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在国有企业中,林场改革发展有了很大进展,国有林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我国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些年,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和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国有林场在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影响了我国生态经济的发展,因此,国有林场的改革是林业部门的重点工作。
文章首先分析了国有林场特点,其次探讨了发展经济林的意义,然后就当前国有林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最后论述了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引言林业扮演着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的双重使命,林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建设的稳定。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林业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因此,顺应时代潮流,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将生态理念融入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等诸多领域。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关乎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未来。
我国全方位综合构建生态大局,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巨大、意义非凡。
国有林场不同于其他单位和部门,其生态功能定位非常明确,在改革过程中,大部分被界定为公益事业单位,由财政全额预算管理,专门从事森林利用、培育、保护以及植树造林工作。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转型时期,国有林场存在管理不够科学、功能定位不够清晰、政策不够完善等问题,因而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1国有林场特点国有林场特点鲜明,主要体现为生产周期长、季节性明显、营林管理的连续性、病虫害或森林火灾发生的突发性,以及整个林业系统各项保障措施相互适应协调的综合性。
公益性国有林场的功能定位很明确,其特点是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使我国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稳步提升,进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当前,主要通过种苗培育、优良种质资源筛选、植树造林、施肥管理、抚育管理、森林防火、封山育林、病虫害防治、建立和管理森林公园等措施,不断实现公益林国有林场的工作目标。
我国经济林资源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13经济林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 . 结构调整取
得较 大成效 根据 国家 林业局提 出的经济林 建设 要实 行 “ 特色 化 、区域化布 局 ”的 总体构想 ,全 国 各地 正在 加大经 济林 结构调 整力度 ,大力 发展
浙 江金 华
31 0 ) 2 01
摘要: 分析 了当前我国经济林资源发展 的现状,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时
期我国经济林发展的工作思路和 目 , 标 以及实现该 目标应采取的加强弓导、 l 做好宏观指
导和科学规划,加大经济林树种 、品种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林资源的合理布局,积 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 大力发展和改造油茶等木本粮油品种 , 在大 力发展经济林 的同时、 应适度控制林业重பைடு நூலகம்生态工程区域的经济林 比例 , 加强经济林市 场体 系建设、促进经济林产 品的生产 、加工和销售协调发展等主要对策。
我 国是经济 林大 国,经济 林资源 丰 富、品
种繁多, 一些主要的经济林类型 ( 如苹果、 、 梨
枣 、板栗 、银杏 、油 桐籽 、油茶籽 、生漆 、杜 仲 、厚 朴等 )的面积和 产量 均 居世界 第一位 。
根据第 七 次全 国森林 资源 清 查结果 ,我国现 有 经济 林 总面积 3 6 5万 亩 ,占 国土 总面 积 的 01
成 为一些 贫 困 山区群众 脱贫 致富 的支 柱产 业 , 经 济 林在 促 进 我 国国 民经 济 发 展 中 发挥 着 越 来越 重要 的作用 。大力 发展经 济林 ,是全 面 推 进 我 国现 代 化 建 设 、 实现 小 康 社会 的 客 观 需
林产业作 为改善 和加强 山区、 西部地区生态环 境 建 设,保障粮食安全 ,优化人 民膳食结构 , 加 增
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经济林产业是指以经济目的种植、培育和经营的树种,主要用于产业化经营,其产品包括木材、竹材、果品、树脂等,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林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
当前,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我国经济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经济效益较低。
由于我国经济林种植主要以传统的砍伐销售为主,缺乏深加工和市场拓展,导致林农收入增长乏力。
经济林种植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如大面积的单一树种种植、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使得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逐渐凸显。
二、经济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 经济效益低下:目前我国经济林产业大多以传统的砍伐销售为主,缺乏深加工和市场拓展,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2. 生态环境问题:一些地区的经济林种植模式存在单一树种种植、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问题,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逐渐凸显。
3. 技术水平不高:我国经济林产业缺乏技术支撑,无法进行高效、规模化的种植和管理,导致产量低、品质差。
4. 市场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经济林产业的市场体系还不健全,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市场竞争力较弱。
三、对策建议1. 增加深加工环节,提高经济附加值。
加强对经济林原料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推进木材加工、果蔬加工等产业的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2. 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推动多元化的经济林种植,减少单一树种种植,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培育高产、高品质的新品种。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制定和完善经济林种植的生态环境标准,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4. 强化技术支撑,提高产业竞争力。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提高林农的种植和管理技术水平,推广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产量和品质。
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干果经济林产业是指以干果树木为主要经济作物的林木种植产业。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增加,干果经济林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
与发展的喜人形势相对应的是,这一产业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本文将探讨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干果经济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干果经济林产业现存问题1.资源短缺干果经济林产业需要大量的土地、水资源来种植和生长,而目前我国土地和水资源供给仍然有限,一些地区的土地、水资源相对较少,难以满足干果经济林产业的发展需要。
2.技术不足在干果经济林产业的生产过程中,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对种植、养护、采摘等环节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导致产量低、品质差,影响产业发展。
3.市场拓展困难目前,干果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产业链的不完善,干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存在着不少问题,导致产品销售困难。
4.环境保护问题在干果经济林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区为了追求高产高效,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品,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
二、对策探讨1.加大资源投入针对资源短缺问题,需要加大土地和水资源的投入,同时推广水资源节约利用技术和土地多样化利用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增加相关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推动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提高干果经济林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加产量和品质。
3.建立产业联盟建立干果产业联盟,整合资源、技术和市场渠道,加强干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提高产品竞争力,拓展市场空间,提高产品销售率。
4.推动绿色发展在干果经济林产业的发展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广有机种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实现绿色发展。
5.加强政策支持政府要加强对干果经济林产业的政策支持,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技术和资金支持,加大对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干果经济林产业的发展。
辽宁省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辽宁省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辽宁省地处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之一。
多年来,辽宁省林业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辽宁省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林业产业发展现状1.资源优势辽宁省林业资源面积达到了833.3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为186.4万公顷,木材蓄积量达到3.4亿立方米,各类经济林面积也较为广泛,如鲁莽草、桦木等,这些林业资源的丰富度为辽宁省林业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产业发展辽宁省林业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包括木材加工、林产品深加工、林业旅游等多个环节。
特别是木材加工产业规模较大,年产值超过数百亿元,成为了辽宁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3.问题与挑战尽管辽宁省林业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林木品种结构单一,缺乏多样性,由于长期的习惯性砍伐,导致资源的逐渐枯竭,林木更新速度较慢;林产品的深加工能力有待提升,产值较低;林业经营模式相对滞后,技术水平较低,环保意识不强等问题也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对策1.调整林木品种结构为了保持林业资源的丰富度,辽宁省可以加大对多样性林木品种的培育和引进力度,提高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推广并应用更加耐寒耐旱的新品种,提高林木的抗逆能力,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2.加强林产品深加工辽宁省可以加大对林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产值和经济效益。
可以通过开展科技攻关,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加强林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实现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3.优化林业经营模式辽宁省可以加强林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引导,推动林业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提高林业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可加大对林业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4.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辽宁省还需加大对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力度,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机制,保护好森林的生态环境。
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随着森林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环境压力的增大,经济林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当前,经济林产业已成为中国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在逐步增长中。
本文将对经济林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1、种植面积持续增长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政策的支持,我国经济林种植面积从2010年的2.88亿亩增长到2019年的3.24亿亩,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3%。
经济林种植面积的增长,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木材加工、林下种植、林下经济等。
2、经济效益逐年提升经济林产业在我国农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据统计,2019年我国经济林产业总产值已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5.9%;商品林产值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5.3%。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政策的逐步完善,经济林产业的经济效益将会逐年提升。
3、品种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林品种的不断优化,为我国经济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动力。
当前,优良的经济林品种逐渐得到广泛推广,如果树、中药材、油料、能源林等。
同时,林下种植等模式也日益普及,增加了经济林的附加值。
4、效益亟待进一步提升尽管经济林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重要,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瓶颈。
经济林的品质和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基础设施、品种研发、经济机制等方面还需要加强政策支持。
同时,还需要提高对经济林种植技术的研发、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大规模工程投资、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建设。
1、加强品种研发,优化品种结构经济林产业应加强品种研发,选育出适宜地域、适合市场需求的经济林品种,不断优化经济林的品种结构。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耐旱、抗病、适应力强等特性的研究,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市场需求。
2、强化全产业链布局,提高附加值经济林产业发展离不开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为了提高林农收益和经济林产业的附加值,应加强各环节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合作。
通过建立产地示范区、行业标准、产品认证等措施,提高经济林的品质,不断提高经济林产业的附加值。
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木材、竹材、果品等经济林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经济林产业作为我国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前景广阔,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收入、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林产业在规模、质量、技术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全面的深入改革和提高。
本文将对我国经济林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相对较小目前,我国经济林产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林产业的总产值仅占林业总产值的20%左右,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达到了50%以上。
产业规模小的问题导致了我国经济林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产业发展速度较慢。
2.产品质量不高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林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产品质量也相对较低。
特别是木材和竹材品质差异大,大部分还是以低档次为主。
果品方面,果园面积虽有所增加,但果品质量不稳定,品种单一且收购渠道不畅、价格波动大等问题依然存在,导致很多农民对果品种植不感兴趣。
3.技术水平相对低下目前,我国经济林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种植、养护、收获等环节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落后。
特别是一些传统的种植工艺在工效和效益上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经济林产业中的高新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这使得我国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对策建议1.扩大产业规模为了加快我国经济林产业的发展,需要大力扩大产业规模。
一方面,可以通过扶持政策和金融支持等手段,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加大经济林种植面积和品种。
可以通过发展大型经济林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经济林产业的整体效益。
2.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为了提高我国经济林产业的整体竞争力,需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可以通过推广新品种、新工艺,提高经济林产品的品质,增加附加值。
还可以通过技术引进、科技创新等手段,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经济林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林业产业之一,发展现状较为良好,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如技术水平不高、市场需求波动、产品附加值不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发展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市场渠道等。
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与引导力度,为经济林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关键,政策支持则是保障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展望未来,经济林产业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挑战、对策建议、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展望未来、经济发展、产业引导、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资源1. 引言1.1 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当前,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经济林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品种单一、品质不高、市场营销不畅等问题依然存在;经济林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发展不够平衡、生产效率低下等挑战也亟待解决。
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林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林产品的品质和产量,积极开展科技研发与示范推广工作;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推动经济林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经济林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我国经济林产业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当前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经济林是指为了经济利益而育种、培育、栽植、采挖、加工等活动而种植的树种。
我国经济林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总体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国经济林产业的规模相对较小。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林种植面积和产量仍然有较大差距。
经济林的品种结构不合理,导致市场供需不平衡,一些优质的经济林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下,限制了经济林产业的发展潜力。
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大,使得经济林种植者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必须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国有六万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国有六万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发布时间:2022-08-19T02:38:11.485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期作者:凌云芳[导读] 林下经济是当前发展林业经济的重要模式之一,凌云芳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六万林场广西玉林 537000摘要:林下经济是当前发展林业经济的重要模式之一,然而当前国有林场在发展林下经济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国有林场的发展。
本文在对广西国有六万林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问题等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六万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六万林场林下经济发展获得更好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对策;六万林场1引言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林木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在林冠下开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植、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相结合复合生产经营林业,通过进行科学化的种植和养殖,从而使生态保护与高效经济相互结合的一种现代林业的经营模式。
林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发展林下经济,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打造“山清水秀生态美”品牌的重要一环,对于加快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做到科学规划、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林下经济发展的统筹安排和调度。
2六万林场概况六万林场位于东经109°50′49″~109°53′39″,北纬22°33′19″~22°37′46″,主要林区坐落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六万大山山区。
北为玉林市兴业县境,东与玉林市福绵区接壤,西与浦北县交界,南与博白县毗连,南北纵距70km,东西横跨30km。
六万大山雄峙桂东南,左抚富庶的雨林盆地,右与首府遥遥相望,背靠桂中腹地,面临北部湾,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气候得天独厚,而六万林场踞于六万大山中海拔最高的腹地及主要区域。
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经济林产业是指通过经济林种植、演变、采集、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完成从自然资源向社会经济价值的转化。
目前,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科技支撑我们需要加强科技支撑,提高经济林产业的技术含量。
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可以提高经济林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促进产品差异化。
同时,在经济林的新品种培育与选育、新工艺开发与推广等方面,协调国内外专业技术力量合作,吸引市场合作、资本和人才参与,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新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经济林产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促进经济林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在经济林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过程中,我们应该发掘产业链的深层次、开放式结构优势,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实现经济林产业向绿色、生态、高端、品牌化方向发展。
同时,我们还需要深入探讨创新经济林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拓展市场的新途径,加快打造经济林品牌,加大推广力度,增强经济林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提升经济林质量与效益为了提高经济林质量和效益,我们应该加强农民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打造优质种苗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实施现代化管理,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并逐步将管理规范和标准化,不断提高经济林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四、加强节能减排与环保措施经济林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通常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排放在生态保障方面产生负面的影响。
为了减少生态系统对经济林产业的不利影响,我们应该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生产过程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采取各种经济、法律和强制措施,加强环境监管,防止污染和损害自然生态,推动经济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我国经济林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只有通过加强科技支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林质量与效益,以及加强节能减排与环保措施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推动经济林产业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经济林产业是指以经济林为主要经济作物的产业,包括经济林种植、经济林副产品的加工利用和经济林产品的销售等环节。
经济林产业具有快速生长、高效益和多功能的特点,对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我国经济林产业种植规模有限。
当前,我国经济林种植规模相对较小,种植面积有限。
对策建议是加大经济林种植面积的扩大力度,通过完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种植经济林,培育大规模的经济林种植基地,提高经济林产业的规模效益。
经济林副产品加工利用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经济林副产品的加工利用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经济林副产品仍处于初级加工阶段,无法实现高附加值利用。
对策建议是加大对经济林副产品加工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经济林副产品的附加值,推动经济林产业的升级转型。
经济林产品销售渠道有限。
当前,我国经济林产品的销售主要依靠中间商,销售渠道有限,销售价格不稳定。
对策建议是建立健全经济林产品的市场营销体系,加强经济林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拓宽销售渠道,促进经济林产品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提高经济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经济林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技术和管理问题。
当前,我国在经济林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生产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瓶颈。
对策建议是加强经济林产业技术创新和研发,培育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需求的经济林品种,提升经济林产业的抗逆能力和竞争力。
加强经济林产业的生产管理,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提高经济林产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经济林产业是指以树木、竹木、果实、植物油料等为主要生产对象,以提供原木、木材、竹材、果品、植物油料等为主要产品,以园林绿化、生态建设、防护利用等为主要服务内容的产业。
近年来,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当前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进行探讨。
一、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们对环保生态的重视,园林绿化、生态建设等需求日益增加,经济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树木、竹木、果实等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经济林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品种结构日趋丰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品质的追求,经济林产业的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不仅有各类传统的果木、竹木,还有一些新兴的品种,如金丝楠、风铃木等,这些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为经济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3.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经济林产业也在不断引进先进的种植、培育、加工技术,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加强了对病虫害的防治和生产效益。
4.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与此经济林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部分地区经济林产业生产方式滞后,产能过剩,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足;一些传统经济林产业产品供大于求,价格持续下跌,甚至出现滞销的情况。
二、对策建议1. 创新技术,提高品质。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强经济林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提高种植、养护、加工等环节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
2. 加强市场营销,拓宽销售渠道。
为了应对经济林产业产品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应加强市场开发工作,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开发国内外市场,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3. 政策扶持,推动产业发展。
政府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支持经济林产业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贷款、税收减免等金融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4. 加强合作,形成产业链。
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林业绿化的不断进步,经济林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从经济林的应用现状、经济林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为广大种植人员提供相应理论基础。
关键词:经济林生态环境建设发展趋势近年来,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为经济林的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
各地区也越来越重视经济林的应用,将此项目逐渐列为重点发展目标。
因此,应注重经济林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以推动经济林产业的健康发展。
1.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现状1.1种植结构优化程度不足经济林存在结构优化程度不足的问题,如新疆作为著名的瓜果之乡,其林果产业的发展态势迅猛,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大大推进了新疆农村的经济发展,也成为了带动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了贡献。
但由于交通的不方便、栽培模式的落后等,还需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以推动产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1.2标准化程度不足目前有的地区还存在标准化程度不足的情况,这种现象会造成部分经济林产品的产量低、商品率不高。
当地种植人员应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优势,打造更多的特色产品。
因此,要想提升标准化程度,相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应对种植人员展开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从而进一步完善经济林体系建设。
1.3防护林产业化程度不足由于历史及技术水平的局限性,部分地区存在以下问题:(1)防护林的品种单一,生物多样性少,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2)水源不充足、土壤贫瘠等因素造成防护林生长缓慢,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树木死亡,导致病虫害严重。
(3)防护林的维护工作不积极,导致其出现结构失调、稳定性降低等现象。
因此,有关部门应重视对防护林的保护,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1.4经济林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生态环境有了改善,这导致社会对经济林产品的产量、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但目前有些地区经济林的加工水平低,无法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满足不了当前的市场需求,此外,果农在处理果品时不认真,使得部分商品在销售过程中出现损坏的现象,严重降低了产品的经济价值。
浅谈国有林场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谈国有林场现状及对策建议目前,森林资源不断减少,不仅使木材和林副产品短缺,加剧了供需矛盾,而且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另一方面,森林保护环境、吸毒消尘、杀菌灭病的作用也被削弱或消失。
总之,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向人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保护森林和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保护制度是首要任务,下面本文以某林场为了展开论述。
标签:国有林场;现状;发展对策1国有林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1森林权属不清,产权关系不顺,保护开发利用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矛盾虽然我场已经完成体制改革,从原来的企事业制度变为生态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从事森林资源保护,不再是以创利为主要职责,而且目前还没有完全厘清所有林地权属,部分经济林地产权有待进一步完善[1]。
另外,从我场经营区和我县林地状况、我场森林类别划分及林地使用状况可以算出,仍然有部分商品林、经济林,森林资源利用率不高,目前仍然没有发挥到物尽其用,存在资源浪费,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物尽其用,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关系,这也是摆在我县党委、政府和林草局领导面前的问题。
1.2林业基础设施有待加强随着天保工程第二期的启动,十九大的召开,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战略高度,某国有林场改革的完成,国家、省、州上级部门在我县林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2018 年我县重建或修缮共7 个森林资源管护站,每个站还配备了 2 辆摩托车,每位护林员配备了手机进行实时监控和上级发现问题,站员之间,站与站之间,站与当地政府、林业站之间,站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保持了无障碍沟通,几乎所有管护配备电脑,管护人员的生活生产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仍有部分站台基础设施条件还有待改善。
1.3护林队伍业务素质能力亟待提高从我场人员结构可以看出,全场170 人中只有本科学历4人,全日制的只有2 人,大专人员45 人,但全日制的职工只有 4 人,在300 多个职工和长期护林员中,低文凭人员占较大比重,职工素质比较低,尤其是专业性的高素质人员更为紧缺,由于,我场在职在编岗位只有 5 个,要引进较高知识文化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更为艰难,要提高整个护林队伍素质任重道远。
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经济林产业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包括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对推动乡村振兴 、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我国经济林产业分布及规模
地域分布
我国经济林产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东南 沿海地区,其中,东北地区的落叶松、红松等经济林种植面 积较大,西南地区则以油茶、核桃等特色经济林为主。
品质。
推广先进技术
积极推广经济林栽培、管理、采摘 、加工等方面的先进技术,提高经 济林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产品 品质。
建立品质标准体系
制定和完善经济林产品品质标准, 建立品质检测和认证体系,确保产 品质量安全,提高产品竞争力。
完善产业链与提高附加值
延伸产业链条
鼓励企业向经济林产业上下游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现 状及发展对策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现状 • 经济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对策 • 未来经济林产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我国经济林产业建
01
设现状
经济林产业概述
定义与范围
经济林产业是指利用林木及其林下资源,进行经济性、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 活动,包括林木培育、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加工等多个环节。
产业链延伸:随着经济林产 业的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 ,涉及到种植、养殖、加工 、销售等多个环节,形成了 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未来发展中,我国经济林 产业应继续加强技术创新,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 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 双赢。
经济林产业发展存
品牌建设
01
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溯源的日益关注,经济林产品品牌建
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当前,经济林产业作为森林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经济林产业的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瓶颈,需要加强对其发展现状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具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1.发展成效不够明显虽然经济林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较为稳定的增长,但是其发展成效并不够明显,经济效益不如其他农业产业,同时也没有形成更为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品种结构单一由于长期以来经济林产业主要是依靠人工种植和经济林补贴,导致在品种结构上存在单一的问题。
如果不进行品种结构优化和调整,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将难以稳定。
3.生产管理不规范经济林产业的生产管理主要依靠利益驱动,缺乏规范化的科学管理,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浪费,影响了经济林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4.市场营销缺乏创新由于经济林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不强,导致市场营销方面出现了创新不足、宣传不足、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限制了经济林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策建议1.加强科技创新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推广先进的经济林种植技术,提高经济林产业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也要加强对经济林产业的科学管理和服务。
通过多方面推广多样化植物类型,并加强品种混合和品种组合,提高经济林产业的质量,建立可持续的经济林种植体系。
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经济林生产管理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理顺价值链条、加强科学管理、推进管理效率和智能化。
建立品牌和推广专业的经济林销售渠道,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并通过打造互联网+林权和其他创新推广模式,来开拓离线和线上销售市场,提高经济林产业的竞争力。
结语经济林产业发展面临很多的挑战和机遇,发展必须要建立在技术创新、优化品种结构、规范生产管理和创新市场营销等战略的基础上。
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才能够促进经济林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论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措施
时,一些 资源 短缺 问题 以及 生态破 坏 的种 种 问题 也
逐 渐 暴 露 出来 ,这 些 问题 严 重 的 制 约 了经 济 的 发
工 总数 的 1 3 . 6 %,远 低 于其 他行 业 , 更低 于发 达 国 家 同行业 3 0 %以上 的水 平 。企 业技 术 创 新 能力 弱 , 对 新技术 、新设 备 的利用 程 度差 ,科 技成 果 转化 率 低 ,科技 贡献 份额 和成 果转 化率 分别 仅 为 2 0 %,远 低 于全 国其他 行业 4 0 %的平 均水 平 。新 兴产 品和 尖 端 技术研 发 能力 与 国际水 平 相 比有很 大 的差距 ,产 业科技投入少,尚未形成长期有效的科技投入机制 。 1 . 2 - 3 生 态 问题 严 重 。在 我 国 大 力 发 展 林 业 的 同
论 我 国 赫 业 产 业 的 发 展 现 状 及 措 施
摘 要 :改 革开 放 以来 .我 国的林 区经济 为社 会
经济 的发展 做 出了重要 的 贡献 但 是 由于对 于 国有
面积 的 l 0 %,6 0 %的木材 采 自中、幼 龄 林 ,严 重 削
弱 了森 林 资源 的可 持续 能 力 。一方 面我 国森 林 资源
不足 ,另 外一 方面 ,森 林 资源 利用 率低 ,两 个方 面 的因素 严重 制约 了我 国基 础 性产 业 的发 展 ,从而 进
一
林 区的开采 及 建设 的 思想 有所 偏 差使 得我 国的林 区 资 源的 消耗过 度 ,严重 影响 了我 国林 业 的可持 续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现状、发展战略和对策
一、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
经济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五大林种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得最好的林种。
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类型多样, 自然条件复杂, 经济林资源丰富。
据专家研究统计, 我国已拥有各种经济林木近1000种, 其中大面积主栽的树种约60 个。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 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而且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繁荣城乡市场、优化食物结构、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的社会稳定等方面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 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1.面积、产量、产值快速增长。
据统计, 近10 年来, 我国经济林生产面积快速增长, 年均新增经济林面积2000 万亩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3 年底, 全国经济林总面积已达4.3 亿多亩, 年总产量8800 多万吨, 总产值1640 多亿元, 分别比“八五”期末增长了30%、97%和96%。
2.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名特优新品种、名牌产品数量快速增加。
近几年来, 仅由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基地”共300 多个。
目前, 全国已呈现出大路水果比重下降,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 特别是干果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名特优新品种面积已占经济林总面积的18.3%, 北方地区的设施栽培面积也迅速扩大,北京大城市近郊区的精品观光采摘园数量
快速增多。
同时, 各地通过实施名牌战略, 各类名牌产品不断涌现, 如河北鸭梨、平谷大桃、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京东板栗等一大批产品已享誉海内外。
3.加工、贮藏保鲜能力不断增强,经贸活动频繁, 市场愈趋繁荣。
目前, 全国经济林产品加工企业1万多个, 年加工能力达750 多万吨, 平均加工率为11%; 贮藏保鲜企业达10万个, 年贮藏保鲜能力达920 多万吨,平均贮藏保鲜率为13.5%; 经济林产品流通市场近万个。
近几年来, 一些重点主产县又新建、扩建了一批专业果品批发市场或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全国已建成一大批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大型龙头企业。
一些经济林主产区, 每年都要举办以当地经济林产品为主题的各种全国性经贸活动, 有效地促进了经济林产品的流通。
4.社会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 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
由于经济林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最好的林种, 通过发展经济林,既能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强县富民, 又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近年来, 中央9 号文件和1 号文件的相继出台, 为社会各界投资发展经济林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广大群众发展经济林的积极性持续空前高涨,目前, 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外资企业和广大农民群众纷纷投工投劳, 集资建基地、办企业, 开发经济林产业, 积极性持续不减、空前高涨。
二、经济林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 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率低。
主要表现为,在全国经济林总面积中, 低产、低质和低效经济林面
积、大路水果面积占总面积的50%以上; 名特优新经济林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8%, 其中西部地区仅为14%,西南地区仅为8%。
目前, 全国经济林呈现出低效林多、高效林少, 大路品种多, 名特优新品种、加工品种和错季型水果品种少的状况。
2.生产管理粗放, 产品单产和优质果品率低。
主要表现为,生产管理没有严格按标准化要求进行, 重造轻管, 单产低而不稳。
如全国板栗平均亩产仅25 公斤, 为美国、伊朗的1 /8。
一些主产区控制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严, 使一些经济林果品的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 品质下降, 出口受阻。
目前, 我国优质果品率不到果品总量的10%, 达到出口标准的高档果品不足总产量的5%,而欧美发达国家优质果品率达到70%左右, 达到出口标准的高档果品占总产量的50%左右。
3.产业化程度低, 二、三产业滞后,综合效益不高。
主要表现为, 生产偏重于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经营, 组织化程度低, 社会化、信息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产后商品化处理率低, 贮藏保鲜和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 技术设备落后,精深加工产品少、附加值低。
目前, 我国经济林产品加工率为11%, 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加工率已达到50%左右。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既有行业宏观管理体制和机制不顺、政出多门、总体投入不足的原因, 也是一些地方行政领导片面追求政绩、盲目扩大生产面积、一哄而上的产物。
三、今后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今后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 以市场为导向, 以结
构调整为主线, 以农民增收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 以科技创新为手段, 以产后商品化处理、贮藏保鲜、加工和市场流通为重点, 强化标准化生产管理, 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努力实现新时期我国经济林产业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至2010 年, 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的规划总目标是, 经济林总面积稳步发展到3700 万公顷左右, 总产量1.8亿吨以上, 产品贮藏保鲜量和加工量分别占经济林产品总量30%和20%以上, 原产品产值达3500 亿元以上, 相关产业增加值达1400 亿元。
经济林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例有较大提高,基本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林产业化新格局。
为此, 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通过优化生产布局, 积极调整树种、品种结构, 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品种, 加大低产、低质和低效经济林改造力度, 调减大路品种面积, 调整早中晚熟品种比例, 实现四季周年供应。
同时, 大幅度增加经济林二、三产业比重, 积极培植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产品保鲜、加工、流通型的龙头企业,提高经济林产业化经营的程度、规模和成效。
第二, 加大品种更新改良和新技术推广力度。
大力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的新品种的研究和开发推广力度。
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有特色、有规模的经济林优良种苗基地和新品种生产示范基地。
加强对现有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和应用工作, 充分发挥科研院校的技术专家优势, 调动科技人员参与经济林建设的积极性。
第三, 严格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
适应国际市场无公害产品的需要, 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关经济林生产的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包括包装标准)、检测标准等, 严格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 加强检查督促, 规范生产和管理行为; 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体系, 加强质量管理, 实现经济林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接轨。
第四, 培植龙头企业, 加快实施龙头带动战略。
按照扶优扶强、突出重点的原则, 坚持多种类型和所有制并举,改、扩、建相结合, 在相对集中的主产区发展一大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贮藏保鲜、加工、流通型龙头企业, 加快实施龙头带动战略, 提高产业化建设水平。
第五, 开展认证工作, 实施创名牌战略。
通过强化名牌意识, 加强产品和企业认证工作、商标注册和科学评选活动, 如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安全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原产地域产品认证等, 积极举办各种全国性节会活动, 扩大对外宣传, 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生产基地、知名产品、知名企业、知名市场, 全方位地推动我国经济林产业化发展。
第六, 放手发展社会中介服务组织, 加强技术信息服务。
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跨行业和所有制的各类社会化中介服务组织, 积极引导经济林主产区率先成立经济林协会、产销协会、研究会、联谊会等行业中介组织, 规范行业竞争行为, 协调产、供、销各个环节。
各类中介组织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及时开展多种形式的优质服务活动, 定期举办新技术培训, 开展市场调研, 发布供求信息, 组织举办展览会、交易会等活动, 努力为经济林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者
提供优质技术信息服务。
第七, 不断完善政策机制, 吸引各种投资和经营主体进入经济林建设领域。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认真落实“谁造谁有、谁投资谁收益”等林业政策, 不断探索多样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 推行拍卖“四荒”使用权、租赁经营、入股合作、自愿有偿转让等形式,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经济林开发; 鼓励企事业单位、私营业主等各种形式的经济组织和个人打破地域、行业界限, 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 加速土地、资金、技术、劳力等生产要素向经济林产业的合理流动, 共同投资开发经济林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