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下品德与社会教案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生死不离》教学设计2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生死不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生死不离》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的教材内容。
本课主题是“生命至上”,通过讲述一位母亲在地震中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牺牲的故事,展现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至上。
教材内容还包括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以及救援人员的不懈努力,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培养他们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对生命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面对生死议题时,仍可能存在恐惧和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波动,以生动的故事和实例帮助他们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品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认识到生死不离的情感纽带。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道德品质。
3.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故事感受生命的可贵,培养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品质。
2.难点:理解生死不离的情感,学会在面对生死问题时保持乐观、勇敢的态度。
五.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以地震中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情感共鸣:通过讨论、分享,让学生感受到生死不离的情感。
3.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死关头关爱他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地震救援场景,培养面对生死的勇气和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震救援的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角色扮演的道具。
3.准备教学PPT,包括故事、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地震中一位母亲为了保护孩子而牺牲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可贵。
2.呈现(10分钟)展示地震救援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以及救援人员的不懈努力。
3.操练(10分钟)小组讨论:如何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关爱他人,保护自己?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巩固(5分钟)角色扮演:学生模拟地震救援场景,体验救援人员的艰辛和责任感。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苏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班级:四年级班任课教师:[教学内容]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学习和活动中去。
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例如第四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
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与品质;2. 培养学生的社会思维能力,学会正确的社会交往和合作;3. 培养学生基本的社会生活技能,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4.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了解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本学期我们将着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社会教育能力,内容涵盖以下五个方面的学习: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品质(1)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活动:通过听取爱国英雄事迹的讲述、看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的动画片等方式,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建设和谐的班级氛围教学活动:组织班级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班级中的温暖和友爱,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关心。
2. 培养学生的社会思维能力(1) 学习与他人交流合作教学活动:进行小组讨论、集体活动等,鼓励学生主动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学会合作解决问题。
(2) 学习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文化教学活动:通过观看多元文化的视频、阅读多元文化的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包容心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基本的社会生活技能(1) 学习使用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方法教学活动:教授学生正确的上网和使用社交媒体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2) 学习社交礼仪和待人接物的规范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和演示等方式,教授学生社交礼仪和待人接物的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1) 学习社会常识和法律法规教学活动:通过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例如交通规则、环保知识等。
(2) 学习关心社会和参与公益活动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如义卖等,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意识和行动。
5. 教师和家长的配合(1) 发挥家长的作用教师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
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在公共汽车上》 (2)第2课《想想他们的难处》 (7)第3课《生死不离》 (14)第4课《伸出我的手》 (19)第5课《绿色小卫士》 (24)第6课《我们的民风民俗》 (28)第7课《家乡的变化》 (34)第8课《怎样到达目的地》 (39)第9课《媒体连着我和你》 (47)第10课《办一张自己的报纸》 (53)第11课《怎样和他联系》 (58)第1课《在公共汽车上》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明白在公共汽车上要发扬美德、遵守公共汽车上的秩序。
2.使学生懂得公共规则是正常有序的公共生活的保障,人人都应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
2学情分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人类社会性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它对维护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今天的儿童在其早期的社会性生活中,由于自我中心的存在以及家庭中容易出现的放纵,使得一部分儿童自认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规则意识比较模糊。
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随着集体生活与合作活动的逐步拓展,以及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已经初步能够意识到要遵守公共秩序,但还没有形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还不能真正领悟和体会到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从总体上来说,是一个民主和法制的世界。
但是生活的很多领域还需要人们用自己的道德意识去约束和规范。
要想真正建立起一个民主、平等、祥和的社会主义法制化国家,就必须从儿童开始,从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开始。
3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公共场所中公共秩序的情况和人们的言谈举止、行为表现,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评价,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一、谜语导入,引出话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我们猜一猜好吗?(出示:小小一排房,停在路边上。
它有四只脚,带我四处跑。
)2、板书:公共汽车。
(春)四年级品社下册 全一册教案 苏教版
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第1课时)(总第1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1(第1课时)(总1第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2(第1课时)(总第1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3(第1课时)(总1第课时)苏教版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首页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1(第2课时)(总第2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2(第2课时)(总2第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3(第2课时)(总第2课时)苏教版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首页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1(第1课时)(总第3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2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 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3(第1课时)(总第3课时)苏教版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我能为你做什么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首页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1(第2课时)(总第4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2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3(第2课时)(总第4课时)苏教版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 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首页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1(第1课时)(总第5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2(第1课时)(总第5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3(第1课时)(总第5课时)苏教版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首页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1(第2课时)(总第6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2(第2课时)(总第6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3(第2课时)(总第6课时)苏教版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首页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1(第3课时)(总第7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2(第3课时)(总第7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3(第3课时)(总第7课时)苏教版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首页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1(第1课时)(总第8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2(第1课时)(总第8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3(第1课时)(总第8课时)苏教版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首页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1(第2课时)(总第9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2(第2课时)(总第9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3(第2课时)(总第9课时)苏教版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首页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1(第3课时)(总第10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2(第3课时)(总第10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我能为你做什么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3苏教版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 第二单元 我的家乡在变化 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首页(第1课时)(总第11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 我的家乡在变化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1(第1课时)(总第11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 我的家乡在变化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2(第1课时)(总第11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 我的家乡在变化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32、生活垃圾一般分为:苏教版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 第二单元 我的家乡在变化 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首页(第2课时)(总第12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 我的家乡在变化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1(第2课时)(总第12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 我的家乡在变化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2(第2课时)(总第12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 我的家乡在变化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3(第2课时)(总第12课时)苏教版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 第二单元 我的家乡在变化 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首页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 我的家乡在变化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1(第3课时)(总第13课时)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 我的家乡在变化教学 活huo 页ye 教jiao 案an续页2。
苏教版凤凰国标本《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整册教案
苏教版凤凰国标本《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整册教案在公共场所,我们需要遵守公共规则,尊重他人,文明有礼。
这是我们作为文明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本次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在公共汽车上的公共规则,并且自觉遵守这些规则。
首先,我们来谈谈在公共汽车上的公共规则。
在公共汽车上,我们应该尊老爱幼,让座给需要的人。
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则。
同时,我们也需要遵守公共秩序,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不随意挤占他人的空间。
这些规则的遵守,不仅能够让我们的公共生活更加有序,也能够让我们成为文明的小乘客、小观众、小游客。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如何让学生自觉遵守公共规则。
首先,我们需要让学生明白公共规则是正常有序的公共生活的保障,人人都应该自觉地遵守这些规则。
其次,我们需要让学生以遵守公共规则为荣,愿意自觉遵守这些规则。
最后,我们需要让学生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规则的行为时,能够批评、劝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图片和搜集有关公共场所的规则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故事的讲述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公共规则的重要性和自觉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表演等形式来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体验和理解公共规则的遵守。
总之,在公共场所,我们需要遵守公共规则,尊重他人,文明有礼。
这不仅是我们作为文明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基础。
希望通过本次课程的研究,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自觉遵守公共规则,成为文明的小乘客、小观众、小游客。
1.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研究上的困难和需要得到帮助的重要性。
2.体验和同情残疾人的不幸,愿意帮助他们。
3.研究如何帮助残疾人,积极参加助残活动,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生对话:你们知道什么是残疾人吗?他们有哪些困难?2.出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看到这张图片或视频中的人有什么不同?他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困难?二、感性体验1.师生互动:师生分组,每组选一名同学扮演残疾人,其他同学模拟生活中的场景,让扮演残疾人的同学感受到困难和不便。
#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四下品德和社会教案:11、怎样和他联系一、教材分析《怎样和他联系》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品德和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课内容。
教材安排了“怎样和姑妈联系”“我来试一试”“通信的发展”“小故事:传递快乐”这些丰富的内容。
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通信方式及其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学会在具体情况下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和人进行联系,这一课的安排,对于达到《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周围社会,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分析通过课前的了解,发现通信方式和学生的生活关系比较密切,而学生最普遍使用的通信方式是打电话,对于其他通信方式,有的有所了解,但并不常用,有的甚至不了解。
三、教案目标: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了解通信的发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式,感受通信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比较不同通信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和自己的亲友进行通信联系。
过程和方法:在模拟的情境中了解、掌握各种现代通信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通信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的法律法规。
四、教案重点、难点:根据教案目标和学生特点,我们确定了本主题的教案重点是:知道什么是通信;了解常用通信方式和通信的分类和信息传递途径。
了解常用通信方式的各自特点,会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和他人联系。
五、教案方法:主要是老师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案方法。
具体有:1、互动教案:品德和社会的教案过程应当是具有师生共同参和、沟通合作意义的活动建构过程。
在教案设计中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案活动,是品德和社会教案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案过程中我们注重师生间教和学的交通交往,多维互动,师生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
在这节课中我们采用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同桌交流等多种互动形式。
2、创设情景教案: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更关注学生通过一个个主题活动让他们获得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
苏教版四下品德与社会教案_苏教版第08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苏教版四下品德与社会教案_苏教版第08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单元家庭第一课我们的家庭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知道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人人都有家,都在家庭里生活,那么,你了解自己的家庭吗?二、各自说说自己的家庭情况。
指名说说自己的家庭情况,看看学生对自己的家庭情况了解多少。
三、读课文,弄懂下面的问题:1、组成家庭的基础是什么?2、我们的家庭是怎样组成的?3、我们的家庭靠什么维持全家在衣、食、住、行、教育、娱乐等方面的需要?(边读课文边讨论上面的问题)四、读读赵小兵填写的家庭情况调查表,了解家庭成员与赵小兵的关系。
五、依照赵小兵填写的家庭情况调查表来填写自己的家庭情况调查表。
六、说说近几年来,你家的生活有哪些变化?七、活动了解你所在的班级有多少同学生活在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的大家庭里。
八、作业“做一做”的第二题第二课我与家庭教学要求: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爱护,因此应该主动分担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家庭中,父母给了我们生命,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父母呢?二、学习课文第一节1、读课文第一节,提问:父母是怎样养育我的?2、说说:看图,说说自己有什么想法?3、说一说:你的父母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三、学习课文第二节1、看第七页的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内容?2、读课文第二节,思考: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在家庭和在社会应该怎么做?3、讨论交流:⑴在家里,你应该做哪些事?你常做家务吗?⑵你是怎样对待父母的?四、总结第三课我家的亲戚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自己家的亲戚及“我”与亲戚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称呼。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每个家庭都有亲戚,亲戚之间的交往,可以加深彼此间的感情。
那么,我们与亲戚之间是哪些关系?二、同桌说说自己家的亲戚及对他们的称谓。
三、读课文,思考:亲戚来了,我们怎样招待他们?到亲戚家做客,我们又该怎么做呢?读后交流,指名读。
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能为你做什么1.在公共汽车上教学目标:1.知道在公共汽车上要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
2.以遵守公共规则为荣,愿意自觉遵守公共规则。
3.自觉遵守公共规则,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
4.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规则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重点、难点:1、教育学生在公共汽车上要发扬美德、遵守公共汽车上的秩序。
2、教育学生懂得公共规则是正常有序的公共生活的保障,人人都应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
学情分析:今天的学生在其早期的社会生活中,由于自我中心的存在以及家庭中容易出现的放纵,使部分儿童自以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规则比较模糊。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 图片、搜集有关公共场所的规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说一说同学们,你们在乘公共汽车的时候,见到过哪些在公共汽车上发生的事情呢?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师述:是呀,在公共汽车上,会发生很多的事情,瞧,有一位同学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
二、激情明理1、根据课文提供的故事教师讲一讲。
2、边听边想。
A、如果你是曹阳,你坐在座位上会怎样想呢?B、如果你是那位大哥哥,你又会怎样思考呢?C、如果你是那位站着的老奶奶,你会想些什么呢?3、写一写这时候会出现哪几种可能?请你按你所设想的几种可能编出不同的故事情节。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故事情节?为什么?4、实话实说如果你是曹阳你会怎样做?当你这样做时,你是怎样想的呢?师总结:是呀,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在乘车的时候,我们时常会遇见一些老人和抱着孩子的妇女,此时我们应该主动的让出我们的座位,这样才算得上是优秀的少先队员。
5、演一演1)、过渡:在乘坐公共汽车是时候,我们时常能够看到很多人会主动的让出自己的座位给需要的人坐,那你在坐公共汽车时还看见过以下的场景吗?2)、仔细观察p2上的三副图画,小组讨论3)、你在等车和上车是还遇到哪些值得赞扬或应当批评的行为,请以表演的形式来交流一下。
苏教版品社四下《家乡的变化》教学设计
苏教版品社四下《家乡的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乡的变化》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朴实,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具体分析家乡变化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等方面,还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变化,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倾听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家乡的变化,学会分析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家乡的变化。
2.讨论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家乡变化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4.情感教育法: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
2.作业:让学生提前搜集家乡变化的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呈现(10分钟)学生展示提前搜集的家乡变化的资料,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对展示的学生进行评价。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想想他们的难处》教学设计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想想他们的难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想想他们的难处》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故事和活动,让学生理解和体会弱势群体的难处,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意识。
教材中包含了三个部分:故事、活动指导和课堂讨论。
故事部分通过讲述一个残疾孩子的生活,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难处;活动指导部分通过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弱势群体的难处;课堂讨论部分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弱势群体的难处。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社会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关爱弱势群体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弱势群体的难处,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关爱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弱势群体的难处,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2.培养学生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弱势群体的难处,培养同情心。
2.学会关爱和尊重弱势群体,提高社会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一个残疾孩子的生活,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实践活动: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弱势群体的难处。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弱势群体的难处。
4.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故事材料,制作课件。
2.准备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3.设计课堂讨论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一个残疾孩子的生活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引发学生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弱势群体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引发学生的同情心。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弱势群体的难处。
如:模拟残疾人生活,体验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等。
新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概述本教案设计适用于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
该教案设计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品德与生活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观。
-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爱护环境的惯。
教学内容本教案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品德修养:包括课堂礼仪、口头表达、友善待人、谦虚礼让等方面的培养。
- 生活惯:包括个人卫生、整洁有序、节约用水用电等方面的培养。
- 社会交往:包括沟通技巧、合作与分享、友谊与互助等方面的培养。
- 环保意识:包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等方面的培养。
教学方法本教案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 观察法: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 游戏法:通过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 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评价本教案设计将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例如:- 口头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口头表达等方式,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品德修养和生活惯。
- 作品评价:通过学生的作品、手工制品等,评价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资源本教案设计需要以下教学资源:- 教材:使用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材。
- 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展示和演示。
- 游戏道具:准备一些适合教学活动的游戏道具。
教学安排本教案设计将根据课时安排,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介绍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课堂礼仪的培养。
- 第二课时:进行口头表达的训练和练。
- 第三课时:进行友善待人和谦虚礼让的教学活动。
XX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苏教版)
XX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中的道德价值和含义,增强道德素养;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进行品德行为;3.能够发掘身边的事物,发展自己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道德价值和含义。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品德行为。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发掘身边的事物,发展自己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以故事讲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2.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使其能够理解和掌握道德价值;3.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讲解故事1.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人物关系;2.讲解故事中涉及到的道德问题;3.对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含义。
第二步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组,让他们探讨故事中的道德问题;2.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相交流,扩展学生的视野。
第三步展示成果1.现场请学生自愿上台,分享讨论的成果;2.其他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问题,进行互动交流。
第四步进行情境模拟1.结合故事情节,让学生进行情境模拟;2.让学生感受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在实践中掌握道德知识。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道德价值和含义;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品德行为;3.学生能够发掘身边的事物,发展自己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不够生动,需要在讲解方式上做出改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含义。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意识到需要鼓励学生多进行互动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全集
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全集
苏教版第八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行为与习惯目标:
(1)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
.......
1、在公共汽车上
教材学情分析:
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现代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小学生年龄小,虽然有一些纪律意识,能够遵守学校纪律,但是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还比较单薄。
所以应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现在和将来能够顺利地走上社会,并且最终成为一个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公民。
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在公共汽车上的行为教育,从而升华到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的教育。
教育时应注意与交通行为有所区别。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公共汽车上要尊老爱......
湘版小学美术第9册第五课《周末日记》教案 。
苏教版凤凰国标本《道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整册教案
苏教版凤凰国标本《道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整册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苏教版凤凰国标本《道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所编写的整册教案。
该教案旨在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发展道德和社会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道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道德与社会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促进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3. 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感,促进其个人成长和发展。
教学内容本教案根据《道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章节内容进行组织和安排。
每个章节都包括以下内容:1. 知识讲解:介绍与该章节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和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并应用所学知识。
3.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互动与合作。
4. 情感体验: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感恩、友善、公平等情感素质。
5. 思考拓展: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拓展。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教学方法包括:1. 观察与感知:通过观察和感知身边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对道德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2. 互动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游戏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3. 情感教育:通过情感体验、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道德情感。
4. 创设情境:通过故事讲解、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旨在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反馈教学效果。
评估方法包括:1. 课堂讨论: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对研究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作业评估: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估其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情景模拟: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评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应对能力和道德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苏教版四下品德与社会教案1、在公共汽车上教材学情分析: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现代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小学生年龄小,虽然有一些纪律意识,能够遵守学校纪律,但是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还比较单薄。
所以应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现在和将来能够顺利地走上社会,并且最终成为一个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公民。
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在公共汽车上的行为教育,从而升华到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的教育。
教育时应注意与交通行为有所区别。
教学目标:1.知道在公共汽车上要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
2. 以遵守公共规则为荣,愿意自觉遵守公共规则。
3.自觉遵守公共规则,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
4.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规则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重点、难点:1、教育学生在公共汽车上要发扬美德、遵守公共汽车上的秩序。
2、教育学生懂得公共规则是正常有序的公共生活的保障,人人都应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说一说同学们,你们在乘公共汽车的时候,见到过哪些在公共汽车上发生的事情呢?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师述:是呀,在公共汽车上,会发生很多的事情,瞧,有一位同学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
二、激情明理1、根据课文提供的故事教师讲一讲。
2、边听边想。
A、如果你是曹阳,你坐在座位上会怎样想呢?B、如果你是那位大哥哥,你又会怎样思考呢?C、如果你是那位站着的老奶奶,你会想些什么呢?3、写一写这时候会出现哪几种可能?请你按你所设想的几种可能编出不同的故事情节。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故事情节?为什么?4、实话实说如果你是曹阳你会怎样做?当你这样做时,你是怎样想的呢?师总结:是呀,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在乘车的时候,我们时常会遇见一些老人和抱着孩子的妇女,此时我们应该主动的让出我们的座位,这样才算得上是优秀的少先队员。
5、演一演1、过渡:在乘坐公共汽车是时候,我们时常能够看到很多人会主动的让出自己的座位给需要的人坐,那你在坐公共汽车时还看见过以下的场景吗?2、仔细观察p2上的三副图画,小组讨论3、你在等车和上车是还遇到哪些值得赞扬或应当批评的行为,请以表演的形式来交流一下。
三、总结:在公共汽车上,我们能够碰到许许多多的事情,值得称赞的或是应当批评的,在这些事情上的表现,往往反映出了我们所具有的道德品质。
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从小严格要求自己,文明小乘客。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使学生初步感知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1.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一定经常带你到公园游玩,到商场去购物,到电影院看电影。
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是我们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叫什么呢?板书:公共场所2.小组交流:假如你在儿童游乐园排队玩电动马,发现有人在前面插队,你有什么感受?假如你看电影时,坐在前面的人不时地站起来挡住你的视线,你又会怎么想?3.小结:在公共场所,如果每个人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顾别人的感受,就会使别人不开心,甚至造成矛盾,影响大家。
因此,在公共场所要有行为准则约束人们的行为。
这种行为准则就叫“公共规则”。
板书:公共规则4、同桌讨论。
(1)你知道的公共场所还有哪些?在那里人们所应有的行为准则是?什么?板书:自觉遵守(2)师:有了公共规则,就要求大家去自觉遵守,那怎样遵守公共规则呢?二、激情明理1.阅读P5上的两个短文,选其一谈感受。
2.出示图片P6,小组讨论:这起严重交通事故是怎么发生的?3、小结:公共秩序是人们在公共场所正常活动所需要的。
它是人们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它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和愿望,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三、树立榜样,指导学生行为师:在遵守公共规则方面,周恩来总理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1.阅读P4上的《他,冒雨赶来》2.说一说:你觉得小王的做法对不对?周恩来总理为什么要冒雨赶到图书室?3.全班交流4.小结:每个人在公共场所都应该想到公众的利益。
只有大家共同遵守公共秩序,公共场所的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5.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自觉遵守公共规则的好榜样。
谁能来夸夸我们身边的好榜样?四、全课总结:1.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遵守公共秩序。
2.小结:公共规则对我们每个人、对我们的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
它代表了大家共同要求和愿望、共同利益,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
只有大家都自觉遵守公共规则,我们才能有一个秩序井然、安定文明的社会环境,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正常进行。
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争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长大以后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板书设计:自觉遵守公共规则为他人着想2、想想他们的难处教材学情分析本课是依照课程标准中“遵守公德”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本课主要对学生进行同情和帮助残疾人的教育。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同情心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课课题为《想想他们的难处》“爱心”就是以同情、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残疾人,并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
教学要求1.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学习上有许多困难,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知道同情、尊重、帮助残疾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2.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
愿意帮助残疾人。
3、遇到残疾人有困难,尽力帮助。
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助残活动。
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能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愿意向残疾人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
2、残疾人的学习、生活中有困难,需要正常人的帮助,他们在精神上更需要人们的同情和尊重,这一点学生不易理解。
教学准备:图片、名言收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画欣赏1.出示图片:(1)仔细观察这幅画,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2)从这幅画上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呢?二、角色扮演1、同桌一起扮演一下图中的盲女和她的同伴。
思考:扮演盲女的,请设想一下,双目失明的你对大自然的美景有怎样的渴望……扮演她的同伴的,想一想你会对盲女述说什么?2、指名扮演3、通过亲身的扮演体会,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全班交流)3.小结:平时我们正常人的生活,感受不到这样的痛苦和不便。
而在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的是看不到我们生活的美丽的世界,有的不能开口说话,还有的听不到各种美好的声音,还有的有其他方面的残疾,作为一名正常人,我们应该多为他们着想,多想一想他们的难处。
板书课题:想想他们的难处。
三、体验启发1.观察P8上的图片,看一看这位无臂演员是如何生活的。
看过之后有什么感受?2.师书述:是呀,由于某方面的残缺,这些残疾人在生活上会遇到很多我们无法想象的困难,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到过残疾人吗?在生活的周围,有残疾人吗?他们是怎样生活、工作的?3、指名说。
4、小结:我们真不敢想象残疾人会遇到如此多的困难,但是,面对这些困难,他们退缩了吗?他们失去生活的勇气了吗?没有。
不仅没有,甚至于还用他们坚强的毅力谱写出了许许多多让我们这些正常人为之动容的优美篇章。
你们看——5、学习P9-10上的资料,小组讨论:谈感受。
6、说说你都知道哪些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从他们的身上你都学到了什么?7、师述:桑兰、刘涛、舟舟、霍金,他们这些残疾人,在生活上,也许不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是他们却创造出了震惊世界的一项又一项奇迹。
他们坚强的毅力、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不仅要钦佩他们,更要学习他们的精神。
四、总结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这样一样群体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要学习。
第二课时1、师述:上一节课我们走进了残疾人的生活,也看到了许多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我想到此,同学们心里肯定有很多想法,那面对这么一个群体,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呢?学生自由发言2、总结: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他们从生理上、心理上都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因此需要我们去关心、同情和帮助他们。
残疾人是非常不幸的,但是,他们应该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待遇,享有人格上的尊严,所以,我们要尊重残疾人。
二、辨一辨1、出示P11图画提问:图片上的两个小朋友谁对谁不对?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2、补充阅读P11 《小辞典》3、出示P12 《一个残疾儿童的信》想一想,林林最感焦虑的是什么?假如林林来到你们班,你将会怎么办?4:小结:模仿残疾人的样子是不尊重残疾人的表现,这样做是不对的。
主动帮助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关心残疾人的表现。
1、读一读小故事,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2、我国政府是怎样关心和保护残疾人的?阅读P14教材,班级讨论交流3、师:国家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做了许许多多的益事——组织残疾人乐队、给残疾人捐款、社会办福利工厂、修残疾人坡度通道、开办残疾人学校等等。
那我们能为这些有特殊困难的群体做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四、全课总结:关心、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表现,我们从小就要为其努力,做到在生活上同情、关心、帮助残疾人,在精神上鼓励、支持他们,成为文明的好少年。
3.生死不离教学目标:1、了解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体会并学习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优秀品质。
2、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爱心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的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感受同龄孩子在灾难面前的,对同伴表现出的至真至纯的爱,引导学生深刻的审视自己,从而潜移默化的将这种爱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身边。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情感2008年5月12日,这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子,怀揣着梦想的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憧憬着美好的生活。
可就在这一天破了,梦碎了……14时28分像一个魔咒,顷刻间,大地剧烈地震颤起来,一切都来得这么突然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出示图片(到处是断壁残垣,残垣断壁,交通中断,通讯瘫痪,一座座城市成为孤岛,一时间哀号遍野)同学们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一幕时,你想说些什么?(在灾难面前人类的力量是多么微不足道,大自然在一瞬间就毁掉了人类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家园;人们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束手无策)你对这地震有什么了解吗?二、讨论交流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8.0级,余震3万多次,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0个人省市区417个县,受灾群众4625万多人,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多元。
这场地震让许多人失去了自己最亲的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许多孩子一夜之间成为了孤儿……而更多的人来不及话别,来不及再看一眼这世界,就永远的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