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1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沧县崔尔庄晓岚中学马桂忍一、地理规律及学科逻辑解析本节教材内容对应《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要求:①运用地图说明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地理位置作简要评价;②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③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④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黄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唯一一个地形区,教材在第一标题“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中首先给出了“黄土高原的位置图”,并安排活动使学生熟悉黄土高原的位置及其包括的省区,并且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表景观。
接着很自然地引出黄土的由来,以活动题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示意图和证据资料,安排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由于黄土特殊的性质和黄土高原特定的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再加上人类不恰当的生产活动,所以黄土高原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
教材在“严重的水土流失”、“脆弱的生态环境”这两个框题中着重分析了黄土高原各自然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
最后一个框题“生态建设”,是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人的行为改变不利的自然条件,二是避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人类对该地区的开发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
教材还通过活动题让学生对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进行辩论,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意识,并使学生最终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属义务教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的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一个重要的自然区域,它的生态环境问题世界瞩目。
教材在一开始就给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图,并安排了活动1,目的就是训练学生读图能力,学会查找跨省区域的范围。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教案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学设计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是初中地理第八章第一节内容,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章节,本节内容共有四个内容,思路非常明确。
⑴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⑵严重的水土流失。
⑶脆弱的生态环境。
⑷生态建设。
二、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新课教案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单元备课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技能掌握程度,把握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
2.在授课中尽可能做到释疑解惑,巩固好基础知识,为传授新的地理知识扫除障碍。
3.深化提高学生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逐步培养学生“以文释图”,“以图释文”和“以图释图”的基本能力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采用“图文结合法”,以图为点,串点成线,串线成网,逐步使学生形成比较全面的知识、能力体系。
让学生既掌握了基本知识,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及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探究性和自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及自然环境与经济的发展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
教材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是中国地理最后一个分区教学的内容,由于自然或人文方面的联系,我国有许多跨越省界的区域,本章以特殊地貌环境的黄土高原和以长江为共同发展纽带的长江沿江地带来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
黄土高原是典型的跨省自然地理区域,在新教材中首次被单独作为一节课列入课程中,而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因此,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有其必要性,同时,又可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来引导认识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典型的跨省经济地理区域。
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综合等地理能力,初步树立区域合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章知识结构如下: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沟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壑成因:风成说纵地形支离破碎,结构疏松,多孔隙,地表横自然原因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的原因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人为原因: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土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土壤肥力降低,农作物产量下降,给河道整高治和防洪带来很大困难原自然灾害频繁:旱灾、涝灾、泥石流、滑坡、塌陷等脆弱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影响:人口增加→乱砍滥伐→垦荒→破坏生态环境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和建梯田等工程措施结合生态建设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控制人口,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减轻环境压力地理位优越的地理位置置和自地形:低平,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然条件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富集的地区,水运便利自然资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不同河段利用方式:上游发电旅游;中下游航运、淡水养殖、旅游形格局:长江干流为轴线,西接广大内陆,东连沿海经济带纽带联系了下游与上游的省内经济区域沟通了东西两大经济区,形成了自东向西的产业、技术、信息、商贸通道,自西向东的江海联运交通要道长基础与条件: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开江水准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沿辐动力: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江射方向:通过众多支流和交通干线向南北辐射地意义: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了区域间的合作带四个特大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沿江地带的城市中下游城市分布的差异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四大工业基地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沿江地带工业沪宁杭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钢铁工业走廊工业走廊汽车工业走廊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中下游: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酸雨本章内容既是对以往自然地理知识的应用和综合,又是对区域地理知识的分析和总结。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第一课时)课标与教材(一)课标要求1能够根据图文自料描述区域的位置特点。
2掌握区域最主要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特点。
3学会分析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区域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措施。
教材分析:“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典型的跨省经济地理区域。
作为中国地理最后一个分区教学的内容,它既是对以往自然地理知识的应用和综合,又是对区域地理知识的分析和总结。
教材侧重于长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对沿岸、周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大量活动性课文去推理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资源形成原因和利用方式,完成了两种课文形式的有机结合。
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综合等项地理能力,并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本节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念树立的主旨。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下;教学重点1、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2、认识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展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3、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1.学生利用资料分析本区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优越性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培养。
2.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展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学情分析:经过近两年的地理学习,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同时,他们也具有初中生特有的好奇心强,实践兴趣浓,小组合作意识强等心理特点。
这些都需要教师适时利用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在观察中思考发现,在实践中体验探究,在合作中感悟提高的目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说出长江沿江地带的区域位置、范围,对本区的地理位置进行简单的评价。
2.从地形、气候、自然资源、水运条件等方面了解本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3.通过对“H”型经济地带格局的认识,进一步分析本区位置的优势,从中理解区域经济发展中区际联系的重要意义。
4.通过分析“世界著名沿河产业带”的有关知识,充分认识长江对本区经济地带的形成和发展的意义;从长江南北支流的延伸对南北经济的辐射作用的客观事实,来认识沿江地带对周围地区的辐射作用。
【VIP专享】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
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有关课本插图和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km2的陆地面积。
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
下面我们看一段电视片断(播放黄土高原的电视片)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主要地貌有哪些?(黄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引出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讲授新课]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
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板书: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承转过渡: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
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看课本第57页活动2题,分组讨论,寻找答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知识点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一、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1)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位于第二级阶梯,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
位于黄河的中游地区。
(落实在P66图8.1)(2)黄土地形的分类: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
地貌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P66图8.2黄土地貌景观)(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区。
(4)成因:风吹来的高原--“风成说”占主导地位,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2.严重的水土流失(1)形成原因自然因素:①地形: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冲刷侵蚀力强;②植被: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③土质: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裂隙;④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表植被;②开矿、修路使地表疏松。
(2)影响①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②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和自然灾害频发。
③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造成河道整治和防洪困难。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冀北山地、东南丘陵等,都位于第二级阶梯。
(P70图8.8 ,P71阅读材料)3.脆弱的生态环境(1)地形破碎,气候干旱。
(2)自然灾害频繁: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还有旱、涝灾,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
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
(3)环境容易遭到破坏,而且破坏之后很难恢复。
本区的人地关系呈恶性循环。
(P71图8.10)4.生态建设。
(P73图8.15)(1)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2)水土流失的治理: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②工程措施:修梯田;修挡土坝、建水库等;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避免超载放牧等。
●煤炭基地的建设(1)品种多、储量大、质量好(2)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基地。
第八章 认识跨省的区域(一)
第八章认识跨省的区域第一节:黄土高原一、读课本78页文字,结合图8.1完成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是________(填地形区)。
2、位置范围:位于______地形,东起_____,西至______,南连______,北抵________。
3、跨越的省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为人口耕地集中分布地区。
二、读课本79页活动2,完成:1、从西北地区到黄土高原,地表物质的分布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土高原形成的假说中,“__________”得到了广泛支持。
其证据:(1)“黄土高原的厚度均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成分与本地矿物种类布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漠矿物成分相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课本80页文字,结合图8.41、黄土高原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1)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土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被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为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1)水土流失带走了______________,使农作物_________下降;(2)使沟谷_________,扩大,加深;从而导致_________面积减少。
山东省成武中考地理总复习八下第8章认识跨省区域知识总结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一、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P66中的图8.1)⑴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⑵黄土地形的分类:黄土原、黄土峁、黄土梁。
⑶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⑷成因:风吹来的高原。
⑸证据:①“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②“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戈壁——沙漠——黄土)”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③“黄土的矿物成分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漠的矿物成分相同。
”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④“有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2、严重的水土流失⑴形成原因自然因素:①地形:坡度较陡,地面较长,冲刷侵蚀力强。
②植被: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③土质: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裂隙。
④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表植被。
②开矿、修路使地表疏松。
⑵影响①带动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②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③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造成河道整治和防洪困难。
⑶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冀北山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等地,一般降水量越大;山区地表坡度较大,地表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
3、脆弱的生态环境⑴地形破碎,气候干旱。
⑵自然灾害频繁: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还有旱、涝灾,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
⑶环境容易遭到破坏,而且破坏之后很难恢复。
4、生态建设⑴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⑵水土流失的治理: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②工程措施:修梯田;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避免超载放牧。
二、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1、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P75中的图8.17)⑴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25º~35 ºN,地处亚热带地区。
[中考政史地]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考点解析]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建设;水土流失的治理;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保护.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考点梳理]1.黄土高原的地貌表现为,黄土高原东起A山< 平原与高原的分界山 >、西至乌鞘岭、南至B 岭、北抵C.属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地区,这就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天灾〕地表植被状况 黄土高原地表〔 〕 降雨特点 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月份,多雨〕 土壤特性 黄土〔结构 ,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 〕 人为因素〔人祸〕 土地利用不当 〔 〕、〔 〕、〔 〕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耕作不合理 在干旱地〔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选择下列项目前的字母填入图中空格中〔每项只使用一次〕,完成整个循环过程. A、农作物产量下降 B、人均耕地少,燃料需求增加C、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D、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4.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措施 生物措施 〔陡坡地植树种草,缓坡地建梯田种果树〕区域地理要素考点要求了解 理解 应用 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X 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 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 ★工程措施〔坡脚建挡土坝,护坡工程等〕合理生产〔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圈养良种畜禽等〕[中考]〔06年中考卷〕在我国北方大地上,有一片被深厚黄土覆盖的地区,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17题.1.下列河流中流经黄土高原的是: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黑龙江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A.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B.黄土层深厚C.黄土结构疏松 D.毁林开荒3.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是: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B.陡坡地建梯田C.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D.植树种草〔08年中考卷〕长期以来,黄河流城一直存在洪水威胁、泥沙淤积等问题;近年来,又出现缺水断流、水污染等新问题.据此回答14 一15 题4. 黄河"地上河"河段流经的地形区是A ##高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宁夏平原判断题:〔10年中考〕5.治理黄土高原的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加强生态建设.[南京模考]一、选择题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形区是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2.以下对图中阴影部分的描述错误的是A.这里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B.水土流失严重3.图中阴影地区生态建设的做法,正确的是A.陡坡地修建梯田,种植山杏B.缓坡地全部开垦荒地,大力发展种植业C.坡脚修挡土坝、护坡等D.陡坡地种植牧草,大力发展畜牧业4.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在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取...的行为:A.种草植树,修筑土坝B.退耕还林、还草C.减少放牧的数量D.开垦陡坡,扩大耕地5.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关键是A.全部退耕 B.禁止放牧 C.南水北调 D. 生态建设6.窑洞是下列哪个地区特有的民居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高原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A.地表缺少植被保护 B.黄土土质疏松C.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 D.开垦、采矿、砍伐等活动8.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主要是由下列哪种因素造成的A人类耕作 B流水侵蚀 C风力作用 D冰川侵蚀二、判断题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我国的黄土高原.2."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3.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等活动造成的.5.黄土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三、综合题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⑴延安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___⑵延安位于黄土高原,该高原是世界最大的___堆积区,存在着严重的___问题.产生该问题的气候原因是_ _ _.⑶在黄土高原植树种草,陡坡退耕还林、还草等,是人们加强_____建设,改善环境的具体表现.⑷为什么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是脆弱的?〔至少2点〕 ___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呈巨大的"几"字形,曲折向东流入海.〔2〕黄河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利用黄河水修渠灌溉,使平原成为"塞上江南".但是,它也给我们带来深重的灾难,因为黄河中游流经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高原,在下游形成了河,给我们带来了隐患.〔3〕请根据所学分析该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这里的生态环境脆弱,除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之外,灾害是这里最主要.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中考说明要求]区域地理要素考点要求了解理解应用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X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举例说出区域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考点解析]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地形、气候等概况,理解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了解、理解长江流域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后果及治理保护.[考点梳理]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1、长江沿江地带东起,西至,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X围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2、读课本图8.17,沿江地带地势总的看来比较低平,地形以和为主.长江沿江地带沿途穿过的地形区:①长江中下游平原②四川盆地③巫山④横断山脉⑤云贵高原,从西向东排列,依次为:3、从温度带上看,长江沿江地带属;从干湿状况上看,属;从气候类型上看,属;农业的耕地类型为.二、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1、我们将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格局称为"H"形,请回答以下问题:〔1〕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H"格局,将下列地区和城市填入相应的方格中:A、重庆市B、沿海经济带C、##市D、长江沿江带E、西部地区〔2〕在"H"形的格局中,长江沿江地带沟通了东西部地区,起到了承东启西的作用.〔3〕长江沿江地带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产业开发带之一,通过南北和交通干道向南北辐射.2、读下图,学习用简图的方法认识城市分布特点.〔1〕四个特大城市:B,DF,G〔2〕铁路干线:Ⅰ,ⅡⅢ,3、读下面"长江沿江工业地带图",结合课本资料回答问题.〔1〕沪宁杭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地带.〔2〕长江沿江地带有##宝山、湖北武汉、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了"工业走廊"的雏形.〔3〕##、南京、武汉汽车工业基地以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构成了沿江"工业走廊"的雏形.三、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1、读下图,了解长江沿江地带主要的环境问题〔1〕长江上游由于毁林开荒、陡坡垦殖,主要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3〕哪些跨区域的工程能减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问题?〔〕A、南水北调B、西气东输C、北煤南运D、西电东送[中考]一、选择题1.对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A.技术先进B.能源丰富C.洪涝灾害频繁D.信息不畅2.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其中以为中心,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A.武汉 B.## C.南京 D.重庆3.下列对长江流域开发利用的方式,合理的是A.上游地区毁林开荒 B.中游地区围湖造田C.中下游发展内河航运 D.下游建大型水电站1.〔06年中考〕〔6分〕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的格局,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长江沿江地带东起,西四川攀枝花,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作用.〔2〕长江沿江地带已经形成四大城市密集区,它们是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以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以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以##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3〕有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4〕沿江地带的##宝山、##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构成了"工业走廊"的雏形.2.〔08年中考〕长江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达.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人〔东海、渤海〕.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2〕长江沿江地带沟通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起着作用.<3〕长江沿江地带自东向西形成了多个工业基地,其中① 是以宜昌、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4〕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于〔上、中〕游河段.<5〕我们的家乡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请你对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利用提出合理的建议.〔至少两点〕、.[南京模考]1.读下列长江示意图,回答问题:〔1〕长江沿江地带西起四川省市东至市.〔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支流〕、B 〔湖泊〕C 〔人工运河〕、D 〔水利枢纽〕〔3〕沿江地带与沿海经济地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型〔填英文字母〕的经济格局,中间的一横表示〔填河流〕〔4〕长江水运价值巨大,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有"▲"之称;长江宜昌—##河段多发▲灾害.〔5〕长江上游水流湍急,落差较大,产生丰富的▲资源;长江流域雨热同期,河网稠密,湖泊众多,灌溉便利,主要的粮食作物是▲.〔6〕长江沿江地带沟通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沿江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可借助南北向交通干线和众多▲向AB C D〔7〕长江上游水流湍急,落差较大,可以发展▲业.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西电东送"和"▲"工程,其目的是将西部丰富的能源输往能源短缺的东部地区,发挥各自的优势,互惠互利. 〔8〕图中的武汉,既是▲省的行政中心,又是长江▲游城市群的中心.2.读《长江流域简图》,回答问题.〔1〕图中A、B、C区域是我国酸雨危害较严重的区域. ▲_酸雨区<可填字母>是全国酸雨污染X围最大、强度最高酸雨污染区.<1分>〔2〕A区域及其附近地区有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冶金等工业基地,它依附近地区水电优势.图中②为即将全部峻工的▲_水利枢纽.〔4〕C区域①城市是我国西部能源大开发战略中▲工程的终点,以其为核心的工业区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南京模拟考试题-----备选]第41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2月10日,国际奥委会第122届全会在温哥华决定,将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权授予中国的南京市.阅读材料,回答1~2题.1.##是我国①最大的城市②最大的港口③最大的商业中心④最大的重工业基地⑤最大的铁路枢纽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⑤D.③④⑤2.南京的X敏乘火车去##参观世博会,X敏乘坐的火车运行在▲线上.A.陇海B.京九 C.京广 D.京沪读下图,E、F、G、H分别表示长江干流上的四个特大城市,A. EB.FC. GD. H4.对长江沿江地带的南北辐射起促进作用的铁路干线有—兰新线 B.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包兰线5.既位于沿海又位于沿江〔长江〕的工业基地是黄土高原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人地矛盾突出,治理黄土高原,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1.解决该地区环境问题最主要的措施是A.植树种草B.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C.大力发展畜牧业D.扩大荒地的开垦面积2.地面破碎、沟壑纵横描述的是我国四大高原中的: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高原3.有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讨论,你认为不可取的是A.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B.建梯田,修挡土坝C.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 D.开发荒坡、草坡,扩大耕地面积4.在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取...的做法是C.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D.开垦陡坡,扩大耕地面积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完成下列30—32题.7."黄金水道","多河港"体现了长江的"钢铁工业走廊"的雏形,其中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钢铁工业基地是A.##宝山钢铁工业基地B.武汉钢铁工业基地C.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D.重庆钢铁工业基地32.关于长江沿江地带东西纽带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B.将##、南京、武汉和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沟通东西商贸C.西部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D.将西部产业、技术、信息向东部沿海传递、转移33."黄金水道"、"多河港"等体现了长江的A.航运价值 B.灌溉价值 C.水能丰富 D.渔业价值34.关于长江沿江地带东西纽带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B.将##、南京、武汉和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沟通东西商贸C.西部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D.将西部产业、技术、信息向东部沿海传递、转移35.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是A.泥石流 B.洪涝 C.寒潮 D.酸雨36.有关反映长江沿江地带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A.沟通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地区B.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C.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D.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经济技术优势向南北转移、扩散37.长江中游沿江地带的钢铁工业基地是以〔〕A.攀枝花为中心 B.武汉为中心 C.马鞍山为中心 D.##宝山为中心38.对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优势条件的评价,正确的是A.技术先进B.能源丰富C.资金匮乏D.信息不畅39.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其中以为中心,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A.武汉B.## C.南京D.重庆40.下列城市哪些是位于长江沿江地带上、中、下游的特大城市A.##、宜昌、成都 B.南京、武汉、重庆C. 、重庆、##D.合肥、南京、##41.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集中、频繁、严重的自然灾害是A.沙尘暴 B.酸雨 C.洪涝 D.干旱二、判断题6.长江沿江地带地势高低起伏,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7.长江沿江地带与沿海经济地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H"型的经济格局.8.长江沿江地带是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纽带9.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丰富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10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下游河段.6.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及黄土高原的治理"愈发紧迫.小梅对此进行课题研究,请你根据地图和学过的地理知识帮助解决问题〔8分〕"长江沿江地带及黄土高原分布示意图"〔1〕图中代表秦岭——淮河的数字序号是__▲_〔①/③〕.的纬度约为___▲___. 〔2〕长江上游与黄土高原共同的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3〕长江沿江地带与黄土高原有很多差异,请举例说说.A .植被类型:长江沿江地带为____▲____ B.粮食作物:黄土高原主要为____▲____C. 耕地类型:黄土高原主要为____▲____D.作物熟制:长江沿江地带为____▲____ 〔4〕请你对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或黄土高原环境的治理提一条可行性建议:____▲____7.读"长江流域略图"和文字材料,回答问题.〔7分〕文字材料:2007年5月下旬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组启动"长江行动",从重庆出发对长江沿岸七省市的污水排放现状进行监测调查.经过调查发现,主要是半数以上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直排长江.加上农业生产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致使长江水污染②① . 宜昌 湖口 唐古拉山脉水利枢纽严重.长江流域略图<1>长江水量丰富,上游河段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素有"__▲__"之称.长江支流众多,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素有"__▲__"之称.<2>新中国建立后,继葛洲坝水利枢纽后,又在长江干流上修建了__▲__水利枢纽<略图中的①>.<3>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__▲__.<4>图中的②地是由##、南京和杭州等城市形成的__▲__工业区〔带〕,它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5>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水土流失往往造成中下游江河、湖泊及水库淤积,导致__▲__灾害频发.<6>根据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污染源:__▲__.8.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1〕左图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区.〔2〕这里的农业发展条件好,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本地区农作物的熟制为. 〔3〕①为〔城市〕,简称为,长江经过这里注入.〔海〕〔4〕长江有两个美称"","水能宝库".〔5〕本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有:,为本区的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9.读图回答有关长江沿江地带的问题:〔10分〕〔1〕长江沿江地带东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X围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区域.〔2〕长江沿江地带沟通经济发达地区和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3〕沿江地带的工业等产业可以沿着和向南北方转移、扩X,带动经济的发展.〔4〕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工业: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高度发达的工业地带.农业:长江沿江地带位于我国温度带中的带,干湿地区中的区;由于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属于〔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河网稠密,湖泊众多,灌溉便利,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10.读下列长江流域图,回答问题.〔7分〕⑴南京位于长江▲〔上、中、下〕游,经纬度为▲.⑵从地理位置看,长江沿江地带属于▲气候,因此该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⑶长江自西向东绵延6300多千米,注入东海,由此可见我国地势特点为▲⑷请列举一例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保护措施.▲▲11.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图7〕,完成表格.13.下表中的A 、B 两X 照片分别拍摄于长江沿江地带和华北平原.将下列内容的数字序号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内.①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②沪宁杭地区跨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和以##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③植被类型多为落叶阔叶林 ④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⑤河流有冰期 ⑥耕地类型多为水田A 梯田里的水牛B 瑞雪篱笆平顶房序号14.读"长江沿江地带部分区域图",完成问题.〔6分〕〔1〕B 是世界上在建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___ __.〔2〕长江沿江地带已经形成四大城市密集区,它们是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 以 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以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以##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3〕长江沿江地带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铁路干线,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起到了很好的 作用.〔4〕沿江地带的##宝山、##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构成了" <钢铁、汽车>工业走廊"的雏形.<5>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 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15.阅读文字材料和图6,回答问题.〔7分〕2010年3月30日新华社晚间报导称,"川气东送"工程建成投产."川气东送"工程自四川异同点 ▲ ▲请将下列资料中代表该地区的字母填入表格中. 资料:A .科技、教育发达,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B .轻工业为主,与港澳地区有"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110° 115° 120°30°武汉 南京 ## 图例 省界 铁路 河流 A B 杭州市上海苏州南京市合肥市南昌市武汉市长沙市重庆市成都市普光首站上海末站① ②③118°32°宜昌湖口普光气田到##.每年可向东部及沿线地区输送净化天然气120亿立方米.〔1〕普光气田位于▲盆地.〔2〕长江下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的纬度是▲.〔3〕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分别是宜昌和湖口,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图中▲〔填写数字序号〕所在的河段.〔4〕川气东送将为##及东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有▲.〔5〕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性工业基地.〔6〕长江中下游水运价值巨大的主要有利条件有▲;▲.16.读"长江沿江经济地带图"、"##市的辐射作用图",回答:〔7分〕⑴长江沿江带与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地带,构成了英文大写字母""的格局.⑵##所在的地形区叫三角洲平原,有我国最大的沪宁杭工业基地.⑶本区的重庆、武汉、和##四个特大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请从乙图中归纳出##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 .〔至少2点〕⑷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博会正式开幕,从城市规模上看,##市是中国城市;2010年2月10日,国际奥委会决定,将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权授予中国的市.可见本地区在国内、外具有极大的影响力.11 / 11。
第八章 认识跨省的区域(二)
第八章认识跨省的区域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一、读课本86页文字,结合87页图8.17,8.18完成:1、优越的地理位置:长江沿江地带东起___________,西至_______省的___________。
东西绵延_____________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_________千米的范围,是典型的带状分布。
2、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地形:地势_______,以_____和________为主。
(2)气候:_______________气候,其特点是:夏季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四季分明,降水丰沛。
(3)水运条件:河湖________,水运发达。
(4)资源条件(课本89页图8.21):上游: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资源;下游:铁,_____金属矿等。
二、读课本89-90页课本,对照图8.22和8.23,完成:1、通过长江水运及沿江城市将东部沿海______________地区与西部____________富集地区联系起来,成为承_____启______的的纽带。
2、通过南北直流和南北向交通干线辐射长江南北两侧地区:(1)支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铁路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________线。
三、读课本92页文字,结合图8.26,完成:1、长江沿江城市大都凭借便利的____________发展起来的,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分布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下游>中游>下游。
2、四大城市群:以__________为中心的上游城市群;以___________为中心的中游城市群;以__________为中心的下游城市群;以____________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读课本92-93页活动1,完成:上海: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最大的_________性工业基地中心,最大的___________中心,最大的__________工业中心,重要的______________教育中心。
课题: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 漳州市教育局---首页
课题: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题;3个《第一课时》世界最大的土堆积区;《第二课时》严重的水土流失;《第三课时》脆弱的生态环境;生态建设教学目的: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图示与文字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
3、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后果;通过分析,认识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4、通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了解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5、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该区域的中心事物――“黄土”对其造成的一系列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的位置、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地理位置作出评价。
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3、“黄土”对其造成的一系列影响教学难点:1、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2、认识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3、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了解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教学方法:图解图练法;归纳法;分析法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我国第二长河是哪条?(黄河)黄河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含沙量大)黄河的泥沙90%来源于哪里?(中游的黄土高原)这节课,我们就开始介绍: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1、位置与范围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图8.1“黄土高原的位置”,并翻开地理填充图册完成第1、2两题。
同时完成课本中活动题1: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从图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案_26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学习,借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并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学生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
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缺少对黄土高原综合印象了解不够。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中图文并茂资料和多媒体辅助活动,联系乡土知识,采用读图分析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法、激励教学法等。
使学生对黄土高原整个区域学习掌握了一定规律,提高了学生技能,达到了思想和文化素养共提高,完成了黄土高原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资料学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1 、黄土高原的范围、位置和特征;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教学难点1 、黄土高原的成因;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与水土保持的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相关资料和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家乡黄土高原每个人都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境灾难的治理者,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来参与环保: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同时思考图中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个地形区?你是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黄土高原,去把握她的脉搏,倾听她的心声。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知识点一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1.(2010·吉林长春)下列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戈壁荒漠,绿洲点点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C.冰川广布,雪山连绵D.千沟万壑,地表破碎【答案】D2.(2010·吉林长春)下列地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 华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 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答案】C3.(2010·湖北宜昌)右图为2009年7月22日“月球本影扫过范围示意图”,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罕见的日全食现象,下列地区中,无法看到日全食的是()A.黄土高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四川盆地D.青藏地区【答案】A4.(2010·湖北武汉.当前,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A.地震B.台风C.水土流失D.火山爆发【答案】C5.(2009·山东威海)甘肃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原因之一是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解析】选B。
此题考查了甘肃敦煌地区的气候类型,这里地处内陆,明显的气候特点是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9.9毫米,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6.(2009·江苏淮安).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阅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秦岭的数字是()A.① B.②C.③ D.④(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B.植被遭到人为破坏C.黄土土质疏松: D.降水集中,多暴雨【答案】(1)选C,(2)选B。
7.(2009·山东烟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同区域的河流所起的作用不同。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第二课时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一、教学内容课本77页至79页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沿江地带的东西纽带作用2、理解沿江地带的南北辐射作用3、整体把握“H”形的经济格局(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交通、商业贸易、高新技术、西部开发等方面综合分析能力2、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分组写作能力(三)德育目标1、了解长江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2、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重点1、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2、整体把握“H”形的经济格局四、教学难点整体把握“H”形的经济格局五、教学方法及教学准备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谈话法地图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走进地理课堂。
在上节课我们介绍了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那么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来回忆一下,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沿江地带东起哪里,西至哪里呢?生:东起上海,西至攀枝花师:(激励点评)对,东起上海,西至攀枝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
(展示中国地图)请同学们看着黑板上的地图找一下长江沿江地带。
(二)讲授新课师:(指着地图)我们先找到起点位置上海,再找到终点位置攀枝花,来看是不是这一条。
那么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长江沿江地带由第一级阶梯进入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正好将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连接起来,起到一个纽带桥梁的作用,那么这样的纽带对东西部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吗?请同学们翻开课本77页,看着图8.22“H”形的经济格局。
首先来看对西部地区起到什么作用啊?生:可以使西部地区借助江河联运,进入国际市场师:(激励点评)很好,他说啊可以使西部地区借助江河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因为西部深入大陆内部,很多产品无法远销海外,于是借助江河联运,便可进入国际市场,还有吗?生: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业的纽带。
上学期人教版区域地理课件第讲认识跨省区域共张共张
②工程措施(cu修òshs建ùh)ī)梯种:草田
、修挡土坝。
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例如陡坡地 退耕还林、还草,合理
放牧。
第二十一页,共44页。
4. 生态环境(shēnɡ (t1à)i h自u然án灾jì害nɡ多)脆发弱(du水ō 旱fā)灾:害
等。
、泥石滑流坡、 和塌陷 (huápō)
延安1951~1991年旱涝灾害发生频率
第二十三页,共44页。
【判断(pànduàn)】 1.“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是在西北风的搬运堆积作用 (duī jī zuò yònɡ√)下形成的。( ) 提示:“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是西北风从中 亚(zhōnɡ yà)、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耕地减 少等问题,还使黄河中游形成“地上河”。( )× 提示: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平缓,水流减慢,泥沙
第三十四页,共44页。
5.沿江地带的工业基地: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 性工业地带,也是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之一。
工业基地 F G H I
主要工业中心 B攀枝花 、六盘水
宜昌、E 重庆 . D 武汉 .
A上海 、杭州、C 南京.
工业特点 钢铁、 煤炭工业(gōngyè) 基电地力 、 冶金工业(gōngyè)基 地钢铁 、 轻纺工业基地
襄阳 京
京
焦
枝城 广 九 柳
线线
线
4.沿江地带的城市
(1)四大城市群:依托长江便利的水运和丰富的水资源及相关
产业,沿江地带形成四大城市密集区。
①长江上游城市群:以 重庆 为中心(zhōngxīn)。
②长江中游城市群:以 (武zh汉òn为ɡ 中心(zhōngxīn)。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复习
江海联运的交通通道 (2)辐射作用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2
(2)辐射作用
㈠辐射的基础与条件:
农业与工业基础雄厚,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在 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
㈡辐射的动力:
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㈢辐射的方向: 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赶道——向南北辐射
㈣辐射的意义:
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区域间的合作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3 1.活动—P78 ㈠图8.23—绘制长江上的支流和铁路
玉 树
各 拉 丹 冬 雅 砻 江 攀 枝 花 成 昆 线 岷 嘉 成 江 陵 渝 江 线 宜 宾 重 庆 乌 江 宜 昌 …. 线 汉 江 九湖 江口 赣 江 京 九 线 南 京 京 沪 线 上 海 .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黄土高原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黄土高原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位置和范围: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黄土高原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位置和范围: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 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 了晋、陕、宁、甘等四省。
黄 土 塬
二、活动2:P74—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1.
2. 3. 4.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迁移人口到别的地方
生产活动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政府支持,使他们响应退耕还林
生态建设一例
缓坡修建 梯田,种山 杏和优质 牧草
坡脚建 挡土坝、 护坡
陡坡种 草、灌木 和山杏
黄土高原的位置
返回
活动1—P72
• 1.(1)延安的气候特征: 450mm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燥寒冷— 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 (2) 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夏季多 洪灾,冬季对旱灾 • (3) 约四年中有三年是旱灾,一年为洪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农作物产量下降
(3)为了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改善环境。现在该
地已经摸索出许多成功经验。一方面,采取
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
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退耕
、
,过渡放牧的地方
放
牧的牲畜数量等。
23.读上海、武汉、重庆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4 分)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此项前的字母填写在下
面的表格内。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2.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A.地面崎岖
B.沟壑纵横
C.一望无垠
日益严重
A.水土流失
B.低温灾害
C.环境污染
D.酸雨
14.乘轮船从重庆出发到上海,沿途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A.重庆---九江---南京---上海
B.宜昌---武汉---南京---上海
C.重庆---武汉---湖口---南京
D.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15.长江沿江地带的主要地形是
A.平原和高原
严重,具体表现为
和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C 5.B 6.C 7.C 8.B 9.D 10.C 11.B 12.B 13.A 14.D 15.C 16.A 17.D 18.B 19.C 20.B 二、非选择题 21.(4 分) 攀枝花、六盘水→钢铁、煤炭工业基地;宜昌、重庆→电力、冶金工业基地;武汉→钢铁、 轻纺工业基地;上海、南京、杭州→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2.(12 分) (1)①疏松 ②植被 ③暴雨 ④疏松 (2)
D.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11.沿江“汽车工业走廊”是以
等主要城市构成的
A.上海、武汉、重庆、四川
B.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C.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
D.上海、南京、马鞍山、武汉
12.图中的 A 是
A.汉江
B.京杭运河
C.淮河
D.南水北调工程
13.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
B.平原和盆地
C.平原和低山丘陵
D.低山丘陵和高原
16.江面狭窄、滩多流急、峭壁高耸、雄伟壮观是描述长江
的景观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17.位于长江沿江地带的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是
A.京津唐工业基地
B.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辽中南工业基地
D.沪宁杭工业基地
18.长江沿江地带具有的丰富自然资源是
①三地 1 月平均气温都
(高于、低于)0ºC;
②三地的年降水总量都(高于、低于)
1000mm;
③还可以看出该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为
;
A.雨热同期
B.高温期降水少
C.多雨期气温低
D.无规律可言
④三地的气候类型都是
。
降水量/毫米 400
气温/C 30 25
320
20
15
240
10
5
160
0
-5
80
-10
(1)长江沿江地带总的地势比较低平,以
和低山
为主
(2)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
②
③
④
对些危害,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请提出具体二条措施)
①
②
(3)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
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
(4)近年来,长江流域经济迅速发展,但与环境保护没有同步,使得长江沿岸环境污染日益
-15
0 1
4
7 10 月份
上海
降水量/毫米 400
气温/C 30
25
320
20
15
240
10
5
160
0
-5
80
-10
-15
0 1
4
7 10 月份
武汉
降水量/毫米 5
240
10
5
160
0
-5
80
-10
-15
0 1 4 7 10 月份
重庆
24.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但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由于人地关系 协调不到位,导致了一些生态问题,读“长江上游地区的环境破坏及其危害”图,回答问题: (10 分)
C.自然灾害少,人类生存条件好
D.环境容易破坏,但也容易恢复
6.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是
A.计划生育
B.火山喷发
C.人多地少
D.气候寒冷
7.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
A.地震
B.台风
C.旱涝
D.寒潮
8.下列关于黄土高原成因的学说,得到广泛支持的是
A.水成说
B.风成说
C.风水相说
D.风水雨相说
D.雪山连绵
3.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A.地表植被茂盛、地表有坡度
B.地表没有植被、地表平坦
C.地表有少量植被、地表平坦
D.地表没有植被、地表有坡度
4.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千沟万壑
B.土层疏松
C.毁林开荒
D.地形破碎
5.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表现为
A.地表植被覆盖率高
B.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②地表光秃裸露,缺少
的保护;
③降水集中在 7、8 月份,多
;
④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
。
(2)根据下面“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的箭头指向,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在图
中适当位置。
人口增长
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频繁
A.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B.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
C.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攀枝花、六盘水
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重庆、宜昌
钢铁、轻纺工业基地
武汉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上海、南京、杭州
电力、冶金工业基地
22.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1)从图上可见,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导致水土流
失的原因有:
①黄土结构
,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
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回答 9~12 题。
9.长江沿江地带有四个特大城市,它们从东往西分别是
A.重庆市、武汉市、南京市、上海市
B.武汉市、重庆市、南京市、上海市
C.上海市、南京市、重庆市、武汉市
D.上海市、南京市、武汉市、重庆市
10.南京所在的城市群是
A.长江中游城市群
B.长江上游城市群
C.长江下游城市群
A.煤炭资源
B.水能资源
C.天然气资源
D.石油资源
19.长江中下游是长江流域
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
A.泥石流
B.寒潮
C.洪涝灾害
D.地震
20.长江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
A.能源
B.技术、信息
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C.矿产
D.旅游业
二、非选择题:
21.将下列城市和与之相对应的工业基地连接起来:(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