的根本保证。
因此,我校初三备课组的复习方针是紧扣《考试说明》,夯实基础,依据考试说明的学问要求对课本学问进行梳理、归纳与整合。
不求每一位同学能熟记全部的学问要点,但求同学对每一册,每一课内容的纲要特别熟识,只有这样在开卷考时,同学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快速找到所考查的学问点的位置,加快答题速度,提高答题质量。
“回归课本”,就是复习时我们以课本为准则,注意对课本学问的梳理、归纳与整合。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2篇初二历史复习提纲(一)一、人类文明的发展1. 旧石器时代- 人类的起源与演化- 石器的出现与使用- 旧石器时代的生活方式2. 新石器时代- 农业的兴起- 定居生活的出现- 陶器、纺织品的出现3. 文明的诞生- 文字的发明- 社会分工的出现- 城市的兴起4. 文明的传播- 冶金技术的发展- 商业交流的加强- 文明的传播与融合二、古代文明的兴衰1.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文明的兴起- 金字塔的建造- 法老统治下的社会组织2. 古巴比伦文明- 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君主专制的统治- 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3. 古印度文明- 婆罗门教的兴起- 吠陀经的产生- 科学文化的发展4. 古中国文明- 黄河流域文明的形成- 中国古代王朝的更迭-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三、希腊罗马文明1. 希腊城邦- 希腊城邦的兴起- 民主政治的出现- 希腊哲学的发展2. 古罗马帝国- 罗马城的建设- 凯撒的政治改革- 罗马法的制定3. 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播- 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 古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基督教的兴起四、中世纪封建社会1. 封建制度的形成- 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 封建等级的划分- 封建主与农奴的关系2. 欧洲中世纪的领域争夺- 十字军东征与回教国家的兴起- 法国与英国的百年战争- 意大利城邦的较量3.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的兴起- 科学思想的崛起与启蒙运动的兴起- 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的影响初二历史复习提纲(二)五、古代中国与邻国的交往1. 中华文明的辐射与影响- 与西域的商贸交流- 丝绸之路的开辟- 周边国家的文化学习与模仿2. 千年的战争与和平- 大约四千年的历史- 与匈奴的抗争与联合- 统一中国与周边国家3. 外来民族的统治- 蒙古帝国的兴起与灭亡- 外蒙古与中国的关系- 满清帝国的建立与边疆地区的稳定六、近代中国的变革与抗争1. 西方列强的侵略- 鸦片战争的爆发- 中国的屈辱条约- 清政府的改革与抵抗2. 中国近代化的尝试- 戊戌变法的推行- 辛亥革命的胜利- 民主革命的发展3. 近代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变革- 工业与商业的兴起- 中国古代文化的转型与变革-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七、二战与中国的抗战1. 艰苦的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与抗日战争的开启- 渡江战役与八年抗战的胜利- 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与贡献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革命战争- 八路军与新四军的抗战- 西安事变与国共合作- 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建立3. 中华民族的复兴与振兴-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分析人类文明的发展、古代文明的兴衰、希腊罗马文明、中世纪封建社会、古代中国与邻国的交往、近代中国的变革与抗争以及二战与中国的抗战等七个部分,对初二历史的复习提供了详细的提纲。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册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册第一章史前人类与早期文明-人类起源:人类的进化和早期演变、人类从非洲扩散至全球-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工具及从采集和狩猎到渔猎的转变-新石器时代: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农业带来的社会变革-各地早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谷文明、黄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第二章古代东方社会的形成与演进-古代中国:夏、商、周的建立与演进、诸侯国的分封制度-古代印度:雅利安人的入侵与种姓制度的形成、有利坚华王朝与大摩揭陀王朝的兴衰-古代东南亚:占城文明与弘农文化的发展、吴哥窟的建造和泰国的历史演进-古代日本:弥生文化的形成与古代王室的崛起、大和朝廷的建立第三章古代希腊罗马世界的崛起与衰落-希腊古国:米诺斯文明、不列塔尼文明和古希腊城邦的建立、雅典和斯巴达的兴盛与衰败-罗马帝国的兴起:罗马城市的建立与罗马法的形成、罗马共和国与君主制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分裂-罗马帝国的衰落:奴隶制度的崩溃和公共秩序的崩溃、帝国分裂与日耳曼人的入侵第四章其他古代文明的盛衰兴替-美洲文明:印加帝国与玛雅文明的兴起与衰落、中美洲的奥尔梅克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非洲的文明:埃及的新王国与亚述帝国的冲突、亚述帝国与迦太基帝国的兴起与衰败-印度洋沿岸地区的交往:波斯帝国与东南亚文明的交流、大秦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往第五章封建社会与世界的变动-欧洲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封建农奴制的盛行、十字军东征与贸易的繁荣-亚洲封建社会:日本的武家政权与幕府体制、中国的封建地主经济和科举制度的开展-中东地区:伊斯兰教的崛起与阿拉伯帝国的建立、阿巴斯王朝的兴盛与卡利发王朝的建立-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的航海探险和欧洲航海技术的进步第六章近现代世界的格局与变革-近代欧洲:宗教以及宗教战争的爆发、维也纳会议与19世纪欧洲的政治格局-近代中国的变革:鸦片战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印度的独立运动、非洲国家的脱殖运动-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束、纳粹德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束第七章当代国际秩序的形成与世界多极化-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的对立与二战后欧洲的状况、冷战时期的全球斗争与军备竞赛的加剧-全球化与新崛起的国家: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国际关系的变化:冷战结束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中国的崛起与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以上是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册,其中包括史前人类与早期文明、古代东方社会的形成与演进、古代希腊罗马世界的崛起与衰落、其他古代文明的盛衰兴替、封建社会与世界的变动、近现代世界的格局与变革以及当代国际秩序的形成与世界多极化等主题内容。
七年级历史-总复习提纲.doc
**寿部部部 t 户礼兵刑工 E g 繁荣与开放的隋唐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一、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年号开皇。
杨坚就是隋文帝。
(隋唐两代都城都,今陕西西安)2、统一:589年,隋灭陈朝,统一全国。
结束了西晋以来的分裂局面。
二、 开皇之治(隋文帝杨坚)(1)措施:改革政权机构,重视选拔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大力发展农 业,减轻赋税徭役,倡导节俭。
⑵影响:形成了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三、 隋朝灭亡与唐朝的建立(1)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唐高祖),建立唐朝。
四、 唐朝时,发明的重要农业工具是筒车和曲辕犁。
(认识课本第五页图片)五、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
年号贞观)1、 原因:①国家的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1唐太宗李世民吸收隋亡教训,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人镜“魏征)%1 治国政策或措施:书本第4、5两页。
注意以下几点: ⑴选选用良吏,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
(2) 提高行政效能,改革创立于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审议,尚 书省执行。
(与明朝的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对比,经常放在一起考)(3)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允许农民缴纳一定的实物(丝绢或麻布)代替徭役。
(4) 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唐在中央设立国子学、太学。
鼓励少数民族贵族子弟到长安读书(5) 实行恩威并施、平等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2、 结果: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国力强盛的局面(也是盛世的标准),被称为“贞观之治”,为唐朝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明确唐太宗的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政之要, 唯在得人)---- 中书牙(决策.) ---- 门下店(审议) [ 尚书*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奠基:李世民(太宗) 玄宗:李隆基(玄唐朝开国:李渊(高祖)发展: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1、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96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通用6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通用6篇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篇一1、我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面积最接近)。
2、我国的四个端点是:3、要求掌握中国的14个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六个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
我国的内海是渤海。
5、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共有34个行政区划。
P44-456、要求熟记我国34个行政区划的全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以及在地图上的位置和它们的。
形状。
7、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
最南的省区是海南省,最北的省区是黑龙江,最西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的省区是黑龙江。
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
邻省最多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
浙江省的邻省是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
8、2000年我国的人口已达12.9亿,约占世界的22%。
我国的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
P469、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
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少。
P4610、我国民族有56个,其中少数民族是55个。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人口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而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
P4612、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
少数民族中“回族”以普通话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
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13、我国的地形类型有五种: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
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14、我国的气候类型有五种: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我国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异显著,季风气候影响最大。
15、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及它们的特点。
并明确它们在哪一级阶梯中。
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
一、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1.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2.秦汉帝国和三国时期3.魏晋南北朝时期4.唐宋元明清时期二、中国的古代社会制度1.中国封建社会的起源和演变2.封建经济的特点和发展3.宗法制度和科举制度4.家庭、婚姻制度和礼乐制度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外交关系1.君主专制制度2.中国的封建王朝和帝国3.中国古代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关系4.军事制度和军队组织四、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1.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2.道家思想和道家文化3.法家思想和法家文化4.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5.文化名人与文化成就五、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科技1.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工具的改进2.商业经济和手工业的兴起3.发展的瓶颈:封建制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4.农田水利技术和冶铁技术的发展六、中国古代的城市和农村1.都城和城市制度的建设和发展2.宫殿、庙宇和陵墓的建造3.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生活的特点4.农民起义与社会动荡七、中国古代的艺术和文学1.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和特点2.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成就3.中国古代绘画和雕塑的特点和风格4.中国古代音乐和戏曲的发展八、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技术1.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2.道教对科学技术的影响3.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发明和影响4.造纸术、瓷器和丝绸的制作技术九、近代中国的历史1.鸦片战争和中西文化冲突2.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3.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4.北洋政府与民主革命5.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抗日战争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4.对外开放与中国的经济5.港澳回归和台湾问题十一、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与对外贸易1.新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对世界的影响2.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3.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外交关系4.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上述提纲包括了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历史和文化知识点,是中考历史考试的复习重点。
同学们在复习时可以依照提纲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并结合历史课本和其他参考资料进行详细学习。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初中历剖析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一:侵略与反抗一、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840.6—1842.8 ,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①1931—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②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1、割地: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3、开埠通商①《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②《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最西端、苏州、杭州为商埠。
4、攫取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列强取得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5、有突出特征的条约①《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②《瑷珲条约》:割地最多。
③《马关条约》: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④《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③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3、制造大屠杀①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②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
历史复习提纲(一)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最早的人类: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会制造工具并知道用火
2.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年到二十万年,他们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并过着群
居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他们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他们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
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4.(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5)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人距今约七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
(1)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 (2)使用磨制石器,耒耜翻地耕 (3)建筑干栏式房屋,定居生活
(4)挖掘水井,饮水方便,制作陶器 (5)饲养家禽 (6)制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
(1)以粟种植为主的半田农业 (2)制作石器,骨箭头 (3)住半地穴式房子,定
居生活
(4)饲养猪狗 (5)纺织、制彩陶 (6)食物种类丰富:粟(主)、鱼、肉、蔬菜(副)
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山东大汶口
(1)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 (2)农耕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农具发达
(3)原始手工业有了很大的进步 (4)陶器有黑、白陶,质量好
三、华夏之祖
1.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
炎帝黄帝部落结合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黄帝—“人文初祖”:
(1)黄帝的贡献:?黄帝建造宫殿,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
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
基础 ?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3.尧、舜、禹的“禅让制”:
(1)“禅让制”: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尧做他的继承人。
舜年老后,采取
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2)禅让制的实质:禅让制的实质是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3)原始社会解体:生产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出现?氏族贵族?早期奴隶 ?
主战俘、犯罪欠债的平民?早期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