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拼图》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有趣的拼图》教案(两篇)

《有趣的拼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用植物籽粒的色彩和适合设计稿各部分大小的籽粒拼摆,粘贴图形的方法。
应会:掌握依据绘好的图样,选择色彩、大小适合的植物籽粒拼摆、粘贴的方法,进行造型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感受拼图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选择、进行创作的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学习利用植物籽粒拼图的基本方法。
难点:作品的新颖、生动,富于美感。
【教学准备】: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植物籽粒、胶水或乳胶等。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出示各种植物籽粒。
提问:你能说出这些植物籽粒的名称吗?说一说这些植物籽粒用什么用途?能不能把它们变成一幅画?导入本课,并课件出示课题:《植物籽粒拼图》3、讲授新课:A、课件演示课本籽粒拼图的作品。
小组进行探究学习。
(1)分析这些作品,说一说这些作品都表现了哪些内容?(2)从造型上分析这些植物籽粒拼图作品抓住了动物的哪些特征?(3)从颜色上分析这些植物籽粒拼图作品有什么特点?(4)分析每件作品,说说这些作品用了哪些植物籽粒。
是如何用这些籽粒来进行创作的?(5)你将如何更巧妙地运用这些植物籽粒创造出更精美的作品?B、教师讲解制作步骤:运用课件演示植物籽粒拼图的制作方法。
(1)设计画稿。
(2)在画稿上均匀地涂上胶水。
(3)选择植物籽粒粘贴在画稿上。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作业要求:运用你手中的植物籽粒,粘贴出一幅美丽的拼图。
指导要点:(1)画稿设计要简洁,概括,有创意。
(2)涂胶水要均匀,稍微多一点,注意不要涂到画稿的外面。
(3)选择植物籽粒要合理,颜色、排列要好看。
六、小结:(1)展示学生作品,互相欣赏植物籽粒拼图作品,并让学生自己谈谈在拼图中遇到的问题,自己是如何解决的以及用各种方法进行艺术创作的体会。
七、拓展延伸:根据本课的学习方法,你还能用什么材料完成漂亮的拼图,回家试着做一做。
中班数学优质教案有趣的拼图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2. 针对拓展延伸,我将组织一次班级拼图比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创作独特拼图图案。比赛结束后,我们将共同欣赏并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技巧奖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拼图过程中遇到问题。
1)每组展示拼图成果,分享拼图过程中心得体会。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有趣拼图》
2. 板书内容:
1)拼图模板及方法
2)学生拼图成果展示
七、作业设计
1)按照指定图案拼出小熊宝宝家。
2)按照指定图案拼出小兔子花园。
2. 答案:
二、例题讲解清晰度
在例题讲解环节,我力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听懂并掌握拼图步骤。我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操作相结合方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拼图过程。邀请学生上台演示,不仅可以检验他们理解程度,还能增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学生合作与分享
在分组练习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我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分享成功喜悦。这种合作与分享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学习。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拼图顺序和方法,空间想象力培养。
2. 教学重点:掌握拼图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拼图任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拼图模板、拼图卡片、磁性拼图板、展示板。
2. 学具:每组一套拼图卡片、磁性拼图板。
中班《有趣的图形拼图》教案

中班《有趣的图形拼图》教案中班《有趣的图形拼图》教案活动目标:1、对拼图活动感兴趣,能运用各种几何图形进行拼图活动。
2、在拼拼、讲讲中,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活动准备:1、拼图百宝箱、图卡2张、各种图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半圆形、正方形);2、KT板三块,操作卡,筐子若干。
活动过程:一、按牌入座。
幼儿每人佩戴图形标记牌进场。
师:我们都是快乐的图形宝宝。
请你们看看自己身上是什么图形,就找和你身上图形一样的座位坐好。
幼儿入座后,教师可请部分幼儿介绍一下,自己是什么图形宝宝。
二、找图形(把各种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的图形片放在一起)1、请幼儿根据自己身上的图形,把相同形状的图形找出来,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图形宝宝,现在,请你们每人找出三个和自己身上的.图形一样的图形宝宝。
)2、按图示找图形。
出示图示,请幼儿解读图示,并按图示拿图形放在操作卡上。
(这次我们来看看,有什么要求呢?解读图示并提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活动,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三、拼一拼、说一说。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百宝箱,你们猜猜看,我的百宝箱里会是什么呢?哦,对了,里面啊藏着各种各样的图形宝宝。
而且这些图形宝宝会变魔术哦,想不想看?(出示拼图)你们看,我的图形宝宝变成了什么?(蝴蝶)是有哪些图形宝宝在一起变出来的?我的图形宝宝还想变魔术,你们谁来帮助他?幼儿上台操作。
教师结合幼儿的操作,出示魔法图。
总结:原来这些简单的图形宝宝,合在一起能变成一幅看上去很复杂又很美的图案呢。
2、小朋友你们会帮图形宝宝会变魔术吗?我们也来试一下吧。
3、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魔法图,你们可以跟着老师的魔法图来变魔术,也可以自己来变和老师不一样的魔术,像房子、树、人,都可以变。
变得时候你可以变一个,也可以多变几个。
变好后,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说说你变了什么,用了哪些图形。
4、幼儿操作5、讲述:你用了哪些图形变成了什么?6、老师小结:小朋友,你们看,我们用一些图形宝宝通过拼接,可以把它变成美丽的图案。
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拼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拼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手册》第五单元“图形与拼图”章节,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拼图活动。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操作不同形状的拼图,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不同形状的名称,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2. 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尝试、调整等方法,将拼图完整拼接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在合作游戏中,与同伴相互交流、协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拼图的完整拼接。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形状,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的拼图一套,教学挂图。
2. 学具:每组一套形状卡片,每组一块拼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幅拼图,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这是什么形状的拼图?”(2)请幼儿尝试拼接,观察他们拼接的方法和过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挂图,讲解不同形状的名称和特点。
(2)教师示范拼图的方法,讲解拼图的步骤。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活动,每组幼儿根据形状卡片,选择相应的拼图块。
(2)小组合作,将拼图块拼接成完整的图形。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拼图2. 内容:(1)不同形状的名称和特点(2)拼图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一幅拼图,并记录拼图过程。
2. 答案:拼图完成后,拍照至班级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对形状的认识和拼图能力的掌握,针对幼儿在拼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不同形状的物体,培养观察力。
(2)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拼图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拼图的完整拼接。
2.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形状,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4. 作业设计中的亲子互动和课后反思。
《有趣的拼图》教学设计

《有趣的拼图》教学设计第一篇:《有趣的拼图》教学设计《有趣的拼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有趣的拼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课的内容。
这节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以拼图为主线,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可以找到的各种媒材,如彩色纸片、植物籽粒、果壳等,根据媒材的外形和色彩特点,结合了解的点、线、面知识,通过拼摆、粘接,创造出一幅有趣的拼图作品。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创作媒材的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媒材特点巧妙设计创作的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造型元素点、线、面在设计作品中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设计作品中蕴含的点、线、面知识,学习利用媒材拼图的基本方法,并能利用媒材特点巧妙设计。
2.体验拼图的乐趣,体会将艺术创作融入生活的情趣,培养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以及团结他人合理完成任务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拼图的基本方法,利用各种媒材创作一幅有趣的拼图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利用媒材特点巧妙设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瓜子、豆子、石子、纸片等物品图片。
教师语言:大家看这些都是什么?可别小瞧它们,我们可以用它们来作画呢? 2.出示太阳图案的拼图作品图片。
教师语言:你们喜欢这样的作画方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有趣的拼图》吧。
3.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有趣的拼图》(二)讲授新课1、指导学生欣赏各类拼图作品,探究制作方法。
(播放课件)教师语言:下面让我们从①材料选择②色彩搭配③点线面的运用④制作步骤这四个问题来探究怎样制作拼图吧。
(1)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拼图?出示用碎纸、纽扣、瓶盖、铅笔屑、小杂物制作的拼图作品图片和材料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语言:生活中有很多随处可见的物品都可以用来制作拼图,请大家观察下面这些作品,看看它们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怎么样有趣吧?在制作拼图时还应巧妙利用材料形状、色彩的特点。
大班有趣的拼图综合活动教案通用

大班有趣的拼图综合活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活动名称:大班有趣的拼图综合活动活动教材: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手册《有趣的拼图》活动内容:通过拼图游戏,让幼儿认识和掌握各种形状,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拼图游戏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帮助幼儿认识和掌握常见的形状,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掌握常见的形状。
难点: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拼图卡片、拼图模板、形状卡片、画笔、画纸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套拼图游戏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展示拼图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拼图的名称。
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拼图的玩法,示范如何将拼图卡片放入拼图模板中。
3. 实践:幼儿自行尝试拼图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4. 练习:教师给出一些拼图题目,幼儿独立完成,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拼图游戏:观察形状动手操作解决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形状,拍照或画出来,第二天带到幼儿园与同学们分享。
2.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各种形状的物品,如圆形的水果、正方形的饼干、长方形的电视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和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更多的拼图活动,如拼图比赛、拼图创作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将拼图游戏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如数学、科学等,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活动名称:大班有趣的拼图综合活动活动教材: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手册《有趣的拼图》活动内容:通过拼图游戏,让幼儿认识和掌握各种形状,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拼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拼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1. 认识拼图:通过观察和操作不同的拼图,使学生了解拼图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特点。
2. 拼图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拼图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意拼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不同的拼图组合出各种图案,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拼图,了解拼图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特点。
2. 通过拼图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认识拼图,了解拼图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用拼图进行创意组合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拼图教材、拼图卡片、拼图游戏道具。
学具:每人一份拼图教材、拼图卡片、拼图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幅由拼图组成的图案,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拼图的形状和颜色。
2. 认识拼图:引导学生观察拼图教材,了解拼图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特点。
3. 拼图游戏:学生分组进行拼图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创意拼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不同的拼图组合出各种图案。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拼图,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拼图的形状2. 拼图的颜色3. 拼图的大小4. 创意拼图七、作业设计(1)将拼图卡片按照形状、颜色和大小进行分类。
2. 创意拼图:用拼图教材和拼图游戏道具,发挥想象,组合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拼图的认识和操作能力有所提高,但在创意拼图方面,部分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拼图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同时,可以尝试引入其他类型的拼图教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有趣的拼图教案

有趣的拼图教案有趣的拼图教案1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上册第3课《有趣的拼图》课本第6——8页。
二、目标制定1、目标制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本课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
课标对本学段提出这样的目标:“尝试从形状与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用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为了落实本目标,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合作讨论、分组探究等形式学习表现有关拼图方法,来创作拼图作品。
(2)基于教材:《有趣的拼图》是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3课,本课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主要分为三个版面:欣赏优秀拼图作品,了解拼图表现形式;研究拼图制作方法和步骤;欣赏学生作品,拓展学生思路。
教材第6、7页左上,四幅拼图作品以文字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拼图作品的创意和材料特征之间的关系。
教材第7页还展示了以彩纸片拼图创作为例的三幅步骤图。
第8页以多种媒材、多个主题和多种构图形式为思路,展示了一组同龄学生的拼图作品。
本教材开阔了学生寻找媒材的视野,拓展了学生创作的思路,为孩子们学习拼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3)基于学情:学生在低年级已经接触过利用废旧物进行创新的内容,对巧妙利用媒材已经有了基础。
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通过拼摆、粘接媒材,创作拼图,让他们认识到艺术创作媒材的广泛,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及环保意识。
2、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会简单说出拼图画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2)通过画、剪、贴等方式会创作一幅拼图作品。
3、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制作拼图的基本方法。
难点:利用不同媒材制作一幅有创意的拼图。
三、评价任务:1、能用简单的话说出拼图画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检测目标一)2、能利用不同媒材,用画、剪、贴等方式制作一幅有创意的拼图。
(检测目标二)四、学习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任务达成目标一、激趣导入学生:点;豆子,七星瓢虫等。
2024年大班有趣的拼图综合活动教案通用

2024年大班有趣的拼图综合活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教材《有趣的拼图》章节,主要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拼图,了解拼图的基本概念;掌握拼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通过拼图游戏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拼图的基本概念,了解拼图是一种有益的智力游戏。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力、思维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完成拼图任务。
3. 通过合作完成拼图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拼图的技巧和方法,以及观察力、思维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拼图的基本概念,拼图游戏的合作与交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拼图模板、拼图卡片、示范用拼图。
2. 学具:每组一套拼图卡片、拼图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完整的拼图,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对拼图游戏的兴趣。
2. 讲解拼图基本概念(10分钟)介绍拼图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拼图是一种有益的智力游戏。
3. 示范拼图技巧和方法(10分钟)教师示范拼图过程,讲解拼图技巧和方法,强调观察力、思维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在拼图过程中的重要性。
4. 学生分组合作拼图(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拼图模板和拼图卡片进行合作拼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学生在拼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例题讲解,巩固拼图技巧和方法。
6.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拼图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拼图》2. 内容:(1)拼图基本概念(2)拼图技巧和方法(3)观察力、思维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一幅简单的拼图。
2. 答案:拼图完成后,呈现出一幅完整的画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尝试更复杂的拼图,提高拼图能力,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拼图,激发创造力。
《有趣的拼图》精品教案

《有趣的拼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拼图的种类和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学习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拼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专注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拼图。
2.难点:设计出独特的拼图图案。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示范法、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一些有趣的拼图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2.提问学生:“你们玩过拼图吗?拼图有哪些种类?”引出课题。
2.观察与讨论
1.展示一些不同材料的拼图,如纸质拼图、木质拼图、塑料拼图等,
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拼图的认识和制作经验。
3.教师示范
1.教师用纸质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拼图,展示制作过程和方法。
2.强调制作拼图的要点,如图案设计、裁剪技巧、拼接方法等。
4.学生创作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拼图。
2.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注意安全使用工具。
5.作品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2.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创意和表现,提出改进的建议。
6.课堂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有趣的作品。
大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有趣的拼图

大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有趣的拼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详细内容为“图形拼图游戏”。
通过不同图形的组合,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加强他们对基础图形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耐心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形的组合与分解,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拼图游戏的操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拼图模板,各种图形卡片,磁性拼图板,教学PPT。
学具:每组一份拼图模板,图形卡片,磁性拼图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的图形拼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向幼儿介绍拼图游戏的方法,讲解如何将不同的图形组合在一起,形成有趣的图案。
3. 示范:教师演示拼图过程,同时讲解拼图技巧,如从边缘开始、寻找相同图形等。
4.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拼图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拼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交流:完成拼图后,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拼图成果,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拼图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拼图2. 板书内容:a. 常见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b. 拼图技巧:从边缘开始、寻找相同图形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一幅拼图作品,并描述拼图过程。
2. 答案示例:我完成了这个拼图,它是一个小猫的形状。
我先从边缘开始,找到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找到了一个长方形,把小猫的耳朵和尾巴拼好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图形拼图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拼图过程中部分幼儿遇到困难。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进行拼图游戏,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幼儿的图形认知和空间想象力。
《有趣的拼图》教学设计

《有趣的拼图》教学设计《有趣的拼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拼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学生能够掌握拼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学生能够完成简单的拼图作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拼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通过实践、体验、反思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拼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通过合作、交流、分享等方式,促进学生完成简单的拼图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拼图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比较力等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专心等学习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拼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拼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简单的拼图作品的完成。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拼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拼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如何促进学生完成简单的拼图作品,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拼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讲解拼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讲解简单的拼图作品的完成过程。
2. 演示法演示拼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演示拼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演示简单的拼图作品的完成过程。
3. 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拼图的实践操作。
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拼图作品的创作。
安排学生进行拼图的比赛和展示。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拼图的讨论和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拼图作品的评价和反思。
组织学生进行拼图的创新和改进。
5. 评价法对学生的拼图的实践操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对学生的简单的拼图作品的创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对学生的拼图的比赛和展示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一些拼图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图片或视频是怎么制作的吗?”“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些拼图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拼图。
2. 讲授新课讲解拼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讲解拼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讲解简单的拼图作品的完成过程。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拼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第3课有趣的拼图(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有趣的拼图》为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中“几何图形”单元的第3课。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认识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发现生活中隐藏的几何图形。
3.利用七巧板或拼图教具,进行图形拼接游戏,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基本几何图形的概念。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它们不仅构成了我们周围的世界,还可以通过组合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七巧板拼出不同动物或物品,展示图形组合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拼图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用几何图形拼凑出不同的图案,提升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有趣的拼图》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致力于: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提高对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2.增强学生运用分类、比较等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尝试用几何图形创作独特的拼图作品。
-对于空间想象力较弱的学生,难点在于如何将平面图形在脑海中转换为三维空间中的形状,并进行实际操作。
幼儿《有趣的拼图》教案设计

幼儿《有趣的拼图》教案设计《有趣的拼图》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它的教案应该怎么策划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有趣的拼图》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有趣的拼图》教案设计一活动目标:1.能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拼图,知道拼图种类很多、片数也各不相同。
2.能独力自制简单的拼图,体验自制的乐趣。
3. 锻炼孩子的观察力、耐性、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一、幼儿自由参观拼图展览,并和同伴交流。
教师注意倾听幼儿的谈话,并适当地参与交谈。
(带领幼儿进入拼图世界,开阔幼儿眼界)二、引导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拼图。
1.幼儿介绍自己带的拼图。
重点介绍自己的拼图是什么类型的,有多少片。
(幼儿的积极性很高,都愿意向同伴介绍,脸上洋溢着自豪的表情)2.教师小结:拼图的种类很多,有故事拼图、游戏拼图、立体拼图、人物和动物形象拼图等,大小也各有不同,有10片、35片、28片、70片等等。
三、教师出示自制的拼图,告诉幼儿老师也带了拼图。
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拼图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此环节流畅的引出了下一环节——自制拼图,引发幼儿对自制拼图的兴趣与欲望)四、幼儿动手制作,教师从旁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先将纸剪成四长条,在逐步剪小。
五、幼儿在音乐声中玩自己自制的拼图。
引导幼儿利用图案、色彩等已知的线索去了解未知的领域。
(播放音乐给幼儿创设了宽松的环境,让幼儿大胆放松地拼,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六、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拼的?(引导幼儿交流自己拼图时的经验的同时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七、幼儿再次进行拼图。
(让幼儿将刚接受的理论知识融化为实践的行为)《有趣的拼图》教案设计二活动目标:1、学习20以内计数。
2、能比较细致地观察画面,看范例学习拼20块拼图。
活动过程:一、观察《幼儿画册》上的范例,数学画面内容。
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画册》上拼图的范例,数学画面内容。
秋天到了,小动物们在忙着做什么呢?有哪些动物来了?它们分别在干什么?二、数数有几块。
大班有趣的拼图教案

大班有趣的拼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智力拼图》,涉及第二章“有趣的图形”,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拼图游戏,掌握基本的拼图技巧,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拼图的基本概念,知道拼图是一种有益的智力游戏。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自信等良好品质,激发幼儿对拼图游戏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拼图的基本技巧,能独立完成简单的拼图游戏。
难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拼图模板、拼图卡片、示范拼图、磁性白板、磁铁。
学具:每组一套拼图模板、拼图卡片、磁性白板、磁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已经完成的拼图,引起幼儿兴趣,邀请幼儿尝试拆开并重新拼好。
2. 讲解拼图技巧(10分钟)a. 教师示范拼图过程,讲解拼图技巧。
b.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尝试拼图,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3. 小组合作拼图(15分钟)a.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拼图模板和拼图卡片。
b. 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合作完成拼图,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出示另一套拼图,邀请幼儿独立完成。
b. 教师针对幼儿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a. 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拼图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拼图2. 内容:拼图技巧、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一幅简单的拼图。
答案:见附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拼图技巧、小组合作拼图等环节,让幼儿掌握了拼图的基本技巧,提高了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与父母一起完成更多有趣的拼图游戏,培养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拼图能力。
同时,教师可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拼图作业,以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
三年级上册《有趣的拼图》说课稿和教案

《有趣的拼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有趣的拼图》。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属于小学美术中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这里对于造型表现还是设计应用并不是很确定)。
在小学低段安排这一内容符合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知识能力,教学以“植物子粒拼图”为课题,利用各种植物的裍子、纸板、和胶水进行拼图、粘接、创造和设计形象。
教学中的主要材料是各种植物子粒,要学习选择适合的色彩及大小不同的子粒进行各种创造。
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用各种色彩、大小的植物籽粒拼摆、粘贴出图形的方法,进行造型创作。
情感目标:感受拼图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创作的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选择适当的植物籽粒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有序的进行拼贴。
难点:在学会制作植物籽粒拼图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二、学情分析植物籽粒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在此之前可能没有学生会发现这些也能是制作艺术品的素材,因此在出示范作时定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制作技法上并无困难,只是要强调制作有耐心和不同植物籽粒可以结合使用,丰富画面效果。
三、说教法与学法1.教法:美术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意识,为了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教师的教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本课重在寻找生活中的美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我采用以下几个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2、引导发现法。
2、范例教学法。
以便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通过范例的欣赏,感受美的过程,去发现美,创造美。
2.学法:所谓学无定法,这节课的重点在于学生能发挥创造性的思维,掌握制作的程序,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1、质疑问难的学习方法,2、提高学生动手尝试的学习方法。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拼图

大班科学活动设计《有趣的拼图》一、活动目标:1、通过图形的拼拆活动,加深对图形的认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力;2、学会观察和统计作品中的各种形状及数量;3、幼儿能够大胆地发挥想象,在操作中感受拼图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对图形的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1、重点:(1)通过图形的拼拆活动,加深对图形的认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力;(2)学会观察和统计作品中的各种形状及数量。
2、难点:幼儿能够大胆地发挥想象,动手操作拼摆图形,在操作中感受拼图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对图形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各种平面图形的彩纸、头饰,PPT课件。
四、教学方法:1、教法:引导法、示范法;2、学法:观察法、合作法、操作法。
五、活动流程导入活动-----游戏(图形小魔术)-----拼一拼(操作活动)六、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一些图形小宝宝,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2、播放音乐,图形小宝宝伴随音乐进入教室,请1-3名幼儿分别说出各种图形名称。
(二)游戏:图形小魔术1、教师让幼儿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提问幼儿:谁会把正方形变成另一种图形?(假如幼儿有困难教师可做示范,如用两个三角形拼后变成一个正方形,用两个正方形拼后变成了一个长方形等。
)2、观看PPT课件,引导幼儿辨认出各种图形的组合。
老师提问:你们看看这些漂亮的图案是什么变的?请幼儿仔细观察。
3、请幼儿回答这些漂亮的图案都用了那些图形?数一数每种图形都用了几个?(三)拼一拼:操作活动1、幼儿分组拼摆图形,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巡回时可给予个别指导,并将幼儿的有趣拼搭介绍给大家。
)2、欣赏小朋友变出的各种造型,请个别小朋友上来给大家说一说这些造型都用了那些图形,每种图形都用了几个。
3、师生欣赏拼图画。
(四)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玩了图形游戏,发现了很多个图形能够组合成各种各样有趣的图案。
只要我们多动手多动脑,就会拼出越来越多的图案,希望小朋友们多多尝试。
《有趣的拼图》教学设计

《有趣的拼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拼图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激发学生对图形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掌握拼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拼图过程中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
(2)怎样启发学生创造出独特的拼图作品。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拼图卡片若干。
2、展示板、胶水、剪刀等工具。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故作神秘)当当当,就是这一盒拼图!(拿出一盒拼图展示给学生看)老师小时候可喜欢玩拼图啦,每次完成一幅拼图都特别有成就感。
你们有没有玩过拼图呀?(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玩拼图的经历)(二)新授(15 分钟)1、认识拼图卡片老师把拼图卡片发给大家,大家看一看这些卡片都有什么形状和颜色呀?(学生观察后回答)对啦,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还有五颜六色的呢!2、讲解拼图方法那怎么才能把这些卡片拼成一幅完整的图呢?老师来给大家示范一下。
首先,我们要先观察一下这幅图大概的样子,心里有个底。
然后,从边缘开始拼,因为边缘的形状比较特殊,容易找到对应的卡片。
比如这个角是直角,那我们就找直角的卡片来拼。
(边说边示范)(三)小组合作拼图(20 分钟)现在,大家分成小组,一起来完成一幅拼图吧!每个小组会拿到一幅不同的拼图,看看哪个小组拼得又快又好。
(小组开始拼图,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帮助遇到困难的小组)(四)展示与交流(10 分钟)哇,好多小组都完成啦!我们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并说一说你们在拼图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小组代表展示并分享)(五)创意拼图(15 分钟)同学们都很棒,那接下来我们来个创意大比拼怎么样?大家可以用这些拼图卡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一幅与众不同的作品。
大班有趣的拼图教案

大班有趣的拼图教案一、活动目标1.了解拼图的基本玩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通过拼图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
二、活动准备1.拼图若干份,每份包含不同难度的拼图板块。
2.拼图模板一份,用于展示拼图完成的效果。
3.画纸若干张,画笔、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4.音乐播放设备。
三、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拼图模板,引导幼儿观察拼图的完成效果,激发幼儿的兴趣。
2.讲解规则:教师向幼儿讲解拼图的基本玩法,说明每份拼图的板块数量和拼接方式。
3.示范:教师进行一次拼图示范,展示如何快速、准确地完成拼图。
4.幼儿自主拼图: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拼图难度进行拼图。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拼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拼图比赛:教师设置一个计时器,邀请各小组进行拼图比赛。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拼图的小组数量最多的团队获胜。
6.创意拼图:教师邀请幼儿自由发挥,利用拼图板块进行创意拼图。
幼儿可以尝试拼出各种图案,如动物、植物、建筑物等。
7.作品展示:教师将幼儿的创意拼图作品贴在教室的展示墙上,邀请全体幼儿进行欣赏和评价。
四、活动延伸1.家庭作业:教师布置一道亲子拼图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
2.环境创设:利用拼图作品装饰教室,营造一个富有创意的学习氛围。
3.课程拓展:邀请家长参与拼图活动,开展家长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感情。
五、注意事项1.确保拼图板块的数量和质量,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因板块缺失或破损而影响拼图体验。
2.在拼图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安全,避免幼儿因争抢拼图板块而发生意外。
3.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引导他们相互帮助、相互尊重。
4.对于完成拼图的幼儿,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妥善保管拼图材料,便于下次活动使用。
重难点补充:一、活动重点: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能快速识别拼图板块的相同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拼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用各种色彩、大小的植物籽粒拼摆、粘贴出图形的方法,进行造型创作。
2、情感目标:感受拼图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创作的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学会制作植物籽粒拼图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难点:制作一幅与众不同、有创意的植物籽粒拼贴画。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各种植物籽粒(如:红豆、绿豆、西瓜籽、大米等)和胶水(胶水或白乳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看课件)播放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小雨沙沙》植物籽粒长大的过程用动画接着又把植物籽粒变成可爱的卡通小精灵“豆豆”。
2、“小精灵豆豆”做出一个个的有趣动作,变出一粒粒不同的植物籽粒(红豆、绿豆、西瓜籽……)。
3、“小精灵豆豆”提出一个个的问题,引领孩子们观察与思考,让小朋友们了解和发现“种子家族的成员们”的不同。
4、思考这种豆子象什么?
5、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小精灵豆豆”也会!它变成豆子手链,变成一幅幅精美的植物籽粒拼图(主要以黑豆拼摆的喷水的鲸、用大米拼摆的可爱小兔、用绿豆和小米拼摆的漂亮孔雀)!
(出示课题)
二、感知探索
1、欣赏分析植物籽粒拼图。
2、分组讨论植物籽粒拼图究竟美在哪儿?为什么美?
3、思考如何制作精美的植物籽粒拼图?
4、利用课件,直观感知制作步骤,分为:
A用铅笔在卡纸上起稿;B在需要粘贴处涂胶水;C用选择好的植物籽粒拼图。
三、实践创作
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准备各种不同大小、颜色的植物籽粒。
2、讨论: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用植物籽粒来制作一幅有特色有创意的拼图。
3、实践创作: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四、展示评价
1、“小小拼图艺术展”,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介绍制作的感受。
2、播放欢快音乐,参加“小小拼图艺术展”。
让学生参观、评选,让学生体味创造和创造成功的甜蜜。
五、延展
用课件或实物展示用贝壳、小石子等拼贴的拼图作品。
引导学生学会到生活中去找寻美、发现美,让孩子们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