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倘塘镇简介:

倘塘镇位于宣威市北部边境,镇政府驻地距市城区43公里,地处东经

104°3′18″---104°18′17″,北纬26°21′24″---26°39′8″之间,跨经度14′59″,跨纬度

17′44″。东西最大跨距26.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8.8公里。东连龙场、乐丰;西接龙潭、得禄;南与来宾接壤,北与会贵州威宁隔马摆河相望,总面积383.74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

倘塘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4年),倘塘为后所军屯铺堡,后设驿丞署。清世祖顺世八年(公元1651年),倘塘改归沾益州管辖。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改土归流,革除土知州,设宣威州,倘塘始设倘可巡检衙署。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6年),倘塘为汛所在地。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宣威州改设宣威县,倘塘改设倘可县佐署,佐署即驿道驿站建筑现存倘塘政府院内。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改倘塘为宣威四镇之一。解放后,倘塘先后设区、公社建制。1988年,倘塘撤旧制设镇。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军长周建屏将军出生于倘塘,古南方丝绸之路穿境而过,今存古驿道400余米,存留有驿道驿站建筑。

行政区划

2005年未,倘塘镇辖18个村民委员会,即倘塘村委会、宜木戛村委会、德宜村委会、鲁乍村委会、兴隆村委会、新堡村委会、英阿村委会、东冲村委会、启龙村委会、旧堡村委会、铺子村委会、发赛村委会、三岔村委会、茂宗村委会、贝古村委会、法宏村委会、松林村委会、新乐村委会。全镇总户数19561户,总人口77410人。其中:农业人口75307人、非农业人口210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7‰,人口密度为201.7人/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回、苗、彝等10个民族。

自然条件

全境均属山区、半山区。最高海拔2460米,最低海拔1680米,相对高差780米。镇政府所在地海拔1800米。

境内山脉属乌蒙山中列山系,其分支起脉于龙潭与来宾相交的分水岭。主脉为二支:一支由龙潭得基、放马坪入境,从西南向北至松林高松树、姬家大坪子,向东入杨柳乡境,在境全长58公里。其主要高峰扯基对门梁子、松林秃头梁子、兴隆大坝山。另一支由龙潭得基入境,由南向北,蜿蜒曲折,贯连大南山、马鞍山、大龙宝山、阿戛梁子等山系,在境全长27公里。

境内河流属珠江水系,主要河流二条:一条是倘塘河,为境内第一大河,发源于龙潭放马坪,流向东北,沿途纳入旧堡河、启龙河、德宜河、明德河后,称抱树河,流经乐丰、杨柳、双河境后入可渡河。境内流程36公里。另一条是马摆河,发源于龙潭得基篾笆圈,由西北转正北后在大岔河与得禄汇合后称马摆河,流经法宏、松林入杨柳境后称可渡河,在境全长19公里。

气候特点

境内气候大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部份河谷地区为北亚热带气候,少数高山冷凉区属中温带气候。沿倘塘河、马摆河一带的河谷地带,冬季温暖,夏季炎热,干湿季分明,年温差较小,属北亚热带气候。海拔1900--2200米的广大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松林、法宏、新堡、鲁乍大黑山等部份地区,海拔均在2200米以上,冬季寒冷多雪,夏季凉爽温和,日温差较大,属中温带气候。

年均降雨量为900毫米,多集中于5—10月,年均气温15ºC,最热月份为7月,最高气温28ºC;最冷月份为1月,最低气温-4ºC。无霜期222天,平均初霜期为10月24日,终霜期3月15日。

全镇土壤分为三个土类,四个亚类,八个土属,二十三个土种。酸性红壤占56%,碱性紫壤占25%,水稻土占12.2%。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主要以煤炭为主,铜、铁、石灰石、黄沙等均有一定藏量。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三岔、茂宗、旧堡、启龙一带,煤层厚达1.5米,藏量丰富、品质优良,远销省内外。植物品种繁多,经济林木有核桃、板粟、漆树、银杏、杜仲等。森林覆盖率达53.3%。野生动物以兔为多,间有少量的麂子、獐子、

野猫等。倘豆腐干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土特产品,其特点是质地细腻、味道鲜嫩,切片、切丝、煎炒或凉办均各有风味。倘塘铜具工艺,采用传统手法精工细作打制而成,既美观大方,又经久耐用。

社会经济文化

粮、烟、猪、煤是我镇的四大支柱产业。2005年(未),粮食总产3900.4万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2.09亿元,烤烟产量207万公斤,产值2532万元,畜牧业以生猪为主,年未存栏83621头,出栏83048头,肉产量9855吨。煤炭企业有39个51对井口,年产煤量达210万吨。

326国道和宣---可公路贯通全境,是境内的交通动脉,18 个村都通公路和电话,有文化站一个,卫生院一所,中学2所,完小18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