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 2020秋 计算机组成原理 平时作业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成原理·随堂练习2020春华工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随堂练习2020春华工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随堂练习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1.(单选题) 对有关数据加以分类、统计、分析,这属于计算机在()方面的应用。

A.数值计算 B.辅助设计C.数据处理 D.实时控制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运算器由许多部件组成,其核心部分是()。

A.数据总线 B.算术逻辑运算单元C.累加寄存器 D.多路开关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单选题) 完整的计算机应包括()。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外部设备和主机C.主机和实用程序 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4.(单选题) 至今为止,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仍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理由是()。

A.节约元件 B.运算速度快C.物理器件的性能决定 D.信息处理方便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5.(单选题) 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

A. 字长、运算速度和内存容量B. 磁盘容量和打印机质量C. 操作系统和外部设备D. 机器价格和所配置的操作系统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6.(单选题) 中央处理器是指()。

A.运算器 B.控制器C.运算器和控制器存储器D.运算器和控制器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7.(单选题) 在运算器中不包含()。

A.状态寄存器 B.数据总线C.ALU D.地址寄存器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8.(单选题) 目前我们所说的个人台式商用机属于()。

A.巨型机B.中型机C.小型机D.微型机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9.(单选题) 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是正确的。

A.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B. 只做加法C.能暂时存放运算结果D. 既做算术运算,又做逻辑运算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10.(单选题) 鼠标是目前使用最多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平时作业-2020年华工网络教育

《计算机组成原理》·平时作业-2020年华工网络教育

2020年华工计算机组成原理·平时作业提交方式:附件
(1)CPU包括哪几个工作周期?每个工作周期访存的作用是什么。

答:(1)取指周期:取指令
(2)间指周期:取有效地址
(3)执行周期:取(或存)操作数
(4)中断周期:将程序断点保存起来
(2)什么是指令周期、机器周期和时钟周期?
答:指令周期是CPU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全部时间,即完成一条指令的时间;
机器周期是所有指令执行过程中的一个基准时间,通常以存取周期作为机器周期;
时钟周期使机器周期主频的倒数,也可称为节拍,它是控制计算机操作的最小单位时间;
关系:一个指令周期包括若干个机器周期,一个机器周期又包括若干个时钟周期,每个指令周期内的机器周期数可以不等,每个机器周期内的时钟周期数也可以不等。

(3)总线通信控制有几种方式,简要说明各自的特点。

答:(1)同步通信:通信双方由统一时标控制数据传送;
(2)异步通信:采用应答方式通信;
(3)单通步通信:统一时钟,可插入等待信号;
(4)分离式通信:都是全反向,充分发挥总线的有效应用;
(4)控制器中常采用哪些控制方式,各有何特点?
答:同步控制:即微操作序列由基准时标系统控制,每一个操作出现的时间与基准时标保持一致;。

2020年《计算机概论》平时作业华南理工网络教育学院

2020年《计算机概论》平时作业华南理工网络教育学院

计算机概论平时作业1.简述人工智能答: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2.简述虚拟内存答:虚拟内存是计算机系统内存管理的一种技术。

它使得应用程序认为它拥有连续的可用的内存(一个连续完整的地址空间),而实际上,它通常是被分隔成多个物理内存碎片,还有部分暂时存储在外部磁盘存储器上,在需要时进行数据交换。

目前,大多数操作系统都使用了虚拟内存,如Windows家族的“虚拟内存”;Linux的“交换空间”等。

3.简述计算机总线工作原理答:计算机总线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

总线是一种内部结构,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机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与总线相连接,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

在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路叫总线,微型计算机是以总线结构来连接各个功能部件的。

4.简述计算机编码及常用编码.答:在计算机硬件中,编码(coding)是在一个主题或单元上为数据存储,管理和分析的目的而转换信息为编码值(典型的如数字)的过程。

在软件中,编码意味着逻辑地使用一个特定的语言如C或C++来执行一个程序字符编码:使用二进制数对字符进行的编码称字符编码。

常用的编码有: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的英文简称,是计算机中用二进制表示字母、数字、符号的一种编码标准。

华工网络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标准标准答案.doc

华工网络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标准标准答案.doc

精品文档2020.3 《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温馨提示:请务必直接将答案粘贴在答题框内!1.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几代 ? (8 分)答: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四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主要由电子管器件组成,用于科学计算,使用机器语言为主。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主要由晶体管元器件组成,可以使用汇编语言。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采用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器件,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应用于各种领域现在就属于第四代。

2.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机构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 ( 8 分)答:主要思想是: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分。

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每条指令一般具有一个操作码和一个地址码,其中操作码表示运算性质 , 地址码指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地址。

将编好的程序送入内存储器中 , 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 , 计算机无需操作人员干预 , 能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

3.说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 8 分)答: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预先要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 ( 称为程序 ) 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贮器中。

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度么地址去等步骤。

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

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

依此进行下去。

直至遇到停止指令。

4.什么是 Windows文件夹?如何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 8 分)精品文档答:库是用于管理文档、音乐、图片和其他文件的位置。

可以使用与在文件夹中浏览文件相同的方式浏览文件,也可以查看按属性(如日期、类型和作者)排列的文件。

2020-华南理工-计算机组成原理-随堂作业

2020-华南理工-计算机组成原理-随堂作业

2020-华南理工-计算机组成原理-随堂作业-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20-06-14 23:59:59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1.(单选题) 对有关数据加以分类、统计、分析,这属于计算机在()方面的应用。

A.数值计算 B.辅助设计C.数据处理 D.实时控制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运算器由许多部件组成,其核心部分是()。

A.数据总线 B.算术逻辑运算单元C.累加寄存器 D.多路开关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单选题) 完整的计算机应包括()。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外部设备和主机C.主机和实用程序 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4.(单选题) 至今为止,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仍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理由是()。

A.节约元件 B.运算速度快C.物理器件的性能决定 D.信息处理方便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5.(单选题) 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

A. 字长、运算速度和内存容量B. 磁盘容量和打印机质量C. 操作系统和外部设备D. 机器价格和所配置的操作系统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6.(单选题) 中央处理器是指()。

A.运算器 B.控制器C.运算器和控制器存储器D.运算器和控制器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7.(单选题) 在运算器中不包含()。

A.状态寄存器 B.数据总线C.ALU D.地址寄存器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8.(单选题) 目前我们所说的个人台式商用机属于()。

A.巨型机B.中型机C.小型机D.微型机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9.(单选题) 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是正确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2020年秋季学期在线作业(三)答卷

《计算机组成原理》2020年秋季学期在线作业(三)答卷
答案:B
13.微程序控制器中,微程序的入口地址是由( )形成的。
A.机器指令的地址码字段
B.微指令的微地址码字段
C.机器指令的操作码字段
D.微指令的微操作码字段
答案:C
14.采用变址寻址可以扩大寻址范围,且( )。
A.变址寄存器的内客由用户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不能改变
B.变址寄存器的内客由操作系统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不能改变
答案:A
18.在规格化浮点数表示中,保持其他方面不变,将阶码部分的移码表示改为补码表示,将会使数的表示范围(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以上都不对
答案:C
19.在磁盘和磁带这两种磁介质存储器中,存取时间与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有关,按存储方式分( )。
A.二者都是顺序存取
B.二者都是直接存取
A.程序查询方式
B.中断方式
C.DMA方式
D.通道方式
答案:A
7.零地址的运算类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地址,参加的两个操作数来自( )。
A.累加器和寄存器
B.累加器和暂存器
C.堆栈的栈顶和次栈顶单元
D.暂存器和堆栈的栈顶单元
答案:B
8.直接、间接、立即3种寻址方式,指令的执行速度,由快至慢的排序是( )。
D.Cache、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答案:D
3.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半导体RAM信息可读可写,且断电后仍能保持记忆
B.动态RAM是易失性RAM,且静态RAM中的存储信息是不易失的
C.半导体RAM是易失性RAM,但只要电源不断电,所存信息是不丢失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平时作业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平时作业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平时作业一计算机组成原理-平时作业一(注意:请独立完成作业,若作业为雷同将有可能被评为0分。

为保证特殊字符的准确识别,如您的作业需要用到“ √ 或× ”的字符,请您直接在答题处复制。

)1、解释下列概念:总线宽度、总线带宽、总线复用、总线的主设备(或主模块)、总线的从设备(或从模块)、总线的传输周期和总线的通信控制。

答:(1)总线宽度:指的是总线能同时传送的数据的二进制位(bit)数;(2)总线带宽:指的是总线本身所能达到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是兆字节每秒(MB/s),这是衡量总线性能的重要指标,总线带宽越宽,传输效率也就越高;(3)总线复用:指既传送地址信息,又传送数据信息,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中完成传送地址和传送数据的任务;(4)总线的主设备(主模块):指一次总线传输期间,拥有总线控制权的设备(模块);(5)总线的从设备(从模块):指一次总线传输期间,配合主设备完成数据传输的设备(模块),它只能被动接受主设备发来的命令;(6)总线的传输周期:指总线完成一次完整而可靠的传输所需时间;(7)总线的通信控制:指总线传输过程中双方的时间配置方式。

2、控制器有哪几种控制方式?各自有什么特点?答: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可以分为3种,分别有:同步控制方式、异步控制方式和联合控制方式。

(1)同步控制控制方式的各项操作都由统一的时序信号控制,在每个机器周期中产生统一数目的节拍电位和工作脉冲;特点:这种控制方式设计简单,容易实现;但是对于许多简单指令来说会有较多的空闲时间,造成较大数量的时间浪费,从而影响了指令的执行速度。

(2)异步控制方式的各项操作不采用统一的时序信号控制,而根据指令或部件的具体情况决定,需要多少时间,就占用多少时间;特点:异步控制方式没有时间上的浪费,因而提高了机器的效率,但是控制比较复杂。

(3)联合控制是同步控制和异步控制结合的方式;特点:一种情况是,大部分操作序列安排在固定的集齐周期中,对某些时间难以确定的操作则以执行部件的“回答”信号作为本次操作的结束。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随堂练习题汇总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随堂练习题汇总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1 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当前页有4题,你已做4题,已提交4题,其中答对4题。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2 计算机的硬件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3 计算机的软件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4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及性能指标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2.1 数据与文字的表示方法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2.2 定点加法、减法运算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2.3 定点乘法运算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2.4 定点除法运算(1)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2.5 定点除法运算(2)以及逻辑运算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2.6 定点运算器的组成与结构第三章存储系统· 3.1 存储器概述第三章存储系统·3.2 随机读写存储器第三章存储系统· 3.3 只读存储器和闪速存储器第三章存储系统· 3.4 高速存储器第三章存储系统·3.5 cache存储器A. 模块式,并行B. 模块式,串行C. 整体式,并行参考答案:A第三章存储系统·3.5 cache存储器·cache存储器(2)当前页有5题,你已做5题,已提交5题,其中答对4题。

1. 采用Cache的目的是()A、提高访问主存储器的速度B、扩大主存储器的存贮空间C、提高外存储器的存取速度D、以上都不是答题: A.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 在Cache的地址映射中,若主存中的任何一块均可映射到Cache的任一行的位置上,则这种方法称为()。

A. 直接映射B. 全相联映射C. 组相联映射答题: B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 在Cache的地址映射中,若主存中的块只能映射到Cache中唯一的一个特定行,则这种方法称为()。

A. 直接映射B. 全相联映射C. 组相联映射答题: A.参考答案:A4. 在Cache的地址映射中,若主存中的块均可映射到Cache的某些固定组,但在这些组中可随意映射到任意行中,则这种方法称为()。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科--平时作业2020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科--平时作业2020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2020.3《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温馨提示:请务必直接将答案粘贴在答题框内!1. 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几代? (8分)答:第一阶段(1946~1959年)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使用电子真空管作为逻辑元件,存储器用延迟线或磁鼓,软件主要是机器语言,开始使用符号语言.第二阶段(1959~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使用晶体管取代电子真空管作为逻辑元件,软件方面出现了高级程序语言,还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第三阶段(1964~1970年)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存储器仍使用磁芯.操作系统进一步发展与普及.第四阶段(1970~现在)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主存储器也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在软件方面出现了与硬件相结合的产品2. 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机构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8分)答:冯·诺依曼有三条重要思想1、计算机硬件是由5大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2、采用二进制3、程序和数据一样存放在存储器中3. 说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8分)答:存储程序:程序保存在计算机的存储器重;由程序控制: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逐条执行指令。

4. 什么是Windows文件夹?如何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8分)答:是指在windows中的文件目录,文件目录(或称为文件夹)是由文件目录项组成的。

文件目录分为一级目录、二级目录和多级目录。

文件目录为每个文件设立一个表目。

文件目录表目至少要包含文件名、文件内部标识、文件的类型、文件存储地址、文件的长度、访问权限、建立时间和访问时间等内容。

在桌面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菜单中的“新建”,选择“文件夹”就可以新建,也可以在桌面按快捷键“Shift+Ctrl+n”就可以新建文件夹了。

5. Word的大纲视图完成什么操作?(8分)答:可以将文档的标题分级显示,使文档结构层次分明,易于编辑,还可以设置文档和显示标题的层级结构,可以折叠和展开各种层级的文档。

2023年华南理工计算机组成原理随堂练习和答案

2023年华南理工计算机组成原理随堂练习和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23-12-1523:59:59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1 .(单选题)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以()技术为标记。

A、操作系统B、微处理器C、磁盘D、软件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是()。

A、操作系统B、服务程序C、语言处理程序D、自动限制程序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 .(单选题)冯?诺依曼机工作方式具有以下哪个特点。

()A、多指令流单数据流B、按地址访问并依次执行指令C、堆栈操作D、按内容选择地址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 .(单选题)从设计者角度看,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是()。

A、指令系统B、语言处理程序C、操作系统D、输入输出系统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5 .(单选题)通常划分计算机发展时代是以()为标准的。

A、所用电子器件B、运算速度C、计算机结构D、所用语言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6 .(单选题)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半个世纪中虽有很大的进步,但至今其运行仍遵循着一位科学家提出的基本原理。

他就是()。

A、牛顿B、爱因斯坦C、爱迪生D、冯?诺依曼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7 .(单选题)冯?诺依曼机在运算中具有的根本特性是()。

A、以运算器为中心B、采纳存储器程序原理C、存储器依据地址访问D、数据以二进制编码,并采纳二进制运算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8 .(单选题)目前我们所说的个人台式商用机属于()。

A、巨型机B、中型机C、小型机D、微型机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9 .(单选题)计算机硬件能干脆识别的语言是()。

A、自然语言B、高级语言C、机器语言D、汇编语言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0 .(单选题)CPU的组成中不包含()。

华工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

华工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

1. 简述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8分)答:简述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绘图仪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系统分: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2. 简述冯?诺依曼结构的主要特点。

(8分)答:1964年,冯.诺依曼简化了计算机的结构,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思想,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速度.后人按照这种思想和结构设计的计算机成为冯.诺依曼计算机.“存储程序”思想可以简化概括为3点:(1)计算机应用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2)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3)将篇好的程序和数据送会内存储器,然后计算机自动地逐条取出指令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执行.3.在Word2010的表格编辑过程中,有时需要拆分单元格,请回答下列问题:(1)何为单元格拆分?答: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将Word2010中表格的一个单元格拆分成两个或多个单元格,从而制作较为复杂的表格。

(2)写出拆分单元格的具体步骤。

(16分)答:word2010中的表格拆分单元格方法如下:1.启动word2010软件,点击插入功能区→表格,插入自定义行列数的表格;2.光标定位在需要拆分的表格单元格位置,右键弹出菜单选择拆分单元格,在弹出的拆分单元格对话框中自定义要拆分后的行列数,点击确定就实现了单元格的拆分。

4. 在Excel2010中,公式中对单元格的引用有哪几种方式?并说明每种引用方式的特点?答:EXCEL公式中单元格地址的引用包括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三种。

三种方式切换的快捷键为最上一排功能键F4(部分新出的笔记本电脑要按Fn+F4)。

1、相对引用公式中的相对单元格引用(例如 A1)是基于包含公式和单元格引用的单元格的相对位置。

如果公式所在单元格的位置改变,引用也随之改变。

如果多行或多列地复制公式,引用会自动调整。

默认情况下,新公式使用相对引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含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含答案

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也称为平时作业,是课程教师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阶段性的考核或测评。

形成性考核在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

学习者定期完成一定量的课程作业或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以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可以提高专业技能,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可以为期终考核积累资料。

希望您能认真、按时完成课程老师安排的每一次平时作业,顺利完成学业。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形成性考核说明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共 4次。

要求在第十六周前提交至所在的教学点。

-2-形成性考核成绩记录表形考总成绩: ___________ 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3-第1次形成性考核考核说明1.考核知识点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层次结构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组成和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进步2.考核目标理解计算机组成的基本概念以及与体系结构、实现之间的关系。

理解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进步3.考核完成方式及要求开卷90分钟,完成形考测试。

4. 完成时间及提交方式请在第2~5周内完成,提交教学点。

考核内容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计算机系统由()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A、指令B、数据C、硬件D、程序2. 现代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

-4-A、CPUB、存储器C、算术逻辑部件D、输入/输出设备3. 控制外部设备工作的控制逻辑称为( )。

A、I/O设备B、I/O模块C、I/O接口D、I/O控制器4. 下列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A、操作系统B、语言处理系统C、游戏软件D、数据库管理系统5.用二进制进行编码的机器指令是()。

A.汇编语言B.机器语言C.低级语言D.高级语言6.使用高级编程语言编制应用软件的程序员是( )。

A、应用程序员B、最终用户C、系统管理员D、系统程序员7. 用来存放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的寄存器是( )。

A、通用寄存器B、标志寄存器C、指令寄存器D、程序计数器8.取一条指令并执行的时间通常称为 ( )。

电子技术·平时作业2020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电子技术·平时作业2020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计算题(2020年)(请写出完整计算过程,并画出计算中涉及的图)1.如图1所示,求支路电流I1、I2、I3和I4。

图12.如图2所示,求支路电流I1、I2和I3。

图2解(1)(2)(3)方程组得3.如图3所示,求支路电流I1和I2。

图34.如图4所示,求支路电流I1、I2和I3。

图45. 如图5所示,开关S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t=0时将开关S闭合。

求开关闭合后电容电压u c(t)和电流i c(t)图56. 如图6所示,开关S断开前电路已处于稳态,t=0时将开关S断开。

求开关断开后电容电压u c(t)和电流i c(t)。

图67. 如图7所示,开关S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t=0时将开关S闭合。

求开关闭合后电容电压u c(t)。

图78.如图8所示,开关S断开前电路已处于稳态,t=0时将开关S断开。

求开关断开后电容电压u c(t)和电流i c(t)。

图89.如图9所示放大电路中,U cc=12V,β=37.5,R B=300kΩ,R C=4kΩ,R L=4kΩ,晶体管为硅管,U BE=0.7V。

[其中26300(1)beCrIβ≈++进行计算]。

(1)计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I B、I C、U CE。

(2)画出电路微变等效电路图。

(3)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 u、输入电阻r i、输出电阻r o。

图910. 如图10所示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中,U cc=12V,β=50,R B1=50kΩ,R B2=20kΩ,R E=2.7kΩ,R C=5kΩ,R L=5kΩ。

晶体管为硅管,U BE=0.7V。

[其中26300(1)beCrIβ≈++进行计算]。

(1)计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I B、I C、U CE。

(2)画出电路微变等效电路图。

(3)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 u、输入电阻r i、输出电阻r o。

图1011. 如图11所示放大电路中,U cc=12V,β=50,R B=240kΩ,R C=3kΩ,R L=2kΩ。

晶体管为硅管,U BE=0.7V。

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2020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2020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1.以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器件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代?各有什么特点?(10分)答: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四代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7年) 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第二代计算机(1958年~1964年)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970年) 特征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 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请以指令的执行过程来说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8分)答: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指令指令是用来规定计算机执行的操作和操作对象所在存储位置的一个二进制位串。

指令的格式一条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组成。

例如二地址指令格式如下:操作码地址码1 地址码2 操作码:用来指出计算机应执行何种操作的一个二进制代码。

具体说明指令的性质或功能,每条指令只有一个操作码。

例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取数、存数等各种基本操作均有各自相应的操作码。

地址码: 指出该指令所操作(处理)的对象(称为操作数)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

包括着操作数的来源,结果的去向或下一条指令的地址等信息,不同指令中地址码的个数可以不一样。

3.何为Word2010中的样式和模板?在应用上,两者有何异同点。

(10分)答:一、主体不同1、样式:指用有意义的名称保存的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的集合2、模板:指Microsoft Word中内置的包含固定格式设置和版式设置的模板文件。

二、用处不同1、样式:在编排重复格式时,先创建一个该格式的样式,然后在需要的地方套用这种样式,就无须一次次地对它们进行重复的格式化操作了。

2、模板:用于帮助用户快速生成特定类型的Word文档。

三、特点不同1、样式:样式为字体、字号和缩进等格式设置特性的组合,将这一组合作为集合加以命名和存储。

2、模板:除了通用型的空白文档模板之外,中还内置了多种文档模板,如博客文章模板、书法模板等。

4.请将十进制(0.534)10转换成相应的二进制数?(8分)答:0.100015.如何把PowerPoint2010母版中整个演示文稿的“文本和线条”的颜色修改为“绿色”?请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操作系统(含课程设计),平时作业2020秋华工答案

操作系统(含课程设计),平时作业2020秋华工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2020秋季“操作系统”课程平时作业一、题目: 页面置换算法模拟实验二、目的分别采用最佳(Optimal)置换算法、先进先出(FIFO)页面置换算法和最近最少使用(LRU)置换算法对用户输入的页面号请求序列进行淘汰和置换,从而加深对页面置换算法的理解。

三、内容和要求认真阅读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P162页5.3节页面置换算法的实现思想,编写一个页面转换算法模拟程序用于处理进程的页面访问序列串。

请用C/C++语言(编程语言不限)编一个页面置换算法模拟程序。

用户通过键盘输入分配给进程的物理内存块总数,再输入用户页面号请求序列,然后分别采用最佳(Optimal)置换算法、先进先出(FIFO)页面置换算法和最近最少使用(LRU)置换算法三种算法对页面请求序列进行处理,最后按照课本P163-P165页图所示的置换图格式输出每次页面请求后各物理块内存放的页面号,并算出总的缺页率(缺页次数/总的请求次数)。

程序编写完成后,实验时请输入页面号请求序列为4、3、2、1、4、3、5、4、3、2、1、5,当分配给进程的物理块数分别为3块和4块时,试用自己编写的模拟程序进行页面转换并输出置换图和缺页次数、缺页率,最后比较三种页面置换算法的优缺点。

三种页面置换算法的思想可参考教材P162-P15页。

四、实验要求:每人完成一份平时作业报告。

报告分设计思想、数据定义、处理流程、源程序、运行结果截图、设计体会等部分。

1)给出数据定义和详细说明;2)给出实现思想和设计流程;3)调试完成源程序;4)屏幕观察运行结果;5)总结自己的设计体会;编程语言及操作系统平台不限。

五、提交内容本平时作业每个人必须单独完成。

最后需提交的报告内容包括:数据定义、算法思路及流程图、源程序(关键代码需要注释说明)、运行截图、心得体会或者总结。

将以上内容编写为一个WORD文档(.DOC)上传到教学管理系统。

2020华工网络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答案

2020华工网络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温馨提示:请务必直接将答案粘贴在答题框内!1.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几代(8分)答: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四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主要由电子管器件组成,用于科学计算,使用机器语言为主。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主要由晶体管元器件组成,可以使用汇编语言。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采用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器件,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应用于各种领域现在就属于第四代。

2.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机构的主要思想是什么(8分)答:主要思想是: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分。

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每条指令一般具有一个操作码和一个地址码,其中操作码表示运算性质,地址码指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地址。

将编好的程序送入内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计算机无需操作人员干预,能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

3.说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8分)答: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预先要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贮器中。

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度么地址去等步骤。

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

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

依此进行下去。

直至遇到停止指令。

4.什么是Windows文件夹如何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8分)答:库是用于管理文档、音乐、图片和其他文件的位置。

可以使用与在文件夹中浏览文件相同的方式浏览文件,也可以查看按属性(如日期、类型和作者)排列的文件。

5.Word的大纲视图完成什么操作(8分)答:在大纲视图中,能查看文档的结构,还可以通过拖动标题来移动、复制和重新组织文本,因此它特别适合编辑那种含有大量章节的长文档,能让你的文档层次结构清晰明了,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华工 2020秋 计算机概论-平时作业

华工 2020秋 计算机概论-平时作业

计算机概论---平时作业1、简述人工智能。

答: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2、简述虚拟内存。

答:虚拟内存英文全称Virtual Memory别称虚拟存储器。

电脑中所运行的程序均需经由内存执行,若执行的程序占用内存很大或很多,则会导致内存消耗殆尽。

为解决该问题,Windows中运用了虚拟内存技术,即匀出一部分硬盘空间来充当内存使用。

当内存耗尽时,电脑就会自动调用硬盘来充当内存,以缓解内存的紧张。

3、简述计算机总线工作原理。

答:总线是能按照固路线,来回不停传输运作的比特,这些线路在同一时间内都仅能负责传输一个比特。

因此,必须同时采用多条线路才能传送更多数据,而总线可同时传输的数据数就称为宽度,以比特为单位,总线宽度愈大,传输性能就愈佳。

总线的带宽(即单位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总数据数)为:总线带宽= 频率 x 宽度。

当总线空闲且一个器件要与目的器件通信时,发起通信的器件驱动总线,发出地址和数据。

其他以高阻态形式连接在总线上的器件如果收到(或能够收到)与自己相符的地址信息后,即接收总线上的数据。

发送器件完成通信,将总线让出(输出变为高阻态)。

4、简述计算机编码及常用编码。

答:计算机常用编码如下:1>Base64是网络上最常见的用于传输8Bit字节代码的编码方式之一2>ASCll字符集:美国信息互换标准代码,是基于罗马字母表的一套电脑编码系统,主要显示英语和一些西欧语言,是现今最通用的单字节编码系统。

3>GB2312字符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是中国标准的简体中文字符集,它所收录的汉字已经覆盖99.75%的使用频率,在中国大陆和新加坡广泛使用。

4>GBK字符集:GB2312 字符集的扩展,它收录了 21886 个符号,它分为汉字区和图形符号区,汉字区包括 21003个字符。

华工计算机原理作业

华工计算机原理作业

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业1、解释下列概念:总线宽度、总线带宽、总线复用、总线的主设备(或主模块)、总线的从设备(或从模块)、总线的传输周期和总线的通信控制。

答:总线宽度:通常指数据总线的根数;总线带宽:总线的数据传输率,指单位时间内总线上传输数据的位数;总线复用:指同一条信号线可以分时传输不同的信号。

总线的主设备(主模块):指一次总线传输期间,拥有总线控制权的设备(模块);总线的从设备(从模块):指一次总线传输期间,配合主设备完成数据传输的设备(模块),它只能被动接受主设备发来的命令;总线的传输周期:指总线完成一次完整而可靠的传输所需时间;总线的通信控制:指总线传送过程中双方的时间配合方式。

2、控制器有哪几种控制方式?各自有什么特点?答: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可以分为3种:同步控制方式、异步控制方式和联合控制方式。

同步控制控制方式的各项操作都由统一的时序信号控制,在每个机器周期中产生统一数目的节拍电位和工作脉冲。

这种控制方式设计简单,容易实现;但是对于许多简单指令来说会有较多的空闲时间,造成较大数量的时间浪费,从而影响了指令的执行速度。

异步控制方式的各项操作不采用统一的时序信号控制,而根据指令或部件的具体情况决定,需要多少时间,就占用多少时间。

异步控制方式没有时间上的浪费,因而提高了机器的效率,但是控制比较复杂。

3、什么是微指令和微操作?微程序和机器指令有何关系?微程序和程序之间有何关系?答:微指令是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完成某个基本微操作的命令。

微操作是指计算机中最基本的、不可再分解的操作。

微指令和微操作是一一对应的,微指令是微操作的控制信号,微操作是微指令的操作过程。

微指令是若干个微命令的集合。

微程序是机器指令的实时解释器,每一条机器指令都对应一个微程序。

微程序和程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微程序是由微指令组成的,用于描述机器指令,实际上是机器指令的实时解释器,微程序是由计算机的设计者事先编制好并存放在控制存储器中的,一般不提供给用户;程序是由机器指令组成的,由程序员事先编制好并存放在主存放器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包括4个工作周期:取指周期、间址周期、执行周期、中断周期。

每个访存的作用:分别是取指令、取有效地址、取(或存)操作数及将程序断点保存起来。

答:指令周期是指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一般由若干个机器周期组成,是从取指令、分析指令到执行完所需的全部时间。

时钟周期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最小的时间单位。

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仅完成一个最基本的动作。

机器周期是指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答:4种方式:
同步通信:通信双方由统一时标控制数据传送。

异步通信:采用应答方式通信。

半同步通信:统一时钟,可插入等待信号。

分离式通信:都是主设备,充分发挥总线的有效占用。

答:控制器常采用同步控制、异步控制和联合控制。

同步控制即微操作序列由基准时标系统控制,每一个操作出现的时间与基准时标保持一致。

异步控制不寻找基准时标信号,微操作的时序是由专门的应答线路控制的,即控制器发出某一个微操作控制信号后,等待执行部件完成该操作时所发回的“回答”或“终了”信号,再开始下一个微操作。

联合控制是同步控制和异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即大多数微操作在同步时序信号控制下进行,而对那些时间难以确定的微操作,如涉及到I/O操作,则采用异步控制。

答:中断处理过程基本上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准备部分,其基本功能是保护现场,对于非向量中断方式则需要确定中断源,最后开放中断,允许更高级的中断请求打断低级的中断服务程序;第二部分为处理部分,即真正执行具体的为某个中断源服务的中断服务程序;第三部分为结尾部分,首先要关中断,以防止在恢复现场过程中被新的中断请求打断,接着恢复现场,然后开放中断,以便返回原来的程序后可响应其他的中断请求。

中断服务程序的最后一条指令一定是中断返回指令。

答:1)一台机器通常配有多台外设,它们各自有其设备号,通过接口可实现对设备的选择; 2)I/O设备种类繁多,速度不一,与CPU速度相差可能很大,通过接口可实现数据缓冲,达到速度匹配;
3)I/O设备可能串行传送数据,而CPU一般并行传送,通过接口可实现数据串并格式转换;
4)I/O设备的输出电平可能与CPU输入/输出电平不同,通过接口可实现电平转换;
5)CPU启动I/O设备工作,要向外设发各种控制信号,通过接口可传送控制命令;
6)I/O设备需将其工作状况及时报告CPU,通过接口可见是设备的工作状态,并保存状态信息供CPU查询;
接口功能:选址、传送命令、反应设备状态、传送数据。

答:1)保护断点;2)寻找中断入口;3)执行中断处理程序;4)中断返回
中断隐指令及其功能:中断隐指令实在机器指令系统中没有的指令,它是CPU在中断周期内由硬件自动完成的一条指令,其功能包括保护程序断点、寻找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关中断等功能。

答:1)停止CPU访问主存。

这种方法DMA在传送一批数据时,独占主存,CPU放弃了地址线、数据线和有关控制线的使用权。

在一批数据传送完毕后,DMA接口才把总线的控制权交回给CPU.显然,这种方法在DMA传送过程中,CPU基本处于不工作状态或保持原状态。

2)周期挪用。

这种方法CPU按程序的要求访问主存,一旦I/O设备有DMA请求,则由I/O 设备挪用一个存取周期。

此时CPU可完成自身的操作,但是要停止访存。

显然这种方法既实现了I/O传送,又较好地发挥了主存和CPU的效率,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方法。

3)DMA与CPU交替访存。

这种方法适合于CPU的工作周期比主存的存取周期长的情况。

如CPU的工作周期大于主存周期的两倍,则每个CPU周期的上半周期专供DMA接口访存,下半周期专供CPU访存。

这种交替访问方式可使DMA传送和CPU工作效率最高,但相应的硬件逻辑更复杂。

答:外围设备的I/O控制方式分类及特点:
(1)程序查询方式:CPU的操作和外围设备的操作能够同步,而且硬件结构比较简单(2)程序中断方式:一般适用于随机出现的服务,且一旦提出要求应立即进行,节省了CPU 的时间,但硬件结构相对复杂一些。

(3)直接内存访问(DMA)方式:数据传输速度很高,传输速率仅受内存访问时间的限制。

需更多硬件,适用于内存和高速外设之间大批交换数据的场合。

(4)通道方式:可以实现对外设的统一管理和外设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送,大大提高了CPU 的工作效率。

(5)外围处理机方式:通道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基本上独立于主机工作,结果更接近一般处理机。

答:1、硬联逻辑级第零级是硬联逻辑级,这是计算机的内核,由门,触发器等逻辑电路组成。

2、微程序级第一级是微程序级。

这级的机器语言是微指令集,程序员用微指令编写的微程序,一般是直接由硬件执行的。

3、传统机器级
第二级是传统机器级,这级的机器语言是该机的指令集,程序员用机器指令编写的程序可以由微程序进行解释。

4、操作系统级第三级是操作系统级,从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来看,一方面它要直接管理传统机器中的软硬件资源,另一方面它又是传统机器的延伸。

5、汇编语言级第四级是汇编语言级,这级的机器语言是汇编语言,完成汇编语言翻译的程序叫做汇编程序。

6、应用语言级第六级是应用语言级,这一级是为了使计算机满足某种用途而专门设计的,因此这一级语言就是各种面向问题的应用语言。

答: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或各类数据。

通常用存储容量、存取周期以及存储器的带宽(每秒从存储器读出或写入二进制代码的位数)三项指标来反映存储器的性能。

为了扩大存储器容量和提高访存速度,将存储系统分成若于不同层次,有Cache-主存层次和主存-辅存层次。

前者为使存储器与CPU速度匹配,在CPU和主存之间增设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其容量比主存小,速度比主存快,
用来存放CPU最近期要用的信息,CPU可直接从Cache中取到信息,从而提高了访存速度。

后者为扩大存储器容量,把主存和辅存统一成一个整体,从整体上看,速度取决于主存,容量取决于辅存,称为虚存。

CPU只与主存交换信息,但程序员可用指令地址码进行编程,其位数与虚存的地址空间对应。

答:CISC的英文全称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即“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从计算机诞生以来,人们一直沿用CISC指令集方式。

早期的桌面软件是按CISC设计的,并一直沿续到现在。

目前,桌面计算机流行的x86体系结构即使用CISC。

微处理器(CPU)厂商一直在走CISC的发展道路,包括Intel、AMD,还有其他一些现在已经更名的厂商,如TI(德州仪器)、IBM以及VIA(威盛)等。

在CISC微处理器中,程序的各条指令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每条指令中的各个操作也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

顺序执行的优点是控制简单,但计算机各部分的利用率不高,执行速度慢。

CISC架构的服务器主要以IA-32架构(Intel Architecture,英特尔架构)为主,而且多数为中低档服务器所采用。

特点区别各方面如下:
(1)指令系统复杂庞大,指令数目一般多达2、3百条。

(2)寻址方式多
(3)指令格式多
(4)指令字长不固定
(5)可访存指令不加限制
(6)各种指令使用频率相差很大
(7)各种指令执行时间相差很大
(8)大多数采用微程序控制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