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的生物学形态特征
真菌的特征
![真菌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54bcc4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e.png)
真菌的特征真菌(Fungi)是自然界中最丰富多样的类群之一,其数量超过了植物和动物。
它们由一个或多个核心细胞构成,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
由于它们拥有独特的生理和生态特性,真菌被归为一个单独的类别,位于植物和动物之间。
它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生物,特别是植物,从而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真菌的结构特征真菌的结构可以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外壳和内部细胞。
外壳是由几个细胞层构成的,它们可以在真菌的外表上产生不同的形状和纹理。
内部细胞可以由细胞膜、细胞器和遗传物质构成。
真菌的结构通常由特殊的器官构成,如菌丝、喙、担子和孢子囊。
真菌也可以产生特殊的组织结构,如菌头,它们可以影响真菌的性状。
真菌的分类特征真菌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根据真菌的形态,它们可以分为两大类: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
单细胞真菌通常具有一个细胞质,而多细胞真菌则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核心细胞。
根据真菌的生存环境,真菌可以分为室内真菌和室外真菌。
根据其繁殖方式,真菌可以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类。
根据其营养来源,真菌可以分为营养菌、吸收菌和混合营养菌三类。
真菌的生物学特征在培养环境中,真菌的生长特征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的生长可受到光、温度、湿度、氧气等因素的影响。
真菌的生长通常有三个状态:萌发、增殖和衰老。
它们萌发需要较低的温度条件,而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它们可以增殖和繁殖,而在冷却的条件下它们可以衰老。
真菌的繁殖方式有多种形式,如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有性无性繁殖和同源繁殖。
这些繁殖方式有助于真菌的生活环境调整,促进真菌的繁殖和迁移。
真菌的生态特征真菌的生态特征对其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它们可以感染植物,造成病害,也可以在植物和土壤中形成共生关系。
它们能够帮助植物利用氮、磷、钾等营养物质,还可以防止植物受到损害。
此外,它们还可以参与腐解有机物,释放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等。
综上所述,真菌具有独特的结构、分类、生物学和生态特征,可以与植物和动物之间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对环境生态系统和土壤营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病理学菌物与真菌的区别
![植物病理学菌物与真菌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767d71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5.png)
植物病理学菌物与真菌的区别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疾病的科学,而菌物和真菌是植物病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菌物和真菌的区别。
一、定义和特点菌物是指植物病原真菌在寄主体内或体外形成的菌丝体、孢子体等菌落形态的总称。
而真菌是植物病原菌物中的一种,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真核生物。
二、分类特征菌物主要包括病原菌、腐生菌和寄生菌等。
其中,病原菌是指能引起植物疾病的菌物;腐生菌是指以植物残体为营养来源的菌物;寄生菌是指以植物为寄主并通过寄生方式获取营养的菌物。
而真菌是按照生殖方式和菌丝形态来进行分类的,主要分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糠秕菌门和霉菌门等。
三、生物学特点菌物的生物学特点是具有生殖体和营养体两种形态。
生殖体是指菌物的有性生殖结构,包括菌丝、孢子等;营养体是指菌物的无性生殖结构,包括菌核、菌落等。
而真菌的生物学特点是具有菌丝体和孢子体两种形态。
菌丝体是由细长的菌丝组成,能够在寄主体内或体外生长繁殖;孢子体是由孢子组成,是真菌的繁殖结构。
四、病害类型菌物引起的病害类型多种多样,包括炭疽病、霜霉病、锈病等。
而真菌引起的病害也非常广泛,包括褐腐病、白粉病、黑穗病等。
五、致病机理菌物致病的机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分泌毒素导致寄主组织的死亡;另一种是通过侵入寄主体内并利用其营养物质导致寄主组织受损。
而真菌致病的机理主要是通过菌丝的侵入和孢子的感染,导致寄主组织发生病变。
六、防治方法菌物引起的病害可以通过多种防治方法进行控制,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化学防治主要是利用杀菌剂来杀灭或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天敌、拮抗菌等生物制剂来控制病害;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而真菌引起的病害的防治方法与菌物引起的病害相似,也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菌物是植物病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植物病原真菌在寄主体内或体外形成的菌丝体、孢子体等菌落形态的总称。
而真菌是菌物中的一种,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真核生物。
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精心整理]
![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精心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9bc79e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6.png)
木霉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粘孢菌类,是一类普遍存在的真菌。
绿色木霉是木霉菌中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一种,目前在工业、农业和环境科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绿色木霉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腐生于木材、种子及植物残体上。
绿色木霉能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酶系,如:纤维素酶、几丁质酶、木聚糖酶等。
绿色木霉是所产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的菌株之一,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降解作用,目前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
同时,绿色木霉又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拮抗微生物,在植物病理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种:产生抗生素;重寄生作用,这是木霉菌作为拮抗菌最重要的机制;溶菌作用;竞争作用。
纤维单胞菌属拉丁学名[Cellulomonas (Bergey et al.,1923),Clark,1952] 在幼龄培养物中细胞为细长的不规则杆菌,0.5~0.6μm×2.0~5.0μm,直到稍弯,有的呈V字状排列,偶见分支但无丝状体。
老培养物的杆通常变短,有少数球状细胞出现。
革兰氏阳性,但易褪色。
常以一根或少数鞭毛运动。
不生孢,不抗酸。
兼性厌氧,有的菌株在厌氧条件下可生长但很差。
在蛋白胨-酵母膏琼脂上的菌落通常凸起,淡黄色。
化能异养菌,可呼吸代谢也可发酵代谢。
从葡萄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都产酸。
接触酶阳性。
能分解纤维素。
还原硝酸盐到亚硝酸盐。
最适生长温度30℃。
广泛分布于土壤和腐败的蔬菜。
康宁木霉菌丝有隔膜,蔓延生长,广铺于固体培养基上,菌外观为浅绿,黄绿或绿色,反面无色,分生孢子.梗为菌丝的短侧枝,其上对生或互生分枝,分枝上又可继续分枝,形成2级,3级分枝,分枝末端即为瓶状梗.分生孢子由小梗相继生出面,靠黏液把它们聚成球形或近球形的孢子头,分生孢子卵形成椭圆形,壁光滑.单个孢子近无色,形成堆状为绿色,与此相似的还有绿色木霉!此菌有很强的纤维素霉及纤维,二糖淀粉酶等,它能利于农副产品,如麦杆,木材,木屑等纤维素原料,使之转变为糖质原料佛州侧耳子实体覆瓦状丛生。
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农业控制中的应用
![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农业控制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565708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f.png)
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农业控制中的应用植物病原真菌,指的是对植物有害并可引起病害的真菌。
这些真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起病害,如在植株上生长并侵入植物体内,产生毒素和蛋白质质量来破坏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等。
在农业生产中,植物病原真菌是造成大量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它们在农业控制中的应用。
一、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征1.形态特征植物病原真菌的形态多种多样,根据菌丝的生长方式可分为两类:单核菌丝和多核菌丝。
单核菌丝是由一个细胞核控制细胞生长的,各单核菌丝形成一列构成菌丝;多核菌丝则由多个核融合形成,核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互相影响。
此外,植物病原真菌不仅会形成菌丝,还会产生分生孢子、壳孢、胶球等结构,不同结构在真菌的生存、交配和传播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生长环境植物病原真菌在环境中的生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们对土壤的pH 值、湿度、空气中的温度、光线等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适应性。
一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善于在高湿度、高温度的环境下生长,另一部分则喜欢在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繁殖,这也是它们在农作物生长阶段和气候变迁期间增殖和传播的原因之一。
3.侵染方式植物病原真菌入侵植物的方式有很多,它们能够通过土壤、种子、昆虫、风等途径感染植物,其中以土壤埋伏、子孙传播以及通过昆虫传播的方式最为常见。
二、植物病原真菌在农业控制中的应用1.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防治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防治方法是一种绿色的治疗手段,它不会破坏环境、不会污染作物和土壤,因此在现代农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大量研究表明,利用天然的植物病原真菌进行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几乎所有的植物病原真菌都可以被用作生物防治剂,例如Trichoderma、Beauveria bassiana、Metarhizium等。
2. 真菌菌株的分离和鉴定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对于药物筛选、疫情监测和病因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微生物学真菌镜检
![微生物学真菌镜检](https://img.taocdn.com/s3/m/e6fef0c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0.png)
微生物学真菌镜检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而真菌是微生物学中的一类重要微生物。
真菌是一类具有真核细胞结构的生物,包括了酵母菌、霉菌和伞菌等。
镜检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手段,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因此,微生物学真菌镜检是研究真菌的一种方法,本文将从真菌的特点、真菌镜检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真菌的特点真菌是一类独特的微生物,与细菌、病毒等其他微生物有着明显的区别。
真菌在形态上多为菌丝状,有时也可以呈现为单细胞的酵母菌。
真菌的细胞壁由纤维素和壳聚糖构成,这也是真菌与细菌的重要区别之一。
此外,真菌在生物学上被归纳为真核生物,与人类和动物的细胞结构相似。
二、真菌镜检的方法真菌镜检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真菌形态和结构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直接镜检和培养镜检两种。
1. 直接镜检直接镜检是一种简便的真菌镜检方法,适用于临床和实验室的常规检测。
该方法通常采用标本涂片,将待检标本制备成薄片,然后使用染色剂染色,使真菌在显微镜下更容易观察。
常用的染色剂有苏木精、甲苯酚蓝等。
直接镜检可以观察到真菌的菌丝、分生孢子和孢子囊等结构,对于真菌感染的初步判断有很大帮助。
2. 培养镜检培养镜检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真菌镜检方法,需要将待检标本进行培养,使真菌生长繁殖,然后再观察其形态和结构。
培养镜检可以确定真菌的种类、判断其对药物的敏感性和抗药性等。
常用的培养基有Sabouraud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等。
三、真菌镜检的应用真菌镜检在临床和科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临床上,真菌镜检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真菌感染,并确定感染的真菌种类。
例如,对于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的患者,通过镜检可以迅速确定真菌感染的病原菌,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在科研领域,真菌镜检是研究真菌的基础方法之一,可以观察真菌的形态变化、生长规律和细胞结构,为深入研究真菌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四、真菌镜检的局限性尽管真菌镜检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真菌的分类与特征
![真菌的分类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ac83f7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6.png)
真菌的分类与特征真菌(Fungi)是一类生命形态多样、广泛存在于地球各个角落的生物。
它们与植物、动物和细菌等生物形成了不同的分类群体,独立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菌物界(Kingdom Fungi)。
真菌的分类和特征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将详细探讨真菌的分类方式和其特征。
一、真菌的分类真菌按照形态和生态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细菌类真菌(Oomycota):细菌类真菌被认为是最原始的真菌,其细胞富含细胞质基质。
典型代表为致病性的藻类病原真菌。
2. 多核菌类真菌(Plasmodiophoromycota):多核菌类真菌含有多个细胞核,形态独特。
它们主要寄生在植物体内,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真菌类真菌(Zygomycota):真菌类真菌包括了一类以生产孢子囊(zygosporangia)为特征的真菌,常见的有毛霉等。
4. 乳菌类真菌(Basidiomycota):乳菌类真菌是一类分生孢子具有伞盖构造的真菌。
它们广泛生长于陆地上,形态多样,包括了一些经济和食用价值极高的真菌,如蘑菇、牛肝菌等。
5. 子囊菌类真菌(Ascomycota):子囊菌类真菌是一类分生孢子形成于内部的真菌。
它们具有大量的物种和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包括了霉菌、酵母菌等。
6. 真担子菌类真菌(Deuteromycota):真担子菌类真菌是真菌界中一类相对原始、分类位置不明确的真菌。
许多曾分属于该类的真菌后来被归入其他更具体的分类。
二、真菌的特征除了分类上的区分,真菌还有一些特征是它们与其他生物的区别之处。
1. 细胞结构:真菌的细胞体积较大,通常具有真核、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壁。
细胞核含有多倍体的染色体。
2. 营养方式:真菌主要通过吸收方式获取营养,它们分泌酶来降解有机物质,然后通过菌丝吸收分解产物。
3. 子实体结构:绝大多数真菌都具有子实体(子囊或子梗)结构。
子实体是真菌进行无性或有性繁殖的器官,也是真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微生物学课件-真菌
![微生物学课件-真菌](https://img.taocdn.com/s3/m/ce2e20bca2161479171128bb.png)
真菌致病性
• 致病性真菌感染 • 真菌机会性感染 • 真菌毒素样疾病 • 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
第2节 主要致病性真菌
❖ 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 深部感染真菌 ❖ 机会致病性真菌
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 皮肤感染 包括:皮肤癣菌 角层癣菌
• 皮下组织感染 包括:申克孢子丝菌 着色真菌
• 酵母型真菌:无菌丝,由母细胞以芽生方式繁殖, 其菌落与细菌的菌落相似。
• 类酵母型真菌:芽生方式繁殖,其延长的芽体可 伸进培养基内,称假菌丝(pseudohypha)。
单细胞真菌形态
新生隐球菌
酵母菌出芽繁殖
类酵母型真菌
假菌丝
出芽
白假丝酵母菌
• 组成:菌丝(hypha) 孢子(spore)
5、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所致疾病:肺孢子菌肺炎(PCP) (pneumocystis pneumonia, )
思考题
• 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哪些? 分别引起什么疾病?
3. 丝状型菌落(filamentous type colony):大多数丝 状真菌
酵母型菌落
类酵母型菌落
青霉菌落(丝状菌落)
三、变异性与抵抗力
• 变异性 形态、结构、及生理性状(毒力)等。
• 抵抗力
– 对热抵抗性不强; – 孢子一般60℃经1 h即可被杀灭; 对干燥、紫外线及多种化学药物等耐受性较强;
白色念珠菌致病性
机会致病菌: 皮肤粘膜感染:鹅口疮,阴道炎 内脏感染:肺炎、关节炎、膀胱炎,肾盂肾炎 中枢神经感染:脑膜(脑)炎、脑脓肿等
鹅口疮(thrush)
小儿感染口腔黏膜
2、新生隐球菌: 菌体为圆形酵母型菌外周有荚膜, 菌体常见有出芽,不生成假菌丝。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免疫及致病性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免疫及致病性](https://img.taocdn.com/s3/m/0bd03f0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6b.png)
无肽聚糖,由多糖与蛋 白质 组成 不敏感
含固醇
有肽聚糖 敏感 不含固醇
大 小 , 复 杂 程 比细菌大几倍至几十倍, 小,简单
度
结构复杂
真菌不是植物
真菌不含叶绿素,无 根、茎、叶的分化。
第一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单细胞真菌 圆形或卵圆形 酵母菌(yeast)
二相性(dimorphic)
和伊曲康唑敏感
第二节 真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
致病性真菌感染:
外源性真菌感染,如皮肤癣真菌病
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内源性真菌感染, 机体免疫力低下 如白假丝酵母菌、曲霉、毛霉等引起
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
敏感患者吸如孢子或菌丝,引起超敏反应 如荨麻疹、哮喘、变应性鼻炎
真菌性中毒症:
粮食受潮霉变,摄入真菌或其产生的毒素后可 引起急、慢性中毒称为真菌中毒症 (mycotoxicosis) 。主要有: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 毒素
荚膜
• 致病性
外源性感染,肺是主要入侵途径 多数症状不明显,自愈;有的引起支气管肺
炎;严重肺呈暴发性感染,死亡
经血行传播至中枢神经及其它组织,引起慢 性脑膜炎
致病物质:荚膜
条件致病性真菌
假丝酵母菌 曲霉 毛霉 卡氏肺孢菌
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
形态:圆形或卵圆形单细胞真菌,革兰阳性 培养:普通琼脂、血琼脂与沙保培养基
多细胞---孢子 菌落:单细胞--酵母型菌落、
类酵母型菌落(假菌丝) 多细胞--丝状菌落 染色:乳酚棉蓝染色法
酵母型菌落
C. albicans菌落 (类酵母型)
曲霉属
青霉菌落
三、抵抗力
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抵抗力强 对热敏感,60℃1小时菌丝、孢子均被杀死 对2%石碳酸、0.1%升汞、2.5%碘酊或10%甲醛敏感 对细菌抗生素不敏感 对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
真菌形态特征
![真菌形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d4d53a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4.png)
(一)形态与结构 丝状菌能长出菌丝
(hypha),菌丝延伸分 支,有的菌丝上长出孢子, 各种丝状菌长出的菌丝与 孢子形态不同,是鉴别霉 菌的重要标志。
第6页/共15页
1.菌丝
(1)依功能分:
①营养菌丝(vegetative mycelium): 在固体培养基上伸入基质内的菌丝. 行 吸收养料之功能。 ②气生菌丝(aerial mycelium):
第8页/共15页
真菌菌丝片段
第9页/共15页
2.孢子(spore)
真菌的繁殖结构,一条菌丝上可长多个孢子。在环境条件适宜时, 孢子又可发育成菌丝体。真菌孢子与细菌芽胞不同。
孢子分为有性和无性两大类: ❖一般不经两性细胞的结合(即细胞核的配合),是菌丝上的细胞
分化菌丝孢子或芽生而形成的孢子叫无性孢子,这一过程称为无 性繁殖。 ❖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产生的孢子叫有性孢子,这一过程为有性繁殖。
向空中生长的菌丝. 发育到一定阶段 可分化成孕育(繁殖)菌丝 (Reproductive mycelium )。
第7页/共15页
(2)按分化程度分:
①无隔菌丝(nonseptate hypha) 为长管状单细胞,细胞质内含多个核。 其生长表现为菌丝的延长和细胞核的增多。 这是低等真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 ②有隔菌丝(septate hypha) 菌丝中有隔膜,被隔膜隔开的一段菌丝就是一个细胞,菌丝 由多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内有一至多个核。隔膜上有单孔 或多孔,细胞质和细胞核可自由流通。
第10页/共15页
(二)菌落特征
霉菌的菌落大、疏松、 干燥、不透明,多呈 绒毛状、絮状或网状 等,菌体可沿培养基 表面蔓延生长,菌落 可呈红、黄、绿、青 绿、青灰、黑、白、 灰等多种颜色。
《真菌学》真菌
![《真菌学》真菌](https://img.taocdn.com/s3/m/4f74be765f0e7cd1842536c2.png)
l 症状:皮肤癣,特别是手足癣。 l 种类:毛癣菌、表皮癣菌、小孢子癣
菌。
致病特点:
一种皮肤癣菌可在不同部位引起病变; 相同部位的病变也可由不同的皮肤癣菌引起;
脚癣
手癣
股癣
黑点癣
白癣
脓癣
皮肤癣菌可在沙保培养基上形 成丝状菌落,其菌落形态、颜色及 大小分生孢子可作为皮肤癣菌初步 鉴定的依据。
n快速显色培养基
主要致病性真菌—深部真菌感染
l 侵袭深部组织和内脏以及全身的真菌。 l 外源性感染,致病性较强,引起慢性
肉芽肿样炎症、溃疡和坏死。
l 代表:新生隐球菌。
2.新生隐球菌
属于隐球菌属。隐 球菌属种类繁多,在自然 界分布广泛,鸽粪中大量 存在。人因吸入鸽粪污染 的空气而感染,特别是免 疫功能低下者引起肺脑的 急性/亚急性/慢性感染。
假菌丝
白色假丝酵母菌菌落
丝状菌落
是多细胞真菌的菌落形式,由许 多疏松的菌丝体构成。
绒毛状
棉絮状
粉末状
霉菌和酵母菌培养特征的区别
霉 菌 酵母菌
1-4周形成菌落 24-48小时
丝状菌落
酵母型(类酵母型)
多细胞真菌菌落 单细胞真菌菌落
棉絮状/绒毛状/粉末状 与细菌菌落类似
2、内服药物适用于角化过度型足癣或有 较广泛癣病者;
治疗注意事项: ① 疗程要足。
② 防止癣病再感染。
三、皮下组织真菌感染
l 为腐生真菌,存在于土壤和植物中; l 经创伤部位侵入人体皮下组织; l 一般感染只限于局部,也可播散到其
他器官引起深部感染; l 主要有:着色真菌和孢子丝真菌
1 着色真菌
真菌的形态特征
![真菌的形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b70e4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0.png)
真菌的形态特征
真菌是一类不同于植物和动物的生物,它们具有自己独特的形态特征。
以下是真菌的一些形态特征:
1.菌丝体:真菌的主体是由细长、分枝的菌丝组成。
菌丝体
是细长而无色的丝状结构,由称为菌丝的单细胞组成。
菌
丝可以在不同的介质中生长,如土壤、腐殖质、植物组织
等。
2.孢子:真菌通过孢子进行繁殖。
孢子是真菌的繁殖体,可
以通过风、水、动物等方式传播。
孢子在真菌的生命周期
中扮演重要角色,有不同的形态和颜色,可以根据种类进
行分类。
3.孢子囊:部分真菌的孢子形成在孢子囊内。
孢子囊是一种
器官,通常是圆形或长形,内部包含大量的孢子。
孢子孵
化后会释放出新的菌丝体。
4.菌盖和菌褶:某些真菌的生殖器官是具有特定形状和颜色
的菌盖和菌褶。
菌盖是菌丝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盘状结构,覆盖在顶部。
菌褶是指菌盖的底部,具有垂直排列的褶皱。
5.菌柄:菌柄是连接菌盖和地面或其他基质的结构。
菌柄的
长度、形状和颜色可能因真菌种类而异。
需要注意的是,真菌群体的形态特征可以因种类而异,在真菌界有广泛的多样性。
真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如子囊菌、担子菌和子囊菌等,每个类群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
对于精确
的真菌确定和分类,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其菌丝、孢子、子囊等结构,并结合生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真菌学
![真菌学](https://img.taocdn.com/s3/m/1846d2416294dd88d1d26b3a.png)
2020/8/16
8
(二)结构 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还含有特殊结构。 细胞壁外成分 部分真菌细胞壁外有一层粘液。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多糖。 隔膜 多个细胞核 核糖体沉降系数80s,由60s和40s两个亚基组成
第三篇 真菌学
免疫与病原生物学系 寻萌
第三十三章 概述
2020/8/16
2
概述
真菌(fungus):一类具有典型细胞核和细胞壁的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 核膜、核仁、染色体 细胞质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细胞壁 几丁质或纤维素 无根、茎、叶,不含叶绿素 多数以腐生,少数为寄生或共生方式生活
2020/8/16
31
2. 致病性 通常寄生在正常人皮肤、口腔、上呼吸道、肠道
2020/8/16
26
2. 致病性 直接或间接接触(毛巾、衣服、浴盆、理 发工具等)传播。皮肤癣菌在局部皮肤的增殖及其 代谢产物刺激机体产生病理反应,引起感染部位的 病变。
3. 微生物学检查法 取甲屑、鳞屑或病发等标本,置 于玻片上,滴加10% KOH微加热消化后,镜检 如见到菌丝和孢子,即初步诊断。如进行菌种鉴定, 可培养后,根据菌落特征、菌丝和孢子形态等鉴定。
2020/8/16
27
4. 防治原则
注意清洁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保持鞋袜干燥, 防止真菌孳生。
头癣可用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等。 体癣和股癣宜用伊曲康唑。 甲癣用灰黄霉素和伊曲康唑。 (二)角层癣菌
主要侵犯皮肤角质或毛干表面,不引起组织炎症反 应的一类真菌。糠秕孢马拉色菌。可引起花斑癣 (俗称汗斑),一般只影响外观而不影响健康。
各种菌落形态特征
![各种菌落形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eb851ed81c758f5f61f6771.png)
各种菌落形态特征
细菌:比较小,表面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真菌: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霉菌: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
酵母菌: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菌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P培养基上,圆形,光滑,凸起湿润,颜色呈黑灰色,边缘整齐、周边浑浊,外层有一透明带。
在血平板上,圆形,金黄色,凸起,表面光滑,有溶血圈。
镜检为革兰氏阳性,呈葡萄状排列。
大肠杆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面都是一样的,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半透明,小凸起。
典型的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的特征为:深紫黑色、光滑、湿润、带有金属光泽的圆形菌落。
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红色)无芽孢杆菌。
嗜肺军团菌:在GVPC上的特征:菌落多样,呈白色、灰色、蓝色或紫色,也能显深褐色、灰绿色、深红色;菌落整齐,表面光滑,呈典型的毛玻璃状,在紫外灯下,有荧光(黄色)。
Β-溶血性链球菌:在血平板上呈灰白色,表面突起直径0.5~0.7mm的细小菌落,菌落透明或半透明,表面光滑有乳光;镜检为革兰氏阳性(紫色)无芽孢球菌,圆形或卵圆形,呈链状排列;菌落周围有明显的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
真菌的生物学形态特征
![真菌的生物学形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51035961ed9ad51f11df212.png)
真菌的生物学形状特征之杨若古兰创作与细菌比拟,真菌的大小、形状、结构和化学构成均有很大的差别.真菌比细菌大几倍至几十倍,可以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真菌的细胞是典型的真核细胞,真菌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器及细胞质.真菌细胞壁次要化学成分为几丁质(chitin)和1,3-葡聚糖,而细菌细胞壁次要化学成分为肽聚糖.真菌按形状可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单细胞真菌次要为酵母菌(yeast)和酵母样菌(veast-1ike),菌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其构成的菌落为酵母型或类酵母型,临床罕见的有念珠菌属和重生隐球菌.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构成,菌丝伸长分支,交织成团构成菌丝体(mycelium),并长有各种孢子,这类真菌称为丝状菌(filamentous fungus),俗称霉菌(mold).其构成的菌落为丝状型.对人致病的有皮肤癣菌等.有些真菌可因养分、温度、氧气等环境条件的改变,而两种形状发生互变,称为二相性(dimorphic).真菌的菌落形状、色彩变更及真菌分歧生长时期的镜下特征是准确鉴定真菌的次要根据.(一)真嚣的镜下形状多细胞真菌的菌丝和孢子随真菌品种分歧而形状分歧,是鉴别真菌的次要根据.1.菌丝菌丝是由孢子出芽构成的.孢子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长出芽管,逐步耽误呈丝状即菌丝(hyphae).当菌丝不竭生长、分支并交织成团时,被称为菌丝体(mycelium).孽警粤结构分歧可分为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有隔菌丝(septate hyphae)是由横隔将管状尊构的菌丝分隔成连续串多细胞样的丝状体,如曲霉、青霉和毛癣菌等大多数丝状真菌的菌丝属于此类:无隔菌丝(nonseptate hyphae)无隔膜,整条菌丝为单个细胞,细胞质内有多个细胞核,根霉和毛霉的菌丝属于此类.菌丝在人工培养基中生长,按其着生情况可分为营乔丽丝(vegetative hyphae)和气生菌丝(aerial hyphae).菌丝向下生长,深入培养基内获取养分的菌丝称为养分菌丝:而从培养基概况长出向空中伸展的菌丝称为气生菌丝.部分气生菌丝发育到必定阶段可衍化为具有繁殖能力的繁殖菌丝(reproductive hyphae).菌缝可有多种形状,如螺旋状、球拍状、结节状、鹿角状、梳状和关节状等,它们有助于真菌的鉴别.2.孢子孢子是真菌的繁殖结构,分为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类.有性孢子是由同一里体璧分歧菌体上的两个细胞融台经减数分裂构成.无性孢子由菌丝上的细菌直接分化或出芽构成,是病原性真菌传播和延续后代的次要方式.真菌孢子抵抗力不强,加热60~70℃短时间即死亡.真菌孢子与细菌芽胞分歧,其区别见表22-1.(1)无性孢子:无性孢子根据形状分为分生孢子、叶状孢子和孢子囊孢子三种.①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是真菌中最罕见的一种无性孢子.它首先在繁殖菌丝的末端分化构成分生孢子梗,然后在梗上发生分生孢子.按其形状和结构可分为大分生孢子和小分生孢子.大分生孢子(macroconidium)体积较大,分隔成较多细胞,常呈梭形、棍棒型或梨形.其大小、细胞数和色彩是鉴定真菌的次要根据.小分生孢子体积较小,单细胞性,外壁薄,有球形、卵形、梨形和棍棒状等各种分歧形状.真菌都能发生小分生孢子,其诊断意义不大.②叶状孢子(thallospore):叶状孢子是由菌丝细胞改变成分生孢子,有芽生孢子、关节孢子和厚膜孢子三种.芽生孢子(blastospore)由菌细胞直接出芽而构成,如酵母菌.芽生孢子长到必定大小普通会与母体离开,若不与母体离开,便耽误呈丝状,构成假菌丝,多数念珠菌属菌种可构成假菌丝.关节孢子(arthroconidium)是由菌丝生长到必定阶段后,出现很多横隔膜,然后从横膈膜处断裂构成矩形、筒形或短柱状的孢子.如毛孢子菌、球孢子菌等.厚膜孢子(chlamydospore)由菌丝内胞浆浓缩,细胞壁增厚,为躲避晦气环境而构成的休眠细胞.当条件适宜时又可出芽繁殖.如白色念珠菌、絮状表皮癣菌等可发生.③孢子囊孢子(sporangiospore):孢子囊孢子由菌丝末端膨大构成囊状结构即孢子囊.其内密集很多细胞核,每个核都被细胞质包抄,分隔割裂成块,并逐步构成孢子壁,终极成为孢子囊孢子.毛霉菌、根霉菌等丝状真菌和酵母样真菌可发生此类孢子.(2)有性孢子:有性孢子分为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多见于非致病性(二)真菌的菌落特征多数真菌的培养条件请求不高,在培养基上构成的菌落形状次要有以下两种.1.酵母型菌落形状与普通细菌菌落类似,但较大些,菌落概况光滑、湿润、柔软、边沿划一、奶酪样.菌细胞以单细胞芽生方式繁殖,不构成真、假菌丝.重生隐球菌的菌落属于此型.有些单细胞性真菌孢子出芽构成芽管,芽管耽误不与母细胞离开,构成假菌丝.假菌丝由菌落向培养基深部生长,这类菌落称为类酵母型(或酵母样)菌落,如念珠菌属的多数菌种.2.丝状型菌落是多细胞真菌的菌落方式,由很多管状、分支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构成.菌落呈羊毛状、鹅毛状、棉絮状、绒毛状和粉末状,正、反面呈分歧的色彩.曲霉、青霉、毛霉和皮肤癣菌等的菌落属于此型.丝状型菌落的形状、结构和色彩常作为鉴别真菌的根据.二相性真菌在35~37℃条件下培养,在体内或在含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可构成酵母型菌落;在22~28℃条件下培养,在普通培养基上可构成丝状型菌落,如马尔尼菲青霉菌、粗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和申克孢子丝菌等.。
描述真菌的形态结构及菌落特征
![描述真菌的形态结构及菌落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7f7d096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2.png)
描述真菌的形态结构及菌落特征真菌是一类生物体,属于真菌界,与动物、植物和细菌一起构成了生物界的四大类群。
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菌落特征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来描述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菌落特征。
一、真菌的形态结构真菌的形态结构包括菌丝、菌核和孢子等部分。
1. 菌丝:菌丝是真菌的主干部分,由细长的丝状细胞组成。
菌丝可以分为无性菌丝和有性菌丝。
无性菌丝是由一个单细胞的分生孢子发芽而来,细长而透明。
有性菌丝是由两个相合的菌丝相互交织而成,形状更为复杂。
2. 菌核:菌核是真菌内部的细胞核,位于菌丝内部。
菌核具有控制真菌生长和繁殖的功能。
3. 孢子:孢子是真菌的繁殖体,可以分为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
无性孢子是由一个菌丝分裂而来,形状各异,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有性孢子是由两个相合的菌丝结合形成,形状较为规则,一般需要特定的条件才能形成。
二、真菌的菌落特征真菌的菌落特征是指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一系列特征,包括菌落形状、菌落颜色和菌落质地等。
1. 菌落形状:真菌的菌落形状多样,常见的有圆形、不规则形、放射状、分枝状等。
不同种类的真菌在培养基上的菌落形状也有所区别,这是鉴定真菌种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2. 菌落颜色:真菌的菌落颜色也是种类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真菌的菌落颜色丰富多样,常见的有白色、黄色、橙色、红色、褐色等。
菌落颜色的形成是由真菌产生的色素决定的。
3. 菌落质地:真菌的菌落质地是指菌落的触感和组织结构。
菌落质地可以分为柔软、薄膜状、粘稠等不同类型。
菌落质地的变化可以反映真菌的生长状态和环境适应能力。
总结: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菌落特征是真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依据。
通过观察菌丝、菌核和孢子等形态结构以及菌落形状、颜色和质地等特征,可以对真菌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分类。
同时,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菌落特征也反映了真菌的生长状态和环境适应能力。
对于研究真菌的生态学和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真菌的形态与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5d2d75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d.png)
真菌的形态与结构真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生物,它们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结构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真菌的形态特征以及其内部结构,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神奇的生物群体。
一、真菌的形态特征真菌的形态多样,主要分为菌丝体和子实体两种。
菌丝体是真菌的主体部分,由无数个单细胞的菌丝组成,这些菌丝与藻类的顶端类似,称为顶端生长,可以通过分枝和延伸不断扩张。
菌丝体可以穿透土壤、腐朽的植物和动物组织,发挥着糖类和氮源的吸收功能。
子实体是真菌的繁殖结构,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蘑菇”或“霉菌”。
子实体通常出现在空气中或者潮湿的环境中,它们具有各种形状和颜色,有的像伞,有的像球,有的像盘状。
子实体中存在有大量的孢子,这些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以进行萌发和繁殖。
二、真菌的内部结构真菌的内部结构相对简单,主要包括菌丝、菌核和孢子等部分。
菌丝是真菌最常见的组织结构,由一系列纤细且透明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通常具有强大的分泌能力和吸收功能。
菌核是真菌内部的一种结构,它类似于真菌的“大脑”,包含有丰富的细胞核和贮藏物质,是真菌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响应的重要器官。
孢子是真菌繁殖的主要手段,它们以极小的形式存在于真菌体内,一旦外界条件适宜,孢子就会释放出来,通过气流、水流或动物等传播途径扩散到周围环境,从而完成真菌的繁殖过程。
三、真菌的生命周期真菌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两个主要阶段: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主要通过两个不同的菌丝体相互交配形成菌核,然后在菌核中产生新的孢子。
无性生殖则是通过菌丝体进行,主要是通过菌丝的分枝、萌发和形成新的子实体来完成。
在真菌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无性生殖方式比有性生殖方式更为常见和迅速,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观察到许多“蘑菇”或“霉菌”的出现。
四、真菌的应用及重要性真菌在人类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性。
首先,真菌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和医药制品的生产。
例如,酵母菌被广泛用于面包、啤酒和葡萄酒的制作。
常见 真菌
![常见 真菌](https://img.taocdn.com/s3/m/3af67b42a45177232e60a20d.png)
节孢子
4、厚垣孢子 这类孢子具有很厚的壁, 又叫厚壁孢子。 菌丝顶端或中间的个别细 胞膨大、原生质浓缩、变 圆,然后细胞壁加厚形成 圆形、纺锤形或长方形的 厚壁孢子。 厚垣孢子也是霉菌的休眠 体,对热、干燥等不良环 境抵抗力很强。
厚垣孢子
(二)霉菌的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经过两个性细胞结合而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有性繁殖一般包括三个阶段: 质配:两个性细胞的核共存于一个细胞中,形成双核细胞,每个核 的染色体数目都是单倍的(即 n+n)。 核配:形成二倍体接合子,核的染色体数目是双倍的(即2n)。 减数分裂:形成单倍体有性孢子。核的染色体数目是单倍的(即n) 不同的霉菌有性繁殖的方式不同。多数霉菌是由菌丝分化形成 特殊的性细胞(器官)——配子囊或由配子囊产生的配子(雄器和 雌器)相互交配,形成有性孢子。 常见的有性孢子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
(一)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1、酵母菌形态:
酵母菌是一群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其形态因种而异. 通常为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也有特殊形态,如 柠檬形、三角形、藕节状、腊肠形,假菌丝等 。
酵 母 菌
假菌丝: 酵母菌在一定条 件下培养,产生 的芽体与母细胞 不分离形成的特 殊形态。
2、酵母菌大小:
酵母菌比细菌粗约10倍,其直径一般为2— 5μm,长度为5—30μm,最长可达100μm。 例如:酿酒酵母(S.cerevisiae) 宽度:2.5—10μm 长度:4.5—21μm 酵母的大小、形态与菌龄、环境有关。一般 成熟的细胞大于幼龄的细胞,液体培养的细胞 大于固体培养的细胞。有些种的细胞大小、形 态极不均匀,而有些种的酵母则较为均匀。
1、培养条件:
① 营养要求较低,环境适应力较强,常用沙堡弱 氏培养基; ② 湿度要求较高; ③ 最适温度为22-28℃,侵犯内脏的真菌为37℃; ④ 最适pH为3.0-6.0 ; ⑤ 生长缓慢,一般需培养2-7天以上
生物学 真菌有哪些特征
![生物学 真菌有哪些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20a7a2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a.png)
生物学真菌有哪些特征?真菌是一类独特的生物群体,具有许多特征和特点,以下是关于真菌的一些主要特征:1. 组成结构:真菌由真核细胞组成,与动植物细胞不同。
真菌的细胞核被真核膜包围,内含遗传物质DNA。
真菌细胞通常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而不是典型的动植物细胞形态。
2. 细胞壁:真菌细胞壁是真菌独特的特征之一。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壳聚糖构成,与植物细胞壁有些相似,但也有一些特殊成分。
细胞壁赋予真菌细胞形状和结构稳定性。
3. 营养方式:真菌是异养生物,无法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自己所需的有机物。
相反,它们通过吸收有机物质来获取营养。
真菌通过分泌酶来分解有机物质,然后利用菌丝从周围环境吸收分解产物。
这种吸收营养的方式使真菌成为重要的分解者和降解者,促进了有机物质的循环。
4. 菌丝体结构:真菌的菌丝体是由许多细长的细胞(菌丝)组成,形成复杂的菌丝网络。
菌丝通常分为两种类型:有性菌丝和无性菌丝。
有性菌丝通常是粗壮的,用于有性生殖的交配和配子形成。
无性菌丝则是细长的,用于无性生殖的繁殖和扩散。
5. 生殖方式:真菌的生殖方式多样,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通过两个菌丝体之间的交配和配子形成,产生具有遗传多样性的孢子。
无性生殖则通过分裂、萌发孢子和菌丝碎片形成,来快速繁殖和扩散。
真菌的生殖方式可以受到环境条件、营养状况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6. 生活环境:真菌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中,以及其他生物体内。
有些真菌是自由生活的,从分解有机物质中获取营养。
另一些真菌则是寄生性的,依赖于其他生物体来提供营养。
真菌还可以形成共生关系,与其他生物形成互惠共生的关系。
7. 经济和生态价值:真菌在经济和生态上具有重要价值。
一些真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生物技术和药物开发等领域。
例如,酵母菌用于发酵食品和酿造酒精饮料,霉菌用于生产抗生素。
此外,真菌在自然界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参与了有机物的分解循环,帮助土壤形成,与其他生物形成复杂的共生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菌的生物学形态特征
与细菌相比,真菌的大小、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均有很大的差异。
真菌比细菌大几倍至几十倍,可以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
真菌的细胞是典型的真核细胞,真菌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器及细胞质。
真菌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为几丁质(chitin)和1,3-葡聚糖,而细菌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为肽聚糖。
真菌按形态可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
单细胞真菌主要为酵母菌(yeast)和酵母样菌(veast-1ike),菌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其形成的菌落为酵母型或类酵母型,临床常见的有念珠菌属和新生隐球菌。
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菌丝伸长分支,交织成团形成菌丝体(mycelium),并长有各种孢子,这类真菌称为丝状菌(filamentous fungus),俗称霉菌(mold)。
其形成的菌落为丝状型。
对人致病的有皮肤癣菌等。
有些真菌可因营养、温度、氧气等环境条件的改变,而两种形态发生互变,称为二相性(dimorphic)。
真菌的菌落形态、颜色变化及真菌不同生长时期的镜下特征是正确鉴定真菌的重要依据。
(一)真嚣的镜下形态
多细胞真菌的菌丝和孢子随真菌种类不同而形态不同,是鉴别真菌的重要依据。
1.菌丝菌丝是由孢子出芽形成的。
孢子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长出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即菌丝(hyphae)。
当菌丝不断生长、分支并交织成团时,被称为菌丝体(mycelium)。
孽警粤结构不同可分为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
有隔菌丝(septate hyphae)是由横隔将管状尊构的菌丝分隔成一连串多细胞样的丝状体,如曲霉、青霉和毛癣菌等大多数丝状真菌的菌丝属于此类:无隔菌丝(nonseptate hyphae)无隔膜,整条菌丝为单个细胞,细胞质内有多个细胞核,根霉和毛霉的菌丝属于此类。
菌丝在人工培养基中生长,按其着生情况可分为营乔丽丝(vegetative hyphae)和气生菌丝(aerial hyphae)。
菌丝向下生长,深入培养基内获取营养的菌丝称为营养菌丝:而从培养基表面长出向空中伸展的菌丝称为气生菌丝。
部分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可衍化为具有繁殖能力的繁殖菌丝(reproductive hyphae)。
菌缝可有多种形态,如螺旋状、球拍状、结节状、鹿角状、梳状和关节状等,它们有助于真菌的鉴别。
2.孢子孢子是真菌的繁殖结构,分为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类。
有性孢子是由同一里体璧不同菌体上的两个细胞融台经减数分裂形成。
无性孢子由菌丝上的细菌直接分化或出芽形成,是病原性真菌传播和延续后代的主要方式。
真菌孢子抵抗力不强,加热60~70℃短时间即死亡。
真菌孢子与细菌芽胞不同,其区别见表22-1。
(1)无性孢子:无性孢子根据形态分为分生孢子、叶状孢子和孢子囊孢子三种。
①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是真菌中最常见的一种无性孢子。
它首先在繁殖菌丝的末端分化形成分生孢子梗,然后在梗上产生分生孢子。
按其形态和结构可分为大分生孢子和小分生孢子。
大分生孢子(macroconidium)体积较大,分隔成较多细胞,常呈梭形、棍棒型或梨形。
其大小、细胞数和颜色是鉴定真菌的重要依据。
小分生孢子体积较小,单细胞性,外壁薄,有球形、卵形、梨形以及棍棒状等各种不同形态。
真菌都能产生小分生孢子,其诊断意义不大。
②叶状孢子(thallospore):叶状孢子是由菌丝细胞转变为分生孢子,有芽生孢子、关节孢子和厚膜孢子三种。
芽生孢子(blastospore)由菌细胞直接出芽而形成,如酵母菌。
芽生孢子长到一定大小一般会与母体脱离,若不与母体脱离,便延长呈丝状,形成假菌丝,多数念珠菌属菌种可形成假菌丝。
关节孢子(arthroconidium)是由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出现很多横隔膜,然后从横膈膜处断裂形成矩形、筒形或短柱状的孢子。
如毛孢子菌、球孢子菌等。
厚膜孢子(chlamydospore)由菌丝内胞浆浓缩,细胞壁增厚,为躲避不利环境而形成的休眠细胞。
当条件适宜时又可出芽繁殖。
如白色念珠菌、絮状表皮癣菌等可产生。
③孢子囊孢子(sporangiospore):孢子囊孢子由菌丝末端膨大形成囊状结构即孢子囊。
其内密集许多细胞核,每个核都被细胞质包围,分隔割裂成块,并逐渐形成孢子壁,最终成为孢子囊孢子。
毛霉菌、根霉菌等丝状真菌和酵母样真菌可产生此类孢子。
(2)有性孢子:有性孢子分为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多见于非致病性
(二)真菌的菌落特征
多数真菌的培养条件要求不高,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主要有以下两种。
1.酵母型菌落形态与一般细菌菌落相似,但较大些,菌落表面光滑、湿润、柔软、边缘整齐、奶酪样。
菌细胞以单细胞芽生方式繁殖,不形成真、假菌丝。
新生隐球菌的菌落属于此型。
有些单细胞性真菌孢子出芽形成芽管,芽管延长不
与母细胞脱离,形成假菌丝。
假菌丝由菌落向培养基深部生长,这种菌落称为类酵母型(或酵母样)菌落,如念珠菌属的多数菌种。
2.丝状型菌落是多细胞真菌的菌落形式,由许多管状、分支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组成。
菌落呈羊毛状、鹅毛状、棉絮状、绒毛状和粉末状,正、反面呈不同的颜色。
曲霉、青霉、毛霉和皮肤癣菌等的菌落属于此型。
丝状型菌落的形态、结构和颜色常作为鉴别真菌的依据。
二相性真菌在35~37℃条件下培养,在体内或在含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可形成酵母型菌落;在22~28℃条件下培养,在普通培养基上可形成丝状型菌落,如马尔尼菲青霉菌、粗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和申克孢子丝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