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浙商文化的丰富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浙商文化的丰富内涵
————以娃哈哈集团为案例
摘要:浙商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的商人文化。浙商文化既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又带有浙江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的气息。本文试图通过以娃哈哈集团为案例,展开浙商文化丰富内涵的研究。从娃哈哈集团的“家文化”管理理念,建立自主品牌,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三个方面来体现浙商文化独特的内涵。
关键词:浙商文化;丰富内涵;管理理念;自主品牌;社会责任感
浙商以独特的创业实践创造了独有的浙商文化。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浙商以其一贯的敏感和迅捷,用新兴文化中蕴含的崭新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想象力,对浙商文化进行着新的演绎。而娃哈哈集团是其出色的代表,本文通过阐释它独特的“家文化”管理理念;建立自主品牌,提高竞争力;捐献善款,帮助贫困地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来详述浙商不一样的企业文化和浙商文化。
一、“家文化”管理理念
娃哈哈一直被称作是一个“家”,宗庆后是这个“家”的“大家长”,娃哈哈的全体员工都是这个“家”的孩子。很多人都把这种“家”的比喻等同为娃哈哈是一个家族式企业的说法,其实是一个误解;娃哈哈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家”,是因为它拥有如家一般的温暖、和谐,以及共同奋斗振兴“大家”的团队精神。
在娃哈哈集团,“四种关系”是企业构造“和谐”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娃哈哈集团提出了一个“家文化”的理念,即“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在积累巨大财富的背后,致力于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企业样本,也是娃哈哈创业20年来所追崇的一个目标。金顺星告诉记者:“遵循这个理念,集团对职工生活上给予关心、工作上给予帮助、管理上以人为本,处处体现人性关怀。” 据了解,早在前几年,娃哈哈每年用于员工生活、发展和工资等方面的投入平均每人就达到了9万多元,“所有的员工都有良好的福利待遇,目前娃哈哈分给单位员工的住房就达2000多套,在即将建设的浙江海盐基地,还将兴建一批专为外来务工者提供结婚用房的住宅楼”。[1]
娃哈哈集团一位从事政工工作的员工表示,除了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之外,娃哈哈集团内部员工的精神生活也很富足,在处理内部员工关系上也独具人情味,这使得集团上下始终拧成一股绳,目光紧盯着企业的长远发展。该员工透露,娃哈哈员工的待遇也许不是最好的,但员工流失率却是相当低的,“我们有任何建议和问题,都可以通过畅通的渠道直接传达到管理层。” [2]
娃哈哈集团把儒学中的“家文化”理念引进到企业管理中,让企业这个“大家”和职工这个“小家”融合在一起,让企业“大家”成为职工“小家”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主要来源。体现了对人的关怀与尊重。重视感情投资,创造条件尽量满足职工的需求,努力搞好职工福利,建有职工家庭档案,职工家里遇困难,领导会登门造访,帮助解决困难。“家文化”带给职工的不仅是缕缕温情,还向职工传递一个信息:你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命运就掌握在
你手里。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中所有的成员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念,在这个共同的价值观念激励和诱导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总之,娃哈哈集团十分重视人性化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并将之切实落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平时员工的生活中去,从而形成了追本溯源的企业文化合力。
此外,浙商在他乡发展,特重人伦价值,讲血缘、地缘,树立“隆帮”精神,凭着自身的团结,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求得共同生存和发展,也使中华传统文化群体本位得以发扬光大。
二、建立自主品牌,提高竞争力
商界有一个传言,说是在全国各地同时展开一个调查,从大江南北,到西部边陲、东部沿海,同时摘录商场、店铺的商品商标,可能随处可见的商标最多只会有3个,而其中肯定有一个是“娃哈哈”;在过去的15年里,让每个中国人都掏钱买过的品牌不会超过三种,而“娃哈哈”也可能是其中的一个。
“娃哈哈”,向人们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名牌,什么是名牌真正的力量。
娃哈哈集团在全国27省市建有70余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形成“销地产”格局,同时,在市场推广上采用独特的确保分销商利益的“联销体”策略。二者形成了快速进入市场的物流系统和高效运转的销售网络。不少人把娃哈哈的成功归因于此。然而,宗庆后则认为这是表面现象。在他心中,“娃哈哈”品牌扎根中国人心的原因是六个字:“大众化,高品质”。
所谓大众化,就是要让娃哈哈产品遍布全国各地,消费者在什么地方都能看得见、买得到,就是要让娃哈哈产品价格便宜,人人都能消费得起;所谓高品质,就是要让娃哈哈产品真正有使用价值,要有可靠的质量保证。宗庆后有一句口头禅:生产出真正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细分市场,不同的品牌也有不同的目标人群。“娃哈哈”最可珍贵的是,在存在东西差别和城乡差别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不断缔造着最多数认可的且够得着的价值。
可口可乐前总裁杜达夫曾说过:“将来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唯一对手可能是来自娃哈哈的挑战。”宗庆后和他所创办的娃哈哈,已成为中国饮料业乃至中国经济活动中的”强势力量”。很多人对于娃哈哈的了解,来自于娃哈哈的产品,因为在中国任何一个最角落的鸡毛小店,你都可能发现娃哈哈的产品。
娃哈哈集团专业打造的企业协同办公平台将工作流程管理、企业内容管理、项目管理、协同办公等诸多功能模块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流程管理、指令流转、发布公文、绩效考核的完美结合,使得微宏协同办公平台有效融入娃哈哈集团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提升其执行力和核心竞争力。包括ERP、HR等,有效整合在一起,消除企业信息孤岛、整合企业信息资源。
宗庆后运筹娃哈哈的方法被称为”宗氏兵法”,而娃哈哈的企业运作模式又被人们称做”
娃哈哈模式”.。”娃哈哈模式”在一个神话破灭的年代创造了一个企业崛起的新神话,其核心的价值理念和企业方法,是了解中国市场现状的一把钥匙。几乎所有娃哈哈人对自己的企业都有着一种天然的自信:“娃哈哈的东西别人永远也学不了。”[3]别人学不了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一个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一点上,娃哈哈无疑是中国饮料业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三、捐款帮贫,有着崇高责任感
近些年,娃哈哈集团在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也在同步增长,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2005福布斯中国慈善榜”中也频频露面。一切尽如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一贯推崇的——“做善事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因为企业生存于社会,就应当回报社会”。[4]
娃哈哈集团的不少员工至今还记得这样一个温馨的场面:2003年11月19日,“娃哈哈”号爱心航班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起飞,5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搭乘那趟班机,前往韩国开始了他们的“生命之旅”,宗庆后则亲自到机场为他们送行。
娃哈哈集团一位熟知内情的人员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娃哈哈集团与韩国非营利性儿童福利组织“韩国儿童保护财团协会”签署协议,共同资助杭州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赴韩免费治疗。第一批赴韩的5名患儿是由杭州慈善总会在各儿童福利院挑选出来的孤儿以及贫困家庭的患儿。另据了解,当时治疗每名患儿的平均治疗费用为5万美元。
娃哈哈集团外联部副主任单启宁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热衷于慈善事业是娃哈哈一贯的作风。2003年“非典”期间,娃哈哈曾一次性捐赠了市值900万元人民币的商品;2005年1月份,娃哈哈集团向印度洋海啸灾区捐赠近千万元的纯净水和童装。
根据胡润“2005中国内地慈善家排行榜”,宗庆后的捐赠金额是4340万元,主要捐赠领域是健康、教育、文化事业等。但事实上,近些年来,娃哈哈集团仅在社会公益事业上的投入就超过了2亿元。
除了对社会需要帮助的人和地区进行捐助,提高企业形象,娃哈哈还进军西部,帮助他们扶贫脱困,又扩大了市场范围。浙江是资源小省,土地、能源资源十分有限,后来成了众多企业发展的瓶颈。而娃哈哈却显得游刃有余,这主要得益于宗庆后超强的战略眼光。在西进涪陵的成功基础上,娃哈哈抢占先机“跳出浙江”发展。1997年以来,在西进涪陵的成功基础上,娃哈哈再接再厉,在三峡坝区湖北宜昌、国家级贫困区湖北红安、四川广元、吉林靖宇及沈阳、长沙、天津、河北高碑店、安徽巢湖等22省市建立了40余家控股子公司,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外地分公司的产值占到整个集团公司的近一半,不仅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同时也使娃哈哈实现了销地产,发展成为中国最大、最强的饮料企业,取得了“双赢”,达到了互惠互利的目的。
崇高的责任使命感,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宗庆后是当之无愧的“西部开发功勋浙商。作为民族品牌的杰出代表,娃哈哈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