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柜接线规范,超详解!

合集下载

配电柜接线规范

配电柜接线规范

1 元器件安装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1.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1.5 必须按图安装 (如果有图)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 0.6-2.0电能计量仪表 0.6-1.8控制开关、按钮 0.6-2.0紧急操作件 0.8-1.6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令狐采学1.12 对于发热元件 (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图为错误接法1.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a) 端子的标识1.15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b) 双重的标识1.16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c) 门上的器件1.17 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

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

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一、元器件的安装1、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2、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5、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6、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7、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①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②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③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2))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3)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4)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为75W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5)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6)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7)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8)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

(9)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红圈处),或者破坏绝缘层。

配电柜的安装接线的规范(图文)34969

配电柜的安装接线的规范(图文)34969

【图文】配电柜的安装接线的规范1 元器件安装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 适用条件?? 需要的灭弧距离??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1.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1.5 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0.6-2.0电能计量仪表0.6-1.8控制开关、按钮0.6-2.0紧急操作件0.8-1.6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 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 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图为错误接法1.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a) 端子的标识1.15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b) 双重的标识1.16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c) 门上的器件1.17 保护接地连续性?? 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方法(图解)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方法(图解)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以下是一个图文并茂的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教程1 元器件安装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1.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1。

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1。

5 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1。

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0。

6-2.0电能计量仪表0.6—1。

8控制开关、按钮0.6—2。

0紧急操作件0.8-1.6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

4 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

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

12 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图为错误接法1.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

14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a) 端子的标识1。

15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b) 双重的标识1.16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c) 门上的器件1.17 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配电柜接线规范

配电柜接线规范

1 元器件安装1。

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1.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1.5 必须按图安装 (如果有图)1。

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1。

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 0.6—2。

0电能计量仪表 0.6-1.8控制开关、按钮 0.6-2。

0紧急操作件 0。

8-1.6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1。

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1。

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1。

12 对于发热元件 (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图为错误接法1.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a) 端子的标识1.15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b)双重的标识1.16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c) 门上的器件1.17 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配电柜接零国标规范

配电柜接零国标规范

配电柜接零国标规范随着电力技术的飞速发展,配电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气设备之一。

在安装配电柜时,接线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其中,接零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接零线可以保证我们的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安全保障。

为此,我将介绍配电柜接零国标规范,帮助大家正确接线。

一、接零线的概念在电气设备中,接零线是指把设备接到大地上,起到引流电流、防止电气泄漏等作用的导线,简单来说就是连接设备外壳和地线的导线。

配电柜中,接零线同样承担着这样的功能,它是保证我们使用电气设备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在我国,配电柜接零标准为GB14048-2-2008《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接触器和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至1000V的寿命和运行特性》。

根据国标,配电柜应该按照以下步骤正确接线:1. 首先确定接零线的颜色。

在标准的电线颜色中,黄绿色为接地线,蓝色为零线。

在配电柜中,也是如此。

首先要确定所接的导线的颜色,正确接零线要接到蓝色的零线上。

2. 选择正确的接线端子。

在配电柜中,往往会有很多的接线端子。

如果不选择正确的接线端子,就会导致接线失误,从而引起危险。

根据国标,接零线要接到接线端子的零线标识上,通常是一个"N"字形标识。

3. 确定接线端子的紧固方式。

接线端子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螺钉式,另一种是压线式。

对于螺钉式接线端子,要确定每个螺丝完全拧紧,接线必须牢固。

对于压线式接线端子,并非紧固越紧越好,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扭矩大小进行紧固。

4. 确保接线完全可靠。

在接线完成后,一定要检查接线是否安全可靠。

可以轻轻拉扯一下接线端子,看是否松动。

如果松动,需要重新接线。

三、接零线的重要性接零线在配电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可以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在电路中,接零线通常连接到电源的中性线,保证电路回路正常,电气设备才能正常工作。

其次,接零线还可以避免电气泄漏。

当电气设备出现漏电时,接零线会把电流引流到大地上,防止漏电引起触电等危险。

配电柜接线标准

配电柜接线标准

配电柜接线标准电力作业人员都知道,配电柜导线的连接在电工的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大部分的电工师傅接线都相对的规范,几乎都是以实现电气控制功能为主体而进行的接线,可是回头看看,电工配电柜的接线也是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的.一,配电柜导线连接注意事项:1,首先就是要保证导线的截面能够承载正常的工作电流, 同于柜内元件的损耗发热,使得温度要比柜外高的特点留足余量。

对于控制电路的导线连接也要考虑其在特殊条件下对抗拉强度的要求.2,控制柜的柜门上都有按钮等元件,就使得柜门上备用线的放置就极其必要。

因为在现场针对实际工况而修改和增加电路是有极大可能性的,而柜门上的线束通常是使用缠绕管保护,就使得在现场对柜门上元件增加导线的情况就显得特别的麻烦. 所以备用线的颜色也是非常显眼的黄色, 这样对柜内修改增加过的回路也会一目了然。

3,控制线路的接线线端处理必须使用专用铜接头和与其匹配的标准压接工具。

在厂家中发现其控制线路线端的处理竟然使用斜口钳的刃部进行剪切式压接或使用其他钳具的受力平面进行平面挤压式压接. 但使用这些方法的最大问题就是:每个线端接头的压接质量都会随着接线人员本身的握力,接线人员手腕的疲劳程度而起很大的变化.握力过大会使铜接头和铜线一起被剪断。

如果握力小一些,就只能保证铜接头暂时不和铜线分家,可是在一般的检查时这些问题根本不会被发现,就会给本身就很复杂的现场维修带来更多的“试题”。

自然的也就谈不上对产品质量的保证.二,配电柜导线连接的标准:1,配电板绝缘导线的最小截面积应为1。

0mm²,对于低电平的电子电路允许采用截面积小于1。

0mm²的导线(但不得小于电子设备制造厂对安装导线截面的要求)。

截面积不大于8mm²时,其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3倍。

配电板面板等活动部分的过渡导线,应有足够的可绕性。

2。

连接导线的绝缘应是耐潮、耐霉及滞燃的,其绝缘电压等级为:线路工作电压小于或等于100V 时,绝缘电压等级应大于或等于250V ;线路工作电压大于100V 小于或等于450V 时,绝缘电压等级应大于或等于500V .3. 导线应严格按照图纸,正确地接到指定的接线柱上。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方法(图解)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方法(图解)

电气掌握柜元件装配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以下是一个图文并茂的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教程1 元器件装配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作厂划定的装配前提进行装配.实用前提须要的灭弧距离装配灭弧栅须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装配,必须包管开关的电弧对操纵者不产生安全1.2 组装前起首看明图纸及技巧请求1.3 检讨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目等与图纸是否相符1.4 检讨元器件有无破坏1.5 必须按图装配 (假若有图)1.6 元器件组装次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1.7 同一型号产品应包管组装一致性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间线的高度应相符划定元件名称装配高度(m)指导内心.指导灯 0.6-2.0电能计量内心 0.6-1.8掌握开关.按钮 0.6-2.0紧迫操纵件组装产品应相符以下前提:操纵便利.元器件在操纵时,不该受到空间的防碍,不该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维修轻易.可以或许较便利地改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各类电气元件和装配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相符 4.4 条的划定.包管一.二次线的装配距离.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沿及概况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恰当的对象,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留意响应的扭距.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须要接地,断路器不须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1.12 对于发烧元件 (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装配应斟酌其散热忱形,装配距离应相符元件划定.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装配.下图为错误接法1.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装配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1.14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邻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记牌外,标记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a) 端子的标识1.15 标号应完全.清楚.稳固.标号粘贴地位应明白.能干b) 双重的标识1.16 装配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不和元件下方,如下方无地位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地位尽可能一致,c) 门上的器件1.17 呵护接地持续性呵护接地持续性应用有用接线来包管.柜内随意率性两个金属部件经由过程螺钉衔接时若有绝缘层均应采取响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留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概况(红圈处),或者破坏绝缘层.门上的接地处(红圈处)要加“抓垫”,防止因为油漆的问题而接触不好,并且衔接线尽量短.1.18 装配因振动易破坏的元件时,应在元件和装配板之间加装橡胶垫减震.1.19 对于有操纵手柄的元件应将其调剂到位,不得有卡阻现象.变压器1.20 将母线.元件上预留给顾客接线用得螺栓拧紧.2 二次回路布线2.1 根本请求:按图施工.连线精确.2.2 二次线的衔接(包含螺栓衔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稳固靠得住,线束应横平竖直设置装备摆设坚牢,层次分明,整洁美不雅.同一合同的雷同元件走线方法应一致.2.3 二次线截面积请求:单股导线不小于2多股导线不小于2弱电回路不小于2电流回路不小于2呵护接地线不小于22.4 所有衔接导线中心不该有接头.2.5 每个电器元件的接点最多许可接2 根线.2.6 每个端子的接线点一般不宜接二根导线,特别情形时假如必须接两根导线,则衔接必须靠得住.2.7 二次线应远离飞弧元件,其实不得防碍电器的操纵.2.8 电流表与分流器的连线之间不得经由端子,其线长不得超出3 米.2.90 二次线不得从母线相间穿过.1 带电阻的ProfibusBus 插头的衔接(实用于一根电缆的衔接)仅一根电缆衔接时,则导线与第一个接口衔接推进开关置“ON”地位编织的屏障带精确的放置在金属导向装配上2 带电阻的ProfibusBus 插头的衔接(实用于二根电缆的衔接)衔接的两根导线是在插头之内的串联推进开关置“OFF”地位编织的屏障带精确的放置在金属导向装配上3 不带电阻的ProfibusBus 插头的衔接编织的屏障带精确的平放在金属导向装配上.导向装配中的两根红绿线放置在刀口式端子上.绿导线:衔接点A红导线:衔接点B4 回拉式弹簧端子的联接导线的剥线长度: 10 mm导线拔出端子口中,直到感到到导线已插到底部.5 抽屉中 Profibus 屏障电缆的衔接拧紧屏障线至约15 mm 长为上;用线鼻子把导线与屏障压在一路;压过的线回折在绝缘导线外层上;· 用热缩管固定导线衔接的部分.3 一次回路布线3.1 一次配线应尽量选用矩形铜母线,当用矩形母线难以加工时或电流小于等于100A 可选用绝缘导线. 接地铜母排的截面面积=电柜进线母排单相截面面积×1/2接地母排与接地端子:以下为错误接法3.2 汇流母线应按设计请求拔取,主进线柜和联络柜母线按汇流拔取,分支母线的选择应以主动空气开关的脱扣器额定工作电流为准,如主动空气开关不带脱扣器,则以其开关的额定电流值为准.对主动空气开关以下稀有个分支回路的,如分支回路也装有主动空气开关,仍按上述原则选择分支母线截面.如没有主动空气开关,比方只有刀开关.熔断器.低压电流互感器等则以低压电流互感器的一侧额定电流值拔取分支母线截面.假如这些都没有,还可按接触器额定电流拔取,如接触器也没有,最后才是按熔断器熔芯额定电流值拔取.主回路的走线:分支回路汇流排的精确接法(红圈处):分支回路的汇流排的错误接法(红圈处).3.3 铜母线载流量选择需查询有关文档,聚氯乙烯绝缘导线在线槽中,或导线成束状走行时,或防护等级较高时应恰当斟酌裕量.以下为错误接法:3.4母线应避开飞弧区域.3.5 当交换主电路穿越形成闭合磁路的金属框架时,三相母线应在同一框孔中穿过.接线不规范,必须把进入线槽的大电缆外层都剥开,把所有导线压进线槽3.6 电缆与柜体金属有摩擦时,需加橡胶垫圈以呵护电缆.以下为错误接法.3.7 电缆衔接在面板和门板上时,须要加塑料管和装配线槽.柜体出线部分为防止锐利的边沿割伤绝缘层,必须加塑料护套.以下为错误接法3.8 柜体内随意率性两个金属零部件经由过程螺钉衔接时若有绝缘层均应采取响应规格的接地垫圈, 并留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件概况,以包管呵护电路的持续性.3.9 当须要外部接线时,其接线端子及元件接点距构造底部距离不得小于200mm,且应为衔接电缆供给须要的空间3.10进步柜体屏障功效,如须要外部接线,出线时,需加电磁屏障衬垫,柜体孔缝请求为求缝长或孔径小于λ / (10~10 0).假如须要在电柜内开通风窗口,交织分列的孔或高频率散布的网格比狭缝好,因为狭缝会在电柜中传导高频旌旗灯号.柜体与柜门之间的走线,必须加护套,不然轻易破坏绝缘层柜门没有接地柜门走线必须加线槽3.11 螺栓紧固标识A 临盆中紧固的螺栓应标识兰色B 检测后的紧固的螺栓应标识红色3.12 留意装配铜排时应戴手套.附注:1.抽屉单元(尤其是100mm 模高)中联接到二次接插件的二次线长度上应留有裕量.2.铜排冲孔应留意去毛刺,尤其是方孔时.3.绝缘支持厚度应不大于10mm,要留意检讨.4.装元器件之前要看看解释书,不然装完后不轻易查出.5.抽屉机械连锁,尤当时IP42 时,要斟酌密封条的厚度,或磨成尖角.6.抽屉单元按钮弹簧的强度要进步.7.大截面积铜排联接后要用塞尺复检,留意平垫的应用.8.不合电压等级的端子要离开.9.标牌的粘贴.要用3M 胶,可用502 点一下.10.门内线槽不克不及用双面胶粘贴,可以502,留意别留裂缝.11.用于外部接线端子的线槽应加大.12.线槽不要与主回路输出端太近.13.零序互感器要用自身所带铜排联接.14.成柜要做出厂磨练.15.导线经由隔板时要加护套.16.导线中心不要有接头.17.电缆支架要合理.18.斟酌装配保护的安然.4.电柜计划4.1 确保传动柜中的所有装备接地优越,应用短和粗的接地线衔接到公共接地点或接地母排上.衔接到变频器的任何掌握装备(比方一台PLC)要与其共地,同样也要应用短和粗的导线接地.最好采取扁平导体(例如金属网),因其在高频时阻抗较低.4.2 为电柜低压单元,继电器,接触器应用熔断器以呵护.当对主电源电网的情形不懂得时,建议最好加进线电抗器4.3 确保传导柜中的接触器有灭弧功效,交换接触器采取R - C 克制器,直流接触器采取“飞轮”二极管,装入绕组中.压敏电阻克制器也是很有用的.下图便为接触器上面的反向二极管.4.4 假如装备运行在一个对噪声迟钝的情形中,可以采取EMC 滤波器减小辐射干扰.同时为达到最优的后果,确保滤波器与装配板之间应有优越的接触.4.5 旌旗灯号线最好只从一侧进入电柜,旌旗灯号电缆的屏障层双端接地.假如非须要,防止应用长电缆.掌握电缆最好应用屏障电缆.模仿旌旗灯号的传输线应应用双屏障的双绞线.低压数字旌旗灯号线最好应用双屏障的双绞线,也可以应用单屏障的双绞线.模仿旌旗灯号和数字旌旗灯号的传输电缆应当分离屏障和走线.不要将24VDC 和115/230VAC 旌旗灯号共用同一条电缆槽!在屏障电缆进入电柜的地位,其外部屏障部分与电柜嵌板都要接到一个大的金属台面上.4.6 电机电缆应自力于其它电缆走线,其最小距离为500mm.同时应防止电机电缆与其它电缆长距离平行走线.假如掌握电缆和电源电缆交叉,应尽可能使它们按90度角交叉.同时必须用适合的夹子将电机电缆和掌握电缆的屏障层固定到装配板上.4.7 为有用的克制电磁波的辐射和传导,变频器的电机电缆必须采取屏障电缆,屏障层的电导必须至少为每相导线芯的电导的1/10.4.8 中心接地排组和PE 导电排必须接到横梁上 (金属到金属联接) .它们必须在电缆压盖处正对的邻近地位.中心接地排额外还要经由过程别的的电缆与呵护电路(接地电极) 衔接.屏障总线用于确保各个电缆的屏障衔接靠得住,它经由过程一个横梁实现大面积的金属到金属联接.4.8 不克不及将装有显示器的操纵面板装配在接近电缆和带有线圈的装备旁边,例如电源电缆,接触器,继电器,螺线管阀,变压器等等,因为它们可以产生很强的磁场.4.9 功率部件 (变压器,驱动部件,负载功率电源等等) 与掌握部件 (继电器掌握部分,可编程掌握器) 必须要离开装配.但是其实不实用于功率部件与掌握部件设计为一体的产品,变频器和相干的滤波器的金属外壳,都应当用低电阻与电柜衔接,以削减高频刹时电流的冲击.幻想的情形是将模块装配到一个导电优越,黑色的金属板上,并将金属板装配到一个大的金属台面上.喷过漆的电柜面板,DIN 导轨或其他只有小的支持概况的装备都不克不及知足这一请求.下图便为一个电柜的根本计划:4.10 设计掌握柜体时要留意EMC的区域原则,把不合的装备计划在不合的区域中.每个区域对噪声的发射和抗扰度有不合的请求.区域在空间上最好用金属壳或在柜体内用接地隔板隔离.并且斟酌发烧量,进风电扇与出风电扇的装配,一般发烧量大的装备装配在接近出风口处.进风电扇一般装配鄙人部,出风电扇装配在柜体的上部.4.11 依据电柜内装备的防护等级,须要斟酌电柜防尘以及防潮功效,一般应用的装备重要为:空调,电扇,热交换器,抗冷凝加热器.同时依据柜体的大小适合的选择不合功率的装备.关于电扇的选择,重要斟酌柜内正常工作温度,柜外最高情形温度,求得一个温差,电扇的换气速度,估算出柜内空气容量.已知三个数据:温差,换气速度,空气容量后,求得柜内空气改换一次的时光,然后经由过程温差盘算求得,现实须要的换气速度.从而选择现实须要的电扇.因为一般夜间,温度降低,故会产生冷凝水,依附在柜内电路板上,所以须要选择响应的抗冷凝加热器以保持柜内温度.5.对电柜的日常保护和检修5.1 检讨电柜四周情形,应用温度计,湿度计,记载仪检讨四周温度-10°C~+50°C,四周湿度90%以下,是否冻结.5.2 检讨全体装配是否有平常振动,平常声音5.3 检讨电源电压主回路电压是否正常5.4 拆下变频器接线,将端子R, S, T, U, V, W一齐短路,用DC500V级兆欧表测量它们与接地端子间的绝缘电阻.应在5 M欧以上,增强紧固件,应用不雅察不雅察元件是否有发烧的迹象.5.5 检讨端子排是否毁伤,导体是否歪斜,导线外层是否破损.5.6 检讨滤波电容器是否泄露液体,是否膨涨,用容量测定器测量静电容应在定额容量的85% 以上;检讨继电器动作时是否有“Be,Be”声音,触点是否光滑.断裂;检讨电阻器电阻器绝缘物是否有裂缝,确认是否有断线.5.7 检讨变频器运行时,各相间输出电压是否均衡;进行次序呵护动作实验.显示.呵护回路是否平常.5.8 检讨冷却体系是否有平常振动.平常声音,衔接部件是否有松脱.6.其他留意点➢号码管必须正面向外,便利检讨.最好选用有光泽的号码管.➢号码管必须与被接器件垂直,不得歪斜,偏向一般为逆时针90°.在线与线鼻子间套号码管必须保持套管地位的同一性,同一排号码管近乎程度.➢号码管两个重叠时,从正面看只能看见一个号码.此时线鼻子一正一反拼接,二者接触面为平整面.➢号码管的选择必须与线径一致,如许下端子接线号码管就不会脱落.➢压线端子的孔径与接线用的螺丝必须一致.➢压线端子必须应用划定的型号,必须与导线一致,压线时必须压紧,不成虚压.➢针管线鼻子的型号必须与导线线径一致,长短必须与被接物接线端相匹配,压线时也必须压紧,不克不及依附螺钉固准时带紧.➢剥落的铜丝,绝缘皮,电线,扎带等不得落在柜内.➢所有接线端子螺丝,器件螺丝,装配螺丝.短接片螺丝必须拧紧.➢精确应用线径,导线的安然载流量必须大于器件的额定电流.➢元器件接地线必须与接地母线相连,并选择响应的线径.接地线不准串接.➢电流互感器的2 次侧必须接地.➢柜门.侧板.底板等必须接地.➢柜内所有的接地必须与接地母排连成一体.➢铜排上的螺丝视铜排厚度,以便利,稳固为目标尽量攻丝.➢铜排A.B.C.PE(呵护接地).FE(屏障接地)必须贴上标识表记标帜.➢粘块.扎带固定座在同一向线上的高度必须一致.➢柜子内部须要增长器件打孔时,必须做好呵护工作,以免铁屑落入器件而销毁.➢断线槽.导轨要平整其切割面,其实不得有快口.➢所有电器元器件的解释书必须整顿并保管好.➢持续器件:贴纸长度尽量与器件一致.➢落成后细心检讨端子排是否有漏接的线,标识表记标帜条是否精确,并盖好盖板.7.接线办法同一采取20mm套管(有光泽),端子的标示采取菲尼克斯的端子标识表记标帜图1上图中导线标示1:头 QF22:1,尾 QF23:1,2:头 QF23:1,尾QF24:1,3:头 FAN1:1,尾 FAN2:1图2图3图4因为220VAC.0VAC.24VDC.0VDC端接点比较多,在EPLAN中依据功效进行分类.例如:图3安然回路24V是从24V端子排X1的第三个端子的上端(上a 下b)引出的,接到安然端子排X5的第一个端子,那么该导线的头:X1:3,尾:X5:1;图4急停回路24V是从24V端子排X1的第三个端子的下端(上a 下b)引出的,接到安然端子排X6的第一个端子,那么该导线的头:X1:3,尾:X6:1;图3.图4继电器回路:从24端子排引到安然回路继电器触点,然后再引到急停回路继电器触点.头:X1:2 尾:KA11:5.头:KA11:5, 尾:KA16:5PLC接线:1:24V端子侧:X1:14, PLC侧:CPU226:1M.2:输入端子侧:X3:2,所有旌旗灯号线长度至少预留20mm以上.电缆电缆散布的基起源基础则:JB(分线盒).OP(操纵面板)经由过程端子进行衔接,电缆采取20芯;PB(操纵盒)经由过程端子进行衔接,电缆采取10芯;SG(安然门).ES(急停)直接经由过程电缆进行衔接,一般工位都是2芯电缆,机械人工位为4芯电缆.模仿量旌旗灯号直接从元件衔接到CP内,长度不敷采取金属接插件进行延伸.CP内的旌旗灯号电缆跨越线体上桥架到达OP.PB.OP.PB相干地位等待电气道理图出完后给出.地面桥架须要离地100mm以上.电缆进出桥架.箱柜经由过程防水接头,装备上传感器电缆经由过程装配的桥架(50*50)进行铺设.电缆的标示采取魏德米勒或菲尼克斯的电缆标识表记标帜.装备之间的接线分成2套桥架,动力线.旌旗灯号与通信电缆(采取隔板离开).解释建议制作部装配前具体浏览设计规范及电气道理图.设计规范中对器件.电缆的标识表记标帜,道理图页码.功效均有具体的描写.。

配电柜的安装接线的规范(图文)45470

配电柜的安装接线的规范(图文)45470

【图文】配电柜的安装接线的规范1 元器件安装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 适用条件?? 需要的灭弧距离??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1.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1.5 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0.6-2.0电能计量仪表0.6-1.8控制开关、按钮0.6-2.0紧急操作件0.8-1.6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 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 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为7 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图为错误接法1.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a) 端子的标识1.15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b) 双重的标识1.16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c) 门上的器件1.17 保护接地连续性?? 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配电柜接线规范

配电柜接线规范

配电柜接线规范元器件的安装1、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2、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5、必须按图安装?6、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7、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8、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①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②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③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2)?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3)?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4)?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为75W?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5)?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6)?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7)?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8)?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

9)?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红圈处),或者破坏绝缘层。

图文解说配电柜的安装接线规范

图文解说配电柜的安装接线规范

图文解说配电柜的安装接线规范配电柜的安装接线的规范 1 元器件安装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电能计量仪表控制开关、按钮紧急操作件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条的规定.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下图为错误接法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a 端子的标识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b 双重的标识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c 门上的器件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红圈处,或者破坏绝缘层.门上的接地处红圈处要加“抓垫”,防止因为油漆的问题而接触不好,而且连接线尽量短.安装因振动易损坏的元件时,应在元件和安装板之间加装橡胶垫减震.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将其调整到位,不得有卡阻现象.变压器将母线、元件上预留给客户接线用得螺栓拧紧.2 二次回路布线基本要求:按图施工、连线正确.二次线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靠,线束应横平竖直,配置坚牢,层次分明,整齐美观.同一合同的相同元件走线方式应一致.二次线截面积要求:单股导线不小于多股导线不小于弱电回路不小于电流回路不小于保护接地线不小于所有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每个电器元件的接点最多允许接2 根线.每个端子的接线点一般不宜接二根导线,特殊情况时如果必须接两根导线,则连接必须可靠.二次线应远离飞弧元件,并不得防碍电器的操作.电流表与分流器的连线之间不得经过端子,其线长不得超过3 米.电流表与电流互感器之间的连线必须经过试验端子.二次线不得从母线相间穿过.带电阻的ProfibusBus 插头的连接适用于一根电缆的连接仅一根电缆连接时,则导线与第一个接口连接推动开关置“ON”位置编织的屏蔽带准确的放置在金属导向装置上带电阻的ProfibusBus 插头的连接适用于二根电缆的连接连接的两根导线是在插头之内的串联推动开关置“OFF”位置编织的屏蔽带准确的放置在金属导向装置上不带电阻的ProfibusBus 插头的连接编织的屏蔽带准确的平放在金属导向装置上.导向装置中的两根红绿线放置在刀口式端子上.绿导线:连接点A红导线:连接点B回拉式弹簧端子的联接导线的剥线长度: 10 mm导线插入端子口中,直到感觉到导线已插到底部.抽屉中 Profibus 屏蔽电缆的连接拧紧屏蔽线至约15 mm 长为上;用线鼻子把导线与屏蔽压在一起;压过的线回折在绝缘导线外层上;· 用热缩管固定导线连接的部分.3 一次回路布线一次配线应尽量选用矩形铜母线,当用矩形母线难以加工时或电流小于等于100A 可选用绝缘导线. 接地铜母排的截面面积=电柜进线母排单相截面面积×1/2接地母排与接地端子:以下为错误接法汇流母线应按设计要求选取,主进线柜和联络柜母线按汇流选取,分支母线的选择应以自动空气开关的脱扣器额定工作电流为准,如自动空气开关不带脱扣器,则以其开关的额定电流值为准.对自动空气开关以下有数个分支回路的,如分支回路也装有自动空气开关,仍按上述原则选择分支母线截面.如没有自动空气开关,比如只有刀开关、熔断器、低压电流互感器等则以低压电流互感器的一侧额定电流值选取分支母线截面.如果这些都没有,还可按接触器额定电流选取,如接触器也没有,最后才是按熔断器熔芯额定电流值选取.主回路的走线:分支回路汇流排的正确接法红圈处:分支回路的汇流排的错误接法红圈处.铜母线载流量选择需查询有关文档,聚氯乙烯绝缘导线在线槽中,或导线成束状走行时,或防护等级较高时应适当考虑裕量.以下为错误接法:4 母线应避开飞弧区域.当交流主电路穿越形成闭合磁路的金属框架时,三相母线应在同一框孔中穿过.接线不规范,必须把进入线槽的大电缆外层都剥开,把所有导线压进线槽.电缆与柜体金属有摩擦时,需加橡胶垫圈以保护电缆.以下为错误接法.电缆连接在面板和门板上时,需要加塑料管和安装线槽.柜体出线部分为防止锋利的边缘割伤绝缘层,必须加塑料护套.以下为错误接法柜体内任意两个金属零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 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件表面,以保证保护电路的连续性.当需要外部接线时,其接线端子及元件接点距结构底部距离不得小于200mm,且应为连接电缆提供必要的空间提高柜体屏蔽功能,如需要外部接线,出线时,需加电磁屏蔽衬垫,柜体孔缝要求为求缝长或孔径小于λ / 10~100.如果需要在电柜内开通风窗口,交错排列的孔或高频率分布的网格比狭缝好,因为狭缝会在电柜中传导高频信号.柜体与柜门之间的走线,必须加护套,否则容易损坏绝缘层.柜门没有接地柜门走线必须加线槽螺栓紧固标识A 生产中紧固的螺栓应标识兰色B 检测后的紧固的螺栓应标识红色注意装配铜排时应戴手套.附注:1、抽屉单元尤其是100mm 模高中联接到二次接插件的二次线长度上应留有裕量.2、铜排冲孔应注意去毛刺,尤其是方孔时.3、绝缘支撑厚度应不大于10mm,要注意检查.4、装元器件之前要看看说明书,否则装完后不易查出.5、抽屉机械连锁,尤其时IP42 时,要考虑密封条的厚度,或磨成尖角.6、抽屉单元按钮弹簧的强度要提高.7、大截面积铜排联接后要用塞尺复检,注意平垫的使用.8、不同电压等级的端子要分开.9、标牌的粘贴.要用3M 胶,可用502 点一下.10、门内线槽不能用双面胶粘贴,可以502,注意别留缝隙.11、用于外部接线端子的线槽应加大.12、线槽不要与主回路输出端太近.13、零序互感器要用自身所带铜排联接.14、成柜要做出厂检验.15、导线经过隔板时要加护套.16、导线中间不要有接头.17、电缆支架要合理.18、考虑安装维护的安全.4.电柜布局确保传动柜中的所有设备接地良好,使用短和粗的接地线连接到公共接地点或接地母排上.连接到变频器的任何控制设备比如一台PLC要与其共地,同样也要使用短和粗的导线接地.最好采用扁平导体例如金属网,因其在高频时阻抗较低.为电柜低压单元,继电器,接触器使用熔断器以保护.当对主电源电网的情况不了解时,建议最好加进线电抗器确保传导柜中的接触器有灭弧功能,交流接触器采用R - C 抑制器,直流接触器采用“飞轮”二极管,装入绕组中.压敏电阻抑制器也是很有效的.下图便为接触器上面的反向二极管.如果设备运行在一个对噪声敏感的环境中,可以采用EMC 滤波器减小辐射干扰.同时为达到最优的效果,确保滤波器与安装板之间应有良好的接触.信号线最好只从一侧进入电柜,信号电缆的屏蔽层双端接地.如果非必要,避免使用长电缆.控制电缆最好使用屏蔽电缆.模拟信号的传输线应使用双屏蔽的双绞线..低压数字信号线最好使用双屏蔽的双绞线,也可以使用单屏蔽的双绞线.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传输电缆应该分别屏蔽和走线.不要将24VDC 和115/230VAC 信号共用同一条电缆槽在屏蔽电缆进入电柜的位置,其外部屏蔽部分与电柜嵌板都要接到一个大的金属台面上.电机电缆应独立于其它电缆走线,其最小距离为500mm.同时应避免电机电缆与其它电缆长距离平行走线.如果控制电缆和电源电缆交叉,应尽可能使它们按90度角交叉.同时必须用合适的夹子将电机电缆和控制电缆的屏蔽层固定到安装板上.为有效的抑制电磁波的辐射和传导,变频器的电机电缆必须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的电导必须至少为每相导线芯的电导的1/10.中央接地排组和PE 导电排必须接到横梁上金属到金属联接 .它们必须在电缆压盖处正对的附近位置.中央接地排额外还要通过另外的电缆与保护电路接地电极连接.屏蔽总线用于确保各个电缆的屏蔽连接可靠,它通过一个横梁实现大面积的金属到金属联接.不能将装有显示器的操作面板安装在靠近电缆和带有线圈的设备旁边,例如电源电缆,接触器,继电器,螺线管阀,变压器等等,因为它们可以产生很强的磁场.功率部件变压器,驱动部件,负载功率电源等等与控制部件继电器控制部分,可编程控制器必须要分开安装.但是并不适用于功率部件与控制部件设计为一体的产品,变频器和相关的滤波器的金属外壳,都应该用低电阻与电柜连接,以减少高频瞬间电流的冲击.理想的情况是将模块安装到一个导电良好,黑色的金属板上,并将金属板安装到一个大的金属台面上.喷过漆的电柜面板,DIN 导轨或其他只有小的支撑表面的设备都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下图便为一个电柜的基本布局:设计控制柜体时要注意EMC的区域原则,把不同的设备规划在不同的区域中.每个区域对噪声的发射和抗扰度有不同的要求.区域在空间上最好用金属壳或在柜体内用接地隔板隔离.并且考虑发热量,进风风扇与出风风扇的安装,一般发热量大的设备安装在靠近出风口处.进风风扇一般安装在下部,出风风扇安装在柜体的上部.根据电柜内设备的防护等级,需要考虑电柜防尘以及防潮功能,一般使用的设备主要为:空调,风扇,热交换器,抗冷凝加热器.同时根据柜体的大小合适的选择不同功率的设备.风扇的选择,主要考虑柜内正常工作温度,柜外最高环境温度,求得一个温差,风扇的换气速率,估算出柜内空气容量.已知三个数据:温差,换气速率,空气容量后,求得柜内空气更换一次的时间,然后通过温差计算求得,实际需要的换气速率.从而选择实际需要的风扇.因为一般夜间,温度下降,故会产生冷凝水,依附在柜内电路板上,所以需要选择相应的抗冷凝加热器以保持柜内温度.。

配电柜的安装接线的规范(图文)教材

配电柜的安装接线的规范(图文)教材

【图文】配电柜的安装接线的规范1 元器件安装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 适用条件?? 需要的灭弧距离??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1.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1.5 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0.6-2.0电能计量仪表0.6-1.8控制开关、按钮0.6-2.0紧急操作件0.8-1.6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 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 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为7 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图为错误接法1.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a) 端子的标识1.15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b) 双重的标识1.16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c) 门上的器件1.17 保护接地连续性?? 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配电柜地安装接线地要求规范(图文)

配电柜地安装接线地要求规范(图文)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10、门内线槽不能用双面胶粘贴,可以 502,注意别留缝隙。 11、用于外部接线端子的线槽应加大。 12、线槽不要与主回路输出端太近。 13、零序互感器要用自身所带铜排联接。 14、成柜要做出厂检验。 15、导线经过隔板时要加护套。 16、导线中间不要有接头。 17、电缆支架要合理。 18、考虑安装维护的安全。 4.电柜布局 4.1 确保传动柜中的所有设备接地良好,使用短和粗的接地线连接到公共接地点或接地母排上。连接到变频器 的任何控制设备(比如一台 PLC)要与其共地,同样也要使用短和粗的导线接地。最好采用扁平导体(例如金属网),因 其在高频时阻抗较低。
实用标准文档
【图文】配电柜的安装接线的规范 1 元器件安装
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 适用条件 ?? 需要的灭弧距离 ??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1.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1.5 必须按图安装 (如果有图) 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元件名称 安装高度(m) 指示仪表、指示灯 0.6-2.0 电能计量仪表 0.6-1.8 控制开关、按钮 0.6-2.0 紧急操作件 0.8-1.6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 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 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 4.4 条的规定。 ??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文案大全

配电柜的安装接线的规范

配电柜的安装接线的规范

配电柜的安装接线的规范配电柜的安装接线的规范1 元器件安装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 适用条件?? 需要的灭弧距离??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1.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1.5 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0.6-2.0电能计量仪表0.6-1.8控制开关、按钮0.6-2.0紧急操作件0.8-1.6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 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 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图为错误接法1.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a) 端子的标识1.15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b) 双重的标识1.16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c) 门上的器件1.17 保护接地连续性?? 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图文教会你配电箱如何接线,最规范的教程!你也可以吗?

图文教会你配电箱如何接线,最规范的教程!你也可以吗?

图文教会你配电箱如何接线,最规范的教程!你也可以吗?作业条件及现场准备工作1、箱体安装完毕。

2、箱内空开、配线导线、配线扎带等已经准备完毕,并且符合设计图纸、配电箱安装要求、施工工序;导轨安装要水平,并与盖板空开操作孔相匹配。

空开安装1、空开安装时首先要注意箱盖上空开安装孔位置,保证空开位置在箱盖预留位置。

其次开关安装时要从左向右排列,开关预留位应为一个整位。

2、预留位一般放在配电箱右侧。

第一排总空开与分空开之间有预留一下完整的整位用于第一排空开配线。

导线选择1、零线颜色要采用蓝色。

2、照明及插座回路一般采用2.5mm2导线,每根导线所串连空开数量不得大于3个。

空调回路一般采用2.5mm2或4.0mm2导线,一根导线配一个空开。

3、不同相之间零线不得共用,如由A相配出的第一根黄色导线连接了二个16A的照明开空,那么A相所配空开零线也只能配这两个空开,配完后直接边接到零线接线端子上。

第一排零线4、箱体内总空开与各分空开之间配线一般走左边,配电箱出线一般走右则。

5、箱内配线要顺直不得有纹接现象,导线要用塑料扎带绑扎,扎带大小要合适,间距要均匀。

6、导线弯曲应一致,且不得有死弯,防止损坏导线绝缘皮及内部铜芯。

第二排零线配线1、A相线为黄、B相线为绿、C相线为红。

2、照明及插座回路一般采用2.5mm2导线,每根导线所串连空开数量不得大于3个。

空调回路一般采用2.5mm2或4.0mm2导线,一根导线配一个空开。

空开A相配线3、由总开关每相所配出的每根导线之间零线不得共用,如由A相配出的第一根黄色导线连接了二个16A的照明开空,那这两个照明空开一次侧零线也是只从这二个空开一次侧配出直接连接到零线接线端子。

4、箱体内总空开与各分空开之间配线一般走左边,配电箱出线一般走右则。

空开B相配线5、箱内配线要顺直不得有纹接现象,导线要用塑料扎带绑扎,扎带大小要合适,间距要均匀。

6、导线弯曲应一致,且不得有死弯,防止损坏导线绝缘皮及内部铜芯。

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标准

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标准

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一、元器件的安装1、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2、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5、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6、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7、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①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②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③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2))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3)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4)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为75W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5)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6)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7)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8)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

(9)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红圈处),或者破坏绝缘层。

配电柜接线标准

配电柜接线标准

配电柜接线标准电力作业人员都知道,配电柜导线的连接在电工的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大部分的电工师傅接线都相对的规范,几乎都是以实现电气控制功能为主体而进行的接线,可是回头看看,电工配电柜的接线也是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的。

一,配电柜导线连接注意事项:1,首先就是要保证导线的截面能够承载正常的工作电流, 同于柜内元件的损耗发热, 使得温度要比柜外高的特点留足余量。

对于控制电路的导线连接也要考虑其在特殊条件下对抗拉强度的要求。

2,控制柜的柜门上都有按钮等元件,就使得柜门上备用线的放置就极其必要。

因为在现场针对实际工况而修改和增加电路是有极大可能性的, 而柜门上的线束通常是使用缠绕管保护, 就使得在现场对柜门上元件增加导线的情况就显得特别的麻烦。

所以备用线的颜色也是非常显眼的黄色, 这样对柜内修改增加过的回路也会一目了然。

3,控制线路的接线线端处理必须使用专用铜接头和与其匹配的标准压接工具。

在厂家中发现其控制线路线端的处理竟然使用斜口钳的刃部进行剪切式压接或使用其他钳具的受力平面进行平面挤压式压接。

但使用这些方法的最大问题就是:每个线端接头的压接质量都会随着接线人员本身的握力, 接线人员手腕的疲劳程度而起很大的变化。

握力过大会使铜接头和铜线一起被剪断。

如果握力小一些, 就只能保证铜接头暂时不和铜线分家, 可是在一般的检查时这些问题根本不会被发现, 就会给本身就很复杂的现场维修带来更多的“试题”。

自然的也就谈不上对产品质量的保证。

二,配电柜导线连接的标准:1,配电板绝缘导线的最小截面积应为1.0mm²,对于低电平的电子电路允许采用截面积小于 1.0mm²的导线(但不得小于电子设备制造厂对安装导线截面的要求)。

截面积不大于8mm²时,其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3倍。

配电板面板等活动部分的过渡导线,应有足够的可绕性。

2. 连接导线的绝缘应是耐潮、耐霉及滞燃的,其绝缘电压等级为:线路工作电压小于或等于100V 时,绝缘电压等级应大于或等于250V ;线路工作电压大于100V 小于或等于450V 时,绝缘电压等级应大于或等于500V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电柜接线规范,超详解!
电力作业人员都知道,配电柜导线的连接在电工的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大部分的电工师傅接线都有相对的规范,几乎都是以实现电气控制功能为主体而进行的接线,可是回头看看,电工配电柜的接线也是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的。

一、配电柜导线连接注意事项:
1. 首先就是要保证导线的截面能够承载正常的工作电流, 同于柜内元件的损耗发热, 使得温度要比柜外高的特点留足余量。

对于控制
电路的导线连接也要考虑其在特殊条件下对抗拉强度的要求。

2. 控制柜的柜门上都有按钮等元件,就使得柜门上备用线的放置就极其必要。

因为在现场针对实际工况而修改和增加电路是有极大可能性的, 而柜门上的线束通常是使用缠绕管保护, 就使得在现场对柜门上元件增加导线的情况就显得特别的麻烦。

所以备用线的颜色也是非常显眼的黄色, 这样对柜内修改增加过的回路也会一目了然。

3. 控制线路的接线线端处理必须使用专用铜接头和与其匹配的标准压接工具。

在厂家中发现其控制线路线端的处理竟然使用斜口钳的刃部进行剪切式压接或使用其他钳具的受力平面进行平面挤压式压接。

但使用这些方法的最大问题就是:每个线端接头的压接质量都会随着接线人员本身的握力, 接线人员手腕的疲劳程度而起很
大的变化。

握力过大会使铜接头和铜线一起被剪断。

如果握力小一些, 就只能保证铜接头暂时不和铜线分家, 可是在一般的检查时这些问题根本不会被发现, 就会给本身就很复杂的现场维修带来更多的“试题”。

自然的也就谈不上对产品质量的保证。

二、配电柜导线连接的标准:
1. 配电板绝缘导线的最小截面积应为 1.0mm²,对于低电平的电子电路允许采用截面积小于 1.0mm²的导线(但不得小于电子设备制造厂对安装导线截面的要求)。

截面积不大于8mm²时,其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3倍。

配电板面板等活动部分的过渡导线,应有足够的可绕性。

2. 连接导线的绝缘应是耐潮、耐霉及滞燃的,其绝缘电压等级为:线路工作电压小于或等于100V 时,绝缘电压等级应大于或等于250V ;线路工作电压大于100V 小于或等于450V 时,绝缘电压等级应大于或等于500V 。

3. 导线应严格按照图纸,正确地接到指定的接线柱上。

4. 接线应排列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

5. 外部接线不得使电器内部受到额外应力。

6.接线应按接线端头标志进行。

7. 连接电源指示灯导线线径为1.5mm2。

8. 进入断路器和漏电开关的单回路线径最小为1.5mm2。

9. 单主电路线径最小为1.5mm2。

10. 开关跨接线路最小线径2.5mm2。

11. 进入变压器初级绕组最小线径为1.5mm2。

12. 控制线路电源跨接线最小线径为1.5mm2。

13. 控制线路最小线径为1.0mm2。

14. 面板控制回路至底板接线最小线径为1mm2。

15.电压表导线连接导线用1.5mm2。

16.电流互感器导线连接线用1.5mm2。

17. 面板备用线用1.0mm2黄色导线。

18. 柜内照明用线1.0mm2。

19. 面板至底板的控制线用多芯型软线。

20. 底板接线用软硬线。

21. 特殊情况:PLC 、x41、y41等接插件可用0.3mm2。

当面板及柜内空间狭小时可用,但必须经负责人同意。

22. 主电路导线头、尾端部及中间一律用彩色塑套管进行标示(黄、绿、红)。

23.电源指示灯连接导线颜色与电源电压等级相符。

24. 电压表连接导线颜色与其指示的电压等级相符。

25. 电流互感器线用黑色。

得使用绝缘套管遮盖端部。

26. 连接导线端部一般应采用专用电线接头。

当设备接线柱结构是压板插入式时, 使用扁针铜接头压接后再接入。

当导线为单芯硬线则不能实用电线接头, 而将线端作成环形接头后再接入。

27.如进入断路器的导线截面<6mm2, 当接线端子为压板式时, 先将导线作压接铜接头处理, 以防止导线的散乱; 如导线截面>6mm2, 要将露铜部分用细铜丝环绕绑紧后再接入压板。

28. 截面为10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可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29. 截面为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的线芯应先拧紧搪锡,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30. 多股铝芯线和截面大于2.5mm2的多股铜芯线的终端,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应焊接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元器件的端子进行连接。

31.导线端部无接头的:对插入式接头, L 取插入式接线板的插接长度;对环形接头, L 取环形接头的长度以适当直线部分。

直线部分的长度应按平垫圈半径考虑,使平垫圈恰好紧靠绝缘切口压在环形接头上,而不压到绝缘层上。

32. 导线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设计无规定时, 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截面积的60%。

33. 在可拆卸盖板的线槽内, 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接头处所有导线截面积之和不应大于线槽截面积的75%;在不易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导线的接头应置于线槽的接线盒内。

34.剥除绝缘层时, 不得损坏线芯, 线芯和绝缘层端面应整齐并尽可能垂直于线芯轴心线。

线芯上不得有油污、残渣等。

35. 剥除导线绝缘应采用专用剥线工具, 不得损伤线芯, 也不得损伤未剥除的绝缘,切口应平整。

36. 压板或其他专用夹具, 应与导线线芯规格相匹配。

紧固件应拧紧到位, 防松装置应齐全。

37. 导线与电器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

38. 套管连接器和压模等应与导线线芯规格相匹配。

39.接头在压接前,应除去铜芯线上的橡皮膜、残渣及油污。

40. 环形接头的绕圈方向应与接线柱螺母旋紧方向一致。

41. 压接前检查接头,不得有伤痕、锈斑、裂纹、裂口等妨碍使用的缺陷。

42. 电柜内所有接线柱除专用接线设计外, 必须用标准压接钳和符合标准的铜接头连接。

43. 柜门面板控制线完成后必须放置至少20%备用线,最少为三根。

44. 备用线的柜内长度应以能连接柜内最远元件为准。

45. 如果面板无线槽, 把备用线卷成100mm 直径的线卷, 并用扎带可靠固定在面板扎线攀处。

46.盘、柜的电缆芯线, 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 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

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

47. 柜内PLC 输入回路的布线尽量不与主回路及其他电压等级回路的控制线同线槽敷设。

48. 避免将几根导线接到同一接线柱上,一般元件上的接头不宜超过2~3个。

当几个导线接头接到同一接线柱上时,接触应平贴、良好。

49.集控台应采用滞燃型船用多股绞合导线。

对于传输信息的导线, 应采取必要的防干扰措施。

导线应敷设在走线槽内,或用夹线板固定。

导线应可靠连接,并有放松措施。

50. 端子等集中布置的元件的短接线不进入线槽, 以方便检查和节省线槽排线空间。

51.引入盘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力。

52. 面板和柜体的接地跨接导线不应缠入线束内。

53. 外露在线槽外的柜内照明用线必须用缠绕管保护。

54.面板接线的外露部分应该用缠绕管保护。

55. 橡胶绝缘的芯线应外套绝缘管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