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再婚是心理需求

合集下载

老年女人再婚范文

老年女人再婚范文

老年女人再婚范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再婚已经不再是一个稀奇的现象。

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中,再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老年女人再婚,不仅是一种个人选择,更是对自己幸福的追求和对生活的重新定义。

本文将通过几个真实的案例,探讨老年女人再婚的原因、影响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杨阿姨。

她今年已经六十岁了,是一位退休教师。

杨阿姨的丈夫在五年前因病去世,留下了她一个人独自生活。

起初,杨阿姨感到非常孤独和无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并决定再婚。

她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同样失去伴侣的老人,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决定走进婚姻的殿堂。

对于杨阿姨来说,再婚给了她一个新的开始,让她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幸福感。

像杨阿姨这样的老年女人再婚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再婚可以填补亲情的空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往往会面临亲人的离世,子女的独立等问题。

再婚可以让他们重新获得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陪伴。

其次,再婚可以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年龄越大,人们对于情感的需求就越强烈。

再婚可以让他们重新体验爱情和婚姻带来的幸福感。

最后,再婚可以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和保障。

老年人往往面临退休金不足以维持生活的问题,再婚可以让他们共同分担经济压力,过上更加安稳的生活。

然而,老年女人再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惑。

首先,社会对于老年人再婚的观念尚未完全改变。

有些人认为再婚是不道德的,会对家庭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问题也是再婚的一大障碍。

年龄增长带来的身体衰退和疾病,可能会影响到再婚后的生活品质和家庭关系。

最后,老年人再婚也面临着与子女的矛盾和冲突。

子女往往会对父母再婚的决定表示不满和反对,这会给老年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尽管再婚存在各种各样的挑战,但它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对于个人来说,再婚可以给老年人带来新的生活动力和幸福感。

他们可以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老年人心理需求问题与对策

老年人心理需求问题与对策

老年人心理需求问题与对策摘要:老年人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其心理需求问题以及尤其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要找准老年人心理需求问题与成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切实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让老年人安度晚年。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需求;问题;对策一、老年人心理需求问题与成因一是家庭方面的因素。

首先,家庭不和睦。

千好万好不如家庭的和睦好,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建设和谐的家庭是关键。

现在很多家庭,子女都想自己独立空间生活,加上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的不同等影响,存在着不愿意与老人同住和沟通交流的问题,有些甚至“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让老人感觉内心很“憋屈”。

再有,不孝敬老人、婆媳关系不和也是一种常见问题。

其次,子女忽视照顾。

在现实生活中,子女常常以事业忙、工作累为理由,忽视与父母的沟通交流,甚至对父母不闻不问,有些认为只要让父母吃好、住好就行。

其实,对老年人来说,比起物质生活,子女的关心问候也颇为重要,尤其是物质生活满足后,老人更渴望得到子女的心理慰藉。

第三,丧偶或离异。

特别是老年丧偶让老人一时难以适应和接受朝夕相伴亲人离去的现实,常常陷于无比的孤独空虚、寂寞难熬的状态中。

离异的老人随着身体的每况愈下,越来越渴望身边有个老伴贴身关照,但往往碍于面子、考虑孩子想法或者经济原因等选择放弃找老伴的念头,常常使自己处于抑郁、恐慌之中。

二是社会方面的因素。

首先,空巢家庭的大量涌向。

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才流动自由,城里许多子女离开父母所在城市工作,形成了庞大的空巢家庭队伍。

有学者认为,在今天社会,很大一部分老年人的心理缺乏的原因是由于空巢家庭的存在。

就我们胜利油田社区来说,很多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后,都非常担心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问题,特别是一些年龄大的老同志,怕万一有闪失无人救援等等,有些老同志出现了孤独、烦躁、焦虑等情绪,影响了正常生活。

其次,社会性孤独问题。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韦斯将老年人的孤独分为情感性孤独和社会性孤独两类。

老年人“再婚”的利与弊

老年人“再婚”的利与弊

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家庭关系更和谐
再婚可以带来新的家庭成员,有助于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形成 更加和谐的家庭关系。
减轻社会负担
老年人再婚可以减轻社会和子女的经济负担,因为再婚老人可以共同承担生 活费用和照顾责任,从而减轻了社会的经济压力。
04
老年人再婚的弊端
引发家庭财产纠纷
财产分割问题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认知水平
增强老年人对再婚的认知
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再婚对老年 人的意义和作用,消除老年人的传统观念和思想顾虑。
增进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
向老年人家庭成员宣传再婚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帮助他们 了解再婚老年人的心理和生活需求,促进家庭和谐。
提供专业婚前咨询和婚后服务,帮助老年人解决实际问题
家庭压力
一些老年人的子女不在身边或者无法照顾他们 ,再婚可以减轻子女的担忧,也让老年人得到 照顾。
互相照顾
再婚可以找到一个伴侣互相照顾,特别是在生 病或者需要照顾的时候,有人可以依靠。
老年人再婚的常见问题
子女反对
一些老年人的子女对再婚持反对态 度,认为这样会对家庭财产和自己 的生活造成影响。
财产纠纷
再婚动机不纯
部分老年人再婚动机可能存在不纯,如寻求经济保障或生活 照顾等,这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和冲突。
对原有家庭成员的影响
对子女的情感影响
再婚可能会影响老年人与子女的情感关系,如造成亲子关系的疏离、继子女 关系的复杂性等。
对原有配偶的影响
再婚可能会对原有配偶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情感困扰,影响夫妻关系的和 谐。
促进身体健康
有伴侣的老年人更容易得到照顾和支持,同时也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有 利于保持身体健康。

老年人再婚,还是同居?

老年人再婚,还是同居?

⽼年⼈再婚,还是同居?2019-05-13个案回放:邻居家新搬来⼀对⽼年夫妻丁⼤爷丁奶奶,平时⽼两⼝你扶我携,恩爱有加,但俩⼈的⼦⼥很少出现,偶尔出现也是来去匆匆。

⽼⼈和⼦⼥之间并不像⼀般⽗母与⼦⼥那样亲密。

时间⼀久,⼤家才知道原来⽼两⼝是再婚⽼⼈,⽬前还没有登记结婚,在法律上属于同居关系。

谈起这件事来,⽼⼈⼀脸的⽆奈。

俗话说“少年夫妻⽼来伴”,中国已经步⼊⽼年型社会,根据北京市第五次⼈⼝普查数据的显⽰,截⽌2000年底,北京市⼈⼝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6.7岁,其中男性为74.9岁,⼥性为78.6岁。

⽼年丧偶⽐例达到23.4%,未婚和离婚⼈⼝⽐例均为1%左右。

按照寇尔-德曼区域模型⽣命表西区模式的推算,北京市60岁的⽼年⼈平均还能存活20年左右的时间。

⽼年⼈丧偶之后漫长的岁⽉如何度过,⽼年⼈的再婚问题成为社会⽇益突显的焦点。

⼼理分析:⽼年⼈再婚障碍⼀、传统观念的束缚阻碍⽼年⼈再婚往往源于社会舆论和周围亲友的态度。

由于中国的传统观念,⽼年⼈再婚被认为是⽼不正经,⽽从⼀⽽终的观念也根深于某些⼈的⼼中。

虽然现在社会对于⽼年⼈再婚的观念宽松了许多,但仍有些⼈不理解⽼年⼈再婚需求。

北京市第五次⼈⼝普查数据显⽰:50%的⽼年⼈认为再婚的阻⼒是由于⽼年⼈⾃⾝受传统观念的束缚,47.9%的中青年⼈也认为⽼年⼈再婚的阻碍来⾃于⽼年⼈的传统观念。

不难看出,中青年⼈与⽼年⼈对于⽼年⼈再婚阻⼒的看法是⼀致的。

⽼年⼈再婚的主要阻⼒来⾃于⽼年⼈⾃⾝。

因此,⽼年⼈能否迈出再婚的第⼀步⾸先要靠⽼年⼈转变传统观念。

影响⽼年⼈再婚的原因还在于再婚⽼年⼈⾃⾝的负疚⼼理。

负疚⼼理来⾃对故去⽼伴的怀念和过去的承诺,认为再婚就是对不起故去的⽼伴和孩⼦。

⼆、错误的择偶观有的⽼年⼈再婚不以感情为基础,忽视情爱和的需求,⽽是出于⾃私的、功利的⽬的,认为再婚就是找个保姆。

这样的婚姻缺乏感情的基础,没有相互尊重的态度,没有充分的沟通,没有共同的语⾔,也不想逐渐适应新的⽣活。

从社会支持网络角度浅谈我国老年人再婚问题

从社会支持网络角度浅谈我国老年人再婚问题

从社会支持网络角度浅谈我国老年人再婚问题作者:陈枝英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第20期摘要当前老年人再婚问题成为今天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社会支持网络角度出发,对我国老年人再婚问题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社会支持老年人再婚问题中图分类号:D923.9 文献标识码:A1当前我国老年人的再婚问题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

老年人口的增长给我国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老年人再婚问题已经成为今天社会备受关注和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难题。

婚姻生活是影响老年人生活幸福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老年人安度晚年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老年夫妻之间互相依扶、相濡以沫的感情,是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撑,很多老年人因为不能承受失去伴侣的痛苦,心灰意冷,有的甚至产生适应性障碍。

那些形单影孤的老人们迫切需要另一位伴侣的抚慰。

然而,老年人丧偶再婚却并非一帆风顺,老年人再婚,在社会上还遇到不少阻碍。

有不少人认为:独身老人不愁吃不愁穿,为什么还要结婚呢?人们往往忽略,老年人的再婚不仅是生理上的需要,也是心理上的需求。

老年人虽然对再婚有很大的需求,但是其具体的实践形式确是千差万别的,有些光明正大地领证结婚,有些碍于各种阻碍不敢明确表态,他们不能正式登记再婚,而是以不婚而居、搭伴养老、走婚等方式结合在一起。

这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问题,是老年人再婚问题中各种矛盾的一个聚焦点,或者说是一个妥协的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马金认为,老年人再婚有其社会必要性。

他在《浅析我国丧偶老人再婚问题》一文中指出,由于性别差异及老龄化,社会孤寡老人增加,老年人顺利再婚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一个表现。

老年人再婚,是老年人口自我保障,减轻子女经济负担,解决老年人孤独感的有效途径。

2社会支持网络在社会支持网络引进我国以前,我国学者就用自己的理论表达了社会支持所要表达的内容。

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认为中国社会关系的格局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进水里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老年人婚恋观的问题

老年人婚恋观的问题
3. 加强家庭教育:向老年人的子女提供关于尊重父母意愿、不给父母过多婚姻压力的家 庭教育,减少老年人因为子女期望而做出不适合自己的婚姻选择
4. 组织社交活动和交友机会:我们可以组织老年人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例如聚餐、旅行 、兴趣小组等,为他们提供结识朋友和拓展社交圈的机会。在活动中,我们可以促进老年 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帮助他们建立新的友谊和感情关系
老年人群体概况
老年人婚恋观的问题
老年人的婚恋观
老年人婚恋观的问题
老年人的婚恋观是什么 老年婚恋观是老年人对于婚姻和恋爱的看法和态度。对老年人的择偶行为、婚姻生活起着 导向作用,影响其发展与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无配偶的达35%,其中有再婚意愿的达37.6%,真正再婚的只有 6.9%;其中70%-80%再婚老年人以离婚而告终。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 80%的丧偶老 人有再婚愿望,其中进行婚姻登记的不足一成,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选择"隐婚"即不登记结 婚,却像夫妻一样生活 再婚情况并不乐观的原因是老年人相亲到结婚有着诸多的困难 老年人的个体特征(如年龄、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健康状况、户籍等)、婚姻观念 、家庭代际关系、经济状况、社会关系网络等都会影响老年人对再婚的态度和决策
老年人婚恋观的问题
老年人婚恋观的问题
以正常个体生理学上 和解剖学上的发育状 况为标准确定的年龄
在60岁以上的人, 其机体内各脏器组 织的活动以呈现老 化,并逐渐衰竭, 因此被称为"老年人 "
老年人婚恋观的问题
老年人群体概况
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程度与功能确定的个体 年龄 60岁以上的被认为是老年人,它反映出一个 人在经历了漫长的人生中其主观感受方面的 老化程度
老年人婚恋观的 问题
-

中国农村单身老人再婚养老模式初探

中国农村单身老人再婚养老模式初探

中国农村地区。 相对于城市单身老人而言 , 中国农村单身老人产 为夫妻关 系而老人又成为单身 ,家庭 自我意识将不可避免地将 生的原 因首先是丧偶 , 其次是子女 、 老伴进城工作 。 除此之外 , 离 老人置之一旁 , 时, 此 老人 的精神需求何谈满足 。 异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 的因素 。 2集体养老 : . 道德底线 和农村不 发达 的社 区运营机制 满足
二、 问题提出的 背景
不了单身老人的精神需求 。 首先 , 集体养老的效果主要看供养者的道德水平 。 靠道德水 平满足农村单身老人的精神需求 , 这要打个问号。其次 , 中国农 村社区运营机制 尚未成型 , 娱乐设施更是极度匮乏 。 农村单身老
( ) 一 农村单身老人数量和 问题 不断增 多 聊天 , 社会团体除了能为老年人进行 医疗等物质 20 0 0年人 口普查表 明 ,中国 6 5岁及 以上老年人 占总人 口 人至多是 串门、 很难组织精神健康方面的正式 的娱乐活动 。 这会使得他 的 75 农村人 口的该 比重为 73 %t 总体上 , .%, . 3 5 1 。 中国已经进入老 服务外 , 们心理更加脆弱 , 精神卫生问题更 为严重1 8 1 。 年型 社 会 。 3社会养老 : . 二元结构 可能 出现 在对农村 单身老人 的精神 资料表 明, 中国农 村单身老人的数量成增长趋势 。据 20 05 年对天津市宝坻 区 2 个 乡镇 的调查显示 , 身独 居老人 和只有 供养 中。 2 单 首先 ,中国城乡保障制度的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地 一直未 两个老人留守的家庭 占到被调查总数的 4 % 5 。在重庆市的 4 0 0 多万 6 0岁以上老人 中 ,8 11万为空巢老人 ,占全市老年人 口的 建立起 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 在操作该种养老方式进入农 村单身老人精神慰藉领域 时 ,将不 可避免地 出现二元结构 。其 4 .%, 中的单身老人( 3 7 其 包含城 市老人 ) 达到了 3 万 1 。 有资料显示 , 社会福利机构 高昂的费用 、 不尽如人 意的设 施 另据资料表 明, 中国农村老人独居率达 7 %以上 , 0 农村经济 次 ,

提高再婚成功率有何“诀窍”

提高再婚成功率有何“诀窍”

40益 寿晚霞馨语2019.04吴 敏这天,66岁的刘大爷心事重重来到心理诊所。

据他自诉,老伴儿去世多年后,经邻居介绍,他又找了一个新的老伴儿。

可是刚刚在一起生活了不到3个月,他们就掰了。

原因是,新老伴儿的儿子做生意赔钱了,她让刘大爷拿出5万元帮助渡难关,遭到刘大爷和子女的反对。

她生气了,说:“我这样‘一枝花’插在你们家,当初还不是看你有钱能帮助我们啊!不给钱是吧?走人!”这段脆弱的“黄昏恋”的不欢而散,刘大爷既惋惜,又抱怨,还有些“想不通”。

社会心理学认为,“成双性”是人的自然本性,寻找配偶是人的重要的心理需求。

老年人的再婚,有助于发展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可以满足相互倾听的需要,解除孤独、寂寞感,尽快消除丧偶留下的阴影,促使精神振作起来,有益于身心健康。

再婚使老年人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心理上相互沟通,精神上相互慰藉,会使得心理平衡而放松。

再婚成功,需要懂得婚姻。

不能忽视了三个要素:一是要有正确的再婚动机,如果单纯考虑经勇于大胆尝试,亲身实践,追求活得高质量,活得不落伍,活得萌萌哒,活得倍儿精彩,不给人生留遗憾,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

想想看,这样的人还有什么消极链条的束缚与捆绑吗?即使年逾古稀,依然感觉不到垂暮之年是什么滋味。

我们够不上智者,不可能悟透全部人生哲学;我们也不是所谓的禅者,不可能释然尘世的一切;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踏着生活的复杂,拾捡幸福的琐碎,踢走日常的烦恼,扑向明天的美好。

没有了年龄的界限,只有盈满胸间的气魄与力量,只有一路的曼妙风景与鸟语花香的陪伴。

这样的人尽管阅尽世事,饱经风霜,但依然会带着自己硬骨头的品格,高雅的情调,欣赏的目光,学习的态度,且行且快乐着。

世界如此美好,前程如此锦绣,为什么不大大方方、痛痛快快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呢?只要不放弃,只要有信心,只要肯努力,永远都没有太晚的开始。

活着并快乐着,方握幸福之匙。

只要心不老,人怎么会变老呢? 编辑:若愚 w oxingzh ai123@163.com提高再婚成功率有何“诀窍”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41晚霞馨语益 寿2019.04济、住房、家务,就有失偏颇,本末倒置了。

老年心理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老年心理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老年心理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老年人感知觉出现退行性变化()[单项选择题]*A正确VB错误2、老年人对时间的知觉会变快()[单项选择题]*A正确B错误V3、老年人对外界刺激反响的敏锐度下降()[单项选择题]*A正确VB错误4、老年人听男声比听女声困难()[单项选择题]*A正确B错误V5、老年人对煤气泄漏知觉较迟钝是因为视觉下降。

()[单项选择题]A正确B错误V6、老年人容易烫伤是因为温度敏感性降低()[单项选择题]*A正确VB错误A无目的地走来走去VB骂人VC乱拿别人的东西VD重复奇怪的动作VE抱怨和不断地要求帮助V25.以下内容哪些属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问题()[多项选择题]*A忘了为什么要洗澡VB在墙角、床边随地大小便”C忘了刚刚才吃过东西VD忘了如何穿衣服VE睡眠紊乱V三、填空题1.()是由于伴侣离世而表现出的一种社会功能降低的现象。

[填空题]*(答案:居丧综合征)2.丧偶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一般要经历震惊、情绪波动、孤独感产生、()和宽慰五个阶段。

[填空题]*(答案:绝望)3.从心理学角度看,()的心理变化要经过纠纷、戒备、裂痕、破裂四个阶段。

[填空题]*(答案:离婚老人)4.从准备退休到退休适应经过退休前期、(I醒悟期、重新定位期、稳定期五个阶段。

[填空题]*(答案:蜜月期)5.()是指有意识、自愿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填空题]*(答案:自杀)测验1.老年夫妻的"宽容"或"包容",既指容人之长,也指容人之短,其中,容人之短更为重要。

()[单选题]*A对VB错2.嫉妒猜忌是破坏夫妻感情的无形杀手。

()[单项选择题]*A对B错V3.丧偶后,近一半的老年人可能会发生严重抑郁。

()[单项选择题]*A对B错V4.男性老年人的丧偶率高于女性老年人。

()[单项选择题]*A对B错V5."搭伴养老"合情、合理、合法。

()[单项选择题]*A对B错V6.退休是人生的一个新阶段,一种新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

7-老年人的婚姻与性心理

7-老年人的婚姻与性心理

(一)丧偶的心理应激反应和 社会支持的性别差异
1、老年人丧偶以后常见的应激反应: ①急性应激反应 ②创伤后应激反应 ③适应障碍
2、丧偶后的心理变化阶段 震惊、麻木 思念和痛心疾首 愤怒、戒 备心增强 混乱无绪
3、应对方式理论 ①情绪中心应对: ②问题中心应对
4、社会支持差异:男性高于女性
2 (1)纽卡斯尔抑郁诊断表, 神经症性抑 郁得分在 5 分以下。 (2)利用 MMPI、 EPQ 量表均可发现性格 缺陷。
(3)依据 CCMP—2(中国精神疾病分类 与诊断标准) 诊断。
五、
1 (1) 心因性障碍的预防。 (2) 人格障碍的预防。 一是注意早期健全人格的养成。 二是注重家庭环境营造。
乎完全失去兴趣或不能从通常的活动和 娱乐中产生兴趣为特点。表现为持久的 心境恶劣, 并伴有焦虑、 躯体不适和 睡眠障碍, 一般生活不受严重影响。
二、 老年抑郁症的致病因素
1
理化和生理因素
(1) 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
(2) 遗传因素。
(3) 伤残性疾病。
2
3
三、 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1 (1) 情感障碍。 (2) 思维障碍。 (3) 认知功能减退。 (4) 意志和行为障碍。 2 有情感症状向躯体症状转化的倾向
生意外。
(3)在日 常生活中应避免与其发生争执, 遇有矛盾则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3 (1) 认知疗法。 (2) 社交程序法。 (3) 运动疗法。
(四)空巢老人-心理应对 (1)认知疗法 (2)行为疗法 (3)婚姻疗法 (4)生活疗法
(五)家庭空巢综合征 1.主要表现 (1)情绪方面:失落感与成就感交织。 (2)认识方面:自责倾向,埋怨子女的倾 向。 (3)行为方面:生活规律短时间紊乱。

老年人“再婚”的利与弊

老年人“再婚”的利与弊

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再 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健 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以全面 了解老年人再婚的影响和意义 。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老年人再婚 现象可能存在差异,未来的研 究可以探讨文化因素对老年人 再婚的影响,以及不同文化背 景下的应对策略。
THANKS
感谢观看
财产分配问题
01
02
03
财产分配不公
老年人再婚后,由于婚前 财产分配不均,可能导致 婚后出现矛盾,甚至影响 夫妻感情。
子女反对
老年人再婚后,子女可能 担心父母的财产分配问题 ,从而反对再婚,给家庭 带来不和谐。
赡养问题
再婚后,赡养双方老人的 问题可能引发纠纷,给夫 妻和子女带来不必要的困 扰。
家庭关系问题
前任家庭成员关系难处理
老年人再婚后,与前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可能变得复杂,难以 处理。
与子女关系紧张
由于再婚,部分子女可能对新的家庭成员产生排斥,导致家庭关系 紧张。
家庭地位问题
再婚后,双方家庭地位可能不平等,导致夫妻之间出现矛盾。
社会认可度问题
社会观念束缚
在某些社会观念下,老年 人再婚可能被视为“不光 彩”的行为,受到歧视和 排斥。
1 2 3
缺乏深入的社会调查
目前关于老年人再婚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系 统的社会调查和数据支持,这使得对老年人再婚 现象的理解存在不足。
缺乏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的研究
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律和医学方面,缺乏心 理学和社会学角度的研究,无法全面揭示老年人 再婚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缺乏比较研究
目前的研究缺乏对再婚老年人与未再婚老年人的 比较研究,无法明确老年人再婚对生活质量、心 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提高社会对老年人再婚的认可度

重视社区老人心理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

重视社区老人心理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

重视社区老人心理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摘要】社区老人心理需求的满足,对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社区心理需求人文关怀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046-02随着我国医疗保健的不断完善,人的寿命逐渐延长,使社区老年人在具有身体健康的同时,还拥有正常的心理,已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精湛的医疗技术,解除患者的病痛,同时还要高度的重视社区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提高其生活质量。

1 社区老年人的特点1.1生理特点(1)记忆力下降功能衰退年龄的增长,老人记忆力会出现减退,主要表现在经常忘记自己存放东西的位置,拿东忘西,近期记忆减退明显。

有的老年人出现了视力下降,玻璃体浑浊视物不清,听力、味觉、嗅觉也有相应的减退。

(2)智力变化机体机能锐减很多的老年人自觉反应迟钝,对于非常熟悉的动作也感觉力不从心,缺少了原有的耐力,常常表现在行动迟缓,认知能力下降。

(3)情绪改变和性情的逆转部分老人,退休后常常会出现情绪低落,有一种被人遗忘的感觉,不能似从前实现自我价值,继而出现了自卑抑郁的心理,导致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变得多愁善感,疑心重孤独感、自控力下降,脾气变得暴躁、易怒、失眠等。

(4)性格改变,由于角色的改变,使得老人产生一种失落感,有的性格发生变化,原本干练果断的人,变得小心谨慎,忧犹寡断,唯恐出错。

更有甚者,衣冠楚楚的人变得不修边幅,懒惰邋遢,啰嗦多言,思维退化,似儿童性格。

(5)胆小多疑畏惧疾病此类老人精神处于紧张状态,担心生病,生病后是否可以治愈,常常触景生情,疑心自己也会患上朋友同事等熟悉的人所患疾病。

这些老人常伴有神经质,误把正常的生理功能减退,当做疾病处理,甚者误认为子女不孝,忽视老人的病情,徒增不必要的烦恼。

另种老人平素身体健康,不做定期的体检,当身体出现病症时,矢口否认,认为是自己衰老的表现,怕被儿女因病嫌弃,贻误治疗的良好时机,造成遗憾。

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再婚问题分析

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再婚问题分析

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再婚问题分析作者:张强来源:《人生与伴侣·综合版》2023年第10期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老年人的再婚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

相比于青年人,老年人的再婚问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的思想情绪更容易波动,在生活方面往往也需要更多照顾。

但子女在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等多重压力之下对于老年人的照顾会明显减少,而再婚配偶则能承担更多相互照料、相互扶持的责任。

除此之外,城乡差距拉大、父母与子女之间思想观念的差异也让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社会问题逐渐凸显。

在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再婚能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提高其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老年人再婚是法律所赋予其的一项基本权利。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针对老年人制定了比较完善系统的法律法规,保障老年人的再婚权利是尊重人权、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老年人有效养老的重要举措。

(一)减轻我国养老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加快,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这给我国的养老行业带来了诸多压力。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能通过养老院、社区服务组织来养老,而支持老年人再婚则成了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促进家庭和谐、减轻我国养老压力的有效方式。

一方面,随着社会压力不断加大,子女会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父母的晚年生活,两代人之间的思想观念也导致老龄化服务与成年子女分开居住的情况较为普遍,子女没有过多关注独居老人的情感状况,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另一方面,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情感状况需要受到更多的关注,有配偶的照顾更能够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能够有效减缓我国社会的养老压力。

据《贵阳晚报》报道,上海一78岁独居老伯在家中死亡多日,发出恶臭才被邻居发现。

独居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愈发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二)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在家庭中的角色也逐渐被边缘化,老年人的精神和生活上都受到了一定的压力。

情境一-老年心理服务迫切需求

情境一-老年心理服务迫切需求

学习目标
• 了解目前我国老龄人口的分布情况。 • 了解老年人心理服务的必要性。
核心内容
• 了解我国现在有多少老年人口。 • 掌握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 了解我国对老年心理重视的加强。 • 了解老年心理学发展简史及老年人心理健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
子情境一 我国当前老龄化的严峻形势
PART
01
引导案例
5、高龄化与丰富的劳动力并存
• 目前,我国人日高龄化趋势日益严峻。与此同时 ,我国也拥有丰富的年轻劳动力资源。我国当前 15~59岁的人口(青年期和中年期)为9.2亿,比第 五次人口普查时的8.25亿增加下近1亿。因此在一 段相当长时间之内,劳动力的供应还是非常充裕 的,这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与世界上其他国 家最大的区别。
三、后续思考
• (1)列表比较儿童、青少年、中年人及老 年人几大群体的心理需求的异同点,并加 以简单分析。
• (2)在当前物质文化条件之下,老年群体 基本心理需求所得到满足的现状如何,有 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各有哪些?
子情境三 我国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视增强
PART
01
引导案例
一、现实情境
• 引导案例: • “常回家看看”入法更要入心 • 参与式学习 • 互动讨论话题1:你对上述新闻有什么看法
• 2005年老年人口总量迅速增长过亿,达到1.0045 亿,与2000年相比,增长速度平均每年高达2.8%
1.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快
•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唯一超过1亿的国家。 • 到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达1.7765亿
。 • 2014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个亿, • 到2025年将达到3个亿, • 到2050年数目将增加到4个亿的顶峰。 • 21世纪上半叶,我国老年人口平均增长率将超过2.3%

老年人再婚现象及对策分析探究

老年人再婚现象及对策分析探究

老年人再婚现象及对策分析探究作者:冷方圆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3年第12期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口寿命的延长以及老年丧偶导致老年独居现象增多,老年再婚群体扩大,老年人的系列问题日趋凸显出来。

老年人再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老年人的婚姻也展现出了多样化的形式,在当前社会逐渐形成了多种老年婚姻形式——不婚而居的搭伴养老,代际婚姻。

文章主要针对目前我国老年人再婚的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当前的老年再婚模式并探究,总结出制约我国老年人再婚的各种因素,提出老年人再婚的对策。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独居老年人;再婚;不婚而居;代际婚姻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12-0073-03一、引言随着人口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人培养了年轻人,在承上启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和难以估量的牺牲。

因此,在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关怀老年人,探讨老年再婚的影响因素、探究老年人走婚现象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相关问题界定(一)关于老年人的界定老年人是指达到或者超过老年年龄的人。

目前国际通用的老年年龄起点是65岁或60岁。

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尽管迅速增长,但仍比发达国家一般水平低5岁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60周岁作为老年人口的起点。

(二)老龄化的界定1.个体老龄化。

个体老龄化是指个人年龄的增长变化,这一过程从人的出生那一刻起,人从童年、青年、中年到老年的生命过程就是个体的老化过程。

个体的老化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

2.整个人口群体的老龄化。

整个人口的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的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群体的老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逆转的。

现在在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是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为其指标体系。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现象。

关注老年人的黄昏恋

关注老年人的黄昏恋

M 0de n Cl nc S e e r
维普资讯
心埋健 心理健 康
对 老年 人 照 顾 不 到 ,如 老 年 人再 婚
的要求和愿望得到满足 ,就可以减 轻 一部 分子 女挂 念老 人 的精 神负
担 。
有利于抚育下一代 。家庭是 子 女成长的摇篮 , 目前我国的家庭 多 系双职 工,夫妻早出晚归 ,对子女 的抚育出现 了不少问题 ,不利于下
Il 维普资讯l s l l £ V oder l c ei c

心理健康
和世 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一样 , 青年期离婚后 ,由于 当时要抚养教 中国的老年人 口在不断地增加 。随 育 子女,经济负担或其他原因 ,当
之 而 来 的老 年 问题 也 多 了起 来 ,其 时没有再婚 ,现在年岁大 了,精神 中老年人恋爱和再婚 的问题越来越 上 没有 寄托 ,生活上需要照顾 ,希

就 更 不用 说 了 。
呢, 还是幸福地有意义地生活着好 。
子女反对老年人再 婚一般有几 女,由于年轻 时考虑 子女尚小,其 种理 由,如 遗产会落入他 人之手 ; 成长和 教育等 问题促 使她们没有再 会让 人说是 因为 晚辈对长辈 不孝 , 嫁 人。待辛辛苦苦把孩 子抚养长大 长辈才会 出此下策 ;会愧对 已故的 成家后 ,孩 子们 忙于经营 自己的小 亲长 ;不愿照顾 后母 ( 继父) 等。因
对 于 中青年 守寡至老 年 的妇
生活 ,他们 为得到 精神上 的慰藉 ,
( )居住 及经济 条件造成 的 三 渴望寻找到新的人生伴侣 ,另找家 障碍 在 目前居住条件偏紧 的情 庭 的温 暖 。 况下 , 多的家庭人 口, 增 会影响现有
还有少数的独身老人是因为 中 的居住条件 。此外 ,有些老人缺乏

《老年社会工作》题库

《老年社会工作》题库

《老年社会工作》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1956年联合国在研究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基础上出版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的划分,老年人口的起始年龄被规定为(C)周岁A. 55周岁B. 60周岁C. 65周岁D. 70周岁2.下列哪项不属于人类个体老龄化所受因素的影响(A)A.地域因素B.生活环境C. 遗传因素D. 生态环境3. 1886年,(B)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处于贫困线上,由此他提出了老年需要照顾的观念。

A.高登斯坦B. 查尔斯C.布特勒D.皮克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D )A.生命回顾B.善于发现老年人的潜能C.怀旧D.给予老年人物质帮助5.老年社会工作的五大命题由(A)提出A.保罗·布瑞雷B.布特勒C.查尔斯D.6.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C)A. 骨质疏松B.血糖过低并有糖尿现象C.血糖过高并有糖尿现象D.呼吸困难,胸闷气喘7. (B)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A.药物治疗B.饮食控制C.体育疗法D.定期健康检查8.人生回顾理论是(C)在1963年创立的。

A.卡德B.利夫森C.布特勒D.彼得森9. 埃里克森在( B )创立了生命周期理论。

A.1960年B.1961年C.1962年D.1963年10.社会脱离理论属于(A)的观点,是1961年由卡明和亨利提出的,也是在老年社会工作中引起争论最多的理论。

A.功能派B.互动派C.批判派D.冲突派11.1999年的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B)A.实现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社会”的目标B.“积极健康的老年生活”的口号C.“应当教育普通大众消除对于老龄化的消极看法、各种不正确的说法和陈旧观念”的观点D.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草案12. 1996年8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并发布,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我国第一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基本法律( B )A.《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B.《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C. 《关于加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的意见》D. 《七年发展纲要》13. ( B )提出了权能激发理论。

哪些心理因素导致老人再婚

哪些心理因素导致老人再婚

哪些心理因素导致老人再婚不论什么年龄,再婚都是对原来夫妻关系的改变,也是新的夫妻关系的确立,而且还是家庭成员关系的重新组合。

那么哪些心理因素导致老人再婚呢?下面小编带你一一了解!哪些心理因素导致老人再婚1、难以照顾自己的生活老年丧偶者,很想再找伴侣,他们认为子女各自已建立了小家庭,难以照顾自己的生活。

虽然,子女多的能够体贴和尊重他们,但两代人在情感、需求和行为方式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子女的情感、行为以及多么周到的照顾均不可能替代老夫老妻之间那种时有的情感和行为。

丧偶的老年人有很多难言的苦衷,哪怕是一般的生活琐事,也有不便让子女去做之处。

对于中青年守寡至老年的妇女,由于年轻时考虑子女尚小,其成长和教育等问题促使她们没有再嫁人。

待辛辛苦苦把孩子抚养长大成家后,孩子们忙于经营自己的小家庭,对其母不加关心、照顾而要求再嫁。

2、为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有的老年人则是由于受子女虐待岐视渴望再婚。

他们无法忍受子女对其冷淡、岐视、甚至仇视的生活,他们为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渴望寻找到新的伴侣,另找家庭温暖。

还有少数的独身老人是因为中青年期离婚后,由于当时要抚养教育子女,经济负担或其它原因,当时没有再婚,现在年岁大了,精神上没有寄托,生活上需要照顾,希望再婚。

老年人口和社会接触的机会比其他年龄层少得多,所以怕孤独是老年人的通病,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人情淡薄,竞争加剧,老年人更容易产生孤独寂寞的感觉。

透过再婚觅得良伴,使老年夫妻彼此依赖,情感有所寄托,生活才有意义。

3、为减轻子女的赡养负担实现自我保障,减轻子女负担。

随着社会工业化、经济发展,家庭结构核心化,老年人口和子女居住,一起生活的比例下降,和配偶一起生活的二人老年家庭的比例逐渐提高。

丧偶老人经由再婚使婚姻双方在生活上互相照应,情感上互相交流,经济上互相扶持,形成老年养老的新方式,也可减轻子女照料老人的负担。

丧偶老人再婚存在的心理1、再婚夫妻存在习惯心理第一次婚姻中可能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再婚后相互之间一时不能适应,特别是性生活习惯,如果互相不去了解和熟悉对方的欲望、要求和技巧,很可能导致性生活的不和谐,引起双方的不满。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这是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这是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这是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

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老龄化问题较突出的国家。

我们高兴地看到,党和政府针对老龄化问题已采取了许多积极的对应措施。

在人力、物力、资金等各个方面加大了投入力量,逐步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完善了保障体系。

使老年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幸福和谐的家庭。

据有关报道,我国的空巢老人所占人口的比例,正在逐年扩大。

关心关爱这部分空巢老人,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失去配偶的老年人,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不完美的。

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孤独的身影和期待的目光。

他们渴望着幸福的家庭生活,有伴侣搀扶着走完人生的旅途。

追求幸福婚姻的渴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但是面对世俗的偏见和家庭的阻扰,他们望而却步了。

在心灵深处,面对老年人再婚问题,他们痛苦的呻吟着,默默地承受着煎熬。

一个老人再婚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去思考、理解和帮助。

使他们早日摆脱枷锁,勇敢的去追求幸福的晚年婚姻。

老年人丧偶之后选择新的配偶是正当的。

不论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哪方面看,只要处理好再婚问题,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但老年人的再婚问题由于受主客观多方面因素影响,远比年青人的恋爱婚姻复杂,所以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

首先老年人要敢于冲破封建世俗的偏见,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心愿。

老年再婚本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由于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影响,老年再婚还是有一定阻力的。

它不但表现在社会舆论和亲属的干涉,还有相当的成分来自老年人自身。

许多老人虽有再婚愿望,但怕人们轻蔑讽刺的神情,背后指指点点的嘲笑,尤其是老年妇女,更受封建伦理的束缚,强抑自己的感情,没有勇气接触这个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老年再婚问题已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

舆论的宣传,法律的保护,为老年再婚创造了条件。

还有些老年人有思想顾虑,怕由再婚引起与子女的感情隔阂或伤害了他人的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有利于抚育下一代。家庭是子女成长的摇篮,目前我国的家庭多系双职工,夫妻早出晚归,对子女的抚育出现了不少问题,不利于下一代的成长。如果老年人再婚,不仅老夫老妻可以互相体贴照顾,而且他们精神愉快,身心健康,还可以分担抚育后辈的任务。
3、有利于减轻国家对孤老者的负担。我国目前还不能把老年人特别是孤老的生活问题全部包下来。如果有条件的丧偶老人求偶结合,这样可以使一些孤老者有新的归宿,可以减轻养老院和民政部门的负担。
3、居住及经济条件造成的障碍在目前居住条件偏紧的情况下,增多的家庭人口,会影响现有的居住条件。此外,有些老人缺乏足以维持独立生活的收入。因而,造成老年人再婚障碍。必须健全社会性保障制度,同时,使老年人认识到应把遗产投资到自己的老年生活中去,才能消除这一障碍。
4、社会因素造成的障碍社会因素一方面指社会上舆论对老年人再婚的压力。有些人认为老年再婚是耻辱的。有些人认为老年人再婚不符合我国国情。特别是有的老年人与年龄比自己轻的中年寡妇结婚,社会舆论的压力更大,高龄老人要求再婚,更是舆论哗然。另一方面,社会缺乏为老年人恋爱、结婚服务的咨询机构和专家。即使有不少婚姻介绍所,也大多数是面向年青人的。
还有少数的独身老人是因为中青年期离婚后,由于当时要抚养教育子女,经济负担或其它原因,当时没有再婚,现在年岁大了,精神上没有寄托,生活上需要照顾,希望再婚。
(二)老年人再婚的障碍现实生活中老年人恋爱和结婚常常会遇到种种的干涉和阻力,引起家庭纠纷,家庭关系紧张,甚至造成悲剧者,也屡有见闻。
(三)老年人再婚的效用老年期是丧失期,将失掉金钱、健康、配偶等。正因为如此,也是容易丧失生存意义的时期。老年人要生活得充实,其最根本的条件有:(1)经济上的保障;(2)身心健康;(3)要有能够从心底里相互谅解的对话人;(4)要有益于别人的工作及作用;(5)能得到适当的性满足。老年期的恋爱与结婚,在多数情况下,起着能使这些条件得以满足的作用。
通常造成老年人再婚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1、老年人本身旧观念的障碍传统的观念把老年人再婚看成是不光彩的事。老年人本身受这些观念的影响也往往给自己泼凉水。怕再婚会引起别人的耻笑。他们认为对性欲冷淡才是高尚的,自己都这把年纪了,还谈什么恋爱。他们没有想到,老年人也是人,他有权利按自己的意志来自由地恋爱和结婚。
2、子女造成的障碍有许多老年人再婚受到子女的反对。好不容易谈妥了的婚事、交往,就因为子女关过不了而被迫解除。老年
人双方都有意,就是结合不了。小辈们把父母永远钉在了“父母”的位子上,而不是把他们看作同自己一样的人。他们根本没有为父母着想过,风烛残年的父母是单身孤零零地活着好呢,还是幸福地有意义地生活着好。
对于中青年守寡至老年的妇女,由于年轻时考虑子女尚小,其成长和教育等问题促使她们没有再嫁人。待辛辛苦苦把孩子抚养长大成家后,孩子们忙于经营自己的小家庭,对其母不加关心、照顾而要求再嫁。
有的老年人则是由于受子女虐待岐视渴望再婚。他们无法忍受子女对其冷淡、岐视、甚至仇视的生活,他们为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渴望寻找到新的伴侣,另找家庭温暖。
1、有利于减轻子女的精神负担。多数独身老人的子女已建立了小家庭,他们忙于自己的工作,忙于抚男
育女,忙于家庭生活,担心对老年人照顾不到,如老年人再婚的要求和愿望得到满足,就可以减轻一部分子女挂念老人的精神负担。
4、有利于减少和防止嫌弃和虐待遗弃老人行为的发生。
5、有利于使老年人的精神得到安慰,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老年人是否再婚是他们自己的权利,家庭和社会只能给他们提供参考意见。老年期恋爱、结婚是提高生存意义的“特效药”,无论是再婚还是独身,都应该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可。(稿源:医生在线)
所谓性,并不单纯意味着性欲的满足。从广义上来讲,老年期的性,就是满足相互认为还有必要的一种感情,使双方得到相互鼓励,增强团结,分享欢乐。进而使双方的情绪都得以满足,既能打消孤独感,又增添了自信心。
大量的事实证明,做好老年人的再婚工作,对社会,对家庭,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均是有益的,尤其是对鼓励、支持老年人充分发挥余热,完成未竟的业绩是不可缺少的,应当从法律上予以保护,从道义上给予支持。这样做不仅使希望再婚的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而且对整个社会也有多种好处:
子女反对老年人再婚一般有几种理由,如遗产会落入他人之手;会让人说是因为晚辈对长辈不孝,长辈方会出此下策;会愧对已故的亲长;不愿照顾护理后母(继父)等。因经济原因反对的占绝大多数。有积蓄的老年人再婚,受到子女干涉阻止的,比积蓄不多的老年人再婚要严重的多。无经济来源的老年人再婚,遭到子女的反对干涉就老年人口在不断地增加。随之而来的老年问题也多了起来,其中老年人恋爱和再婚的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
近几年来,老年人再婚在我国已逐渐增多。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或看到一些孤独老人找到了合意的老伴,重新过上了舒心的家庭生活的事例。但是,老人再婚,在社会上还存在不少障碍,传统习俗对老年人再婚持否定态度,即很多现代的年青人,对自己年老的父亲或母亲再婚,感情上也转不过弯来。有的认为独身老人不愁吃不愁穿,为什么还要结婚呢?难道还那么迷恋性生活吗?人们往往忽略,老年人的再婚不仅是生理上的需要,也是心理上的需求。
(一)再婚老人几种常见心理老年丧偶者,很想再找伴侣,他们认为子女各自已建立了小家庭,难以照顾自己的生活。虽然,子女多的能够体贴和尊重他们,但两代人在情感、需求和行为方式上都有一定的差别。子女的情感、行为以及多么周到的照顾均不可能替代老夫老妻之间那种时有的情感和行为。丧偶的老年人有很多难言的苦衷,哪怕是一般的生活琐事,也有不便让子女去做之处,何况性爱及情爱的伴恋就更不用说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