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玉文化
中国玉文化之历史发展
![中国玉文化之历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dbead6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3.png)
中国玉文化之历史发展中国玉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至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和饰品和工具用玉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玉文化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石在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古代,玉石有着神秘和独特的力量,被认为是与天地神明相连的宝贵之物。
玉器具有辟邪、祈福、保平安等功效,因此被当作珍贵的礼物来献给皇帝和贵族。
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朝代都非常重视玉器的制作和使用,玉器被视为统治者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中国人认为玉石具有自身的灵气和特殊能量,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传统的玉石种类主要有和田玉、羊脂白玉、青海玉等,不同的玉种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和象征。
例如,和田玉象征着权力和尊贵,羊脂白玉则象征着纯洁和美好。
古代玉器制作工艺独特精湛,代表着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平。
通过雕刻、琢磨和抛光等手法,玉工能够将平凡的玉石打造成精美的艺术品,表达出各种不同的主题和形象。
例如,玉佩、玉璧、玉镯等被广泛使用于宫廷和贵族,它们的形状和纹饰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和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石被视为品德高尚和美德的象征。
中国的“玉人”一词常常被用来形容品质高尚的人,代表文化、智慧和道德的典范。
玉器也常常作为婚嫁的礼物,象征着美好的婚姻和家庭。
到了宋代,玉器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且在当时社会中更加广泛流行。
由于制作时间的压缩,玉器成为更多人使用和欣赏的艺术品,而不仅仅局限于贵族阶层。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玉文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玉石的用途不再局限于装饰和饰品,还被运用到建筑、家具等领域。
玉石雕刻和玉文化的研究也逐渐成为艺术界和学术界的一个重要方向。
总的来说,中国玉文化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发展和演变,它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或工艺品,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玉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器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器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8df867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4.png)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器文化中国玉器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从上古时代起,中国人就将玉视为珍贵而神圣的石头,将其用于制作器物、礼品和装饰品。
玉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价值和美学意义。
下面我们将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玉器文化。
首先,中国古代人民将玉视为美好、吉祥与长寿的象征。
自古以来,玉器和玉石被人们奉为吉祥之物,被赋予了神秘和神圣的象征意义。
人们相信,佩戴玉石能够驱邪避凶、增加人的福气和福寿。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代帝王、贵族和文人都喜欢佩戴玉石的原因。
玉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高贵的材质,成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其次,玉器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国古代人民相信“玉为贵物,贵物者所思慕”。
玉器被用来制作各种各样的器物和工艺品,如饰品、玉佩、玉册、玉杯等。
这些玉器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玉石的崇拜和热爱,更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和智慧。
古人注重玉器的精致和细腻,追求自然与生活的和谐,让玉器成为一种艺术品。
此外,玉器还承载了中国人民的情感和文化传统。
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礼品,用于表示友谊、爱情和亲情。
在中国古代,人们常常选择玉器作为礼物,送给亲友和亲密之人,以表达对他们的祝福和关怀。
送玉器的同时,也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传统文化的积淀传递给后代。
此外,玉器的制作工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玉器制作工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制作技法独特而精湛。
玉石的雕刻、镶嵌和打磨等工艺,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格。
如玉的纹理、质地、颜色和透明度的巧妙运用,在玉器制作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玉器中的图案和雕刻也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如神兽、神仙、花鸟等形象广泛出现于玉器之上。
这些精湛的工艺和文化内涵使得中国的玉器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玉器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美学追求。
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更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和传统的延续。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器文化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器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2b9f5ddd36a32d72758115.png)
杜岭方鼎
杜岭方鼎 中国商代中 期的青铜器。1974年于 河南省郑州杜岭张寨前 街出土。共两件。一件 高1米,重86.4千克, 方形,深腹,双耳四足 ,腹上部饰兽面纹,两 侧及下部饰乳丁纹,形 体质朴庄重 ,现藏于 中国历史博物馆。
比较两鼎之间的整体比例关系,以及耳、足等部分造型有改进
一、因料施艺 二、剜脏去绺 三、化瑕为瑜 四、废料巧用 五、俏色巧用
一、浮雕 二、透雕 三、圆雕 四、内雕 五、螺纹
ppt课件
26
伊势和巧用
ppt课件
27
• 俏色玉是玉雕 艺术宝库中技 艺最为精湛, 艺术价值最高 的品种之一。 成于乾隆三十 八年的“相荫 仕女”玉雕, 更是俏色玉中 的佼佼者。
龙虎尊
商器。原器一九五七年出土 于安徽阜南县。器高五十点 五厘米,口径四十四点九厘 米,重约二十公斤,是一件 具有喇叭形口沿,宽折肩、 深腹、圈足,体形较高大的 盛酒器。龙虎尊的肩部饰以 三条蜿蜒向前的龙,龙头突 出肩外。腹部纹饰为一个虎 头两个虎身,虎口之下有一 人形,人头衔于虎口之中。 虎身下方以扉棱为界,饰两 夔龙相对组成的兽面。圈足 上部有弦纹,并开有十字形 镂孔。
• 元代玉器 :技艺加强,融合少数民族风格。
渎pp山t课大件 玉海
13
明代:世俗化成为主流;玉器皿成就突出。玉带 发展到顶峰。 还有像生玉、陈设玉,以及坠饰、
串饰、簪等。
清代:颠峰时期。玉器皿、陈设玉最为显著。出 现一批生活化的作品。乾隆时期,玉料充足,技
艺成熟,出现了以玉山子为代表的大型玉雕作品。 清代玉材以新疆与为主,常见的有青玉、白玉, 在清后期,翡翠由于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极力推 崇,上升到玉料的最高地位,被誉为玉石之王。
玉文化的心得(精选5篇)
![玉文化的心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37c55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4.png)
玉文化的心得(精选5篇)玉文化的心得篇1玉文化的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人类对玉器的认识、研究、使用和传承等方面。
在玉文化的探索和体验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玉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首先,玉文化强调了玉的品质和价值。
玉作为一种天然宝石,具有质地细腻、色泽温润、纹理清晰等特点,被视为吉祥、美好、高贵的象征。
玉器的制作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材、切割、打磨、雕刻等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细的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因此,玉器的品质和价值不仅在于其美丽的外观,更在于其背后的制作工艺和工匠精神。
其次,玉文化强调了玉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被赋予了许多寓意和象征意义,如美好、幸福、高贵、忠诚、善良等。
玉器的造型和图案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如龙凤呈祥、祥云瑞气、龙龟含蝉等。
这些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珍视和传承。
最后,玉文化强调了玉的传承和发展。
玉器的制作和传承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玉文化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进步。
在现代社会中,玉文化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一种时尚和艺术。
玉器的制作和传承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
同时,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不断地扩大其影响力和受众群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玉文化。
总之,玉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它涵盖了人类对玉器的认识、研究、使用和传承等方面。
在玉文化的探索和体验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玉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玉文化的心得篇2玉文化的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玉器作为玉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玉器不仅仅是一种实用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
《中国玉文化》读后感
![《中国玉文化》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aae02c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a.png)
《中国玉文化》读后感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层面的,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思想、伦理、宗教中起到了特殊作用。
比如中国儒家思想中,就有“君子比德与玉”之说,孔子主张玉有十一德: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
东汉许慎又更定为五德:仁、义、智、勇、洁。
自此,对玉的审美发掘,玉器外表温和圆润以及本质却至坚至刚的属性,其与人中君子道德追求之境界相吻合。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理念的盛行,以玉比德的意识强化,佩戴玉饰的等级也就成了划分贵族身份与教养的标记,最终形成了以玉玺代表国家和王权之象征。
中国是一个与玉有着不解之缘的国度。
几千年来,玉在国人的心目中一直处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接受人的崇拜,继而成为一种信仰。
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就像一根坚韧、璀璨而又不断延伸的玉带,一直镶嵌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成为华夏文明不可无或缺的重要内容。
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以现实乃至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的玉文化应该是国粹中的国粹。
这是基于其在石器时代便发其滥觞——简言之,所谓玉文化,是人们发现并依托玉石的外在和内在的品质而诱发最初人们对其进行本能审美把玩继而对其雕琢制作,使其逐渐形成具有各种审美意义上的玉器,当然,这时期的玉器,可将其名之为原生态玉石艺术。
随之时代的发展,以及各地域玉石品种的出现,玉器的雕琢手段也随着人们对玉石的深入了解和认识而发生变化,渐渐分化为如杨伯达先生所概括的三大玉文化板块:1、东夷玉文化板块,所处时代以狩猎经济为主,兼种植,距今10000—距今5000年。
2、淮夷玉文化板块,所处时代农耕兼狩猎,距今5300年。
3、东越玉文化板块,所处时代农耕为主,距今5500—距今4300年。
正因为有三大玉文化板块以及相继出现的五支文化亚板块,从而托起了辉煌万年中华文明的曙光,逐步升华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内涵。
而这文化现象,自其产生之日起,就自始至终成为中国国学文化的基石和核心内容。
玉的文化含义与独特价值
![玉的文化含义与独特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1eff4d8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0.png)
玉的文化含义与独特价值从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象征意义。
玉之美,不仅在于它的材质,更在于它独特的文化价值。
一、玉的文化内涵1. 玉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玉就是皇权与至尊权利的象征。
在商周时期,玉器已经成为了社会阶层的象征,官吏、贵族、祭祀有必要依据等级和职位佩戴玉器。
在宋代以后,玉柄官笔、吉祥如意、玉佩符、玉的降妖驱邪的功效,使得玉片段成为了高官显贵之间的一种礼品。
2. 玉是美学价值的载体玉是一种珍贵的材料,具有高贵典雅、素雅、清逸、美好等传统美学价值。
玉器的形式、造型、纹饰、雕刻、细节以及整个玉器的整体意境都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灵感。
而玉器中大多是各种动物、树叶、花卉等物象,极具生命力和生机。
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世间事物的理解、审美追求和世界观价值。
3. 玉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玉也被视为传承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例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名言。
意思是说像玉一样的精神,不断的修炼,才能把它磨成美好的器物。
在中国,玉器制造艺术一直被视为一种传承人文精神的方式。
它强调人的求知、探究、艺术和品位,是一种美的理念和人性的追求。
二、玉的独特价值1. 艺术价值玉器的制作工艺需要经过复杂的手工雕刻,雕刻技艺高超的雕工,需要资深的年龄以及良好的经验。
如今,虽然科技发展了许多新工艺和新材料,但玉器制作依然是需要手工功夫的。
这也正是玉器的艺术价值的根源。
玉器的制作历程不单单是手工雕刻的制作,也需要大量的创意和设计,所以每个玉器都是艺术家的体现。
2. 学术价值许多古代文物藏品中,都有玉器的存在,而且大部分都显示出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玉器作为人类古代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可以挖掘出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知识。
3. 饰品价值在文化和艺术的层面之外,玉器同样具有很高的饰品价值。
因其美丽的外观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玉饰品成为了许多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宠爱。
中国玉文化(含五德
![中国玉文化(含五德](https://img.taocdn.com/s3/m/ae05fbd50c22590102029d1e.png)
中国玉文化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
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仁、义、志、勇、洁!君子比德于玉,余俱为石矣!仁——“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明玉给人带来恩泽,具有仁爱之心,生性温和。
义——“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从外表看就能看到玉的里面,是否有杂质,是玉的忠义!智——“其声舒畅,专以远闻,志者方也”敲击玉石,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并且能传达到很远的地方,说明玉是有智慧的,并且善于传达给周围的人。
志在四方!勇——“不挠而折,勇之方也”不屈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洁——“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观念把玉和德结为一体;同时,又将玉与君子结缘,物质、社会、精神三合一的独特玉意识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思想建树,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
中国玉文化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许多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
中国玉文化的辉煌不亚于伟大的长城和秦代兵马俑的奇迹。
玉文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丝绸文化、茶文化、瓷文化和酒文化。
玉文化包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玉文化发展历史和田玉与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谓渊源深远。
我国考古学者最新研究考证并提出了中国在石器和青铜器、铁器时代之间存在着一个玉器时代是中国文明的起源时代。
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是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
和田玉在东西方文化和经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浅谈中国玉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浅谈中国玉文化的历史与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e05147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1.png)
浅谈中国玉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玉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价值。
本文将从玉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以及现状方面进行探讨。
一、玉文化的历史渊源中国的玉文化可以追溯至很早的时期,最早的玉制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时期。
在中国历史上,玉一直被看作是吉祥、美好的象征,被认为有神秘的力量,因此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喜爱。
在古代,玉被用于制作玉器、玉雕、玉钮、玉石镶嵌等工艺品,以及作为礼物、珍宝来使用。
由于玉的高雅、洁净、坚固、美丽的特性,玉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视为珍贵之物,被誉为“美玉”、“和田玉”、“天然瑶”等美誉。
自古以来,玉一直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代表了高尚的品格和美好的愿望。
在中国古代,玉被用来象征高贵的地位和高尚的品格,是贵族社会的象征。
玉也被用来体现美好的愿望和寓意,被赋予吉祥的寓意和宗教意义。
在古代中国,玉被赋予了神圣的地位,成为了人们祷告、供奉神灵的礼物之一。
二、玉文化的发展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玉文化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古代,玉器是玉文化的主要体现形式,以玉璧、玉琮、玉琮、玉觯、玉管、玉鼎等为代表,成为了古代玉文化的象征。
在古代中国,玉器不仅是用来进行礼仪活动的必备品,也是贵族、王宫和寺庙的珍贵财宝,被用来表达对高尚品格、美好寓意的追求。
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对玉的崇拜程度和使用方法也略有不同。
例如商朝时期的玉璧被用来作为礼物的代表,在周朝时期,玉器被用来进行祭祀活动,成为了重要的宗教器具,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玉文化的重视和崇拜程度。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玉的雕刻工艺达到了巅峰,玉器的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玉文化也开始在艺术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玉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在现代社会,玉文化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工艺制品,而是在艺术、收藏、装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的古代玉器与玉文化
![中国的古代玉器与玉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4d9fe7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e.png)
中国的古代玉器与玉文化古代玉器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了丰富的玉文化内涵。
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人就对玉器情有独钟,将它视为吉祥、神秘和永恒的象征。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古代玉器与玉文化的探讨,深入了解玉器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一、古代玉器的种类和制作工艺古代玉器包括玉雕、玉琮、玉璧、玉佩、玉环等多种形式。
玉雕是最为常见和代表性的一种,它是通过对玉石进行雕琢、雕刻、打磨等工艺制作而成。
古代玉器制作工艺精湛,需要耐心和技艺的积累。
工匠们经过精细的雕刻和打磨,使得每一件玉器都呈现出独特的纹理和光泽。
二、古代玉器的象征意义古代中国人视玉为吉祥、神秘和永恒的象征。
玉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例如玉象征美德、高尚品质和吉祥幸福。
玉器在婚姻嫁娶、祭祀祈福、官员册封等场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其象征着瑞气、和谐与吉祥,古代玉器在中国的传统礼俗中拥有独特的地位,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的体现。
三、玉文化与古代玉器的结合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古代玉器形成了紧密的结合。
玉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蕴含了对人类心灵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古代玉器通过寓意深远的纹饰、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造型,展现了玉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四、古代玉器的传承与发展古代玉器传承了中国文化的智慧和才情,代代相传,不断发展演变。
在不同历史时期,古代玉器的风格和制作工艺也有所变迁。
例如,商代的玉器研磨光洁、简约大方;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则更加雕琢精美,纹饰华丽;而汉代的玉器重视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结合。
古代玉器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延续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瑰宝,也为后世的艺术演变提供了宝贵的遗产。
五、现代玉器的创新和发展在当代,古代玉器的精神得以延续,并在创新中焕发新的活力。
现代玉器设计师通过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使得玉器在形式、材质、工艺等方面展现出新的面貌。
同时,现代玉器注重时尚感和审美需求,为人们带来不同于古代玉器的审美享受。
玉的文化及象征意义
![玉的文化及象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14e184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3.png)
玉的文化及象征意义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高贵、珍贵、祥瑞、吉
祥的物品。
从古至今,玉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象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和艺术创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玉的文化价值:
1. 祭祀用途:在古代社会中,玉被视为神圣的物品,可作为祭祀神明
的器具,代表着对神的敬虔和虔诚。
2. 政治象征:在中国历史上,玉制品常被用作官员的聘礼或礼品,以
示尊重和信任。
3. 饰品用途:玉制品在中国传统装饰中占有重要地位,如玉带、玉佩、玉坠、玉手镯等,不仅美观实用,还被视为吉祥神圣的象征。
玉的象征意义:
1. 长寿吉祥:玉的坚韧不断被视为长寿、吉祥的象征,常被视为祥瑞
之物。
2. 忠诚节操:玉质地坚硬、内里纯净,表现出忠诚、正直、廉洁的精
神。
3. 家庭和睦:夫妻婚礼时常赠送玉佩,代表彼此忠诚、情谊深厚。
4. 团结友爱:团体使用玉佩时能够展现出集体的团结和友爱,彼此关爱,和睦相处。
总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代表着吉祥、神圣、长寿、忠诚和团结。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美玉鉴赏
![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美玉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2bc7b72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b.png)
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美玉鉴赏
中国传统玉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即被视为珍贵的财富和文化遗产。
玉被视作“石中之王”,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中国传统玉文化不仅体现在玉的鉴赏、制作和使用方面,还体现在玉与文化、艺术、历史等多个领域的密切关系中。
中国传统玉文化包括玉的价值观、鉴赏方法和意义等。
它融合了宗教、哲学、道德、审美等多种因素,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理念和文化价值观。
在玉的鉴赏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内涵胜于形式”,即注重玉的内在品质和文化内涵,更加注重玉的精神性和象征意义。
在美玉鉴赏方面,中国人对玉的鉴赏有着千百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鉴赏方法和标准。
中国传统玉文化注重玉的颜色、纹路、透明度、质地等方面的鉴定。
同时,还注重玉的文化背景、历史价值、制作工艺等因素的考量。
中国传统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理念和文化价值观,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1 -。
对中国玉文化的认识
![对中国玉文化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72fd1d3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2.png)
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玉在中国古代被视为吉祥、避邪之物,同时也是权力、地位的象征。
在古代,玉器被广泛用于祭祀、丧葬、装饰等方面,玉文化也因此逐渐发展壮大。
在中国玉文化中,玉的品质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温润如玉”、“玉不琢不成器”等,都是对玉品质的赞美。
同时,玉也被视为美德的象征,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表达了人们对于坚贞不屈的品质的追求。
此外,中国玉文化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玉器风格各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审美观念、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特点。
因此,玉文化也是一种传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玉器的实用价值逐渐消失,但是玉文化依然在人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人们购买玉器、佩戴玉饰,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祈求吉祥、避邪避凶,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总之,中国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装饰品和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
玉石文化学习报告
![玉石文化学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9902cf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f.png)
玉石文化学习报告1. 简介玉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在我国历史上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
本文将主要介绍玉石文化的起源、历史、特点、发展和文化价值。
2. 玉石文化的起源和历史玉石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玉石是神圣和珍贵的代表。
在古代的礼仪和文化中,玉石被广泛运用,并且在文化交流和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玉石文化主要指的是与玉石有关的物品和文化,包括玉器、石器、玉饰品和玉雕等。
在古代的文化中,玉石被认为是象征着高贵品质、纯洁和美丽的代表。
玉石常用于制作各种文物、器具和装饰品,如玉龙、玉凤、玉山、玉佩、玉杯等。
3. 玉石文化的特点和发展玉石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超凡的美学价值,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色彩丰富玉石的颜色非常丰富,包括常见的白色、黑色、灰色、红色、黄色、绿色等。
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3.2 质地优良玉石的质地是其他物质无法比拟的,它具有非常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得它成为人类生活中非常珍贵的物质。
玉石的硬度比黄金还要高,而且具有很强的韧性,在制作中十分耐用。
3.3 文化内涵深厚玉石文化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因为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玉石一直都是一种非常神圣和珍贵的物品。
把玉石作为成人礼的习俗,让这个传统文化在中国的民间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和延续。
3.4 经济价值高因为玉石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宝石,它的经济价值非常高,因此受到人们的追捧。
玉石文化在我国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玉石产业成为了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
4. 玉石文化的文化价值玉石文化在我国的文化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玉石作为一种材料,在我国的社会和文化中有着极高的价值。
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特点,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玉石文化代表着中国人向天地之间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诉求,同时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传统文化玉文化
![传统文化玉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91e2cc6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6.png)
传统文化玉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语言、宗教、价值观念、习俗、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在中国,传统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之一就是玉文化。
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玉石在中国被视为吉祥、神圣和美好的象征,被广泛用于制作器物、艺术品和装饰品。
首先,玉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开始使用玉石。
在中国古代,玉石被视为贵重的礼物和权力的象征,只有皇帝和贵族才能拥有。
玉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材料,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其次,玉文化在中国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玉石被广泛用于制作器物和艺术品,例如玉杯、玉盘、玉瓶等。
这些玉制品不仅具有实用的功能,还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玉文化也体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中,例如在婚礼和生日等重要场合,人们会赠送玉制品作为礼物,以表达祝福和美好的愿望。
此外,玉文化在中国艺术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玉石被广泛用于雕刻和雕塑,玉雕作品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玉雕作品通常以动物、植物和人物为主题,通过精细的雕刻和纹饰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丽和智慧。
最后,玉文化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个性化的追求,玉文化在当代艺术和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设计师将玉石与现代材料和工艺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现代的玉制品和艺术品,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总之,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深远的影响和丰富的内涵。
玉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材料,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它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体现在艺术和设计中,还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
中国玉文化的特征及其价值
![中国玉文化的特征及其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405a60c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3.png)
中国玉文化的特征及其价值
中国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
富的内涵。
在古代,玉在中国被视为贵重的象征品,被用于制作各种器物、工艺品和装饰品。
玉文化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同时也赋予了其重
要的价值。
首先,玉文化的特征之一是体现中国古人对玉的崇拜和炼性的理念。
在中国古代,玉被视为圣洁不可侵犯的象征,被赋予了神秘和灵性的意义。
人们相信玉可以保佑平安、化解灾祸、抵御邪恶。
因此,中国人将玉视为
吉祥和祥瑞的象征,时常佩戴玉饰品来祈求好运。
这种对玉的崇拜和信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宇宙和人的和谐与敬畏的思维方式。
再次,玉文化的特征还表现在对玉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上。
中国玉文化
既注重玉材的选择和雕刻技艺的传承,更注重对玉艺术的研究和创新。
从
古代玉器到现代玉雕、玉画等艺术形式,中国玉艺术展现了独特的审美和
工艺价值。
通过雕琢、打磨等工艺,艺人将玉的纹理、色泽和形态与中国
文化的意象和象征相结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体现了中国人民
的智慧和创造力。
总而言之,中国玉文化的特征和价值体现在对玉的崇拜和炼性理念、
对玉礼俗和尊崇的传承、对玉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以及对历史、文化和经济
的重要意义上。
中国玉文化在推动文化传承、丰富艺术形式、促进经济发
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的
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42266ea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5.png)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文化中国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载体,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精神象征。
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从那时起,玉在中华民族的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玉的分类及象征意义、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之玉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玉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早在中国古代,玉就被视为神圣的象征,被尊奉为美德的象征。
玉的盛行与玉石的珍贵、美丽以及与天人合一、自然为纲的哲学观念密不可分。
在西周时期,玉被视为天地之精华,象征君权;在春秋战国时期,玉逐渐普及,成为文人墨客的时尚之选;到了秦汉时期,玉的地位更加崇高,玉制品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日常生活中。
中国玉文化的发展,也对玉的分类和象征意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颜色、质地和纹理等特征,玉石可以分为和田玉、翡翠、青玉等多种品种。
其中,和田玉是最负盛名的一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象征着美德、高洁、圣洁等美好品质。
中国古代人民普遍认为,玉是与天地精神相通的物质,能够使人们心灵纯洁,陶冶情操。
玉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是美好品质的象征,也代表着国家的统一、权威和荣耀。
玉还在中国传统婚礼中被视为最好的见证品,代表着夫妻之间的忠诚和永恒的爱情。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玉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风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玉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也不断变化。
在古代,人们注重玉石的形状、质地和纹理。
玉器制作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追求简洁和平衡的设计风格。
到了宋代,人们开始注重玉器的工艺和技巧,制作大量精美的玉器作品。
明清时期,玉器工艺达到了巅峰,不仅造型多样,而且制作精细。
玉文化在中国民间艺术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木雕、瓷器、刺绣等领域。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象征和文化遗产。
玉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哲学思想,具有深远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加强对玉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美学,让玉文化继续熠熠生辉,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作出贡献。
中国古代的玉文化瑰宝与象征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玉文化瑰宝与象征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531ecd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0.png)
中国古代的玉文化瑰宝与象征的意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玉一直被视为宝贵的瑰宝,具有非凡的象征意义。
玉文化不仅仅是对玉的材质和工艺的崇拜,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价值观的体现。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玉文化的瑰宝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
一、玉璧玉璧是中国古代玉文化中最重要的瑰宝之一。
它是一种刻有花纹或图案的玉器,通常呈扁圆形。
玉璧在古代被视为帝王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尊严。
它是古代君主举行祭祀典礼时的必备祭器,象征着天地和谐、君臣团结和国泰民安。
二、玉佩玉佩是中国古代玉文化中常见的珍宝之一。
它是一种以玉制成的饰品,可以悬挂在衣物的前襟或者腰带上。
玉佩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物,象征着幸福和好运。
人们相信佩戴玉佩可以驱邪辟邪、保佑平安。
同时,玉佩也是一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贵族和上层人士常常佩戴华丽的玉佩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三、玉雕玉雕是中国古代玉文化中最具艺术价值的瑰宝之一。
它是利用玉石的质地和纹理进行雕刻,创作各种精美的艺术品。
玉雕作品多种多样,包括动物、花卉、人物等各种形态。
玉雕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一种寓意和象征。
比如,雕刻一对鸳鸯代表着夫妻恩爱;雕刻一只麒麟象征着吉祥和平安。
人们相信玉雕作品可以带来好运和幸福。
四、玉壶玉壶是中国古代玉文化中常见的器物之一。
它是一种以玉制成的壶形容器,用于盛装酒、茶等饮品。
玉壶在古代被视为高雅的饮具,象征着品味和身份。
玉壶不仅仅是一种实用工具,更是一种与雅致生活相关的文化象征。
五、玉玦玉玦是中国古代玉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的瑰宝之一。
它是一种以玉制成的带钮状的装饰品,常常用于系带或者佩戴。
玉玦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寄托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人们相信佩戴玉玦可以保佑自己平安幸福、事事顺利。
总之,中国古代的玉文化瑰宝不仅仅是一种珍贵的艺术品,更是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
这些玉瑰宝代表着中国古代人民的审美品味、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
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表现,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哲学的体现。
通过对中国古代玉文化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独特性。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器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器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9c40a3b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7.png)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器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之一即为玉器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人心目中的玉器,被视为吉祥美好、神圣至尊的象征。
在中国文化中,玉被誉为“玉德”,它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君子之德以及吉祥的祝福。
诸如勾玉、龙凤玉佩、玉龙、玉虎等各种形状的玉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文明可追溯至数千年前,《诗经》中即有关于玉的记载。
自商周时期开始,玉器在中国的文化礼仪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玉器由于其特殊的纹饰、色泽和质地,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和载体。
同时,玉还被用作礼器和权力象征,代表着君权与统治的象征。
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这些古代的格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玉的重要价值。
在古代,玉器作为贵族社会身份、地位和婚姻的象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皇帝戴玉冠,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而一般人戴玉佩、玉璧,则是表示身份尊贵和价值。
玉器还被广泛应用于祭祀、宴会、礼仪等场合,以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古代中国,人们常常将玉器作为传家之宝,代代相传,并将其作为心爱之物,作为守护家宅安宁和亲情友谊的象征。
从宝玉石的开采、精雕细琢、到雕刻磨光,中国玉器制作历史可上溯至数千年前。
中国玉器制作工艺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在古代,制作玉器需要经历多道工序,包括选材、鉴定、设计、切割等。
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艺术家们的用心设计和技艺的独到,以保证玉器的质地和品质。
中国古代玉器以其精致的工艺、独特的纹饰和奇花异草而闻名,其制作工艺更是受到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推崇。
中国的玉器文化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也深受世界各地人们所喜爱。
中国玉器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都有重要的展览,如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卢浮宫等。
这些玉器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更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精神世界的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玉器文化,不仅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玉文化
![中国玉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c5fdfe9102de2bd96058875.png)
中国玉文化摘要:我仔细查看了国家第一批和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只把玉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我个人认为玉文化到底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是很难界定的,因为玉文化就是汉族精神和文化的一种映射,从石器时代以来就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玉”字,其形类“王”,其在古代和“王”同字,在王的腰间别一块石头,那块石头就是玉。
再看中国的语言文字,凡是带“玉”字的成语和词语,其意义都是美好和吉祥的。
玉文化的历史通俗认为古代中国用玉是以软玉为主,其余诸如蛇纹石玉、寿山石等为辅的玉料。
从地域来看,有有辽宁的岫岩玉,河南的南阳玉,西安的蓝田玉,新疆的和田玉等。
1、石器时代时期玉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无法分割的一部分,从久远的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
当时的人们在制作石质工具时发现有些石头其硬度和柔韧性都好于普通石头,而其外观也给人带来美感,这些石头就成了玉。
最早的玉见于红山文化(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良渚文化(距今约5250~4150年,在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
这个原始社会是一个被称之为玉图腾的阶段,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先民曾经用带有某种含义的玉雕制品作为民族的标志,历史文献也的确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
例如《拾遗记》卷一《少昊》。
玉被做成各种形制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标志。
而且围绕图腾标志,还产生了一些原始的公共活动,如包括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在内的巫术礼仪活动等,反映了玉图腾是远古文化和意识形态。
玉被作为神权的象征被崇拜,古人认为玉是通天地的灵物,任何重大祭祀活动,巫师都要穿戴上装饰有精心雕磨的玉器的服饰,使用玉石制作的祭祀器物如来祭拜天地和氏族祖先。
现代出土了很多原始社会的玉器,据专家的研究发现,很多玉器的制作需要耗费不止一个人的整个一生,由此可见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
2、奴隶制时期玉本身的性质推动了私有制社会的发展历程。
玉由于难得和稀有,成为当时人们为数不多的奢侈品之一,是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便开始了掠夺和占有,谁掠夺和占有的越多,谁的地位就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玉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有着七千多年的文明史。
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玉器,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之一,这是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标志。
早在7000年前,玉作为砍砸工具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已初露端倪,她的出现和使用,让人们从茹毛饮血的年代开始逐渐步入文明,这是中国玉文化最早的雏形。
一种物质作为文化出现,就需要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实践。
从玉逐渐形成玉文化,就是经历了一个这样的过程,同时,这个发展过程也孵化出了中华文明中崇拜自然、注重和谐的核心思想。
一、玉的历史文化:
玉,石之美兼五德者。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
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
玉的文化意蕴既是古老玉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支撑玉文化升华的理念基石和精神支柱。
原始先民在打制和使用玉工具过程中,发现了玉的质地细腻、色彩美丽,可使用于非生产性的装饰上,其时间相当于考古学文化上的兴隆洼、查海文化时代(公元前6200年-前5400年)。
二、玉的种类产地:
中国素有“玉石王国”的美誉,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
昆仑-祁连山、东北-内蒙、秦岭、天山-阿尔泰山、阴山、喜马拉雅山及东南沿海等地是我国宝玉石资源主要成矿带。
目前已发现各种玉石170余种,其中软玉、硬玉等高档玉9种,其他为中低档玉,印章石和彩石。
中国的四大名玉,是指新疆的“和田玉”、湖北郧县等地产出的"绿松石"、河南南阳的“独山玉”及辽宁岫岩的“岫玉”。
和田玉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间。
绿松石的工艺名称为松石,是一种具有独特蔚蓝色的玉料。
独山玉又称
"南阳玉"或"南玉",产于南阳市城区北边的独山。
也有简称为“独玉”的。
岫玉产于中国辽宁省岫岩,岫岩县是一个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
经过千万年的自然演化,凝聚了千万年的日月山川之精华,从而蕴育产生了闻名于世的国宝珍品——岫岩玉。
(1)和田玉:和田玉七千多年的开发利用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运送和交流,
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
“玉石之路”,即是后来的“丝
绸之路”的前身。
(2)绿松石:绿松石是古老宝石之一,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深受古今中外人士的喜爱。
早在古埃及、古墨西哥、古波斯,绿松石被视为神秘、避邪之物,当成护身符和随葬品。
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6500-4400年)遗址中出土两件绿松石制成的28厘米长的鱼形
饰物。
公元5500年前,古埃及就在西奈半岛上开采绿松石,第一王朝时埃及国王曾派出组织精良并有军队护卫的两三千人的劳动大军,寻找并开采绿松石。
考古者在挖掘埃及古墓时发现,埃及国王早在公元前5500年就已佩戴绿松石珠粒,最古老珍贵的绿松石是在5000 多年前埃及皇后(Zer皇后)的木乃伊手臂上戴有四只用绿松石制成的金色手镯,1900年挖掘时,饰品依然光彩夺目,堪称世界奇珍。
绿
松石质朴典雅,千百年来受到许多国家的人们的宠爱,甚至达到迷信的程度。
埃及人用绿松石雕成爱神来护卫自己的宝库;印第安人认为佩戴绿松石饰物可以避邪和得到神灵的保佑;中国藏族同胞认为绿松石是神的化身,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绿松石是国内外公认的“十二月生辰石”,代表胜利与成功,有“成功之石”的美誉。
(3)独山玉:产于河南南阳独山,也称“南阳玉”或“河南玉”,也有简称为“独玉”的。
独山玉被开采和使用的历史悠久。
据南阳县黄山出土的
文物“南阳玉玉铲”考证应属新石器时代,距今约6000年
(4)岫岩玉:又称岫玉,以产于辽宁省鞍山岫岩县而得名。
岫岩玉已有悠久的历史,如在距今约6800年-7200年的辽宁沈阳新乐文化遗址就出土有
用岫岩制作的刻刀。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大量玉器和河北满城西
汉早期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的玉片,也都有一部分是用
岫岩玉制作的。
岫岩玉远古开发利用的顶峰是在距今5000至6000年的
红山文化时期,其中最著名的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被称为“中华第一
玉龙”。
三、玉在古代的用途:
祭器:在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制祭器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原始先民认为,玉器具有通神的功能。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的祭祀制度为封建社会历代帝王所承袭。
装饰品:随身装饰玉器的风俗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目前已知最早用玉器作装饰品的是距今8200年的兴隆洼文化。
殷商时代,佩饰玉也较常见,殷墟妇好墓中就有大量的发饰、头饰、颈饰和腰饰。
战国时代,出现了由许多玉器组成的“组佩”。
秦汉时代,佩玉更成为普遍风尚。
汉代以后,特别是明清两代,装饰玉的种类和形式日趋丰繁,制作也更精致。
权力、等级、财富的标志:以玉器显示权力、等级的现象在辽河流域的新乐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两处原始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中已见端倪。
玉器不仅是权力、等级的标志,而且是财富的一种炫示。
殓葬:用玉殓葬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到了秦汉皇权独尊的时代,在孝道和厚葬风气的影响下,有数千年历史的葬玉日趋完善。
吉祥物:我国古代很早就视玉为祥瑞之物,明代以后,各种吉祥图案的玉佩玉饰尤其普遍,反映了人们祈求吉祥的共同愿望。
德行操守的象征:自春秋末年,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其国家权力而崇尚玉器,并从社会理念上提倡“君子比德于玉”,玉器作为德行操守的象征,日益受到重视。
美好事物的代名词:由于玉的直观美一直受到人们的钟爱,所以
“玉”也就成为了一切美的事物象征,以“玉”为美的修饰词在古代文献中比比皆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不论贫富、贵贱,皆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
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到中国人的血脉,是有七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
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考古价值。
四、玉的真假鉴别:
①观光泽:真玉器无论半透明或不透明,都有温润光泽,内部夹有少量杂质或呈棉絮状花纹均属正常;假玉器色泽干枯,灰暗呆板无灵气,有的还有气泡。
②测硬度:用刀刻、刮,真玉器不留痕迹。
③拈比重:真玉器手感沉重,假的则轻飘。
④听声响:把玉器用线悬空挂起,用硬物敲击,真品的声音清脆悦耳,余韵悠扬;假的则相对沉闷干涩。
⑤看断口:用10倍放大镜观察,真玉器的断口参差不齐,可见比较细密的结构;假玉器的断口整齐发亮的,常为玻璃类仿制品,断口结构粗糙、无蜡状光泽的是石质仿制品
五、人养玉----玉的保管养护
玉器要避免阳光的暴晒忌化学剂尽可能避免灰尘、油污佩挂件最好用清洁、柔软的白布抹拭定期清洗,玉件一般隔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清洗避免与硬物碰撞、共存
六、玉养人----玉石与养生
玉石含有锌、镁、铜、硒、铬、锰、钴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常佩戴玉石可使其中的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有助于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
佩戴玉手镯,可起到按摩保健功效,不但能改善老人视力模糊症状还可蓄元气、养精神。
用色泽翠绿的青玉和青白玉做成的美酒杯,不仅形态优美,而且有美酒功能,能改变酒的结构,使酒变得醇厚香甜、软绵适口。
君子以玉比德,是因为玉能折射出人的心灵。
同时,人们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赋予了玉人格化、道德化的“玉德”思想而加以崇尚歌颂,这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古代有"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言念君子,其温如玉”的说法,商代国君武丁配偶妇好墓出土的七百多件玉器中就有相当部分是佩玉。
春秋时期,佩玉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春秋战国以后,佩玉也多,如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
隋唐以后,佩玉品种发生变化,主要为耳饰、腕饰、手饰、头饰。
唐宋以后,作为陈列的玩赏玉器占据玉器的主要地位。
玉文化包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温润如玉”的君子最高准则,“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守身如玉”的爱情坚贞执着,“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
七千年
的玉文化,犹如一颗颗闪亮的名珠,把我国悠久的历史照耀得亮丽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