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导学案设计】2017版高中 2.3.1反应速率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2.1.1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1.1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 教室布置:将教室划分为实验操作区、小组讨论区和讲台演示区,便于学生进行实验、讨论和观察。同时,布置多媒体设备,以便展示辅助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那么大家还记得化学反应速率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如何测定和计算反应速率,从而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内在规律。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拓展资源:
- 科普书籍:《化学反应的奥秘》、《化学与生活》等,这些书籍中包含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案例。
- 科普视频:观看与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的科普视频,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生活中的催化现象”等,帮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
2)浓度: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很大影响。反应物浓度增加,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3)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需要注意的是,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
4)表面积: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与反应物接触的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这节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课后,我将通过以下反思活动来评估教学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1. 学生反馈:我会在课后向学生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我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可以直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感受,有助于我发现教学中可能忽视的问题。
5)光照、电磁波等:某些化学反应在光照或电磁波的照射下,反应速率会发生变化。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学习方略)高中 专题质量评估(二) 苏教版必修2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学习方略)高中 专题质量评估(二) 苏教版必修2

(学习方略)高中化学专题质量评估(二) 苏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电池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N2和H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 mol·L-1和5.4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反应生成NH3,10 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 mol·L-1,则在这10 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A.0.1 mol·L-1·min-1B.0.3 mol·L-1·min-1C.0.2 mol·L-1·min-1D.0.6 mol·L-1·min-13.反应2SO2(g)+O2(g)2SO3(g)经过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测得在这段时间内用S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A.10 sB.5 sC.2.5 sD.0.1 s4.锌电池有望代替铅蓄电池,它的构成材料是锌、空气、某种电解质溶液,发生的总反应式是2Zn+O2====2ZnO。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锌为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解质溶液是酸性溶液C.电池工作时,氧气与锌直接化合,生成氧化锌D.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n-2e-+H2O====ZnO+2H+5.(双选)反应C(s)+H2O(g)CO(g)+ H2(g)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增加C的量B.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倍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系体积增大6.(2013·邯郸高一检测)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改变外界条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B.当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反应限度时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C.当某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反应限度D.当某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相等7.(2013·邯郸高一检测)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新课标)高中 第二章 第2节 第2课时 反应条件对平衡的影响课时作业 鲁科版选修4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新课标)高中 第二章 第2节 第2课时 反应条件对平衡的影响课时作业 鲁科版选修4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限度第2课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大题,共42分1. 当放热反应X(g)+2Y(g)2Z(g)在温度、压强下达到平衡时,结果是平衡向右移动,则所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B.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答案:B解析:该反应为吸热、气态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都能使平衡右移。

2.当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通入氩气,则化学平衡一定不移动的是()A.PCl5(g)PCl3(g)+Cl2(g)B.N2(g)+3H2(g)2NH3(g)C.2HI(g)I2(g)+H2(g)D.C2H2(g)+H2(g)C2H4(g)答案:C解析:恒容、恒温条件下通入氩气,反应混合物中各个成分浓度不发生变化,平衡不移动;恒温、恒压条件下通入氩气时,氩气占一定的分压,对原来的反应体系相当于降压,所以只有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通入氩气时,化学平衡一定不移动。

4.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A.2B.3C.4D.5答案:A解析:反应的发生使压强减小了,气体的物质的量必要减小,即2+5>4+n,n<3,只有A 选项符合要求。

5. 反应NH4HS(S)NH3(g)+H2S(g)在某一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各种情况中,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 减少部分NH4HS固体B. 压强温度不变充入少量ArC. 容积、温度一定、充入HeD. 增加部分NH4HS固体答案:B解析:改变固体NH4HS的量,平衡不移动,A、D错;由于固体B中充入少量Ar气,想保持压强不变必须增大容器的容积,即降低了NH3与H2S的浓度,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方向移动即右移;C中容积温度一定,充入He气,虽然体系总压强增大,但NH3与H2S的浓度并未改变,所以平衡并不移动。

高中化学2.3.1化学反应速率与限(1)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2.3.1化学反应速率与限(1)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1.经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响的速率。

2.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响速率的观点和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外界条件。

【学习要点】化学反响速率的观点,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要素。

【预备知识】1、列举一些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或平时生活中相关化学反响快慢的例子。

2、物理课本上是如何权衡宏观物体的运动快慢的呢?化学反响快慢又应当如何权衡呢?【基本知识】一.化学反响速率1.定义:往常用单位时间内()来表示。

2.物理意义:表示化学反响进行的程度的物理量。

3.数学表达式:v=。

4.常用单位:或。

注意:( 1 )在同一化学反响里,用不一样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响速率不必定,但表示的意义,故在反响时应指明用哪一种物质来表示。

( 2)不论是用某一反响物表示仍是用某一世成物表示,其化学反响速率都取值,化学反响速率可表示某一时间段内的速率,而非速率(填均匀或刹时)。

( 3)在同一化学反响中,不一样的物质表示同一化学反响的速率,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之比。

(4) 固体或气体反响中的液体物质,反响在其表面进行,它们的“浓度”是变的,所以一般用固体、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响速率;【讲堂练习1】已知反响 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 A 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响速率为1mol/(L ·min) ,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响速率为()A. 0.5mol/(L ·min) B .1mol/(L ·mi n) C.2mol/(L·min)D.3mol/(L·min)【讲堂练习2】将 4molA 气体和2molB 气体在 2L 的容器中混淆并在必定条件下发生反响:2A( g)+B( g) == 2C(g) ,若经 2s 后测得 C的浓度为0.6mol/L ,现有以下几种说法: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均匀速率为0.3 mol/(L ·s)用物质B表示的反响的均匀速率为0.6mol/(L ·s)2s 时物质 A 的转变率为 70%2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此中正确的选项是()A. B. C. D.转变率 =反响中耗费的量 / 反响开始时投入的该物质的总量二、化学反响速率大小的比较1.对于反响:mA+nB=pC+qD,υ (A): υ(B): υ(C): υ(D) =。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导学案设计】2017版高中 第4章复习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导学案设计】2017版高中 第4章复习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导学案设计】2015版高中化学第4章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各种矿物和海水中,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各不相同。

下列金属中能直接用加热分解的方法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是( )。

A.钠B.铜C.铝D.汞【解析】一般不活泼的金属,如银、汞等,可用热分解法冶炼。

【答案】D2.下列方法中,不能..实现海水淡化的是( )。

A.蒸馏法B.电渗析法C.过滤法D.离子交换法【解析】过滤法只能除去海水中不溶性的杂质,不能实现海水的淡化。

【答案】C3.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提高原子利用率。

原子利用率表示为目标产物的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之比。

在下列物质的制备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A.4NH3+5O24NO+6H2OB.2NH3+CO2H2O+CO(NH2)2C.8NH3+3Cl2N2+6NH4ClD.NH3+HCl NH4Cl【解析】D项是化合反应,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进入目标产物中,原子利用率为100%。

【答案】D4.从海产品(如海带)中提取碘是工业上获取碘的重要途径。

其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碘元素在海带中也有游离态存在B.操作甲是结晶或重结晶C.操作乙是提纯操作,常用蒸馏D.实际上往往用H2O2溶液作氧化剂而不用氯气,这是因为H2O2不产生污染,且不会使生成的碘进一步被氧化【解析】碘元素在海带中以化合态存在,A项错误;操作甲是过滤,B项错误;操作乙是提纯操作,常用萃取、分液,C项错误;H2O2是绿色氧化剂,其还原产物是H2O,不会产生污染,D项正确。

【答案】D5.下列关于石油、煤、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裂化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C.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D.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解析】石油裂化得到的裂化汽油是混合物,A项错误;石油产品有甲烷、乙烯等,甲烷不能用于聚合反应,B项错误;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气化得到的气体燃料,C项错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不会污染空气,D项正确。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导学案设计】2017版高中 第4章复习课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导学案设计】2017版高中 第4章复习课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导学案设计】2015版高中化学第4章复习课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很不均匀,如非洲多金矿,澳大利亚多铁矿,中国富产钨。

从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

A.铝B.镁C.铁D.钙【解析】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氧、硅、铝、铁,所以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铝,A 项正确。

【答案】A2.下列可被工业上采用的冶金方法是( )。

A.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制铝B.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镁C.电解氯化钠溶液制钠D.高温下用H2还原氧化镁制镁【答案】B3.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

下列措施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

A.利用太阳能发电代替火力发电B.关停小火电企业C.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D.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解析】利用太阳能发电、关停小火电企业、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都可以减少煤的燃烧,从而减少CO2的排放。

【答案】D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废旧金属的最优处理方法是回收再利用B.提炼金属要经过矿石的富集、冶炼、精炼三步C.活泼金属的冶炼都是通过电解其盐溶液制得D.热还原法中还原剂有焦炭、一氧化碳、氢气和活泼金属等【答案】C5.我国最近从国外引进一套设备,它可以有效地消除“白色污染”。

它把回收的废旧塑料经处理加工成汽油、煤油等。

该加工过程的名称是( )。

A.裂解B.裂化C.分馏D.干馏【解析】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短链不饱和烃,A项不符合;分馏属于物理变化,C项不符合;干馏属于煤的综合利用,D项不符合。

【答案】B6.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含有硫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是含碳的化合物B.煤是一种可再生能源C.在水吸收S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D.SO2是酸性氧化物,被云雾吸收后可转化成酸【解析】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A项错误;煤是化石燃料,是通过亿万年形成的,不能再生,B项错误;在水吸收SO2的过程中,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C项错误。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新课标)高中 第二章 第1节 反应的方向课时作业 鲁科版选修4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新课标)高中 第二章 第1节 反应的方向课时作业 鲁科版选修4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AC【解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核变化也伴有能量变化。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x)与反应物的总焓(y)之间的关系为x>y ,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x<y ,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x ≠y 。

2.ΔH -T ΔS 作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它适用的条件是( )A.温度、压强一定B.压强一定C.温度、体积一定D.体系中物质的状态一定【答案】A【解析】ΔH -T ΔS 只能用于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的判断,不能用于其他条件下的反应判断。

3.下列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CO(g)=C(s)+ 21O 2(g)B.2CuO(s)=Cu 2O+21O 2(g) C.MgCO 3(s)=MgO(s)+CO 2(g) D.SnO 2(s)+C(s)=Sn(s)+CO 2(g)【答案】A【解析】A 反应既是吸热反应,又是熵减小的反应,所以温度越高,ΔH -T ΔS 的值越大,不能自发进行。

B 、C 、D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都是熵增加反应,温度越高。

ΔH -T ΔS 的值越小,可能自发进行。

4.对于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ΔH =-444.3 kJ •mol –1 ΔS =-280.1 J •mol –1•K –1在常温、常压下反应能自发进行。

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熵变B.温度C.压强D.焓变【答案】D【解析】ΔH -T ΔS<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由于常温、常压下,T ΔS 是较小的确定的值,由ΔH -T ΔS ≥0时,T ≤K 2.1586Kmol kJ 101.280mol kJ 3.4441131=∙∙⨯-∙-----反应才可能逆转,故焓变对反应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高中必修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高中必修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高中必修化学反应速率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

2. 掌握计算反应速率的方法。

3. 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内容:
1. 反应速率的定义。

2. 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3.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计时器、反应物。

2. 实验操作指导书。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介绍反应速率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反应速率。

2. 展示一种反应的示例,让学生观察反应的进行过程。

3. 说明如何计算反应速率,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反应速率。

5. 总结本课内容,强调反应速率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1. 复习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讨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3. 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 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5. 拓展讨论,探讨不同反应速率对化学工业的影响。

教学方式:
1. 实验操作。

2. 小组讨论。

3. 教师讲解。

课堂作业:
1. 计算反应速率的习题。

2. 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小组讨论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反应速率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重视和深入了解反应速率这一内容。

2.1.1化学反应速率导学案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1.1化学反应速率导学案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速率课标定向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形成不同的反应可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观念。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原理设计实验,学会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通过对比的方法,发展基于变量关系的证据推理素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教材认知·内化必备知识】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1.表示方法2.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对于已知反应m A(g)+n B(g)===p C(g)+q D(g),其化学反应速率可用不同的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当单位相同时,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v(A)∶v(B)∶v(C)∶v(D)=m∶n∶p∶q。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1)测定原理根据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任何一种与化学物质的浓度有关的可观测量都可以进行测定。

(2)测定方法直接测定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等科学仪器测定在溶液中,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本身有较明显的颜色时,可利用颜色变化与浓度变化间的比例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定反应速率[思考]酸性KMnO4溶液与过量H2C2O4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Mn O4-+5H2C2O4+6H+===2Mn2++10CO2↑+8H2O,可通过何种方法测定该反应的速率?提示:反应完全后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故可通过观察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长短来测定该反应的速率(或其他合理答案)。

【质疑辨析】(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提示: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1·s1,是指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1。

(×)提示: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1·s1,是指1 s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为0.8 mol·L1。

2.1化学反应速率导学案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1化学反应速率导学案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专题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 1 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一、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达方法。

2.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方法学习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二、导学指导与检测找到导学指导导学检测及课堂展示阅读课本P4245完成右边相应的内容一、化学反应的速率1、定义: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或生成物浓度的(均取正值)来表示2、表示方法:tcv∆∆=单位:或mol·L1·min13、意义: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物理量4、注意事项:(1)化学反应速率均取,且必须指明物质;一般不用或表示反应速率(2)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变化的浓度之比= 之比。

5、比较大小:要先转化为同一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再进行比较(注意单位转化)【即使训练1】在反应A(g)+2B(g)===3C(g)+4D(g)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s) B.v(B)=0.5 mol/(L·s)C.v(C)=0.8 mol/(L·s) D.v(D)=1 mol/(L·s)6、计算——“三段式”(以氮气与氢气反应为例)N2(g) + 3H2 (g) = 2NH3(g)起: 1 3 0变: 0.2 0.6 0.4平: 0.8 2.4 0.4【即使训练2】在4L密闭容器中充入6molA气体和5mol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2C(g)+x D(g),5s达到平衡。

达到平衡时,生成了2molC,经测定D的浓度0.5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1 B的转化率为20%C.平衡时A的浓度为1.50mol·L-1 D.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1·s-1(七)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一般规律内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主要因素)反应物的化学性质越活泼,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物的化学性质越不活泼,化学反应速率越慢外因催化剂一般情况下,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极大地加快反应速率温度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必修2优质学案1:2.3.1 化学反应的快慢

高中化学必修2优质学案1:2.3.1 化学反应的快慢

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第3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快慢学习目标1.认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学会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反应物的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和催化剂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通过举例,知道在生产和生活中需要加快或者延缓某些化学反应快慢,明白调控化学反应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课前复习1.对于化学反应,我们不仅要关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和变化,还要对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进行研究。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

化学键断裂和形成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旧化学键的断裂需要能量,新化学键的形成会释放能量。

3.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反应。

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反应。

4.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微观角度分析)放热反应: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吸热反应: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5.从物质内部能量的角度分析(宏观角度分析)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知识梳理阅读课本P56---P59内容,回答问题1.人们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

2.定性描述一个反应进行的快慢的方法有哪些?3.化学反应速率①定义:②单位:③公式:对于一体积固定的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a A+b B === c C+d D④意义: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物理量⑤注意:是平均反应速率,不是瞬时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是气体或溶液中溶质的反应速率,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常数,所以不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⑥同一个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4.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发生N2+3H22NH3,在2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mol的NH3,求用氮气表示的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导学案设计】2017版高中 2.1.2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导学案设计】2017版高中 2.1.2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导学案设计】2015版高中化学 2.1.2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1.现在电视上有一“自热米饭”的广告播得很火,它介绍在使用时,将一无色液体加入某物质中,放上装有冷米饭的盒子,过几分钟米饭就“热气腾腾”了,非常方便。

请你推测该物质和无色液体可能是( )。

A.硝酸铵和水B.浓硫酸和水C.氧化钙和水D.固体酒精和水【解析】硝酸铵溶于水吸热,A项错误;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且操作不方便,B项错误;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C项正确;酒精溶于水时放热不明显,D项错误。

【答案】C2.下列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D.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解析】有些放热反应如煤的燃烧也需加热才能进行,A项错误;CO2+C2CO,是化合反应,但也是吸热反应,B项错误;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与放热还是吸热反应无关,而无论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都可能需要用到催化剂,C项错误;反应:CO2+CaO CaCO3是放热反应,则其逆反应:CaCO3CaO+CO2↑一定是吸热反应,D项正确。

【答案】D3.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D.红热的焦炭与水蒸气的反应【解析】A项,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反应为吸热反应,也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D两项涉及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吸热反应。

【答案】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C.所有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D.需要持续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答案】D5.下列关于中和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稀溶液中,所有酸和碱反应的中和热都相等B.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都相等C.在稀溶液中,1 mol酸和1 mol碱反应放出的热量都相等D.将浓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刚好生成1 mol水时,产生的热量即为中和热【答案】B6.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导学案设计】2017版高中 2.1.1反应中能量变化与能量守恒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导学案设计】2017版高中 2.1.1反应中能量变化与能量守恒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导学案设计】2015版高中化学 2.1.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能量守恒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1.下列过程一定释放能量的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分子拆成原子D.原子结合成分子【解析】分子拆成原子是断开化学键的过程,吸收能量;原子结合成分子是形成化学键的过程,释放能量。

【答案】D2.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断裂1 mol A2中的化学键和1 mol B2中的化学键共放出x kJ的能量C.断裂2 mol AB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D.2 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解析】由图可知: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高于2 mol AB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断裂1 mol A2中的化学键和1 mol B2中的化学键共吸收x kJ的能量,断裂2 mol AB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

【答案】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一定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解析】化学反应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的放热反应开始也需要加热;反应开始时需要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也可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光能、电能等。

【答案】A4.已知断裂1 mol H—H键吸收a kJ能量,则2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比1 mol H2具有的能量( )。

A.高a kJB.低a kJC.高2a kJD.低2a kJ【答案】A5.下图是两个反应的反应前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比较图,对于Ⅰ、Ⅱ两个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新课标)高中 第二章 第1节 反应的方向导学案 鲁科版选修4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新课标)高中 第二章 第1节 反应的方向导学案 鲁科版选修4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于速率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课前学案导学】■精准定位——学习目标导航1.了解焓变、熵变与反应方向的关系;2.能通过△H -T△S 及给定的△S 数据定量判断反应的方向■自主梳理—基础知识导航一、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1.自发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发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焓判据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_________,因此具有向最低能量状态进行的倾向,科学家提出用焓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这就是焓判据。

三、熵判据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由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的倾向。

因为与有序体系相比,无序体系“更加稳定”,科学家用熵(符号为S )来量度这种无序的程度。

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即熵变(符号S )大于零这个原理叫做熵增原理。

在用来判断过程的方向时,就称为熵判据。

对于同一种物质,_______时熵值最大,_________时次之,____________时最小。

四、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事实告诉我们,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不能确定过程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

由能量和熵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只根据一个方面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全面的。

★【课堂探究导学】■合作探究-名师保驾护航探究一:焓变与熵变与自发反应。

1.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反应焓变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一般的讲,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

2.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1)熵:描述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2)符号:S 单位:J•mol-1•K-1(3)大小判据:①物质的混乱度:体系混乱度越大,熵值越大;②同一条件:不同物质的熵值不同;③物质的存在状态:S(g) > S(l) > S(s)。

(4)反应熵变①符号:△S②表达式:△S = S总和(生成物) – S总和(反应物)③正负判断: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S>0,熵增加反应;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S<0,熵减小反应。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 2.3.2氧化剂和还原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 2.3.2氧化剂和还原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 2.3.2氧化剂和还原剂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2.3.2氧化剂和还原剂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3.2氧化剂和还原剂操作时间:45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每个子题4分,共48分)1。

在以下颗粒中,只有氧化性颗粒是()①s②fe③fe④s⑤h⑥na⑦mga.①⑦c.③⑤⑥答案:c2.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元素的单质一定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b.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答案:d△3.实验室制cl2反应为4hcl(浓)+mno2=====mncl2+cl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还原剂为盐酸,氧化剂为二氧化锰b.每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c.每消耗1mol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4mold、当转移电子的物质量为1mol时,标准条件下的Cl2体积为11.2l。

回答:C4.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h2o2→h2oio3→i2mno4→mnhno2→no如果分别用相同数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则I2的最大量为()a.h2o2c。

mno4---2+2-3+++满分:100分b.②④d.②④⑤⑥b、 io3d.hno2---分析:根据获得和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的原则,1mol H2O2、IO3、MnO4和HNO2分别可以获得2mol、5mol、5mol和1mol电子。

氧化ki获得I2的物质量分别为1mol、2.5mol、2.5mol和0.5mol,而IO3本身被还原为0.5mol2,因此IO3氧化ki获得I2最多。

答案:b5.在常温下,可发生以下三种反应:x2+2W===2x+2W;z2+2x==2z+x2;2w-2+---2+-3+----+2y==2w+y2。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导学案设计】2017版高中 3.2.1乙烯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导学案设计】2017版高中 3.2.1乙烯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导学案设计】2015版高中化学 3.2.1乙烯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1.下列物质中,不能..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H2B.H2OC.KMnO4D.Br2【答案】C2.下列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CH4B.NH3C.C2H4l4【答案】C3.下列有机化学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H2Cl2+Br2CHBrCl2+HBrB.CH3OH+HCl CH3Cl+H2OC.+H2O CH3CH2OHD.CH3CH3+Cl2CH3CH2Cl+HCl【解析】A、B、D项的反应均为取代反应。

【答案】C4.由乙烯推测丙烯()与溴水反应时,对反应产物的叙述正确的( )。

A.B.C.D.【解析】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时,丙烯中(,1、2、3是丙烯中三个碳原子的编号)1号碳与2 号碳间的碳碳双键断裂一个键,1号碳和2号碳要重新达到8 电子的稳定结构,就必须与溴原子形成C—Br 键,可以看出发生加成反应时与3号碳原子无关。

【答案】D5.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

A.和B.和C.和D.和【答案】A6.下列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不正确...的是( )。

A.乙烯的沸点比丙烯低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能与H2O、HCl发生加成反应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解析】丙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但并不是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B7.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 )。

A.乙烷与氯气混合B.乙烯与氯化氢混合C.乙烯与氯气混合D.乙烷与氯化氢混合【解析】A项中乙烷与氯气混合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得不到纯净的物质;B项中反应只能得到一氯代物;C项中发生反应能得到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D项中混合物不反应。

【答案】C8.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属于不饱和烃,乙烷属于饱和烃B.乙烷分子中C—C键比C—H键更容易断裂C.乙烯分子中双键中有一个键容易断裂D.乙烯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数比乙烷分子中的多【解析】乙烷发生取代反应时,C—H键比C—C键更容易断裂。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一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第3章 4 力的合成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一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第3章 4 力的合成

第三章 4 力的合成一、课前自主学习㈠课本导读1.从等效替代关系理解合力与分力⑴如图1所示,电阻R 1=3Ω、R 2=6Ω,并R =2Ω并联,甲电路中A 、B之间的部分可用并R 等效替代。

用并R 替代R 1、R 2前后,A 、B 两点之间的电压没变,A 、B 两点之间电路的总功率也没变。

⑵曹冲用一些石头等效替代一头大象,把一头大象化整为零,成功地称出了大象的质量(图2)。

大象和石头都使船下沉到同一位置。

⑶如图3所示,F 1、F 2两个力共同作用把橡皮筋的结点拉到O 点,单独的一个力F 也可以把橡皮筋的结点拉到O 点。

即力F 可以等效替代F 1、F 2。

反之,也可以用F 1、F 2等效替代F 。

在解决力学问题时,利用这种等效替代的思想,可以根据需要把不便于计算的力等效替代成便于计算的力,使问题简化。

⑷(课本P61)一个力,如果它产生的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时产生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几个力的________,那几个力叫做________。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

图3中力F 、F 1、F 2三个力中是_______合力,_________是分力。

2.探究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二力的合成方法(图3)⑴本实验的基本思路:以相同的标度分别做出两分力F 1、F 2的图示,以及合力F 的图示,找出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要作F 1、F 2、F 的图示需要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步骤:①安装器材: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两细绳套。

②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

这时要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做F 1、F 2的图示,该记录什么?)在记录力的方向时,不要直接沿细绳的方向画直线,应在细绳正下方用铅笔画一点。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导学案设计】2017版高中 3.1.2烷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导学案设计】2017版高中 3.1.2烷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时烷烃1.了解烷烃的概念、通式及结构特点。

2.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并会判断及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烷烃的结构与甲烷类似,但也有不同,教学中可从甲烷的模型出发,重点研究丙烷、丁烷中碳的连接情况,引导学生思考烷烃的结构。

对于同分异构现象只要求识别、判断和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一、烷烃1.分子结构特点及命名(1)碳原子间只以①单键结合,剩余价键均与②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作饱和烃,也称为③烷烃。

烷烃的通式为④C n H2n+2,丙烷的分子式为⑤C3H8,其结构简式为⑥CH3CH2CH3。

(2)烷烃可以根据碳原子数的多少进行命名,当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常以甲、乙、丙、丁、⑦戊、⑧己、⑨庚、⑩辛、壬、癸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如五个碳原子的烷烃称为戊烷。

当碳原子数在十以上时,以汉字数字代表,如十二个碳原子的烷烃分子式为C12H26,可命名为十二烷。

2.烷烃的性质(1)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烷烃的熔沸点依次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但其密度均比水小,状态依次由气态、液态到固态。

一般来说,碳原子数在4及以内的烷烃常温下为气态。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烷烃的含碳量逐渐增大。

(2)化学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常温下,不能与强酸、强碱、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物质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如1 mol丙烷最多可与8 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烷烃均能在空气中燃烧,用烷烃的通式表示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n H2n+2+O2n CO2+(n+1)H2O。

二、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1.同系物的定义: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如甲烷、乙烷、丙烷等互为同系物。

2.同分异构体(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

(2)丁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分别为正丁烷、异丁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设计】2015版高中化学 2.3.1化学反应速率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1.对于不同的化学反应,决定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温度B.浓度C.催化剂D.反应物的性质【答案】D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C.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D.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为mol·L-1·s-1和mol·L-1·min-1【答案】B3.在一定条件下,将A2和B2两种气体通入密闭容器中,反应按x A2+y B 22C进行,2 s后反应速率如下:v(A2)=0.5 mol·L-1·s-1,v(B2)=1.5 mol·L-1·s-1,v(C)=1 mol·L-1·s-1,则x、y的值分别为( )。

A.3和2B.1和3C.3和1D.4和5【答案】B4.将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少量稀盐酸中进行实验,实验测得氢气的产生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镁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体系温度升高B.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镁与水反应,使酸的浓度升高C.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镁的体积减小D.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越来越低【解析】镁与盐酸反应实质是Mg+2H +Mg2++H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超过浓度减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后来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是H+浓度的减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占主导地位。

【答案】A5.已知某化学实验的结果如下表:实验序号反应物在相同温度下测得的反应速率v/mol·L-1·min-1大小相同的金属片酸溶液1 镁条1.0 mol·L-1硫酸v12 锌片1.0 mol·L-1硫酸v23 锌片0.1 mol·L-1硫酸v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v2>v3>v1B.v3>v2>v1C.v1>v3>v2D.v1>v2>v3【解析】镁比锌活泼,与相同浓度的硫酸反应,镁反应速率快,即v1>v2;锌片与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硫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即v2>v3,故D项正确。

【答案】D6.对于反应:2H2O 22H2O+O2↑,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减小H2O2溶液的浓度B.升高H2O2溶液的温度C.向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D.向H2O2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解析】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等均能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浓度、降低温度等均能减慢反应速率。

【答案】A7.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C.在K2SO4与BaCl2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将Al片改成Al粉【答案】D8.今有下列各组反应,放出H2的平均速率最快的是(不考虑酸根对速率的影响)( )。

编号金属酸的浓度及体积反应温度/℃A 2.4 g镁条3 mol·L-1硫酸100mL40B 2.4 g镁粉3mol·L-1盐酸200mL30C 2.4 g镁粉3mol·L-1硫酸100mL40D 5.6 g铁粉3mo l·L-1硫酸100mL40【解析】活动性不同的金属与相同浓度的酸反应,金属越活泼,放出氢气的速率越快;不同形状的同种金属与酸反应,粉末状比块状反应速率快;金属与酸反应,H+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答案】C9.对于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将生成SO3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入下表空格里(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编号改变的反应条件生成SO3的反应速率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大O2的浓度④使用催化剂⑤压缩容器的体积⑥恒容下充入Ne【答案】增大;减小;增大;增大;增大;不变10.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某同学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时间(min) 1 2 3 4 5氢气体积(累计值)(mL)50 120 232 290 310(1)写出锌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反应速率最大,收集氢气最多的时间段是(填0~1、1~2、2~3、3~4或4~5,下同)min,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是。

(3)根据上述数据分析,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是开始时的速率逐渐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一定时间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其原因是。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以计算0~1 min、1~2 min、2~3 min、3~4 min、4~5 min产生的氢气体积分别是50 mL、70 mL、112 mL、58 mL、20 mL,故2~3 min反应速率最大,收集的氢气最多,4~5 min反应速率最小。

速率变化是开始时反应速率逐渐加快,一定时间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主要原因是开始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占主导地位,一定时间后氢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占主导地位。

【答案】(1)Zn+2H+Zn2++H2↑(2)2~3;4~5(3)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加快;盐酸浓度不断减小,反应速率减缓11.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 C(g)+2D(g)。

经 4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1,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5 mol·L-1·min-1,此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x 的值为。

【答案】0.75 mol·L-1;0.0625 mol·L-1·min-1;212.相同质量的Mg、Al分别跟一定量的稀H2SO4溶液反应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可能符合图示的是( )。

A.Mg、Al均不足,稀H2SO4过量B.消耗稀H2SO4的量是Ⅱ大于ⅠC.Ⅰ表示Mg与稀H2SO4反应D.产生H2的速率是Ⅱ大于Ⅰ【答案】C13.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v(A)=0.15 mol·L-1·min-1B.v(B)=0.6 mol·L-1·min-1C.v(C)=0.0075 mol·L-1·s-1D.v(D)=0.01 mol·L-1·s-1【解析】比较反应速率大小时,应注意单位一致,然后根据反应速率间的关系,换算为同一物质进行比较。

也可以将各反应速率除以各自的化学计量数后,再进行大小的比较。

【答案】D14.25 ℃时,向100 mL含14.6 g HCl的盐酸里放入5.6 g 纯铁粉(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从反应开始至2 min 末,收集到1.12 L(标准状况下)H2,在此之后,又经过4 min,铁粉完全溶解。

则:(1)在前2 min内,用FeCl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2)在后4 min内,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3)前2 min与后4 min相比,反应速率较快,其原因是。

【答案】(1)0.25 mol·L-1·min-1(2)0.25 mol·L-1·min-1(3)前2 min;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慢15.在一1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

测得4 min内,O2的物质的量由开始的18 mol降到14 mol,再过t min,O2的物质的量变为10 mol。

求:(1)4 min末SO3的浓度。

(2)4 min内用SO2表示的反应速率。

(3)t(填“>”“<”或“=”)4 min,理由是。

【解析】反应生成SO3的物质的量是消耗O2物质的量的2倍,4 min内O2的物质的量由开始的18 mol降到14 mol,则生成的SO3的物质的量为8 mol,4 min末c(SO3)==0.8 mol·L-1,4 min 内用S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与用SO3表示的反应速率相等,故v(SO2)=v(SO3)==0.2 mol·L-1·min-1,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降低,故再消耗等量的O2所需的反应时间t>4 min。

【答案】(1)0.8 mol·L-1(2)0.2 mol·L-1·min-1(3)>;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