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胸肺部
胸肺体格检查操作流程

胸肺体格检查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a.确保检查环境安静、明亮、整洁。
b.确保检查室内温度适宜,以便患者感到舒适。
c.向患者解释检查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d.让患者脱下上身衣物,并穿上一件检查衣物。
2.检查前准备:a.患者坐直,并保持相对放松的姿势。
b.靠近患者,让患者感到安全和舒适。
c.检查器材准备:听诊器、量表、标尺等。
3.观察检查:a.通过观察,评估胸廓的对称性、形态及表面皮肤的异常情况。
b.观察胸部的呼吸运动:深浅、均匀、规律等。
c.观察颈静脉的形态和脉搏波动情况。
4.胸部触诊:a.使用指尖轻轻触摸胸骨、肋骨和胸椎,评估有无异常感觉、疼痛或肿块。
b.双手平放在胸部两侧,观察并比较胸廓展开的幅度和对称性。
5.胸部听诊:a.使用听诊器,依次在胸前、背后、侧面的指定位置进行听诊。
b.首先检查患者的呼吸声,评估其清晰度、强度和频率。
c.接着听诊心脏区域,评估心脏杂音、心律和心率。
d.最后听诊肺部,评估呼吸音的清晰度、强度和音调。
6.肺部触诊:a.使用指尖轻轻触诊肺部,评估有无异常感觉、疼痛或突出。
b.使用手掌压迫胸部,让患者进行深呼吸,评估胸部的弹性和可扩张性。
在进行胸肺体格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细心观察和耐心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胸肺状况。
-在整个检查过程中,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以减少不适感。
-检查时要求患者深呼吸、憋气、咳嗽等动作,以评估肺部功能和清晰度。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辅助检查,如X线、CT等。
总之,胸肺体格检查是一项重要的体格检查方法,对评估胸部和肺部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操作流程中需要注意细致、仔细,确保准确的评估和诊断结果。
胸肺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胸肺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胸肺部体格检查是常见的临床检查之一,评分标准如下:
1.外观:观察患者外貌是否自然、协调,面色是否红润、灰白,是否有呕吐、咳嗽等表现。
2. 体态:对比患者两侧肺野,观察是否对称,有无体重过轻或肥胖。
3. 呼吸:观察患者的呼吸方式、呼吸节律、呼吸深度等表现,正常人
的呼吸深度应该小于 5cm。
4. 语音:观察患者说话时是否有喘息、哮鸣等声音。
5. 叩诊:利用听诊器或手指轻敲胸壁,听诊声音和感觉的震动程度等
表现来评估肺部情况。
6. 闻诊:听诊患者的胸腔、气管和背部,观察有否呼吸音异常等情况。
7. 声母音(Percussion Resonance):用手敲胸,听觉,观察是否有不
正常的共鸣声,判断胸腔内、肺部是否有积液或肿块等情况。
8. 球震音(Vocal Fremitus):让患者发出一些音频,然后通过手感觉
震动程度,判断是否有肺部感染等情况。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进行胸肺部体格检查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肺部情况,有助于早发现肺部疾病或异常情况,做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工作。
同时,注意检查时间和频率,避免疏漏检测。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胸肺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部份,用于评估个体的呼吸系统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胸肺检查的评分标准,包括检查项目、评分细则和结果解读。
一、检查项目1. 观察胸廓形态:通过肉眼观察患者的胸廓形态,包括胸骨、肋骨和背部的形状、对称性、凸度等。
2. 触诊胸廓和肺部:用手掌轻轻触摸患者的胸廓和肺部,检查有无异常感觉、凹陷或者突起。
3. 听诊肺部呼吸音:使用听诊器听取患者的肺部呼吸音,包括呼气音和吸气音的清晰度、强度和正常与否。
4. 敲诊肺部共鸣音:用手指或者敲诊器敲击患者的胸廓,检查肺部共鸣音的强度和分布。
5. 肺活量测定:使用肺活量计测定患者的肺活量,评估患者的肺功能。
二、评分细则根据以上检查项目,我们可以制定如下评分细则:1. 观察胸廓形态:根据胸廓形态的正常与否进行评分,如正常得分为2分,异常得分为0分。
2. 触诊胸廓和肺部:根据触诊结果的正常与否进行评分,如正常得分为2分,异常得分为0分。
3. 听诊肺部呼吸音:根据呼吸音的清晰度、强度和正常与否进行评分,如正常得分为2分,异常得分为0分。
4. 敲诊肺部共鸣音:根据共鸣音的强度和分布进行评分,如正常得分为2分,异常得分为0分。
5. 肺活量测定:根据肺活量的测定结果进行评分,如正常得分为2分,异常得分为0分。
三、结果解读根据以上评分细则,将各项得分相加,得出总分。
根据总分的不同范围,可以对胸肺检查结果进行解读:1. 总分为10分:表示胸肺检查结果正常,呼吸系统功能良好。
2. 总分为8-9分:表示胸肺检查结果基本正常,可能存在轻微的呼吸系统问题。
3. 总分为6-7分:表示胸肺检查结果异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呼吸系统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4. 总分为0-5分:表示胸肺检查结果严重异常,存在严重的呼吸系统问题,需要即将就医治疗。
总结:胸肺检查评分标准是评估个体呼吸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通过观察胸廓形态、触诊胸廓和肺部、听诊肺部呼吸音、敲诊肺部共鸣音和测定肺活量等项目,可以全面评估个体的呼吸系统功能。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胸肺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一个重要部份,用于评估个体的呼吸系统功能和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胸肺检查的评分标准,以便医生或者医疗专业人员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胸肺状况。
一、观察观察是胸肺检查的第一步,通过肉眼观察患者的胸廓形态和呼吸动作,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呼吸状况。
1. 胸廓形态评分标准:- 正常:胸廓对称,呈椭圆形。
- 异常:胸廓不对称,呈钟状或者扁平状。
2. 呼吸动作评分标准:- 正常:呼吸平稳,自主呼吸无难点。
- 异常:呼吸急促,呼吸难点,使用辅助呼吸肌。
二、听诊听诊是胸肺检查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听诊患者的胸部,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音和心音。
1. 呼吸音评分标准:- 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异常音。
- 异常:双肺呼吸音减弱或者消失,浮现干湿性啰音。
2. 心音评分标准:- 正常:心率规律,心音清晰,无异常音。
- 异常:心率不齐,心音减弱或者增强,浮现杂音。
三、叩诊叩诊是胸肺检查的另一个重要步骤,通过叩击患者的胸部,可以评估患者的肺部情况。
1. 叩诊音评分标准:- 正常:双肺呈清音或者鼓音。
- 异常:双肺呈浊音或者实音。
四、触诊触诊是胸肺检查的最后一步,通过手触患者的胸部,可以评估患者的胸膜磨擦感和胸部肿块。
1. 胸膜磨擦感评分标准:- 正常:无胸膜磨擦感。
- 异常:浮现胸膜磨擦感。
2. 胸部肿块评分标准:- 正常:无胸部肿块。
- 异常:触及胸部肿块。
综合评分根据以上各项指标的评分,可以综合评估患者的胸肺状况。
评分标准:- A级(优秀):各项指标均正常。
- B级(良好):部份指标异常,但无明显临床意义。
- C级(普通):部份指标异常,且有一定临床意义。
- D级(较差):多项指标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总结胸肺检查是评估个体呼吸系统功能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听诊、叩诊和触诊,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胸肺状况。
根据各项指标的评分,可以综合评估患者的胸肺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标题: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引言概述:体格检查是医学诊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胸肺检查是常见的一项检查内容。
通过对胸肺的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呼吸系统状况,对疾病进行初步的筛查和诊断。
本文将介绍胸肺检查的评分标准,帮助医生和医学生更好地进行体格检查。
一、外观检查1.1 身体姿势:患者站立时应保持正常姿势,双肩平衡,双臂自然下垂。
1.2 皮肤颜色: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是否正常,有无发绀、苍白等异常。
1.3 呼吸频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是否正常,呼吸是否平稳。
二、听诊检查2.1 肺部听诊:分别在左右胸前、背部和腋下进行听诊,观察有无呼吸音异常。
2.2 心脏听诊:观察心脏的心率和心音是否正常,有无杂音。
2.3 肺部叩诊:进行肺部叩诊,观察有无浊音或实音。
三、触诊检查3.1 胸廓形态:触诊患者胸廓形态,观察有无畸形或凹陷。
3.2 肋间隙:触诊肋间隙是否一致,有无压痛或肿块。
3.3 肺下界位置:触诊肺下界位置,观察有无下移或叩击痛。
四、呼吸功能检查4.1 肺活量:进行肺活量测定,评估患者的肺功能。
4.2 最大呼气流量:测定最大呼气流量,评估气道通畅情况。
4.3 氧饱和度:测定患者的氧饱和度,评估氧气供应情况。
五、影像学检查5.1 X光胸片:进行X光胸片检查,观察肺部结构是否正常。
5.2 CT扫描:进行胸部CT扫描,评估肺部病变情况。
5.3 胸部超声:进行胸部超声检查,观察胸腔积液或肿块情况。
结语:胸肺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胸肺的全面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疾病情况,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提供重要参考。
医生在进行胸肺检查时,应按照标准的评分方法进行,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可以帮助医生和医学生更好地进行胸肺检查,提高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引言概述:胸肺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呼吸系统健康状况。
在进行胸肺检查时,医生需要根据一定的评分标准来判断患者的胸肺功能是否正常。
本文将详细介绍胸肺检查的评分标准,包括五个部分:胸廓、呼吸运动、呼吸音、语音音颤和肺部触诊。
一、胸廓1.1 胸廓形态:观察胸廓的形状,正常的胸廓应该是前后径和横径相等,两侧对称。
若胸廓畸形,如漏斗胸、鸡胸等,可能与呼吸功能异常相关。
1.2 胸廓活动度:观察胸廓的活动度,正常情况下,胸廓应该能够自由地上下运动,呼吸时胸廓的活动度应该均匀一致。
若胸廓活动度减弱或不均匀,可能是呼吸肌力量减弱或胸廓僵硬的表现。
1.3 胸廓压痛:轻轻按压胸廓,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感。
正常情况下,胸廓不应该有压痛感。
若出现胸廓压痛,可能是胸廓骨折或肋骨感染等疾病的表现。
二、呼吸运动2.1 呼吸频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一般在每分钟12-20次之间。
若呼吸频率过快或过慢,可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表现。
2.2 呼吸深度:观察患者的呼吸深度,正常情况下,呼吸应该是深浅适中的。
若呼吸过浅或过深,可能与肺功能异常有关。
2.3 呼吸节律:观察患者的呼吸节律,正常情况下,呼吸应该是有规律的。
若呼吸节律不规则,可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表现。
三、呼吸音3.1 呼吸音强度:用听诊器听取患者的呼吸音,正常情况下,呼吸音应该是清晰而适度的。
若呼吸音过弱或过强,可能是肺功能异常的表现。
3.2 呼吸音质量:观察呼吸音的质量,正常情况下,呼吸音应该是均匀、连续的。
若呼吸音不均匀或中断,可能是肺部疾病的表现。
3.3 额外呼吸音:观察是否有额外的呼吸音,如哮鸣音、湿罗音等。
正常情况下,呼吸音应该是清晰而无额外音。
若出现额外呼吸音,可能是肺部疾病的表现。
四、语音音颤4.1 语音音颤强度:观察患者的语音音颤强度,正常情况下,语音音颤应该是适度的。
若语音音颤过强或过弱,可能与肺功能异常有关。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胸肺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用于评估个体的呼吸系统健康状况。
根据不同的胸肺检查项目,我们制定了以下评分标准,以匡助医生或者体检人员准确评估被检查者的胸肺功能。
一、观察检查1. 体态观察:a. 姿式:正常站立姿式,不应有明显的畸形或者疼痛表现。
b. 呼吸节律:正常呼吸节律,无明显难点或者不规则。
c. 皮肤:正常色泽、温度和湿度,无明显发绀或者苍白。
2. 呼吸观察:a. 呼吸频率:正常成人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
b. 呼吸深度:正常呼吸深度,无明显浅表或者过度呼吸。
c. 呼吸节律:正常呼吸节律,无明显难点或者不规则。
d. 呼吸型态:应为胸腹式呼吸,无明显使用辅助呼吸肌的表现。
二、听诊检查1. 肺部听诊:a. 呼吸音:双侧肺野呼吸音清晰,无明显干、湿性啰音。
b. 响应性:正常呼吸音响应,无明显减弱或者消失。
2. 心脏听诊:a. 心率:正常心率为每分钟60-100次。
b. 心音:正常心音,无明显增强、减弱或者杂音。
三、体征检查1. 胸廓形态:a. 胸骨:正常形态,无明显畸形或者压痛。
b. 胸廓对称性:胸廓两侧对称,无明显偏曲或者畸形。
2. 肺活量测定:a. 成人男性正常肺活量范围为3500-5000毫升,女性为2500-4000毫升。
b. 肺活量低于正常范围者,可能存在肺功能异常。
3. 呼吸肌力测定:a. 呼气肌力:正常呼气肌力,无明显减弱或者受限。
b. 吸气肌力:正常吸气肌力,无明显减弱或者受限。
四、辅助检查1. 胸部X线检查:a. 肺纹理:正常肺纹理清晰,无明显增多或者含糊。
b. 胸腔积液:无明显胸腔积液。
c. 胸腔肿块:无明显胸腔肿块。
2. 肺功能检查:a. 呼气峰流速:正常成人呼气峰流速范围为400-700升/分钟。
b. 肺活量:正常成人肺活量范围为3-5升。
以上是胸肺检查的评分标准,通过观察检查、听诊检查、体征检查以及辅助检查,可以全面了解被检查者的胸肺健康状况。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胸肺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于评估个体的呼吸系统健康状况。
通过对胸部和肺部的触诊、听诊、叩诊等检查方法,可以判断肺部的通畅性、呼吸音的正常与否以及是否存在异常体征。
下面是胸肺检查的评分标准,以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
1. 胸部外形评分:- 正常胸廓:0分- 胸骨凹陷或凸起:-1分- 胸廓畸形:-2分2. 呼吸动力评分:- 呼吸动力正常:0分- 呼吸困难:-1分- 使用辅助呼吸肌:-2分3. 皮肤评分:- 皮肤正常:0分- 皮肤苍白或发绀:-1分- 皮肤湿冷或水肿:-2分4. 触诊评分:- 肋间隙对称、无压痛:0分- 肋间隙不对称或存在压痛:-1分- 存在包块或肿块:-2分5. 叩诊评分:- 鼓音正常:0分- 鼓音过浊或过清:-1分- 叩诊出浊音或实音:-2分6. 听诊评分:- 呼吸音正常:0分- 呼吸音减弱或消失:-1分- 干湿性啰音或异常音:-2分7. 其他评分:- 无其他异常体征:0分- 存在其他异常体征:-1分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对胸肺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估,总分越高表示胸肺健康状况越差。
一般来说,总分在0分为正常,-1到-4分为轻度异常,-5到-8分为中度异常,-9分及以上为重度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具体评估结果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还应根据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和诊断,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胸肺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评估肺部疾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通过合理使用胸肺检查评分标准,可以提高胸肺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部检查
•体表标志
o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肋软骨,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和上下纵膈交界及第四或第五胸椎水平
o脊柱棘突:第七颈椎棘突最为突出
o肋脊角: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其前为肾脏和输尿管上端所在区域
o垂直线
▪前正中线
▪锁骨中线:为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端两者中点的
垂直线
▪腋前线
▪腋中线
▪腋后线
•胸壁、胸廓与乳房
o胸壁
▪静脉
▪皮下气肿:捻发感,握雪感
▪胸壁压痛:肋间神经炎等。
骨髓异常增生者,常有胸
骨压痛和叩击痛,见于白血病患者
▪肋间隙
o胸廓
▪成年人前后径:左右径=1:1.5
▪扁平胸
▪桶状胸:前后径与左右径几乎相等,圆桶状--
严重COPD
▪佝偻病胸-多见于儿童,沿胸骨两侧各肋软骨与肋骨交界处常隆起,形成串珠状--佝偻病串珠
▪胸骨剑突处显著内陷--漏斗胸
▪胸骨向前凸起--鸡胸
▪胸廓一侧变形--一侧病变--积液、积气、肺气
肿、肺不张等
▪胸廓局部隆起--心脏明显肿大,大量心包积液
等
▪脊柱畸形引起的胸廓改变--脊柱结核
o乳房(正常儿童及男性乳头大约位于锁骨中线第4肋间隙)--先健侧后患侧
▪视诊
▪对称性
▪皮肤改变
▪发红(鉴别炎症及癌症)
▪水肿(炎症、乳腺癌--毛囊及毛囊孔明
显下陷,局部皮肤呈“橘皮”或“猪皮”
样)
▪乳房皮肤回缩--外伤、炎症或恶性肿瘤
▪乳头
▪腋窝和锁骨上窝
▪触诊(上界--第二或第三肋骨,下界第六或第七肋骨;
外上象限开始顺时针,最后触诊乳头)
▪硬度和弹性
▪压痛
▪包块
▪部位
▪大小
▪外形--是否规则,边缘是否清楚或与周
围组织粘连固定
▪硬度
▪压痛
▪活动度
•肺和胸膜
o视诊
▪呼吸运动
▪正常男性与儿童--膈肌运动为主--腹式呼吸;
女性--肋间肌运动为主--胸式呼吸
▪【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肺内负压极高
--〖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向内凹陷
--吸气性呼吸困难
▪呼吸频率
▪正常成人静息状态:呼吸12~20次/min,一息四至,新生儿约44次/min
▪呼吸过速:呼吸频率超过20次/min;一般体温升高1℃,呼吸大约增加4次/min
▪呼吸过缓:呼吸频率低于12次/min,
▪呼吸深度的变化
▪浅快
▪深快
▪呼吸节律
▪潮式呼吸(陈施呼吸):浅慢-深快-浅慢-暂停--周期变化
▪间停呼吸(比奥呼吸):几次规律呼吸--停止--呼吸
▪抑制性呼吸
▪叹气样呼吸
o触诊
▪胸廓扩张度
▪检查者两手置于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两拇
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
线两侧对称部位,而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
侧胸壁;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
患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
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
嘱患者作深呼
吸运动,观察比较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
▪语音震颤
▪减弱
▪肺泡内含气量过多
▪支气管阻塞
▪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
▪胸膜显著增厚
▪胸壁皮下气肿
▪增强
▪肺泡炎症浸润:肺实变、肺梗死
▪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空洞型肺结
核、肺脓肿等
▪胸膜摩擦感
o叩诊
▪胸部:1-4肋间从上到下,从外到内
▪肺部:右锁骨中线--左腋中线--右腋中线
▪肺下界-平静呼吸时位于锁骨中线第6肋间隙,腋中线第8肋间隙,肩胛线第10肋间隙
▪肺下界移动范围:平静呼吸;深吸气屏气;深
呼气屏气;正常6~8cm,反映肺弹性
▪叩诊音分类: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实音
▪胸部异常叩诊音(肺部-清音)
▪浊音或实音
▪肺部大面积含气量减少的病变
▪肺内不含气的占位性病变
▪胸腔积液、胸膜增厚
▪过清音
▪肺张力减弱、含气量增加--COPD
▪鼓音
▪空腔性病变,胸膜腔积气
▪空瓮音:空洞巨大、位置表浅、腔
壁光滑或张力性气胸--鼓音,金属
性回响
o听诊
▪正常呼吸音
▪气管呼吸音(吸气:呼气=1:1)--胸外气管
▪支气管呼吸音(“ha”)-吸气短呼气长1:3-胸骨柄
▪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第
1、2胸椎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吸气相=呼气相1:1-主支气管
▪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
4胸椎水平、肺尖前后部
▪肺泡呼吸音(叹息样或柔和吹风样“fu-fu”声--吸气长呼气短3:1)
▪大部分肺野
▪异常呼吸音
▪异常肺泡呼吸音
▪减弱或消失
▪胸廓活动受限
▪呼吸肌疾病
▪支气管阻塞
▪压迫性肺膨胀不全
▪腹部疾病
▪增强
▪机体需氧量增多
▪缺氧兴奋呼吸中枢
▪血液酸度增高
▪呼气音延长
▪下呼吸道部分阻塞、痉挛或狭窄
▪断续性呼吸音
▪肺内局部性炎症或支气管狭窄,使
空气不能均匀地进入肺泡--齿轮
呼吸音--常见于肺结核和肺炎
▪粗糙性呼吸音--吸气音增强、粗涩
▪支气管粘膜轻度水肿或炎症浸润
造成不光滑或狭窄,气流进出不畅▪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肺组织实变: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
▪肺内大空腔:如肺脓肿或空洞型肺结核
▪压迫性肺不张
▪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啰音(属于附加音)
▪湿啰音: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黏液和脓液等,形成的
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水泡音;断续而短暂,
吸气时明显,位置恒定,性质不易变,大中小
啰音可同时存在
▪音响强度
▪响亮性
▪非响亮性
▪呼吸道腔径大小
▪粗湿啰音-大水泡音
▪气管、主支气管或空洞部位;
吸气早期;无需听诊器可闻-
痰鸣音
▪中湿啰音-中水泡音
▪中等大小支气管;吸气中期
▪细湿啰音-小水泡音
▪小支气管;吸气后期
▪捻发音
▪细支气管、肺泡;极细而均
匀一致;吸气终末
▪干啰音: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持续时间长、带乐性的呼吸附加音,音调高,吸气呼气均可听见,呼气明显,强度性质易改变,部位易变换;不用听诊器可闻及--喘鸣音
▪音调高低
▪高调-哨笛音;较小的支气管或细
支气管
▪低调-鼾音;气管或主支气管
▪语音共振
▪支气管语音-强度和清晰度均增加--肺实变
▪胸语音-更强、更响亮、更近耳-大范围肺实变
▪羊鸣音-强度增强、性质改变带鼻音性质似“羊
叫声”;嘱被检查者说“yi-yi-yi”,听到
“a-a-a”--中等量胸腔积液上方肺受压区域、
肺实变伴有少量胸腔积液部位
▪耳语音--诊断肺实变
▪胸膜摩擦音--纤维素性渗出,前下侧胸壁,似丝织物摩擦音或粗糙的搔抓音、踏雪音
▪与捻发音鉴别:令被检者掩鼻闭口并加强腹式
运动,此时尽管无气流进出气道,仍可闻及胸
膜摩擦音,可与捻法音区别。
•
•
•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