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的读书笔记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摘要:《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是黄宗智先生研究关于近代中国小农经济社会变迁以及村庄与国家政权关系的变迁的著作。
近代中国的小农经济经历了商品化和阶级分化却没有像西方小农经济那样顺利过渡到资本主义经济,而是贫农依旧在贫困边缘挣扎,富农或农场主也没有过渡到资产阶级,都处于半无产化的小农经济状态。
书中通过变迁的研究探讨小农处于一种半无产化的尴尬状态的成因,而这种状态是历史与当时社会状况共同造成的,包含了环境、文化、经济和政治多种因素。
关键词:华北;小农经济;社会变迁一、引言西方农业伴随资本主义工业化时,近代中国的小农经济处于高度分化的半无产化的状态。
为何中国小农经济落后?黄宗智指出要兼顾人口因素和生产关系,综合形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探讨其中的原因。
革命前,中国的小农经济具有三种不同的面貌,首先是以自家消费为主的较封闭的生产单位,其次考虑市场因素以追求利益为目标,最后是处于阶级社会和政权体系之下,生产剩余需要供应非农业部门的需要。
对小农的这些特性进行研究可分为三个学派:形式主义学派,实体主义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派。
形式主义学派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慵懒、愚昧,或没有理性。
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
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①波普金又进一步阐释了舒尔茨的分析模型,认为小农是一个在权衡长、短期利益之后,为追求最大利益做出合理抉择的人。
②还有反对前者以资本主义视角研究小农问题,以苏联学者蔡雅诺夫为代表,提出小农的家庭式农场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家庭消费需要,而不是为了追求最大利益。
实体主义学派反对用资本主义经济研究小农经济,提倡用“实体经济学”取代“形式经济学”,认为在资本市场出现之前的社会中经济行为植根于社会关系中,这可以解释小农的互惠关系,而非取决于市场和追求至高利益的动机。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华北地区历来是我国的农业重地,农民、农业以及农村社会变迁是华北地区的核心问题。
其中,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
本文将从华北小农经济的特征、华北小农经济在社会变迁中的地位和华北农村现代化对小农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一、华北小农经济的特征华北地区的小农经济主要表现为自给自足、生产力低下、土地规模小、资金不足、技术落后、消费水平低,同时,家庭经济与农村社会形态高度一致的现象普遍存在。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主要是自耕自种,均按劳分配,家庭自给为主。
农民主要靠自己劳动生产来维持生计,土地被视为农民的全部财富,不会轻易转让给别人。
二、华北小农经济在社会变迁中的地位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村经济越来越依赖城市,这对于小农经济来说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
小农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的协同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小农经济的积极作用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三、华北农村现代化对小农经济的影响随着农村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小农经济也在发生着转变和变革。
追求规模效益和优化资源配置,是小农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
政府在农村现代化中对小农经济的扶持和引导也越来越多,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
改革后,土地使用权更加明朗,农民不再仅仅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而得到更多的流转和经营权,大大提高了小农经济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综上所述,华北地区的小农经济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小农经济也在不断发生转型和变革。
在中国特有的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小农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对于政府和社会来说,要注重小农经济的发展扶持,保护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读书笔记--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书笔记《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主要解释的是我国近代农业和经济落后的政治、经济、社会根源。
作者从清初三个世纪以来农业商品化和随之而产生的阶级分化的历史出发,融合了形式主义、实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个流派观点,将人口压力和生产关系作为关键解释变量,同时将家庭式农场和经营式农场分而讨论,前者在人口激增下表现为的边际收益递减以及工资收入微薄,后者虽能调整劳动力投入量,但也因为既有的人口、社会、政体、经济、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无法进行新技术和资本的投入,这一解释为我国近代农业和经济发展落后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对我国近代社会和革命的深层次根源进行了解释。
这篇笔记并不尝试面面俱到讨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以下简称《华北》)的诸多论点,而是通过作者写作中理论与历史对话以及理论和经验证据沟通的方式,梳理著作脉络。
这篇笔记也以《华北》三编为界分为三个小节。
一、理论讨论与历史资料运用——从三大主义到满铁调查作为一名研究者,他首先要面对的是既有理论的优缺点,而通过对既有理论进行一场深度对话,就成为了研究的起点。
《华北》首先对农民学研究的三大传统和三个理论进行了讨论,三大传统分别是以舒尔茨、波普金为代表的西方理性主义经济学传统,他们将农民视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P.2),但以恰亚诺夫、波兰尼、斯科特为代表的批评者则主张讨论其社会关系(P.2-4),马克思主义构成了第三个传统,他们强调要分析小农身处的阶级关系。
三大理论分别是形式主义理论、资本主义萌芽论和实体主义理论,形式主义理论以铂金斯、艾尔温为代表,认为清末人口激增,边际劳动递减,边际生产效率下降(P.8—9)。
资本主义萌芽论强调生产关系,但他们忽略了生产力的讨论(P.8-11)。
实体主义者则以恰亚诺夫为代表,认为农场家庭经济情况,随消费者与劳动者比例周期变化升降,但其理论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土地和其他财产分配不均(P.12)。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内容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内容在华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小农经济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你要知道,这地方啊,原本就是以耕种为生的。
小时候我常听爷爷奶奶唠叨,说咱们这一带的土地好,养活一大家子人不成问题。
那时候,村里每家每户都是种地的,几亩薄田,靠天吃饭,大家伙辛辛苦苦地耕作,也没想过别的事儿。
你想啊,天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一出来,几乎就得拿起锄头开工,天一黑,又得收工回家。
生活简单,却也平静。
那时候,农民的日子是跟土地紧紧相连的。
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每一锄下去,都是对未来的希望。
田里种的是什么?小麦、玉米、大豆这些,都是靠自己辛苦劳作换来的。
说实话,那个时候的农民挺纯粹的,生活虽然艰辛,但心里有股劲儿,总觉得种地就是最靠谱的活。
你要是问他们啥时候能大富大贵?估计他们根本就没这想法。
生活就是一块儿地,一家人,一台锄头,日子过得也就安稳了。
不过,这种“安稳”日子啊,没维持多久。
你要知道,社会总是会变的,科技一进步,交通一发达,农民的日子也就不同了。
那时候,国家开始提倡改革开放,土地不再是唯一的“饭碗”。
农村的年轻人,纷纷跑到城市打工了,城里的工厂开张了,收入越来越高,大家的眼界也开阔了。
你想啊,原本种个地就能过上日子,可是突然有了城市的诱惑,大家开始对那种“铁饭碗”不感兴趣了。
农村的人口流失得可厉害,很多年轻力壮的劳动力都跑去了大城市,结果农村留的,基本上就是一些老人和孩子。
可是,想法归想法,现实还得面对。
你要是真想种地赚大钱,光靠那点老本儿可不行。
说句实话,现在的农业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安稳”的模样了。
老百姓在地里呕心沥血,种出的粮食,也未必能让自己富裕起来。
你想,物价上涨,土地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少,种田要比以前困难得多。
而且有些年轻人虽然跑去城市,但也不一定都过得好,忙活一整天,收入还不一定比老家种地赚得多。
现在很多人说,农村的经济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曾经大家都是一块地一头牛,一家人一条心;而现在,农业不再单纯是“耕耘得地,收获得粮”那么简单了。
追问“顽固”的中国小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书报告
追问“顽固”的中国小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书报告当学者被迫以事实和信念去迎合一个权威的教义的需要时,科学便被出卖了。
——布·马林诺夫斯基一、概要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研读本书,有特别的意义。
2011年10月10日晚CCTV-9“记录频道”开始推出系列节目“车轮碾过的历史”。
该节目第(1)集中就主要围绕“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铁)的前世今生展开,讲述了创始人儿玉源太郎特别是第一任董事长后藤新平利用建址大连后的满铁,逐步控制东三省,乃至华北、全中国的有计划、有步骤行动。
而本书所依据的主要经验证据恰是满铁的调查资料。
对于普通学者而言,都往往会基于民族义愤弃用满铁的资料。
本书仅就依托的经验事实这一点,就迥异于国内类似研究。
全书共三编十六章。
第十六章结论部分的主要观点在黄先生的其他文章中也都有提及,如“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评彭慕兰《大分岔:欧洲,另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上)”、“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
只有通篇阅读,才可能理解第十六章的结论。
在学生开来,本书在如此详细的描述和分析经验证据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同时也是全书的中心论点,是小农的内卷化。
全书三编均围绕此中心论点展开。
只是各有侧重。
第二编论证内卷化的小农经济的原因、表现;第三编则揭示内卷化的小农经济与村、区至国家政权的相互影响,甚至交织的事实。
二、解读对本书的理解,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基本前提:分封的历史传统肇始于西周的分封制,不仅适用于其后几千年的封建政权,还适用于寻常百姓家。
如果不是分封,而是如西欧诸国多实行长子继承的话,中国的小农在1840年前后大概不一定呈现内卷。
这是学生的一个基本判断。
同时,学生也认为这也是本书得出内卷化结论的前提。
如经营式农场的200亩临界点,多由分封(分家)造成。
本书通过描述与分析人多地少、为生存挣扎、人力边际成本递减的事实,得出内卷化的结论。
读《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读《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第一编背景第一章探讨的问题小农经济研究的三个传统 1.形式主义经济学,小农是理性的,只是缺乏现代生产要素;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主要是地主与雇农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以及以此维系的国家机器;3.实体主义经济学,蔡雅诺夫、卡尔·波拉尼,没有市场的社会中,经济根植于社会关系,是“社会制度”的一部分。
《华北》的研究范式一个区别不同阶层小农的综合分析。
比如不同阶层的棉农棉花选种动机是不一样的。
《华北》的靶子 1.清朝中国没有资本主义经济;2.资本主义萌芽论;3.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两半论”。
第二章引用的史料与研究的村庄满铁调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调查科,在侵华时期,从东北到海南,对中国的城市、乡村、农业、工业、商业、军事、资源、物产、地理、风俗等各个领域进行了事无巨细的摸底。
目前存留于世的满铁调查报告约有6万多种,670万页,美、俄收藏得最多。
第三章生态环境华北平原上的冀-鲁西北地区,其特点是:一、小型和大型水利工程是与由个体小农和建于其上的国家机器一起组成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二、低产、多灾的旱作农业与高人口密度,结合造成本区经济的贫困。
三、本区排水不良的东部与排水较好的西部地区的基本差别。
四、集结的聚居,加上商品化程度低和宗族组织薄弱,是本区自然村的高度闭塞性的生态基础。
第二编经济内卷和社会分化第四章20世纪30年代经营式农场与家庭式农场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营式农场的存在。
第五章清代前期的小农经济和庄园经济小所有者的经济体系在清代前半期经历了长期的农业商品化以及随之而来的阶级分化。
一部分成为富农或者经营是农场主,另一部分成为贫农、雇农、佃农。
而庄园经济从依赖农奴转而依赖雇农、佃农。
第六章清代前期的农业商品化和小农分化小农经济,远在中国接触近代世界经济之前,也就是在被侵略之前,就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商品化转向。
第七章二十世纪农业的加速商品化十九、二十世纪,中国的茶、糖、大豆、烟草等经济作物都经历了一个受市场扩大刺激而扩展,又因在世界市场竞争失利而萎缩的过程。
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
报告人:谢浩
主要观点
• 1、理性小农 • 2、生存小农 • 3、剥削小农
理性小农
1、代表人物:舒尔茨(形式主义) 2、主要观点:小农追求利润,作为经济人, 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3、缺陷:不适用于小农的家庭式农场
生存小农
• 1、代表人物:波拉尼、斯科特(实体主义 者) • 2、主要观点:小农生产主要为了满足家庭 需要
另一方面部分农民破产不再关心村里事物骨干为中农这样又导致了地方缙绅参与政治缙绅的官僚化造成国家的政权的扩充对革命的影响关于资本主义萌芽1作者指出自由雇佣劳动力的出现并不足以证明生产力开始有质性的突破如果经营式农场并没有预示农场经济生产力新水平的出现那么我们便当视之为停滞的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而不应假以资本主义萌芽的称谓
• 这种生产关系导致中国近代许多村庄形成 半是紧密内聚的共同体,半是松散了的里 弄 • 一方面人们需要互相帮助;另一方面部分 农民破产不再关心村里事物(骨干为中农) • 这样又导致了地方缙绅参与政治,缙绅的 官僚化造成国家的政权的扩充 • 对革命的影响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
• 1、作者指出,“自由雇佣劳动力的出现并 不足以证明生产力开始有质性的突破,如 果经营式农场并没有预示农场经济生产力 新水平的出现,那么我们便当视之为停滞 的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而不应假以资本 主义萌芽的称谓。” • 2、经营式农场的雇佣关系并不是为了资本 积累而积累,相比于入仕,它的产出是低 效的。
结论
• 近代社会形成的主要原因: • 1、农业内卷 • (农业内卷:随着人口的增多,土地的减 少,乡土社会的抚育能力低下,土地的投 入与得到的收益不成正比,耕作的边际报 酬递减。) • 2、阶级分化而形成的社会体系
Hale Waihona Puke 思考• “内卷化”或者“过密化”到底是否有利 于社会发展? • (江南稻作农业(人口密集型),古代人 口越密集的地方经济越发达,甚至当代, 人口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
区域史中的大视野——《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之方法论
收 稿 日期 : 2 01 6 —0 7 —2 8
作者简介 : 宋弘( 1 9 9 0 -) , 男, 河 北 永 清人 , 南 开大 学 历 史 学 院 中 国 近现 代 史 专 业 硕 士 研 究 生 , 主 要 从 事 中 国近 代 乡 村 史 、 中共 革 命 史 研究 。 ① ② ③ 黄宗智 : 《 华 北 的 小农 经 济 与社 会 变迁 》 , 北京 : 法 律 出版 社 , 2 0 1 4年 版 。 黄宗 智 教 授 的 乡村 社 会 经 济 史 和 法 律 史 的几 部 著 作 均 具 有 重 要 的方 法 论 方 面 的讨 论 意义 , 其 他 论 著 和 问题 , 笔者会另撰文进行探讨 。 任放 : 《 近 三 十年 中 国 近代 史研 究 视 角 的转 换 — — 以 乡村 史 研 究 为 中心 》 , 《 史学月刊 》 , 2 0 1 1 年 第 4期 。 黄宗智 : 《 我 们 要 做 什 么 样 的学 术 ?一 一 国 内十 年 教 学 回顾 》 , 《 开放时代 》 , 2 0 1 2年 第 1期 。
中国乡村 社会 经济 史研 究 是 中国乡 村 问题 的重 点方 向之 一 , 近 年 来 很 多有 分 量 的研 究 成 果 面 世 。 但 是 笔者认 为 任何 一个 研究 领域 都有 一些 较 为经 典 的著作 , 而经典 是 常读 常新 的 。黄宗智 的《 华北 的 小 农 经 济与 社 会 变 迁 》 ①( 以下 简称 《 华北 》 ) 就 是 一 部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后感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后感《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后感本书是黄宗智集古今中外关于农民学研究之大成的一本著作。
书中,作者首先系统地分析总结了西方国家和日本学者在农民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然后通过在研究各种档案资料(以满铁对华北地区的调查材料为主)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清代前期的小农和农业进行描写和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发展不足的经营式农场的生产力水平并不优于家庭农场的,家庭农场的经营多是在劳动力过剩的客观情况下进行的,是“内卷化”的。
“内卷化”是贯穿《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一书的重要概念之一。
“内卷化”是指家庭农场因为耕地面积小,为了维持生活而不得不在劳动力边际回报不高的情况下继续投入劳力,以期增加小农农场总的产出;而劳动力边际回报越低,家庭农场则只能投入更多的劳动力,使得农业经济越来越不经济,从而形成“内卷”。
黄宗智对“内卷化”这一概念的使用,形象地阐释了本书的主题——华北小农经济长期未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原因,使“内卷化”这一概念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但是,内卷化一词并非黄宗智的首创,它是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在研究印度尼西亚的《农业内卷化》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而黄宗智只是用“内卷化”概念刻画中国华北地区小农农业经济逻辑的第一人。
因此,这里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内卷化”的概念从国外引入,是否有“水土不服”的现象?当然,这个问题可以从近年来“内卷化”在中国社会学研究领域的频繁和广泛使用这一现象得到答案。
第二个问题是,黄宗智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一书中用“内卷化”概念的研究对象是华北地区的小农农业,那“内卷化”对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小农农业经济逻辑的适用性如何呢?这个问题可以从黄宗智的另外一本著作——《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找到答案。
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后感
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后感一开始我就寻思,这小农经济有啥好研究的呢?不就是农民种种地、养养家禽家畜呗。
读完才知道自己这想法太天真。
这华北的小农经济啊,就像是一张密密麻麻的大网,把当时的社会各个方面都给缠在一块儿了。
作者讲那些华北的农民,那是真不容易。
家里就那么点地,还得想办法从土里刨出全家老小的吃喝来。
他们种地可不像咱们现在有各种高科技帮忙,那完全是靠天吃饭,还得跟各种自然灾害斗智斗勇。
蝗虫一来,那简直就是灾难片现场,农民们辛辛苦苦种的庄稼一下子就没了,心里得多绝望啊。
而且土地还特别分散,这家一小块,那家一小块的,想搞个大规模的耕种都没门儿。
这书里让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关于农民家庭的部分。
那时候的家庭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经济合作体。
男人出去种地,女人就在家里操持家务,喂喂鸡、织织布啥的。
但家庭里也有各种矛盾,比如说分家这件事。
几个兄弟长大了,都想自己单过,这一分家,土地就更分散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人多了,想法也多,还不如各过各的自在。
从社会变迁这个角度看,华北小农经济也是在各种力量的拉扯下慢慢变化的。
就像外面的市场对他们有影响,那些商人来收农产品的时候,有时候价格压得特别低,农民们也只能咬着牙卖,因为不卖就没钱过日子。
还有政治方面,政府的各种政策有时候就像一阵乱风,吹得农民们晕头转向的。
赋税有时候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农民们辛辛苦苦一年,交了税就没剩下多少了。
读完这本书,我就感觉这华北的小农经济就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它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在那样的环境下努力生存的状态,也让我看到社会是如何在经济的基础上慢慢发生变化的。
就好比是一条大河,每一个小水滴(农民家庭)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它们汇聚起来,流动的方向就决定了这条大河(社会)的走向。
现在我们的生活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但了解这些历史就像照镜子一样,可以让我们看到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轨迹,也能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好日子,毕竟咱们现在不用像那些华北小农一样那么辛苦地跟土地和命运较劲儿了。
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发展不断带来经济结构的变迁,而小农经济的地位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小农经济是一个重要的农村经济形态,它与农村的社会组织密切相关,对农民生活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长足发展,小农经济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转型。
早期的小农经济主要是以农田种植和家禽养殖为主。
农民依靠自己的劳动力,在有限的土地上耕种粮食和种植蔬菜,同时养殖家畜和家禽来提供额外的收入。
这种小农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目标,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满足家庭的需求。
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市场化的要求,小农经济开始面临着困境。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使得农村地区的土地面积不断缩小,给小农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大量的农民被迫离开他们的土地,前往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机会。
这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和农田的荒废。
同时,工业化的推进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渐下降。
小农经济面对着市场的竞争和价格的波动,难以维持可持续的发展。
为了适应社会变迁,小农经济开始进行转型。
一方面,一些农民选择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大规模农业企业,成为土地经营权的持有人。
这种模式使得农民可以获得租金收入,减轻了他们的劳动压力。
另一方面,一些农民则选择将注意力转移到非农业领域,发展农村旅游、农家乐等产业。
这些产业的出现为农民提供了新的经济来源,同时也丰富了农村地区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然而,小农经济的转型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权益难以保障,而且大规模农业企业的进入也给农民的生产方式带来了竞争。
而农村旅游和农家乐的发展则可能带来传统农业的忽视,使得农田的荒废问题得不到解决。
因此,在进行小农经济转型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农民的土地权益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对于农村生活的支撑作用不可忽视。
尽管小农经济面临着许多挑战,但通过适应市场需求和转型发展,它仍然能够持续为农民提供经济来源。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注重农民的权益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小农经济能够适应社会变迁,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
《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读后感黄宗智先生在所论述的《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一书中,根据多种档案和实地资料考察,并结合社会学与经济学等诸多方面,探讨了华北小农经济未发展成为类似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因,同时系统总结了西方及日本学者在此问题上的理论思考,可以说本书是一部内容丰富详实的著作。
在本文中我打算从两个方面来论述对本书的读后感:第一部分对黄老师书中所论述的观点知识进行简要的概括;第二部分则结合自己阅读体验,针对阅读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背景介绍、第二部分为近代华北农村经济社会变迁,第三部分为村庄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变迁。
背景介绍:在这部分的介绍中,黄宗智先生具体从生产主体、生产方式、生产地域和生产环境(用书中的话说就是生态环境)。
生产主体---小农特征其中对于生产主体的描述主要集中在对小农这个特征主体的概括总结上,黄在这一部分的论述中全面总结了各方的观点,具体表现为:从经济学角度,舒尔茨为代表的形式主义学者提出的“理性小农”;历史学角度,波拉尼、斯科特为代表的实体主义学者提出的“生存小农”、“道义小农”;传统马克思主义学者从生产关系层面提出的“剥削小农”。
作者主张,要了解中国的小农,需要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作者在综合这三种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小农既是一个追求利润者,又是维持生计的生产者,当然更是受剥削的耕作者,把小农的三个方面视为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其次,作者提出以区分不同阶层小农的方法来论证其理论假设,认为中国小农是一个不断分化的群体,不同阶层的小农则表征出不同的侧重点,他把小农主要分为三个阶层即富农或经营式农场主、自耕农、佃雇农。
他们分别较之更适合地对应着三种不同传统学派所言述的小农的面貌。
生产方式书中对于生产方式的描述与对生产主体的描述类似,黄具体给出了现实存在的社会研究方法角度,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形式主义主推的基于人口压力的考量,强调人口增长是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也就是波塞拉普模式;还有就是中国传统马克思主义学者强调的从生产关系出发,提出的“资本主义萌芽论”;最后就是实体主义学派提出的蔡亚诺夫模式,认为农场经济的变化伴随着家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比例的周期性变化而改变。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内卷”经济下,华北农村的赤贫演变史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内卷”经济下,华北农村的赤贫演变史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啥美国人、日本人研究咱们中国的历史比咱们自己国家的专家研究的还透彻呢?这又来一个美国人研究咱们国家华北的经济啦,《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这本书是(美)黄宗智选取华北33座村庄为研究重点,分析了自清初到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三百年间,河北、山东西北部等华北地区小农经济的结构及其演变。
在作者看来,与近代西方小农分化为资本家与雇佣者,从而走向资本主义现代化农业不同,华北地区的小农却陷入“内卷”的经营方式中,无法导向资本主义,最终使得华北乡村陷入赤贫化。
一、农业商品化与人口快速增长,如何导致小农分化?要想了解近代以来华北小农经济的演变,必须要分析农业商品化前后农村经济的变化。
旱作的农业制度、频繁的水旱灾害,加上人多地少的土地结构,造成华北地区经济贫困,人民生活水平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而随着16世纪长江中下游和福建、广东的手工生产发展,棉花需求增加,棉花种植引入华北地区,改变了华北地区经济结构,由此引发华北农业的商品化和小农的分化。
与高粱、小麦等旱作物相比较,棉花种植收益很高,同等面积的收益是高粱的2倍以上,可以帮助小农靠稀缺的土地养活全家。
此外,棉花种植需要较多的劳动力投入,缓解了华北地区人多地少的压力。
华北小农种植的棉花被投向市场,然后输送至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成为明清时期跨区流转最重要的商品之一,这就是华北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开始。
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中国的棉花生产开始纳入世界经济体系。
农业的商品化,带来了华北地区小农的分化。
一方面,一部分富裕的小农为追求利润种植棉花,从中获利,收益增加,就逐渐扩大生产,形成经营性农场。
另一方面,贫苦小农为了生存,冒险种植棉花。
但由于棉花种植所需的资本投入较高,这些小农往往以自己的土地作为抵押借款,如果遭遇水旱灾害,那些冒险种植棉花的小农就会破产,从而下滑沦为佃农、半雇农和长工,成为像董天望、张彩楼这些人的雇工。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书笔记
读《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一书有感“内卷化”概念有两层含义。
第一,它指的是家庭农场因为耕地面积过于狭小,为了维持生活而不得不在劳动力边际回报已经降到极低的情况下继续投入劳力,以期增加小农农场总的产出;第二层含义,则指的是发展不足的经营式农场和小农经济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特别顽固、难以发生质变的小农经济体系。
对“内卷化”的抽离过程也是从人口因素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回答经营式农场为何发展不起来,而家庭式农场却又能顽强存在的原因过程。
首先,需明确使用雇佣劳动力的经营式农场的生产力水平并不优于依赖家庭劳动力的家庭农场。
原因在于:经营式农场在劳动力使用方面效率要比家庭农场高很多(一个劳动力种15-30亩,相对于家庭农场的10-17亩),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能够按需要而适当调整劳动力,而家庭农场则不能。
其次,为何华北平原经营式农场的规模多在100亩到200亩之间,经营式农场发展不起来。
其原因是:经营式农场主都是亲自从事田间管理,如果耕地面积超过200亩的话,通常会出现管理上的困难,而雇佣工头的工资则会消耗掉仅有的微薄利润。
拥有耕地面积更大的农场主则通常会利用其他的方法谋利,如经商和放高利贷,从而租出土地,使之成为家庭式农业经营。
即有些经营式农场通过分家制度直接蜕化为家庭农场,或是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通过出租地主制间接转变为家庭农场,经营式农场因此发展不起来。
二十世纪农村经济的加速商品化和小农的半无产化加强了村庄与外界的联系,也使村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
满铁一东京大学调查的6个村庄,在二十世纪显示出两种主要的演变型式。
以自耕农为主而生活又比较稳定的村庄,在对付外来威胁时表现比较紧密内聚。
反之,村中大部分小农都已半无产化了的村庄,在面临外来威胁时比较容易崩溃,也易于被不轨之徒窃取村内政权。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书笔记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书笔记姓名:***指导老师:***专业名称:外交学班级:二班学号:**********一、本书逻辑黄宗智先生所著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根据多种档案材料和实地考察,并结合社会学诸多方面,探讨了华北小农经济长期未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原因,并系统总结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此问题上的各种观点,内容丰富充实。
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背景介绍、近代华北农村经济社会变迁、村庄与国家政权关系的变迁。
最后一部分主要包含全书的结论。
1.背景介绍这一部分主要从探讨的问题、引用的史料与研究的村庄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来交代研究的背景。
首先是关于中国小农的有关问题的探讨。
何为小农,不同的学者根据小农的不同特点,有自己的不同见解。
西方经济学家研究其类似资本主义企业一面的代表西奥多·舒尔茨精辟地将其论述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
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在投入现代的机械动力和化肥以前)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做最适度运用的人。
而且,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因此,他认为改造传统农业的正确途径,不是苏联式的改造,而是在保存家庭式农场的生产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提供小农可以合理利用的现代生产因素。
一旦有经济利益的刺激,小农便会为追求利益而创新,从而改造传统农业。
而在波普金看来,小农的农场,最宜于用资本主义的“公司”来比拟描述。
作为政治行为者的小农,最宜于比作一个在政治市场上的投资者。
波普金分析说,小农是一个在权衡长、短期利益之后,为追求最大利益而做出合理生产抉择的人。
但是以苏联的学者蔡雅诺夫为代表的对把小农当做资本主义企业家的分析持批评态度的学者认为,小农经济不能以研究资本主义的学说来理解。
因为这种农场不是依赖于雇佣劳动,很难分计为一个个劳动单位的成本。
最重要的是:小农的家庭式农场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其家庭的消费需要,不是为了追求最大利润。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书笔记3000字
华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边界。
华北地区自古就是我国的粮食产地之一,特别是中原地区,素有“天下粮仓”之称。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华北地区的小农经济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本文将从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的角度,对华北地区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探讨。
一、小农经济的传统特征1. 依赖农业生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华北地区的经济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
农村居民以种植粮食作物和养殖家禽家畜为主要生计来源,小农经济在这一时期占据着主导地位。
2. 自给自足由于传统的小农经济结构,农村居民主要依靠自给自足的方式生活。
他们种植粮食、蔬菜和果树,同时也养殖家禽家畜,自己生产自己消费,基本不依赖外界市场。
3. 劳动密集型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以人力劳动为主,缺乏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
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农民的劳动和技术水平,因此具有很强的劳动密集型特点。
二、社会变迁对小农经济的影响1. 城镇化进程加快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居民选择外出打工或者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对传统的小农经济产生一定的冲击。
2. 农业现代化改革政府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改革,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推广高新技术和农业机械化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小农经济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3. 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许多农村土地开始向大规模农业企业转让,农业生产逐渐规模化经营,小农经济逐渐式微。
三、小农经济的转型与发展1. 农村产业结构升级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许多农民开始从传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向现代农业和农村旅游等产业转型,拓宽经济来源。
2. 农村经济多元化在政府扶持和引导下,许多农村居民开始从事非农产业,如家庭手工业、农村电商等,农村经济逐渐多元化发展。
3. 农村土地利用再生产政府加大对土地的保护力度,积极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再生产利用,引导农民进行精准种植和生态养殖等,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四、小农经济的现状与展望1. 小农经济仍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尽管小农经济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在许多地区依然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为农村居民提供生计和保障。
区域史中的大视野--《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之方法论
区域史中的大视野--《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之方法论宋弘【期刊名称】《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21)005【摘要】Philip C. C. Huang’ s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 is a classic book of China’ s rural area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The book is well worth studying and analyzing in many aspects. On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the book integrates theories, materials, and concepts, finding and excavating the“important issues” showed in the materials. For the text and structure, the book has a clear central argument and the sub-arguments, which completely expands the problem awareness and mines the “practical logic” in historical data. As to the research field of vision, the book is based on North China region, but takes a great view of the whole country, pointing to the key and core issues of economic history of rural society. Of course, the book also has some deficiencies and defects, while this does not affect the value of its methodology.%黄宗智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是一部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的经典性著作,在许多方面值得学习和分析。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的读书笔记
《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读书笔记作者:孔祥智主要内容:作者利用二十世纪30年代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在华北平原33个自然村的实地调查资料和清代刑科档案,分析了近数百年来华北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演变型式。
主要观点:与西欧小农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同,中国的小农经济在高度商品化和社会分化之后其生产力并未发生质性变化,小农生产仍处于糊口水平。
半无产化了的小农倚仗家庭式农作与佣工或家庭手工业的结合,忍受并依赖两者所赋予的低于维持生活所需的收入,才能在内卷和分化的联合压力下毅力不倒。
在贫农农场上,内卷和劳力不足同时并存,因此贫农整体的土地生产率与经营式农场并无二致,但二者的劳动生产率却有很大差异。
与经营式农场主和富农不同,贫农经济的性质仍是为维持生计而不是为追求利润的经济。
村庄半无产化的过程伴随着国家政权渗入其中的趋势,士绅的官僚化成了国家政权渗入村庄的主要工具,在新的压力下村庄内部结构及其与国家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背景介绍、近代华北农村经济社会变迁、村庄与国家政权关系的变迁。
最后一部分包含全书结论。
I. 背景A. 探讨的问题1. 小农的特征a. 农民学中的三个传统:形式主义:追求利润者;实体主义:维持生计的生产者;马克思主义:受剥削的耕作者。
b. 本书的主张:区别不同阶层(包括经营式农场与富农、中农、贫农与雇农)的小农,而又综合形式主义、实体主义、马克思主义三种分析方法,把小农的三个方面视为不可分的统一体。
c. 首次提及“内卷”(involution)的概念。
2. 农村演变的型式a. 过去的研究:近代农村演变的古典型式是英国模式(小农分化为农业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而农业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而现代化)。
而中国近代农村演变则是在小农经济范围内的进展,所导致的不是资本主义工业经济,而是一个高度分化的小农经济。
对中国农村演变型式的研究:(1)形式主义学者强调人口压力,采用博塞拉普模式(强调人口增长是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主要动力);(2)中国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学者则强调生产关系,主要分析模式是“资本主义萌芽论”(认为帝国主义入侵之前,资本主义已经在中国萌芽;而帝国主义的入侵,妨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将中国历史置于五种生产方式的公式;(3)实体主义学派主要是蔡雅诺夫模式,认为农场家庭经济的情况随家中消费者与劳动者比例的周期性变化而升降。
华北小农的内卷化和半无产化——《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书评
2019年第6期【摘要】早期中西方有着相似的自耕农模式,后来西方过渡到了资产阶级模式,但是中国的小农却处于一种内卷化和半无产化的滞后状态,分析其原因能够对当代农业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黄宗智先生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分析了近代中国小农经济、村庄、国家和政权的关系与变迁。
本文通过对该书的评论并结合当前研究资料,分析了华北小农内卷化和半无产化的状态,从内容、方法和发展的角度对原书进行了分析,进而体现了原书的价值。
【关键词】华北小农;小农经济;内卷化;半无产化小农经济最初是在春秋时期形成的,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步入近代,西方实现了小农的无产化,进而流入工业,实现了资本化;在中国,虽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无产化,但是小农经济的内卷化程度从单位亩产和单位劳动来看依旧很高,在近代最终也没能实现资本化。
那么,小农经济的内卷化和半无产化是什么?对此,学者黄宗智在得出了什么结论,运用了怎样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成果在当代又得到了怎样的发展?本文结合《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和当前研究成果,就这两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分析。
一、初评1.《华北》简介《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为了简化表达,本文将《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简写作《华北》)是黄宗智的代表作之一。
在书中,黄氏应用了实地考察法和文献调查法,对明清时期华北地区(特别是河北、山东)的小农经济进行了细致的考察。
他主要采用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33个自然村的数据完成了该书二十世纪前期部分,之后结合清代的刑部档案和宝坻县的户房档案完成了研究时空的前溯,进而对数百年来华北农村的演变形态提出了一些看法,形成了这部华北小农经济变迁史。
2.内卷化和半无产化贝内德托·克罗齐曾说过:“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
[1]”下面就《华北》一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进行分析。
(1)内卷化(involution )从宏观角度看,“内卷化”是一种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达到一定的阶段后,便会停滞不前或者无法转化成较高级模式的现象,《华北》中所指的“内卷化”是传统农业长期停留在自耕农阶段,难以转化成西方的资本化模式;从微观角度看,“内卷化”本质上属于单位产量最大化,结合当代研究成果,农村要想摆脱贫穷,就是需要实现单位劳动的最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读书笔记作者:孔祥智主要内容:作者利用二十世纪30年代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在华北平原33个自然村的实地调查资料和清代刑科档案,分析了近数百年来华北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演变型式。
主要观点:与西欧小农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同,中国的小农经济在高度商品化和社会分化之后其生产力并未发生质性变化,小农生产仍处于糊口水平。
半无产化了的小农倚仗家庭式农作与佣工或家庭手工业的结合,忍受并依赖两者所赋予的低于维持生活所需的收入,才能在内卷和分化的联合压力下毅力不倒。
在贫农农场上,内卷和劳力不足同时并存,因此贫农整体的土地生产率与经营式农场并无二致,但二者的劳动生产率却有很大差异。
与经营式农场主和富农不同,贫农经济的性质仍是为维持生计而不是为追求利润的经济。
村庄半无产化的过程伴随着国家政权渗入其中的趋势,士绅的官僚化成了国家政权渗入村庄的主要工具,在新的压力下村庄内部结构及其与国家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背景介绍、近代华北农村经济社会变迁、村庄与国家政权关系的变迁。
最后一部分包含全书结论。
I. 背景A. 探讨的问题1. 小农的特征a. 农民学中的三个传统:形式主义:追求利润者;实体主义:维持生计的生产者;马克思主义:受剥削的耕作者。
b. 本书的主张:区别不同阶层(包括经营式农场与富农、中农、贫农与雇农)的小农,而又综合形式主义、实体主义、马克思主义三种分析方法,把小农的三个方面视为不可分的统一体。
c. 首次提及“内卷”(involution)的概念。
2. 农村演变的型式a. 过去的研究:近代农村演变的古典型式是英国模式(小农分化为农业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而农业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而现代化)。
而中国近代农村演变则是在小农经济范围内的进展,所导致的不是资本主义工业经济,而是一个高度分化的小农经济。
对中国农村演变型式的研究:(1)形式主义学者强调人口压力,采用博塞拉普模式(强调人口增长是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主要动力);(2)中国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学者则强调生产关系,主要分析模式是“资本主义萌芽论”(认为帝国主义入侵之前,资本主义已经在中国萌芽;而帝国主义的入侵,妨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将中国历史置于五种生产方式的公式;(3)实体主义学派主要是蔡雅诺夫模式,认为农场家庭经济的情况随家中消费者与劳动者比例的周期性变化而升降。
b. 本书认为:应兼顾人口因素和生产关系,综合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说明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侵入之前的变化型式。
3. 村庄a. 过去的研究:(1)形式主义(主要是施坚雅的研究)不太注重村庄,而认为小农的活动范围是基层市场共同体。
其基本假定是自然村完全被国家政权和士绅所控制,结合于上层体系之中。
(2)实体主义的观点主要由日本学术界持有,他们很重视村庄共同体的研究。
形式主义与实体主义之所以观点不同的原因在于所依赖的实证根据不同。
西方学者多研究中国较先进地区,而日本学者的资料多来源于战时在华北平原所作的实地调查。
b. 本书试图描述二十世纪自然村与国家政权之间关系的演变情况。
B. 引用的史料和研究的村庄1. 引用的史料a. 满铁实地调查资料。
共三组。
对满铁资料的认识:有一些缺陷,但仍不失为现存同类资料中最详细、最精确的。
与本世纪20-30年代的其他农村调查的资料相比较。
b. 清代刑科题本。
提供了其他社会史资料中不常见的细节内容,是当时农村生活状态的重要线索。
c. 宝坻县刑房档案。
该县恰好是满铁饿重点调查地区。
2. 研究的村庄:河北省和山东西北部的33个村庄,分为7种类型,前4类有较强代表性,后3类则较为特殊。
C. 生态环境1. 水利:水利工程主要由需国家建造和维修的大型防洪工程和小型灌溉井组成。
而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典型的水利工程规模则介于两者之间,原因是由于其宗族组织比华北平原强大。
而小型和大型的水利工程相结合,是与由小农和国家机器组成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2. 灾害频繁的旱地农作:低产多灾的恶劣自然环境造成十分苛刻的农业自然条件。
土地利用已高度集约化:两年三作、间作套种。
低地种高粱,高地种棉花。
加上助长高密度人口的国家体制,造成经济贫困。
3. 乡村居住型式:高地建屋聚居,有别于无洪涝之患的成都平原的散居型式。
商品化程度相对较低,宗族组织薄弱,村庄较为孤立内向。
单作物区程规模则介于两者之间。
三角洲角洲本,提供了其他社会史资料中不常见的细节内容。
有黄说是黄II. 经济内卷和社会分化(共9章)A. 二十世纪30年代的经营式农场与家庭式农场:首先指出可以从两种生产关系的角度来分析解放前的农村社会:租佃关系,雇佣关系。
分析的出发点是要区分经营式农场与家庭农场。
在村富户大多是经营式农场主,而非出租地主。
其农场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0%,也就是说家庭农场仍占压倒性优势。
B. 接下来,追溯到清代前期。
(清代前期的小农经济和庄园经济):清朝政府实施扶持小农经济、抑制大庄园扩张的政策,因为小农是较易控制的税收源泉。
庄园经济中的农奴制逐渐被雇工人制取代,因为雇工人可以随时解雇,而农奴则永久附着于土地。
雇主对雇工人的超经济权力却是依然保留的。
与此同时,小农经济中的雇佣关系也随着农业商品化和人口增长导致的小农分化而不断发展。
大部分长工都受雇于经营式农场或富农,而非庄园农场。
雇主和雇工身份平等,他们均为庶民。
十八世纪的土地分配状态已经高度民主分化,如获鹿县每户平均仅有15亩地。
其社会分化的形态已与二十世纪相似。
C. 第六章:清代前期的农业商品化和小农分化:1. 农作物商品化型式:在棉花经济之前,小麦长久以来就是高度民主商业化的作物,贫民通常出售小麦,购入粗粮,因此棉花取代小麦,只是更进一步地推动了农作物的商品化。
小农农场典型的种植方式是混合和轮作制度,即轮流种植棉花和两年三作的作物。
因此,农业商品化的过程是逐渐把比重增大的经济作物纳入一个复杂多样的系统里。
棉花在北方推广种植为南方提供了较廉价的手工业原料。
2. 人口压力和家庭手工业均对小农分化起着双重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促进农业商品化而促使小农分化;另一方面又协助维持小农经济。
因此,在中国接触近代世界经济之前,小农经济就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D. 接下来回到二十世纪,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后,世界市场的需求、外国的经济侵略和国内的经济发展,都促使小农经济加速商品化。
棉花在日本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是日军对华北平原进行实地调查的原因之一。
但是,世界经济并没有使小农经济发生质变,而只是促使它沿着原来变化的道路向前推进,这就是二十世纪30年代经营式和家庭式农业的背景。
E. 在第八章和第九章中,作者对经营式和家庭式农场在耕畜的使用、农场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对比。
F. 经营式和家庭式农场劳动生产率的对比1. 满铁资料显示,经营式农场和家庭式农场在同一作物产量、经济作物比例或复种比例及耕畜使用上均没有质性的差别。
无论是经营式农场还是家庭式农场,都是一个以人力为主的高度民主集约化的农业。
2. 但是,经营式农场显然比家庭式农场的劳动生产率高。
原因是两类农场对人口压力的反应不同。
经营式农场可以通过雇佣或解雇工人来使土地和人力达到合理的配置,但家庭式农场却没有选择余地,常因生活消费的需要被迫投入高度内卷的劳动量以争取尽可能高的土地收益。
家庭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意味着边际劳动力几乎没有机会成本,但所提高的产量却具有极高的边际效用。
内卷的代价则是边际报酬递减和一定程度的劳动松劲。
3. 耕作内卷化只是贫农农场应付土地短缺的两个方法之一,另外一些贫农在农忙季节除外佣工,以致不能在自己的农场上投入足够多的劳力,由于生产量在劳动量低于理想水平时下降的幅度大于劳动量高于理想水平时的上升幅度,内卷的超常劳动量抵消了劳力不足农场的低产量,因此最后的结果是家庭式农场全体的产出平均值和经营式农场的产值相差无几。
这些分析说明,贫农经济主要是为了生存而挣扎而不是为追求利润的经济。
G. 第十章探讨了经营式农业何以发展不足的原因。
华北平原经营式农场的规模多在100亩到200亩之间。
其原因是:经营式农场主都是亲自从事田间管理,如果耕地面积超过200亩的话,通常会出现管理上的困难,而雇佣工头的工资则会消耗掉仅有的微薄利润。
拥有100-200亩耕地的农场主,自己经营会比出租土地合算,其收益差别源于经营式农场在劳动力上的节约。
拥有耕地面积更大的农场主则通常会利用其他的方法谋利,如经商和放高利贷。
这种地主制阻碍了经营式农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清代的社会政治体系也妨碍了经营式农作的进一步发展,因为人人皆知真正富贵之道在于进入商业与仕途,最成功的经营式农场主会变成不在村地主,进而变成成功的商人、士绅或官僚。
至于经营式农场主为什么没有进行革新性的资本投入,作者引用艾尔温的“高水平均衡陷阱”命题的后半部分来解释:在新资本投入只会取代劳动力投入,而不会大量提高产量的情况下,革新性投资就较难激发,农业就被困于一个高水平的陷阱里。
H. 经营式农业发展不足问题的另一面,即是家庭式农场的牢固性。
作者指出,耕地面积已经降至维持生计所必需的15亩以下的半无产化的小农农场之所以能维持,是依仗家庭式农作与佣工或手工业的结合,忍受并依赖两者所赋予低于维持生活所需的收入,有鉴于此,它才能在内卷和分化的联合压力下毅力不倒。
分析再次证明了贫农家庭式农场是以追求生存而非追求利润为特征的。
I. 接下来,作者论述了二十世纪农村社会加速分化的同时,生产关系所发生的质性变化——即从一种在相识的人之间、面对面的长期关系变为脱离人身的、短期性的市场关系,谓之生产关系的商品化。
这种变化使得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更加严峻。
具体表现在:分成实物租制逐渐被定额货币租制所取代,因灾受损的负担全部转嫁给佃户;雇佣关系中旧日的一些习俗礼节也逐渐废弃而变成纯经济性的关系。
可见,到二十世纪30年代,华北平原小农的生活情况与清初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III. 第三部分在国家、士绅和村庄三角关系的结构下探讨村庄与国家政权关系的变迁。
A. 二十世纪前的国家政权并未完全渗入村庄。
直到二十世纪30年代,华北平原的商品化和社会分化程度总体而言仍比较低,村庄一般都有内生而又闭塞的政权结构。
在村庄各阶层中,经营式农场主和富农以及贫农都与外界接触较多,而中农是最闭塞的阶层。
清代的小农经济、地主制度和国家政权三者是相互依赖的,只有当这一体制的三个组成部分同时经历基本的变化时,整个结构才会分解。
B. 二十世纪农村经济的加速商品化和小农的半无产化加强了村庄与外界的联系,也使村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
以自耕农为主的村庄,一般都能维持紧密的村庄组织,可能在面对外来威胁时变成一个对外隔离的武装共同体;而以半无产化了的小农为主的村庄则可能在面对外来威胁时沦为散沙,也容易被流氓无赖僭取村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