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精品)
四年级下语文精品教学设计-24印度王公的大米
四年级下语文精品教学设计-24印度王公的大米学习目标:学会12个字,会认5个字。
正确读写“宝贵、廉价、愚蠢、仓库”等词。
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适应。
把握课文的要紧内容,能完整地复述故事。
感悟蝉德拉的聪慧才智和王公宁愿吃大亏,也要信守诺言的思想,能通过表演那个故事,反映课文中的人物印象。
学习重、难点:把握课文的要紧内容,能完整地复述故事。
能通过表演那个故事,反映课文中的人物印象。
教学预备: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字、词卡片,挂图教时:2课时教程:一.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前半部,明白蝉德拉向王公要大米作为奖赏,后来如何样了呢?让我们来学那个故事的第二部。
板书课题,读题。
二. 二.检查预习情形。
认读生字,生词。
指导难写、易错的汉字。
读通课文。
三.感知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读给你印象最深的地点?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读自悟,摸索王公什么缘故暗自快乐并赶忙承诺蝉德拉的要求,你从中体会到王公如何样的特点?边读边画出说明缘故的相关句子,边读边抓住描写王公的心理活动,语言和行动的词句体会。
讨论:王公什么缘故暗自运算中计量单位变化的词语,想想计量单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联系上篇故事和本文故事的结果,你体会到王公有如何样的特点?练习朗读,读出王公中意的表情和命令的语气。
读好后,做填空练习:因为王公只想到(),没想到(),因此他暗自快乐并赶忙批准蝉德拉的要求,我们从中体会到王公是一个()的人。
五.引导学生读悟运算奖赏大米的过程。
默读2---9自然段,画出运算中运算单位的词语,想想计量单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再次默读2---9自然段,画出描写王公在运算赏米过程中的语言和行动的重点句子,想想他什么缘故那么说、那么做,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描写王公神态变化的三个句子:王公来回踱着步子,眼睛瞪得大大的,充满了惊奇。
王公靠在了软座椅上。
印度王公专门吃力地站起来。
4. 再次默读相关段落,找画出描写蝉德拉语言和动作的重点句:蝉德拉开始说明道……你把村民曾经耕作的土地还给他们,同时只收取一定量的,供你所需的大米。
《印度王公的大米》教学设计
《印度王公的大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简要复述故事。
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自主地发现问题,并围绕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创新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婵德拉的智慧和善良。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数学游戏导入。
1、数学王国是个富有魅力的神奇王国。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数学王国,玩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想试试吗?2、出示画有印度棋盘的小黑板,介绍相关知识:印度象棋棋盘是正方形,横纵各8排,有64个方格,棋子放在格子中间。
其中深色格称黑格,浅色格称白格,黑白格各32个,交错排列。
3、老师介绍游戏规则:请你们在棋盘的第一格填上2,第二格填上4,第三格填上8,依此类推,每前进一格,用前面的数字乘以2,直到最后一格。
请你们初步估算一下,当填到最后一格时,这个数字大概是多少?看谁估算的数字最接近正确答案。
4、老师将学生估算的结果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个数字写在黑板上。
5、检验估算正确与否:请学生拿出计算器快速演算,(以二人为小组分工合作,一人计算,另一人填写数字于方格内)同时请两名同学上台计算并填写。
6、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当算到第四排第八格时,数字已达到4294967296,后面的数字已大得连计算器也无法计算。
)7、老师填写4294967296于相应的方格内,请生读这个数字。
(四十二亿九千四百九十六万七千二百九十六)8、师: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当填写到第64格时,我们简直无法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天文数字,你们当初估算时有没有料到这个数字竟大到连计算器也无法演算?你能用一句话形容看到此天文数字时的感受吗?9、这里涉及到你们初中将学到的一个数学问题:2的幕次方。
印度有个名叫婵德拉的小女孩儿(板书:婵德拉,相机指导学习“婵”字,她从小就喜欢数学,并且发现以乘2的方式递进将得到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
她巧妙地利用这一规律,为村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你们想了解这个有趣味的故事吗?婵德拉的智慧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中。
四年级下语文精品教学设计-23印度王公的大米
四年级下语文精品教学设计-23印度王公的大米23印度王公的大米(一)学习目标:1.学会12个字,会认7个字,正确读写“理所当然、蕴藏、辛勤”等词,并能学习运用。
2.默读课文,培养学生潜心默读,边读边想的习惯。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姑娘蝉德拉只要大米作为奖赏和村民对她的选择感到伤心的原因。
4.通过阅读,初步形成对小姑娘的印象,感悟她为贫穷村民着想,为穷人谋利益的品格,学习她从小心中有他人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姑娘蝉德拉只要大米作为奖赏和村民对她的选择感到伤心的原因。
2.通过阅读,初步形成对小姑娘的印象.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字、词卡片,挂图教时:2课时教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读题。
2.这是一篇印度人民口头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印度的王公有许多的大米,围绕大米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生词。
2.指导难写、易错的汉字。
3.读通课文。
三.感知课文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读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5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课文1---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能表现蝉德拉个性爱好特点和思想特点的语句,想一想她的个性爱好特点与下文有什么联系?她具有怎样的思想,这种思想与后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2.学生把上面自主探究的内容在小组内作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班级交流,回答问题,开展言语实践训练。
(1)蝉德拉有什么个性爱好?你从哪些语句中知道的?联系下文想想,这一个性爱好和她提出所要大米的计算办法有什么联系?(2)“这一切”指的什么?“十分愤怒和不平”表现出蝉德拉怎样的思想和感情?4. 指导朗读。
(1)对应朗读相关语段:引导学生把“蝉德拉喜欢大象,也喜欢数字……”与后文的“假如陛下允许……直到最后一个方格为止。
(2)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连读,评读等形式,有感情地读好“这一切令蝉德拉十分愤怒和不平”(3)。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印度王公和大米的故事背景,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粮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2. 学会珍惜粮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故事素材。
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印度王公和大米的故事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
(2)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印度王公和大米的故事。
(3)讲解课文中的道理,教育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个角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2)全班交流:讨论各组的观点,引导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2)强调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以及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拓展作业:让学生搜集有关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等。
针对学生的不同反应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深入人心,真正达到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教育目标。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主题:大公无私、珍惜食物,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珍惜物品的意识。
2.能够掌握生词:大米、千粒重、公主。
2. 教学重难点1.故事主题的理解;2.生词的学习和掌握。
3. 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1.老师会播放一段印度的美食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2.老师会通过提问引出今天的故事主题:关于食物和分享。
3.2. 学习故事1.教师会朗读故事《印度王公的大米(一)》,并要求学生跟读。
2.教师再次朗读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主题,并与学生讨论故事主题。
3.3. 生词教学1.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的生词:大米、千粒重、公主。
2.教师通过课堂练习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词的含义。
3.教师要求学生用生词造句,巩固学习成果。
3.4. 情感培养1.教师借助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认识到珍惜食物的意义,并动员学生在生活中珍惜食物。
2.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班级内分享珍惜食物的经历。
4.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整理笔记,复习故事和生词;2.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份美食。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是相符的。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听讲、思考,课堂气氛良好。
教师通过短视频等方式,切入故事主题,引起学生兴趣,既达到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但课堂上生词的讲解比较繁琐,有点单调,下次应该在引导学生理解生词的时候,更加生动有趣,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互动。
同时在故事情节的讲解中,由于时间有限,没有深度剖析。
下次授课要在故事主旨的引导中,更加深层次的探讨故事中的人物情感转折和思想内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
对于作业方面,建议增加更多的异常情况应对和实践性内容,以巩固学生的知识点,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成果。
总之,本节课教学内容需进一步完善,在深入程度上需加强,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达到预期效果。
印度王公的大米 教案
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教案标题: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目标:1. 了解印度王公的大米的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学习和掌握描述食物的词汇和句型。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印度王公的大米,并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个故事。
2. 引导学生思考大米在印度文化中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主体活动:3. 向学生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印度王公的大米的故事。
4. 通过阅读故事,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并进行讨论和解释。
5.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编写一个简短的剧本,以故事为基础,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
6. 学生展示和表演他们的剧本,鼓励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和提供反馈。
巩固活动:7.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讨论并分享他们对印度王公的大米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8.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并用英语写下来。
9. 学生互相交换他们的描述,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拓展活动:10.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印度文化和饮食习惯,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他们的发现。
11.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印度风味的米饭或其他与大米相关的食物,并与同学一起品尝。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评估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评估学生对食物词汇和句型的掌握程度。
4. 评估学生对印度文化和饮食习惯的了解程度。
教案扩展: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食物故事,进行比较和研究。
2.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进一步了解印度文化和历史。
3. 学生可以尝试写一篇关于印度王公的大米的文章,并进行展示或分享。
教案资源:1. 印度王公的大米故事的文本或链接。
2. 描述食物的词汇和句型的教学资料。
3. 印度文化和饮食习惯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4. 小组活动和剧本编写的指导材料。
5. 学生分享和展示的评估表格。
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
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教案标题: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印度文化中对大米的重要性和使用方式。
2. 学习印度王公的饮食习惯和大米在其中的地位。
3. 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食物和饮食习惯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资源:1. PPT演示文稿2. 大米样本和图片3. 印度王公饮食相关的图片和视频4. 学生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教学步骤:引入:1. 使用PPT演示文稿引入课题,向学生展示印度文化中大米的重要性和印度王公的饮食习惯。
2. 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大米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吗?印度王公的饮食习惯又是怎样的呢?”探究:3.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大米在印度文化中的认识和了解。
4. 学生观看相关图片和视频,了解印度王公的饮食习惯,特别是与大米相关的食物。
5. 学生进行互动问答,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例如:“印度王公为什么喜欢食用大米?大米在他们的饮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实践:6. 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或绘画活动,表达他们对印度王公饮食的理解和想象。
7.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他们对印度文化和大米的认识。
总结:8.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大米在印度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印度王公的饮食习惯。
9. 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中的食物和饮食习惯?”拓展:10. 学生可以自行了解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饮食文化,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评估:11. 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互动问答和手工制作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印度王公饮食中的一道菜肴,体验印度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印度王公的饮食习惯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教案撰写的重点是围绕印度王公的大米展开,通过引入、探究、实践、总结等环节,激发学生对印度文化和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同时,通过手工制作和绘画等活动,提供学生展示自己对印度文化的理解和想象的机会。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印度王公的大米的故事背景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关心他人,懂得分享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堂讨论,理解故事寓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故事寓意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展示印度王公的大米,引起学生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印度的了解。
2. 课堂阅读:(1)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学会运用。
3. 讨论与思考:(1)分组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寓意个人的理解和感受。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画印度王公的大米的故事情景。
2. 拓展作业:(1)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分享经历。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分享的小短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寓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深度。
2. 作业完成评估: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的情况,以及拓展作业中关于分享的小短文的质量。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小组活动,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故事中印度王公的大米是如何分配的,以及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培养学生朗读、复述、讨论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印度王公的大米》是一篇关于印度王公如何分配大米的故事。
故事中,印度王公将大米分给百姓,但他们发现百姓并没有变得更幸福。
王公明白了一个道理,将大米分给百姓并不是真正的帮助他们。
2.2 生字词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字词包括:印度、王公、大米、分配、幸福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所传达的道理,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通过朗读、复述、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对印度王公的大米的兴趣。
5.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5.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5.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讨论,强调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5.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故事的内容,并讨论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内容通过学生的朗读、复述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2 评估方法使用观察表、评价表等工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印度王公和大米的故事背景,增长见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印度的文化和风俗。
(2)培养学生合作阅读、思考和讨论的能力。
(3)学会通过故事中的线索,推理出王公的心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2)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探索的精神。
(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学会珍惜和分享。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讨论、思考,理解王公的心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印度文化背景的理解。
(3)从故事中提炼出智慧,学会珍惜和分享。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印度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课堂讨论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印度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文化和风俗。
(2)简要介绍印度王公和大米的故事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解释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展示生字词卡片,讲解词义。
(2)教师点评,总结生字词的重要性。
4.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思考:王公为什么要把大米分给村民?(2)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3)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理解王公的心意。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生字词和学习方法。
(2)强调珍惜和分享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故事内容,画一幅印度王公和村民分享大米的画。
(3)写一篇关于“珍惜和分享”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12个字,会认7个字,正确读写“理所当然、蕴藏、辛勤”等词。
2.默读课文,培养学生潜心默读,边读边想的习惯。
3.通过阅读,初步形成对小姑娘的印象,感悟她为贫穷村民着想,为穷人谋利益的品格,学习她从小心中有他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难点】1.读课文,体会蝉德拉只要大米作为奖赏和村民对她的选择感到伤心的原因。
2.通过阅读,初步形成对小姑娘的印象。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字、词卡片,挂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读题。
2.这是一篇印度人民口头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印度的王公有许多的大米,围绕大米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生词。
2.指导难写、易错的汉字。
3.读通课文。
三、感知课文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读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5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课文1---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能表现蝉德拉个性爱好特点和思想特点的语句,想一想她的个性爱好特点与下文有什么联系?她具有怎样的思想,这种思想与后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2.学生把上面自主探究的内容在小组内作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班级交流,回答问题,开展言语实践训练。
(1)蝉德拉有什么个性爱好?你从哪些语句中知道的?联系下文想想,这一个性爱好和她提出所要大米的计算办法有什么联系?(2)“这一切”指的什么?“十分愤怒和不平”表现出蝉德拉怎样的思想和感情?4.指导朗读。
(1)对应朗读相关语段:引导学生把“蝉德拉喜欢大象,也喜欢数字……”与后文的“假如陛下允许……直到最后一个方格为止。
(2)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连读,评读等形式,有感情地读好“这一切令蝉德拉十分愤怒和不平”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6---20自然段)1.自读,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说说兽医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印度王公的大米(一)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印度王公的大米(一)一、教学背景《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课文《印度王公的大米》。
本篇课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印度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印度文化的基本特点;•学习词语:清洗、合着;•学习表达方式:以逗号隔开的并列关系。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理解;•培养学生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珍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印度文化,如印度王公的餐桌礼仪等;•学习新词语“清洗”和“合着”;•学习表达方式:以逗号隔开的并列关系。
2.教学难点•情境语境下的单词理解;•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并列关系的连接词“和”。
四、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印度”,以此为入口,了解学生对印度的印象,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的文化和风俗。
2.阅读理解1.学生阅读课文《印度王公的大米》。
2.课文细读,了解印度王公的大米是如何来的,为什么要如此精心地照顾大米。
3.学生小组合作,展示他们的阅读理解,包括课文中的生词和词汇。
3.词语学习1.教师出示图片,激发学生了解新单词“清洗”和“合着”。
2.学生学习和使用新词汇,并且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例句。
4.表达方式的学习1.学生学习以逗号隔开的并列关系,如何使用“和”连接两个或多个并列的句子。
2.学生练习这种表达方式,并将其应用到课文中,找出包含并列句式的句子。
5.拓展学习1.学生可以搜索有关印度文化的信息,以便再进一步的了解印度的文化和传统。
2.在学生了解印度王公的大米时,了解印度食文化,印度餐桌上的餐具等。
3.通过讨论和思考,学生思考自己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
五、作业1.学生可以参考教师提供的相关信息,写一篇关于印度的短文,描述他们所了解的印度文化和传统。
2.学生课后练习并列句式的写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印度王公的大米(一)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印度王公的大米(一)一、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使劲”这一词语的正确使用方法。
2.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3.发掘课文中的典故故事,并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印度王公的大米》(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使劲这一词语的读音和用法。
2.教学难点:将课文中的典故故事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 Images 幻灯片播放一张稻田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印度王公的大米”。
2.以交流的方式,询问学生:“你们都吃过米饭吧?吃米饭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要使劲咀嚼,才能把它吞下去?”(二)学习新词汇1.引出新单词“使劲”。
2.让学生配合课文,在书中找出“使劲”的部分,并通过读课文的方式学习正确的发音和用法。
(三)深度阅读课文1.教师通过 Images 幻灯片展示课文,并用语音朗读课文。
2.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跟读课文内容。
3.运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什么是“大米”?–为什么要使劲咀嚼大米?–大米的颜色和品种有哪些?–课文中的王公有着什么优点?–什么是阵营?4.通过提问,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细节,并对其中的典故和历史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四)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也像课文中的国王一样有无限的金钱,你会怎么和这个世界交流?”2.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五)总结本节课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并巩固学生学到的新单词“使劲”。
3.鼓励学生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五、课后作业1.请学生根据课文,找出两段典故故事,并分析其含义。
2.学生可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写成一篇短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将“使劲”这一单词作为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读课文并参与互动交流的方式,让他们充分理解这一词语的含义和正确用法。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印度王公的大米(二)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印度王公的大米(二)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课文了解印度人民对大米的尊重和热爱,体验不同文化的美好。
2.能理解大米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对食物的敬畏之心。
3.能够通过课外拓展活动,了解中国传统的食物文化,增强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1.了解大米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尊重食物的敬畏之心。
2.探究中印食物文化的异同,增强文化素养。
教学难点1.增强学生对印度文化的认知,培养跨文化意识。
2.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并内化“食物不可浪费”的观念。
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课文学生阅读《印度王公的大米(二)》课文,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互相复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活动二:分享印度文化老师为学生准备一些有关印度文化的图片和视频,通过讨论的形式,了解印度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增强跨文化意识。
活动三:探究中印食物文化的异同1.老师将图片和视频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印度人民在食用大米时的表现和做法,并与中国的食物文化进行比较。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总结中印两国食物文化的异同,并与同桌分享。
活动四:制作大米甜点1.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份材料,要求学生按照材料的要求,自己动手制作大米甜点。
2.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动手和尝试的形式,了解大米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并真正体验“食物不可浪费”的观念。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交流,学生深刻认识到了大米在印度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从中学习到了对食物的敬畏之心。
同时,学生还了解到中印两国食物文化的异同,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大米甜点,真正体验了“食物不可浪费”的观念,并提高了文化素养。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印度王公和大米的故事,增长见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脉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印度王公和大米的故事。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分析。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视频资源。
2. 生字词卡片。
3. 思维导图模板。
4. 分组合作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视频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跟读课文,熟悉故事内容。
2.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
(3)让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学习效果。
3. 理解课文内容(1)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氛围。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故事中印度王公的行为,引导学生认识到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4. 总结与拓展(1)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脉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谈谈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珍惜粮食的短文。
五、课后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故事理解评价:通过学生复述故事、回答问题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四年级下语文精品教学设计-23印度王公的大米
四年级下语文精品教学设计-23印度王公的大米
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6---20自然段)
1.自读,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说说兽医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3.蝉德拉是怎么给大象看病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五.学习课文第三部分(第17---21自然段)
1.自读自悟,思考蝉德拉为什么不要珍贵漂亮的珠宝作奖赏,而要求用大米作
奖赏?先默读画出表明蝉德拉要大米作奖赏的原因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表达出她的什么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探究发现与同桌或小组的同学交流。
注意读好表示原因的重点句子。
(1)学生“把她注意上那个棋盘”和下一段中的“假如陛下允许….. 直到最后一个方格为止。
”接连着自由读读,想想蝉德拉用什么方法计量
奖赏的大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然后开展小组讨论:你觉得这种计
算方法好不好?好在哪里。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想想为什么村民对蝉德拉的选择感到伤心?你认为蝉德
拉的选择对不对?为什么?在指名答问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和说明问题,注意组织评议。
3.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体会蝉德拉的智慧和思想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一丝不苟康复这两个词语。
(2)理解课文,体会婵德拉的聪明才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2.过程与方法: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应以自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能够掌握生字、理解内容,再以小组为单位反馈自读的情况,互相交流、讨论,体会婵德拉的聪明才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婵德拉的善良和机智激发学生对婵德拉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2)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调动学生当一个聪明的人积极情感因素。
重难点、关键
了解婵德拉是怎样以自己的聪明智慧治好大象的病,并为村民从王公手中要回自己耕作过的土地的。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聪明的孙膑、机智果断的船长、机灵的小鹿,这节课,我们要到印度去认识一个聪明的小姑娘。
(教师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读好题目。
3.教师导入新课:作者围绕印度王公的大米,写了这个聪明的印度小姑娘的什么事情呢?请大家自读课文。
(巩固旧知,教师指导题目,导入新课,使学生指导课文讲的是一个聪明的小姑娘的故事,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
二、自读,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3.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教师强调要点。
字音:婵匙傻是卷舌音,赐仓是平舌音。
汤是后鼻音。
字形:染字的九不能多一点,写成丸;填字的真里面有三横。
(2)再读课文,巩固认读。
4.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提出要求。
学生自读,解答疑难。
并在集体的交流反馈、师生的互动学习中检测学习的情况,巩固对本文生自新词的认知,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三、学生熟读课文,复述故事
(通过复述的联系,将文本内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熟悉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复述几遍。
下节课我们再来深入课文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第二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uánrǎntiānmǎnchéngnuògēngdì
()()()()
二、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丝不苟:
抚慰:
慷慨: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婵德拉的善良和机智。
2.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故事讲一讲。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棋盘。
一、巩固生字,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
2.听写
允许汤匙填满承诺耕作嘲笑抚慰
3.师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这位聪明的姑娘婵德拉,知道她是怎么帮助村民要回曾经耕作过的土地。
二、研读课文,体会婵德拉的善良和机智。
1.教师导读:婵德拉是个聪明的姑娘,课文列举了一个什么事例?
2.指名反馈。
(婵德拉帮助王公治好了大象的病。
王公要给她报酬,婵德拉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帮助村民拿回了自己曾经耕作的土地)
3.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婵德拉运用的是什么数学知识?(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对仆人们在棋盘格子里放米的经过,说一说)
4.教师导读:按这样的放米方式,当放到最后一个格子的时候,婵德拉能够拿走王公多少米呢?(指名找出婵德拉说的话来解答)
假如算到棋盘最后一格,全印度的土地都会被这些米埋到膝盖那么深。
(1)教师拿出棋盘:同学们,你们想象过在这个棋盘的格子上放米,能放这么多米吗?(没有)是呀,谁也不会想到,王公没有想到,村民们也没有想到。
(2)引导学生找找当大家听到姑娘提出的报酬时的反应。
(学生找出后,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村民们听了直摇头。
王公则暗自高兴。
(3)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此时村民们会想什么?议论什么呢?此时的王公心里是怎么想的?
(4)教师小结:是呀,大家都认为姑娘很傻,其实只有小姑娘是最聪明的。
她用自己的聪明不仅把王公的大米全运走了,还帮助村民拿回了曾经耕作的土地。
5.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你想对婵德拉说什么?(表达自己对她的敬佩和赞叹)
6.教师:通过刚才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我们体会到了婵德拉的聪明。
你觉得婵德拉还是个怎样的姑娘呢?
7.学生自由反馈,教师引导学生品文中有关的句子。
婵德拉还是个的姑娘。
(善良、喜欢大象、喜欢数学、观察仔细、一丝不苟)
教学建议:
(1)指名完成填空。
(2)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3)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引导学生了解开篇写婵德拉喜欢大象、喜欢数学的故事的原由。
(尊重小学生对文本的自我感悟,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说中理解,在读中充分地体会作者流露出在文中的对婵德拉还是个小姑娘的敬佩和赞叹,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总结全文,教育学生
1.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个故事。
2.指名反馈: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善良、观察仔细、一丝不苟、善于思考、肯动脑筋)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聪明的人都是生活的有心人,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积累。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六、作业优化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燥()蔚()潮()期()
澡()慰()嘲()棋()
二、写词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慷慨--()抚慰--()嘲笑--()
板书设计
婵德拉聪明、善良
课后练习解答
1.提示:王公每年让大象把村民们的米运到王宫里。
这样,非但村民们辛勤的耕耘没有结果,大象也很辛苦。
我要让大象不再辛苦,要让这里的村民们都能够得到自己辛勤劳动应得的报酬。
别看这格子小,它能把王宫里所有的米都运走,这样我就可以出这个为条件,让王公把地还给村民,并减少赋税。
2.提示:正因为婵德拉她喜欢大象,当她看到大象病重的时候,才会主动提出给大象看病,当王公要她提出报酬的时候,她会第一个想到大象,想到大象每年从村里运走成百上千袋大米。
正因为婵德拉喜欢数学,她对数学才会有研究,她才能想到运用数学方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