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书的人和不看书的人有什么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常看书的人和不看书的人有什么区别?
看了羞羞的片段,不看书的人只会:“卧槽,好劲爆!”
而经常看书的人: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可怜数点菩提水,倾入红莲两瓣中。”
“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
要知道,这些「虎狼之词」大多出自冯梦龙、柳永等出名的文人之口,不看书的人怎能知道。
很多人以为“一枝梨花压海棠”是写众花争艳,后来才知,这是一首调侃「八十岁高龄娶了十八岁娇妻」的老爷子的小黄诗!
梨花是指白发苍苍的老爷子,海棠……我不说你们也懂!尤其一个”压“字更是用得绝妙!
我只能说,文人的世界真有意思!
下面这几点,是我这20多年来,观察身边所有爱看书的朋友后,发现的经常看书和不看书的人的区别!
1.经常看书的人,不屑于当高调的主角,但以温和的态度收割更多好感
有次参加线下读书会,认识个北大毕业的女生,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去她家藏书房玩,发现什么杂文散文都有,国内外文学名著,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书籍更不用说,就连《盗墓笔记》我都翻见了。
她是金融专业,不仅书本知识啃得很透,大学时还去实际操盘,直接赚了个盆满钵满。后来又去钻研心理学,修了双学位,可以说超级厉害了!
但是这些在我们看来值得吹嘘的事,她却从来不说。
聊天时,她只会默默地听我们聊名家史学,偶尔给个客观的评价。
以前以为是不感兴趣,后来才知道,她是顾及我们的感受:她一开口,我们就没啥可说的了。
就像小说里武功盖世的人物一出场,其余人只能俯首称臣一样。
她却从不当主角,选择做个温和的配角,用谦逊又亲切的态度,疯狂刷好感。
后来才发现,越爱看书的人,越发现自己无知,把生活中的分歧当成认知来源,不加以评判任何观点的对错。
反而是看书不多的人,经常会掉书袋,装作自己很厉害的样子,对别人不屑一顾。
有次我问她,要是有人问了个很小儿科的问题,你也会耐心解释吗?
她说,评判该不该回答一个问题的标准,应该是这个问题,是否经过对方思考后提出来的,而不是对方的文化水平或者身份地位。
因为,在一望无际的知识领域,人人都是求学者,是不分高低贵贱的!
2.经常看书的人,不会轻易丢掉深度思考的能力
我先来说说,深度思考能力是怎么被毁掉的。
讨厌复杂、喜欢简单是人的天性,所以大脑也会保护我们,自动选择有及时反馈的事,并且习惯用「错位成就感」麻痹自己。
所以,像看书这种反馈周期长的事,常常就三分钟热度,一会儿就被大脑给毙掉了,省下的空闲时间,通通被「游戏」、「抖音」、「小说」占领了。
但是,往往是这些好玩有趣的东西,慢慢让你变得放松懈怠。
看篇网络爽文,就把肤白貌美的主角当成了自己;打王者次次MVP,看着「全服排名第xx名」的称号,仿佛自己真成了王者。
其实,我们都被这些娱乐项目套上了枷锁,就像被操控的人形木偶,一步步被牵引着却不自知。你操控着妲己,但别人也在操控着你,就是一场局中局罢了。
大学的时候,我也花大量时间在追偶像剧、八卦明星花边新闻上,后来逐渐兴起的短视频,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更多「乐趣」。
直到后来看了心智成长、思维认知类书籍后,我才意识到,原来不是我在玩手机,一直是手机在玩我!
我就像被圈养的小白兔,他们给什么,我就吃什么,在沉迷安乐的同时,我也会逐渐丧失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这很可怕,但所幸,后来书籍拯救了我。
没看过《娱乐至死》,我就不知道,现实比书更荒诞,而让我感到痛苦的,不是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不再思考。
没看过《沉思录》,我就不知道,让我摇摆不定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的希望和恐惧。
没看过《活出生命的意义》,我就不知道活在21世纪的中国,并且能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是多么可贵。
没看过《学会提问》,我就不知道原来大多数人,抛出问题却得不到想要的回答,是因为一开始就问错了。
没看过《金字塔原理》,我就不知道面临复杂的问题时,要如何分阶段、有序地进行抽丝剥茧,一一解决。
……
没看过这些书,我依旧是被游戏调教得服服帖帖的「咸鱼」,我不会对自己「乐又有趣」的生活产生怀疑,更不会透过表面的娱乐,看到更深层次的残忍真相。
就像被点了天灵盖一样,我整个人忽然清醒了起来。
现在,我不仅看思维认知类的书籍,也看历史、看文学、看心理学,这些书,短期内的确不能让我突飞猛进,但能帮我搭建专属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在人生转折点的时候,给我莫大的帮助。
当然,要警惕「消遣式阅读」的陷阱。学习不是为了让你爽,是让你变得牛逼。为了消磨时间而读书,跟刷抖音打游戏没区别,都是浪费精力。
一个人如果既不能从书本中获取知识,也没有出去走走,见见厉害的人,反而把所有时间精力都花在快短平的娱乐项目上,时间一长,大脑真的会慢慢退化,变成任人宰割的小绵羊!
3.经常看书的人,对「读书」本身反而没那么看重
不看书的人,更容易陷入两极分化,要不坚信读书无用,要不觉得读书能改天换命。
刚毕业实习那年,小姨来家里做客,聊天问到我一个月工资多少。我那时工资不多,刚好5k。
她说:现在的钱不好挣啊,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和小树以前当学徒的工资差不了多少。
小树是她儿子,小我两岁,高中就辍学去打工了。
我说:是啊,现在小树应该挺出息了吧?
小姨笑了笑,说还行吧,当了发型设计总监,一个月一万多呢。当初我就觉得读书没用,早点出来赚钱才是硬道理,现在看来果然没错。
我有点不认同,想跟她说,读书还是有用的,我转正后立马8k,福利超好,工作时间也很合理,重点是,发展空间很好。
但想想还是算了,说了也没什么意义,他们不会明白的。
因为「读书根本没用」这句话,实在太耳熟了,而且大多出自没怎么读过书的人之口。
而他们,正是因为没有感受到读书的好,才坚信读书的坏。
还有一类人,因为吃到了没读书的苦,所以认定,读书绝对能改变命运。
我去年看过一部纪录片,关于乡村教育的,里面的一次家访的对话让我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