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学重点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1.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医学生物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的核、质和细胞器等组成部分。
此外,还研究细胞的分裂、增殖和分化等细胞生物学过程。
2.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体系中的化学分子、物质和代谢过程的学科。
它包括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各种重要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的合成、降解和代谢等过程。
3.遗传学:遗传学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的原因。
它涉及到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也关注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和遗传性疾病的研究。
4.免疫学: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学科。
它涉及到机体对抗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免疫反应,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免疫反应的调节和平衡等方面。
5.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医学生物学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对疾病的影响,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病理过程。
6.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传递,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演化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研究神经系统与各种疾病的关系。
7.肿瘤生物学:肿瘤生物学研究肿瘤细胞的形成、生长和扩散机制,以及肿瘤细胞的遗传变异和抗药性等方面的知识。
它涉及到肿瘤发生的多种原因和危险因素,以及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问题。
总而言之,医学生物学是医学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涉及到人体生物学特性、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神经生物学和肿瘤生物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对于医学学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医学生物学是研究人体内部有关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科学,是人类疾病治疗和预防的基础。
其中包括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神经生物学等学科。
本文将结合这些学科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1.人体生理学1.1 器官系统:人类身体内有多个器官系统,主要有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免疫和生殖系统等。
每个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和组成部分。
1.2 神经和肌肉:神经和肌肉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神经通过神经递质释放与肌肉相互作用来控制身体各种活动,如运动等。
1.3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分泌来控制身体内部各种活动,如代谢和生长等。
下丘脑和垂体对各种激素分泌起到了关键作用。
1.4 血液和淋巴液:血液和淋巴液是身体内重要的液体,它们主要通过循环系统来提供营养,运输氧气和细胞废物等。
2.生物化学2.1 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组织和酶的主要成分。
它们由氨基酸组成,并可以通过核酸来指导它们的合成。
2.2 核酸:核酸是构成基因组的主要成分,包括DNA和RNA。
DNA是基因的主要储存介质,而RNA则可以将其从DNA转录出来。
2.3 糖类: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主要分为单糖和双糖。
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单糖。
2.4 脂质:脂质是身体对于某些营养物质的储存介质,同时也是组织构成的主要成分。
脂质类别有磷脂和甘油三酯等。
3.细胞学3.1 细胞结构:细胞主要由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等组成。
细胞核是细胞内部的主要控制中心,控制着细胞内的各种活动。
3.2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生物体内细胞繁殖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
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体细胞中,而减数分裂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3.3 细胞信号传导:细胞信号传导是细胞内各种信号的传递过程。
它可以通过激活细胞因子来促进细胞内的各种反应,如细胞分裂等。
4.遗传学4.1 DNA结构和功能:DNA是构成基因的主要成分。
它是双螺旋型结构,包括两条互补的链,每条链都包括一系列的核苷酸。
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
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医学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涵盖了从细胞到整个生物体的多个层面,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这门学科的重点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
一、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医学生物学的基础。
1、细胞膜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其功能包括物质运输、细胞识别、信号转导等。
物质运输方式有被动运输(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物质浓度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2、细胞质细胞质包含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器中,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通过有氧呼吸为细胞提供能量;叶绿体在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内质网分为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分别参与蛋白质合成和脂质代谢;高尔基体负责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溶酶体是“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异物;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3、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其主要成分是DNA 和蛋白质。
二、分子生物学1、 DNA 结构与功能DNA 是双螺旋结构,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
其功能是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准确性。
2、基因表达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转录是在细胞核中以 DNA 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翻译是在细胞质中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基因表达的调控对于细胞的生长、分化和适应环境变化至关重要。
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
一级结构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二级结构有α螺旋、β折叠等,三级结构是多肽链的进一步折叠,四级结构是多个亚基的组合。
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
三、遗传与变异1、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指出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重点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重点总结1.微生物分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不同种类。
其中,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可以根据形态、生理特征、遗传关系等进行分类。
真菌是真核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和植物中。
病毒是非细胞生物,需要寄生于宿主细胞才能进行复制。
寄生虫包括原生动物和蠕虫两大类。
2.微生物结构:细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组成。
真菌由菌丝、子实体和分生孢子组成。
病毒包含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壳体。
寄生虫的结构因种类不同而不同。
3.微生物繁殖和生长:细菌通过二分裂来复制自身,生长速度快。
真菌以分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病毒需要寄生于宿主细胞进行复制。
寄生虫有多种繁殖方式,包括卵的产生和分裂。
4.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起疾病。
细菌可以通过产生毒素、刺激宿主免疫反应、侵入宿主组织等方式引起疾病。
真菌可以通过产生毒素、机械破坏和刺激宿主免疫反应等方式引起疾病。
病毒通过寄生于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对宿主细胞造成损害,引起疾病。
寄生虫可以通过侵入宿主组织、摧毁宿主细胞、干扰宿主机体等方式引起疾病。
5.微生物的诊断方法:微生物的诊断常常依赖于细菌培养和分离、病毒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显微镜检查等方法。
细菌培养和分离可以通过培养基、温度、气体等条件来筛选和培养细菌。
病毒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宿主体液中的抗体来进行诊断。
核酸检测是利用特异性引物和放大技术来检测病原体的核酸。
显微镜检查可以观察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的形态和结构。
6.微生物的预防和控制:微生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包括个人防护措施、社区防控措施和医疗机构控制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手卫生、面罩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等。
社区防控措施包括检疫、消毒、卫生教育和疫苗接种等。
医疗机构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医疗废物管理等。
7.抗菌药物和耐药性: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
抗菌药物可以通过不同机制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复制。
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抵抗能力增强。
医学生物学名词解释重点
解答复习重点:【细胞器标志酶】内质网:葡萄糖-6-磷酸酶高尔基体:糖基转移酶溶酶体: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体:过氧化氢酶【高尔基体的超微结构及功能】高尔基体呈网状结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膜性细胞器,由扁平囊、小囊泡、大囊泡构成,内含多种酶,其标志酶为糖基转移酶。
扁平囊,高尔基体的主体部分,由3-10层平行排列,相邻囊间距20-30nm,每个囊腔宽6-15nm,其凸面称顺面或形成面,凹面称反面或成熟面;小囊泡,为直径30-80nm的球形小泡,膜厚6nm,多集中分布于扁平囊形成面与内质网间,由糙面内质网芽生而来,载有糙面内质网合成蛋白质成分转运至扁平囊中,又称运输小泡;大囊泡,直径100-500nm,膜厚8nm,多见于扁平囊周边或局部呈球状膨突而后脱落形成,带有扁平囊所含分泌物,有继续浓缩的作用,又称浓缩泡或分泌泡。
主要功能: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加工,如糖蛋白的合成修饰和蛋白质的改造;对蛋白质进行分选运输,如分泌蛋白、膜嵌蛋白、溶酶体蛋白的分选;形成溶酶体;参与膜的转变。
【溶酶体的超微结构及功能】溶酶体是单层膜包裹多种酸性水解酶的囊泡状细胞器,膜厚6nm,是直径0.25-0.5nm 的圆形、卵圆形小体,可视为细胞内消化系统。
其标志酶为酸性水解酶。
溶酶体膜上有氢离子泵,可保持内部酸性环境;膜内存在特殊的转运蛋白,可将消化水解的产物运出溶酶体;溶酶体膜的蛋白高度糖基化,可防止被自身的水解酶消化。
主要功能:消化作用,对外源性异物的消化称异噬作用,消化自身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或细胞器碎片称自噬作用;自溶作用,指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消化酶释放入细胞质使细胞本身被消化;对细胞外物质的消化作用,指溶酶体通过胞吐作用将溶酶体酶释放到细胞外,消化分解细胞外物质。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线粒体中含有mtDNA,多为双链的环状分子,和细菌DNA相似,裸露而不与组蛋白结合,分散在线粒体基质不同区域。
线粒体DNA具有遗传功能。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第一章生命的特征与起源1.生命的基本特征★★★(9条 p7-p9)①生命是以核酸与蛋白质为主导的自然物质体系②生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功能结构体系③生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本运动形式的自我更新体系④生命是以精密的信号转导通路网络维持的自主调节体系⑤生命是以生长发育为表现形式的“质”“量”转换体系⑥生命是通过生殖繁衍实现的物质能量守恒体系⑦生命是以遗传变异规律为枢纽的综合决定体系⑧生命是具有高度时空顺序性的物质运动演化体系⑨生命是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共存体系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1.细胞的发现(时间、人物)(P10)1665年,英国物理科学家胡克。
2.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4条)p13①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②所有细胞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③生物体通过细胞活动反映其生命特征④细胞来自原有细胞的分裂3.细胞的基本定义(4条)p14①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一切有机体均由细胞构成(病毒为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除外);②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在有机体的一切代谢活动与执行功能过程中,细胞呈现为一个独立的、有序的、自动控制性很强的独立代谢体系;③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生物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是依靠细胞的分裂、细胞体积的增长与细胞的分化来实现的。
绝大多数多细胞生物的个体最初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一系列过程发育而来的;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人体内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都是相同的,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他们之所以表现功能不同是有于基因选择性开放和表达的结果。
4.细胞体积守恒定律(p14)器官的大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这种关系有人称为“细胞体积守恒定律”。
5.细胞的主要共性(3条)①所有细胞都具有选择透性的膜结构②细胞都具有遗传物质③细胞都具有核糖体6.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表2-1)7.质粒的定义(P15)很多细菌出了基因组DNA外,还有一些小的环形DNA分子称为质粒。
医学生物学重点
医学生物学重点医学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科学,它涵盖了从细胞到生物体的各个层面,对于理解人体的结构、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医学生物学的一些重点内容。
一、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医学生物学的基础。
其中,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重点之一。
细胞膜不仅是细胞的边界,还具有物质运输、信号转导等重要功能。
例如,通过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和载体蛋白,细胞能够精确地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细胞内的细胞器也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通过有氧呼吸为细胞提供能量;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高尔基体负责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和分选;溶酶体则起着分解细胞内废物和病原体的作用。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也是关键知识点。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修复的基础,而细胞分化则使细胞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以及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对于理解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遗传学遗传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和遗传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这些定律揭示了遗传性状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是遗传学的核心内容。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蛋白质,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突变是导致遗传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和机制对于诊断和治疗遗传疾病至关重要。
染色体的结构和变异也是遗传学的重要方面。
染色体异常如染色体数目异常(如唐氏综合征)和结构异常(如易位、缺失)会导致严重的先天性疾病。
遗传咨询和基因治疗是遗传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遗传咨询可以帮助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家庭评估生育风险,基因治疗则为一些遗传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三、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DNA 的结构和复制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内容。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生物学史上的重大突破,DNA 的复制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重点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重点总结.绪论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名词解释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或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特异性防治原则的一门学科。
中介体:是细菌细胞膜向内凹陷,折叠、卷曲成的囊状结构,扩大膜功能,又称拟线粒体。
多见于革兰阳性菌。
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闭合DNA,控制着细菌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异染颗粒:用美兰染色此颗粒着色较深呈紫色,故名。
用于鉴别细菌。
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粘液性物质。
鞭毛:细菌菌体上附有细长呈波浪弯曲的丝状物。
鞭毛染色后光镜可见。
菌毛:菌体表面较鞭毛更短、更细、而直硬的丝状物。
电镜可见。
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
简答题1.简述微生物的种类。
2.简述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大小:测量单位为微米(μm)1μm = 1/1000mm球菌:直径1μm杆菌:长2~3μm 宽0.3~0.5μm螺形菌:2~3μm 或3~6μm形态:球形、杆形、螺形,分为球菌、杆菌、螺形菌。
3.分析G+菌、G-菌细胞壁结构与组成特点及其医学意义。
细菌细胞壁构造比较医学意义:1、染色性:G染色紫色(G+)红色(G-)2、抗原性:G+:磷壁酸G-:特异性多糖(O抗原/菌体抗原)3、致病性:G+:外毒素、磷壁酸G-:内毒素(脂多糖)4、治疗:G+:青霉素、溶菌酶有效G-:青霉素、溶菌酶无效4.简述L型菌的特性。
1、法国Lister研究院首先发现命名。
2、高度多形性,不易着色,革兰阴性。
3、高渗低琼脂血清培养基2-7天荷包蛋样、颗粒、丝状菌落。
4、具致病性,常在应用某些抗生素(青霉素、头孢)治疗中发生,且易复发。
5、临床症状明显但常规细菌培养(-),予以考虑L型菌感染5.分析溶菌酶、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的杀菌机制。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医学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涵盖了从分子、细胞到个体、群体等多个层次,对于理解人体的结构、功能、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治疗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医学生物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医学生物学至关重要。
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质中包含了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负责产生能量;内质网分为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前者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后者参与脂质的合成等。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了遗传物质DNA,DNA 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数量,而细胞分化则使细胞形成不同的类型和功能,例如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特定的细胞类型。
二、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DNA 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其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遗传信息传递和复制的基础。
基因是 DNA 上具有特定功能的片段,它们通过表达产生蛋白质来发挥作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十分密切。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了其高级结构,而高级结构又决定了其功能。
例如,血红蛋白的结构变化会导致其运输氧气的能力下降,从而引发疾病。
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从 DNA 到 RNA 再到蛋白质的流动过程。
但也存在一些例外,如某些病毒可以以 RNA 为遗传物质,并通过逆转录过程将 RNA 信息转化为 DNA。
三、遗传学遗传学研究基因的遗传和变异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这些定律解释了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染色体的异常会导致遗传疾病的发生。
例如,唐氏综合征是由于第 21 号染色体多了一条。
基因突变是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它可能导致新的性状出现,也可能引发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就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1.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是医学生物学的基础。
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物过程,如细胞分裂、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凋亡等。
2.基因学: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基因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编码着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
基因学研究包括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基因治疗等。
3.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和相互作用。
生物体的生命过程都离不开化学反应,如代谢过程、酶作用等。
生物化学研究包括蛋白质、核酸、脂质、碳水化合物等的结构和功能。
4.遗传学:遗传学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包括遗传物质的结构、遗传变异、遗传显性与隐性、遗传疾病等。
5.免疫学:免疫学研究生物体对外界抗原的防御反应和免疫机制。
免疫学包括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反应的类型和调节等。
6.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
分子生物学研究包括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蛋白质的合成和折叠等。
7.生理学:生理学研究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生理学研究包括人体的消化、循环、呼吸、神经等系统的功能和调节。
8.发育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研究生物体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发育过程。
发育生物学研究包括胚胎发育、器官形成、组织细胞分化等。
9.病理学: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形成机制和病理变化。
病理学研究包括疾病的病因、病理组织学、病理生理学等。
10.病毒学:病毒学研究病毒的结构、生理特性和致病机制。
病毒学研究包括病毒的复制、感染和疫苗的制备等。
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
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医学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科学,它涵盖了从细胞到整个生物体的各个层面。
对于医学生来说,掌握医学生物学的知识是理解人体结构、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的基础。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学生物学重点内容。
一、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溶胶。
细胞器如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负责提供能量;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和脂质代谢等;高尔基体主要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吞噬外来病原体。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核膜、核仁、染色质等结构。
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时会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2、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增殖: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增殖。
有丝分裂保证了细胞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维持了细胞的遗传稳定性。
减数分裂则产生配子,为生殖过程提供了遗传多样性。
细胞分化: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发生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蛋白质合成上的差异。
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发育和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遗传学遗传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和遗传规律。
1、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具有双螺旋结构。
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控制着生物体的性状。
2、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指出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则说明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医学生物学实验重点
实验书中的重点1、高尔基复合体:家兔脊神经节切片,低倍:椭圆形或不规则淡黄色神经细胞。
选集中区换用高倍。
N细胞大小不等(原因细胞被切不在同一平面)泡状细胞核,周围为深褐色弯曲状、线状网状结构,即高尔基体。
2、中心体:马蛔虫子宫切片,低倍下找受精卵中期细胞,换高倍,蓝色条状为染色体。
其两侧的蓝色小颗粒即中心粒。
中心粒周围致密物质为中心球,二者即为中心体。
周围可见星射线。
中心体和星射线合称星体。
有时因切片原因,中习题仅出现在一侧或两侧均观察不倒(只有动物细胞受精卵才有中心体)3、细胞骨架观察:动物细胞:(1)细胞培养未致密时既可使用。
PBS洗3次(或用灭菌牙签刮取人口腔上皮细胞于1ml生理盐水EP管中,3000r每分钟离心,弃上清液0.5ml后将下清液和细胞沉淀混匀涂片晾干,pbs洗三次)(2)1%TritonX-100(作用破坏细胞膜,和胞内蛋白质,但能保持细胞骨架系统蛋白质完整)(3)M缓冲液轻洗三次,每次两分钟,提高骨架稳定性。
(4)略干3%戊二醛固定细胞10min。
(5)弃固定液,PBS洗三次,每次一分钟,滤纸吸干。
(6)0.2%考马斯亮蓝R250(作用染色)染色5-10min。
蒸馏水冲洗,空中自然晾干。
(7)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中被染成蓝色的纤网状结构即细胞胞骨架。
植物细胞:用洋葱鳞叶内皮细胞,缓冲液为磷酸盐缓冲液(PBS,PH6.8),,另外在染色后用清水冲洗数遍,降低背景色。
其余与动物细胞相同。
4、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动的观察:(1)巨噬细胞诱导:实验前三天,小鼠腹腔每天注射6%淀粉肉汤1ml(含0.4%台盼蓝,作用为诱导)刺激小鼠腹腔产生巨噬细胞。
(2)鸡红细胞悬浮注射:每组取上述出理小鼠一只,腹腔注射1%鸡红细胞悬液0.5-1ml,揉小鼠腹部,使红细胞扩散。
(3)处死:三十分钟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
(4)迅速剖开腹腔,注入0.5ml生理盐水,牙签将腹腔液和生理盐水混合,未装针头的注射器抽取腹腔液。
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
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一、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中含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负责提供能量;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和脂质代谢;高尔基体主要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溶酶体则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外来物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染色体,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DNA 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决定细胞的功能和性状。
细胞的增殖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保证了细胞的遗传物质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之间的稳定传递,而减数分裂则产生生殖细胞,为遗传变异提供了基础。
二、遗传学遗传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和遗传规律。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它们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影响生物体的性状。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
基因突变是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包括点突变、缺失、插入等。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引起遗传病的发生。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如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结构变异,以及染色体数目增多或减少的数目变异。
人类常见的遗传病有单基因遗传病(如白化病、红绿色盲)、多基因遗传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如 21 三体综合征)。
遗传病的诊断和预防是医学遗传学的重要任务。
三、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如 DNA、RNA 和蛋白质。
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从 DNA 到 RNA 再到蛋白质的传递过程。
DNA 复制是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环节,它保证了亲代细胞的遗传信息能够准确地传递给子代细胞。
转录是将 DNA 中的遗传信息转录为RNA 的过程,包括 mRNA、tRNA 和 rRNA 等。
医学生物学重点
第十三章神经医学1.neuron: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树突,轴突,轴突末梢组成3.神经元的功能:接受来自其他细胞或其他神经元的信息,整合和传递这些信息,然后再将这些信息传到其他神经元或其他细胞,从而在机体信息传递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实现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4.胶质细胞的功能:胶质细胞不能直接参与神经信息的传递,但它通过建立屏障,参与物质交换,修复,吞噬及支持等功能,保证神经细胞行使正常功能。
5.胶质细胞的分类:胶质细胞分为两类:1.大胶质细胞,如星状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2.异源性(异类)细胞群,如室管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6.神经系统包含的三类神经元及其功能: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检测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并把信息传递到中间神经元,后者的任务是把感觉信息分析,加工并储存,最后把指令传给运动神经元,由它去指挥神经系统的效应器。
7.神经元回路的两个类型:1.包括多个神经结构的回路2.局限于某一个神经结构内的回路。
8.Parkinson disease:帕金森病,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期、病情进展缓慢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帕金森病患者由于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造成纹状体多巴胺含量下降,胆碱能神经元活性相对增高,使锥体外系功能亢进,发生震颤性麻痹,患者脑中出现大量lewy 小体。
第十章疾病的生物学机制1.内在致病原因:主要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突变和遗传物质的表达异常。
2.外在致病因素:1.生物因素2.理化因素3.营养因素4.免疫因素5.社会生态因素6.精神、心理因素7.人类蛋白感染粒疾病3.疾病的发生条件:1.生理条件2. 心理条件3. 社会、文化条件4.(genetic polymorphism or gene polymorphism):遗传多态性或基因多态性,人类疾病易感性的差异首先表现为基因结构上的差异,其次表现为基因表达机器功能上的差异,这些差异的总称为遗传多态性或基因多态性。
医学分子生物学复习重点
第二章基因【目的要求】掌握:基因的概念及结构特点;结构基因;基因转录调控相关序列;顺式作用元件;多顺反子,单顺反子。
一、基因:是负责编码RNA或一条多肽链的DNA片段,包括编码序列、编码序列外的侧翼序列及插入序列。
二、结构基因:基因中编码RNA或蛋白质的DNA序列成为结构基因。
三、基因转录调控相关序列:1原核生物基因的调控序列中最基本的是启动子和终止子,有些基因中还有不同的调节蛋白结合位点或操纵元件。
操纵元件:是一段能够被不同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是决定基因表达效率的关键元件。
2真核生物基因中的调控序列一般被称为顺式作用原件,包括启动子和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反应元件和poly(A)加尾信号。
启动子和上游启动元件:TATA盒-TFIID-RNA聚合酶复合物(启动转录);CAA盒-CTF(决定转录的效率);GC盒-Sp1(促进转录)。
增强子:可特异性的与转录因子结合,增强转录因子的活性。
四、顺式作用元件:真核生物基因中的调控序列一般被称为顺式作用原件。
包括启动子和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反应元件和poly(A)加尾信号。
五、多顺反子: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多转录为多顺反子mRNA,即每一个mRNA分子带有几种蛋白质的遗传信息(来自几个结构基因),利用共同的启动子及终止信号,组成“操纵子”的基因表达调控单元。
转录出来的mRNA分子可以编码几种不同的、但是多为功能相关蛋白质。
六、单顺反子:真核生物结构基因转录为单顺反子mRNA,即一个编码基因转录生成一个mRNA分子、经翻译生成一条多肽链,基本上没有操纵子的结构。
转录生成的mRNA前体中既有编码序列(外显子),又有间隔序列(内含子),需要进行转录后的剪切加工以及各种修饰,形成成熟的mRNA。
1熟悉:基因型;表现型;基因突变;;外显子;内含子;选择性剪接。
一、基因型:指逐代传递下去的成对因子的集合,因子中一个来源于父本,另一个来源于母本。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知识点解析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知识点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而医学细胞生物学则着重研究细胞结构、功能以及细胞与人体疾病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对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分开的边界,起到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细胞质是细胞膜内部的胶状物质,含有多种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这些细胞器参与合成和运输物质的过程。
细胞核则存放着遗传物质DNA,并控制细胞的功能和发育。
二、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的繁殖和生长的基础过程。
常见的细胞分裂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
有丝分裂是普通细胞的分裂过程,分为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末期。
减数分裂则是生殖细胞的分裂,产生配子细胞。
三、细胞信号转导细胞信号转导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和调控的重要过程。
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接受外界信号,再通过一系列的分子信号传递路径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从而引起细胞内部的生物学效应。
细胞信号转导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
四、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周期调控是维持细胞正常生长和分裂的重要机制。
细胞周期可分为G1期、S期、G2期和M期等阶段。
细胞周期的调控主要通过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以及相关的调控蛋白进行,其中包括细胞周期抑制蛋白(CKIs)和周期调控蛋白(Cyclins)。
五、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正常细胞死亡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机制。
细胞凋亡通过激活一系列的凋亡信号通路,最终导致DNA 断裂和细胞死亡。
细胞凋亡能够清除老化、受损和异常细胞,起到调节组织和器官发育的作用。
六、细胞增殖与癌症细胞增殖是细胞生物学的核心过程之一,也是癌症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正常细胞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机制来保持细胞增殖的平衡和有序进行,而癌细胞则失去了这种控制机制,不受限制地增殖和扩散,导致肿瘤形成。
综上所述,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点知识点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增殖与癌症等。
医学生物学第九版重点笔记
医学生物学第九版重点笔记
医学生物学第九版重点笔记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665年,由英国物理科学家胡克首次观察到。
2. 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生长、发育、分裂和分化等能力。
3. 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的膜结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质包含细胞器、细胞骨架等;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代谢和发育。
4.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5. 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分为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6. 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7.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
8.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真核细胞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原核细胞只有裸露的DNA。
两者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也有显著差异。
9. 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类。
干细胞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0. 肿瘤细胞:肿瘤细胞是指由于基因突变等原因导致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肿块。
肿瘤细胞的特征包括无限增殖、形态异常、组织结构破坏等。
以上是医学生物学第九版重点笔记的一部分内容,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教材或咨询专业人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生物学重点~第1章~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P.9):氨基酸2.基本单位(氨基酸)和基本单位(氨基酸)之间是怎么连接形成蛋白质的(p.10)?通过肽键依次缩和合而成多肽链。
(肽键:氨基酸分子之间的连接键,由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之间脱水缩合而成。
)3.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 (p.10)A:何谓蛋白质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的线性平面结构,反映了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总类、数量、排列顺序及链接方式。
维系一级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是肽键,个别是二硫键。
A:二级结构有哪些类型?α螺旋、β折叠、三股螺旋( 螺旋)。
(维系二级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是氢键。
)三级结构: 在二级结构基础上折迭盘曲所形成的紧密球状结构。
维系三级结构的化学键除氢键外,还有疏水键、离子键、酯键及二硫键等。
四级结构: 多个亚基按一定方式聚合而成的较为复杂的空间构象。
4.蛋白质变构和变性的区别? (p.11.12)变构:功能存在,变性:功能消失。
1.变构: 一定因素使蛋白质空间构象发生改变引起其生理功能发生改变。
(通过蛋白质构象变化而实现调节功能的现象称之)2.变性: 一定因素强烈作用使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破坏引起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丧失生理活性。
(空间结构发生破坏,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此一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变性)5.(1)核酸的基本单位为何? (p.13) 核苷酸(核苷酸=磷酸+核苷(戊糖+碱基))(2)基本单位之间通过什么键形成核酸链?(p15) 3’—5’磷酸二酯键(多个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多核苷酸长链,是核酸的基本结构)6.(1)DNA的两条链之间通过什么键连接? (p.17) 氢键(两条多核苷酸长链是依赖碱基对形成的H键维系的.)(2)两条链的碱基之间如何配对? (p.17) A=T,G≡C (碱基互补原则)7.核酸的碱基有多少种? 五种: A、T、C、G、U。
8.RNA有几种类型?功能各自为何?(p.17)(1)mRNA:携带来自DNA的遗传信息到核糖体上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2)tRNA:携带特定的活化氨基酸到核糖体的相应位置上合成蛋白质。
(3)rRNA: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核糖体,为蛋白质提供合成的场所。
课本解说:(1)mRNA:从细胞核内的DNA分子上转录出遗传信息,并带到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上,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因而又称信使RNA。
(2)tRNA:识别被激活的氨基酸,合成氨酰-tRNA复合体,并借自身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咬合”,将携带的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供合成蛋白质需要,又称转运RNA(3)rR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第2章~9.在电子显微镜下面,细胞分为哪两个结构?(P.21)(1)模相结构(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核膜及小泡等)(2)非模相结构(染色质、染色体、核糖体、中心粒、微丝、微管及中间纤维等)10.细胞为何分化(P.69)选择性表达(细胞的发育选择称为细胞决定))11.细胞膜特点(学习指导P.7)(1)不对称姓(2)流动性12.细胞膜运输方式的特点? ((p.29)(学习指导p7.8)《简答或问答题》1.穿膜运输:要掌握特点和内容2.模泡运输:只需知道胞吞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即可。
13.何谓细胞膜受体?(与信号传导的概念掌握)(学习指导p.8)(1)膜受体: 细胞膜上能选择性地识别胞外化学信号(配体)并与之结合,启动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而产生特定生物学效应的蛋白质。
(2)受体的结构: 一个完整的受体包括识别部位、转换部位和效应部位三部分(3)信号传导: 外来化学信号通过与膜受体作用影响细胞内信使的水平变化,进而引起细胞应答反映的一系列过程。
14.细胞识别(概念) (学习指导p.9)所谓细胞识别,是指细胞通过膜受体而完成的一种特殊功能,包括细胞对同种或异种细胞的认识和鉴别以及对各种化学信号分子的认识和鉴别。
15.免疫作用(简单记)(p.33)(1)ABO血型抗原:是人红细胞膜表面的主要抗原,其成分是一种鞘糖脂(存在于分泌物中的是糖蛋白) 。
(2)组织兼容性抗原:主要存在于白细胞表面,故称为人白细胞抗原。
16.细胞质内膜系统(p.34~39)内质网掌握分类:糙面内质网与光面内质网两类.(糙面内质网的功能:合成蛋白质。
光面内质网的功能:1.解毒作用2.负责脂类(磷脂、胆固醇、脂肪、及甾类激素等)物质的合成与代谢(主要) 3.负责对糖原的分解 4.生成胆汁)高尔基复合体功能:(1)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2)蛋白质、糖蛋白的加工修饰(3)蛋白质的分选(4)参与细胞内膜转化(5)合成多糖(6)形成溶酶体溶酶体功能(大概): (1)消化作用(2)防御及保护作用(3)参与受精过程(4)促进组织器官的变态发育17.核糖体的组成成分和功能为何?(p.43.44)(1)核糖体主要是由rRNA与蛋白质组成。
(2)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场所。
18.细胞核中核仁的功能为何?(p.52)涉及核糖体的生物发生。
(过程包括合成rRNA,组装核糖体的大、小亚单位。
)19.染色质的基本单位为何?(P.50) 核小体20.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区别为何?(p.49)常染色质比异染色质盘曲折叠较不紧密.转录功能越活跃的细胞,常染色质所占比例越大.21.DNA复制的六个基本特点(P.54)(内容要看)(1)半保留复制(2)一个或多个起始点(3)单向或双向进行(4)以RNA为引物(5)5’→3’添加核苷酸(6)复制是不同步进行的22.细胞分裂(p.60)(1)细胞周期:完成一次细胞分裂的全过程。
(G1,S,G2,M)G0期细胞:暂不增殖细胞,即具有增殖潜能,处于较长时间不分裂,在受到适当刺激时可以重新进入增殖状态的细胞。
(2) (考问答)间期G1期:生长迅速,mRNA、tRNA、rRNA、酶含量增加,脱氧核苷酸含量急剧上升。
S期:DNA加倍。
G2期:为分裂期作准备(合成微丝、微管的前身物质)。
间期细胞体积是细胞周期中细胞体积最大的时期。
(3)M期(分裂期)→考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一)前期:染色体出现,核仁、核膜解体。
(二)中期:染色体排列成赤道板,纺锤体形成。
(三)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染色体分为相等的两组,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四)末期: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细胞两极,并转化为染色质,核仁、核膜重新出现。
(4)哪时期最短? M期23.减数分裂特点(P.63)(学习指导P.20.21): DNA复制一次,分裂两次。
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染色体减半。
第二次分裂:姊妹染色单体分离。
24.等位基因的概念: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红花基因R和白花基因r)~第三章~25.精子的发生过程分为哪些阶段,每个阶段再做什么事?四个阶段: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变形期增殖期:进行有丝分裂。
生长期:染色体复制成熟期:减数分裂变形期:转为蝌蚪型精子26.三大定律的细胞学基础:(1)分离律: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2)自由组合律:减数分裂后期Ⅰ,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一、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
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连锁与交换律:减数分裂前期的偶线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交换。
27.遗传病的概念: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28.同源染色体概念: 细胞中型态、大小、结构相同的染色体。
(分别来自父母、起源相同、大小、结构与性质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29.单基因遗传的两大类型(看图判断,判定是什么样的疾病.):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常染色体的显性和隐性遗传病的特点?(结合两特点回答原因)显:男女发病机会相同;连代遗传;患者双亲之一为患者;患者同胞及子女患病机率为1/2;双亲无病,子女不发病。
隐:男女发病机会相同;散发病例;患者双亲为致病基因携带者;患者同胞患病机率为1/4,正常同胞有2/3为携带者;近亲婚配发病率增高。
30.多基因遗传的假说要点为何?(1)多基因。
(2)共显性。
(3)微效性。
(4)累加性。
31.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两者的概念区分(P.110)质量性状: (1)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2)相对性状有本质的差异数量性状: (1)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2)中间类型多,极端类型少(3)连续变异数量性状的表现型呈正态分布.32.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的区别?单基因遗传:质量性状多基因遗传:数量性状33.判断题:判断后代发病风险有男女差异时的高低(P.114)后代发病率:发病率高的性别患者比后代发病率低的性别患者低。
(因为发病率高的患者阈值低)34.单基因显性遗传的特殊显性(大概念区别即可):(P.106)(1)不完全显性:杂合子患者(Aa)的表型介于显性纯合子患者(AA)和隐性纯合子正常个体(aa)之间。
(2)从性显性:虽是常染色体遗传,但与性别有关。
(3)限性性状:由于第二性征不同,只有某性别有。
35.染色体核型与嵌合体的概念,嵌合体怎么来的?核型概念:所有染色体数目和每条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嵌合体概念:一个个体体内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核型的细胞系称之。
嵌合体产生于卵裂(有丝分裂)早期的各种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
36.人类染色体组有多少条? 24条(因为X和Y不一样)37.1号染色体的三区六代如何表示(P.117)?例如: 1号染色体长臂上的三区六代的表示法: 1q3638.(判断题) X染色质和Y染色质(P.118)?X染色质数=X染色体数—1Y染色质数=Y染色体数EX1.核型:47,XXX→有2个X染色质EX2.核型:46,XY→有1个Y染色质。
39.掌握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终止密码突变的概念?(随机考)(1)同义突变: 指DNA分子中某一密码子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变化后的密码子与原来的密码子含义相同,均可翻译成同一种氨基酸。
(2)错义突变: 指DNA分子中某一密码子变成了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结果使多肽链中的某一个氨基酸出现差错。
(3)无义突变: 指DNA分子中的某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了终止密码,结果使得本该继续延长的多肽链到此不再延长。
(4)终止密码突变: 指DNA分子中的某个终止密码变成了某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结果使得本该停止合成的多肽链继续延长直到下一个终止密码。
40.基因概念?基因是DNA分子上带有遗传信息的片段。
41.遗传的中心法则?(P.58图) DNA ↹RNA ↹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