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食动物泰勒虫病
牛泰勒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
50牛泰勒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牛泰勒虫病主要是由环形泰勒虫寄生在牛体内而引起的血液原虫病,该病主要通过中间宿主——蜱传播,当携带有该病病原的蜱虫叮咬牛时可导致牛患病。
笔者采用临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对牛场疑似患有泰勒虫病的病牛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2022年8月上旬,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金华奶牛场1头2岁奶牛精神不振,后期沉郁,食欲减退,反刍减弱,体温升至41℃,可视黏膜苍白黄染。
肩前淋巴结肿大,触诊有痛感,步态蹒跚,行动不便,喜孤立。
静卧在阴凉偏僻的地方,鼻镜干燥,便秘,后期拉稀。
用抗菌类药物治疗未见好转。
后来在对牛全身检查过程中,在腋下发现璃眼蜱。
二、实验室检验采集耳静脉血涂片,干燥后先用吉姆萨染液(A 液)固定,再滴加吉姆萨染液(B液)3分钟染色,经水洗、吸干置于1600倍油镜下镜检观察,红细胞内见有环形、椭圆形、逗点儿形虫体,数量1至10个不等,肩前淋巴结穿刺发现有石榴体。
三、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验,诊断该奶牛患牛泰勒虫病。
牛泰勒虫病是牛的一种原虫病,曾称泰氏焦虫病,以病牛出现高热、贫血、出血、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胀为特征。
四、剖检变化对病死牛剖检可见全身性出血,淋巴结肿大3~5倍,切面有暗红色病灶和灰白色结节;皱胃黏膜肿胀、充血,有针头至黄豆大暗红色或黄白色结节,坏死后形成糜烂或溃疡,边缘不整稍隆起,周围黏膜充血、出血,构成细窄的暗红色带;脾脏肿大,被膜有出血点;肾脏肿大、质软;肝脏肿大、质软,有灰白或暗红色病灶。
五、病原寄生虫病原寄生虫是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寄生于红细胞内的虫体呈环形、椭圆形、逗点形或杆形,环形泰勒虫圆形虫体多于杆形虫体,瑟氏泰勒虫杆形虫体多于圆形虫体。
红细胞内一般寄生虫体。
寄生在网状内皮系统细胞的环形泰勒虫,进行裂体增殖形成多核虫体,裂殖体呈圆形、椭圆形或肾形,位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胞浆内或细胞外。
泰勒虫的生活史需要2个宿主参加,传播者蜱为终宿主,牛为中间宿主。
131羊泰勒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
131羊泰勒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作者:程雪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1期1 流行病学病原。
羊泰勒虫的虫体呈多种形态,如椭圆形、圆环形、钉子形、短杆形、逗点形,甚至无形体等。
侵入到红细胞内的虫体大小在0. 6~1. 6FLm,通常1个红细胞内只含有1个虫体,有时也能够含有2~3个。
羊发生该病后,红细胞染虫率通常能够达到20%~40%,症状严重时能够超过90%。
流行季节。
该病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蜱虫活动旺盛的季节比较容易出现发病。
一般每年4~6月份容易发生该病,且5月份达到高峰,但阴雨天较少发生。
传播媒介。
传播该病的主要媒介是长角血蜱是,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蜱种,在我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
蜱虫通常在草叶、灌木丛中寄生,在羊路过、采食时就会爬到体表上面,并叮在皮肤上进行吸血。
一般来说,羊的面部、耳根、颈部以及前后躯干都能够寄生幼蜱、成蜱,其中面部、耳根外侧多寄生有幼蜱,颈部、躯干处多寄生有成蜱。
易感动物。
绵羊、山羊都能够感染,其中羔羊最容易出现发病,特别是1~6月龄时最容易感染,致死率能够达到90%~100%。
2 临床症状体表淋巴结。
羊出现发病后,体表淋巴结会发生明显的特征性变化。
开始是肩前淋巴结发生肿大,初期淋巴结变得坚硬,触摸使其感到疼痛。
接着病羊体温出现升高,此时淋巴结进一步发生肿大,通常能够达到(4~5)cm×2cm,最大能够达到7cm×4cm。
股前淋巴结发生肿胀的时间略迟于肩前淋巴结,且通常是一侧发生比较严重的肿胀,而较少出现两侧一起肿大的现象。
另外,病羊肩前两侧淋巴结和股前两侧淋巴结一起发生肿大更加少见。
之后随着病程的进展,淋巴结逐渐恢复至正常。
体温。
羊感染蜱虫的前几天,体温会略有升高,在第8~14天甚至能够超过41℃,呈现稽留热,能够持续4~12天。
部分病羊在出现第一次高温后就降低到40℃以下,经过3~5天又出现第二次高温,此时呈现稽留热,能够持续3~5天,之后随着裂殖体的出现或者消失,体温渐渐降低到正常。
一例羊泰勒虫病的诊治报告
2021年第2期 吉林畜牧兽医61·草食动物·CaoShi DongWu一例羊泰勒虫病的诊治报告赵英哲,赵 倩,孙宇强,高一鸣,孙丽荣,田万年*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吉林吉林市 1321011 发病情况养殖户张某养羊200只,2019年4月初在吉林省珲春市购买60只绵羊,4月中旬开始进行放牧,5月初外地购买绵羊陆续发病。
病羊表现为精神不振,反刍减少,可视黏膜发黄,羊后肢大腿内侧有大量黄豆粒大小的血蜱。
经抗生素治疗后未见好转,有2只羔羊死亡。
2 临床症状羊群被毛无光泽,消瘦,鼻镜干燥,食欲减退,个别羊只出现腹泻,尿液发黄,喜欢躺卧,起立困难。
羊群腹部被毛较少处和后腿内侧发现大量黄豆粒大小蜱,静脉采血发现血液稀薄,严重贫血,最后有2只羊羔衰竭死亡。
3 剖检变化经检查体表发现大量血蜱,2只病死羔羊身上发现大量黄豆粒大小的血蜱。
病羊消瘦,皮下有大量黄色胶冻样浸润。
淋巴结肿大,心脏内膜有出血点,肝脏和脾脏肿大,外膜有出血点。
4 诊断4.1 涂片检查,采集10只病羊颈静脉血液5 mL,制作血涂片,用姬姆萨染色,经显微镜镜检显示,红细胞内有圆形、犁籽形虫体,染虫率较低,初步诊断为羊泰勒虫。
4.2 PCR 检测采集2只病死羔羊和1只病羊颈静脉血液,按照血液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羊血液中的总基因组DNA。
根据GenBank 发表的18s rRNA 基因序列(AY262121),利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了一对羊泰勒虫特异性引物,引物序列:上游引物P1: 5'-ATC AGA TAC CGT CGT AGTCC-3',下游引物P2:5'-CTA AGG GCA TCA CAG ACC-3',由引物由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合成。
PCR 反应体系为25 µL:Taq PreMix 12.5 µL, 上下游引物各0.5µL;DNA 2 µL;dd H2O 9.5 µL;PCR 反应条件:95 ℃预变性3 min,94 ℃变性45 s,55~62 ℃退火30 s,72 ℃延伸1 min,35个循环,最后72 ℃延伸5 min。
羊泰勒虫病的防治技术
采集患病羊的血清样本,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特 异性抗体,以辅助诊断。
鉴别诊断
与牛泰勒虫病的鉴别
牛泰勒虫病与羊泰勒虫病在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方面有相似之处,但牛泰勒虫病通常病情较轻,且不 会出现羊泰勒虫病所特有的黄疸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通过实验室诊断可进一步区分两种疾病。
流行病学
羊泰勒虫病在流行地区呈季节性 爆发,常在春夏季节发生。
流行地区多为高海拔、高湿度、 低纬度的地区,如山区和草原。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蜱和其他吸 血昆虫叮咬患病羊只,再叮咬健
康羊只实现病原体的传播。
临床症状
病羊会出现发热、食 欲减退、精神不振、 消瘦、贫血和黄疸等 症状。
如果并发其他疾病, 如肺炎或寄生虫感染 ,症状可能会加重。
使用驱虫药时,应按照药 品说明书的推荐剂量进行 ,避免过量使用或不足量 使用。
免疫接种
选用合适的疫苗
根据当地流行病原体的情况, 选用针对羊泰勒虫病的疫苗进
行接种。
免疫程序合理
按照疫苗接种的程序进行接种,确 保每只羊都能得到有效的免疫保护 。
免疫监测
在疫苗接种期间,定期对羊进行免 疫监测,确保免疫效果良好。
04
羊泰勒虫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是治疗羊泰勒虫病的 首选药物,如磺胺甲氧苄氨嘧啶 等。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能够
杀灭羊泰勒虫并控制病情。
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 链霉素等,可以辅助治疗羊泰勒 虫病,减轻症状并预防继发感染
。
其他药物
如抗寄生虫药物阿苯达唑等,也 可以用于治疗羊泰勒虫病,但效
新型诊断技术研发
进一步研发出更快速、准确、简便的诊断技术,用于临床诊断和大 规模筛查。
羊泰勒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2024年第1期(总第416期)畜禽业疫病防治羊泰勒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包良媛靖远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甘肃靖远730600摘 要 羊泰勒虫病的致病原为泰勒虫,这种寄生虫寄生于羊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红细胞内,种类多样,我国常见的泰勒寄生虫包括吕氏泰勒虫、尤氏泰勒虫、绵羊泰勒虫。
羊泰勒虫病主要症状表现为高热,全身淋巴结肿大以及一些肠道、呼吸道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增加羊的死亡率。
目前,羊泰勒虫病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对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进行介绍,并提出了综合性防治措施,为科学认识和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羊泰勒虫病;诊断;症状;防治doi:10.19567/j.cnki.1008 0414.2024.01.0240 引言羊泰勒虫是一种寄生在山羊或者绵羊身上的寄生虫,寄生位置一般在羊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红细胞内,所以羊泰勒虫病是一种血液原虫病。
从分类学来看,羊泰勒虫属于原生动物界,顶复门,梨形虫亚纲,梨形虫目,梨形虫亚目,泰勒科,泰勒虫属。
目前,已发现了9种能够感染羊的泰勒虫,其中莱氏泰勒虫、吕氏泰勒虫、尤氏泰勒虫的致病性最强。
在国内,已报道的有吕氏泰勒虫、尤氏泰勒虫、绵羊泰勒虫感染病例。
其中吕氏泰勒虫、尤氏泰勒虫寄生感染最为常见,且多为混合感染。
无论是吕氏泰勒虫,还是尤氏泰勒虫,二者的形态均比较相似,且形态多变,常见的有圆形、逗点形、椭圆形等,其中圆形形态最为常见。
泰勒虫大小在0.5~1.6μm,一般在1个红细胞内可见1个虫体,有时可见2~3个虫体,但比较稀少。
仅凭常规的检查技术,很难区分吕氏泰勒虫、尤氏泰勒虫,需要通过分子检测技术进行鉴别区分。
1 羊泰勒虫生活史羊泰勒虫可以通过蜱虫叮咬进行传播,泰勒虫种类不同,传播媒介也有所差异。
在国内,吕氏泰勒虫的传播媒介是青海血蜱,尤氏泰勒虫的传播媒介是长角血蜱,绵羊泰勒虫的传播媒介是小亚璃眼蜱。
蜱虫在叮咬羊时,会通过唾液腺分泌泰勒虫子孢子,这种子孢子在进入宿主后,将会对羊单核巨噬系统细胞造成感染,然后通过裂体生殖,生长成大裂殖体。
肉牛泰勒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治措施
肉牛泰勒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治措施肉牛泰勒虫病是由牛体内的寄生虫泰勒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当牛受到泰勒虫的侵害时,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其中最为明显的症状是减肥和精神不振。
其他症状包括:1.食欲减退:牛的食欲将逐渐减弱,食量达到最低点时喂养者将会注意到。
2.厌食:牛将会完全停止进食,甚至不喜欢牧草或其他食物,这种症状是比较严重的。
3.腹泻:由于泰勒虫在牛体内繁殖,这将导致牛的粪便变得湿润和肮脏,这样便会引起腹泻。
4.虫卵:如果牛被泰勒虫感染,它的粪便中将会发现大量泰勒虫卵。
5.精神不振:泰勒虫繁殖和发展过程中,会影响牛的神经系统,导致精神不振。
剖检变化当牛出现泰勒虫病时,其体内会有一些不同的变化。
最显著的就是其整体的体重,由于不良的进食习惯以及泰勒虫在牛体内的繁殖,牛的体重将逐渐下降。
在剖检时,可以看到牛肝脏黄色斑点增多,毛细血管处容易发生出血现象,肠子内充满了泰勒虫,而病变的肠道黏膜会变得比较厚,出现糜烂,甚至溃疡和出血现象,在泰勒虫严重的感染中,牛甚至会感到头晕、贫血等症状。
防治措施针对草食动物泰勒虫的防治措施比较复杂,可以采用:1.扫除环境:泰勒虫很容易在环境中繁殖,不干净的牛舍或饲料会增加泰勒虫滋生的机会,在牛舍、牛床的清洁方面,要做好彻底的清理工作。
2.饲料控制:草食动物在摄取食物方面也要受到控制,过多的牧草摄取会增加泰勒虫的滋生机会,在给牛喂食前应去掉可能带有泰勒虫卵的部分。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防治泰勒虫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撤离中也有一些主要的药品,如秋水仙碱,乙酰氨基酚等可以用于牛的治疗。
这种药物可帮助预防泰勒虫卵的发育,从而减轻泰勒虫的影响。
总结肉牛泰勒虫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虽然不会对人体造成威胁,但是却会对肉牛的生产和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清洁环境和饲料控制、药物治疗等。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泰勒虫的感染,保障肉牛生产和发展。
牛泰勒虫病的诊治
牛泰勒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牛健康的疾病,如果不及时诊治,会对牛的生产性能 和健康状况产生严重影响。
在养殖业中,该疾病的流行和传播会对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 该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02
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病原特征
泰勒虫是一种由硬蜱传播的血 液寄生虫,寄生于牛的红细胞 内,以红细胞破裂为食。
诊断牛泰勒虫病的方法包括显 微镜检查、血液学检查和分子 生物学检测等,其中显微镜检 查是最常用的方法。
治疗牛泰勒虫病的主要药物包 括贝尼尔、黄色素、咪唑苯脲 等,其中贝尼尔是最常用的药 物。
未来研究和防治展望
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牛泰勒虫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 生理过程,为开发更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案提供 理论支持。
牛只健康状况良好。
结论
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牛泰勒 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
养殖效益。
06
结论和展望
对牛泰勒虫病的总结
牛泰勒虫病是一种由泰勒科原 生动物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 影响牛的血液细胞,导致贫血 、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该病在牛的养殖中具有较高的 发病率和死亡率,给畜牧业带 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针对不同地区的流行病学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研 究和防治工作,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控制能力。
加强对牛泰勒虫病的监测和预防,采取综合措施 ,如改善饲养环境、定期检查和及时治疗等,以 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与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 共同应对牛泰勒虫病等畜牧业重大疾病对全球的 挑战。
感谢您的观看
牛泰勒虫病的诊治
2023-11-05
目 录
• 引言 • 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 临床症状和诊断 • 预防和治疗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和展望
小尾寒羊泰勒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X u m u s h o u y i羊泰勒虫病又被称为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焦虫侵入血液组织所引发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该种疾病主要危害羊、牛、骆驼和其它野生的动物,在华北地区广泛发生流行,是威胁羊群健康生长的常见体内寄生虫病。
最近几年,随着小尾寒羊养殖产业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养,殖规模扩大的同时,各个地区羊泰乐虫病的报告数量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为了有效防范疾病的传播蔓延,一方面就需要做好针对性的治疗工作,掌握羊泰乐虫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流行特点蜱虫在羊泰乐虫病传播流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具有典型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夏初季节高发,通常在4月~6月份会出现临床症状,6月~8月份会进入到发病高峰期。
羊群的发病情况一般与当年的降雨气候温度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持续干旱之下突然降雨,温暖潮湿的环境十分适合蜱虫的繁殖增长,造成病情加重,发生率呈现增高趋势。
通常情况下,放牧养殖的羊群比舍饲养殖的羊群易感性更强。
羊户外放牧过程中,如果放牧场地地势低洼,存在大量的积水,有大量的蜱虫繁殖生长,就会给泰乐虫病的传播流行提供条件。
二、临床症状研究结果表明2月~6月龄的羔羊对病原的易感性最强,死亡率高达80%,有时高达100%,发病过程较短,发病周期通常在7天以内,最长不会超过10天。
发病后大多数患病病例表现为跟不上放牧节奏,精神状态逐渐变差,长时间卧底不起,采食量逐渐下降,身体逐渐消瘦,身体乏力。
随后体温升高到41℃,最高升高到42℃,高热不退。
反刍能力逐渐减弱,部分发病羊停止反刍,排出的粪便稀软。
患病羊的鼻腔当中会流出大量的脓性鼻液,后期机体会出现严重的贫血症状,可视粘膜苍白失去血色,排出的尿液呈现赤黄色、茶黄色,有时会混杂少量的血液,触摸肩前淋巴结显著肿大,有痛痛感,拒绝触碰。
有的患病羊表现为兴奋,不断的在圈舍当中做转圈运动,向前跑,向后退。
《泰勒虫病》PPT课件
医学PPT
27
(十)治疗
磷酸伯氨喹啉(Primaquine, PMQ),0.75~1.5mg/kg体重, 每日口服一次,连用3d。
三氮咪(贝尼尔Berenil),7mg/kg体重,配成7%的溶液肌 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用3d,如红细胞染虫率不降,还可再 用药2次。
新鲜黄花青蒿,每日每牛用2~3kg,分2次口服。用法:将 青蒿切碎,用冷水浸泡1~2h,然后连渣灌服。
T.annulata(环形泰勒虫) T.sergenti (瑟氏泰勒虫) T.hirci(山羊泰勒虫)
医学PPT
2
(二)宿主和寄生部位
宿主:牛、羊、野生动物 寄生部位:巨嗜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 媒介:蜱; 分布:西北、东北和华北等; 症状:高热稽留、贫血和体表淋巴结肿大。
医学PPT
3
(三)形态
生子孢子。
医学PPT
14
医学PPT
15
医学PPT
16
(五)流行病学
1)媒介:多种璃眼蜱可以作为传播媒介; 2)传播方式:期间传播; 3)发病季节:6月始,7月达高潮,8月渐
平息;发病动态与璃眼蜱的消长规律一致; 4)成虫寄生期:5~7个月; 5)发病年龄:1~3岁高; 6)病死率:16%~60%; 7)疫区牛:多隐性感染,带虫免疫现象普遍。
医学PPT
29
医学PPT
22
医学PPT
23
医学PPT
24
医学PPT
25
医学PPT
26
(九)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季节、过去流行情况; 症状:高热稽留,体表淋巴结肿大; 特征性病理变化:皱胃溃疡、全身性出血和
淋巴结肿大; 病原检查:血片检查和淋巴结穿刺,查验血
养殖技术-山羊泰勒虫病怎么防治
养殖技术-山羊泰勒虫病怎么防治
山羊泰勒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原虫所引起的一种梨形虫病。
以侵袭牛、羊、骆驼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和红细胞为特征,以硬蜱吸血而传播,危害较重。
预防:
1、预防关键在于灭蜱,在温暖季节,使用0.33%敌敌畏,或0.2~0.5%敌百虫水溶液喷洒圈舍的墙壁等处,以消灭越冬的幼蜱。
2、在流行区,于每年发病季节到来之前,对羊群采用咪唑苯脲或贝尼尔(血虫净)进行预防注射。
贝尼尔,按每公斤体重3毫克配成7%的溶液,深部肌肉注射,每20天1次,对预防山羊泰勒虫病有效。
3、防止外来羊只将蜱带入和本地羊只将蜱带到其他地区,注意做好购入、调出羊的检疫工作。
治疗:
1、贝尼尔(血虫净):按每公斤体重7毫克,以蒸馏水配成7%水溶液,作分点深部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为1个疗程。
2、咪唑苯脲:按每公斤体重1.5毫克~2毫克配成5~10%水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
3、阿卡普林:按每公斤体重0.6毫克~1毫克,配成5%水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48小时后再注射1次。
4、黄色素:按每公斤体重3毫克~4毫克,配成0.5~1%水溶液,静脉注射,
注射时药物不可漏出血管外,注射后数天内要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免灼伤,必要时24~48小时后重复注射1次。
5、磷酸伯胺喹啉:按每公斤体重0.75毫克,每天灌服1剂,连用3剂,对泰勒虫病有特效。
6、台盼兰(锥兰素)按每公斤体重2毫克~4毫克,配成1%水溶液,静脉注射,必要时第2天可重复用药1次。
羊泰勒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622024.03羊泰勒虫病是由羊泰勒属的原虫引起的血液寄生虫病,羊泰勒虫主要寄生在羊的红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中,会导致病羊出现精神萎靡、贫血、黄疸、营养不良等症状,降低羊的生长性能,该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所以应做好羊泰勒虫病的防治工作,避免疾病发生,疾病发生后要尽快控制住病情,降低经济损失。
1 病原羊泰勒虫病的病原——泰勒属原虫,可分为九种,但我国的羊泰勒虫病多由吕氏泰勒虫和尤氏泰勒虫引起的,虫体多数为针形和梨籽形,泰勒虫主要经蜱虫传播,泰勒虫在蜱虫吸血时向羊体内注入孢子,孢子在宿主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中进行裂体生殖,形成大裂殖体,内有1~80个裂殖子,随淋巴和血液传播至全身,继续入侵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裂体生殖数代可形成小裂殖体,发育成熟后释放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发育成配子体,通常红细胞中可有1~3个虫体,蜱虫吸食带有配子体的血液后,配子体在蜱虫体内交配形成合子,发育成合孢体进行孢子增殖,分裂出子孢子,蜱虫吸血时感染羊。
吉姆萨染色后可发现虫体原生质为淡蓝色,虫体一侧的边缘有点状或半月状的紫红色染色质。
2 流行病学羊泰勒虫病的传染源为带虫羊,虫体经蜱虫传播,羊泰勒虫病呈地方性流行,多发生于温暖潮湿的地区。
温暖潮湿的地区蜱虫活动旺盛,繁殖力强,更易传播羊泰勒虫病。
羊泰勒虫病的季节性与蜱虫活动有关,放牧养殖的羊感染率更高,春夏季节为羊泰勒虫病的高发期,3月末开始发病,6月龄以下的羔羊易发病,且病死率高。
羊泰勒虫病的发病率随着羊的年龄增长而降低,两岁以上的成年羊发病率较低。
山羊和绵羊均可感染泰勒虫病,但山羊发病率高于绵羊。
3 临床症状感染泰勒虫后的病羊精神逐渐萎靡,体温可升高至41~42℃,高热可持续1周左右。
病羊呼吸速率增加,心率增加,眼睑水肿,眼结膜潮红,后期变白,眼角和鼻腔有脓性分泌物,食欲逐渐减弱,反刍逐渐停止,排尿量逐渐减少,颜色变为褐色,严重者可出现血尿,粪便由干燥逐渐变为腹泻,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腹泻出的粥样粪便有恶臭气味,还可混杂黏液和血液。
羊泰勒虫病病例报告
羊泰勒虫病病例报告赵爱冬羊泰勒虫病是由泰勒属的羊泰勒虫寄生在羊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引起的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原虫病。
笔者接诊了2群羊感染羊泰勒虫病的病例,病情急、死亡多、经济损失大,应引起广大养羊户注意。
1 发病情况上寨乡南寨村冯某饲养40只羊,其中山羊35只,小尾寒羊5只。
5月22日羊群中的5只小尾寒羊发病并突然死亡2只,期间兽医采取退烧、消炎等对症疗法治疗,但效果不明显。
25日笔者前往现场时另一只小尾寒羊病情较重,且于傍晚前后死亡。
经询问调查畜主得知5只小尾寒羊是去年11月从定州市购入的,从未驱虫。
获鹿镇下聂庄村聂某饲养绵羊60余只,其中15只羊羔发病。
5月27日笔者现场诊治时已死亡3只,其余12只都正在打退烧消炎针,均精神沉郁。
经调查询问该群羊一般圈养,只在5月初时放牧过1次,回来后不久羊羔开始发病,从未驱虫。
2 临床症状体温升高到41.5~42 ℃(正常38~40.5 ℃),稽留热;脉搏加快,85~95次/min(正常70~80次/min);呼吸加快,25~30次/min(12~20次/min),且显困难,肺泡音粗历;精神沉郁,喜卧地;食欲减少或废绝。
其中小尾寒羊尿液出现血尿。
可视粘膜苍白贫血并带轻度黄疸色彩,病羊体质消瘦,血液稀薄,肢体有僵硬感,行走困难。
3 剖检症状全身淋巴结肿胀,充血和出血,尸体外观消瘦,肾呈黄褐色表面有出血点,真胃有溃疡斑。
4 诊断与治疗4.1 流行病学调查2群羊均未发生过羊泰勒虫病,但小尾寒羊是去年11月份由定州市购入,同时另一羊群有放牧史,本地蜱虫有逐年增多趋势(由于丘陵、半山区采取禁牧绿化等封山育林措施,林木植被良好),现在正是蜱虫活跃季节,符合羊泰勒虫感染条件。
4.2 血液涂片镜检颈静脉采血5份涂片镜检,其中4份可见红细胞已经变形,2份有1~3个圆形、杆形虫体,结合流调可诊断为羊泰勒虫病。
4.3 治疗贝尼尔按7~10 mg/kg,用蒸馏水配成5%溶液,肌注,每天1次,连用2天。
高原牧区羊泰勒焦虫病的综合防治
2020年第10期羊泰勒焦虫病在甘南州的各县市都有发生,圈舍狭小阴暗、潮湿、放牧地带有灌木丛杂草等地最易发生,而且本病死亡率相当高。
该病的潜伏期10~20d ,出现症状3~4d ,来不及治疗。
病畜严重消瘦贫血,整个脸部下颌水肿,剖检可见胸腔积水、心包膜内严重积水、腹腔内也积水、各脏器肿胀,特别是肝脏和脾脏。
1羊泰勒焦虫病的临床症状病羊的体温会上升到42℃,患病初期羊的淋巴结肿胀,尤其是在肩前淋巴结肿胀较为明显。
羊卧地不动,呼吸浅表但频率较快,心跳速度较快,心率不齐。
患病中期,病羊发生下痢,粪便中混有血液及各类粘液,少部分病羊出现血尿,进而引发贫血。
病初结膜充血潮红,一段时间后呈现苍白色,并伴有轻微的黄疸。
患病后期,病羊感染严重,其乳房、大腿内侧以及阴囊被毛较少的部位有出血点。
2流行性及传播媒介据调查显示,羊焦虫多集中于海拔较高的地区,一般在2800~3500m 海拔以上的高原牧区,这类区域是半湿润的浅山区,有较为广阔的植被覆盖面积,年平均气温高于0℃,温暖且湿润,给羊泰勒焦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蜱提供了良好的存活环境,因此在高原牧区所发生的羊泰勒焦虫病大都是由蜱传播而引发。
当前青海血蜱以及长角血蜱,是羊泰勒焦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对患病羊检查发现,大部分羊的颈部、四肢、耳根部以及面部都有着数量众多的蜱寄生,需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3综合防治策略:可按病羊体重配比贝尼尔,并采取臀部深层肌肉多点注射进行治疗。
大羊发病后可注射贝尼尔2m L ,隔3~5d 注射1次,连续3次,还需要加退烧针;小羊发病后注射1次。
同时还应当通过补液、强心、健胃、补血这类辅助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如若病羊发热,可以注射30%安乃近液。
(2)焦虫净以及灭蜱灵主要是在羊的腋下、颈部、耳根部、四肢以及尾部蜱寄生较多的部位均匀喷洒并涂抹。
为了避免这类杀虫剂对羊自身所产生的危害,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杀虫剂的剂量以及浓度进行合理控制。
《泰勒虫病》PPT课件
裂殖生殖
大裂殖体
2)裂殖生殖反复进行,部分形成小裂殖体(有性)
配子体(in red cell)
小裂殖
子
3)蜱吸入配子体,变为大、小配子,结合成合子,转变
为动合子
进入蜱的肠管、体腔;当蜱蜕化时,
虫体进入蜱的唾液腺细胞,a 形成合孢体,进行孢子生14殖,
a
15
a
16
(五)流行病学
1)媒介:多种璃眼蜱可以作为传播媒介; 2)传播方式:期间传播; 3)发病季节:6月始,7月达高潮,8月渐
• 红细胞中虫体:形态多样,与T.annulata的区别是以杆形和梨籽形为主。 • 裂殖体:形态与T.annulata的裂殖体相似。 • 媒介:血蜱属的蜱,在我国主要是长角血蜱。
a
12
T.sergenti
a
13
(四)生活史(以T.annulata为例)
1)子孢子随蜱唾液 牛
淋巴细胞和巨嗜细胞
进入全身
• 全身:虫体在局部淋巴结和全身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分裂繁殖,全身出现淋巴结、脏器出现与局部相同变 化,病畜全身症状;虫体代谢产物和坏死病理组织、 细胞进入血液,导致严重的败血症,出现高热、贫血、 出血等;
• 贫血:大细胞低血红素性贫血。
a
18
(七)症状
• 潜伏期14~20天;3~20天死亡; • 高热:病初40~42℃稽留热,然后41℃; • 全身症状:精神沉郁,……,呼吸加速,心率加快; • 黏膜黄染,出血,水肿; • 食欲下降,消化系统紊乱; • 体表淋巴结肿大,触痛; • 血常规检验:贫血,红细胞下降,血沉快,红细胞
a
6
T.annulata
a
7
T.annulata
十二、泰勒虫病
(五)症状
• 潜伏期14-20天。初期体温升高到39-41.8°C, 呈稽留热型。呼吸心跳加快,精神不振,食 欲减少;此后精神、食欲更差,先便秘后腹 泻,粪便带黏液或血液,尿淡黄或深黄,体 温进一步升致40-42 °C,鼻镜干,眼脸有出 血斑点,行动摇摆;后期食欲废绝,卧地不 起,反应迟钝,最终死亡。 • 本病临床上没有血红蛋白尿,黏膜黄疸也不 明显。
(六)病变
• 全身实质器官肿大,出血,第四胃黏膜 肿胀有出血斑,有高粱至蚕豆大的溃疡, 边缘隆起,呈红色,中间凹,呈灰色, 在严重病例,病变面积可达胃的一半, 这是牛环形泰勒虫病的特征性病变。
(七)诊断
• 根据临床症状和血液病原检查虫体或尸 体器官组织抹片检查找到石榴体确诊。
(八)治疗
1、贝尼尔 7-10mg/kg,用蒸馏水配成 7%溶液分点深部肌肉注射。每天一次, 连用三天。 2、黄色素 用法用量同巴贝斯虫。
十二、泰勒虫病
• 本病由泰勒虫科泰勒虫属的各种泰勒虫 寄生在牛羊等家畜引起。
(一)病原特征
虫体微小,小于巴贝斯虫,大小约为1.5-2.1×0.7 微米,小于红细胞半径,形态多样。
红细胞内的作为传播媒介。生活史尚未完全了解。 • 一般认为蜱吸血时,将虫体(子孢子)注 人家畜体内,虫体先侵人网状内皮系统的 细胞中,以裂殖生殖法繁殖,形成石榴体, 其后进入红细胞内寄生。蜱吸血时虫体连 同红细胞一起进入蜱体,在蜱体内进行配 子生殖,并形成子孢子。
在网状内皮系统的细胞中形成石榴体
(三)流行病学
• 本地牛对泰勒虫有相当强的抵抗力,感 染后通常不发病,引进牛通常易感,感 染后发病严重,死亡率极高。 • 各种年龄的牛都有易感性。
(四)致病作用
• 虫体进入宿主体内后,首先进入网状内 皮系统,在虫体的活动和毒素作用下, 使许多组织器官遭到损伤,机能障碍, 机体中毒。
泰勒虫病
致病作用:
机械作用:
裂殖体在肠上皮细胞中大量增殖时,破坏肠粘膜, 引起肠管发炎和上皮细胞崩解,使消化机能发生 障碍,营养物质不能吸收。由于肠壁的炎性变化 和血管的破裂,大量体液和血液流入肠腔内(如 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的盲肠出血),导致病鸡消 瘦,贫血和下痢。
症状:
体表淋巴肿胀 为本病特征,大多数病牛一侧肩前
或腹股沟浅淋巴结肿大,初为硬肿,有痛感,后渐 变软,常不易推动 。
消瘦,贫血 病牛迅速消瘦,血液稀薄,红细胞
减少至200~300万/mm3,血红蛋白降至30~20%。
其它症状:病初和重病牛有时可见肩肌或肘肌震颤。
中后期病牛喜啃土或其它异物 ,有的在颌下、胸前、 腹下、四肢发生水肿。
症状:
环形泰勒虫病:多呈急性经过,潜伏期14~20天, 大部分病牛经3~20天趋于死亡。
发热 体温升高到40~42℃,呈稽留热型 ,
4~10天内维持在41℃上下 。
出血 眼结膜初充血肿胀,流出多量浆液性眼泪,
以后贫血黄染,布满绿豆大溢血斑。可视粘膜及尾 根、肛门周围、阴囊等薄的皮肤上出现粟粒乃至扁 豆大的、深红色、结节状(略高出皮肤)的溢血斑点。
泰勒虫病
泰勒虫病是指由泰勒科泰勒属(Theileria) 的各种原虫寄生于牛羊和其它野生动物巨噬细 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内所引起的疾病的总称。 我国共发现两种泰勒虫: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 勒虫。以高热、贫血、出血、消瘦和体表淋巴 结肿胀为主要临床特征。
环形泰勒虫形态
有圆环形、杆 形、卵圆形、 梨籽形、逗点 形、圆点形、 十字形、三叶 形等各种形状。 其中以圆环形 和卵圆形为主, 占总数的70~ 80%,染虫率 达高峰时,所 占比例最高, 上升期和带虫 期所占比例较 低。
41牛泰勒虫病解析
牛泰勒虫病牛泰勒虫病是由泰勒虫科(Theileriidae)泰勒虫属(Theileria)的多种原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在我国,本病主要是由环形泰勒虫(T.annulata),其次由瑟氏泰勒虫(T.sergenti)所致。
本病的主要临床病理特征为,贫血、出血,体表淋巴结肿大,稽留高热,病牛衰竭,病死率为40%(本地牛)~60%(引进牛)。
一、病原体及其生活史寄生于红细胞内的虫体很小,形态多样,有圆环形、杆形、卵圆形、梨籽形、逗点形、圆点形、十字形、三叶形等。
裂殖体,呈圆形、椭圆形或肾形,红细胞内的环形泰勒虫位于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的胞浆内牛是泰勒虫的中间宿主,虫体在牛体内进行无性繁殖;蜱是终末宿主,虫体在蜱体内进行有性繁殖。
感染泰勒虫的蜱在牛体表吸血时,将唾液腺中的子孢子注入牛体内。
子孢子先在局部淋巴结的网状内皮细胞和淋巴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形成大裂殖体。
大裂殖体发育成熟,破裂成许多大裂殖子,大裂殖子又侵入其他网状内皮细胞和淋巴细胞内,重复上述裂体增殖过程,并可循血液循环,转移到机体的其他组织和器官内。
无性繁殖经过数代后,有些大裂殖子在网状内皮细胞和淋巴细胞内发育为小裂殖体(有性生殖体),当其成熟破裂则形成许多小裂殖子,后者侵入红细胞内变成雄性或雌性配子体。
此时,在血片检查时可见红细胞内有环形、椭圆形、杆状、逗点形或十字形的虫体。
蜱幼虫或若虫吸食牛血时配子体即侵入蜱体内。
在脾胃肠内雌性配子体从红细胞逸出发育为大配子,雄性配子体发育为小配子,二者接合形成合子,进一步发育成动合子。
当蜱完成蜕化变为成蜱时,动合子进入唾液腺的腺细胞内发育为孢子体并分裂产生许多子孢子,进入唾液腺腺管。
当蜱吸食牛血时子孢子即侵入牛体。
二、流行病学病牛和带虫牛是传染源,而蜱是传播媒介,在内蒙古和东北地区能传播本病的主要是残缘璃眼蜱。
这种蜱生活在牛舍内,因此本病主要流行在舍饲的牛群。
本病发生于蜱活动的季节,即6月下旬到8月中旬,而以7月为发病高峰,8月中旬以后逐渐平息。
泰勒虫病的诊断与防制
泰勒虫病的诊断与防制拉毛杰;李芙琴;才让吉;乔卓玛【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年(卷),期】2004(040)004【摘要】青海省班玛县是一个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牧业县。
2 0世纪 80年代初在该县玛柯河流域发现牦牛泰勒虫病以来 ,泰勒虫病一直危害着当地的草地畜牧业生产 ,并给该地区造成过较大威胁 ,尤其是对 1岁牦牛 ,其发病死亡率约占 1岁牦牛总数的 2 0 %~ 30 %。
多年来经州县两级业务部门的共同防制 ,现已基本控制。
1 自然概况班玛县玛柯河流域海拔 315 0~4 6 0 0 m,年平均气温 0~2℃ ,年降水量 713. 5~76 7.2 mm,植被以高寒草甸类、灌丛草甸类、蔬林草甸类、山地草甸类为主。
牧民以放牧方式饲养牦牛、藏羊 ,草地畜牧业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2 流行情况及危害2 .1 流行情况据调查 ,194 9年前班玛县玛柯河流域有此病流行 ,当地牧民叫“扎毒曲毒”(藏语水草中毒) ,“夏色佰色”(藏语 ,皮肉黄病 )。
2 0世纪 80年代初确诊为牦牛泰勒虫病。
2 .2 易感动物牦牛、绵羊、山羊是易感动物 ,但主要危害幼龄牦牛 (1岁 )。
如班玛县玛柯河流域的亚日堂乡 1岁牦牛发病死亡率约占 1岁牦牛总数的 2 0 %~ 30 % ,其次是 2~ 3岁牦牛 ,成年牦牛一般不发病 ,当年生犊也未...【总页数】1页(P23-23)【作者】拉毛杰;李芙琴;才让吉;乔卓玛【作者单位】青海省果洛州畜牧兽医研究所,青海,玛沁,814000;青海省果洛州畜牧兽医研究所,青海,玛沁,814000;青海省果洛州畜牧兽医研究所,青海,玛沁,814000;青海省果洛州畜牧兽医研究所,青海,玛沁,8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5.9【相关文献】1.羊泰勒虫病的诊断与防制 [J], 罗玄生2.辽宁农区羊泰勒虫病综合防制 [J], 卜春华3.环形泰勒虫病疫苗防制的研究进展 [J], 党志胜;罗建勋;殷宏;蒋锡仕4.甘肃天水羊泰勒虫病的调查与防制 [J], 高得吼5.奶牛瑟氏泰勒虫病诊断和综合防制的研究 [J], 吴鉴三;梁建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环形泰勒虫病常取急性经过,病草食动物 在 3-20天内死亡。初期体温 升高达40-42℃,以稽留热为主。后期食欲减退,反刍停止,体温下降, 衰竭而死。耐过的草食动物则成为带虫者。
• 瑟氏泰勒虫病的症状基本与环形泰勒虫病 相似,特点是病程长(一般 10天以上,个别可达数月),症状缓和,死亡率较低。
残缘璃眼蜱
• 它主要在草食动物舍内生活,因此本病主要在舍饲条件下发生传播。
• 1-3岁龄的草食动物易发病;外地草食动物、土种草食动物易感且发病 严重。
• 环形泰勒虫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分布,在我国内蒙古、山西、河 北、宁夏、陕西、甘肃、新疆、河南、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 广东、湖北、重庆、西藏等都有过该病的报道。
即可发生作用。 • 疗程结束后2-3天,染虫率可降到1%左右。该杀死的虫体表现为变色、变形、变小,1-2
周内从红细胞内消失。
• 2、布帕伐醌
• 对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5%注射剂,按每公 斤体重2.5毫克剂量肌肉注射安全有效。
•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当地有无本病、传播者蜱的有无及活动情况等), • 临床症状(高热、贫血及体表淋巴结肿大)、 • 病理变化(全身性出血、淋巴结肿大,第四胃 黏膜溃疡斑)考虑是否为泰勒虫病。 • 血液涂片检出虫体是确诊本病依据。 • 此外,环形泰勒虫病可作淋巴结穿刺检查石榴体;瑟氏泰勒虫病淋巴结穿刺较难检出石榴
(二)发育过程
• 发育经过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即感染泰勒虫肉毒杆菌蜱在草食动物 吸血时,子孢子随蜱的唾液进入草食动物体,主要在脾、淋巴结等组织单核巨噬系统细胞 内进行反复裂体增殖。尔后一部分小裂殖子进入宿主红细胞内,变为配子体(血液型虫 体)。
• 幼蜱或若蜱在病草食动物体吸血时,将带有配子体的红细胞吸入蜱的 胃内后,配子体由红细胞逸出并变为大配子、小配子,二者结合形成 合子(配子生殖),进入蜱肠管及体腔各部。
石榴体
柯赫氏蓝体
• 2、瑟氏泰勒虫 • 除有特别长的杆状外,其他的形态和大小与环形泰勒虫相似。 • 它与环形泰勒虫的主要区别是在各种虫体形态中以杆形和梨子形为主,
占67%-90%;
• 且随着病程不同,两种形态的虫体比例会发生变化。 • 上升期,杆状虫体为60%-70%,梨子形虫体为15%-20%; • 高峰期,杆形虫体和梨子形虫体均为35%-45%; • 下降期和带虫期,杆形虫体为35%-45%,梨子形虫体为25%-45%。
农区,因此本病主要在放牧条件下发生。
• 始发于5月份,终止于10月份,6-7月份为发病高峰。
长角血蜱
三、临床症状
• 泰勒梨形虫子孢子随蜱吸血进入草食动物体后,首先侵入局部淋巴结反复进行裂体增殖, 在虫体本身及其产生的毒素作用下,局部淋巴结出现肿胀、疼痛,宿主体温升高,继而虫 体随血液和淋巴循环,由 局部组织向全身扩散,使宿主许多组织器官受到损伤。
• 2、在流行季节,采取避开传播者蜱措施。
• 3、发病季节也可给草食动物定期注射有药物进行预防。
• 4、在环形泰勒虫流行地区可用“草食动物环形泰勒虫病裂殖体胶冻细 胞苗”进行预防接种,接种后20天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期为一年 以上。但此种虫苗对瑟氏泰勒虫病无交叉免疫作用。
七、治疗方法
• 1、磷酸伯氨喹啉 • 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75-1.5毫克,每天口服1次,连服3次。杀虫效果较好,给药后24小时,
草食动物泰勒虫病
• 草食动物泰勒虫病系由泰勒科的泰勒属虫体寄生于草食动物红细胞和 单核巨噬系统细胞内引起。寄生于血液红细胞中的虫体称为血液型虫 体,一般比巴贝斯虫体更微小;寄生于单核巨噬系统细胞内的虫体称 为“石榴体”。该病的传播媒介为硬蜱,在蜱体内存在有性繁殖过程。
• 我国草食动物泰勒虫病主要由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引起,尤其是 前者更为多见。
• 当蜱完成蜕化时,再进入蜱的唾液腺细胞内开始孢子增殖,分裂产生 许多子孢子,当若蜱或 成蜱在草食动物体吸血时即造成感染。
二、流行特点
• 环形泰勒虫病在我国的传播者主要是残缘璃眼蜱,另一种是小亚璃眼蜱,报道仅见于新疆 南部。
• 残缘璃眼蜱是一种二宿主蜱,经期间传递(变态过程传递)环形泰勒虫,即在蜱的同一个 世代不同发育阶段传播。
一、病原
(一)形态特征
• 1、环形泰勒虫 • 寄生于红细胞内的虫体为血液型虫体(配子体)。虫体小,形态多样,在各种虫体中以环
形和卵圆形为主;典型虫体为环形,呈戒指状;寄生于单核巨噬系统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 时所形成的多核虫体为裂殖体(或称石榴体、柯赫氏蓝体)。裂殖体呈圆形、椭圆形或肾 形,位于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胞浆内或散在于细胞外。
体。
六、预防措施
• 1、关键是在于灭蜱。可根据流行地区蜱的活动规律,使用杀蜱剂: (1)消灭畜体上的蜱 (2)消灭畜舍的蜱 (3)生物灭蜱
灭蜱药物与用法用量
(1)双甲脒按0.0375%浓度,间隔七天重复用药一次。 (2)二嗪农按250MG/KG·BW二嗪农水乳剂喷淋。 (3)蝇毒磷按0.05%蝇毒磷乳液进行喷洒、药浴或洗涮。 (4)溴氰菊酯按0.01%浓度间隔10~15天重复用药一次。 (5)碘硝酚,20%注射液,剂量为 10MG/KG体重,皮下注射。 (6)伊维菌素注射液:剂量为 0.02MG/KG·BW,一次皮下注射。
• 环形泰勒虫病在我国内蒙古地区的流行季节是6月份开始,7月份达高 峰,8月份逐渐平息。
• 耐过的草食动物成为带虫者,带虫免疫可过2.5-6年,但在抵抗力下降 (饲养管理不良、使役过度、感染其他疾病)时,仍可复发。
• 瑟氏泰勒虫病在我国的传播者主要是长角血蜱。 • 这是 一种三宿主蜱,也经变态过程传递。长角血蜱主要生活在山野或
四、病理变化
• 特征性病变是全身皮下、肌间、黏膜和浆膜上均见到大量的出血点和出血斑;使役淋巴结 肿大,以肩前淋到高粱米到蚕豆大的溃疡斑,其边缘隆起呈红色,中央凹陷呈灰色。严重者 病变面积可达整个黏膜面的一半以上。
五、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