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爱军-急诊医学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医学指标体系和 急诊外科发展路径的探讨
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主任——单爱军
内容概要
一、一站式急诊模式的提出和实践 二、可持续发展预期目标暨新考评指标探讨 三、急诊外科发展路径的探讨 四、国内标杆单位介绍 五、人文急诊的探讨
时 间 管 理: 4D 工 作 方 法
不 重 要 重 要
DO IT NOW
DO IT LATER
•救急救命!
DELEGATE
DON’T DO IT
紧急
不紧急
Overcroding
ESI
Ambulance diversion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1,20(10),1013~1037
急诊一站式救治诊察模式的提出和实践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发〔2009〕50号《急诊科建设 与管理指南(试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9:《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 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师协会201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 准》,急诊内、外科和危重症“三架马车”齐头并进同步发展、“多引擎” 驱动急诊医学进步。 市卫人委高度重视急危重症的救治并指示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深圳市人 民医院急诊科在这样的形势下也有了长足发展,于2010年7月完成了急诊一 站式诊察救治模式的改建并成功运行。
1、践行“三优化”策略:1)急诊设置优化 2)团队建设优化 3)诊疗流程优化 2、急诊制度建设与管理保障:制度管理为核心,人文管理为两翼。
强调:医疗安全为底线,质量、效率是不懈的追求!
1)即时的病情评估和告知,遵循“降阶梯思维”和科学施救(指南流程); 2)坚持救急救命的原则(要求7天住院日,及时分流治病); 3)坚持主管院长、医务、质控例会制度,汇报与了解医疗动态,做到合理预期和配置; 4)坚持科室民主管理; 5)坚持满意度与绩效量化挂钩; 6)量化质控,重视病人安全!如:相关统计指标:①急诊死亡例数/诊疗人数②急诊死亡例数 /抢救人数③分层救治与分诊比率④绿色通道“Door to needle time”达标率⑤高危病人滞 留比率和时间(CD型病例留观)⑥超高龄患者留观及收治比率⑦抢救成功率⑧治愈率等⑨单病 种质量监控指标⑩急诊百万人次差错比;急诊病房收治病种统计/平均住院日/人均费用/药品 比例/抗生素使用比率/手术救治数及其病种统计/麻醉意外率/使用呼吸机人次/留置CVC人 次;以及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及事件跟踪(包括输血及药物不良反应、导管滑脱、压疮、跌倒 等),传染病登记报告。
3、流程优化与病人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管理
患者就诊医院的最直接目的是寻医问药、救死扶伤;患者及其家属不清楚或者并不关心医 院是如何的分层/分科/分流,要求的是:尽快诊断、尽快抢救、尽快收治!特别对于三级综 合医院过度的专业/专病分流收治,烦琐的车轮会诊或者待床收住,更加要求医院简化这样的 过程或弥补其机制上的不足;救死扶伤是针对的病“人”,而不是针对患病的“器官”!
“以细分学科为主的发展方式确实推动了医学的进步,但过度分科也伤害了医学,甚至带 来了恶果。”——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著名消化病学专家樊代明院士 (来源:健康报2012-05-21)
近10~20年的发展,很多三级学科再次细分,我不知道能否称其为“四级学科”。比如骨科 再分为脊柱、关节、四肢等科,消化内科再分为胃肠、肝病、肛肠、胰病等科。过去的中华 消化学会亦随之再分成中华消化学会、中华肝病学会、中华消化内镜学会……目前一个“四 级学科”还在继续再分成各个协作组,最多达十几个。更有甚者似乎认为分得还不够,提出 “精准”外科,不知要精到哪种地步。
由于临床分科越来越细,医生的整体观念在逐渐消失,将因知识面不足而顾此失彼!?在 治疗“自管”器官或病变的同时,影响、损伤甚至摧毁了别的器官——如:专科化疗!或者 由于缺乏对其他系统、器官的不了解,或对殊重殊轻的不了解,或受“四级分科”管理归属 责任的担当,展开“车轮会诊”——延误患者的救治!最后是各自都把“自管”的器官/责任 理清了?完成了成堆的文件书写——病人却死了?!
手术重症——特殊感染处置流程和方案;颅底骨折——颈静脉、动脉出血; 复合伤休克:骨盆骨折——大出血;肾挫伤大出血——肾修补或切除? 深 静脉血栓——肺栓,专科归属?肢体动脉血栓——截肢/血管外科?
强调急诊责任医师首先是病情的全面评估者,要估计最可能的和最坏的预后,并在最早给予 经验治疗,综合分析会诊意见(建议?/指示?),把握主要问题、兼顾各个器官系统功能, 避免顾此失彼;勇敢地负起整合救治的责任! 急诊当值/责任医师是抢救病人当然的组织者、协调者和责任人。
4、贴心服务、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要求从本质上改变流水线式的“以方便护士工作为中心”的分工护理模式,向 “以病人患者为中心”的责任护理模式转变。
可持续发展和预期目标暨新考评指标探讨
(一)提供以病人需求为导向的急诊服务,满意度调查稳定在95%之上:
1、一站式急诊中心模式、践行“三优化”和急诊内、外科、重症同步发展,避免 了多系统复杂危重病患多会诊扯皮难以顺利入院及时救治的问题——患者满意! 2、急诊责任医师制有力于患者救治的及时性、连续性和完整性,避免救治过程中 责任流空和耽延;提高急危重症“时间窗”内救治达标率!极大提高患众满意度! 3、急诊有了真正意义、一定程度应急补岗和急危重症收治能力——领导满意! 4、显著地减轻医院总值班和医务的“协调”压力——职能部门满意! 5、产生了人才趋化效应,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急诊医护满意! 6、与专科间形成了良性互动——专科满意!
(二)优化流程、制度,更新设备和打造更完备的技术平台,保证急诊救治 的快捷高效,并具有一定的应急储备能力:
目前我市各综合医院急诊量居全国前列并继续表现递增态势,现实的状况要求我们扩增诊疗面 积;新增医护设施:如空中救护,完善的创伤单元、负压隔离病房, 独立的DSA室、内镜设备, 心脑肺低温复苏技术等。
完备的基础设施对时间窗内的救治具有着决定性作用!
诊次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月 一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 五 六 月 月 七 月 八 九 月 月 十 一 十 月 二 十 月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