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精讲班-教育心理学讲义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觃则丌是绝对的,一成丌变的,可以不他人合作, 共同决定戒修改觃则,觃则只是维护自己不他人的关系。 (2)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够站在他人
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3)儿童对行为的判断已廸立在行为的意图及行为的结 果上。 (4)提出的惩罚不所犯的错误较为贴切,把惩罚看成是 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讪。
例:3、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 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具有稳定性和 深刻性。这种道德情感属亍(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表象的道德情感 答案: C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三、态度不品德的关系 联系:二者实质是相同; 二者的结构是相同的。 区别:二者的范围丌同; 二者的价值内化程度丌同:五个等级,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中学生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逐渐完善,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不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 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劢态结构,使他们 丌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劢,而且也逐
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品德发展由劢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劢荡性 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 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亍对某种具体的道 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
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
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 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 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爱国主义情 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亍伦理的道德情感。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教材精讲-教师心理(圣才出品)
第三章教师心理[视频讲解]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一、教师的角色1.设计者我们要到哪里去:教学目标怎么才能到那里:教学策略和方法怎样知道我们已经到达了目的地:教学评价2.信息源教师按照自己方案主动提供信息,为学生们答疑解惑3.指导者和促进者4.组织者和管理者:课堂管理、教学秩序维持5.平等中的首席:从教师是权威到变为师生平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同伴。
6.反思者和研究者: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7.终生学习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二、教师的特征好老师各有各的好,坏老师各有各的坏。
最核心的特征:爱学生爱教学学识渊博认真热情好老师和差老师的品质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一)教师的基本教育信念1.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判断2.教师控制点:内控型还是外控型倾向于内归因的教师会更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教学3.对学生的控制:专制权威还是民主型4.对工作压力有关的信念:如何看待压力和管理压力(二)教师对教学和学习的基本理解比如,一个教师接受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培训,知道了让学生对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的重要性,这种理论便基本成为“所倡导的理论”,但他在教学中却可能完全是另一种做法,仍旧沿袭“满堂灌”的模式。
知道了不一定理解理解了不一定相信相信了不一定做到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一)教师的教学能力1.教学认知能力2.教学操作能力3.教学监控能力(二)教师的交互沟通能力(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投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Agne,1994):①对学生的责任感;②为人师表,不断自我提高;③与学生间友好信赖的关系。
胡均若(瞿保奎,1991)将教师对学生的爱归结为以下三种体验:①亲近感,即师生间的依恋;②理解感,师生间心领神会,可以很容易地沟通;③期望感,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抱以真诚的期望和信任。
第三节师生互动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1.教师期望(罗森塔尔/皮革马利翁效应)传说古希腊塞浦路斯岛有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革马利翁,他酷爱艺术,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雕塑了一尊女神像。
粉笔教师理论精讲心理学讲义---普通心理学6
四、人际沟通
(一)人际沟通的定义 (二)人际沟通的方式
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2.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 3.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4.工具性沟通与价值理性沟通
第四节 群体心理
一 群体心理的概述 二 群体分类 三 群体行为规律 四 群体影响
一、群体心理概述
(一)群体的概念 (二)群体功能 (三)群体心理
社会刻板效应 晕轮效应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投射效应 登门槛效应
第三节 人际关系
一 人际关系的概念 二 人际关系的类型 三 人际冲突 四 人际沟通
一、人际关系的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交往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包括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 言符号系统两大类。 (二)人际关系的特点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分 人际关系由认知、情感和行为这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二、群体的分类
(一)正式全体和非正式群体 (二)实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三)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
三、群体行为规律
(一)群体动力学研究 (二)群体凝聚力 (三)群体的士气
四、群体的影响
(一)社会助长与社会抑制 (二)社会惰化 (三)社会标准化倾向 (四)从众与服从 (五)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
知识回顾
张飞 孙悟空 林冲 林黛玉
(二)气质类型特征
拓展延伸 胆汁质——神经特点:感受性低、耐受性高 多血质——神经特点:感受性低、耐受性高 粘液质——神经特点:感受性低、耐受性高 抑郁质——神经特点:感受性高、耐受性低
(三)气质与教育
胆汁质——直截了当
1、克服气质偏见 2、根据学生的气质因材施教 3、帮助学生自我分析、自我教育
(三)智力理论
斯皮尔曼—二因素 一般因素 特殊因素
吉尔福特—三维结构轮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二)绊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觃律 1.获得不消退 获得即条件作用的形成。
条件作用获得的条件:
消退: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 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幵最终消失。 然而,要完全消除一个已绊形成的条件反应要比 获得这个反应困难得多。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2.刺激泛化不分化 刺激泛化:人和劢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 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不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 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乊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 程。强化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
用。在刺激一反应联结乊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
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不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
只要原来的戒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
性反应就会自劢出现。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中学教育心理学
精讲班
主讲老师:甘利婷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
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不乊相适应的习惯化的
行为斱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二)性格的差异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
和性格的类型差异两个斱面。
加;已绊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如果出现后丌再有
强化刺激跟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减弱,甚至消失。这就 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觃律 斯金纳认为,人和劢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 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丌随意的反射 性反应,是绊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操作性行为则丌不仸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
粉笔教师理论精讲心理学讲义--教育心理学【加课】
教育心理学
主讲:任冉
粉笔教师
第四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五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 苛勒的完型---顿悟说 2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3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4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 5 学习的信息加工论观点
1.下列选项中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A.教育要培养知情合一的人 B.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有意义接受学习 C.内在教育的模式会促使学生自发的学习 D.学习应该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
2.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有一句教育名言:“没有哪一个人是由别人教育 出来的,他必须自己教育自己。”这句话直接与下列哪一思想、学说相支持 ( )。 A.实用主义教育 B.人本主义教育 C.建构主义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2 合作学习 互动合作(师生、学生之间) 基本组织形式:学习小组。
第五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 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2 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一)自我实现的人格观
(二)内在学习论
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一)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二)有意义自由的学习观 (三)学生中心教学观
知识回顾
练习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条件 实质: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 的联系
条件: 客观—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主观—有意义的学习心向;适当的旧知识
2.有意义学习的分类 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二、认知主义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3.意义的同化 上位、下位、并列组合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行为规范不态度的学习中。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二、学习迁秱的种类 1.正迁秱不负迁秱(迁秱的性质) 正迁秱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 积极的促迚作用,也叨积极迁秱。 负迁秱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
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
影响,也叨消极迁秱。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2.水平迁秱不垂直迁秱(迁秱内容的丌同 抽象和概括水平) 水平迁秱也称横向迁秱,是指处亍同一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例:1、从迁秱的种类来看,思维僵化, 因循守旧主要是产生了 答案:负 迁秱。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例:2、从迁秱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 属亍( ) A、顺向正迁秱 B、逆向正迁秱 C、顺向负迁秱 D、逆向负迁秱 答案: A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例:3、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 学习中的( A、定势现象 B、迁秱现象 C、记忆现象 D、应用 答案: B )
迁秱的结构匹配理论以加特纳、吉克等人为
代表异。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尽管这些观点强调认知结构的丌同斱面或 用丌同的术语来描述认知结构,但它们都主张 认知结构中的某些成分是决定迁秱能否収生的 根本条件。 第二种观点强调外界环境不主体的相互作
用对迁秱的影响。
迁秱的情境性理论以格林诺等人为代表。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1.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是由注意、知觉、
记忆、思维、想象和意志等官能组成的。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形式训练说把训练和改迚“心”的各种官 能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幵认为某些学科可能 具有训练某一或某些官能的价值。教育的目的 就在亍这种形式的训练。 形式训练说指出,官能训练注重训练的形
《教育知识与能力》理论精讲讲义: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知识与能力理论精讲2简答题示范【例】请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
2.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3.教育的民主化。
一方面让所有的人接受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教育的多元化。
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等。
5.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概念•二、教育学的发展一、教育学的概念【了解】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教育学的发展【单选】阶段阶段阶段1.中国:《学记》、孔子2.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昆体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培根、夸美纽斯、康德、卢梭、洛克、裴斯泰洛奇、赫尔巴特、杜威、斯宾塞①中国古代、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②教育学的雏形•“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教,喻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教学相长•“学者有四失,多、寡、易、止”—— 长善救失乐正克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重点:单选】(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学记》【单选】(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孔子孔子《论语》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和弟子的言论专著《论语》中办学方针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教育内容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方法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行统一:力行近乎仁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世界最早)因材施教: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口诀:孔子无类因材启古希腊古罗马产婆术(问答法)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分阶段教育《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单选】(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西方萌芽阶段——考点归纳中国+西方1.地位PK:《学记》VS《论演说家的教育》2.人物:孔子VS苏格拉底3.两个最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4.关于启发的古语:①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练一练1.(2021 下)有教无类是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指对各类人平等看待,不分愚贤贵贱都进行教育,该词语出自( )。
第一章中学心理学
具体地说,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有:
一、帮劣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教育心理学对实际教学所提供的科学的理论指导主 要体现在两个斱面:一斱面,为教育现象提供了丌同亍
传统的新观点。另一斱面,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
了一般性的原则戒技术
考试题型与分值
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型历年都大同小异,一般 是选择、填空、简答和论述题。有的地斱也考名词 解释。选择和填空题丌但考查考生的记忆,还考查 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这两部分一般在50 分左右。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记忆水平, 大约30分左右。论述题戒案例分析题为20分,考
查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搜集资料。问卷法系霍尔所创。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优点:简便易行;取样大,研究的被试
具有广泛性不代表性;由亍样本较大,
可以抵消一些中间变量的影响;研究结 果的统计处理具有科学性等。目前采用 问卷法的较多。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例题: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控制相应的条件, 对教学迚行比较长时间的考察称为( A.自然实验 B.个案研究 )
C.调查法
D.观察法
【答案】:A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绉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20丐纨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
也是一种观察,只丌过是有控制的观察。
实验法有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在特设的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仪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生学习心里--认知过程(讲义+笔记)
第一节:认知过程第二节:学习概述第三节:学习理论第四节:学习心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理第一节认知过程一、注意二、感觉三、知觉四、记忆五、思维六、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七、想象一、注意P111一、注意(一)注意的概念【单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是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而发生的。
P111一、注意(二)注意的分类【单选】P112练一练1.(2021上)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突然从教室外飞进来一只小鸟,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把视线转向小鸟。
这种现象属于()。
A.随意前注意B.随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2.(2019上)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去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
这种注意方式属于()。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无意后注意D.有意后注意P113一、注意(三)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数目2.注意的稳定性时间注意的分散:又叫分心3.注意的分配一边……一边……4.注意的转移主动的由A到B补充:注意的起伏(动摇):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
P112练一练1.(2022上)郭老师上课时,边讲课、边板书、边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反映了哪种注意品质?()A.注意的稳定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范围D.注意的转移2.(2020下)建华在听课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玩手机或做小动作。
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集中B.注意分散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P113一、注意(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简答】(1)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口诀:注意有无新欢(五)中小学注意力的培养【简答】(1)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分散作斗争的能力;(2)培养学生稳定而广泛的兴趣;(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5)使学生能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讲义+笔记)
考情综述题型梳理单选题21*2'=42’(28%)辨析题4*8'=32’(21%)简答题4*10'=40’(27%)24%)材料分析题2*18'=36’理论精讲必备目录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第二章第三章中学课程中学教学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德育中学生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理论精讲-教育知识与能力(讲义)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制度教育目的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教育科学研究1.教育的含义2.教育的基本要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素3.教育的属性4.教育的功能5.教育的起源6.教育的发展p3一、教育的含义单选(一)“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单选、辨析(二)“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p4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单选1.教育者(主导)2.受教育者(主体)3.教育影响(纽带、中介)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最基本的两个?p5单选、辨析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继承性4.长期性5.相对独立性教育的属性,你会了吗?1.(2018上)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
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B.阶级性C.社会生产性D.相对独立性2.(2020年)母猴带着小猴爬树也是教育。
()3.(2021上)教育具有自身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p6单选、辨析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个体发展功能(本体):个体个性化、个体社会化、谋生、享用社会发展功能(派生):社会流动功能按教育功能的性质划分正向功能负向功能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显性功能隐性功能猜一猜王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竞赛活动。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习题精讲三
2、某学生过分害怕猫,教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
再让他看关在笼中的猫,接近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
除他对猫的恐惧反应。这种行为矫正技术就是( B )
A放松疗法
B系统脱敏疗法
C厌恶疗法
D满灌疗法
3、健康的概念是指( D )。
A. 身体健康
B. 生理无残疾
C. 心理健康
D. 身心健康
4、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B )。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学习目标: 1、识记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和结构、小 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2、理解皮亚杰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 阶段理论;理解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 本过程。 3、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应用有效方 法来促进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选择题:
1、学生李亦看到自己的朋友体育课不守纪律,随便
8、代币奖励的优点是:可_使_奖__励_数_量_与__良_好行为数量相适应 。 9、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_对__学_习__不_感__兴_趣、 _讨__厌__学__习___。 10、学习困难的学生指感官和___智__力_____正常而 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 11、儿童过度焦虑反应同患儿的焦虑性人格特质 以及__家__庭______、___环__境_____的影响有密切关 系。 12、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 为常见的一种以_注__意__力__缺__陷_和_活__动__过__度___为主 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
因为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 B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4、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 C )
A.直觉式道德情感
B.想像式道德情感
C.伦理式道德情感
(完整版)教师招聘《教育学》基础精讲班讲义-石杨平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概述一、教育的概念(一)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学校、家庭、社会(二)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B )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B.初生婴儿吸奶C.成人学开汽车D.木匠教徒弟手艺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B )A.到电影院看电影B.幼蜂学筑巢C.师傅带徒弟D.课外活动学做航空模型(三)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本质——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四)教育的特点1.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2.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存在3.历史性:与社会的生产力和政治相关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B )A.永恒性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D.继承性(五)“教育”二字追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二、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一)教育者(二)受教育者(三)教育影响1.教育内容2.教育措施在教育系统的诸种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B )A.学生与课程B.学生与教师C.学生与教材D.学生与教学三、教育的起源(一)神话起源说——最古老(二)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三)心理起源说(四)劳动起源说——最科学、正确生物起源说1.基本观点:动物的本能行为2.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勒图尔诺)(英)沛西.能3.评价: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心理起源说1.基本观点: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2.代表人物:(美)孟禄3.评价: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劳动起源说1.理论依据: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2.基本观点:劳动3.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1.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的学说是(B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需要起源说2.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A.孟禄B.沛西・能C.利托尔诺D.华生四、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一)原始社会(二)古代社会(三)近代教育(四)20世纪世界教育(一)原始形态1.无独立、无专门化、无阶级性2.目的:为了生产和生活3.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二)古代教育:奴隶+封建1.中国2.印度3.埃及4.希腊、罗马中国夏代——学校教育形态的产生商朝(殷朝)——考古材料确切证实。
强化提高 教育心理学 答案
2017年系统精讲班教育心理学强化提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一位教师在讲“摩擦力”一节时,一开始就提出:“把一个一吨重的铁球放在地面上,一只蚂蚁能不能推动它?”在学生响应后,接着问:“如果地面非常光滑呢?”这位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解析】1.题干中教师运用的是启发性原则。
这是一道教育学的题目。
题干中教师通过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找到答案就是启发性原则,这是标准性特征。
D 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并不是特别明显。
理论联系实际一般是理论应用到实际中。
但实际生活中没有蚂蚁推一吨重的铁球。
所以一般出现问题情境都是启发性原则。
这个知识点在教育学原则会给大家重点讲。
【选C】2.尽管个体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和优势领域上往往是有差别的。
例如,有的学生反应敏捷,有的学生反应迟钝;有的学生开朗活泼,有的学生沉着内向。
这反映了个体心理发展的()。
A.不平衡性B.方向性和顺序性C.个体差异性D.协调性【解析】2.题干中“有的……有的……”体现的是人和人之间不一样,就是个体差异性。
A项不平衡性主要掌握的是关键期。
有的时期发展快,有的时期发展慢,发展最快的时期就是关键期。
B项方向性和顺序性指的是先后,“先……后……”,“由……到……”。
D项没有协调性这个特征。
心理发展特征还包括阶段性。
互补性是教育学身心发展的特征,心理发展没有互补性。
阶段性给的是某一个年龄段或某一个学段的特点或矛盾。
【选C】3.某小学老师每天下午都会带着同学们去附近散步,看见花,就告诉他们如何区分雄蕊和雌蕊;看见蜜蜂,就告诉他们蜜蜂是如何帮助花朵授粉的。
该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演示法C.练习法D.参观法【解析】3.这是教育学的题目。
【选D】4.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心理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粉笔刘新 教育心理学讲义
粉笔刘新教育心理学讲义1. 简介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旨在提供有关教育实践的科学依据。
粉笔刘新教育心理学讲义将带您深入了解这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2.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当时,教育家们开始意识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并非完全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而是与内心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他们开始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育中。
3.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教育心理学涉及众多的理论框架和模型,以下是其中几个常见的:3.1. 发展心理学理论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的心理发展过程。
其中,著名的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它们对于教育者理解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2.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探讨了如何获得知识和技能。
其中,行为主义理论关注外部刺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认为行为是通过刺激和响应的机制形成的。
认知学习理论则关注学习过程中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意义构建,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
3.3. 动机和情感理论动机和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探讨了个体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如何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决定。
情感理论研究个体的情绪和情感对学习和行为的影响,培养积极情感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效至关重要。
4. 教育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实际教育中,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4.1. 教学设计与评价教育心理学研究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帮助教师设计和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
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估方法和工具也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难。
4.2. 学科发展研究教育心理学研究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过程。
通过深入分析学生对不同学科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特点,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各种学科内容,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
到高的阶梯。
1.知识 知识是指学生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 具体事实、斱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 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记忆。
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
2.领会 领会是指学生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可以 借劣三种形式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 二是解释;三是推断。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 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3.应用
戒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Nhomakorabea第三节 选择教学策略
2.发现教学的教学过程 一般来说,发现教学要绉过四个阶段:
(1)创设问题情境;
(2)促使学生提出解答的假设;
(3)从理论上戒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
(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戒结果,在仔
绅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
第三节 选择教学策略
3.发现教学的教学原则:解释清楚;配合 学生绉验适当组细教材;适当安排教材难
第二节 组织教学过程
二、教学斱法 三、教学媒体和材料
一般来说,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
① 非投影规觉辅劣,如黑板、实物、模型、图形、表格、 图片以及提纲等。
② 投影规觉辅劣,如投影仪和幻灯机等。
③ 听觉辅劣,如录音机等。 ④ 规听辅劣,如电影、电规、录像以及多媒体计算机和进 距离传播系统等。各种媒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
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
例:刘老师是一个新老师。这天他在备课时写下这课的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分析课文、理 解课文的能力;(2)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刘老师这样写教学目标对吗?
答案:丌对。 解析:这是一个含糊觃定的目标。教学目标应该是关亍 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学目标应该反映学生学习的层次性;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
例:3、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可分为( A、接受 B、反应 C、形成价值观念 D、组细价值观念体系 )
中学教育心理学讲义课件
D、差异性
解析:表现为不同心理发展速度不同,也表现为
同一心理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样。
第二章 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4、少年期具有 充满 的特点,整个少年期 的矛盾。
答案: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
觉性与幼稚性。
第二章 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5、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由经验型向 理论型 型转化,并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C.差异性
E.平衡性
D.叛逆性
答案:ABC
解析:这是一道多选题。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
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定
向性与顺序性
第二章 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3、同一心理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 发展速率,这是指心理发展的( 不平衡性)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第一章 概述
6、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的作用。
答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创、 和完善时期。 答案:发展、成熟。 解析:教育心理学发展共经历四个阶段。 、
第一章 概述
8、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 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与教育实际相 结合。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 ) A、初创时期 C、发展时期 B、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答案:C
第一章 概述
9、美国心理学家 依据对 的研究,于 1903年著书《教育心理学》,后又扩充为三卷本 《教育心理学大纲》,着重探讨《人的本性 》、 、《个性差异与测量》。 答案:桑代克;动物;学习心理。
解析:桑代克是以动物做实验来奠定其教育心理
学基础的,其研究核心是学习心理。
第一章 概述
粉笔教师理论精讲心理学讲义--10.7普心1
第一节 感知觉
一 感觉 二 知觉 三 感知觉的关系和应用
当孩子看到鲜艳的紫红色大樱桃时,下列体现知觉的是( ) A.我要吃 B.真甜 C.颜色好看 D.哇,大樱桃
小朋友能区分橘子和橙子,依靠的是( )
A.感觉 B.知觉 C.视觉
D.味觉
一、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同时诱 导
相继诱 导
正诱导
负诱导
听音乐时,闭目倾听效果更好。 运动可以缓解认知活动的疲劳感。
闭目视觉休息,让听觉更好
小孩临睡前往往容易很兴奋,出 现所谓的“闹觉”现象。 安静后兴奋
动觉兴奋,让大脑休息,不活动 昨天在网吧玩了一夜,早上异常疲劳。
玩一夜兴奋,第二天疲劳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感觉的分类
感觉
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 内部感觉 运动觉、平衡觉、肌体觉
(三)感觉的一般规律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
一种能力
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
感受阈限 具体的值
绝对感受阈限
差别感受阈限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掌握知识: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2.绝对和差别 3.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关系 4.韦伯常数
二、心理学主要的流派
流派 构造 主义
机能 主义
行为 主义
代表人物 冯特 铁钦纳 詹姆士 杜威 安吉尔
华生
主要思想
1.心理学研究意识 2.内省法
地位 第一个心理学流派
1.心理学研究意识流
中学教学心理学第八章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重视学习策略的科学研究对解决当前 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是可以改迚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 习质量; 二是能更有效地促迚教师的教学; 三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収展。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三、学习策略的分类 许多学者对于学习策略的分类都提出了自己的看 法。当前较有代表性的分类是迈克卡等人l990年做出
可分的,如做笔记和写提要等实际上是两者
的结合。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组细策略:
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
1.列提纲
2.利用图形 (1)系统结构图。金字塔式 (2)流程图。从左至右,用箭头连接。 (3)模式图戒模型示意图。图解戒简图的方式。 (4)网络关系图。 3.利用表格 (1)一览表。 (2)双向表。 4.PQ4R方法
2.做笔记 3.提问 4.生成性学习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 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戒表象,如图形、图
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5.利用背景知诃,联系实际
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
(三)组细策略 组细策略就是在学习中整合所学新知诃 乊间新旧知诃乊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 诃结构。 当然,组细策略和精绅加工策略是密丌
元认知策略的这三个方面总是相互联系在
一起的。
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就是帮劣学生有效地管理 和利用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常用 的资源管理策略主要有学习时间管理、学习 环境的设置、学习劤力和心境管理、学习工
具的利用和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等。
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
(一)学习时间管理 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所谓独立性,是指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収,让学生
独立地来确定戒理解活劢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而丌能是 教师给予学生现成的模式。 所谓概括性,是指要丌断变更操作对象,提高活劢原 型的概括程度,使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提高其迁移价值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教材精讲-课堂管理(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课堂管理[视频讲解]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诸如教学管理、时间管理、环境管理和行为管理等等。
课堂管理的目标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时间、使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教师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首先设计规则和程序;接着教学生遵守规则和程序;然后是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旦出现了问题,教师应当正确处理。
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等,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的活动与措施。
一、课堂管理的相关概念课堂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多勒(Doyle,1986)描述了课堂的六大特征:(1)多维性。
课堂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标、爱好和能力,他们要共享资源,完成不同的任务,要进进出出教室。
(2)同时性。
与多维性有关。
课堂上很多事情都同时发生。
一个教师正在解释一个概念。
他还必须注意学生是否听懂了他的解释。
(3)快速性。
课堂生活节奏快,一件事情之后马上就有另一件事情发生。
教师一天之内和学生有着成百上千个即刻的交流。
(4)不可预测性。
例如,由于停电而灯灭了,学生突然病了。
或者窗外有隆隆的汽车声等等,都能打断课堂计划。
(5)公开性。
全班都看着并且评判着教师如何处理这些意外事件,因为课堂是公开的,学生总是在注意教师是否公正,是否偏心。
(6)历史性。
教师或学生作出什么样的行为,部分是依赖于以前发生的事。
教师对学生第15次迟到的反应要不同于第一次迟到。
另外,学生最初几周的表现会影响全年的班级生活。
2.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指班上各种心理学的和社会的气氛。
课堂气氛的类型与教师的领导方式有关。
在民主型的领导方式下,教师和学生确立合作性的学习目标,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又能相互交流,形成既活泼又严谨的课堂气氛;在专制独裁型的领导方式下,学生往往由于被忽略而产生抵触情绪,形成沉闷、低落的学习气氛;在放任型的领导方式下,学生学习不稳定,纪律松弛,学习效率低下,会形成无纪律、无目的的课堂气氛。
强化提高-教育心理学(题干)
2017年系统精讲班教育心理学强化提高一、单项选择题1.一位教师在讲“摩擦力”一节时,一开始就提出:“把一个一吨重的铁球放在地面上,一只蚂蚁能不能推动它?”在学生响应后,接着问:“如果地面非常光滑呢?”这位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尽管个体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和优势领域上往往是有差别的。
例如,有的学生反应敏捷,有的学生反应迟钝;有的学生开朗活泼,有的学生沉着内向。
这反映了个体心理发展的()。
A.不平衡性B.方向性和顺序性C.个体差异性D.协调性3.某小学老师每天下午都会带着同学们去附近散步,看见花,就告诉他们如何区分雄蕊和雌蕊;看见蜜蜂,就告诉他们蜜蜂是如何帮助花朵授粉的。
该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演示法C.练习法D.参观法4.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心理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的形成是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A.语言B.言语C.个性D.逻辑思维5.青少年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不再被简单地看做“孩子”,能够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首要任务是解决问题()。
A自我评价 B.自我同一性 C.自我意识 D.自我控制6.某学生做了一件好事,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
该老师运用的是()。
A.潜伏学习理论B.模仿学习理论C.建构学习理论D.观察学习理论7.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地进行猜想和尝试,随着尝试的进行,错误的反应越来越少,而正确的反应逐渐被保留下来。
这种关于问题解决过程的观点是()。
A.试误说B.顿悟说C.干扰说D.提取失败说8.下大雨的时候,小李被雨淋到,他迅速跑回家,发现自己并没有淋到很湿。
以后,每当下雨小李跑得很快。
这是()A.顿悟B.逃避条件作用C.正强化D.回避条件作用9.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宜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题型:选择、填空一、单选1.(浙江08)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是( D )A.高尔顿B.加涅C.华生D.桑代克2.(甘肃09)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C )A 卡普杰列夫B 桑代克C 乌申斯基D 维果斯基3.(浙江08)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4.(甘肃08)20 世纪20 年代到50 年代末,是教育心理学的(B )A 初创时期B 发展时期C 成熟时期D 完善时期5.(甘肃08)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编写者是(A )A.廖世承B.房东岳C.潘菽D.陆志伟6.(安徽06)教育心理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A )A.1903 年B.1913 年C.1914 年D.1900 年二、填空1.【湖南2010】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2.【2006 安徽】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是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与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题型:选择、填空一、单选1.(山西10)对客观事物做出判断时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这种认知方式是(C )A.场独立型B.发散型C.场依存型D.沉思型2.(河南09)少年期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是:(C )A.形象思维B.经验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辩证思维3.(山西09)少年期的年龄阶段是指(C)A.3—6、7 岁B.6、7—11、12 岁C.11、12—14、15 岁D.14、15—17、18 岁4.(C )是将个体的智力测验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
A.心理年龄B.比率智商C.离差智商D.智力年龄5.(甘肃09)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的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
这是指心理发展的(B )A.不平衡性B.定向性和顺序性C.差异性D.连续性6.(湖北)初中生在解决问题时已出现抽象思维,这种现象在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中属于那一阶段(D )A.感知—动作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7.(山西10)皮亚杰认为守恒概念的形成阶段在(C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8.(甘肃08)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守恒观念出现的关键是(C)A.多维思维B.自我中心思维C.可逆思维D.具体逻辑思维二、多选1.(山西10)研究表明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ABCD )A.连续性和阶段性B.定向性和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答案:ABCD三、填空1.(湖南07)按照维果茨基的观点,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三、判断1.(河南09)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智力结构有差异。
( 正确)2.(09 河南)“勤能补拙”充分说明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 错误)3.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
(错误)4、(山西10)非智力因素的总体水平与个体性别无关(正确)5、(河南10)情绪智力即情商,是影响人体成功的重要因素。
( 正确)6、(河南10)认知方式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方式有好坏之分。
( 正确)第三章学习与学习理论(上)题型:选择、简答一、单选1.(甘肃08 上小学)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D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2.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A )A 巴甫洛夫B 斯金纳C 桑代克D 苛勒3.(甘肃09 下中学)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D )A 准备律B 练习律C 动机律D 效果律4.(07 湖南)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的现象属于( B )A.分化B.泛化C.消退D.遗忘5.(09 大连)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
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A )。
A.言语信息;B.态度;C.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
二、多选1、(山西10)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AC)A 获得与消退B 强化C 刺激泛化与分化D 惩罚答案:AC2、(河南09)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主要有(BCD )A.有反复经验引起B.以语言为中介C.积极主动性D.掌握社会经验E 后天习得性答案:BCD三、判断1.(09 河南)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它所引起的行为及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暂时的。
( 错误)第二讲第三章学习与学习理论(下)题型:选择、简答一、单选1.(辽宁09)能够提高操作性反应的概率的各种手段、措施叫( A )A.条件刺激B.强化C.无条件刺激D.中性刺激2.【甘肃08】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得安排应该是(D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3.【甘肃09】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D )A 准备律B 练习律C 动机律D 效果律4.【山西10】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际则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反之,当此连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这种规律叫(C)A 效果律 B 练习律C 准备律D 应用律5.【09 大连】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或由学生发现;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得知识。
6.【2010 湖南】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A )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B、学生谐音法记忆单词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D、玩走迷宫游戏7.【2010 湖南】“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 C)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D、积极强化8.【辽宁09 】小刚一按时做完作业,家长就不再批评他,使他逐渐养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
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的( B )。
A.正强化;B.负强化;C.呈现性惩罚;D.取消性惩罚。
9.【辽宁09 】小林总是上学迟到,为此老师取消小林一次春游特权,以后他很少迟到。
这是运用了( D )行为原理。
A.正强化;B.负强化;C.呈现性惩罚;D.取消性惩罚。
二、多选1. 【吉林09】下列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有(ABC )。
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答案:ABC2.【吉林09】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ABCD )。
A.动机原则B.结构原则C.程序原则D.强化原则答案:ABCD3.【09 山东】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主要有(ABCD)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复制过程D、动机过程答案:ABCD三、判断1.【09 河南】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 错误)四、简答题1、【山西10】简述布鲁纳的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1)动机原则。
(2)结构原则。
(3)程序原则。
(4)强化原则。
第四章学习动机题型:选择、填空、简答一、单选1.【09 河南】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B )A.学习动机B.学习需要C.学习兴趣D.学习期待2.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将学习动机分为(C )A 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B 近景动机与远景动机C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D 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3.【山西10】学习动机有高尚和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依据学习动机内容的(B )A 作用B 社会意义C 动力来源D 个人的前途4.温纳认为学生的成功动机应当归因于(B )的因素。
A 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B 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C 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D 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5.【浙江08】韦纳归因理论中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是(D )A.能力B.运气C.任务难度D.努力6.【浙江08】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简单的学习来说,最佳的动机水平是(C )A.中等偏低的强度B.中等强度C.中等偏高的强度D.越高越好7.【甘肃08】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被称为(C )A.学习动机B.学习目标C.学习期待D.学习诱因8.【甘肃09 下小学】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最高级的需要为(D )A 生理需要B 爱与归宿的教育C 安全需要D 自我实现的需要二、多选1.【06 辽宁】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以下成分构成(ACE )A. 认知内驱力B. 交往内驱力C. 自我提高内驱力D. 获得尊重内驱力E. 附属内驱力答案:ACE 三、判断题1、【山西10】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果越好(错误)四、论述题1.【河南11 年】请结合实际谈谈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归因结果,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第三讲第五章学习迁移题型:选择、简答一、单选1.(湖北09 上中学)学生法语学得扎实、巩固以后,再学英语就更容易,这属于(A )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2.(山西10)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可以将迁移划分为(C )A 正迁移和负迁移B 同化迁移和顺应迁移C 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D 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3.(甘肃09)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是(C )A 一般迁移B 正迁移C 垂直迁移D 水平迁移4.(河南11 年)具有英语基础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学习德语的现象属于学习中的( B )A 定势B 正迁移C 记忆D 负迁移5.(山西10)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的现象属于:(B )A. 定势B. 正迁移C. 负迁移D. 心智技能6.(辽宁09)安德森的产生式迁移理论是(C )的现代翻版。
A.关系转换说B.经验内化说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7.(福建2010)迁移的经验类化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A.桑代克B.苛勒C.奥苏伯尔D.贾德简答题1.(福建2008)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2)学习材料的性质(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5)年龄特征(6)智力水平第六章知识的学习题型:选择一、单选1.(山西10)学生在学过“昆虫”的概念后,又来学习“蝉”这一昆虫,这种学习属于(B )A 上位学习B 下位学习C 并列学习D 符号学习2.(山西09)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是(B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感性知识D.理性知识3.“有意义学习”的概念是谁提出的?(D )A.布鲁纳B.杜威C.加涅D.奥苏伯尔4.(辽宁09)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是(C )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C.命题学习D.下位学习5. 利用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的直观类型是(B )A 实物直观B 模象直观C 语言直观D 抽象直观二、多选1.(山西10)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分为ABCA 符号学习B 概念学习C 命题学习D 总结学习答案:ABC第七章技能的学习题型:选择1.(09 安徽)阅读、写作、运算技能是( D )A 运动技能B 动作技能C 策略技能D 心智技能2.(山东05)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 )A 加里培林B 安德森C 加涅D 冯忠良3.(甘肃08 上小学)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D)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D.自动化阶段4.(福建2010)学生在学习一套体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