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对于第二个分解电路,由分流公式有
由叠加定理得
4-8 题4-8图所示电路中 , ,当开关 在位置1时,毫安表的读数为 ;当开关 合向位置2时,毫安表的读数为 。如果把开关 合向位置3,则毫安表的读数为多少
题4-8图
解:将上图可知,产生毫安表所在支路电流的原因有电流源和电压源,电流源一直保持不变,只有电压源在变化,由齐次定理和叠加定理,可以将毫安表所在支路电流 表示为
题3-20图
解:选取参考节点如图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整理得
因为
, ,
所以
,
故
3-21 用节点电压法求解题3-21图所示电路中电压 。
解:选取参考节点如图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其中
解得 。
故
题3-21图
3-22 用节点电压法求解题3-13。
题3-22图
解:(1)选取参考节点如图(a)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发出)
电阻的功率为
(吸收)
1-8 试求题1-8图中各电路的电压 ,并分别讨论其功率平衡。
(b)解:标注电流如图(b)所示。
由 有
故
由于电流源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外电路的功率为
且
所以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及电路发出的功率之和等于吸收功率之和。
1-10 电路如题1-10图所示,试求:
1. 求电感电流初始值
由换路前电路可得
换路后,将电感开路,求其戴维宁等效电路
2.求开路电压
如下图所示,有
所以
3. 求等效电阻
如上图所示
因为
所以
故
4. 求电感电流终值 及时间常数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各章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1-1 (1) SOW; (2) 300 V、25V,200V、75V; (3) R=12.50, R3=1000, R4=37.5021-2 V =8.S V, V =8.S V, V =0.S V, V =-12V, V =-19V, V =21.S V U =8V, U =12.5,A mB D 'AB B CU =-27.S VDA1-3 Li=204 V, E=205 V1-4 (1) V A=lOO V ,V=99V ,V c=97V ,V0=7V ,V E=S V ,V F=l V ,U A F=99V ,U c E=92V ,U8E=94V,8U BF=98V, u cA=-3 V; (2) V c=90V, V B=92V, V A=93V, V E=-2V, V F=-6V, V G=-7V, U A F=99V, u c E=92V, U B E=94V, U BF=98V, U C A =-3 V1-5 R=806.70, 1=0.27A1-6 1=4A ,11 =llA ,l2=19A1-7 (a) U=6V, (b) U=24 V, (c) R=SO, (d) 1=23.SA1-8 (1) i6=-1A; (2) u4=10V ,u6=3 V; (3) Pl =-2W发出,P2=6W吸收,P3=16W吸收,P4=-lOW发出,PS=-7W发出,PG=-3W发出1-9 l=lA, U5=134V, R=7.801-10 S断开:UAB=-4.SV, UA0=-12V, UB0=-7.2V; S闭合:12 V, 12 V, 0 V1-12 UAB=llV / 12=0.SA / 13=4.SA / R3=2.401-13 R1 =19.88k0, R2=20 kO1-14 RPl=11.110, RP2=1000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2-1 2.40, SA2-2 (1) 4V ,2V ,1 V; (2) 40mA ,20mA ,lOmA 2-3 1.50 ,2A ,1/3A2-4 60 I 3602-5 2A, lA2-6 lA2-7 2A2-8 lOA2-9 l1=1.4A, l2=1.6A, l3=0.2A2-10 11=OA I l2=-3A I p l =OW I P2=-l8W2-11 11 =-lA, l2=-2A I E3=10V2-12 11=6A, l2=-3A I l3=3A2-13 11 =2A, l2=1A ,l3=1A ,14 =2A, l5=1A2-14 URL =30V I 11=2.SA I l2=-35A I I L =7.SA2-15 U ab=6V, 11=1.SA, 12=-lA, 13=0.SA2-16 11 =6A, l2=-3A I l3=3A2-17 1=4/SA, l2=-3/4A ,l3=2A ,14=31/20A ,l5=-11/4A12-18 1=0.SA I l2=-0.25A12-19 l=1A32-20 1=-lA52-21 (1) l=0A, U ab=O V; (2) l5=1A, U ab=llV。
电路分析基础_北京邮电大学版_作业习题答案
UU
1 2
=
10 Ʊ 4 2
3
整理
1−.003.3333−
10..038333UU
1 2
=
8.667 − 6.667
可得 U1 = 7.10 V U 2 = −3.96 V
求 4.17 题所设的电流
I3
= U1
− 20 − U 2 3
= −2.98
A
I1
(a) (b) (c)
由 (a) 和(b)式可得 i1 = i2 − 1×10−3
i3 = i2 − 2 ×10−3
代入 (c) 式可得 1×103 × (i2 − 1×10−3 ) + 80 × i2 + 80 × (i2 − 2 ×10−3 ) = 10
(1000 + 80 + 80)i2 = 1 + 0.160 + 10 = 11.16
i2
=
11.16 1160
=
9.63 ×10−3
=
9.62
mA
i1 = 9.62 −1 = 8.62 mA
i3 = 9.62 − 2 = 7.62 mA
此题矩阵方程:
1 −1 0 1 1×103 80
0 i1 − 1×10−3
− 1
80
i2 i3
=
2 ×10−3 10
4.29 在图 4.49 所示电路中,两个电流源提供电流。分别在 8Ω 电阻流过的电流为 I’和 I″。这 里 I’+I″=I。用叠加原理求这几个电流。
5.26 在图 5.46 所示电路中,电容器初始电荷为 Q0 = 800µC ,极性如图所示,如果开
关在 t=0 时刻闭合,求 t>0 时的电流和电荷响应。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电路中最基本的两个物理量是:A. 电压和电流B. 电阻和电流C. 电压和电阻D. 电流和功率答案:A2. 欧姆定律描述的是:A.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B.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C. 电压与电阻的关系D. 功率与电流的关系答案:A3. 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压之和等于:A. 电源电压B. 电阻值之和C. 电流值之和D. 功率之和答案:A二、填空题1. 当电路中的电阻增加时,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_________将减小。
答案:电流2.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_________。
答案:相等3. 功率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
答案:瓦特三、简答题1. 请简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的内容。
答案: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在任何电路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2. 什么是超前相位和滞后相位?答案:在交流电路中,当一个信号的波形相对于另一个信号的波形领先时,我们说它具有超前相位。
相反,如果一个信号的波形落后于另一个信号的波形,我们说它具有滞后相位。
四、计算题1. 已知一个串联电路,其中包含两个电阻R1=100Ω和R2=200Ω,电源电压为24V。
求电路中的总电流。
答案:首先计算总电阻R_total = R1 + R2 = 100Ω + 200Ω = 300Ω。
根据欧姆定律,总电流I = V/R_total = 24V / 300Ω =0.08A。
2. 一个并联电路由两个电阻组成,R1=50Ω,R2=150Ω,电源电压为12V。
求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
答案:首先计算总电阻R_total = (R1 * R2) / (R1 + R2) =(50Ω * 150Ω) / (50Ω + 150Ω) = 56.25Ω。
总电流I_total = V / R_total = 12V / 56.25Ω = 0.214A。
通过R1的电流I1 = V / R1 = 12V / 50Ω = 0.24A。
北理工《电路分析基础》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北理工《电路分析基础》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1.构成积分电路的参数条件是( ).A. 时间常数不小于输入矩形脉冲宽度B. 时间常数与输入矩形脉冲宽度相等C. 时间常数小于输入矩形脉冲宽度D. 时间常数远大于输入矩形脉冲宽度正确答案:D2.电路外部激励为零,而由初始储能引起的响应称为( )。
A. 零输入响应B. 零状态响应C. 稳态响应D. 暂态响应正确答案:A3.已知某0.5F电容支路电压uC(t)=3+1.5e-2t(V),可知uC (∞)、uC (0+)、时间常数τ、iC (t)分别为()。
A. 3V,4.5V,0.5S, -1.5e-2t AB. 4.5V,3V,0.5S, -3e-2t AC. 3V,4.5V,2S, -1.5e-2t AD. 3V,1.5V,0.5S, -1.5e-2t A正确答案:A4. 电阻元件的性能有()。
A. 储能性B. 耗能性C. 惯性D. 记忆性正确答案:B5. 交流电流表的刻度值为交流电流的( )A. 最大值B. 瞬时值C. 平均值D. 有效值正确答案:D6.一个电热器从220V的电源吸取1000W的功率,若将此电热器接到110V的电源上,则吸取的功率为( )。
A. 2000WB. 1000WC. 500WD. 250W正确答案:D7. 构成微分电路的条件是( )。
A. 时间常数与输入矩形脉冲宽度相等B. 时间常数远小于输入矩形脉冲宽度C. 时间常数不大于输入矩形脉冲宽度D. 时间常数远大于输入矩形脉冲宽度满分:3 分正确答案:B8. 电阻元件的性能有()。
A. 储能性B. 耗能性C. 惯性D. 记忆性满分:3 分正确答案:B9. 晶闸管由导通变为关断的条件是( )。
A. 控制极加反向电压B. 除去控制极正向电压C. 阳极加反向电压D. 阳极加正向电压满分:3 分正确答案:C10. 单管放大电路中,当电源UCC和集电极电阻RC确定后,若基极电流IB太大,会引起( )。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电流的计算结果为:A. 正值B. 负值C. 零D. 无法确定答案:B2. 在电路分析中,理想电压源的内阻为:A. 0欧姆B. 无穷大欧姆C. 1欧姆D. 任意值答案:A3.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A. V = IRB. I = VRC. R = VID. V = RI答案:A4. 电路中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值与各并联电阻的关系是:A. 总电阻等于最小电阻B. 总电阻大于任一并联电阻C. 总电阻小于任一并联电阻D. 总电阻等于所有并联电阻之和答案:C5.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表明:A. 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B. 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C. 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不等于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D. 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不等于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答案:A6.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表明:A. 沿着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等于零B. 沿着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大于零C. 沿着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小于零D. 沿着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可以是任意值答案:A7. 在RLC串联电路中,当电阻R、电感L和电容C的阻抗相等时,电路处于:A. 谐振状态B. 并联谐振状态C. 串联谐振状态D. 非谐振状态答案:C8. 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A. V = L(di/dt)B. V = L(di/dt)^2C. V = L(di/dt)^-1D. V = L(di/dt)^1/2答案:A9. 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A. V = 1/C ∫i dtB. V = C ∫i dtC. V = 1/C iD. V = C di/dt答案:A10. 理想变压器的变比为:A. 原副线圈匝数之比B. 原副线圈匝数之和C. 原副线圈匝数之差D. 原副线圈匝数的倒数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当电路中的电阻R为10欧姆,电流I为0.2A时,电压V等于________V。
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篇一:《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txt>第一章(p26-31)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a)解:标注电压如图(a)所示。
由kvl有u?15?5?2?5v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p1??15?2??30w(发出)电流源的功率为p2?2?u?2?5?10w(吸收)电阻的功率为p3?5?22?5?4?20w(吸收)(b)解:标注电流如图(b)所示。
(b)由欧姆定律及kcl有i2?15?3a,i1?i2?2?3?2?1a5故电压源的功率为p1??15?i1??15?1??15w(发出)电流源的功率为p2??15?2??30w(发出)电阻的功率为p3?5?i2?5?32?5?9?45w(吸收)1-8 试求题1-8图中各电路的电压u,并分别讨论其功率平衡。
(b)解:标注电流如图(b)所示。
由kcl有i?6?2?4a 故u?2?i?2?4?8v2由于电流源的功率为p1??6?u??6?8??48w电阻的功率为p2?2?i2?2?42?32w外电路的功率为p3?2?u?2?8?16w且pk?13kp1p2p34832160所以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及电路发出的功率之和等于吸收功率之和。
(b)1-10 电路如题1-10图所示,试求:(1)图(a)中,i1与uab;解:如下图(a)所示。
因为(a)i?10?2?0.9i15所以i1?2?20?2.222a0.99uab?4(i1?i)?4??20?2??8?0.889v991-19 试求题1-19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i1及电压u0。
解:如图题1-19图所示。
由kvl及kcl有1000i1u020u0i1600i1u060005000整理得1000i1u0203000i1u00解得i1?5?10?3a?5ma,u0?15v。
题1-19图补充题:u1. 如图1所示电路,已知 i ?a , ab ? 16 v ,求电阻r。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遵循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公式是:A. V = IRB. V = I/RC. I = V/RD. I = VR答案:A2. 电路中电阻的单位是:A. 欧姆(Ω)B. 伏特(V)C. 安培(A)D. 瓦特(W)答案:A3.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的计算公式是:A. R_total = R1 + R2B. R_total = R1 * R2C. R_total = R1 / R2D. R_total = R1 - R2答案:A4.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的计算公式是:A. I_total = I1 + I2B. I_total = I1 * I2C. I_total = I1 / I2D. I_total = I1 - I2答案:A5. 电路中的功率计算公式是:A. P = VIB. P = V^2/RC. P = I^2RD. P = V/I答案:A6. 交流电路中,电感的阻抗与频率的关系是:A. 阻抗与频率成正比B. 阻抗与频率成反比C. 阻抗与频率无关D. 阻抗与频率成二次方关系答案:A7. 电路中,理想电压源的内阻是:A. 有限值B. 零C. 无穷大D. 负值答案:B8. 电路中,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是:A. 恒定值B. 零C. 无穷大D. 负值答案:A9. 电路中,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通常为:A. 0.7VB. 1.5VC. 2.5VD. 3.3V答案:A10. 电路中,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是通过控制:A. 基极电流B. 集电极电流C. 发射极电流D. 电源电压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电路中,以下哪些元件是无源元件:A. 电阻器B. 电容器C. 电感器D. 电源答案:A、B、C2. 电路中,以下哪些元件是被动元件:A. 电阻器B. 电容器C. 二极管D. 晶体管答案:A、B、C3. 电路中,以下哪些元件可以存储能量:A. 电阻器B. 电容器C. 电感器D. 二极管答案:B、C4. 电路中,以下哪些元件具有非线性特性:A. 电阻器B. 二极管C. 晶体管D. 电容器答案:B、C5. 电路中,以下哪些元件可以作为信号放大器:A. 电阻器B. 二极管C. 三极管D. 电容器答案: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电路中,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i
i1
+ 1V −
2Ω
i3
i2
1Ω
2i
+ 2V −
解:在图中标出各支路电流,可得
(1 − 2)V (1 − 2)V = −0.5A, i2 = = −1A 2Ω 1Ω 受控源提供电流 = 2i = −1A i=
p2 Ω = i 2 × 2 = 0.5W
为确定 R,需计算 i4 ,
uce = ucd + ude = 0 ⇒ ude = −ucd = −10u1 = −10V
故
i3 =
udc = −2.5A, i4 = is − i3 = (−3.5 + 2.5)A = −1A 4 R = 0Ω 由此判定
1-33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图题所示电路中的支路电流 i1 , i2 , i3 。
又受控源控制量 i 与网孔电流的关系为 i = i1 − i2
⎧25i1 − 20i2 − 5i3 = 50 ⎪ 代入并整理得: ⎨−5i1 + 9i2 − 4i3 = 0 解得 ⎪−5i − 4i + 10i = 0 2 3 ⎩ 1
受控源电压 受控源功率
⎧i1 = 29.6A ⎨ ⎩i2 = 28A
i2
3Ω
i3
gu
2−5
解
设网孔电流为 i1 , i2 , i3 ,则 i3 = − gu A = −0.1u A ,所以只要列出两个网孔方程
27i1 − 18i2 = 42 −18i1 + 21i2 − 3(−0.1u A ) = 20
因 u A = 9i1 ,代入上式整理得
−15.3i1 + 21i2 = 20
电路分析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习题11-11-1..(1)(a )图,u 和i 参考方向是非关联参考方向;(b )图,u 和i 参考方向是关联参考方向。
参考方向。
(2)(a )图,u 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i 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b )图,u 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i 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3)(a )图,8=p W ,吸收功率;(b )图,24-=p W ,发出功率。
,发出功率。
1-21-2..030)24()4(24=+-+-++-=åp ,功率平衡。
,功率平衡。
1-31-3..(a )图,01R i u u s +-=;(b )图,02R i u u s -=1-41-4..022233311=+-+++-S S S U R I U R I R I U1-51-5..120W1-61-6.不能,实际电压将超过额定电压;可以。
.不能,实际电压将超过额定电压;可以。
.不能,实际电压将超过额定电压;可以。
1-71-7..(a)W =1R ;(b)W =2R1-81-8..(1)0=U V ,0=I A ;(2)3100=U V ,310=I A ;(3)25=U V ,5.2=I A (该题中已知条件中“W =10L R ”有误,应当改为“W =10R ”)1-91-9..5=aV V ,=bV 1V 1V。
1-101-10..5条支路,条支路,33个结点。
个结点。
a a 、b 两点间电流电压都等于零。
两点间电流电压都等于零。
1-111-11..=aI 11A 11A,,=bI -6A -6A,,=cI -11A -11A。
1-121-12..31-=IA 、2I =5.22A =5.22A、、3I =2.22A =2.22A。
1-131-13.开关断开时.开关断开时.开关断开时,,6=AV V ,6-=BV V 。
闭合时,8=AV V ,0=BV V 。
电路分析基础 课后答案 俎云霄
i
A +
u
i
B u
-
+
题图 1-3
解:对于元件 A, PA ui 3 5 15W 对于元件 B, PB ui 5 (2 10 ) 0.01W 1-6 求题图 1-4 所示部分电路中的电流 i1 和 i2 。
3
2A 5A
4A
8A
6A
i1
i2
题图 1-4
1-16 电路如题图 1-14 所示,若 us 0 , is 0 , R 0 ,请指出电路中各元件是吸收功率 还是供出功率。
R
+ us -
is
题图 1-14
解:对电压源,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功率为正值,吸收功率; 对电阻,因为 R 0 ,所以吸收功率; 因为电压源也吸收功率,所以电流源必定供出功率。 1-20 电路如题图 1-18 所示,试判断当开关 S 由打开到闭合时,电路中的电压 u 和电流 i 是 否发生变化。
un1 5 5 ,解得 un 2 10 u 5 n3 0
0
u un 2 un 3 5V
2-18 试用网孔分析法求题图 2-16 所示电路中的电压 u 。
2
2A
im1 5
4V im 2 1
3
u
3
im 3
3
题图 2-16
解:网孔电流标识如图: 列写网孔电流方程:
点火开关 30A保险丝 1 2 R1 R2 R3 R4
12V
3 转换开关 4 风扇电动机
题图 1-44 解:令开关分别置于 1、2、3、4 时通过风扇电动机的电流分别为 i1 、 i2 、 i3 和 i4 。则有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解答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解答试题㈠Ⅰ、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图1电路电流I 等于(A) -2A (B) 2A(C) -4A (D) 4A 解:(1)用叠加定理作:A I 436366318=⨯+++=(2) 节点法求解:列节点方程(6183)6131+=+a U V U a 12=→→ A U I a 43==(3) 网孔法求解:列网孔方程 A I 31=918332=⨯+I A I 12=→ → A I I I 421=+=— 2、图2电路,电压U 等于 (A) 6V (B) 8V(C) 10V (D)16V解:(1)节点法求解:列节点方程解得U =8V(2) 电源互换等效求解(将受控电流源互换为受控电压源。
注意求解量U 的位置!参看题2'图)V I U A I I I 86214610=+=→=→=- —3、图3电路,1A 电流源產生功率s P 等于 (A) 1W (B) 3W (C) 5W (D) 7W 解: U =1×3-3+1×1=1V 所以W U P s 11=⨯=—4、图4电路,电阻R 等于 (A )5Ω (B )11Ω5IU6V 10I 6V I I U 2Ω2Ω2A3I 2I 1I Ω6Ω3a V题1图26526)2121(-=+=+U I I U 3Ω3Ω3Ω11U 题3图(C )15Ω (D )20Ω 解: 30-18=10I I=1.2AR=Ω=152.118—5、图5电路,电容ab C 等于 (A )1F (B) 4F (C) 9F (D) 11F 解: F C ab 11263=++=—6、图6电路已处于稳态,t =0时S 闭合,则t =0时电容上的储能)0(C w 等于 (A) 13.5J (B) 18J (C) 36J (D) 54J 解:—7、图7电路,节点1、2、3的电位分别为,,,321U U U 则节点1的节点电位方程为(A) 424321-=--U U U(B) 4427321-=--U U U (C) 424321=--U U U (D) 2.545.0321-=--U U U 解: S G 4115.015.05.0111=+++=S G 25.0112-=-=S G 15.05.0113-=+-= A I s 4165.05.0111-=-+-= 所以答案A 正确。
电路作业参考解答
第五章(P192-196) (仅供参考,不一定最佳!)7-8 题7-8图所示电路开关原合在位置1,0=t 时开关由位置1合向位置2,求时电感电压。
0≥t )(t u LV题7-8图解:标注电感电流如上图所示 由换路定理得A i i L L 5315)0()0(===−+换路后,由于电路中不存在独立电源,所以有0)(=∞L i 将换路后电路中的电感开路,求其等效电阻,如下图所示由及有KVL KCL ⎪⎪⎩⎪⎪⎨⎧−×=+⎟⎠⎞⎜⎝⎛−×=)6(2638U u u uU I U 解得I U 12=故Ω==12IU R eq由此得换路后电感放磁电路的时间常数为s R L eq41123===τ由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公式可得Ae e i i i t i t t L L L L 45)]()0([)()(−−+=∞−+∞=τ故V e e td t di Lt u t t L L 4460)4(53)()(−−−=−××== 7-10 题7-10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前,电容电压为零。
在S c u 0=t 时闭合,求S 0>t 时的和。
)(t u c )(t i c20c题7-10图解:由题意及换路定理得0)0()0(==−+c c u u换路后,电容电压的终值为)(t u c V u c 1010102010)(=+×=∞换路后,将电压源短路及电容开路,则端口处的等效电阻为Ω=+=+=k R eq 105510//105由此得换路后电容充电电路的时间常数为s C R eq 1.010********=×××==−τ由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公式可得()Ve e u u u t u t t c c c c 10110)]()0([)()(−−+−=∞−+∞=τ故mAe e t d t u d C t i tt c c 10106)10()1(101010)()(−−−=−×−×××==7-11 题7-11图所示电路中开关打开前已处稳定状态。
电路作业参考解答(精编文档).doc
,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发出)
电阻的功率为
(吸收)
1-8 试求题1-8图中各电路的电压 ,并分别讨论其功率平衡。
(b)解:标注电流如图(b)所示。
由 有
故
由于电流源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外电路的功率为
且
所以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及电路发出的功率之和等于吸收功率之和。
1-10 电路如题1-10图所示,试求: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第一章(P26-31)
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解:标注电压如图(a)所示。
由 有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吸收)
电阻的功率为
(吸收)
(b)解:标注电流如图(b)所示。
故 的戴维宁等效电源电路如下图所示
题4-11图的戴维宁等效电源
补充题:
1. 如图6所示电路,求电阻 分别为 、 和 时电流 的值。
图6
解:该题涉及到求电阻 取不同值时的电流值,用戴维宁定理比较简单。
将待求支路 开路,对所形成的一端口进行戴维宁等效。
(1)求开路电压
由右上图可得
(2)求等效电阻
如上图所示有
(1)图(a)中, 与 ;
解:如下图(a)所示。
因为
所以
1-19 试求题1-19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 及电压 。
解:如图题1-19图所示。
由 及 有
整理得
解得 , 。
题1-19图
补充题:
1. 如图1所示电路,已知 , ,求电阻 。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解答
1-1 在图题1-1所示电路中。
元件A 吸收功率30W ,元件B 吸收功率15W ,元件C 产生功率30W ,分别求出三个元件中的电流I 1 、I 2 、I 3。
解 61=I A ,32-=I A ,63=I A1-5 在图题1-5所示电路中,求电流I 和电压U AB 。
解 1214=--=I A ,39442103=⨯+⨯+=AB U V1-6 在图题1-6所示电路中,求电压U 。
解 U +⨯-=253050,即有 30=U V1-8 在图题1-8所示电路中,求各元件的功率。
解 电阻功率:123223=⨯=ΩP W ,82/422==ΩP W电流源功率:0)6410(22=--=A P ,4141-=⨯-=A P W电压源功率:2021010-=⨯-=V P W ,4)221(44=-+=V P W2-7 电路如图题2-7所示。
求电路中的未知量。
解 1262=⨯=S U V349122==I A112/12/33===S U P I A 3/1313/420=++=I AΩ==121123RΩ2-+-+V50A3R U 3W123=PΩ===13363/13120I U R S eq2-9 电路如图题2-9所示。
求电路中的电流1I 。
解 从图中可知,2Ω与3Ω并联, 由分流公式,得1123553I I I =⨯=1113==I A所以,有131321+=+=I I I I 解得 5.01-=I A2-8 电路如图题2-8所示。
已知213I I =,求电路中的电阻R 。
解 KCL :6021=+I I 213I I = 解得 451=I mA, 152=I mA. R 为6.615452.2=⨯=R k Ω解 (a)由于有短路线,Ω=6AB R , (b) 等效电阻为Ω=+=++=1.15.25.15.01//)1//11(1//1AB R2-12 电路如图题2-12所示。
求电路AB 间的等效电阻AB R 。
电路分析基础解答
)
[ iC ( 0
)
iC (
)]e
t
iC ( t ) 5e 50t mA
第七 题解答
iL (0) iL (0) 0
uL
(0)
1510 5 10
10
V
uL() 0
Us
iL ()
15 5 10
10
1 2
0.75
A
S t 0
15V
5k 10k
iL 0.4H uL
10k
题图7 ( b )
40
R0 10 5 10
R1 1K
U 50
1200 1
1k
5K
R2 U1
I1I A
R5 1.2k
R6 500
R7 500B
题图1 ( c ) 图
R2 10
A B
I U1
RI11 I2 10
R3
150
0.5U1
题图1 (d ) 图
第一题解答
( e )解答
0.5
I
I1 1.5 0.5 I 4
6OI1 15I ( I 15I ) 500 1.5 I U
10A I
题图4 ( e )
R0 3 ( 3 3 ) 2
3
UOC
24 5
3
3 33
29V
I 29 29 4.14A 25 7
U 5I 20.7V
3 3 3
I 24V 5A U 5
题图4 ( f )
第五 题解答
I 20 10 5 5 10
12 2 3
3
U 20 ( 6 3 ) 10 ( 6 6 9 3 ) 12 12
iC ( t
付玉明主编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解答
§1a 、电压、电流为非关联方向,P = -2×4 = 8W > 0,产生功率8W ;b 、电压、电流为关联方向,P = 1×5 = 5W > 0,产生功率-5W ;(吸收功率5W )c 、电压、电流为非关联方向,P = 3×5 = 15W > 0,产生功率15W ;d 、电压、电流为非关联方向,P = -3×5 = -15W > 0,产生功率-15W ;(吸收功率15W )a 、吸收功率,P = 60W ,电压、电流为关联方向: I = P/U = 6A ;b 、产生功率,P = -100W ,电压、电流为非关联方向:I = -P/U = 5A ;;(吸收功率5W )c 、吸收功率,P = 60W ,电压、电流为关联方向: I = P/U = -5A ;设电压、电流为关联方向;则元件A 的电流I = P/U = 2A ;元件B 电压、电流为非关联方向,吸收的功率P = -IU = -40W ;(产生功率40W )。
电压源的电压电流为非关联方向,吸收功率P = -IU = 40W ;(产生功率40W )。
电流源的电压电流为关联方向,吸收功率P = IU = 40W ;电路功率平衡。
a 、电压、电流为关联方向,U = I ×R = 16V ;b 、电压、电流为关联方向,R = -U/I = 4Ω;c 、电压、电流为非关联方向,()︒+-=-=303cos 2t Ru i A ;d 、电压、电流为关联方向,V GI U 2-==。
A RUI 1.0==;V IR U 10==h kW Pt W ⋅=⨯⨯⨯⨯==72030404.01510。
a 、U = 7V ;b 、U = -8V ;c 、U = 10V ;a 、I = -3A ;b 、I = 2A ;c 、tA i sin 4-=;V A U U cd ab 1234=Ω⨯==;W R I P R 4821==;02=R P ;W U I P S Is 48-=-=。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第一章(P26-31)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 )解:标注电压如图(a )所示。
由(b 电流源的功率为W P 302152-=⨯-=(发出)电阻的功率为W I P 45953552223=⨯=⨯=⨯=(吸收)1-8 试求题1-8图中各电路的电压U ,并分别讨论其功率平衡。
(b )解:标注电流如图(b )所示。
由KCL 有 故由于电流源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外电路的功率为 且(1由补充题:1. 如图1R 。
图1解:由题得 因为I 32=0所以2. 如图2所示电路,求电路中的I 、R 和s U 。
图2解:用KCL 标注各支路电流且标注回路绕行方向如图2所示。
由KVL 有解得A I 5.0=,Ω=34R 。
故Ω=45,G 1= 故 或2-8 求题2-8图所示各电路中对角线电压U 及总电压ab U 。
题2-8图解:方法1。
将原电路中左边的∆形电路变换成Y 形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并联电路的分流公式可得A I 1412441=+⨯=,A I I 314412=-=-=故方法2。
将原电路中右边的∆形电路变换成Y 形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并联电路的分流公式可得A I 2.1614461=+⨯=,A I I 8.22.14412=-=-= 故2-11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1图所示各电路的电流i 。
题2-11图故由即 故 1. 求图3中的电流I 。
图3解:方法1:标注电流如左上图所示。
因为 所以 由KCL 可得方法2:将原电路左边部分进行电源等效变换,其结果如右上图所示。
由此可得2. 如图4所示电路,求电压U 。
3.由故故3-12 用回路电流法求题3-12图所示电路中电流αI 及电压0U 。
解:取回路如下图所示(实际上是网孔电流法),其回路电流方程为 整理得 解得A I 51=,A I 72=,A I 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第一章(P26-31)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 )解:标注电压如图(a )所示。
由KVL 有V U 52515=⨯-=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W P 302151-=⨯-=(发出)电流源的功率为W U P 105222=⨯=⨯=(吸收)电阻的功率为W P 20452523=⨯=⨯=(吸收)(b )解:标注电流如图(b )所示。
由欧姆定律及KCL 有A I 35152==,A I I 123221=-=-=故电压源的功率为W I P 151151511-=⨯-=⨯-=(发出)电流源的功率为W P 302152-=⨯-=(发出)电阻的功率为W I P 45953552223=⨯=⨯=⨯=(吸收)1-8 试求题1-8图中各电路的电压U ,并分别讨论其功率平衡。
(b )解:标注电流如图(b )所示。
由KCL 有A I 426=-= 故V I U 8422=⨯=⨯=由于电流源的功率为)(a)(bW U P 488661-=⨯-=⨯-=电阻的功率为W I P 32422222=⨯=⨯=外电路的功率为W U P 168223=⨯=⨯=且016324832131=++-=++=∑=P P P Pk k所以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及电路发出的功率之和等于吸收功率之和。
1-10 电路如题1-10图所示,试求: (1)图(a )中,1i 与ab u ; 解:如下图(a )所示。
因为19.02510i i ===所以A i 222.29209.021≈==V i i u ab 889.09829204)(41≈=⎪⎭⎫⎝⎛-⨯=-=1-19 试求题1-19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1I 及电压0U 。
解:如图题1-19图所示。
由KVL 及KCL 有⎪⎩⎪⎨⎧=+⎪⎭⎫ ⎝⎛-=+01010160050006000201000U I U I U I)(b)(a整理得⎩⎨⎧=-=+030002010000101U I U I 解得mA A I 510531=⨯=-,V U 150=。
题1-19图补充题:1. 如图1所示电路,已知 , ,求电阻R 。
图1解:由题得A I I CB 3164220=+= A I I I CB BA 632316=+=+= 因为BA AB RI U -=40所以Ω=-=-=46164040BA AB I U R 2. 如图2所示电路,求电路中的I 、R 和s U 。
图2解:用KCL 标注各支路电流且标注回路绕行方向如图2所示。
由KVL 有V U AB 16=A I 32=Ω2ΩA 5.ΩI-5.⎩⎨⎧=-⨯+=+---05.05.2640)5.0(24)5.2(2R I I I I 解得A I 5.0=,Ω=34R 。
故VR I U s 34172155.0)5.0(235=++=+++⨯=第二章(P47-51)2-4 求题2-4图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阻ab R ,其中Ω==121R R ,Ω==243R R ,Ω=45R ,S G G 121==,Ω=2R 。
解:如图(a )所示。
显然,4R 被短路,1R 、2R 和3R 形成并联,再与5R 串联。
Ω=+=+=+=4.442//5.042//1//1////5321R R R R R ab如图(c )所示。
将原电路改画成右边的电桥电路。
由于Ω==23241R R R R ,所以该电路是一个平衡电桥,不管开关S 是否闭合,其所在支路均无电流流过,该支路既可开路也可短路。
故Ω==++=5.13//3)//()(4231R R R R R ab或Ω=+=+=5.115.0////4321R R R R R ab如图(f )所示。
将原电路中上边和中间的两个Y 形电路变换为∆形电路,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得Ω≈==⎪⎭⎫⎝⎛+=27.1931183991180//92019202140//920ab Rab )(a5R a b )(c a b2-8 求题2-8图所示各电路中对角线电压U 及总电压ab U 。
题2-8图解:方法1。
将原电路中左边的∆形电路变换成Y 形电路,如下图所示:由并联电路的分流公式可得A I 1412441=+⨯=,A I I 314412=-=-=故V I I U 26832182821=-=⨯-⨯=-= V U ab 20454)4//122(=⨯=⨯+=方法2。
将原电路中右边的∆形电路变换成Y 形电路,如下图所示:由并联电路的分流公式可得)(fab Ω244ab Ω04ab ΩA I 2.1614461=+⨯=,A I I 8.22.14412=-=-=故V I I U 28.28.48.212.141421=-=⨯-⨯=⨯-=V U ab 20454)8.06//14(=⨯=⨯+=2-11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1图所示各电路的电流i 。
题2-11图解:电源等效变换的结果如上图所示。
由此可得A i 25.0105.254145.62==++-=故A i 125.025.021=⨯= 2-15 试求题2-15图(a )、(b )的输入电阻i R 。
解:(a) 如题2-15图所示。
采用“i u /”法,如右下图所示。
题2-15图显然11R u i -=由KCL 有211R u i i i =++β即21)1(R u i R u =++-β整理得i u R R R R =++2121)1(β故ΩΩiR R2121)1(R R R R i u R i β++== 补充题:1. 求图3中的电流I 。
图3解:方法1:标注电流如左上图所示。
因为01051=-I所以A I 25101==由KCL 可得A I I 32551=-=-=方法2:将原电路左边部分进行电源等效变换,其结果如右上图所示。
由此可得A I 3515==2. 如图4所示电路,求电压U 。
由上图可得V U 61221=⨯=3. 求图5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ab R 。
图4ab图5解:采用“i u /”法,如右上图所示,将其左边电路用电源等效变换法进一步化简为下图所示电路。
由KCL 及KVL 可得⎩⎨⎧-=+=11123I I u u I i 整理得u i I u -==1故Ω==5.0iu R ab第三章(P76-80)3-11 用回路电流法求题3-11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 。
题3-11图解:取回路如上图所示(实际上是网孔电流法),其回路电流方程为⎩⎨⎧-=⨯-+-=⨯--51205030301530402121I I I I整理得⎩⎨⎧=+-=-31067682121I I I I 解得A I 21=,A I 5.12=。
故A I I I 5.05.1221=-=-=3-12 用回路电流法求题3-12图所示电路中电流αI 及电压0U 。
解:取回路如下图所示(实际上是网孔电流法),其回路电流方程为⎪⎩⎪⎨⎧=++==+-145.1225.24.105.2155.2132112321I I I I I I I I 整理得⎩⎨⎧=+=+14012553053131I I I I 解得A I 51=,A I 72=,A I 13-=。
故A I I 51==αV I I U 4214)1(8541484310-=--⨯+⨯-=-+-=题3-12图3-13 用回路电流法求解: (1)题3-13图(a )中的x U ; (2)题3-13图(b )中的I 。
题3-13图解:(1)选取回路如图(a )所示,其回路电流方程为⎪⎪⎩⎪⎪⎨⎧===++-=2332113205.020********.0I U U I I I I I x x 解得A I 25.02=。
故V I U x 825.032322=⨯==(2)选取回路如图(b )所示,其回路电流方程为4VαxU 05.)(a )(b 4⎪⎪⎩⎪⎪⎨⎧-=-=+--=-+=23213211205.06120265.02040205.3I U U I I I U I I I I x x x 整理得⎩⎨⎧=+-=+-9161307253232I I I I解得A I 12-=,A I 13=。
故A I I 13==3-20 题3-20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为无伴电压源,用节点电压法求解电流S I 和O I 。
题3-20图解:选取参考节点如图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 ⎝⎛+++-=021211212112102161512151483213211n n n n n n n u u u u u u u整理得⎩⎨⎧=+-=-4813628815263232n n n n u u u u 因为2481361526=--=∆,44641348152882=-=∆,2976486288623=-=∆所以V u n 18248446422==∆∆=,V u n 12248297633==∆∆= 故A u u I n n S 92126182632=+=+= A u u I n n O 321812223-=-=-=3n3-21 用节点电压法求解题3-21图所示电路中电压U 。
解:选取参考节点如图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Iu u u u u n n n n n 150412014151515033211其中I u n 202=解得A I 6.1=。
故V I U 326.12020=⨯==题3-21图3-22 用节点电压法求解题3-13。
题3-22图解:(1)选取参考节点如图(a )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xn n n n n n U u u u u u u 05.015.081810813218124124120323211其中2n x u U =整理得⎩⎨⎧=+-=-6538012193232n n n n u u u u 解得V u n 82=。
故V u U n x 82==。
3n)(a )(b 43n n u(2)选取参考节点如图(b )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5.335161615.006120120120161312321n n xn n n n u u U u u u u其中1n x u U -=整理得⎩⎨⎧=-=-73541350473131n n n n u u u u 解得V u n 353-=。
故A u I n 13535353=--=-= 第四章(P107-111)4-2 应用叠加定理求题4-2图所示电路中电压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