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

合集下载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呼吸内科是医学领域中专门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科室,其疾病类型众多且复杂,涉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呼吸内科引入了分级护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什么是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是指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将患者分为不同的护理级别,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

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最适合的医疗和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的级别划分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通常将患者分为三个护理级别:重症患者、中症患者和轻症患者。

具体的划分标准如下:1. 重症患者:- 呼吸频率≥30次/分钟,或≤8次/分钟;- 血氧饱和度≤90%;- 有明显呼吸窘迫,说话困难;- 需要持续吸氧治疗或机械通气;- 病情危重或恶化。

2. 中症患者:- 呼吸频率15-30次/分钟;- 血氧饱和度91-94%;- 有轻至中度呼吸窘迫;- 需要间断吸氧治疗。

3. 轻症患者:- 呼吸频率<15次/分钟;- 血氧饱和度≥95%;- 呼吸无窘迫;- 不需要吸氧治疗。

三、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的重要性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在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个性化护理:不同级别的患者具有不同的护理需求,通过分级护理制度可以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2. 优化资源利用:重症患者需要更多的医疗和护理资源,而轻症患者则需要较少的资源。

通过分级护理制度,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分配有限的资源,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3. 提高工作效率:分级护理制度将护理人员的工作重心放在重症患者身上,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护理资源分配,有助于提高整个科室的运转效率。

4.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及时发现和干预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处理,降低病死率。

五、总结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是一种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护理级别划分的系统,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满足患者需求。

分级护理原则和护理要点

分级护理原则和护理要点

胆囊炎手术患者
术后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 引流管通畅,防止感染和出血。
骨折患者
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定期检查骨 折愈合情况,防止骨折移位和骨 不连。
分级护理在妇产科的应用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
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和尿蛋白,预防子痫和胎盘早剥等严重并 发症。
产褥期妇女
需要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指导正确的哺乳方法和新生儿护 理。
分级护理原则和护理要点
汇报人:
日期:
• 分级护理原则 • 护理要点 • 分级护理制度 • 分级护理实践案例 • 分级护理展望与建议
01 分级护理原则
按照病情分级
特级护理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 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一级护理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如 术后需要严格监测生命体征, 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 稳定的患者。
按照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
包括清洁、消毒、更换体 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基 本护理措施。
专科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的治 疗计划,进行的具有针对 性的护理措施,如药物治 疗、物理治疗等。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 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 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提高 治疗效果。
02 护理要点
基础护理
保持床单位整洁、 干燥、舒适,定期 更换床单、被套、 枕套等。
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防止 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鼓励患者参与
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护理过程,及时反馈问题并提出建议, 以改进护理服务的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级护理在儿科的应用
新生儿黄疸患儿
需要密切观察黄疸程度和生命体征,及时采取蓝光照射等治疗措施。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呼吸内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呼吸内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呼吸内科)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必须是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贯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要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提供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病房必须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并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评分标准备注1.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得3分;规划欠合理得1分;无规划不得分。

发展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2.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策和措施齐全,须为医院内重点学科得2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得力得1分;无明确的政策、措施或不落实、不是医院重点学科不得分。

3.普通病房至少有2个独立护理单元,床位总数60张,得6分;每增加10张床加1分,总分不超过10分;床位数30-59张得2分;低于30张不得分。

4.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6平方米得10分;每减少1平方米,扣2分;少于4平方米不得分。

5.专科医疗设备能满足专科开展全部技术项目需要,具有先进性和适宜性,满足需要得5分;医疗设备具有先进性得3分,具有适宜性得2分。

6.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得分。

满足工作需要),学科带头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得15分;具备代表本专业先进水平的技术,具有本专业疑难病种的较高的诊治能力,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项以上,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30次以上,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10次以上得1分;指导毕业博士生2名以上,主持在研国家级课题1项以上,SCI收录临床方向论著2篇,获得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得1分。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呼吸内科专科分级护理制度医护人员根据住院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对患者进行分级别护理。

原则上,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4个级别,并有明确标识。

根据患者的护理分级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安排具备相应能力的护士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一、分级依据及护理要点1.一级护理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如:重症肺炎、哮喘急性发作、慢阻肺急性发作、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大量气胸、大量胸腔积液等患者;(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3)肺栓塞或者大咯血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护理要点: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呼吸、咳嗽咳痰、咯血情况及伴随症状、心理状况等;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根据医嘱,记录24小时尿量或出入量;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用药反应;4.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程度,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管路护理、排便护理及胸腔穿刺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针对疾病进行健康教育,如疾病、用药、饮食、活动宣教等;6.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7.实施床旁交接班。

2.二级护理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2)病情不乱,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如:慢阻肺、肺芥蒂代偿期、哮喘、胸腔积液、气胸等患者;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护理要点: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用药反应。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如:保证患者气道通畅、做好活动指导;5.根据疾病特点做好针对性健康指导。

3.三级护理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1)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如:呼吸道感染、肺炎、肺部肿瘤需化疗患者等。

六个核心制度

六个核心制度

六个核心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一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和三级护理。

1特级护理 (1)病情依据①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②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的患者; ③严重创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④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和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生命体征的患者。

⑤入住各类ICU(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

⑵护理要求①将患者安置在监护室或抢救室,根据病情做好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并严格执行;②护士要了解病情,做到七知道:即姓名,床号,诊断,治疗,护理,饮食及心理状态;③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依病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准确及时记录治疗、特殊检查、液体出入量、病情变化及护理过程;④加强基础护理,做到三短(头发、胡须、指甲)、六洁(口腔、手足、头发、皮肤、会阴、床单位清洁)、四宝到床头(送水、送药、送大小便器);⑤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保持各种导管清洁、通畅、位置正确、定期冲洗、消毒及更换;⑥根据医嘱,实施治疗、给药,观察治疗、用药后反应,做好告知和健康指导;⑦昏迷病人要采取安全变化措施,防止坠床、外伤;协助咳嗽咳痰,及时吸出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防止窒息;⑧张口呼吸的患者,用湿纱布盖住口唇,眼睑不能闭合者,要定时冲洗眼睑,点眼药水或药膏保护,或用油纱布遮盖眼部;⑨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内唯独:18一20,湿度适宜,空气消毒每日1一2次,地面、桌面用消毒液擦拭,防止交叉感染;⑩根据医嘱给予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和病情治疗需要,必要时做好记录; ? 备急救药品及器材,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2、一级护理(1)病情依据①重症患者及严重呼吸困难病情趋向稳定的患者;②各种原因所致的失血及内出血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③高热、昏迷及其他主要脏器机能衰竭者病情不稳定的患者;④极度消瘦衰弱、各种大手术后尚需严格卧床休息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⑤大面积烧伤、破伤风、颅脑损伤者病情不稳定的患者;⑥急性心力衰竭、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⑦各种急性中毒者; ⑧化疗期间反应严重者:⑨某些严重的内科疾患及精神障碍者,生活部分可以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分级护理制度(精选)(二)2024

分级护理制度(精选)(二)2024

分级护理制度(精选)(二)引言概述:分级护理制度是一种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和细致护理的有效方式。

通过将患者分为不同的护理级别,医疗机构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同时提高效率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分级护理制度的重要性和优势。

正文内容:一、确立不同护理级别1. 制定评估标准:根据患者的病情、生理和心理状态等因素,制定评估标准,将患者分为不同的护理级别。

2. 细致分类: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类为一级、二级、三级护理等级,以便医疗机构可以根据护理需求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护理人员。

二、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1. 个人化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包括日常生活护理、药物管理和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内容。

2. 细致化医疗操作: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在医疗操作中进行细致化管理,如给予高危患者更频繁的观察和监测。

三、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1. 合理分配资源:通过分级护理制度,医疗机构可以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合理分配资源,优化护理人员和设备的使用效率。

2. 减少误诊和错误:通过将患者分为不同的护理级别,可以减少误诊和错误发生的概率,提高护理效果和安全性。

四、促进护理人员发展1. 护理职业发展:分级护理制度为护理人员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可以根据不同级别的护理需求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

2. 专业团队合作:护理人员在分级护理制度下更容易形成专业团队,通过专业团队合作,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五、总结分级护理制度是一种能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和细致护理的有效方式。

通过分为不同的护理级别,医疗机构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同时提高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和促进护理人员的发展。

分级护理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医疗质量。

呼吸内科icu工作规章制度

呼吸内科icu工作规章制度

呼吸内科icu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呼吸内科ICU工作秩序,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呼吸内科ICU全体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第三条呼吸内科ICU的工作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安全第一,服务至上”。

第四条呼吸内科ICU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ICU的高度警惕和医疗救治能力。

第五条医院将根据呼吸内科ICU的工作特点,设置相应的医疗设备和器材,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服务。

第六条呼吸内科ICU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呼吸内科ICU医护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呼吸内科ICU医护人员必须保守医疗机密,禁止泄露患者隐私信息。

第九条呼吸内科ICU医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严禁吸烟、饮酒、涂抹指甲油等行为。

第十条呼吸内科ICU医护人员需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医疗救治。

第二章值班制度第十一条呼吸内科ICU医护人员分为白班和夜班,均需遵守医院的值班制度。

第十二条值班医生应按时到岗,接替上一班次医生工作,熟悉患者病情,保证医疗工作的连续性。

第十三条值班医生在岗期间,应时刻关注ICU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第十四条值班护士应认真履行值班职责,保证按时巡视患者,确保患者安全。

第十五条呼吸内科ICU医护人员值班期间,应遵守纪律,遵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做好相关记录工作。

第十六条呼吸内科ICU医护人员值班期间,禁止私自离开工作岗位,必要时需找到替班人员接班。

第十七条值班期间发生意外或急救情况时,呼吸内科ICU医护人员应迅速做出决策,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三章医疗质量管理第十八条呼吸内科ICU医护人员需坚守医德,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十九条呼吸内科ICU医生应遵循临床路径,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第二十条呼吸内科ICU护士应认真执行医嘱,做好患者护理工作,确保医疗措施的有效实施。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特级护理服‎务标准指征: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其他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例如: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等。

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设特护记录‎单,准确记录出‎入量、病情变化及‎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用药‎,备齐抢救用‎物,如电动吸引‎器、氧气等,配合医生实‎施各项急救‎措施。

3、做好专科护‎理,如气道护理‎、压疮护理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

(尤其是使用‎呼吸机患者‎,每日定时进‎行口腔护理‎、更换气管插‎管胶布或进‎行气切处换‎药,每两小时给‎患者翻身、拍背、吸痰,保证呼吸道‎通畅)。

4、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如加床档、使用约束带‎等。

5、根据患者病‎情,完成基础护‎理(六洁到位: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协助非禁食‎患者进食/水或注入鼻‎饲饮食;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皮肤‎的完整性,保持患者功‎能体位及卧‎位舒适。

6、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心理指导‎及健康指导‎。

7、严格执行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共同查看患‎者管路、静脉通路、皮肤等情况‎。

8、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权。

9、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

限制探视,积极预防感‎染。

一级护理服‎务标准指征: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如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如胸腔镜手‎术后48小‎时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且病情相‎对稳定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及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如急性肺栓‎塞持续肝素‎抗凝的患者‎、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患‎者。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服务标准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服务标准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服务标准特级护理服务标准:分级依据一、急性肺栓塞随时有生命危险需要抢救的患者。

二、各类呼吸系统疾病病情危重,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病情需要严密观察的患者。

三、重症肺炎有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治疗,或伴有感染性休克需要收缩剂治疗的患者。

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需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的患者。

护理标准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心率、心律的变化及呼吸困难、发绀等、咳嗽、咳痰、胸闷情况及伴随症状、心理状况、各种管道情况及一般情况。

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

二、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药物疗效及毒性反应。

三、准备测量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四、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五、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1、保持患者卫生、清洁、舒适:每日洗脸、梳头及口腔清洁2次;每日洗脚1次;每日会阴护理1次,留置尿管护理每日2次;根据病情每周洗头1次;每周更换床单元1次;根据需要帮助患者使用便器、温水擦浴、更换被服、剪指(趾)甲等。

病情不稳定患者暂不做洗头和擦浴护理,待病情稳定后进行。

2、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保持患者功能体位及卧位舒适,防止压疮发生,必要时使用气垫床。

3、做好专科护理:按医嘱做好有创通气的管道护理、体位引流、动脉血气分析监测、心电监护、微量血糖监测,正确实施雾化吸入等。

六、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实施心理疏导,协助解决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指导和功能锻炼。

、一级护理服务标准:分级依据一、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二、COPD、呼吸衰竭、肺肿胀、肺纤维化、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支气管扩张伴有咯血、气胸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者。

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要严密观察呼吸变化的患者。

护理标准一、每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咳嗽、咳痰、胸闷情况及伴随症状、心理状况、各种管路情况。

二、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定时测量生命体征,按医嘱测量指脉氧、血气分析。

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

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

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
一、根据护理人员不同的能级,设立 N4、N3、N2、N1 等不同层级护理岗位。

给予不同的工作权限和待遇,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以满足不同人员、不同疾病及病情需要,确保护理质量管理。

在层级管理体制中,护理人员结构形成梯队,专业分布合理,不同职称的护士组成责任制护理小组共同护理患者,通过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充分发挥高职级护士在应急急救、危重病护理、查房会诊、患者安全、质量管理、健康教育、临床带教方面经验。

满足不同患者、不同疾病及病情的需要、满足等级护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需要,确保临床护理质量。

二、具体要求:
(一)设立 N4、、N3、N2、N1 等岗位,结构形成梯队,专业分布合理。

有条件的专科设有专科护士。

(二)各岗位和职级护士的任职资格按照其年资经验能力择优上岗。

(三)同一班内各护士的岗位职级、年资、职称和能力互为补充,各护士的工作内容经过重组,各层级岗位职责、权限清晰明了。

各岗位职级的职责、任务、权限以整体护理的需要而不是任务分工来界定,能满足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以及等级护理和因病因人因需要施护的需要。

(四)不同层级护士的待遇能体现岗位的能力、风险责任及工作量。

(五)高级责任护士分管病情更重、护理需求更复杂的病人,并承担评估、护嘱、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等。

(六)层级管理与护理查房、护理会诊、交接班、分级护
理、查对制度等相衔接。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篇一:分级护理制度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一、特级护理:〔一〕指征: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二〕护理要求:1.将患者安置在监护室,抢救患者安置于抢救室,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

2.做好护理评估,按护理常规落实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3.定时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4.正确执行医嘱,认真落实各项治疗措施。

5.按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详细记录各种导管的出入液量。

6.认真做好根底护理及专科护理。

〔1〕卧位合理,舒适平安,符合治疗需要。

〔2〕保持床单位整洁,有污染及时更换。

〔3〕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每日给予口腔护理2次,预防感染;保持胡须、头发整齐,洗脸。

〔4〕保持皮肤清洁、枯燥,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发生。

每天床上擦浴,包括洗脚及会阴护理;协助病人翻身,至少2小时一次,病情危重限制翻动者例外,仔细观察、评估皮肤情况,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5〕做好患者气道管理,气管切开患者按照专科护理常规执行,及时有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6〕按医嘱给予饮食,保证进食平安,防止误吸、呛咳等。

〔7〕做好大小便护理。

留置尿管的病人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会阴护理1~2次。

7.对患者的重点治疗、护理内容实施班班床头交接。

二、一级护理:〔一〕指征: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4.生活局部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二〕护理要求: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按病情需要,配备急救用物以备必要时应用。

呼吸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呼吸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应用临床实践指南和临床路径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应用临床路径使诊疗流程标准化。
、根据病人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初始诊疗效果,确定病人下一步诊疗路径,根据专业特点,尽力达到诊疗流程的标准化。
无诊疗路径的不得分,诊疗次序混乱的不得分。
、执行临床路径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应医疗原则,特别是核心制度必须落实。
)交接班制度:实行晨交班制,每日应有值班医师与当班医师对病区患者进行交接,并有记录。危重病人及当日手术后病人应实行床旁交班。
)转科、转院制度:需转科患者,应有转入转出记录;转入科室应按新入院患者标准进行处置;精神类疾病或特定传染病需转外院治疗患者,需经医务科同意执行。
)临床用血制度: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成分输血达到卫生部要求;输血前患者应签署用血知情同意书,并进行输血前检查;血袋必须及时回收;输血应有记录。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对死亡病例,应进行死亡病例讨论,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主持。
未达要求酌情扣分。
总分:实得分:科室负责人:
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手术患者无腕带识别标示不得分。
、提高用药安全。
、病区应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并上报。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未上报不得分。
、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出现药物配伍禁忌造成不良后果不得分。
、建立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必须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
科室未建立报告制度不得分。Fra bibliotek、科室对危急值报告应有登记。
无危急值报告登记不得分。
、科室对危急值报告结果不确定时,应立即重复检查。
未对阳性报告结果及时采取措施造成不良后果不得分。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分级护理课件

分级护理课件
健康状况与康复需求
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康复需求也是分级护理的重要依据。对于患有特定疾病或功能障碍的患 者,如糖尿病、心脏病、关节置换等,需要根据其特殊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
分级护理的实施流程
患者评估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年龄 、性别、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评估,确定患者 的护理级别。
02
分级护理标准与实施方案
分级护理的标准与依据
疾病类型与病情严重程度
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不同的护理标准和依据。例如,对于危重病人 ,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而对于慢性病患者,则需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心理护理。
年龄与性别
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患者对护理的需求和标准也不同。例如,儿童和老人的护理标准需更 加细致和个性化,而针对女性的特殊护理需求,如孕期和产后护理,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护 理标准。
总结词
全面、规范
详细描述
心内科病房的分级护理实践,是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缓 急程度,以及不同的治疗需求,将病房床位划分为不同 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心内科病房的分级护理 实践注重全面、规范的护理服务,包括心电图监测、生 命体征测量、药物治疗等各个方面,确保病人得到科学 、严谨的护理服务。
案例四:手术室的分级护理实践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严谨、安全
手术室的分级护理实践,是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手术难度 、手术时间、病人状况等因素,将手术室床位划分为不 同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手术室分级护理实践 注重严谨、安全的原则,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程和消毒 灭菌要求,确保病人得到安全、可靠的手术治疗和护理 服务。
05
分级护理的培训与考核
每2小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 吸等基本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 情况。

分级护理标准

分级护理标准

分级护理标准分级护理是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而进行不同级别的护理。

分级护理制度是提高医护质量、进行安全管理的核心制度。

分级护理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护理。

一、特级护理标准(一)护理的对象病情严重、变化大、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的病人。

如严重烧伤、严重创伤、大出血、休克、大手术后、心衰及气管切开等病人。

根根医嘱执行。

(二)护理的标准1、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每2小时~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或遵照医嘱及病情需要增加测量次数。

保持病人的卧位舒适和功能位。

2、护士应了解病情,做到“七知道”,即姓名、床号、诊断、治疗、护理、饮食和心理状态。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床旁交接班。

3、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材,以便随时抢救。

4、根据医嘱准确测量、记录出人量,每班小结,24小时总结。

5、加强基础护理,做到“三短”(头发、胡须、指(趾)甲短)、“六洁”(口腔、手足、头发、皮肤、会阴和床单位的清洁)、“‘四包”到床头(送水、送饭、送药和送大小便器)。

6、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根据气候每日通风换气1—2次,每次30分钟。

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

7、实施保护性隔离,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8、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及时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

9、对昏迷病人要采取安全措施,以防止坠床跌伤;升降温时防止发生烫伤和冻伤;摘去发夹和取下假牙,及时吸出口腔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10、根据医嘱给予饮食,保证病情及病人营养需求。

11、根据病情做好口腔护理、眼部护理、皮肤护理、会阴护理及各种管路和气道的护理。

如病人张口呼吸时,用湿纱布盖住口唇;眼睑不能闭合者,定期点眼药水或上药膏,或用油纱布遮盖眼部。

视病情做口腔护理,每日2次一4次;皮肤护理2小时~4小时一次。

保持各种导管清洁、通畅、位置正确、定期冲洗、消毒和更换。

做到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二、产科分级护理标准(一)一级护理1、护理的对象⑴子痫、妊高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栓塞者。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特级护理服务标准指征: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其他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例如: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等。

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设特护记录单,准确记录出入量、病情变化及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用药,备齐抢救用物,如电动吸引器、氧气等,配合医生实施各项急救措施。

3、做好专科护理,如气道护理、压疮护理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

(尤其是使用呼吸机患者,每日定时进行口腔护理、更换气管插管胶布或进行气切处换药,每两小时给患者翻身、拍背、吸痰,保证呼吸道通畅)。

4、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如加床档、使用约束带等。

5、根据患者病情,完成基础护理(六洁到位: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协助非禁食患者进食/水或注入鼻饲饮食;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皮肤的完整性,保持患者功能体位及卧位舒适。

6、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心理指导及健康指导。

7、严格执行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共同查看患者管路、静脉通路、皮肤等情况。

8、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权。

9、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

限制探视,积极预防感染。

一级护理服务标准指征: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如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如胸腔镜手术后48小时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且病情相对稳定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及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如急性肺栓塞持续肝素抗凝的患者、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患者。

护理要求:1、每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用药情况,伤口情况等。

2、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用药,并观察用药后疗效,及时记录。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呼吸内科一般疾病护理常规一、新病人进入病房后,应及时接待安置床位,介绍入院须知、病区环境,交待生活用物,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重症除外)。

二、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2次,连续3天,以后改为每日1次,发热病人体温≥37.5℃每6小时测量1次体温、脉搏、呼吸,体温≥38.5℃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脉搏、呼吸。

三、新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留验大小便常规标本。

四、病人原则均应卧床休息,实行分级护理和危重病人护理计划,准确给药,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及治疗效果,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五、按医嘱给予饮食,轻病人进食自理,危重病人协助进食或鼻饲饮食。

六、做好患者一般卫生处置及晨、晚间护理。

七、定时巡视病房,关心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进行卫生宣教,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各种不良刺激。

八、对长期卧床、消瘦、水肿、营养不良、昏迷的病人,应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九、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交班、口头交班相结合,交班内容力求准确,简明扼要,字迹工整。

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患者护理常规【疾病概述】肺气肿是指终末支气管远端的气腔异常扩大,或同时伴有肺泡壁破坏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临床上多有气流受阻的生理学异常。

【护理问题】1.清理呼吸道无效;2.气体交换受损;3.睡眠形态紊乱;4.有感染的危险【护理措施】1.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

2.卧床休息,取舒适的高枕卧位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

3.给予氧气吸入,并观察吸氧后喘憋及皮肤紫绀改善情况,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行血气分析,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应持续低流量(1~2L/min)吸氧。

4.注意呼吸音的改变: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提示气管内存在痰液栓塞或主要呼吸道梗阻;哮鸣音提示可能气道阻力增加;痰鸣音提示呼吸道内有痰液。

4.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而粘稠以及呼吸不畅时,可行压缩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或缓解气管、支气管痉挛,并协助翻身拍背;多饮水,每日1500~2000ml,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服务标准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服务标准
3.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
入院护理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服务标准
护理分级
项目
特级护理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
分级依据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4.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1.病情趋于稳定的重症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1.晨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根据患者自理能力给予或协助患者面部清洁、口腔护理、梳头、足部清洁、会阴护理1-2次/日。
2.卧位护理:翻身、叩背1次/2小时,必要时协助患者床上移动,做好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3.其它:根据病情给予或协助患者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洗头1次/周,需要时给予失禁护理或协助床上使用便器,指(趾)甲护理,协助更衣等。
生命体征观察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监测生命体征。危重患者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治疗
遵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观察了解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和效果,如有异常及时告知主管医师。
管路
保持各类管路位置正确,标识清晰,引流通畅,管壁清洁,更换及时,密切观察,准确记录。
卧位
根据患者病情,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卧位,满足患者舒适和安全需要。
基础护理
1.晨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根据患者自理能力给予或协助患者面部清洁、口腔护理、梳头、足部清洁、会阴护理1-2次/日。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呼吸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并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制度的背景、目的、实施内容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读者带来全面深入的了解。

1. 背景呼吸内科疾病包括各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

由于这些疾病的特点是病情波动性大、气道易梗阻以及呼吸困难等,患者需要经常就医,并且对护理的需求较高。

然而,传统的一对一护理不能满足每个患者的需求,因此需要一种更加合理有效的护理模式,即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

2. 目的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合理分配护理资源,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医疗服务的质量,同时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通过分级护理,可以让轻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重症患者得到更加专业和全面的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和住院时间。

3. 实施内容(1)分级标准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的关键是对患者的分级。

根据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呼吸功能、临床症状等因素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

轻度患者需要一般的医学观察和基础护理;中度患者需要较为频繁的生命体征监测和药物治疗;重度患者需要密切监护、机械通气和其他高级护理。

(2)护理措施根据分级标准,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对于轻度患者,护理重点在于监测病情变化,保持通畅的呼吸道,提供必要的药物和营养支持。

对于中度患者,除了基础护理外,还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心理支持和宣教。

对于重度患者,护理重点在于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配合医生进行复杂的治疗措施,减轻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3)团队协作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医护人员的紧密合作与协调。

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等应当共同制定护理计划,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与配合,提供全程无缝的医疗服务。

4. 优势与展望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内科专科分级护理制度
医护人员根据住院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对患者进行分级别护理。

原则上,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4个级别,并有明确标识。

根据患者的护理分级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安排具备相应能力的护士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一、分级依据及护理要点
1.一级护理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如:重症肺炎、哮喘急性发作、慢阻肺急性发作、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大量气胸、大量胸腔积液等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肺栓塞或者大咯血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呼吸、咳嗽咳痰、咯血情况及伴随症状、心理状况等;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根据医嘱,记录24小时尿量或出入量;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用药反应;
4.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程度,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管路护理、排便护理及胸腔穿刺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针对疾病进行健康教育,如疾病、用药、饮食、活动宣教等;
6.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7.实施床旁交接班。

2.二级护理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
(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如:慢阻肺、肺心病代偿期、哮喘、胸腔积液、气胸等患者;
(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用药反应;;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如:保证患者气道通畅、做好活动指导;
5.根据疾病特点做好针对性健康指导。

3.三级护理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
(1)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如:呼吸道感染、肺炎、肺部肿瘤需化疗患者等。

护理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疾病特点做好针对性健康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