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徐文长传
徐文长传文言文答案
徐文长传文言文答案徐文长是著名的诗人、戏曲家,又是一流的画家、书法家,在文学史和美术史里,都有他崇高的地位。
下面是小编为你们准备的《徐文长传》的文章阅读以及相关的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你们。
《徐文长传》阅读原文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①,声名籍甚。
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
然数奇,屡试辄蹶。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
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②,威镇东南,介胄之土,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③喜。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
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④,恣情山水。
故其为诗,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摸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⑤。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
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
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
”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
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
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日: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
狂疾不已,遂为囹圄。
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虽然,胡公间世⑥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
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
”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
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选文有删节)《徐文长传》阅读习题及答案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然数奇,屡试辄蹶数:礼数B.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方:把……比作C.好奇计,谈兵多中中:切中要害D.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雅:平素,向来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文长恃才自傲、狂放不羁品质的一组是(B)①奇其才,有国士之目②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③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④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⑤显者至门,或拒不纳⑥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⑤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徐文长恃才自傲,性格狂放不羁,因而不容于世俗,政治上很不得志。
袁宏道《徐文长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袁宏道《徐文长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袁宏道《徐文长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袁宏道《徐文长传》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
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
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
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忽呼石篑:“《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石篑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
先生名渭,字文长,嘉、隆间人,前五六年方卒。
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
”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长一人。
又当诗道荒秽之时,获此奇秘,如魇得醒。
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
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
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
一时名公巨匠,浸浸知向慕云。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
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
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
”胡公皆许之。
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
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
表上,永陵喜甚。
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
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
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
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
其信任多此类。
胡公既怜文长之才,哀其数困,时方省试,凡入帘者,公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脱失。
”皆曰:“如命。
”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徐文长传的原文及解释
徐文长传的原文及解释徐文长传的原文及解释徐文长传【原文】余一夕,坐陶太史①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②。
恶楮毛书③,烟煤败黑,微有字形。
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忽呼周望:“《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周望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
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
盖不佞④生三十年,而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
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因以所闻于越人士者?略为次第⑤,为《徐文长传》。
【注释】①陶太史:作者之友陶望龄,授翰林编修,官至国子监祭酒。
太史:翰林编修的别称。
②帙(zhì):用布帛包制的包书套,后即称一套书为一帙。
③恶楮(chǔ)毛书:纸质低劣,刻工粗糙。
楮:木名,树皮可造纸,因作为纸的代称。
④不佞:自称的谦词。
⑤次第:依次编写。
【译文】一天晚上,我坐在陶太史家的楼上,随意抽阅架上陈放的书籍,得《阙编》诗集一套。
纸质低劣,刻工粗糙,墨迹(显示)墨质低劣,字迹模糊不清,略微凑近灯前阅读。
看了没几首,不由得惊喜欢跃,连忙叫周望:“《阙编》一书,谁是作者?是今人?还是古人?”周望说:“这是我的同乡徐文长先生所作。
”我们俩跳起来,在灯影下,读了又叫,叫了又读。
睡着的仆僮都被惊起。
我活了三十年,才刚知道海内有文长先生。
啊!为什么相识得这么晚呢?因而把在越地的人中所传闻的有关徐文长的事情,略做了整理,写了《徐文长传》。
【原文】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①,声名籍甚②。
薛公蕙校③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④。
然数奇⑤,屡试辄蹶⑥。
中丞胡公宪闻之,客诸幕⑦。
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⑧,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⑨,威振东南,介胄之士⑩,膝语蛇行⑾,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⑿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会得白鹿,属⒀文长作表,表上,永陵⒁喜。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注释】①山阴诸生:山阴:今浙江绍兴。
诸生:经考试入学的生员,俗称秀才。
②籍甚:盛大。
徐文长传原文解析及译文鉴赏
徐文长传原文解析及译文鉴赏徐文长传原文解析及译文鉴赏徐文长传袁宏道①徐谓,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
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
然数奇②,屡试辄蹶。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
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
表上,永陵③喜。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
然竟不遇。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麴櫱④,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其所见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妇女老自有余态”者也。
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
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
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
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
独身未贵耳。
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
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
徐文长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徐文长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徐文长传作者:袁宏道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
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土之目。
然数奇,屡试辄蹶。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
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土,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土无可当意者。
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摸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
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
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
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
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
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
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日: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
狂疾不已,遂为囹圄。
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
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
《徐文长传》赏析
《徐文长传》赏析《徐文长传》赏析《徐文长传》从徐文长的诗文不得行于世写起,突出他怀才不遇、备受冷落的坎坷一生,同情之心溢于言表,景仰之情流注行间。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徐文长传》赏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徐文长传》作者:袁宏道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
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土之目。
然数奇,屡试辄蹶。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
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土,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土无可当意者。
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摸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
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
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
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
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
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
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日: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
狂疾不已,遂为囹圄。
《徐文长传》原文及翻译
《徐文长传》原文及翻译《徐文长传》从徐文长的诗文不得行于世写起,突出他怀才不遇、备受冷落的坎坷一生,同情之心溢于言表,景仰之情流注行间,寄情楮墨,表达了作者自己强烈的傲世疾俗的精神。
余一夕坐陶太史楼②,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③,恶楮毛书④,烟煤败黑⑤,微有字形。
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急呼周望:“《阙编》何人作者,今邪古邪”周望曰:“此余乡徐文长先生书也。
”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
盖不佞生三十年⑥,而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
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因以所闻于越人士者⑦,略为次第⑧,为徐文长传。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⑨,声名藉甚⑩。
薛公蕙校越时(11),奇其才,有国士之目(12)。
然数奇(13),屡试辄蹶(14)。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15),客诸幕(16)。
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17),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18),威振东南,介胄之士(19),膝语蛇行(20),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21)。
会得白鹿(22),属文长作表(23)。
表上,永陵喜(24)。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25),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26)。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27),遂乃放浪曲蘖(28),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29)。
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故其为诗,如嗔如笑(30),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31);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32),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33)。
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34)。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35),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36),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
徐文长传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徐文长传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原文阅读: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
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土之目。
然数奇,屡试辄蹶。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
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土,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土无可当意者。
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摸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
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
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
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
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
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
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日: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
狂疾不已,遂为囹圄。
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
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
《徐文长传》原文赏析
《徐文长传》原文赏析《徐文长传》原文赏析原文: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
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
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
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忽呼石篑:“《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石篑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
先生名渭,字文长,嘉、隆间人,前五六年方卒。
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
”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长一人。
又当诗道荒秽之时,获此奇秘,如魇得醒。
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
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
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
一时名公巨匠,浸浸知向慕云。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
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
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
”胡公皆许之。
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
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
表上,永陵喜甚。
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
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
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
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
其信任多此类。
胡公既怜文长之才,哀其数困,时方省试,凡入帘者,公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脱失。
”皆曰:“如命。
”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徐文长传原文-翻译及赏析
徐文长传原文|翻译及赏析我年轻时经过家乡的店铺,看见有北杂剧《四声猿》。
意趣和气概豪放旷达,与近年来书生所编写的传奇大不相同,署名为天池生,怀疑它是元代人的作品。
后来到越地去,看见人家单张的书幅上有署款田水月的,笔法刚劲有力,一种郁结在胸中的不平之气,透露于字画中,仿佛可见。
心中十分惊讶,却不知道田水月是谁。
一天晚上,坐在陶编修家楼上,随意抽阅架上陈放的书,得《阙编》集一函。
纸张装订都很差,刷板墨质低劣,字迹模糊不清。
略凑近灯前,看了没几首,不由得惊喜欢跃,连忙叫石篑,问他:《阙编》是谁作的?是今人还是古人?石篑说:这是我同乡前辈徐天池先生著的书。
先生名渭,字文长,嘉靖、隆庆间人,五六年前才去世。
现在卷轴、题额上有署田水月的,就是他。
我方才明白前后所猜疑的都是文长一人。
再加上如今正当诗歌领域荒芜浊污的时候,得到这样的奇珍秘宝,犹如在恶梦中被唤醒。
我们俩跳起来,在灯影下,读了又叫,叫了又读,睡着的佣人们都被惊起。
我从此以后,或者对人家口说,或者写书信,都标表文长先生。
有来看望我的,就拿出文长的诗给他读。
一时文学界著名的人物,渐渐地知道向往仰慕他。
文长是阴的秀才,乡试多次未被录取。
性格直爽,无拘无束。
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聘请他做幕客。
文长与胡宗宪讲定:如果要我做幕客的话,要按照接待宾客的礼节,不规定时间,自由进出。
胡宗宪都答应了他。
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放言畅谈天下大事,好象旁边没有人一样。
胡宗宪非常高兴。
那时胡宗宪统率着几个方面的兵将,威振东南一带,军人畏惧他以至跪着说话,匍匐在地象蛇一样爬行,不敢抬头;而文长作为部下一秀才而对他高傲自得,随心所欲地行事,任意谈论和开玩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
正逢捕得一头白鹿,胡宗宪请文长代作贺表。
表章上达,世宗皇帝看了很高兴。
因此胡宗宪更加看重他,一切奏疏、公文等,都请他代作。
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看得很高,喜欢出奇谋妙计,谈论行军打仗的形势策略大多得其要领。
文言文徐文长传翻译
徐文长,讳渭,字文长,号青藤道人,浙江绍兴人也。
生于嘉靖二十六年,卒于万历二十九年。
文长少孤,母教养之,苦节自持,志在文学,遂成一代宗匠。
文长幼聪颖,读书过目成诵。
年十四,游学杭州,得识名士张元忭。
元忭见其才,叹曰:“此子他日必成大器。
”遂荐之于知府。
知府奇其才,命掌文书。
文长于是名震一时,诸生争相师事之。
嘉靖三十八年,文长应举乡试,中式举人。
次年,进京会试,不第。
归途中,遇盗,被劫夺衣物,困顿于道。
适遇故人周公,周公以金助之,得返杭州。
文长感其恩,遂留周公家,讲授经史,声誉日隆。
嘉靖四十年,文长授绍兴府学教授。
时值倭寇犯境,文长请缨,率兵御敌。
屡立战功,升迁至浙江提学佥事。
文长治军严明,赏罚分明,士卒畏服,百姓安堵。
隆庆元年,文长被贬为福建延平府通判。
在任期间,兴修水利,安抚百姓,政绩斐然。
后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为贵州铜仁府推官。
文长在贵州,倡导文学,讲学不倦,士林称之。
万历五年,文长升任广东按察司副使。
时广东地广人稀,盗贼横行。
文长到任,严惩盗贼,安定地方。
又兴修学校,培养人才,广东士风大变。
万历九年,文长被召回京,任礼部右侍郎。
时值倭寇再次犯境,文长请缨,再次率兵御敌。
不幸在战斗中受伤,病逝于军中。
文长一生,忠勇爱国,功业赫赫,堪为后世楷模。
文长博学多才,通经史,工书法,尤以画称于世。
其画兼工写意,山水、花鸟、人物,无不精妙。
文长生平著述颇丰,有《徐文长集》、《青藤画谱》等。
文长性情孤傲,不拘小节,然胸怀壮志,矢志不渝。
其一生,虽历尽坎坷,但始终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后世称文长为“青藤道人”,以示其超凡脱俗,独具匠心。
总之,徐文长一生,文武双全,功业显赫,品德高尚,堪称一代英豪。
其人其事,虽已远去,但其精神永存,激励后人。
《徐文长传》原文及翻译
《徐文长传》原文及翻译《徐文长传》从徐文长的诗文不得行于世写起,突出他怀才不遇、备受冷落的坎坷一生,同情之心溢于言表,景仰之情流注行间,寄情楮墨,表达了作者自己强烈的傲世疾俗的精神。
【原文】徐文长传作者:袁宏道余一夕坐陶太史楼②,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③,恶楮毛书④,烟煤败黑⑤,微有字形。
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急呼周望:“《阙编》何人作者,今邪古邪?”周望曰:“此余乡徐文长先生书也。
”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
盖不佞生三十年⑥,而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
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因以所闻于越人士者⑦,略为次第⑧,为徐文长传。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⑨,声名藉甚⑩。
薛公蕙校越时(11),奇其才,有国士之目(12)。
然数奇(13),屡试辄蹶(14)。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15),客诸幕(16)。
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17),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18),威振东南,介胄之士(19),膝语蛇行(20),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21)。
会得白鹿(22),属文长作表(23)。
表上,永陵喜(24)。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25),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26)。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27),遂乃放浪曲蘖(28),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29)。
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故其为诗,如嗔如笑(30),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31);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32),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33)。
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34)。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35),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36),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
古诗徐文长传翻译赏析
古诗徐文长传翻译赏析《徐文长传》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
其古诗全文如下:【前言】徐渭是一位奇人,袁宏道的《徐文长传》也可称为一篇奇文。
徐文长是著名的诗人、戏曲家,又是第一流的画家、书法家,在文学史和美术史里,都有他崇高的地位。
【原文】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
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
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
表上,永陵喜。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
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蘗,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你,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文有卓识,气沈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
悲夫!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
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
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
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
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
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
徐文长传的翻译
徐文长传的翻译徐文长传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
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
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太史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
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急呼周望:“《阙编》何人作者,今邪古邪?”周望曰:“此余乡徐文长先生书也。
”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
盖不佞生三十年,而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因以所闻于越人士者,略为次第,为《徐文长传》。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
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
然数奇,屡试辄蹶。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
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
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摸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
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袁宏道《徐文长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袁宏道《徐文长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袁宏道《徐文长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袁宏道《徐文长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袁宏道《徐文长传》原文及翻译袁宏道原文: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①甚。
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
然数奇,屡试辄蹶。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
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
表上,永陵喜。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②,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⑥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
悲夫!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
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
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
”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抄录,今未至。
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
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③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
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
《徐文长传》原文及翻译
《徐文长传》原文及翻译导读:《徐文长传》从徐文长的诗文不得行于世写起,突出他怀才不遇、备受冷落的坎坷一生,同情之心溢于言表,景仰之情流注行间,寄情楮墨,表达了作者自己强烈的傲世疾俗的精神。
【原文】徐文长传作者:袁宏道余一夕坐陶太史楼②,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③,恶楮毛书④,烟煤败黑⑤,微有字形。
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急呼周望:“《阙编》何人作者,今邪古邪?”周望曰:“此余乡徐文长先生书也。
”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
盖不佞生三十年⑥,而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
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因以所闻于越人士者⑦,略为次第⑧,为徐文长传。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⑨,声名藉甚⑩。
薛公蕙校越时(11),奇其才,有国士之目(12)。
然数奇(13),屡试辄蹶(14)。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15),客诸幕(16)。
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17),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18),威振东南,介胄之士(19),膝语蛇行(20),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21)。
会得白鹿(22),属文长作表(23)。
表上,永陵喜(24)。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25),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26)。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27),遂乃放浪曲蘖(28),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29)。
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故其为诗,如嗔如笑(30),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31);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32),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33)。
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34)。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35),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36),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
大学语文徐文长传
读者可以看到,传文一开头,就写出袁 宏道与陶望龄阅读徐文长诗集《阙编》的 惊喜欢跃情状:两人跳起来,灯影下一面读, 一面叫,将已睡的僮仆都惊醒,恨与徐文长 相识之晚.这种发自内心的欢喜钦佩之情, 不能不叫人与作者同样受到感染. 这篇文章写得好,首先因为袁宏道把自 己也写了进去,在传主身上倾注了自己的感 情.袁宏道可称徐文长的真正知己.
“然竟不偶”并非说徐渭没配偶
二十岁时成为生员,嘉靖二十年(1541年)娶
同县潘克敬女为妻,并入赘潘家。潘氏善体人
意,岳父对徐文长也备极爱护。但好景不常, 二十六岁时,潘氏复一病不起。二十八岁时, 离开岳家,赁屋设馆,以教书糊口
徐文长四十一岁时娶继室张氏。嘉靖四十五年
(1566年)在发病时杀死继妻张氏,下狱七年。
徐渭晚年以卖画为生,但从不为当政官 僚作画,“有书数千卷,后斥卖殆尽。畴 莞破弊,不能再易,至借稿寝”,常“忍 饥月下独徘徊”,杜门谢客,其中只在张 元汴去世时,去张家吊唁以外,几乎闭门 不出, 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 腔北调人” 的境遇中,以73岁高龄结束了 一生——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 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
戏曲:《四声猿》《渔阳弄》、《雌木 兰》、《女状元》、《玉禅师》
徐渭的杰出才能和他清高傲岸、豪放不 羁的个性,在当时卓然独立,颇受士林景仰; 而他一再失意于科场、潦倒终生,乃至忧愤 成疾,癫狂到以斧锥自戕以求速死的悲惨命 运。袁宏道年辈比徐渭略晚,尽管与徐素昧 平生,但对其才略品行由衷钦佩,对其不幸 遭际深抱同情。他将惺惺相惜之意托诸笔端, 写下了这篇《徐文长传》。
文言文:袁宏道《徐文长传》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袁宏道《徐文长传》原文译文赏析《徐文长传》明代:袁宏道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
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
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
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忽呼石篑:“《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石篑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
先生名渭,字文长,嘉、隆间人,前五六年方卒。
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
”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长一人。
又当诗道荒秽之时,获此奇秘,如魇得醒。
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
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
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
一时名公巨匠,浸浸知向慕云。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
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
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
”胡公皆许之。
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
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
表上,永陵喜甚。
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
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
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
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
其信任多此类。
胡公既怜文长之才,哀其数困,时方省试,凡入帘者,公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脱失。
”皆曰:“如命。
”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徐文长传》翻译赏析
《徐文长传》翻译赏析《徐文长传》翻译赏析《徐文长传》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
其古诗全文如下:【前言】徐渭是一位奇人,袁宏道的《徐文长传》也可称为一篇奇文。
徐文长是著名的诗人、戏曲家,又是第一流的画家、书法家,在文学史和美术史里,都有他崇高的地位。
【原文】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
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
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
表上,永陵喜。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
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蘗,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你,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文有卓识,气沈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
悲夫!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
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
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
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
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
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名籍甚——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纵谈天下 事,胡公大喜——表上,永陵喜——公益奇之, 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 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 写徐文长有奇才:政治才能与军事才能,超出众 人之上。 薛蕙“奇其才”,“胡公大喜”与“永陵喜”又 写出了徐文长也颇得当权者的赏识,考官、上司、 皇帝都赏识他。 然数奇,屡视辄蹶——然竟不偶。 徐文长虽有奇才,然而遭遇坎坷,命运多舛。
喜 作 书, 笔 意 奔 放 如 其 诗
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4、 第四部分,列举徐 渭晚年的二三逸事,说 明他因不容于时而性格 扭曲,发为狂疾。多次 自残其身,终于抱愤而 卒。并对其诗文著述未 能全部刊行于世深表遗 憾。
[第4段]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
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
请思考:
作者如何评价徐 渭的诗?
答: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徐 文长诗歌的感人内容及艺术特征:“如 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 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如嗔如笑——嗔怒,嘲笑,冷笑,苦笑,带泪的 笑…… 如水鸣峡——一种压迫感,挤压感,生命在压迫下 被扭曲,却没有被驯服、被消灭,于是挣扎反抗, 呼号——不平则鸣。 如种出土——顽强的生命,个性与压力之间的较量, 生的欲望,不甘沉沦,不甘消亡,不甘接受命运, 努力出人头地的欲望之表达。 如寡妇之夜哭——悲怨,委屈,被抛弃,被遗忘, 此哭,是自身欲望与苦闷的呼号,也是对压抑的反 抗与控诉。 羁人寒起——对生活中的艰辛、劳顿的表达,为了 生活,徐文长四处奔波,寄人篱下 。
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
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
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胡宗宪与明代东南抗倭
胡宗宪(1512—1565年),字汝贞,号梅林,徽州
绩溪(今属安徽)人,明朝名将。
胡宗宪听取幕僚徐渭(徐文长)的建议与策略, 又以剿抚兼行及反间计,对王直采用招抚策略,对 徐海、陈东、叶麻等海盗首领采用剿灭的策略,利 用徐海之妻王翠翘使其上岸投降,而后胡宗宪为了
无之而不奇(qí ):有奇才, 有奇计,诗奇,文奇,书奇,画奇, 个性奇。
★斯无之而不奇(jī)也:因 为他是奇才,所以他就无往而不败, 无往而不摔跟头,受挫折。
根源:媚俗的社会,平庸的时 代,扼杀人才的体制和文化传统。
请思考: 文章最后一句“无之而不 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是什么意思?
答:徐文长的平生可以用一个两个读音的字 来表达,这个字就是“奇”。“无之而不奇”之 “奇”,读qí ,即他的所作所为,都有“奇qí” 的特征:他有奇才,有奇计,作文奇,作诗奇, 书法亦奇,行为亦异于常人而呈现“奇”的特征。 正因为如此,他便“斯无之而不奇也”,这一个 “奇”读为jī,命数不好的意思。因为他行为 奇特是个奇才,所以在这个平庸媚俗的世界上他 总是受挫折摔跟头。
答:他们为徐文长诗歌深刻的内容和高超的 艺术所震惊,所感动,不叫不足以表示此刻的激 动。这样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徐文长诗歌巨 大的艺术感染力。 从袁宏道角度看,他是一个易于激动的性情 中人,也可以说是一个“性情化的人物”
读者可以看到,传文一开头,就写出袁 宏道与陶望龄阅读徐文长诗集《阙编》的 惊喜欢跃情状:两人跳起来,灯影下一面读, 一面叫,将已睡的僮仆都惊醒,恨与徐文长 相识之晚.这种发自内心的欢喜钦佩之情, 不能不叫人与作者同样受到感染. 这篇文章写得好,首先因为袁宏道把自 己也写了进去,在传主身上倾注了自己的感 情.袁宏道可称徐文长的真正知己.
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 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 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 悲。
眼前所见:都是躁动的,不平衡的,冲突的,惊愕 的——与徐文长的坎坷人生,及他对人生的感受的 相同。
胸中所孕:不可磨灭之气,托足无门之悲。 眼前景即胸中情,胸中情又移之于眼前景,因情生 景(移情),情因景出(有我之境)。
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 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 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 竟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
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抄录,今未
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
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胡宗宪以“党 严嵩及奸欺贪淫十大罪”被捕,狱中自 杀,徐渭作《十白赋》哀之。李春芳严 查胡宗宪案,徐渭一度因此发狂,作 《自为墓志铭》,以至三次自杀,“引 巨锥刺耳,深数寸;又以椎碎肾囊,皆 不死。精神几近失常,几近癫狂。
徐渭晚年以卖画为生,但从不为当政官 僚作画,“有书数千卷,后斥卖殆尽。畴 莞破弊,不能再易,至借稿寝”,常“忍 饥月下独徘徊”,杜门谢客,其中只在张 元汴去世时,去张家吊唁以外,几乎闭门 不出, 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 腔北调人” 的境遇中,以73岁高龄结束了 一生——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 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
青藤书屋
徐渭墓
5、第五部分,效法《史记》“太 史公曰”笔法,对传主进行评价。认 为徐渭生前虽未及荣华富贵,但声名 远播,至于朝廷;文章伟丽,独步当 时,足以不朽。文末三次重复“无之 而不奇”,对徐渭其人其事,感慨至 深。
[第5段]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 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 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 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 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 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 之习,百世以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 梅客先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 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 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然竟不偶”并非说徐渭没配偶
二十岁时成为生员。潘氏善体人
意,岳父对徐文长也备极爱护。但好景不常, 二十六岁时,潘氏复一病不起。二十八岁时, 离开岳家,赁屋设馆,以教书糊口
徐文长四十一岁时娶继室张氏。嘉靖四十五年
(1566年)在发病时杀死继妻张氏,下狱七年。
袁宏道
徐文长传
李桂奎 制作
你自然应该知道“公安派”
在明代后期,文坛沉寂之际,突兀诞 生了一个新的文学派别,给文坛带来了生 机,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公安” 派。 这个文学派以提倡“性灵”著称,与 李贽的“童心”说一脉相承。 其领袖是出生于今荆州市公安县的袁 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称“公 安三袁”。
此铺写成一部长达二十四回的长篇通俗白
话小说《金云翘传》,流传到了日本和越
南。
一日,胡宗宪于舟山捕获白鹿,徐渭撰 《进白鹿表》、《再进白鹿表》、《再 进白鹿赐一品俸谢表》等并献于朝中, 视为祥物,“上又留心文字,凡俪语奇 丽处,皆以御笔点出,别令小臣录为一 册”,学士董汾等对徐渭文章大为赏识。 又代作《贺严公生日启》,吹捧奸相严 嵩。
答:徐文长由于长期的失败挫折与寄人篱下 (他入赘为婿,又入幕为宾),他的精神本来即 不健康。尤其是胡宗宪因结交奸相严嵩而被捕, 既使他失去生活上的靠山,又使他担心受牵连, 终于引发他的精神病。从本文所叙及其他现存资 料看,他患的是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有着一般迫 害妄想症的基本特征。
用现代话语说,就是一个BT。
袁宏道成就最大,名声最著
在晚明, 袁宏道是一位特
别突出的人物。他作诗文,标举
“性灵”,讲究韵味,尤其讲究那
种文人生活的所谓雅趣。
背景材料
徐渭是晚明前期的著名文士, 主要活动在嘉靖年间,在诗文、戏 曲、书画等方面均有相当成就。他 自称书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 第四,而对戏曲创作只字未提。而 且,他“好奇计、谈兵多中”,满 腹韬略。
2、第二部分写徐渭的非凡 才略及豪放个性深为胡宗宪倚重
和喜爱,深得信任,但“大试辄
不利”,一再失意于科场。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
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
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 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
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 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 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对比手法写徐文长愤世嫉俗的“佯 狂”,且暗示出徐文长的“真狂”乃由 “佯狂”而来。
明世宗时,胡宗宪因严嵩事下狱自尽,
徐渭既怕受到牵连,又深受刺激,装疯卖 傻,躲避。
请思考: 从文中第四段的描写中,你认为徐 文长是否一个健康的人?他患了什么病?
层次结构
:
全文可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相当于“序”,交待
写作缘起及对徐渭诗、画、杂剧的
赞赏。字里行间,既有相见恨晚之
憾,又有不胜喜悦之情。
[序]
余一夕坐陶太史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 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 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急呼周望: “《阙编》何人作者,今邪?古邪?”周望曰: “此余乡徐文长先生书也。”两人跃起,灯影下
斩草除根,用反间计促使陈东杀死徐海,最后自己
再将陈东处决。
传说,王翠翘被俘后写诗一首,投水而死。
她的诗写道:“建旗海上独称尊,为妾投
诚拜戟门;十里英魂如不昧,与君烟月伴
黄昏。”关于王翠翘临死前的这段传说不
知是真是假,但后世曾有人认为,胡宗宪 最终也没得好结局,大概就是对他言而无 信的报应。王翠翘与徐海的悲剧故事引起 了人们的广泛同情,到康熙年间,有人据
狱中完成《周易参同契》注释,揣摩书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