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注意提示范式

合集下载

实验心理学《注意》课件

实验心理学《注意》课件

一 注意的理论和实验
❖ 哈德维克(1969):
▪ 被试同时注意双耳,对从左耳或右耳呈现的靶子词反 应
▪ 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都超过50%,差异不显著
❖ 可以解释注意分配现象和“名字”现象 ❖ 不经济;无法解释客观存在的早期选择
一 注意的理论和实验
❖ Treisman & Geffen(1967): 双耳分听实验
一 注意的理论和实验
❖ 早期选择模型
▪ 布罗德本特: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选 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未通过的信息则迅速 衰退,以避免中枢系统超载。
▪ 以全或无的方式工作,接通一个通道,同时关闭所有 其它通道,单通道模型。
▪ 新异的、较强的、具有生物意义的、期待的刺激易于 通过。
一 注意的理论和实验
•为注意研究提供了方便的术语
•难以证伪:有限资源的性质通 常不明确
一 注意的理论和实验
❖ 诺曼等(1975):“材料限制”和“资源限制”
▪ 材料限制:作业受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 信息的限制,分配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作业水平。
▪ 资源限制:作业受到所分配资源的限制,一旦有较多 资源,加工能顺利进行。
一 注意的理论和实验
❖ 特征: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 ❖ 客体:一些特征的结合。如蓝色正方形。
❖特征整合理论
▪ 由特雷斯曼提出,它认为在空间知觉中,要借由注意把客体 的特征捆绑在一起。该理论的核心是将客体知觉过程分为两 个阶段:前注意阶段和特征整合阶段。在前注意阶段,知觉 对特征进行自动的平行加工,无须注意;在整合阶段,通过 集中注意将诸特征整合为客体,其加工方式是系列的,即对 特征和客体的加工是在知觉的不同阶段实现的。
▪ 有效试验:注意指向 目标位置的可能性大

0111《实验心理学》西南大学2020年春季作业参考答案

0111《实验心理学》西南大学2020年春季作业参考答案

0111 20201单项选择题1、在注意研究中,要求被试寻找一个或多个混杂在非目标刺激中的目标刺激,以考察注意如何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这种研究范式称为( )。

.过滤范式 . 提示范式. 双任务范式 .搜索范式2、下面是一个实验的设计方案,显示了每个被试接受实验处理的顺序(ABCD 表示被试、1234表示实验处理): A : 1 2 4 3 B : 2 3 1 4 C : 3 4 2 1 D : 4 1 3 2采用这种设计可控制的主要额外变量是( )。

. C. 顺序误差. 试验者效应. 期望误差 .动作误差3、在平均差误法中,要求被试从大于或小于标准刺激处开始调节的次数应各占一半,是为了消除()。

.练习误差.时间误差.空间误差.动作误差4、斯腾伯格揭示了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选择反应时法.减法反应时法.简单反应时法.加法反应时法5、与最小变化法不同的是,恒定刺激法的刺激是随机呈现的,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

.变多.相等.不相等.变少6、“心理旋转”(mental rotation)实验主要用于研究表象的哪种特征()。

. D. 不稳定性.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7、在信号出现时,被试做出“无信号”的反应称作()。

.击中.正确拒绝.漏报.虚报8、制作顺序量表的直接方法是()。

.感觉比例法.数值估计法.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9、心理物理学方法的中心问题是()。

.阈上感觉的测量.阈限的测量.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10、实验心理学的前进和发展()。

.与实验仪器无关.离不开仪器.目的就是开发仪器.只需要最尖端的仪器11、操作者特征曲线中,45度对角线代表辨别力为()。

.0. 1.5. 1.-112、在心理学研究报告的正文中,阐明研究所使用的被试、仪器设备和实验程序等情况的部分属于()。

.讨论.方法.结果.引言13、在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使用最广泛的控制方法是()。

线索提示范式与注意的返回抑制实验

线索提示范式与注意的返回抑制实验

谢谢聆听!
临沂大学应用心理学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9.抑郁个体对情绪面孔的返回抑制能力不足
戴琴
心理学报
2009/1 2
10三维倾斜平面的返回抑制
沈模卫
心理学报
2007/0 6
11儿童返回抑制的研究进展
Hale Waihona Puke 钞秋玲心理科学2007/0 3
12.视觉返回抑制的实验范式
张明
心理科学进展
2007/0 3
13.工作记忆对动态范式中基于客体的返回抑制的影 响
14.动态范式中基于客体的返回抑制——是客体抑制 还是空间抑制的动态更新? 15.返回抑制的容量研究:回顾与展望 16.返回抑制对工作记忆储存和目标维持的影响 17.同时线索化条件下儿童返回抑制的容量 18.注意定势对基于空间位置的返回抑制的影响 19.一般性注意资源限制对返回抑制的影响
返回抑制与整体一局部范式 Fuentes等(2000)[3]将返回抑制范式和整体一 局部范式结合起来研究。采用通常的返回抑制程 序,对中央注视点进行线索化.线索一靶子SOA固 定为1000毫秒。实验中采用的靶子是由小正方形 组成的大正方形和菱形以及由小菱形组成的大正方 形和菱形。结果发现返回抑制和整体优先没有变互 作用,即返回抑制不影响整体优先效应。作者认为 这有可能反映了整体优先效应和返回抑制是由两种 不同的机制在起作用。
22.关于返回抑制的一项ERP研究
王彦
张明 罗琬华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
2003/05
2003/04 2003/03
23.返回抑制研究的新进展 24.靶子的潜在位置数对辨别任务中返回抑制的影响 25.重复线索化和靶子注意定向对返回抑制的影响 26.任务需求对基于位置的返回抑制和基于颜色的重复劣势 效应的影响 27.辨别作业难度对返回抑制时间进程的影响 28.连续和同时线索化条件下的返回抑制容量 29.不同作业阶段的分配注意对返回抑制的影响 30.空间选择性注意研究的新进展——返回抑制的研究 31.任务难度对于返回抑制出现时间的影响 32.注意中的返回抑制 33.在不同注意定向条件下是否出现返回抑制的知觉优先 34.任务难度对基于位置返回抑制时间进程的影响

实验心理学下重点

实验心理学下重点

实验心理学(下)复习第一章知觉直接直觉和间接知觉直接知觉:知觉具有直接性质,它的主要观点是人们的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反映,并不是对各部分的简单总和。

间接知觉:刺激本身的信息是模糊的、不完整的和不能对外界事物进行全面描述的,所以个体必须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信息刺激做出推断、评价和解释,才能事先对刺激的真正知觉。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的基本验证方案答案(一)1、证明知觉直接性的实验,通常使用婴儿、刚出生的动物,或者某些由于生理生活环境缺陷无法习得某一方面经验的特殊人群作为被试,以期消除过去经验对被试的影响。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研究便是吉布森和沃克的视崖实验。

2、间接知觉的证据有不可能图形、特殊的三维图形和错觉图。

答案(二)直接知觉实验实验逻辑:如果在排除过去经验的情况下,被试的实验结果和未排除时一样,那么即可证明知觉无需以往经验的支持。

Gibson的视崖实验被试:3名6个月到14个月的婴儿和刚出生的小动物实验仪器:视涯自变量为视涯的深浅一是浅滩(在桌子的一半下是有由白相间的格子图案构成的固体表面)二是深渊(是同样的模式,但和桌子下地面是相平的,玻璃覆盖了整个表面)间接知觉实验逻辑:创造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相互矛盾的情境,来分离只有经验信息参与或只有刺激信息独立作用时两种不同的知觉。

深度知觉间接论:先天盲人SB间接知觉论:认为知觉是一个多层次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个假设--检验的过程;知觉是现实的当前的刺激与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加工。

知觉定势、不可能图形、视错觉、主观轮廓视错觉是指单凭眼睛所看见而形成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经验。

1、运动错觉:主要似动现象,即我们对实际上没有空间位移的物体所产生的运动知觉现象。

2、线条错觉:几何错觉、缪勒·莱尔错觉3、自然错觉:月亮错觉:即月亮在水平线上时,比月亮到正顶上时看起来显得大些。

为什么感觉较远的月亮看起来反而大些呢?——距离,所占角度变化——眼动效应,才是导致月亮大小变化的真正原因。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名词解释知觉:是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官时产生的,是指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是人类认知活动过程的开端。

自下而上加工:又称数据驱动加工,是从组成图形或事物的最简单的、最基本的成分开始的,这些成分是指感受器所提供的具体的感觉特性,如亮度的差异、空间频率、视觉图形基本成分的朝向等等。

自上而下加工:又称概念驱动加工,是指较高级的、整体的和抽象的水平影响低级过程的操作和运行。

掩蔽:只要刺激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那么刺激之间就将会互相干扰或掩蔽对方的知觉。

听觉掩蔽:一个声音的阈值因另一声音的出现而提高的现象。

前项掩蔽:在目标刺激物出现之前较短时间内,呈现掩蔽刺激物所产生干扰的实验条件。

后项掩蔽:在目标刺激物出现之后较短时间内,呈现掩蔽刺激物所产生干扰的实验条件。

视觉潴留:指刺激作用后神经活动的惰性,所以,即使在刺激物消失后,它的痕迹依然存在。

后效:一种刺激作用之后对随后的心理活动的影响。

图形后效:指注视一个图形一定时间之后,对随后感知别的图形的影响。

形状后效:又称弯曲后效,是指由于图形的方向而导致的图形形状的变化。

关联后效:不同刺激特性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会产生后效,如颜色和方向或颜色和形状。

知觉定势:是由过去经验和环境中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对感知世界的一种知觉启动。

诱导运动:是一种错觉,就是说观察者知觉到某个物体的运动,而实际上该物体根本没有发生空间位移,只是由于其他物体的运动使得被观察物体好像在运动。

似动现象:是指当某一物体实际上没有发生空间位移而被知觉为好像在运动,是一种对静止物体产生的运动错觉。

自主运动:在一个漆黑的房间中注视一个固定的光点一定时间后,这个光点好像就会动起来的现象。

运动后效:由于前面知觉到的运动在运动刺激停止之后仍然存在。

瀑布错觉:是一种运动后效的例子,即在注视向下流动的瀑布一定时间之后,如果在观察静止的景物,该景物看起来向上运动。

单眼线索:有些深度线索只需要一只眼睛就能起作用,这样的线索称为单眼线索。

实验心理学第六章——注意

实验心理学第六章——注意
V1(前期调节区域)
(2)维度任务定义注意与维度值任务定义注意 的混淆
如:每隔2秒呈现字母,要求看到红色字母出现就 按键,绿色不按键→维度值任务定义注意
其中:红色——维度值
颜色——维度
持续性注意(maintaining attention)
在同一对象或同一任务上保持一段时间的注意, 即注意的保持过程
任务定义注意(task-defined attention)
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某些刺激值或刺激维 度而非其他刺激值或刺激维度的反应。
BLACK GREEN RED
任务定义注意存在的问题
(1)任务定义注意与注意机制的混淆 如:指出圆点是红/绿?vs 指出圆点向上/下运动?
可能结论: 颜色注意——V4 运动注意——MT
注意实验中的变量
自变量:
刺激呈现速度 任务的复杂性
因变量:
反应时 反应的正确率
控制变量:
确保每次试验中以完全相同的方式精确呈现刺激
注意的研究方法
提示范式 搜索范式 过滤范式 双任务范式
提示范式(cuing paradigm)
有效实验
无效实验
中立实验
注视点

提示





过滤器理论
基本观点:注意是人类信息加工系统中 的一个瓶颈,来自外界的大量信息只有 少量能通过这个瓶颈,注意像过滤器一 样只允许一部分信息通过
实验证据:双耳分听技术
Dichotic Listening Task
The logic of this task:
注意理论
过滤器理论
早期选择模型 中期选择模型 晚期选择模型
资源限制理论 特征整合理论

注意实验范式

注意实验范式

对注意的实验研究一直十分活跃,研究者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注意实验研究技术。

心理学中的三大注意理论:过滤器理论、资源限制理论和特征整合理论,就分别建立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

通过这些理论和实验的介绍,可以理解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理论和实验之间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

一、过滤器理论与双耳分听技术注意的过滤器理论是有关注意机制最易于理解的理论解释,该理论最早是由布罗德本特(Broadbent,1958)提出来的,后来的研究者们又对这个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

该理论认为,既然注意在行为上的特点就是人们能选择一部分信息进行加工,而忽略其他信息(就像酒会中我们有选择地倾听当前的谈话而忽略其他谈话声),那么,不妨将注意理解为人类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一个瓶颈或阀门,来自外界的大量信息中只有少量能通过这个瓶颈,注意就像过滤器一样只允许一部分信息通过瓶颈。

为了具体说明过滤器理论,研究者发明了双耳分听技术,这一技术的本质是让被试的双耳同时听见不同的信息。

在双耳分听技术基础上的一系列实验研究,试图对注意过滤器理论的关键问题作出回答,即:注意过滤器对信息进行选择的位置究竟是在感觉阶段、分析阶段还是反应阶段?不同的双耳分听技术实验对这个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从而又将过滤器理论细分为:早期选择模型、中期选择模型(衰减模型)和晚期选择模型。

(一)早期选择模型1958年,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设计了最早的双耳分听实验对注意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提出了早期选择模型。

该模型认为,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以避免中枢系统超载。

在这个瓶颈中作为过滤器的注意对进入的信息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其余信息则可能暂存于记忆中,然后迅速衰退。

通过过滤器并进入高级分析水平的信息再接受进一步的加工,从而被识别和存储。

这种过滤器类似于高保真听力设备中的交叉滤波器。

它是按“全或无”方式进行工作的,即接通一个通道的同时关闭所有其他通道。

韦尔福德(Welford,1959)因此称其为单通道模型(如图6-1)。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章节题库(注意)【圣才出品】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章节题库(注意)【圣才出品】

第6章注意一、单项选择题1.即使一个刺激被有意忽视,注意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分配到该刺激并影响其此后的加工。

研究这种现象的实验范式是()。

[统考2011研]A.搜索范式B.双侧任务范式C.负启动范式D.整体一局部范式【答案】C【解析】搜索范式研究注意注意如何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及注意如何在不同的感觉通道之间转移。

双侧任务范式主要研究注意从目标区域到附近区域分散程度。

整体-局部范式研究注意过程和感觉特征(如尺寸和空间频率)之间交互作用。

2.检验注意过滤器理论经常使用的实验范式是()。

[统考2008研]A.双耳分听B.语义启动C.双任务操作D.视觉搜索【答案】A【解析】双耳分听、双任务操作及视觉搜索都是注意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范式,分别注重研究注意的不同侧面,双耳分听范式关注注意的选择性,用于检验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双任务操作范式关注注意的分配性,用于检验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视觉搜索范式关注注意的集中指向性。

语义启动的范式是研究语义知识在大脑中是如何存储的主要研究手段。

3.注视图6-12时,出现的小正方形时而凸起时而凹陷的现象称为()。

[统考2007研]图6-12A.注意起伏B.注意转移C.注意分配D.注意分散【答案】A【解析】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原因,长时间注意同一个对象,人的注意会不随意地离开该事物,出现一种周期性变化现象,即注意的周期性加强或减弱,也即注意起伏。

B项,注意转移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去的过程。

注意转移不同于注意分散。

C项,注意分配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性。

D项,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与集中的对象或活动,而把注意指向于其他对象或活动上的过程。

4.注意的衰减模型和单通道模型的相同之处在于,()。

A.都认为过滤器的位置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B.都认为非追随耳的信息被彻底过滤掉了C.都认为一些在非追随耳中呈现的重要信息受到激活后可被识别D.都认为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答案】A【解析】注意的衰减模型与注意的单通道模型的相同点包括:①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来加以调节;②都认为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

实验心理学 简答题

实验心理学 简答题

1 减数法的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2 加因素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互相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因素的效应,那么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而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是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的。

3 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产生的误差:习惯误差,指由于被试在长序列中继续作同一种判断的倾向所引起的误差。

期望误差,指由于被试在长的序列中给予相反判断的倾向所导致的误差。

练习误差,是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实验情境,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而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

疲劳误差,由于实验多次重复,随着实验进程而发展的疲倦或厌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被试反应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逐步降低的一种系统误差。

4 韦伯定律适用条件,只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费希纳定律适用条件,韦伯定律的有效性和最小可觉察到等距性。

5 提示范式基本原理:用刺激或指导与来引导被试注意一个明确的输入源,然后把对这一输入源的加工和对其他输入源的加工做比较。

这种范式主要用于①研究注意指向被提示信息的过程②比较对被注意到的刺激和对未被注意到的刺激在加工过程上的差别。

6 搜索范式基本原理:要求被试寻找一个或多个混杂在非目标刺激中的目标刺激,实验时这些刺激可以同时呈现,也可以相继呈现。

7 过滤范式的基本原理:使被试的注意指向一个信息源,而实验者评估的则是那些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加工过程,以此来研究注意的某些特征。

这种范式对于涉及抑制无关输入的加工过程研究很有用。

8 过滤器理论分为早期选择模型:①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以避免中枢系统超载。

②它是按“全或无”方式工作的,即接通一个通道的同时关闭所有其他通道。

③只有新异的、较强的和具有生物意义的刺激才易于通过,并最终收到注意。

实验心理学复习笔记

实验心理学复习笔记

实验心理学复习笔记第六章注意 注意的核心问题是对信息的选择分析第一节、注意的理论和实验三大注意理论:过滤器理论、资源限制理论和特征整合理论一、过滤器理论与双耳分听技术一、过滤器理论与双耳分听技术(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早期选择模型)(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早期选择模型)由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由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提出,本特提出,且使用双耳分听技术证明了该理论,且使用双耳分听技术证明了该理论,该过滤器模型的核该过滤器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它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

心思想是它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

(二)衰减模型(中期选择模型)(二)衰减模型(中期选择模型)1. 追随耳实验:要求被试在双耳分听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耳听到的信息,并忽略所有来自另一耳的信息。

另一耳的信息。

2. 过滤器并非依“全或无”过滤器并非依“全或无”的原则工作,而是按衰减方式进行,同时允许追随耳和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

耳的信息通过。

3. 特雷斯曼使用带追随耳的双耳分听技术验证了该理论。

特雷斯曼使用带追随耳的双耳分听技术验证了该理论。

(三)反应选择模型(晚期选择模型)(三)反应选择模型(晚期选择模型)1. 基本假定:由感觉通道输入的所有信息都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知觉加工,并加以识别。

即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即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其选择标准是刺激对于人其选择标准是刺激对于人的重要性。

的重要性。

2. 哈德威克和希夫林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靶子词实验验证了该模型。

(四)模型比较(四)模型比较1. 衰减模型和过滤器模型的共同点衰减模型和过滤器模型的共同点① 两者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两者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② 两者都认为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两者都认为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③ 这种注意选择都具有知觉性质,因而被称为过滤器--衰减模型,并将之看做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

注意双任务范式实验报告

注意双任务范式实验报告

注意双任务范式实验报告注意双任务范式实验报告一、引言双任务范式是一种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范式,它被广泛应用于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

在这种实验中,被试需要同时完成两个任务,这两个任务通常属于不同的认知领域,例如视觉和听觉。

通过比较被试在单任务和双任务条件下的表现,我们可以探讨不同认知任务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人类大脑对多任务处理的机制。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双任务范式下被试对于视觉和听觉刺激的处理能力以及不同条件下多任务处理的效率。

三、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采用了双因素设计,其中一个因素是刺激类型(视觉或听觉),另一个因素是任务类型(单任务或双任务)。

具体而言,在单任务条件下,被试需要完成视觉或听觉刺激下的一个简单反应时间(RT)任务;在双任务条件下,被试需要同时完成视觉和听觉刺激下的两个简单反应时间(RT)任务。

每个被试随机分配到四种条件中的一种,即单任务视觉、单任务听觉、双任务视觉和听觉。

四、实验过程本次实验共有40名被试参与,其中20名男性和20名女性。

所有被试都是大学生,并且没有听力或视力问题。

在实验开始前,被试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一些基本的问卷调查。

实验过程中,被试坐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面对一台电脑屏幕和一个耳机。

每个试次开始前,屏幕上会显示一个十字标记,表示试次即将开始。

然后,在单任务条件下,被试需要根据屏幕上的提示完成相应的反应时间任务;在双任务条件下,被试需要同时完成两个反应时间任务。

每个试次结束后,屏幕上会显示该次试次的表现结果(如RT)。

五、实验结果通过对40名被试的表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双任务条件下的RT显著高于单任务条件下的RT(t = 4.56, p <0.001),这表明多任务处理对于反应时间有显著影响。

2. 视觉刺激下的RT显著低于听觉刺激下的RT(t =3.21, p < 0.01),这表明视觉任务相对于听觉任务更容易完成。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实验心理学经典范式整理潜变量分析(latent variable analysis)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

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

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

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

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

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n-back范式n-back范式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

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

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

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

该范式的优点在于将任务设计成在工作记忆上施加一连续的,参数可变的负荷,而其他任务需要保持恒定。

P.O.Harvey等(2004)用n-back范式评估年轻抑郁症住院病人的刷新加工,抑郁病人在n-back任务中显示了较差的操作。

最全的心理学实验范式

最全的心理学实验范式

最全的心理学实验范式中国心理学1.快速序列视觉呈现任务(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 task, RSVP )在快速序列视觉呈现任务中,给被试呈现一系列视觉序列刺激,每个序列包括大约20个刺激(字母,词语,数字,图片等),呈现速率为每秒6-20个刺激。

序列中通常包括两个靶刺激,其余的为分心刺激。

在某些情况下,为突出靶刺激,常以不同于其他项目的颜色或形态呈现。

每个刺激物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同一位置,前一个消失后出现下一个刺激,每个刺激呈现时间相等,约100ms左右。

第一个靶子(T1)出现位置大约在第4至第11位,第二个靶子(T2)出现在T1后的第一个位置(Lag 1)至第9个位置(Lag 9) o RSVP分为单任务和双任务。

在单任务中,要求被试忽略T1而正确识别T2,这时对每个位置的T2判断正确率在95%以上(Shapiro } Caldwell&Sorensen} 1997)。

双任务要求被试正确判断T1,并且正确判断T2。

当T2出现在T1后200-SOOms时间间隔时(Lag 2至Lag 5)对识别T2的正确率显著降低了,即注意瞬脱(attentional blink, AB)现象。

图1-3呈现了RSVP一个序列的示例。

目前,认知加工的两阶段模型通常用来解释双任务中发生的注意瞬脱现象。

该模型认为,对一个刺激的加工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平行加工阶段,即序列中的所有分心物和靶子都得到最初的察觉和编码,为下一阶段的加工做准备;第二阶段是系列加工阶段,只有被要求识别的项目才能进入这一阶段。

在第二阶段的加工过程中,T1, T2被精细加工,并且被转移巩固进入短时记忆中。

由于短时记忆的容易有限,在给定时间中只能对有限刺激进行加工。

因此,只有T1的系列加工完成了,才能对T2进行系列加工。

当T2出现在T1后200-SOOms间隔内,由于T1的系列加工还未完成,所以T2被延迟在平行加工阶段,得不到精细加工,所以对T2判断的正确率下降,注意瞬脱现象产生了(Chun & Potter, 1995;张明&王凌云,2009)。

simon任务范式介绍

simon任务范式介绍

simon任务范式介绍
Simon任务范式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学实验范式,主要用于研究注意力和反应时间。

该范式由J.R. Simon于1969年提出,被广泛应用于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

在Simon任务范式中,参与者需要在屏幕上出现的刺激中,根据指示键盘上的箭头方向键进行相应的反应。

其中,刺激会在屏幕中央出现,箭头会指向左右两个方向。

而实验中的关键点在于,有时箭头和反应键的方向相同,有时则相反。

这种情况下,参与者需要忽略箭头指向的方向,只关注反应键。

但是,由于箭头的出现会引起注意,因此常常会发生错误反应。

通过对参与者反应时间和错误率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注意力和反应控制的机制。

同时,Simon任务范式还可以与脑成像技术相结合,研究神经机制,更深入地探究相应的认知过程。

总的来说,Simon任务范式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实验范式,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人类认知的基本机制,也可以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手段。

- 1 -。

实验心理学第六章注意

实验心理学第六章注意

第六章注意第一节注意的理论和实验一、过滤器理论与双耳分听技术(一)理论的提出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Broadbent )在双耳听实验基础上提出早期选择模型。

(二)过滤器理论的基本观点该理论认为:注意在行为上的特点就是人们能选择一部分信息进行加工,而忽略其他信息,那么,可以将人类的注意理解为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一个瓶颈或阀门,注意就像过滤器一样只允许一部分信息通过瓶颈。

(三)过滤器理论的实验方法•双耳分听技术就是让被试的双耳同时听到两个不同的信息,以此进行研究的技术。

通常用立体声耳机来实现。

(四)过滤器理论的三种模型-1.早期选择模型(单通道模型)•提出者:布罗德本特-基本模型基本观点:注意的瓶颈位于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以避免中枢系统超载。

过滤器按“全或无”的方式工作,新异的、较强的、为人期待的或有生物学意义的信息容易受到注意。

基本验证实验:左耳右耳呈现6429信息73实验结果:•被试在这样的实验中通常采用两种应对策略:•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听到的信息;再现正确率为65%•以双耳同时接收信息的顺序成对地再现信息,如6-4 ; 2-9....正确率为20%问:布罗德本特认为这样的实验结果支持了早期选择模型。

为什么?请同学们解释。

不支持单通道模型的实验----- Gray & Wedderbur n 的实验(1960)结果:被试多数是按意义再现。

说明:过滤器可能通过不止一个通道的信息。

2•中期选择模型(衰减模型)•提出者:1964年,特雷斯曼(Treisman )•实验方法:设计追随耳实验追随耳实验,就是要求被试在双耳分听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耳朵听到的信息,并忽视所有来自另一耳朵的信息。

两耳分别称作“追随耳”和“非追随耳”。

1 Treisman 的实验(1964)12主要观点:(1)过滤器的作用是减弱信息的信号,受到衰减的信息仍可以进行高级加工。

(2)已经贮存的信息在高级分析水平仍有不同的兴奋阈限,衰减的信息也有可能激活一些兴奋阈限很低的信息。

提示范式实验报告

提示范式实验报告

提示范式实验报告一、xx被公认为将心理学转变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真正奠基者,也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心理学家。

二、xx的贡献第一,倡导以心理现实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反对以神学和哲学上的灵魂作为研究对象,为心理学的独立开辟了道路。

第二,提出必须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并于1879年在xxx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的科学研究,从而创立了实验心理学这门新学科。

第三,通过xxx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学生,遍撒心理学的国际性发展的种子。

第二节实验心理学的发展一、xxxx的研究(贡献)1、证明了实验法可以用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2、创造性地使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的研究材料3、首先提出节省法4、建立时间与遗忘的函数关系――遗忘曲线第二章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何谓科学1、非科学的方法:权威、先验和注意凝聚2、科学的方法:客观观察和自我校正二、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本质以实验法为核心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具备上述两个科学本质特征:客观观察和自我校正。

实验心理学最重要的两项指标是实验效度(是用来衡量实验的观察是否达到客观和准确)和实验信度(是用以衡量实验结果是否有可复制性)。

(一)实验研究的效度―客观观察的特点1、实验效度,我们把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定义为实验效度。

2、影响实验效度的因素:(1)主试―被试间的相互作用(2)统计回归(3)其他影响因素(选择、时间)(二)实验研究的信度―自我校正的特点1、实验信度,是指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和前后一致性程度,也就是实验的可重复程度。

2、信度验证方法:直接验证、系统验证和概念验证第二节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可证伪原则含义:只有从理论推导出的各种预测有被证伪的可能性时,该理论才有可能是科学的理论。

二、操作定义(一)什么是操作定义旨在以操作分析的方法探讨科学概念的精神定义。

操作定义是将概念与可观测的事件联系起来,对概念下操作性定义。

(二)操作定义的作用好处:(1)可以避免陷入无谓的对概念本质的争论(2)可以使概念公开化,提高各个不同研究间的可比性,只有对研究对象采用一个共同的、可操作的界定,这些研究的结论才具有可比性(3)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有助于其他研究者根据操作定义来控制或测量研究变量,以更精确地重复原实验(4)促使研究者考虑概念的诸多属性(5)保证实验的可证伪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心理学注意提示范式
实验心理学中的注意提示范式是一种用于研究人类注意力和认知过程的实验设计。

它们被设计为操纵注意焦点和测试特定的认知过程,以了解人类如何选择、集中和处理信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注意提示范式:
1.反应时间范式(Reaction Time Paradigm):在这个范式中,
被试需要根据特定的刺激,在一定时间内作出反应。

通过
测量反应时间(从刺激呈现到反应产生的时间),研究人
员可以推断不同注意条件下的加工速度和效率。

2.选择性注意范式(Selective Attention Paradigm):该范式要
求被试在面对多个刺激时选择性地关注特定目标,忽视其
他非目标刺激。

通过测量被试对目标刺激的准确性和反应
时间,可以研究选择性注意的效果和机制。

3.分割注意范式(Divided Attention Paradigm):该范式要求
被试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或刺激,考察被试在注意资源分配
方面的效果。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测量被试对不同任务的处
理速度和准确性来评估注意资源的分配情况。

4.空间导向注意范式(Spatial Orienting Paradigm):该范式
涉及到被试对空间位置的注意处理。

通过提示被试在特定
空间位置寻找目标或以不同的速度对不同空间位置的刺激
作出反应,研究人员可以了解空间导向注意的特性和影响。

5.冲突注意范式(Conflict Attention Paradigm):该范式通过
创造冲突的刺激条件,研究被试在对冲突信息处理时的注意控制和抑制功能。

例如,Stroop任务通过呈现有冲突的颜色词汇,观察被试对颜色而非词汇的反应时的表现,以研究注意控制的能力。

这些注意提示范式提供了一种有机会研究注意力和认知过程的方法。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目标选择适当的范式,并结合其他心理测量方法,以全面了解人类注意力的特点和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