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第2课传统节日(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传统节日》是一首民谣,按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过节俗,表达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全文共八句,前七句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七个节日,最后一句和开头一句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眼又至。
课文句式长短相间,变化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
课文还配了两幅插图,一幅贴窗花,一幅赛龙舟,体现了传统佳节的热闹与喜庆,能唤起学生的过节记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
教学本文的主旨,是增进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喜爱。
作为识字课文,教师要结合本课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巩固多样的识字方法,比如生字“传”和“转、砖”结合,让学生巩固换偏旁识字,懂得触类旁通。
“巷”看图片识字,引导学生留心在生活中识字。
“祭”结合字理识字,让学生感受字形的演变,从而领略汉字的文化内涵。
结合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容易持久的特点,采取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的策略,从而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提高学生识字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15个生字,会写“XXX、舟、热、闹”这4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中提到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的先后给这些节日排序。
3.有感情朗读课文,当堂背诵一、二两句。
4.联系生活,选春节和元宵节,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激发对传统佳节的喜爱之情。
3、教学准备:ppt、节日名称贴纸、节日对应时间贴纸四、教学过程(一)初识“传统”,理解“传统”1.观看学生背诵古诗《元日》的小视频。
2.引出“贴对联”,认识生字“贴”。
3.从贴对联引出“传统”,认识生字“传统”读音指导:“传统”,一个前鼻音,一个后鼻音。
使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编口诀熟悉“传”。
比如:车来就是转,转动的转。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2、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4、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进入,解释课题师:孩子们,你们都喜欢过节吗?你喜欢什么节日?为什么?生1:喜欢春节,有压岁钱生2:圣诞节,热闹师:老师也有很多喜欢的节日,而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与节日有关的诗歌,请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写写节日两个字。
(板书)刚才大家说了好多节日,其实在我们国家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也形成了许多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再来写写“传统”两个字,注意书写的正确。
2、解释课题师:课题中的“传统”是什么意思?就请大家利用手头的字典查查它的准确含义,我们来找找谁是查字典小能手。
生:查字典(师小结:遇到难懂的词时,通过查找工具书能帮我们更好解释词语,这是种解词的好方法。
)3、解释“传统节日”师:传统是世代相传,从古代沿传下来的意思,那么传统节日是?生:从古代沿传下来的日子。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出示提示,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将书翻到31页,自由大声读课文,遇到不好读的耐心多读几遍。
2、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语师:请以为同学当小老师来领读生字,先读拼音再读词语。
3、开火车“挂红灯”巩固师:每到过年大街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咱们也来挂挂红灯,以开火车的方式看到哪个词,大声读出来。
生:开火车读词4、再读课文、标出几句话师:生字、生词都掌握了,再读一定有很大进步。
请同学们再次打开书大声读读课文,并用序号标出。
生:汇报、全文共8句话。
5、8人读文、标出节日师:8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用~~画出提到哪些传统节日。
部编版《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版《传统节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有些什么习俗?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这也是本活动的重点。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制作的手抄报等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快乐春节来回味1.师播放欢庆春节的课件。
2.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情景。
3.揭题。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在这一天,人们(引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设计理念:通过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喜闻乐见的欢度春节画面,用合家团聚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等活动场景,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伊始便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活动二:传统节日知多少1.师: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学情预设)虽然教师语气中强调了“中国”和“传统”两个关键词,但是学生仍有可能会说出一些非传统节日的名称,如儿童节、五一节等,教师先不置可否,引导学生再读题,找出关键词“中国的”、“传统的”,引导学生自查自纠。
师补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悠久的过程,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
2.按排好的顺序,叫一叫这些节日的名字。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腊八【设计理念: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而成的,并且让学生把从交流中获得的新知,在练习中加以巩固。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传统节日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春节是农历一年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
喜庆的气氛和丰盛的食品让人兴高采烈。
年夜饭是最重要的饭菜,还有饺子、汤圆等寓意团圆和美好生活的食品。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会在这一天吃汤圆、赏花灯。
人们也会玩猜灯谜的游戏,在传统文化中留下了美好的习俗。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带给人们欢乐,更让人们珍惜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文,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习俗;2.能够描述春节、元宵节的庆祝活动和各种美食;3.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为《传统节日》。
本节课将通过阅读理解、问答互动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活动。
教学过程1.热身启蒙:由教师问一些关于“春节”、“元宵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让学生默读本课文,理解文中涉及的生词和短语。
3.群体讨论:教师带领全班讨论春节、元宵节的庆祝活动和各种美食,让学生了解和描述这些节日的庆祝活动和文化习俗(例如:在春节吃什么食品;元宵节猜谜语的规则等)。
4.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集思广益,共同编写一篇简短的介绍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章,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5.总结检查:教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复盘,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强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重视。
教学评价本节课主要学习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活动,通过问答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课堂表达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表现评价或闭卷测试的方式。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活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从内心深处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传统的节日》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传统的节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传统的节日》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六个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述和丰富的图片,使学生了解各个节日的习俗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中的某些习俗和传统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我国六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正确认读和理解。
2.六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意义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创设节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3.任务型教学法:学生分组完成节日习俗的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课堂操练。
3.准备任务,用于学生分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的六个传统节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这些节日的了解和感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边读边引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对于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子,可以让学生反复阅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进行认读和朗读练习。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比赛,看哪组认读和朗读得更好。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六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意义,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回答。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部编版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手工艺品制作活动,如制作灯笼、粽子等,体验传统节日的氛围。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手工艺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部编版,本章节内容主要围绕我国的传统节日展开,包括以下内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习俗和相关的诗词、故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通过对比不同节日的习俗,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关,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和传承传统文化,是教学难点之一。教师可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如制作节日手工艺品、分享家庭节日故事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传承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理解透彻,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再次,关于学生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在诗词理解和表达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为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我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诗词朗诵、故事分享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表达和创造能力。
此外,关于课堂氛围的营造。在本次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勇于分享。但从课堂反馈来看,部分学生仍显得拘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通用12篇)
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通用12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通用12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传统节日》篇1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民间传统习俗。
2、通过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活动重点: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
活动准备:学生:传统节日的代表图片及相关资料,排练舞蹈、绘画、手工、收集古诗、春联等。
老师:1、各个传统节日的场面及传说的相关图片的课件。
2、收集或上网下载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过程:一、从实际生活出发,导入主题。
1、欣赏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
前几天我们刚刚过完的是什么节?(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2、提示课题——传统节日。
[导入部分选用儿歌,并结合学生过中秋节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与欢乐。
引发学生对节日的向往,激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研究兴趣。
]二、认识传统节日。
1、问题: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学生汇报课前准备的调查记录卡)2、明确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及资料汇报)通过课前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记录,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了较多的了解,能准确说出传统节日的名称及日期,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问题的答案,提高自我学习并概括能力。
三、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1、说一说你最了解哪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2、请同学们查阅传统节日习俗的更多资料。
3、学生汇报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演示课件)4、小结:每当节日到来,人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庆祝,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
[学生自己操作微机,提高了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培养了自信心。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初步印象得到进一步加深。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与教案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与教案一、内容概览课文《传统节日》是一篇描绘中国传统节日的生动文章,选入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文章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热闹场景和美好习俗。
文章开头先介绍了春节这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描绘了家人团聚、欢庆新年的温馨画面。
随后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依次展开,每个节日都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特色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比如元宵节的花灯璀璨,清明节的扫墓祭祖,端午节的龙舟竞渡等等。
接下来是课文的主题部分,通过对节日习俗的描述,传递了传统文化的韵味。
如春节贴春联、包饺子,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等,让读者感受到节日的浓厚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章还强调了这些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引导学生们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在教学方面,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特点,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文的朗读、背诵和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传统节日》是一篇富有情感、生动有趣的课文,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案设计也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1. 简述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性当我们翻开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时候,会发现其中一篇引人入胜的课文——《传统节日》。
这篇课文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还传递了深厚的文化情感。
那么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性究竟体现在哪里呢?首先这套教材是教育部组织专家精心编写的,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二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阶段,语文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
部编教材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旨在通过生动的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统节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传统节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通过阅读和讨论,增加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珍惜、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在了解和理解传统节日的基础上,感受到国家文化的丰富和多彩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了解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即传统节日,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个节日。
•教师介绍: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节日,今天我们要学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2. 学习(20分钟)•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的多彩性与文化内涵。
•教师发放几张彩图或照片,让学生认真看图,介绍图片中展现的传统节日内容,例如春联、糖果、灯笼、粽子等。
•教师播放关于传统节日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对传统节日有更直观的认识。
3. 分析(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每个传统节日的学习内容。
•根据教材,分别介绍和理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起源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思考节日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和意义。
4. 实践(10分钟)•教师设置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作传统节日相关文化品,例如做手工灯笼、画春联等。
•实践结束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文化品,并互相交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5. 总结(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并分析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四、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实践作品评价和课堂表现评价。
•评价标准:实践作品需要具有节日特色,制作精美、具有文化内涵;课堂表现需要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听讲,对节日文化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课程设计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更多关于传统节日的知识,也增加了学生对文化的钟爱度,提升了教学实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纪下册《传统节日》教案
《传统节日》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敬、转”2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多方式朗读,感受传统节日营造的氛围,了解传统节日承载的中华文化,提升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分享背诵的关于节日的古诗(二)激趣导入,随题识字感谢刚才几位同学的分享!在这些同学们说的节日里,有一些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世代相传的节日,那就是传统节日。
(板书:传统)齐读课题,请同学们看这两个生字。
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们呢?预设:加一加组词:统一、系统换一换:“转、砖”让我们把这两个生字送回课题一起再读一读吧!(再次齐读课题)你们的声音真响亮!(三)新授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本课是根据传统民谣改编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圈一圈民谣中写了哪几个传统节日。
预设: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共7个节日。
前七句话每一句话都是一个节日,节日后面紧接着习俗。
我们在朗读时,要有节奏,还可以重读节日,谁来试试?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你对节日的强调!2.随文识字(1)红红火火中国年春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你知道春节是哪一天吗?预设:正月初一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句。
(师出示课文第一句,生齐读)(出示生字“贴”),孩子们,看,老师把板贴贴在黑板上,这就是“贴“。
春节里,人们除了贴窗花,还会贴什么?预设:贴福字、贴年画、贴春联你是怎样过春节的?预设: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贴窗花,放鞭炮、吃饺子、你还知道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呢?拜年、压岁钱、吃年夜饭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就是“传统习俗”。
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男生读前半句,女生读后半句。
“欢笑”能看出人们过节时怎样的心情?红红的窗花,红红的鞭炮,红红火火中国年!让我们用欢快的语调齐读这一句,注意“春节”重读(2)小组合作,共话节日过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一个接一个地到来了,这些节日又是怎样过的?以小组为单位(5人一个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2.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
文化底蕴。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3.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作为识字课文,仍然需要以识字与写字为教学重点,引导学
生巩固多种识字方法。看图识字可引导学生留心在生活中识字。 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的策略,从而 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一个相对良好的状态,提高学生识字的效 果。
教学设计
学校名称
课例名称 《传统节日》
部编版 2017 年
章节 识字第 2 课
年级
二年级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 15 个生字,会写“贴、街”等 9 个字,会
写“节日、春节”等 10 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 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三)再读:学习课文,读出节奏,找出节日顺序 分段落深入学习,了解传统节日,练习朗读、说话 1.学习我国最隆重、最盛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一春节, 教学时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小朋友,图上画的小朋友们在 干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春节这一天还有哪些风俗呢?春节是 几月几日呢?最后再交流: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体会应该以 一种什么语气读这一个节日。 2.学习其他节日时和学习春节的方法相似。 3.拓展延伸:这些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个?说一说你是怎 么过节的? (设计意图:探究学习,在充分诵读的过程中,结合已有的 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感悟主动去寻找想要探索的答案,激发学 习主动性。) 在本堂课中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 位。让学生通过图片和生活实际或情境进行说话训练和朗读训 练。在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 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学生的 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不足的是课前 没有让学生充分的搜集资料,对学生的情况估计不够。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案 docx.
《传统节日》教案《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和书写“传、统”等 15 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并书写 15 个生字,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和习俗。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春节相关视频,询问学生视频中展示的是什么节日,引导学生说出春节。
2.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课文《传统节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2.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4.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如加一加、换一换、编儿歌等。
5.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重点指导“街”“舟”“转”等字的写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它们的时间和习俗分别是什么?2. 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答案。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列出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和习俗。
(四)深入研读,理解课文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仔细阅读相关段落,说说这个节日有哪些习俗,自己是怎么过这个节日的。
2.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如春节的团圆、元宵节的热闹、清明节的缅怀等。
3.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传统节日的魅力。
(五)课堂小结1. 学生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
2. 教师总结:这篇课文让我们了解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案【三篇】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农历一月一日)、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清明节(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等。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传、统”等_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准备掌握中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课件: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照片。
2.同学们,你们从图片看到了什么?能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吗?(学生自由讨论)这些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哪位同学来说一说?3.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4.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
(“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
)二、读儿歌,随文识字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要求: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词多读几遍。
2.自读检查。
(1)指名轮读,一人一句。
相机正音。
(2)同桌对读,正音。
3.出示带生字词语,认读字词。
(1)带拼音读词语。
打乱顺序读词语。
(出示课件)传(chuán)统(tǒnɡ)贴(tiē)窗花大街(jiē)小巷(_iànɡ)祭(jì)扫(sǎo)赛龙舟(zhōu)艾(ài)香满堂(tánɡ)乞(qǐ)巧(qiǎo)牛郎(lánɡ)织女月饼(bǐnɡ)赏(shǎnɡ)菊(jú)转(zhuǎn)眼团(tuán)圆热(rè)闹(nao)(2)去拼音读词语。
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案【三篇】]
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案【三篇】]ff0000"> 篇二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传统节日的知识。
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背诵课文,了解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教学课时两课时。
②传统(tǒnɡ)节日①春节②到,人欢笑,贴(tiē)窗花,放鞭炮。
段导读:写过春节时的习俗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元宵(xiāo)节,看花灯③,大街小巷(xiànɡ)④人如潮。
段导读:写元宵节的习俗。
清明节⑤,雨纷纷,先人⑥墓前去祭(jì)扫。
段导读:写清明节的习俗。
过端午,赛龙舟(zhōu)⑦,粽子艾(ài)香满堂(tánɡ)飘。
段导读:写端午节的习俗。
七月七,来乞(qǐ)巧(qiǎo),牛郎(lánɡ)织女会鹊桥。
段导读:写七月七的传说。
过中秋⑧,吃月饼(bǐnɡ),十五圆月当空照。
段导读:写中秋的习俗。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shǎnɡ)菊(jú)去登高。
段导读:写重阳节的寓意和习俗。
转眼⑨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⑩真热闹。
段导读:写新春阖家团圆。
教学内容1.会读“传、统”等14个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激趣导入,走近课文师: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请同学们猜猜诗中所写的是什么节日?生:重阳节。
师: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其实,祖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了解祖国传统节日到底有多少。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朗读课文。
(1)要求:朗读本课,可以诵读为主。
朗读指导:以轻快的声音,亲切的语气反复诵读本文。
三字一句,三字一句,再七字一句,长短不一,很有韵律感。
在读的时候,大家仔细体会。
老师范读。
指名读。
齐读。
师点评。
(2)找一找,课文中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
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传统节日》教案
《传统节日》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传、统”等13个生字,会写“春、节、街、夜”等7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了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难点:了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教学准备:教师:相关节日景物的图片或录像,生字、新词卡片。
学生:观察生活中不同人群过节的习俗,收集相关的故事或传说。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认识13个生字。
一、激趣导入。
1. 猜谜语:谜底是“日”字,引出“节日”这个词语。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请大家来猜一猜:日每添一度,人人笑嘻嘻(打一词语)是什么?生:节日。
2. 板书课题,认读词语。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范写“传”字,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 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纠正字音。
重点注意多音字“巷”和变调的字“街、庆、举”。
注意轻声音节和儿化音节。
如“端(duān)午”“街(jiē)坊”“赏(shǎnɡ)月”。
3. 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指名读生字词,去拼音读生词。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读。
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春节前夜张灯结彩赏月放鞭炮包饺子猜灯谜举国欢庆普天同庆喜气洋洋团团园园三、了解大意,学习生字。
1.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了解大意。
说说课文写了我国哪些传统节日。
教师随机出示四季图(或相关图片)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图片或课件。
指名说。
(春节、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清明前后)、端午节(五月五)、中秋节(八月十五)、春节前夜)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相关句子:“春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赏灯猜谜是必不可少的习俗。
”“清明时节,人们常到祖先的坟墓上去扫墓,以表示对故人的怀念。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挂上艾草和香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设二:元宵节小组成果展示。
(1)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2.中秋节的月亮自古以来寄托了人们望月思乡的美好感情,关于中秋夜的月亮,文人墨客们也用他们的动人的笔墨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中秋望月思乡的古诗你们又有多少了解呢?微 信关 注公 众号:好老师好童学教学团队,每日免 费领取教学 教辅资料
展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人教(部编版)
教学课题
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写自己过节的经历,如,中秋节、春节、端午节、元宵节等。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生活。
2. 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在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并能把自己的心情或所得恰当地表达出来,要表达真情实感。
本单元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民族的传统节日。那么,想一想你都参加过哪些节日活动?今天我们就选择你记忆最深的一个有意义的节日,有序地把过节的过程写出来,也可以写在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
二、明确范围,讨论理解
1.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
提示:在介绍自己知道的节日时,要从节日的来历、形式、特色以及自己参加过哪些节日或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场面、情景几方面来说,说时要有一定的顺序。
(2)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雄伟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这里有几副春联,谁来为我们读一下?
(3)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把收集的几幅年画张贴在墙上,学生欣赏,交流评议。)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总结:太棒了,同学们!你们那认真的研究态度令老师感动!通过这次综合性活动,大家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有了很深的认识,相信以后大家与家人共度这些传统节日的时候,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也一定会在大家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
一、提供范例,打开思路
通过研究,我们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了深刻的了解。接下来我们来动笔写一写过节的情景。可以写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板书:过节过程,节日故事
预设一:春节组同学展示交流:
1.谈话过渡: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那么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春节组的同学一起了解一下春节习俗!
(1)展示故事:关于春节,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每到除夕就出来伤害人命。一年除夕,来了个老人。他在门上贴上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大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逃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祈求来年的幸福平安。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展示耍龙灯和扭秧歌的图片。)
预设三:端午节组的同学交流展示。
1.赛龙舟:看!龙舟队员们争分夺秒、奋勇拼搏、不畏艰难、勇往直前。飞溅的浪花,飞舞的龙旗,飞驰的龙舟,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呐喊声,与岸上欢乐的人群,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龙舟竞渡风俗画。再看!这一队,他们虽然落后了一些,可却并没有放弃,依然勇往直前。近了,更近了,后面这一队终于赶上前一队了。这些比赛的名次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展示龙舟队员们团结一致的精神,共同拼搏的乐趣以及他们划龙舟的高超技巧和对端午节的重视。
2.包粽子:看,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放进了一颗红红的枣。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鱼肉粽。粽子熟了,一掀锅盖,我们仿佛闻到一股清香。
预设四:中秋节组的同学交流展示。
1.中秋夜人们吃月饼,代表团圆。月饼又叫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传说,月饼是为了纪念古代奔月的嫦娥仙子。人们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融为一体。中秋之夜遥望玉盘似的明月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看,这就是月饼的图片。
以奖励小礼物的方式出灯谜:()
·内里有人(打一字)谜底:肉
·伞兵(打一成语)谜底:从天而降
·农产品(打一成语)谜底:土生土长
·初一(打一成语)谜底:日新月异
(2)元宵节的食品。
在元宵佳节我们都会吃一种传统的美食——汤圆。北方称之为元宵,而南方则称之为汤圆,最大的区别是汤圆是手工作成的,馅料是软的,而元宵馅料预先制好,晾干并切成小四方块,然后置于机器中滚上面粉即成。(各种汤圆的图片)
这真是灯的海洋,千万条金黄色闪光灯从六七米的“高空”悬下,如瀑布一般。瞧,那一盏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离不开好词佳句,老师这里有一些节日的精彩瞬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我和爸爸、妈妈出门去玩,我们一出门,就看到街上非常热闹,空气里弥漫着炮竹的硝烟味,人们都穿上节日的新装,个个喜气洋洋。对于我们孩子来说,新年更高兴了。我手上拿着红艳艳、黄澄澄、绿莹莹的气球,笑个不停。
3.题目自拟。
重点难点
让学生学会并能正确运用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经过表达完整,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
生:看自己过节日的照片或询问父母,确定所写的节日,回忆自己过节时的情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中华民族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人民,同时也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其中包括许多很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蕴含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有的甚至具有传奇色彩,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最朴实的真挚情感和美好愿望。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的节日吗?(自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