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近义词语辨析229组
常见高考近义词辨析120例
常见高考近义成语辨析120例三个一组1.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
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
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
形容惨到极点。
灭绝人性: :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
形容极端残忍,象野兽一样。
2.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
亦作“趁火抢劫”。
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顺手牵羊: 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
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
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3.心满意足:心愿满足。
亦作“心满愿足”。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
亦作“趁心如意”。
正中下怀: 正合自己的心意。
形容符合心意。
4.承前启后:承,承接。
启,开创,引出。
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
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
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继往开来:继:继承;开:开辟。
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5 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外刚内柔: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
同“内柔外刚”。
6.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
亦作“胡思乱量”。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
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游思妄想:犹言胡思乱想。
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7 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
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8.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褒义处心积虑:处心,存心。
积虑,积久考虑。
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
多含贬义。
挖空心思: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9.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
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10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雷厉风行:厉,猛烈。
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
比喻政事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
也比喻行事声势威猛,动作迅速。
大张声势:大造声势,扩大影响。
常见高考近义成语辨析120例(全好)
★常见高考近义成语辨析120例(全)1.惨无人道VS惨绝人寰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
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
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
形容惨到极点。
2.趁火打劫VS浑水摸鱼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
亦作“趁火抢劫”。
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3.心满意足VS称心如意心满意足:心愿满足。
亦作“心满愿足”。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
亦作“趁心如意”。
4.承前启后VS承上启下承前启后:承,承接。
启,开创,引出。
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
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
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5.三五成群VS成群结队三五成群:三个五个结成一群。
成群结队:聚集到一起,结成一群一伙。
亦作“成群结伙”。
6.胡思乱想VS痴心妄想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
亦作“胡思乱量”。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
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7.重整旗鼓VS卷土重来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
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8.呕心沥血VS处心积虑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褒义处心积虑:处心,存心。
积虑,积久考虑。
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
多含贬义。
9.粗心大意VS粗枝大叶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马虎。
粗枝大叶:指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也指做事不认真,不细心,马虎大意。
10.大张旗鼓VS雷厉风行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雷厉风行:厉,猛烈。
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
比喻政事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
也比喻行事声势威猛,动作迅速。
11.当仁不让VS义不容辞当仁不让:当仁,指面临仁义之事。
《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义不容辞:指顾全道义而不推辞。
12.道貌岸然VS一本正经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
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
形容神态庄重严肃。
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
2020年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复习资料
2020年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复习资料【名师精选全国真题,值得下载练习】【体力◇体魄】“体力”指活动时所付出的力量。
“体魄”指身体和精力。
【体统◇体面】“体统”指体制、格局、规矩等。
如:有失体统。
“体面”除指“体统”,还指光荣、好看。
如:不体面的事。
【体察◇体验◇体会◇体味】“体察”重在“察”,观察了解。
如:体察民情。
“体验”重在“验”,亲身认识、经历。
如:体验生活。
“体会”重在“会”,会心领悟。
如:体会文件精神。
“体味”重在“味”,品味揣摩。
如:体味人生苦乐。
【体现◇表现】“体现”侧重某种性质或现象在事物上具体显现。
如:体现劳保制度的优越性。
“表现”侧重人的思想感情或事物的内在情况显现出来。
如:表现人物的个性。
“表现”还指故意显示自己,带有贬义。
如:爱表现。
【体制◇机制】“体制”指组织制度,是静态的。
如:学校体制。
“机制”指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是动态的。
如:市场机制。
【填补◇弥补】“填补”侧重指补空缺;常与“空白”“空缺”“名额”“亏空”等词搭配。
“弥补”侧重指补损失;常与“损失”“缺陷”“过失”等词搭配。
【调节◇调剂】“调节”侧重数量或程度上的变化,用于水量、风力、温度、气候、物价等。
“调剂”侧重多少或忙闲的适当搭配,用于人员、力量、物资、精神等。
【调解◇调停】“调解”重在“解”,化解纠纷。
用于一般或重大事件。
如:调解邻里纠纷。
“调停”重在“停”,使争端停止。
多用于重大事件。
如:军事调停。
1【调皮◇顽皮】都指爱玩爱闹,不听劝导。
“调皮”还指不驯顺;不易对付;耍小聪明,做事不老实。
如: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
【挑拨◇挑唆】“挑拨”侧重搬弄是非,引起双方的争执。
“挑唆”侧重唆使跟别人闹纠纷。
【听从◇服从】“听从”侧重接受并按照去做,可用于人、组织或动物。
“服从”不仅指听从,还指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只用于人或组织。
【停留◇滞留◇停顿◇停滞】“停留”指暂时停止前进;用于人时有主动意味。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集锦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集锦近义词的辨析一直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集锦,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一)A【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义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语义轻一些。
【爱憎分明】【泾渭分明】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异:前者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截然不同。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做变通。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有对任何遭遇不在意的意思。
异:前者多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仍能像往常一样对待(素:平常,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的程序的意思。
异: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部:门类。
班:次序。
就:遵循);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为,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后者使用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B【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
异: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世圆滑;后者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异:“跋山涉水”重在形容旅途艰苦;“风尘仆仆”重在突出奔波忙碌,旅途劳累;“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都有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的意思。
异:前者含有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含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间。
【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异: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多含贬义;后者偏重势力相等。
【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中途停止之意。
异:前者偏重在“半”,指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在“浅”,指不深入(辄:就)。
【包办代替】【越俎代庖】都有包办之意。
高考近义词辨析
1.爱恋:接恋人、故土等。
爱怜:后接晚辈、小动物等。
2.颁布:公布或者发布(法令、条例)。
发布:上级对下级发布或者授予奖项等。
3.包含:里面含有。
包涵:客套话,请求原谅。
饱含:充分具有。
4.抱怨:诉说心中的不满。
报怨:报复仇怨。
5.爆发:侧重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等。
(从一个点往外延伸)暴发:侧重突发性。
如洪水、传染病等。
6.必须:副词,只能作状语,修饰动词。
必需:一定需要。
动词。
7.变换:具体事物。
变幻:抽象事物。
如风云变幻。
8.不齿:轻视,瞧不起。
不耻:不以为耻,不要脸。
9.猖狂:用于人的行为。
猖獗:不限于人。
10.场所:提供活动的处所、地方。
场合:一定时间、地点、人员等构成的某种环境。
后者包含前者。
11.呈现:具体的事物显露出。
浮现:抽象的事物。
如往事、感情等。
12.充足:数量多。
充实:内容丰富。
13.传诵:诵读(诗文)。
传颂:歌颂(事迹)。
14.纯朴:指人纯真,生活朴素。
淳朴:性格、风俗等醇厚朴实。
15.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
窜改:改动文字。
16.诞生:动词,指人出生。
诞辰:名词。
生日。
17.淡泊:不追求名利。
淡薄:关系或印象冷淡。
18.定金:具有法律效率,一般不退。
订金:不具有法律效率,可以退。
19.督促:监督催促。
敦促:催促。
20.遏制:极力制止或控制。
遏止:极力阻止。
21.法制:名词,法令制度。
法治:以法治理。
区别“人治”。
22.反应:名词。
反映:动词。
23.分辨:用眼睛区分。
分辩:用语言辩解。
24.伏法:被枪决。
服法:服从法律或者药物的吃法。
25.抚养:长辈对晚辈。
扶养:平辈或者晚辈对长辈。
26.搁浅:船只进入浅滩。
搁置:放置起来,停止进行。
27.工夫:时间。
功夫:武术本领。
28.沟通:褒义。
贬义:贬义。
29.故居:名人。
旧居:也可用于一般人。
30.贯穿:具体的事物。
贯串:抽象的。
31.灌注:把液体灌进某个地方。
也比喻心血、精力集中投入到某事业。
贯注:精神、精力等集中。
32.国事:国家的事物性事情。
高考100个近义词辨析
此可见,篡改是别有用心地作伪或曲解;窜改则多指因
不严谨而改动原文。由此可知,前者应用“窜改”,后 者应用“篡改”。
25.[敦促/督促] 目前,面对美、韩等国的电子垃圾再次偷偷进入我国的二 手市场的情况,我国政府 能切实 美、韩政府,希望他们
其海关做好各项出口的质检工作。
[辨析]敦促:以诚恳或迫切的态度催促或提请注意。督促: 监督催促。“敦促”用于平等的对象之间,表尊敬、客气; “督促”用于上级对下级。因此,前者应用“敦促”,后者 应用“督促”。
18.[部署/布置]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部的 ,咱们必须彻底改变
这种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
法。
任务的方
[辨析] 二者同为动词,指安排人力、任务、活动、 事情等。部署:一般指有规模地、全面地安排、配置。 布置:多指具体地安排、配置。布置还指在某个场所 摆设、陈列东西。根据语境,前者用“部署”,后者
30.[伏法/服法]
那些小喽啰们匆匆地埋葬了在广东
的大毒枭李一后,也纷纷投案自首,
的罪大恶极
认罪,这
真是验证了那句话“树倒猢狲散”。 [辨析] 伏法:(犯人)被执行死刑。服法:认罪。根据
语境,前者应用“伏法”,后者应用“服法”。
31.[符合/切合/适合] 他们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没有受到批评,不仅是因为他 们的行为 有关规定,他们的整体规划 当 广
他们愉快学习的方法;让他们思路清晰、动力十足,
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后进生的转变。 [辨析] 从而:因此就,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 果、目的等;它的作用在于引出前文所述行动的结果或目 的。进而:进一步,它的作用在于在前文所述行动的基础
上引出下一步行动。由此可知,前者应用“进而”,后者
应用“从而”。
2020年高考近义词语辨析229组
干货 2020 年高考近义词 228组辨析1、暴发与爆发:一位暴发户骄傲地说:“混到今天不容易,其间我暴发过疾病,目睹过革命的爆发,脱险于山洪暴发和火山爆发。
”2、包含、饱含与包涵:小朋误解了朋友话中包含的意思,事后眼里饱含热泪,请求朋友包涵。
3、必须与必需:我们的原则性必须是坚定的,我们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需的灵活性。
4、不和与不合:这位过门不久的小媳妇,与婆婆感情不和,与丈夫性格不合,处境极为艰难。
5、窜改与篡改:野心勃勃的日本改动历史教科书的真正意图,不是窜改个别不通的词句,而是篡改历史,掩盖侵略罪行。
6、度过与渡过:他写作善于揣摩过渡段、过渡句,有时为之劳累过度。
7、灌注与贯注:老叶把那种革命加拼命的干劲逐渐地灌注进小方的心田,使之把全部精力都贯注到革命事业中。
8、贯穿与贯串:团结互助的精神贯穿(或贯串)在我们队伍里,因此,能够提前修建好这条贯穿本省十几个县的公路。
9、核算与合算:钱咪干个体一年,经过年终考核算赢利甚少,发觉这样经营很不合算,便和妻子合算明年该怎么办。
10、化妆与化装:这位女演员化妆起来,淡妆浓抹总相宜,回头率极高,化装后上台演出,演谁像谁,技高一筹。
11、简捷(截)与简洁:改病句应针对原句的症结,在尽量保持原意的条件下采取简捷的方法,不走弯路,把句子改得通顺、简洁。
正误之间有是非(界线),国与国之间有国界线,但学无止境,永无界限。
12、界限与界线:13、棘手与辣手:今天,法官小王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他想宽贷罪犯,可这家伙好辣手,反而给了他一枪。
14、考察与考查:省长到各县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这些地方对县长的年度考查不够全面,严肃。
15、历程与里程:四十四年的历史记录了中国足球队的战斗历程,如今,中国他出线了,又踏上了新的里程。
16、考察与视察:“考察”着重批观察、调查研究。
适用范围比“视察”广。
多用于对山川、地形、地质、工程、运动、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以取得具体材料,弄清事物的真相或问题的本质。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大全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大全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近义词辨析汇集一1.暴发·爆发二者都有突然发展的意思。
“暴发”强调突然性,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还指洪水、疾病等突然发作。
“爆发”强调爆炸性,既可用于具体事物,如“火山~~”;也可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战争、运动、力量、情绪等,如“~~政变”“怒火~~”“~~力”。
2.必需·必须“必需”,动词,指一定要有的,必不可少;“必须”,副词,指事情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
3.窜改·篡改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但适用对象不同。
“窜改”指文字上的改动;“篡改”不限于文字,且手段卑劣,也指曲解理论、政策等。
4.法制·法治“法制”指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政治机关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法治”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5.反映·反应“反映”指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反应”指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6.分辨·分辩“分辨”指分清辨明;“分辩”指用语言辩白。
7.工夫·功夫“工夫”指时间、空闲时间、时候。
“功夫”也可以指前者的意思,但一般指本领、造诣。
8.勾通·沟通二者都有使双方相通的意思,但感情色彩不同。
“勾通”是暗中串通、勾结的意思,含贬义;“沟通”是使两方能通连的意思,不含贬义。
9.化装·化妆“化装”,一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饰容貌;二指改变装束、容貌,假扮。
“化妆”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
10.检查·检察“检查”指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检察”指检举核查,考察。
11.交纳·缴纳两词都有交付的意思。
“缴纳”,意思是交出,交付,着重于履行义务,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交纳”一般指向政府或上级团体交付规定数额的实物、金钱,着重指下级向上级主动的自愿的付给。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高频近义成语辨析(共70组)
高考语文高频近义成语辨析1.趁火打劫/浑水摸鱼趁火打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泛指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
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捞取利益。
2.痴心妄想/胡思乱想痴心妄想: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
胡思乱想:没有根据或不切实际地瞎想。
3.重整旗鼓/卷土重来重整旗鼓: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
4.处心积虑/呕心沥血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
5.粗心大意/粗枝大叶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马马虎虎。
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6.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7.道貌岸然/一本正经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严(多含讥讽意)。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
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8.等量齐观/一视同仁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多用于物。
等,同等。
齐,一样。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
多用于人。
9.东山再起/死灰复燃东山再起: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重又得势或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
死灰,熄灭的火灰。
10.洞若观火/了如指掌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了如指掌: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
11.独树一帜/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
比喻自成一家。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12.翻云覆雨/朝三暮四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朝三暮四:多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13.风雨飘摇/摇摇欲坠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摇摇,动摇不稳的样子。
坠,掉下。
14.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
2020中高考近义词辨析
2020中高考近义词辨析1. information, message, news(1) information作“信息”解,通常指在阅读、观察、谈话或书信往来中特别关注的消息、情报、资料等。
它侧重内容,是不可数名词。
如:They must find ou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planes to Kunming as quickly as possible.他们必须尽快查到有关飞往昆明班机的信息。
(2) news作“新闻”解,一般指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向大众发布的社会各方面的最新消息,它侧重一个“新”字,是不可数名词。
如:There's a piece of interesting news in today's newspaper.在今天的报纸上有一条有趣的消息。
No news is good news.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3) message作“音信”解,一般指口头传递的或书写的“消息”,是可数名词。
如:She often sends messages to me with her mobile phone.她经常给我发手机短信。
2. noise,voice,sound(1) sound“声音”,为最常用词,指可以听到的任何声音,强的,弱的,令人愉快的或不愉快的,有意义的或无意义的。
如:I was reading last night,when suddenly I heard a sound in the next room.昨晚我正看书时,突然听到隔壁房间有声音。
(2) noise常指太响或人们不愿听到的声音,“嘈杂声、喧闹声”、“噪音”。
如:The boys made too much noise.孩子们太吵闹了。
(3) voice 指“说话声”“唱歌声”“嗓音”如:That sounds like Mary's voice.那声音听起来好像玛丽的声音。
2020年高考近义词语辨析
例2:政府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填补财政
赤字和庞大的公共开支,导致通货膨胀
(加剧、急剧)的现象在拉美国家间蔓
延。
加剧:动词
急剧:形容词
练一练
1、北京的两位历史学教授都在回信中 B 他
执著追求,并向他介绍了一些考研读书目和学习
方法。
邻居的冷言冷语,生活的艰难困苦,都没有
动摇他考研的决心,他在逆境中A 苦学,终
A.期许 甄选 灌注 B.期盼 甄选 灌注 C.期许 甄别 贯注 D.期盼 甄别 贯注
4.B [解析] “期许”指期望(多用于对晚辈)。“期盼 ”指期待,盼望。“甄别”指鉴定,区别,考核区分,重 点在于区分不同;“甄选”指在甄别的基础上做出选择, 带有行为结果性。“贯注”指(精神、精力)集中;(语意 、语气)连贯,贯穿。“灌注”多指液体的浇进,注入, 也比喻心血、感情、勇气等抽象事物的注入。综合来看, B项最合适。
A.①反映②曼延③总算B.①反应②蔓延③总算 C.①反映②蔓延③终于D.①反应②曼延③终于
[答案] B[解析] ①反应:名词,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 或行动。反映:动词,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 门。根据语境,应选“反应”。②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 扩展,如火势蔓延等。曼延:连绵不断,常用来形容山、路 等。根据语境,应选“蔓延”。③终于:后面的命题既可表 说话人希望发生的结果,也可表说话人不希望发生的结果 。总算:表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也表 示大体上还过得去。后面的命题一般是说话人希望发生的 结果。根据语境,应选“总算”。 C.靡然 沸沸扬Fra bibliotek 违背 趋之若鹜
(全)高考语文必备-近义词语辨析-清单最全
高考语文必备-近义词语辨析-清单最全一、常见易误实词辨析1.爱好/嗜好爱好: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用作名词、动词。
嗜好:指习惯成癖的爱好,一般用作名词,语义比“爱好”重,而且常含有贬义。
2.保证/保障保证:担保一定做到,用作名词或动词。
用作动词时后面不能直接带名词性短语。
如:保证完成任务。
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
如: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3.暴发/爆发暴发:突然猛烈地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
如:山洪暴发、流行病暴发、暴发户。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爆发、火山爆发、革命爆发。
4.包含/包涵包含:里面含有。
如: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
包涵:请人原谅。
如:请多包涵。
5.报复/抱负报复: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
如:打击报复。
抱负:远大志向。
如:从小树立远大抱负。
6.本义/本意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7.必须/必需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
如:你必须把作业完成。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可做谓语,多做定语,如: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必需的过程。
8.辨证/辩证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如:辨证施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9.变换/变幻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
如:变换写作方式。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强调不固定。
如: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10.不力/不利不力:不尽力。
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
如:出师不利。
11.不至/不致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
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会引发(某种后果)。
如:决不致犯错误。
12.不止/不只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不只:连词,不但,不仅。
13.苍茫/苍莽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14.铲除/根除铲除:用工具除掉,对象可以是草、土、石等具体的东西,也可以用于抽象的对象。
高考近义成语辨析题(含答案解析)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高考近义成语辨析题(含答案解析)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高考近义成语辨析题1.弹指一挥间,十多年过去了,电脑、网络的神速发展令我们。
每过一阵,一项新的电脑和网络技术就会出现。
用手写作的人越来越少,用电脑写作的人越来越多。
A.眼花缭乱B.猝不及防C.神魂颠倒D.应接不暇解析: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猝不及防,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神魂颠倒,精神、意志倒转,不正常;应接不暇,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故选A。
2. 事物终究是的,有所长必有所短。
由于目前大部分军用雷达工作在微波波段,隐形飞机能大量吸收雷达波也就会大量吸收微波,这就铸就其自身的致命弱点,自招“杀身之祸”。
A.大相径庭B.各有利弊C.一分为二D.形态各异解析:大相径庭,出自《庄子?逍遥游》“大相径庭,不近人情焉”,后来用来指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各有利弊,都不完美,有优缺点;一分为二,一种哲学的观点,处事方式;形态各异,表现出来的外在特征不一样,有差别。
故选C。
3. 9.一个有抱负的人,必将会成大气;一个懂得的人,或许会雄霸一方;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往往能从容地面对各种困境。
A.未雨绸缪B.运筹帷幄C.从长计议D.顾全大局解析: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运筹帷幄,出自《汉书?高帝纪》“上(刘邦)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后因此称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也泛指筹划决策;从长计议,慢慢地多加商量,指不急于做出决定;顾全大局,照顾到整体,不单独行动。
故选B。
4. 10.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
完整word高考常见近义词辨析
高考常见近义词辨析01、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
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02、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03、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
如:你必须把作业完成。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 ,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 ,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 。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必需的过程。
04、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
亦同“辨证”第一义。
05、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
06、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07、长年:一年到头,整年。
如“长年积雪” 、“长年劳作” 。
常年:终年、常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 。
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不过半200 斤”。
08、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
09、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弛缓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 ~ ~地迈着步子” 。
10、处世: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处世稳健” 、“为人处世”。
处事:办事、处理事务,如“处事认真,从不马虎” 。
11、创建:动词,创立。
创见:名词,独到的见解。
12、醇厚:口味纯正浓厚,亦用于人的品质或风俗,此时同“淳厚”。
淳厚[纯厚]:只指品质风俗质朴敦厚。
13、伺候: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
侍候: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14、次序:先后顺序。
秩序: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
15、窜改: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货2020年高考近义词228组辨析1、暴发与爆发:一位暴发户骄傲地说:“混到今天不容易,其间我暴发过疾病,目睹过革命的爆发,脱险于山洪暴发和火山爆发。
”2、包含、饱含与包涵:小朋误解了朋友话中包含的意思,事后眼里饱含热泪,请求朋友包涵。
3、必须与必需:我们的原则性必须是坚定的,我们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需的灵活性。
4、不和与不合:这位过门不久的小媳妇,与婆婆感情不和,与丈夫性格不合,处境极为艰难。
5、窜改与篡改:野心勃勃的日本改动历史教科书的真正意图,不是窜改个别不通的词句,而是篡改历史,掩盖侵略罪行。
6、度过与渡过:他写作善于揣摩过渡段、过渡句,有时为之劳累过度。
7、灌注与贯注:老叶把那种革命加拼命的干劲逐渐地灌注进小方的心田,使之把全部精力都贯注到革命事业中。
8、贯穿与贯串:团结互助的精神贯穿(或贯串)在我们队伍里,因此,能够提前修建好这条贯穿本省十几个县的公路。
9、核算与合算:钱咪干个体一年,经过年终考核算赢利甚少,发觉这样经营很不合算,便和妻子合算明年该怎么办。
10、化妆与化装:这位女演员化妆起来,淡妆浓抹总相宜,回头率极高,化装后上台演出,演谁像谁,技高一筹。
11、简捷(截)与简洁:改病句应针对原句的症结,在尽量保持原意的条件下采取简捷的方法,不走弯路,把句子改得通顺、简洁。
12、界限与界线:正误之间有是非(界线),国与国之间有国界线,但学无止境,永无界限。
13、棘手与辣手:今天,法官小王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他想宽贷罪犯,可这家伙好辣手,反而给了他一枪。
14、考察与考查:省长到各县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这些地方对县长的年度考查不够全面,严肃。
15、历程与里程:四十四年的历史记录了中国足球队的战斗历程,如今,中国他出线了,又踏上了新的里程。
16、考察与视察:“考察”着重批观察、调查研究。
适用范围比“视察”广。
多用于对山川、地形、地质、工程、运动、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以取得具体材料,弄清事物的真相或问题的本质。
“视察”侧重于负有责任地、有指导地察看,多用物上级对下级的地区、部门、单位等工作情况的具体检查察看。
17、牟取与谋取:小商小贩不能用欺诈手段牟取暴利,而应合法经营,谋取利润。
18、曼延与蔓延:我们沿着曼延曲折的羊肠小道行走,发现蚕食的现象在进一步蔓延。
19、勉励与勉力:老师经常勉励我们不要畏惧困难,要勉力求学。
20、墙脚与墙角:建国初期,不法资本家大搞“五毒”,挖社会主义墙脚,而他常常精心地把残砖破瓦和整砖整瓦分开摆摞在墙脚下,然后转过墙角,走向试验田.21、误解与曲解:而且看看对我的批评文字,得了一种经验,好像评论做得太简括,是极容易招得无意的误解,或有意的曲解似的。
22、施行与实行:新规定将于明年一月一日开始施行,任何单位都要依照新规定衽改革。
23、实足与十足:这个阔少,实足年龄不满十六岁,却傲气十足,戴着十足黄金的戒指和耳环。
24、退化与蜕化:作为干部,随着官龄的增长,感官功能退化无可非议,但若蜕化变质,则为人们所不齿。
25、推托与推脱:在抗洪抢险面前,他推托有病不能参加,这是典型的推脱责任的做法。
26、违反与违犯:中学生要提高文化修养,不违反校规校纪,更上一层楼要违犯党纪国法。
27、“执著”与“执着”:“执著”原为佛教用语。
佛教分为大乘、小乘两派:大乘以“无所得”为宗旨,故曰解脱;小乘以“成果”为目的,故曰执著。
解脱、执著这两个词就是从这里来的。
后来,执著这个词广泛用于指专注于某一事物而不能解脱,表示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也指固执或拘泥。
现在常用的“执著的追求”,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词自古延续下来,我们还是保持原来写法“执著”为好。
28、辛酸与心酸:说到过去被骗子拐卖的辛酸经历,这位姑娘心酸落泪。
29、已经与一经:美国“9•11”事件发生后,英国首相布莱尔表示:“我们已经做好了攻打塔利班的准备,具体时间一经决定,我们就行动。
”30、淹埋、掩埋与湮没:无情的泥石流淹埋了前抗险的战士小颜,战友们忍痛掩埋了他的尸首,但他的英名永不会湮没。
31、原形与原型:作家高明是这部小说主人公的原型,他善于揭露贪官,使之原形毕露。
32、沿用与延用:制药的方法可以沿用,无需改变;但病人的药品不能延用,以免耽误病情。
33、正规与正轨:这所民办学校初建时并不正规,经过两年的改善,现已步入正轨。
34、华裔与华人:美国华裔英语女作家汤婷婷描写了在美的华人早期移民修建横亘美国的大铁路的情况。
还有一些电影表现了早期华人淘金者。
(华裔指的是华人的后代。
)35、前科与前例:前科指当事人以前的罪行或劣迹。
36、暴露与败露:在金钱面前某些人贪婪的本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骗局终会败露。
(暴露是中性词,可适用于具体事物,也可以用于坏的事物;败露是贬义词,一般适用于坏的事情或阴谋)37、推崇与推重:我推重他的作品,更推重他的人品。
那时候有个意在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在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表示尊敬用推崇,表示重视,钦佩用推重;推崇多同“备至、十分、深受”等词搭配,“推重”常与“著作、学术界、民明”等词语配搭)38、“诞生”与“诞辰”:“诞生”意为出生,是动词。
这是个中性词,对任何人都可使用。
而“诞辰”意为生日,是名词。
这是个褒义词,多用于值得尊敬的人,除诞辰外,还有华诞、寿诞,都用于值得尊敬的人。
39、一齐与一起:一齐,从人或事物的每个个体出发,动作可以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的,也不一定。
一起,侧重于从整体出发,动作常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的。
40、接待与招待:均为动词,都含有“招呼应接”的意思,他们的主要区别是:“接待”是指接受来访者并给以招待,着重表示交接、接洽或接纳,使用范围广泛;“招待”是指对宾客或主顾表示欢迎并给以应有的照顾,着重表示招呼、照应或款待。
41、配置与安置:“配置”:配备布置,“安置”:使人和事物有着落。
42申辩与申诉:“申辩”:对受人指责的事申述理由,加以解释;“申诉”:诉讼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已发生的效力的判决不服时,向有关部门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
43、脆弱与软弱:“脆弱”:禁不起挫折,“软弱”:不坚持。
44、委屈与委曲:“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45、抚养与扶养:“抚养”指爱护并养育,用于长辈对晚辈的教养,“扶养”指养活,用于法律关系,可用于平辈;46、消失、消逝与消释:“消失”表示事物从存在到不存在,强调过程;“消逝”含有一个事物随时间的过去而不复存在的意思,强调结果;“消释”指疑虑、嫌怨、痛苦等消失解除。
47、氛围与气氛:氛围:周围的气氛和情调。
气氛:周围环境中的一种精神表现或景象,不包括情调。
48、反应与反映:“反应”指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映”指向上汇报或通过文艺作品表现客观事物的实质。
49、刻画与刻划:“刻画”用文字或其它艺术手段表现;“刻划”指一种具体的雕刻式动作;50、退化与蜕化:退化: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比喻人形质的变化,或虫脱皮,比喻腐化变劣;51、间隙与间歇:“间隙”指空隙,空闲的时间,事物间的空间或时间距离;“间歇”指停止、中止,时断时续,两段时间之间的间隔或运动、变化之间间隔一段就休息一会儿;52、侵害与侵犯:“侵害”指“侵入而损害”,而“侵犯”是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53、变迁与变革:“变迁”指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转移,多用于“人事”“时代”,而“变革”指“改变事物本质”,多用于“社会制度”;54、引见与引荐:“引见”是引导、介绍;“引荐”指一方向另一方推荐;55、体验与体会:“体验“指亲身在生活实践中的经历、感受、偏重于感情;“体会”透过现象对事物的精神实质的领悟,偏重于理性56、品位与口味:“品位”是指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名词。
“品味”指仔细体会,常作动词,有时也指物品的品质风味。
根据语境,应当选用“品位”。
57、“功夫”与“工夫”:“工夫”表示三层意思:①表示占用的时间,如一会儿工夫就完成、用了两年工夫写成一本书:②表示空闲时间,如我现在没工夫、双休日大家都有工夫外出旅游了:③表示时候,如刚解放那工夫,我还是个孩子。
“功夫”主要指人的本领怎样、造诣如何。
如他的表演真有功夫,演员都得练功夫。
这两个词的区别在于:“工夫”表示时间,“功夫”不表示时间,指人的本领。
58、“交代”与“交待”:“交代”主要有三层意思:①移交、接替,如交代工作:②嘱咐、吩咐,如领导一再交代我们要按政策办事;③说明、解释,如交代问题、交代政策。
而“交待”也有三层意思:①交际接待,如交待无礼;②吩咐、说明,如他话也没交待一句就走了;③交账、应付,如把这些事做完,一天工作就交待了。
其中,“交代问题”“交代政策”的“交代”也作“交待”,不过习惯用“交代”,也就约定俗成了。
59、“做客”与“作客”:“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而“作客”是指寄居在别处,是常用的书面语,60、“成见”与“意见”:都有“见解、看法”的意思,在句子里虽都作宾语,但不能互相替换。
“成见”着重指“先入为主,不愿改变”的死看法,多用于人,适用范围较小,贬义词。
“意见”泛指一定的看法,包括正确的、错误的、不满的,用于人也用于事物,适用范围较广,是中性词。
61、“袒护”与“偏向”:都是贬义词,表示出于私心不公正地向着某一方。
根据日常生活中这两词的使用情况看,这两个词的细微差别在于:“袒护”适用于书面语体,语意较重;“偏向”适用于口头语体,语意较轻。
62、“增殖”与“增值”:“增殖”是增生和繁殖的意思,繁殖是指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意思如增殖耕牛、提高牲畜增殖力等。
“增值”是价值增加的意思,如小麦变成面粉,价值就增高了,就是增值。
“增值税”是指增加数值应缴纳的税。
这里的“值”是指数值,与生物繁殖不是一回事,不能用“增殖税”。
63、“侦查”与“侦察”:两个是两个同音词,但词义有区别,不能混用。
要区别并正确使用这两个同音词,关键在于把“查”与“察”的区别搞清楚。
“查”包括检查和调查的意思,如检查、审查、查究、查阅等。
“察”包含仔细观察和调查的意思,如观察、考察、察访、察觉等。
“查访”和“察访”,“查看”和“察看”有时可以通用,但表示的意思有细微差别。
查访、查看的“查”主要指检查:察访、察看的“察”是指观察、仔细看的意思。
“侦查”是指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所进行的查明犯人、搜集证据、确定犯罪事实等活动。
对案件所进行的各种调查活动,就叫侦查。
“侦察”的意思是指为弄清敌情、地形和有关作战的其他情况,通过观察和调查所进行的活动。
“侦查”是司法用语,主要指调查和检查;而“侦察”是军事用语,主要指观察和察看,在词义和用法上都有区别。
64、“度过”与“渡过”:度过:主要是带时间性的经过,如“这个五一假期在海边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