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1)

合集下载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汇总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汇总

一、名词解释汇总:1、社会优抚:社会优抚作为特种社会保障制度,是针对社会成员中受人尊敬和爱戴而又有光荣身份的退伍军人、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家属、为国捐躯军人家属等人口群体而举办的,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对象通过抚恤、优待和安置,确保他们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水平并带有褒扬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2、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是在妇女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时,社会给予必要的经济和物质帮助的制度。

3、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对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导致劳动力供过于求而引起的失业。

4、失业保险中的工资比例制:即按失业保险给付金额占以被保险人在失业前一定时期平均工资收入的比率给付失业保险金的方式,通常依据工龄、受保期限、工资水平和缴费年限等因素确定。

5、致伤:致伤是指职工或劳动者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遭遇不测事故,致使身体器官或正常生理功能受到损伤,并因此造成暂时、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后果。

6、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劳动者的体质和劳动资源情况,规定一个年龄界限,允许劳动者达到这个年龄时,作为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解除劳动义务,由国家、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和服务,保障其晚年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形式。

7、合作医疗:合作医疗,主要是指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在自愿互利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

这种制度服务的对象主要广大农民,其经费由参加者和所在乡村共同筹集。

8、工伤保险中的“无责任补偿”原则:这主要是考虑到职工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不仅身体受到伤害和痛苦,而且会因此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作能力,中断正常收入来源,实行“无责任补偿”,即受伤害者不承担任何费用,而给遭受伤害的职工及时的物质帮助和经济补偿是工伤保险的首要原则。

9、失业给付:被保险人本人所不能控制的社会或经济因素影响而造成失业时,由保险人给付失业保险金以维持被保险人基本生活水平。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社会保障是指国家或社会组织为保障公民或特定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社会风险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它是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通过提供经济、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保障,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和概念,下面解释几个常见的社会保障学名词:1. 社会保险:指由企业和职工等参保主体共同缴纳的强制性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社会保险通过向参保人提供一定的保险金或福利待遇,确保他们在面临风险时得到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

2. 社会救助:指为贫困人口或突发困难的群体提供经济帮助和社会援助的公共服务。

社会救助的目标是通过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和特殊救助等形式的资助,帮助困难群体度过难关,减少社会的不平等和不稳定。

3. 公共医疗保健:指国家为公民提供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公共医疗保健涉及到医疗保险、基本医疗服务、医药价格监管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旨在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提升全民的健康水平。

4. 养老保险:是指为退休人员提供经济和社会保障的一种制度。

养老保险可以通过个人支付和政府补贴的方式筹集资金,为退休人员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确保他们在老年时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和尊严的生活。

5. 失业保险:是一种为失业人员提供失业救济金的制度。

失业保险是一种社会风险的补偿和分担机制,旨在减轻个人由于失业而引发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重新就业或恢复生活能力。

社会保障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提供经济和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减轻个人和家庭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风险,提高公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社会保障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确保其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学[1]
30
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原则
• 保护与激励统一 • 社会保障水平与生产力水平和各
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采取渐进方
式 • 一般地说,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
速度须有“三个低于”:低于经 济增长速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 长速度;低于工资增长速度。
社会保障学[1]
31
六、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 四个组成部分互相衔接、互相补充,构成一 个相对完整的社会安全网络。
社会保障学[1]
8
(二)社会保障项目的构成
•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 失去劳动岗位的人提供的收入保险计划,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和发展重点。
• 社会保险项目主要有:养老保险、残废保 险、死亡及遗属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 险、工伤保险、疾病和生育保险等。
一、社会保障的特征和理念基础
(一)社会保障的内涵和外延
• 社会保障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 立的保护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安全项目的 总和。
• 它是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依 据保护与激励相统一的原则,对公民在 年老、疾病、遭遇灾害而面临生活困难 的情况下,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 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和社会 服务,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 度。
收支对应的专项基金管 政府作为财政支出

的一个项目管理
二者都是由国家和社会对生存发生困难的社会 成员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工具
社会保障学[1]
13
三、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联系与区别
(一)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相同点 • 都是一种风险防范与风险转移机制; • 在保障对象和性质上是一致的; • 从功能上看,两者都是社会风险化解

电大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简答题汇集

电大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简答题汇集

二、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或受其委托的机构,用社会保险基金购买国家政策和法律许可的特定的金融资产或实际资产,以期获得适当预期收益的投资行为。

2、共同基金:将基金聚集在一起,由一些投资专家操作基金营运,采用科学的方法,将基金分散投资于债券、股票等各种渠道,以取得最高投资收益为目标。

3、绝对贫困:缺乏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条件和手段,没有生活必需的食物、衣服、住所,饥寒交迫、陷于绝境。

4、相对贫困:相对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的差距而言的贫困,即相对于社会的大多数成员,生活在较低水平线上,他们被排斥在社会生活的主流之外。

5、贫困线:最起码的生活水平或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间的差距的一个量的界定。

6、受益基准制:受益人的养老金获得方式和数额取决于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或计算公式,如一定的年龄条件、身体状况、工龄长短及实际生活需要等。

只要符合所定的标准即可领取养老金,其量的多少跟他过去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贡献无关或关系不大。

7、供款基准制:受益人的养老金获得方式和数额取决于他对养老保险基金的供款量,一般都将个人所缴费用建立个人帐户,缴费越多,领取养老金的水平越高。

8、失业:指达到法定年龄(劳动力年龄)并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人得不到适当的就业机会,包括已经就业而被解雇,且正在等待或寻求新的就业机会的一种社会现象。

9、非自愿失业:指工人愿意接受现有的工资水平而就业,但仍找不到工作。

10、摩擦失业:由劳动力供需矛盾而引起的失业现象。

11、显性失业:充分暴露出来的失业现象,一般以失业率加以反映。

12、隐性失业:未曾表现出来但事实上确实存在失业或就业不充分的现象。

13、自愿失业:工资未能随劳动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因而劳动者不能接受现行工资或不愿降低收入水平而自动放弃工作。

14、普遍保障制度:即“人头”补助制度,,对公民或居民,不论其收入、工作或财产如何,均按统一;标准提供现金补助。

三、简答题1、社会保障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障的范畴及其产生发展,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作用,社会保障体系及其构成,社会保障的理论依据,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等。

社会保障学答案

社会保障学答案

《社会保障学》平时作业1(1—3章)(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P5)2、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它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内在的结构、项目设置等。

(P78)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P82)4、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解决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P83)(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社会保障的功能有哪些?(P12-17)答:社会保障的功能有:①稳定功能;②调节功能;③促进功能;④互助功能;⑤其他功能。

2、社会保障具有哪些特征?(P17-22)答:社会保障的特征:①公平性特征;②社会化特征;③福利性特征;④法制规范性特征;⑤多样性特征;⑥刚性发展特征。

3、社会保障应该遵循哪些原则?(P23-27)答:社会保障应该遵循原则:①公平原则;②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③责任分担原则;④普遍性和选择性原则;⑤其它原则。

4、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P50-52)答: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基本规律:①立洗先行;②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③协调发展;④多样化发展。

5、中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哪些内容?(P79-80)答:中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内容: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第一,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所包括的业务内容看,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社会求助;(2)社会保险;(3)社会福利。

第二,对社会保障体系亦可作如下划分:(1)与社会生产相关联的保障制度;(2)普遍保障制度;(3)全民的福利性保障制度(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如何评价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答:回顾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历程,既有巨大的成就,亦存在着不少失误。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YCB齿轮泵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2、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包括其各个子系统及其具体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挥出来的实际效能和作用。

3、社会保障学:4、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它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内在的结构、项目设置等。

换言之,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体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它是由保险、救助、福利、互助和个人自我保障等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编结成的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安全网”。

5、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6、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KCB型不锈钢齿轮泵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支劳动能力从而失支工资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①养老保险:是对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因年老而退出社会劳动后,能够获得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的社会保险项目。

②医疗保险:这是对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在患病或非因工伤害时提供的医疗保险制度。

③失业保险:这是对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因失去经济来源时,按法定时限和标准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险项目。

④工伤保险:这是对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因从事职业工作遭受伤害或患有与工作相关的职业病提供F型不锈钢齿轮泵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项目。

7、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实际上是社会保障的同义语,是国家和社会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全部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保障和福利,除前述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外,还包括其他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福利,以及全部公共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设施和服务。

社会保障平时作业

社会保障平时作业

《社会保障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2、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福利:狭义的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二、简答题1、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参见教材第12-17页2、社会保障的目标有哪些?参见教材第10页3、社会保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参见教材第23-27页4、社会保障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参见教材第37页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参见教材第50-53页6、简述社会保险有什么特点?参见教材第84页三、辨析题1、商业保险不同于社会保险保险?参见教材第95页2、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参见教材第82页3、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唯一来源?错四、论述题1、试评价早期的社会保障?参见教材第42-43页2、试比较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异同。

参见教材第87-88页《社会保障学》平时作业二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法参见教材第107页2、社会保险基金参见教材第137页3、集散结合管理模式参见教材第130页4、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参见教材第132页5、养老保险参见教材第171页二、简答题7、简述社会保障法制化的价值。

参见教材第108-109页8、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有哪些?参见教材第146-151页9、简述社会保障待遇的分类参见教材第156-157页10、养老保险的特征有哪些?参见教材第172-173页11、影响养老保险的因素有什么?参见教材第177-178页三、论述题3、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14个)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14个)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14个(2009.12.21)第一章1、社会保障是以立法形式确定的、由国家举办并承担责任、以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的总称。

2、社会保障体系是由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一系列社会保障项目构成的体系的综合,指现代国家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等为主要内涵而构建的保障国民有生活安定感和社会有稳定感的社会安全网络。

第三章3、社会保障基金是指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通过各种渠道建立起来的、法定的、专款专用的经费。

4、社会保障分配是指政府或社会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安排征缴和使用社会保障基金,以完成社会保障制度所设定的目标的各项活动。

5、社会保障税是一种按受益原则征收,由获得某种特定收入的纳税人缴纳,专项用于社会保险方面的直接税种,是世界上比较流行的为筹措社会保障基金而开征的一种税。

第五章6、社会救助是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环境、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由政府主导、或在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通过再分配的形式给予救助,以保障社会成员最基本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制度。

第六章7、社会养老保险是由国家依法强制实施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根据这项制度,劳动者达到一定的条件如年龄、身体状况、工龄或参保期限等,即可从有关国家保障机构领取养老金,从而使自己年老时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第七章8、医疗社会保险是在被保险人因健康原因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并失去经济来源时,国家和社会有责任按照有关立法,对受保人提供医疗服务和一定的收入补偿的保险制度。

第九章9、生育社会保险是妇女劳动者因怀孕、生育子女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得到医疗服务和现金补助的制度。

10、工伤社会保险是由国家和社会统一立法强制实施的,对劳动者因在生产过程中遭受的意外伤害或由于特殊工种而引发的职业性疾病进行有效治疗并提供其基本生活保障及家庭经济补偿的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

一、重点名词(120个)1.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是国家或社会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以社会消费基金的形式,向由于年老、疾病、伤残、死亡、失业及其他不幸遭遇的发生而使生存出现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一定的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权利的措施、制度和活动的总称。

2.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是以国家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继续享有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保险制度。

3.社会救助(social succour):是以政府为主体,在公民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时候给予物质援助,增强弱势者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社会救助是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国家和社会群体兴办的各种公共福利设施、发放的津贴补助、举办的社会服务和各种集体福利事业,以增进群众福利、改善国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

社会福利的内涵是以政府及社会为主题,以全体社会公民与社区居民为对象,以制度化与专业化为基本保证,以保障性与服务性为主要特征,以社会支持网络为主要构架,以物质资助和精神支持为主要内容,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的,旨在不断完善和提升公民和居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社会政策和社会制度。

5.英国的旧《济贫法》:是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的以“社会救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措施。

主要内容是由教区和地方财政共同负责对有劳动能力无工作和无劳动能力的贫民和孤儿实施济贫。

但济贫与惩戒结合,惩戒重于济贫,不承认救济事业是社会责任及公民基本权利。

6.英国的新《济贫法》:是1834年因救济费用逐年升高,财政不堪负重而修改旧《济贫法》后的修正案,其主要内容是提出要受助者必须进济贫院,并由其统一严格管理和控制,必须在进院之前通过财产审查和资料证明是否确实贫困无依。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与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现收现付制:其特点是:横向平衡,以支定收,当期筹集当期使用,体现互济原则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可以避免基金贬值的风险!其缺点是:缺乏长期规划,费用负担各方负担逐年加重。

3、基金积累制:其特点是:纵向平衡,基金积累形成个人账户,可投资运营;其优点是:长期积累的基金可较好的对付未来的风险;其缺点是:长期积累的基金可较好的对付未来的风险。

4、社会保险制度:以国家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继续达到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

5、社会救济:也称社会救助,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经济原因、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

6、社会福利制度: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以及以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

7、社会保障基金: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法定程序,以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用于特定目的的货币基金。

8、社会保障水平: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

9、养老保险:是指对政府立法确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口,提供养老补偿,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它是通过建立和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使所有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群都能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安度晚年。

10、医疗保险:通过国家立法,按照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运用医疗资金,保证人们公平的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
13、职工探亲制度:是指国家和单位为解决职工与其分居两地的配偶、父母团聚和减轻其经济上的负担,按照职工工作年限或工龄长短,给予一定的有薪探亲假期、工资补贴和旅费补贴等福利待遇制度。 14、社会救助:现代社会救助制度是国家及各种社会群体运用掌握的资金、实物、服务手段,通过一定机构和专业人员,按照科学的工作方法,向无生活来源、丧失工作能力者,以及向生活在“贫困线”或最低生活标准以下的个人和家庭,向一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和不幸事故的遇难者,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措施,以使被救助者能继续生存下去。
5、 致伤:致伤是指职工或劳动者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遭遇不测事故,致使身体器官或正常生理功能受到损伤,并因此造成暂时、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后果。
6、 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劳动者的体质和劳动资源情况,规定一个年龄界限,允许劳动者达到这个年龄时,作为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解除劳动义务,由国家、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和服务,保障其晚年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形式。
15、“基金积累”制:“基金积累”制或称“个人帐户”制度,是指社会成员在具有劳动能力的时候,从参与经济活动创造的财富中,按法律的要求拿出一部分,为自己将来的退休养老、医疗保障和失业等积累后备金。
16、致残:职工在工作环境中遭遇意外伤害,虽经治疗、保养仍不能完全恢复,致使身体或智力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表现为永久性的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后果。
36、社会保障:指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而采取的各种社会措施的总和。
37、工伤保险:国家和社会用立法强制实施的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服务、生活保障、经济补偿等物质帮助的制度。
38、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由雇主和雇员定期交纳社会保险费,不足的部分由政府补贴,使投保者享受社会保险金的一种社会保险模式。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汇总培训讲学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汇总培训讲学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汇总一、名词解释汇总:1、社会优抚:社会优抚作为特种社会保障制度,是针对社会成员中受人尊敬和爱戴而又有光荣身份的退伍军人、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家属、为国捐躯军人家属等人口群体而举办的,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对象通过抚恤、优待和安置,确保他们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水平并带有褒扬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2、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是在妇女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时,社会给予必要的经济和物质帮助的制度。

3、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对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导致劳动力供过于求而引起的失业。

4、失业保险中的工资比例制:即按失业保险给付金额占以被保险人在失业前一定时期平均工资收入的比率给付失业保险金的方式,通常依据工龄、受保期限、工资水平和缴费年限等因素确定。

5、致伤:致伤是指职工或劳动者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遭遇不测事故,致使身体器官或正常生理功能受到损伤,并因此造成暂时、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后果。

6、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劳动者的体质和劳动资源情况,规定一个年龄界限,允许劳动者达到这个年龄时,作为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解除劳动义务,由国家、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和服务,保障其晚年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形式。

7、合作医疗:合作医疗,主要是指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在自愿互利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

这种制度服务的对象主要广大农民,其经费由参加者和所在乡村共同筹集。

8、工伤保险中的“无责任补偿”原则:这主要是考虑到职工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不仅身体受到伤害和痛苦,而且会因此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作能力,中断正常收入来源,实行“无责任补偿”,即受伤害者不承担任何费用,而给遭受伤害的职工及时的物质帮助和经济补偿是工伤保险的首要原则。

9、失业给付:被保险人本人所不能控制的社会或经济因素影响而造成失业时,由保险人给付失业保险金以维持被保险人基本生活水平。

社会保障学 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学 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实施的、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执行,由政府负责建立基金,对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的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道德风险是指经济代理人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医疗保险补偿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即医疗费用)的保险。

失业是指劳动者处于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有劳动愿望并确实在寻找工作的情况下,不能得到适宜职业而失去收入的状态。

(失业是指工资劳动者有能力工作,愿意工作,但因为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赋闲的状态。


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按照规定,对法定的优抚对象提供确保一定生活水平的资金和服务,是一种带有褒扬和抚慰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济是指国家或社会通过立法规定,对因为生理或心理、社会或个人、系统或突发原因导致一时或长期陷入困境,并且失去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成员,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帮助,维护其生存权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学 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学 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答: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是国家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进而达到特定政治目标的制度安排,是各个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结果。

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2.福利性答:福利性作为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指的是相对于社会成员个人而言,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要小于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收入。

换言之,凡所得大于所费即具有了福利性。

如果社会成员用同样多的钱购买同样多的服务,它运用的便只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等价交换原则;如果社会成员用大量的钱购买了小量的服务,这种交易便构成了对购买者的价值剥削;如果社会成员用低于服务的价格购买到了这种服务,便含有了福利性的因素在内。

因此,社会保障的福利性特征,体现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交易成本低于所获得的保障待遇。

3.刚性发展答:刚性发展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需求不断增长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保障走向制度化之后的客观结果,是指社会保障的项目不断增加,覆盖范围扩大,保障水平是逐步提高的。

社会保障制度在刚性增长的总体趋势下,还呈现出阶梯式持续发展规律,即社会保障的项目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成员社会性保障需求的增长而不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会在发展中不断膨胀。

4.普遍性原则答:社会保障的普遍性原则是1942年贝弗里奇起草的《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政策研究报告中提出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要求国家在确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其对象、范围不能局限于贫困阶层,而应当使全体国民均能够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与福利。

普遍性原则符合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公平、公正的追求,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从而被许多工业化国家所认可,并成为西方福利国家等在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中普遍遵循的一项原则。

1.慈善事业答:慈善事业是建立在社会捐献基础上的一种民办社会救助事业,它以社会成员的善爱之心为道德基础,以社会各界的自愿捐献为经济基础,以民间公益事业团体为组织基础,以大众参与为发展基础,在实践中,慈善机构根据捐献者的意愿,对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进行物质帮助,从而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组成部分。

社会保障学考试重点

社会保障学考试重点

社会保障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果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摩擦性失业:指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缺损所造成的临时性失业。

工伤社会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长期接触职业性有毒有害因素引起职业伤害后,由国家和社会给予负伤者、致残者及死亡者供养亲属提供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新农保:是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

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其中中央财政将对地方进行补助,并且会直接补贴到农民头上的一种保险制度。

二、简答:1.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一:公平与效率原则。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创造并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出发点,也是社会保障政策实践的归宿。

公平原则的最充分体现是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体国民普遍享受社会保障。

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社会保障是国家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进而达到特定政治目标的制度安排。

因此,社会保障的发展必须坚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一方面,社会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变化。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无一例外地需要相应的财力支撑。

三:权利与义务相对等原则。

权利与义务相对等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鲜明特点。

公民享受权利就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在履行一定的义务之后就应享受保障的权利。

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所以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

社会保障的经办主体虽然是国家,但其费用负担却是以个体劳动者付费为前提的。

因此说,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特点。

2.社保基金筹集的主要模式有哪些?答:主要模式有:完全积累制、部分积累制、现收现付制。

第一,现收现付制。

现收现付是指根据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横向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社会保险基金的模式。

社会保障学I(名词、简答、论述)

社会保障学I(名词、简答、论述)

社会保障学I(名词、简答、论述)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1、累进保险费率制。

答:累进保险费率制是根据投保人收入高低不同而规定不同的保险费率,对低收入者征收的保险费率较低,对高收入者征收的保险费率较高,并且随着收入的递增,保险费率也随之按级递增。

2、个人账户制度。

答:个人账户制度是指社会成员在具有劳动能力的时候,从参与经济活动创造的财富中,按法律法规的要求拿出一部分,为自己将来的退休养老、医疗保障和失业等积累后备金。

3、自然灾害救助。

答:自然灾害救助是指在遭遇自然灾害侵袭而生活无着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最低生活水平的资金和物资救援。

4、住房保障制度。

答:住房保障制度是指政府和单位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对城镇居民中低收入家庭进行扶持和救助的一种住房政策的总和。

是为解决低收入家庭的祝房问题而设置的社会保障住房供给方式。

5、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答: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

6、生育保险。

答:生育保险是指女职工怀孕和分娩所造成的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中断正常工作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7、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为生产、工作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以及家属提供医疗服务、生活保障、经济补偿等物质帮助的制度。

8、补充医疗保险。

从社会保险的原理出发,可以说补充医疗是一种自愿性的辅助医疗保险,它产生的需求基础为用人单位和个人因其经济收入的增加,为了抵御高额医疗费用风险而自愿投资的行为。

简答题1、简述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

答:1)享受保险的权利与资格条件对应的原则;2)保证基本生活水平的原则;3)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

2、简述当前世界各国失业保险基金筹措方式的几种方要类型和代表性国家。

答:1)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共同负担。

如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均属次筹集方法,但具体三方负担比例又不相同,视各国的保险政策而定。

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学简介社会保障学是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学科。

社会保障是一种由国家提供的、以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与健康为目标的安全保障体系。

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社会保障学旨在研究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

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健康而建立的制度。

它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服务制度。

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是通过社会保险基金筹集资金,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一系列保险服务。

参保人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以获得相应的保险保障。

社会保险制度是一种必须通过个人缴费和国家补贴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的。

社会救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是为那些无法参加社会保险制度或未参加社会保险制度的社会成员提供帮助和保障的制度。

它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临时救助等多种救助措施。

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补充,目的是保障社会中最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主要是指国家通过各种手段提供的对社会成员的福利援助,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的福利。

社会福利制度旨在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福利保障。

社会服务制度社会服务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组织提供给社会成员的各种服务,包括社区服务、养老院服务、医疗服务等。

社会服务制度旨在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是国家在社会保障领域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社会保障政策旨在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确保社会成员都能够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和福利。

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的财政状况、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等因素。

社会保障政策主要包括:•社会保险政策:为保障参保人员提供更全面的保险保障,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

•社会救助政策:为无法参加社会保险制度或未参加社会保险制度的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救助措施,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

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P5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2、社会保障基金:P137是国家依法筹集并用于保障国民基本生活和增进国民福利的专项资金,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3、工伤保险:P265—266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种特殊情况下所遭受的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以保障劳动者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以及为受伤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和康复服务的一种社会制度。

4、最低生活保障:P302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法定最低收入水平之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救助形式。

5、社会保障体系:P78是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它由保险,救助,福利,互助和个人自我保障等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编结成的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安全网”。

6、养老保险:P170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

7、健康保险:健康保险是一种抵御由于被保险人患病、伤害和失去工作能力而造成财务风险的保障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形式:给予被保险人因治疗疾病和伤害而发生医疗费用的保障;为因疾病和伤害而丧失工作能力者提供一种收入补偿。

8、社会福利:P321是以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社会保障形式,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是现代社会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责。

9、社会救助: P289是指国家与社会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社会保障政策。

10、医疗保险P202是由国家立法,由国家、单位和个人缴纳保险费进行筹资,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病接受了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提供医疗保险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11、失业保险P241是指在通过能为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相关服务来增强劳动者抵御失业风险能力的一个社会保险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YCB齿轮泵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2、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包括其各个子系统及其具体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挥出来的实际效能和作用。

3、社会保障学:4、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它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内在的结构、项目设置等。

换言之,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体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它是由保险、救助、福利、互助和个人自我保障等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编结成的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安全网”。

5、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6、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KCB型不锈钢齿轮泵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支劳动能力从而失支工资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①养老保险:是对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因年老而退出社会劳动后,能够获得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的社会保险项目。

②医疗保险:这是对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在患病或非因工伤害时提供的医疗保险制度。

③失业保险:这是对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因失去经济来源时,按法定时限和标准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险项目。

④工伤保险:这是对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因从事职业工作遭受伤害或患有与工作相关的职业病提供F型不锈钢齿轮泵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项目。

7、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实际上是社会保障的同义语,是国家和社会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全部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保障和福利,除前述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外,还包括其他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福利,以及全部公共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设施和服务。

狭义的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的从属概念,是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并列的概念,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为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8、慈善事业:是以社会成员的慈善心为道德基础,以社会成员的自愿捐献为经济基础,以民间公益事业团体根据捐献者的意KCB不锈钢齿轮泵愿对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进行物质帮助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社会互助事业,是现代社会救助体系的组成部分。

9、社区服务:社区服务属于社会服务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服务,它是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的社会服务。

10、企业年金:是指由企业建立的面向本企业职工的一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它在国家统一政策的指导下,由企业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和发展需要自主建立,是对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

11、商业保险:商业保险保险人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通过保险合同建立保险关系的一种商业交易行为,是由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支付一定的保险费,将自己特定的风转移给保险人,当约定风险或事件发生后,由保险人依据保险合同支付赔款或保险金的一种风险管理机制。

12、社会保险型保障模式:强调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通过国家、雇主和个人三方共同分担责任,RYB内啮合齿轮泵充分体现保险互助互济原则的一种保障形式。

(德国、美国、日本)13、强制储蓄型保障模式:主要代表是新加坡创造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及后来变种的智利模式,都以强调自我积累、自我保障为基体原则。

14、福利国家型模式:强调普遍性与全民性,是在经济发达、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实行的一种全面保障形式,目标在于对每个公民由生到死的一切生活及危险,诸如疾病、灾害、年老、生育、死亡以及鳏、孤、独、残都给予安全保证。

典型国家是英国和瑞典。

15、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国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模式。

以称政府包型社会保障制度(前苏联)。

16、社会保障法:一般来说,社会保障法是指调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通常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以法律的面孔出现。

17、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是指社会保障法所规范的各种特定的社会保障关系,主要是国家或政府、企业或集体和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

18、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主体:是指在社会保障活动中,依法享受权利与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主体资格是由法律规定的,也是社会保障运行过程中客观存在的。

19、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客体:是指各关系主体RYB电动齿轮泵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目标。

20、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包括社会保障专业法律体系和社会保障相关法律体系。

社会保障专业法律体系是指专门规范社会保障事务的法律,它们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并健康运行的主要依据,如《社会保障法》、《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等等。

社会保障相关法律体系是指一些国家制定的包含有与社会保障内容相关的法律所构成的体系,如《劳动法》、《公务员法》等等。

21、中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以《宪法》所确定的公民权益和国家提供社会保障的规范为根本的立法依据;通过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国民保健法、军人保障法及其他专门社会保障法律与相关立法(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共同组成了社会保障专业法律体系,而在每一项专业法律又统辖着若干个子法规或实施细则,YHB轴头油泵从而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2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而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原则和管理机制的组合。

23、集中管理模式:是把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以及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全部统一在一个管理体系内、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集中对社会保障各项目基金营运、监督等实施统一的管理。

24、分散管理模式:是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各自建立一套保障执行机构、资金营运机构及监督机构,各保障项目之间相互独立,资金不能相互融通使用。

25、集散结合管理模式:是指将社会保障共性较强的项目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而将特殊性较强的项目单列,由统一的社会部门分散管理。

25、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是指政府部门依法行使对社会保障事务的管理与监督权力,它是确保社会保障制度良性运行的保证。

26、社会保障财务管理:社会保障财务管理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政府财政、审计部门对社会保障制度行财务上的管理与监督;二是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对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的财务运行管理与监督。

27、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依法筹集并用于保障ZYB增压燃油泵国民基本生活和增进国民福利的专项资金,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28、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内部各集团、各阶层及其成员之间进行的直接分配,它集中地体现了物质生产领域资本拥有者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权力较量及分配对立关系。

29、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基础上,再次进行的收入分配,它通常由国家主持,即以税收或其他财政收入手段,在物质生产部门初次分配最终结果的基础上,集聚财政收入,再以财政支出形式分配出去,以满足不直接参与物质生产的社会成员和社会集团,同时,也可以由企业或居民以劳务付费等方式进行收入再分配。

30、征费方式:是指政府职能部门根据有关法律强制征收并用于特定社会保障项目的筹资方式,它一般限于社会保险,即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障、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在内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均可以采取征费方式来建立专项基金。

31、自由筹资方式:即采取非固定的、灵活的方式来征集社会保障基金,它来源于公众的自愿参与。

32、预算管理:政府预内环式高粘度泵算管理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的预算管理与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管理。

33、财务监督:即政府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与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全过程都实行财务监督,确保基金的安全运行。

34、待遇给付: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最终环节,是国民社会保障权益实现的标志。

35、委托投资:即社会保障基金委托给专门的投资公司进行投资,所获得的利润按委托投资合同的规定共同分享。

36、现收现付式:亦称为非基金式或纳税式统筹分摊方式,该模式不考虑资金储备,只从当年或近两三年的社会保险收支平衡角度出发,确定一个适当的费率标准向企业与个人征收社会保险费(税),其特点是以支定收,实行初期因支出规模小而费(税)率较低,以后则会随CYB系列稠油齿轮泵着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提高,实质上体现着养老保险负担的代际转移。

37、完全积累式:也可称为基金式或总平均保险费式或预提分摊方式。

该模式是在对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如退休率、伤残率、通货膨胀率等进行宏观上的长期测算后,从追求养老保险收支的长期平衡角度出发,确定当的费率标准,将养老保险较长时期的支出总和按照比例分摊到整个期并向企业与个人征收,同时对已筹集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有效运营与管理。

38、部分积累式:亦称为部分基金式或混合式、附梯式。

尽管现收现付式与完全积累式均有着自己的特点与长处,但分别采用又都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困难。

39、社会统筹模式:是通过养老保险筹资渠道筹集到的养老保险基金全部进入社会统筹,由相关部门根据当年或一个周期内的社会需要统筹规划考虑养老保险基金的使用问题。

40、个人账户模式:是指企业、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当劳动者步入老年、失去劳北京燃烧器油泵动能力、离开劳动力市场以后,再按照个人账户积累的金额(本金+运营收入),领取养老保险金。

41、给付既定模式:是先设定养老保险金为保障一定的生活水平需要达到的替代率,以此确定养老保险金的给付标准,再结合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测算,来确定养老保险费的征缴比例。

42、缴费既定模式:是结合未来的养老负担、基金的保值增值、通货膨胀率、企业的合理负担、现行劳动力市场和工资水平等因素,经过预测,确定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比较稳定的缴费比例或标准,再根据这个缴费标准来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并完全或部分地存入劳动者的个人账户,在劳动者失去劳动能力后,以其个人账户中的金额作为养老保险金或养老保险金的一部分。

43、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是指制度的适用对象和适用人群。

44、基本养老保险:是指由政府主导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是中国首创的一种新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45、医疗保险:是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由国家、单位(雇主)和个人缴纳保险费进行筹资,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病接受了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提供医疗保险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46、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立法实施的对公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它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资金,保证人们平等渣油泵ZYB-7.5/2.0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