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五十年:香港警匪片的前世今生(组图)

合集下载

浮沉五十年:香港警匪片的前世今生(组图)

浮沉五十年:香港警匪片的前世今生(组图)

同样是1987,真正意义上的集大成之作亦告现身——由林岭东执导、周润发主演的《龙虎风云》以强烈的写实主义为香港影坛掀起了一股“风云”热潮,与吴宇森的都市浪漫英雄形象遥相呼应,将港产警匪片推上新的高峰——事实上,从《龙虎风云》开始,警匪片方才真正踏入风起云涌的主流之路,卧底题材虽有《边缘人》珠玉在前,但回望刘伟强从手提摄影到导演的崛起、昆汀塔伦蒂诺《落水狗》结尾的模仿、直至十五年后《无间道》的逆市反弹,《龙虎风云》的影响依旧无可取代!其后数年,林岭东在《学校风云》、《伴我闯天涯》、《圣战风云》等片中,对警匪对搏的刻画日渐形成独有风格,再有吴宇森借《喋血双雄》将同类题材进一步浪漫化,警与匪的关系又从《英雄本色》的正面对峙转化为惺惺相惜,每当观众重温《龙》中周润发对李修贤一句“我是警察”的坦白、或《喋》中将两人并置的越轴剪辑,都会从警与匪的界限中挖掘出真挚的男性友情!随着第九届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座落入吴宇森之手,港产警匪片终在一片欢呼声中结束了80年代。
1976年,由从警队离职不久的陈欣健担任编剧,梁普智、萧芳芳合导的《跳灰》卖座,非但成为“新浪潮”的先锋之作,更扭转了港产警匪片的命运,此后陈欣健作为该类型题材的重要作者,在1979年参与的两部影片《墙内墙外》和《点指兵兵》票房分别居当年亚军及第六位,终于在警匪片沉寂近十年后将其带起,追根溯源,《跳灰》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5. 形象越级
由于内地尚未推行分级制,加上政策的问题,警匪片稍有“越级”,便令电影公司难以推行宣传,《无间道》便是最早的例证之一:合拍片中的警察不允许以反面形象出现,而片中的刘建明又是黑社会派入警界的“反卧底”,在港版结局中更能声称“我是警察!”继续做好人,当然触犯了合拍片的禁忌,因此那个无厘头的“被捕”结局不但未能帮助《无间道》进入内地,甚至一度沦为观众的笑柄;此外,《门徒》亦是数年后的另一个例证,片中除了对白,吴彦祖所有出现警服的造型皆被改成便装,包括他身着警服注射毒品的结局,亦被改为身着便装对毒品沉思,便可窥知一二….。种种对警察形象的“不方便”因素,再次构成了警匪片的尴尬。

香港电影从光辉岁月到后港片时代嬗变

香港电影从光辉岁月到后港片时代嬗变

香港电影从光辉岁月到后港片时代嬗变香港电影从光辉岁月到后港片时代嬗变周为筠/2007年是香港回归十年,一部为十周年献礼的《老港正传》在内地上映,这部40天拍完40年的电影,可谓创造香港电影奇迹,也代表了香港电影速度。

从黄秋生所饰演的电影放映员老左眼里,我们依稀目睹了香港几十年来地沧海桑田地变化。

几十年来,香港电影有过往的辉煌,也有过当下的颓败。

曾经的小马哥只剩下一个穿风衣的剪影;陈家驹与香港皇家警察一起成了历史名词;黄飞鸿变成了哼哼哈哈的霍元甲;如花已撒手人寰,宁采臣随风而逝,聂小倩红颜不在……我们也在渐渐长大,成熟,变老。

我们明知无人禁得起岁月的打磨,却不愿香港电影随我们一起老去。

然而,历史的车轮始终向前,碾成了一条永远不变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理。

与青春有关的电影香港电影是在昏暗幽深的录像厅里,一段与成长平行的青春故事。

每个70年代生或80年代初出生的人,估计都有段关于光与影的记忆深藏在内心一隅。

李小龙的精武门,小马哥的风衣和牙签,黄飞鸿的无影脚和宝芝灵……那一本本大字典一样的录像带里,包裹着一个个玫瑰色的世界。

为那里的故事,我们曾欢欣曾流泪。

这种挽歌般的抒情一方面让香港电影的过去显得辉煌无比,另一方面也让它香港电影现在的落寞相形下更加凄凉。

香港电影可谓在中原沃野边缘生长出来的一种草根奇葩,带有明显岭南文化特色的异样色彩——缺乏强势的国家文化的正统地位。

其实“名份”也是一把双刃剑,没有它的香港电影更容易轻装上阵。

香港电影曾雄霸东亚市场,打败了比邻的台湾电影。

这其中除了历史与文化原因,还在于香港电影多元性和民间性,它富余生气与想象力,一直和大众文化有亲密接触,却保存了一些传统的东西,并争先恐后地推向市场来满足大众口味。

上个世纪在改革开放到来之季,西方思想源源不断的涌入,一代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失落和困惑。

长时间只能看样板戏的内地观众,在异彩纷呈的香港电影面前一下沦陷了。

《少林寺》敲开了内地大门,一时万人空巷,创造了观影人数达到5亿人次的神话。

香港电影发展史

香港电影发展史

香港电影发展史
香港电影发展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20世纪初至50年代:在这一时期,香港电影主要是黑白无声电影,通常是根据小说或传统戏剧改编的作品。

香港电影的主要市场是东南亚,特别是华人社区。

在50年代初,
香港开始制作有声电影。

2. 60年代至70年代:这一时期是香港电影业的黄金时期,也被称为“香港电影新浪潮”。

电影制作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香港电影开始涉足不同类型的电影,如武侠片、警匪片
和喜剧片等。

在这个时期,香港电影开始进军国际市场,尤其是在东南亚市场上取得了很
大的成功。

3. 80年代至90年代:在这一时期,香港电影业面临了许多挑战。

由于盗版和影片制作成本的上升,香港电影的利润开始下降。

然而,香港电影依然能够制作出一些非常成功的电影,如《英雄本色》和《无间道》等。

4. 2000年代至今:在这一时期,香港电影业继续面临着许多挑战。

由于大陆电影业的崛
起和互联网的普及,香港电影的市场份额继续下降。

然而,香港电影仍然能够制作出一些
非常成功的电影,如《功夫》和《无人区》等。

此外,香港电影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制作
方式和市场机会,如与内地和海外制片厂合作、制作网络电影等。

香港的电影发展史

香港的电影发展史

香港的电影发展史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在法国巴黎公映了《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世界上最早的影片。

1896年初,他的助手来了香港放映这些影片,电影自此传入香港。

1898美国“汤默斯.爱迪生”公司派出一位电影摄影师到香港拍了一批纪录片:名为《香港街景》、《香港总督府》、《香港码头》、《香港商团》和《鍚克炮兵团》。

他们都很短。

直至1903年10月5日,香港才有整部故事片公映。

1909年在香港拍摄了一部诙谐剧《偷烧鸭》,该片的导演梁少坡同为该片的主角。

剧情十分简单,但不乏诙谐动作。

它的出品人布拉斯基后来和黎民伟合作制作了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并因而催生了香港电影事业,而黎民伟更被誉为“香港电影之父”。

这部电影的出现,象徵香港电影史启蒙期的终结,萌芽期正式开始。

据《中国电影发展史》记载,香港的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在1913年出产,编导是黎民伟、摄影师是罗永祥,主要演员是黎民伟和严珊珊。

这部电影创下不少香港电影纪录:(一) 它是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二) 第一部在外国公映的香港片;(三) 第一部有电影女演员参演的香港电影;(四) 也同时是第一部有特技摄影的香港电影。

1924年至1925年,香港电影事业渐渐成长,可惜受到1925年6月的大罢工影响,刚萌芽的香港电影发展被迫中止了。

电影放映业到了1926年6月开始复苏起来。

但当时的电影院,主要放映西片和上海影片公司出品的电影。

1935年,香港已没有默片生产,香港电影正式步进有声时代。

受到抗日热潮的影响,香港生产了多部爱国电影,其中包括《生命线》。

1936年,社会教育片成了香港电影的主流。

邵醉翁执导的《广州-妇人》、《博爱》即属此类作品。

1937年,由于“七七事变”的发生,香港抗日气氛高昂,因此电影工作者也纷纷开拍抗日爱国片,《最后关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经典之作。

1939年秋,受到欧洲国家的战争所影响,1940年的港产片产量下降。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

港产警匪片是香港电影的精华一部分!等亦勾起了更多观众对港片中出现的各式警察形象地回忆——在现实中,早于1844年5月1日便正式成立的香港警队在160年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包括被外界赞誉为“亚洲最佳警队”、在美国与英国联合申办的世界各地警队综合指标评选中高居亚洲首位、及被国际级的风险评估公司评定为全亚洲最优秀的警队等等,时至今日,香港警队无论在法治的健全度、破案的效率度、法纪的维护力及整体的形象度等方面来看,都是获得世界同行认可的最出色的亚洲乃至世界警队之一!而在香港电影发展史上,“警察”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形象之一,事实上,无论你从何角度去评价香港电影工业,你也不可能在脱离警匪片的情形下实现归纳分析,毕竟从曹达华时代的探长,经历李修贤的阿SIR、成龙的超级警察、周润发的卧底、刘青云的冲锋队警长、王敏德的飞虎教官、直至刘德华梁朝伟的身份倒置、真假莫辨,不同阶层、职能、范围的各式警察由始至终贯穿港片的发展历程,令人感叹港产警匪片的长盛不衰,除了一众演技出众的巨星曾用心刻画出不同的警察形象,香港警察警种之多,更为警匪片市场的持续活力奠定了类型基础,誓与现实中神勇的香港警察一同进行一场雷霆扫穴式的震撼冲击!至于香港电影中曾出现过哪些警种,又曾有哪些警种及警察形象曾让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伴随成长呢?以下略作盘点,遗漏在所难免,欢迎补充——[PTU机动部队][EU冲锋队][谈判专家][飞虎队][O记][重案组][反恐专家] [G4] [Hit team][探长] [卧底][狗仔队] [骑警] [水警] [爆炸品处理科] [毒品调查科][鉴证科][投诉及内部调查科][学警][狱警][反黑组][CID]PTU机动部队英文名“Police Tactical Unit”的警察机动部队,首先在香港市民眼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当属他们戴着一顶深蓝色的“软式贝雷帽”,因此俗称“蓝帽子”。

他们的基本任务包括——“内部保安、大型活动中的人群管理、控制暴乱、反罪恶行动等工作”,这种职责当然来自于1956年的“双十暴动”后香港警方为提升警察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遂于1958年成立机动部队的前身组织——“警察分遣队”,其后又改名为“机动部队”实行全港“6连—4排—41人/排—4横排”的分配模式,并在人员调度上实行“定期抽调—训练执勤—期满解散—循环组建”的原则,很大程度上维持了机动部队本身的灵活性及精锐性。

1979—香港警匪电影创作扫描(1).doc

1979—香港警匪电影创作扫描(1).doc

1979—2005年香港警匪电影创作扫描(1) -一香港警匪电影的产生比较模糊。

如果追本溯源的话,可以说,香港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偷烧鸭》便是一部警匪片。

从影片题材上讲,《偷》片是以警察和小偷之间的冲突作为结构全片叙事的切入点,警察和小偷这一对立人物关系的设置已经具备了作为警匪电影的条件。

另一方面,这部影片甚至已经蕴含了日后香港电影中最为重要的两大娱乐元素——动作和喜剧。

在设置了警察与罪犯之间的冲突模式之后,或借用这一冲突展示动作追逐场面,或利用这一冲突制造滑稽喜剧效果,这些都是1980年代以后香港动作警匪片或者喜剧警匪片的经典形态。

较为成熟的香港警匪电影出现在1950-1960年代。

在当时粤语戏曲片和古装武侠片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警匪电影只是作为喜闹剧的附庸而存在。

彼时的香港社会刚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观众的欣赏品味多局限于戏曲片中的吟阿弹唱,或者武侠片中的怪力乱神。

受环境及市场限制,警匪电影的发展较为缓慢,片中无论是人物关系的安排设置还是故事情节的铺陈展开,都只是为了制造出作为喜闹剧所必须的滑稽娱乐效果。

警匪电影此时鲜有类型意义。

在1950-1960年代的香港警匪电影中,最常见的是“探长”这一形象,影片大都参考福尔摩斯的造型:风衣、毡帽、烟斗、肩带式手枪袋。

剧情上大多都是采用“推理式”的对白来交代故事发展情况。

受当时电影规模和技术的限制,这些警匪电影的枪战场景和动作处理都还相当的原始粗糙。

这一时期警匪电影的代表作品有《999廿四小时奇案》(1961)、《雷克探案之血手凶刀》(1961)、《巧破箱尸案》(1965)等。

另一方面,以女性为主角的警匪电影也开始出现,如《黑玫瑰》(1965)、《女杀手》(1967)、《飞贼红玫瑰》(1969,萧芳芳主演)等。

1979年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出现是香港电影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徐克、许鞍华、章国明、谭家明、严浩、余允抗等大批电视幕后工作者转投电影圈,拍出《蝶变》、《疯劫》等一系列充满个人实验色彩的电影作品,为香港电影翻开了新的一页。

TVB十大经典警匪片你睇过几多

TVB十大经典警匪片你睇过几多

TVB⼗⼤经典警匪⽚你睇过⼏多今天⼩编来带福利,哈哈,把⼼⽬中陪伴成长的tvb⼗⼤经典警匪⽚带上,你⼜看过多少咧……1.《陀枪师姐》系列,tvb⼥警题材的代表作《陀枪师姐》系列电视剧⼀向是港剧引以为傲的品牌,⾃从1997年播出之后,收视飘红,1999年的第⼆部收视率更是⾸播有30多点的⾼收视率,该剧也让关咏荷坐稳TVB天后之位,⼒捧了欧阳震华、姚莹莹、滕丽明、魏骏杰等⼀批明星外,⽽且“⼥警花”的故事也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继续下去;⽽在《陀枪师姐》的第三部与第四部中,⼥主⾓关咏荷退出,由蔡少芬出任,收视继续得到保证,并凭借⾃⼰的演技突破关咏荷之前的“师姐”定义,也证明了另⼀位“警花”蔡少芬的魅⼒。

在TVB的众多情侣搭档中,欧阳震华和关咏荷是相当有⼈缘的⼀对,不过他们不同于⼀般情侣的风趣温情的相处⽅式,在不少观众的⼼⽬中,早已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更是造就了魏俊杰与滕丽名,从屏幕情侣⾛进了现实婚姻,⼩编那时候看着⼼⾥⼀个爽!不过绿叶有⼀个“鲍国平”的⾓⾊也很是经典的,还记得那时候看到“陈三元”(滕丽名饰演)和他的对⼿戏时,⼼⾥那个紧张啊~2.《隔世追凶》很多⼈看《隔世追凶》的结局说反映了⼀种佛学思想,也有⼈认为编剧太过荒谬,抛开这些不谈,回过头来说说陈慧珊的表演,在⼀部剧中塑造两个完全不同的⼈本⾝是⽐较困难和考较演技的,须得让⼈看到另⼀个⾓⾊时有“不同”之感,若产⽣混淆则可算失败。

该剧讲述⽗⼦两代⼈因为⼀个旧电话⽽时空连接,在两个时空内联⼿追凶的故事,于2004年由郭晋安、陈慧珊主演。

剧中郭晋安饰演的“何天光”是⼀名重案组CID,为⼈⿊⽩分明,头脑机灵,能⼒⾼超,⽆论⾯对多棘⼿案情,仍松容⾃若。

说实话,初见“⾼珊”时我并不喜欢这个⾓⾊,不要说“⾼珊”那染了的齐眉半长发型不够适合她,⼀个轮椅上喋喋不休的侦探作家会有什么作为呢?⾃⼰⼼下先就打了个问号。

然⽽接下来的发展却是我始料不及,当我逐集仔细看下来,却不禁深深地被这个开朗明敏的⼥⼦吸引了。

【电视剧】论香港电视剧在大陆的沉浮

【电视剧】论香港电视剧在大陆的沉浮

论香港电视剧在大陆的沉浮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光影交织的瞬间,让人难以忘怀。

香港电视剧,作为华语影视圈的一颗璀璨明珠,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便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那些经典剧集、鲜活角色、动人故事,不仅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更在无数观众心中种下了难以磨灭的港剧情怀。

一、黄金年代,风靡一时提及香港电视剧在大陆的沉浮,不得不提的便是那个被无数影迷奉为经典的黄金年代。

那时的香港,正值影视产业蓬勃发展之际,无论是武侠剧、警匪剧还是家庭伦理剧,都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精良的制作水准和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赢得了大陆观众的广泛喜爱。

《上海滩》中的许文强(周润发饰),以一袭风衣、一顶礼帽,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英雄偶像;《义不容情》里的丁有健(黄日华饰),则以其正直善良、坚韧不拔的性格,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温暖。

这些剧集不仅创造了收视奇迹,更在大陆引发了强烈的文化共鸣,使得港剧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潮流。

二、时代变迁,挑战与机遇并存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香港电视剧在大陆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方面,大陆本土影视产业的崛起,使得观众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海外剧集、网络自制剧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进一步挤占了港剧的市场份额。

在这样的背景下,港剧不得不寻求转型与创新,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于是,我们看到了《使徒行者》这样的警匪剧新典范,它以复杂的剧情、紧凑的节奏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年轻观众的青睐;而《溏心风暴》系列则以其贴近生活的家庭伦理故事,再次唤醒了观众对于港剧的情感记忆。

三、情怀依旧,未来可期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香港电视剧在大陆的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

每当那些熟悉的旋律响起,那些经典的场景再现,总能勾起无数观众的美好回忆。

这不仅仅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更是对港剧情怀的一种坚守。

近年来,随着两地影视合作的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合拍剧应运而生,这些剧集不仅融合了港剧与大陆剧的优势,更在题材、风格上进行了大胆尝试,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

从“盗亦有道”到“春秋无义战”

从“盗亦有道”到“春秋无义战”

从“盗亦有道”到“春秋无义战”----香港黑道电影中的身份、价值和社会认同的演变<钟大丰>黑社会生活出现在香港电影中大约始于1970年代后期,到1980年代逐渐形成香港电影中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20多年来,香港黑道电影作为一个重要的商业类型历久不衰,特别是在近十年当中,在香港电影总产量日益减少的情况下,这类电影的创作却愈见繁盛,成为当前香港电影中最重要的商业类型之一。

黑社会的存在固然是香港社会的现实,但是在作为商业类型电影而存在的香港黑社会电影在更大的意义上并不是社会现实的简单反映,而是艺术家们进行自己社会理念和想象的隐喻性表达。

虽然“黑道”通常只是作为“黑社会”的一种俗称出现,但在电影中,它涉及的含义似乎比更待组织色彩的“黑社会”更为广泛。

“黑道”的生活内容、处世方式和价值理念等不仅在之间表现有组织的黑社会和蛊惑仔生活的黑社会电影中存在,在众多现代香港题材的影片里也都广泛地渗透其中。

我更愿意用“黑道”而不是“黑社会”的概念,更多的是关心的其中渗透的对正统社会准则的否定和反叛意义方面的内涵。

香港电影中的“黑道”,其实并不是以一种完全负面意义的形象出现在香港类型电影中的。

1970年代后期,随着香港都市现代化的进程,香港商业电影对于本土现代生活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邵氏黄梅戏电影和古装武侠电影的式微正是这种社会变革带来的电影观众娱乐需求变化的结果。

1980年代“英雄片”作为最早得以表现黑道生活的现代电影类型而得到广泛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成功地将古装武侠片里“侠义”精神巧妙地移植到对现代黑道生活的想象性表现之中。

在中国传统的武侠文化中,“侠以武犯禁”包含着复杂的价值建构机制。

江湖道义、社会准则和法制伦理构成复杂的认同的反叛的交织,形成弥补官方价值体系缺陷的一种另类的价值认同体制,与官方伦理共同参与了中国人价值体系的建构。

在以现代都市为背景香港“黑道”电影中,再将武侠电影中的“江湖”伦理与借鉴好莱坞强盗片的类型经验相结合,建立了一套更带现代都市文化色彩的“黑道江湖”的道义和社会准则。

香港电影发展史

香港电影发展史

香港电影发展史香港电影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的20年代。

当时,香港的电影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仿制外国电影。

直到20世纪30年代,香港才开始有了自己的电影制作,并崭露头角。

在二战期间,香港电影业遭受了一定的打击,但并未全面停滞。

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英国电影制片公司撤离香港,使得电影拍摄和制作受到了限制。

然而,一些香港的电影制片公司依然在困难的环境下坚持拍摄,并在香港电影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资源。

二战结束后,香港电影得以重新发展。

上世纪50年代,香港电影进入了黄金时代,成为东亚电影的中心。

香港的电影制片公司开始采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一年制作上百部电影。

这些电影主要以爱情和武打片为主题,吸引了整个华人社会的注意。

到了1960年代,香港电影逐渐开始引入了西方的电影技术和风格。

电影制片公司不仅开始使用彩色胶片拍摄,还引入了外国电影的拍摄技巧和剪辑手法。

这一时期,大量的香港电影开始走向国际市场,进军东南亚地区和美国市场。

在上世纪70年代,香港电影迎来了一个划时代的变革,即港产片的诞生。

港产片以香港当地的社会生活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香港的社会问题和人民的生活。

这些电影注重表现现实,剧情紧凑,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使得港产片成为香港电影的代表。

8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全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成果丰硕,在国内外电影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香港电影不仅在亚洲地区广受欢迎,还成功跻身全球电影业界,成为国际电影的一支重要力量。

然而,90年代初期,香港电影开始走下坡路。

一方面,香港电影市场饱和,观众对电影的需求开始下降;另一方面,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的崛起也对香港电影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的迅猛发展使得香港电影制片公司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然而,在2000年代初期,香港电影重新焕发活力。

由于新导演的涌现和制片公司的改革,香港电影开始引入新的元素和概念,创造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作品。

香港导演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作思路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

香港警匪电影的发展历程

香港警匪电影的发展历程

颗闪耀 的行 星 ,对香 港影坛 的辉煌 做 出 形 态成 了香 港 警匪 片在 20世 纪 80年代 夫 热 ” ,功 夫 片 在 那 个 时代 的 风 头 无
了不可磨 灭 的贡献 ,甚 至 为世 界影 坛 留 的主线形态。
可 匹 敌 ,1973年 ,李 小 龙 过 世 ,功 夫
下 了浓 墨重彩 的一 笔 ,比如 ,好莱 坞对 2 孕 育 时 期 : “探 长 ” “黑 玫 瑰 ” 成 为 片 的 热 潮 再 也 没 有 延 续 下 去 。 随 着 香
也 是 当今 好莱 坞商业 电影 的重 中之重 。 警 察捉小 偷等 ,无 一不 是美 国好莱 坞喜 地 道 。 由 于功 夫 神 话 李 小龙 系 列 的 功
而警察 与匪徒 形式 的 电影 ,就不 可不提 剧 中的内容。在 导演 了警察 和小偷 的对 夫 电影 ,创 造 出香港 电影 事业 的神话 ,
年 的序幕 ,该片也 成为 了香港 警匪 电影 受 到当 时的 电影 技术 以及投 资规模 等方
七 十年代 后期 ,一 批从 国外 电影 学
的开 山之作。据余慕云在《香港电影史话 》 面 的限制 ,电影 的 画面 、场 景都 比较粗 院毕业 回港 的年轻 人 ,以及 自学 成才 的
关键词 :香港警匪电影 ;香港文化 的多元性 ;新浪潮 ;坚守与突破
警 察 与 匪 徒 的 电 影 最 开 始 的 是 那 小偷 正在偷 的时候 (在偷 烧鸭 时有些 一 系列 电影 的 问 的 《穷 巷剑 客 》 诙谐动作 ),被一个警察 (由黎北海饰演 ) 更 加多 样 ,它 们 的影响 非常深 远 ,很 长
的衍生 ,从 电影类 型的焦 点与人类 娱乐 时 流行 的美 国诙谐 片 的影子 :瘦 小偷 和 视 的 发 展 进 行 了一 定 的衍 生 , 以至 于

知乎观影团_香港警匪片的前世今生PPT模板

知乎观影团_香港警匪片的前世今生PPT模板
知乎观影团|香港警匪 片的前世今生
演讲人
202x-11-11
目录
01. 写在前面 02. 香港警匪片的前世今生 03. 十月观影
part one
01 写 在 前 面
写在前面
part one
02 香港警匪片的前世今生
香港警匪片的前世今生
那些年看过的香港警匪片,哪一部 曾燃过你的青春?
票房毒药,油腻中年,这是你 不知道的《英雄本色》
感谢聆听
《新警察故事》:那些无所事事的 富二代们
杜琪峰:站在香港警匪电影的里程 碑上
香港警匪巅峰,《无间道》 三部曲
《无双》:庄文强的十年磨一剑和 香港警匪片的自我救赎
香港警匪片的前世 今生
杜琪峰的电影风格
part one
03 十 月的武器,毒性大刀竟有82斤 《无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背后另有黑手? 《找到你》:母性永恒且不朽 《宝贝儿》:残疾婴儿的死活谁来决定 《嗝嗝老师》:贫穷是最大的疾病

香港电影二十年之十大经典警匪片

香港电影二十年之十大经典警匪片

香港电影二十年之十大经典警匪片香港电影中的警匪片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是跟香港电影史同步发展的——第一部香港电影《偷烧鸭》就是一部已经有了警匪片雏形的作品,讲的是警察抓小偷的故事,由梁少坡摄制,“亚细亚影戏公司”1909年出品。

此后,香港电影中不少的上演了这样的警匪故事,而至今也成为了香港电影的主流之一。

警匪片实际上包括了数种类型,常见的如警察片、英雄片等,其主要差异就在于英雄片往往是把警察放在了背景甚至是不提,如《英雄本色》、《真心英雄》等。

而在这二十年的香港电影中,也留下了不少的经典。

《英雄本色》香港电影在1986年进入了黄金时代,跟《英雄本色》所兴起的英雄潮有着一定的关系,而《英雄本色》也让英雄片成为了香港警匪电影中出色的一种类型。

落魄的导演(吴宇森),落魄的明星(周润发),还有过气的邵氏明星(狄龙),加上奶油小生张国荣,在徐克的支持帮助下,共同的创作了这部带给香港电影深远影响的作品《英雄本色》,尽管现在回头看来这部作品拍的有些粗糙,但是,粗糙中所流露的那种男人之间的情义却是那么的动人,那么的痛快淋漓。

哪个男人没有经历过生命的波折起伏,哪个男人心底没有着一种英雄梦没有着豪情壮志意气风发,哪个男人心里没有希望着一次的痛痛快快……而《英雄本色》,就是一场男人的梦,心灵深处的梦。

罗曼罗兰说,累累伤痕是生命给你最好的勋章!(王晶导演,郑伊健、刘青云、邱淑贞主演的《新英雄本色》也好看,主要是武打戏精彩,无论是中间郑伊健跟倪星大的那场还是结尾时的决战。

)《喋血双雄》《英雄本色》让吴宇森和周润发圆了他们的英雄梦,三年后,他们再次合作,而推出了这部更加成熟与细腻的《喋血双雄》。

说成熟,主要是在男人之间的情义上。

扮演匪徒的周润发,与扮演警察的李修贤,原本从身份上而言是誓不两立的,但是在相互的对峙交往的过程中却发现彼此的相似也成为了好朋友而共同面对黑社会老大……他们改变不了他们的身份,于是他们的命运也早已注定,他们只能是在惺惺相惜里走向了人生的不同道路……而杀手与杀手经纪人之间的感情也被吴宇森刻画的淋漓尽致。

香港电影的警匪片与犯罪题材

香港电影的警匪片与犯罪题材

香港电影的警匪片与犯罪题材香港电影业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创作手法而闻名于世。

其中,警匪片与犯罪题材一直是香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全球观众的关注。

这些影片以其扣人心弦的剧情、精良的制作和出色的表演,深受观众的喜爱。

本文将就香港电影的警匪片与犯罪题材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历史背景香港电影的警匪片与犯罪题材具有悠久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香港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动荡和犯罪活动频繁,这为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警匪片迅速崛起,成为当时香港电影的重要类型。

第二部分:题材特点1. 制造紧张悬疑氛围在香港电影的警匪片与犯罪题材中,制造紧张悬疑的氛围是必不可少的。

电影会通过刻画复杂的犯罪情节,加入意想不到的转折和惊险刺激的场景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 强调社会问题香港警匪片与犯罪题材的特点之一是通过故事情节展现社会问题。

这些电影常常设定在香港社会的阴暗面,揭示犯罪活动对社会秩序的冲击。

3. 强烈的人物冲突香港电影中的警匪片和犯罪题材注重塑造强烈的人物冲突。

经常展现警察与罪犯之间的智力和心理战,以及他们对于正义与邪恶的不同看法。

第三部分:经典电影案例1.《无间道》这部电影由刘伟强和麦兆辉联合执导,以暗讽和讽刺的方式呈现了香港警匪斗争的残酷现实。

影片通过故事情节紧凑、剧情扣人心弦,成功捕捉了广大观众的眼球。

该片还塑造了一系列深受观众喜欢的经典人物形象,成为香港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2.《公安局特别行动组》这部电影通过展现公安局特别行动组与犯罪团伙之间的博弈,揭示了香港社会的腐败和犯罪问题。

影片中紧张刺激的情节、精彩的动作戏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令观众难以忘怀。

第四部分:影响和启发香港电影的警匪片与犯罪题材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香港电影的制作技巧和创作理念成为了其他地区的学习对象,推动了世界电影的发展。

香港电影的警匪片与犯罪题材还启发了其他电影制片人的创作灵感。

香港十五部经典黑帮警匪类电影排行

香港十五部经典黑帮警匪类电影排行

香港十五部经典黑帮警匪类电影排行作者:PHBang 来源:综合时间:2013年05月15日-黑帮电影题材在香港起源很早,也有很多经典佳作,百看不厌。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15部网友看的最多,评分最高的香港经典黑帮电影吧!NO1.喋血双雄(1989)类型: 动作/ 犯罪/ 剧情/ 惊悚导演: 吴宇森主演: 周润发/ 李修贤/ 叶倩文/ 曾江/ 朱江/ 成奎安杀手亚庄(周润发)在一次暗杀行动中误伤了歌星Jennie(叶倩文),令其双目接近失明,自此,深感内疚的他开始暗中保护、帮助Jennie,并想趁她眼睛完全失明前筹一笔款送她去国外医治,为此,亚庄铤而走险再当杀手,不想任务完成后不但没收到钱,反被雇他杀人的汪海派人追杀。

奉命侦查相关命案的警探李鹰(李修贤)在查案过程中知晓事情另有隐情,亚庄并非冷血杀手,开始同其惺惺相惜,而在应对汪海势力的追杀中,两人更是结成生死之交。

然而亚庄的命运,似乎是被注定了。

NO2.《英雄本色》(1986)类型: 动作/ 犯罪/ 剧情/ 惊悚导演: 吴宇森主演: 周润发/ 狄龙/ 张国荣/ 朱宝意/ 李子雄/ 田丰/ 吴宇森/ 曾江/ 成奎安/ 徐克无论何时清点香港的黑帮电影,《英雄本色》都应当首屈一指。

自它诞生以后,整个香港乃至东南亚都被其深深的震撼了,以至后来拍摄的N多黑帮片,都或多或少地带着《英雄本色》里面的痕迹。

如果要选一部香港版《教父》非次片莫属。

想当年,小马哥穿着黑色风衣,戴着墨镜,咬着牙签,手持双枪杀入敌阵的风范,成为多少青少年的座右铭。

“我不想一辈子让人踩到脚下!你以为我是臭要饭的?我倒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要证明我比别人了不起,我只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亲手拿回来!”在社庙里,小马哥喊出的这段话,又让多少失意的男儿热泪盈眶,并重新鼓起拼搏奋斗的勇气啊!NO3.跛豪(1991)类型: 传记/ 犯罪/ 剧情导演: 潘文杰主演: 吕良伟/ 郑则仕/ 叶童/ 曾江/ 李子雄1962年,内地正值经济困难时期,随难民潮逃到香港的汕头青年伍国豪(吕良伟)因不甘被黑帮欺凌,投靠黑帮大佬肥波(郑则士),几场拼命的血战后,他被肥波重用,在黑帮中确立下地位,势力越来越大。

香港电影 历史与发展

香港电影 历史与发展

香港电影历史与发展香港电影自诞生以来,一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创新的技术在国际电影界享有盛誉。

本文将从香港电影的起源和发展、代表作品、国际影响力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起源和发展香港电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香港电影处于无声电影时代,主要受到美国和日本电影的影响。

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香港电影逐渐发展起来。

1940年代至196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产生了众多经典电影,如《大篷车》、《小城之春》等。

这些电影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为后来的香港电影奠定了基础。

二、代表作品香港电影有许多经典和代表作品,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功夫片和警匪片。

其中,李小龙的《猛龙过江》被誉为香港电影的经典之作,将中国功夫与西方电影打斗场景相结合,引发了全球影迷的狂热追捧。

除此之外,周星驰的喜剧片也是香港电影的代表作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幽默和讽刺,深受观众喜爱。

三、国际影响力香港电影在国际电影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香港电影风靡亚洲并逐渐进军国际市场。

作为亚洲电影的代表,香港电影在风格和技术上的创新给全球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

许多香港电影的导演和演员也因此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和崇高的地位。

四、面临的挑战尽管香港电影曾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但目前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大陆电影市场的崛起,香港电影在大陆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另外,盗版和网络传播也给香港电影产业带来了许多困扰。

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变化,香港电影的题材和风格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总结香港电影的历史与发展不仅是一段传奇,也是一个充满创意和独特的故事。

它的成功得益于众多才华横溢的导演、演员和制片人的共同努力。

然而,现在的香港电影正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持续创新和发展以应对变化的市场需求。

相信香港电影业将继续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并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香港电影十大经典警匪片

香港电影十大经典警匪片

香港电影十大经典警匪片提要:香港电影中的警匪片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是跟香港电影史同步发展的——第一部香港电影《偷烧鸭》就是一部已经有了警匪片雏形的作品,讲的是警察抓小偷的故事,由梁少坡摄制,“亚细亚影戏公司”1909年出品。

此后,香港电影中不少的上演了这样的警匪故事,而至今也成为了香港电影的主流之一。

香港电影中的警匪片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是跟香港电影史同步发展的——第一部香港电影《偷烧鸭》就是一部已经有了警匪片雏形的作品,讲的是警察抓小偷的故事,由梁少坡摄制,“亚细亚影戏公司”1909年出品。

此后,香港电影中不少的上演了这样的警匪故事,而至今也成为了香港电影的主流之一。

1、《无间道》系列对于“无间道”系列,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如果还没有看过就尽管找来看看,如果有机会更应该到电影院看看第一和第二部(第三部拍的差了很多,而第二部最好,在剧情上)。

虽然不能达到港片救市的目的,但是,“无间道”系列的经典地位却是无可置疑的。

2、《枪火》依然是银河映象的作品,也是杜琪峰导演的经典之一,尤其是在导演的场面调度及演员的表演上——个人觉得《PTU机动部队》在场面调度上不如《枪火》,而在剧情上不如《非常突然》。

《枪火》讲的是黑社会老大受到追杀,于是找到五个保镖保护生命并追查是谁想追杀他,但是在保护的过程中,其中一个保镖跟老大的老婆发生了性关系,于是,当追查出幕后凶手后,这个保镖也成为了别人的枪火的目标……3、《非常突然》香港电影很少有这种非常突然的好人坏人全部死光光的警匪片,大概也是银河映象才可能出现了,呵呵。

《非常突然》确实是非常突然:非常突然的抢劫,非常突然的暴徒,非常突然的捉贼,非常突然的爱情……再到最后的非常突然的死亡!4、《暗战》曾经很喜欢好莱坞电影《盗火线》,因为剧情实在太精彩而且演员表演的也很精彩(无论主角还是配角),尤其是两个人最后的那场追斗戏。

《暗战》也有那种类似的感觉,剧本精彩,演员演的好。

刘青云跟刘德华斗智斗勇还斗演技,尽管刘青云还是保留着一些“愣头青”的感觉,让人看的痛快。

香港“枭雄片”巅峰之作,上映26年,依旧百看不厌

香港“枭雄片”巅峰之作,上映26年,依旧百看不厌

香港“枭雄片”巅峰之作,上映26年,依旧百看不厌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微信号:ppdianying)皮皮电影/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吕良伟被称为“枭雄专业户”。

他在1980年参演了电视剧《上海滩》系列,其饰演的丁力一角贯穿三部曲,是剧集的中心人物。

到了1991年,吕良伟又在《跛豪》中饰演香港黑帮大佬吴国豪,演绎一代枭雄在时局变迁中的起落浮沉。

虽然这两个角色塑造都极为经典,甚至可以称得上难以超越,但要说吕良伟最令皮哥印象深刻的枭雄形象,还得是其在《上海皇帝》系列中饰演的上海大亨杜月笙。

今天皮哥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该系列的首部电影《岁月风云之上海皇帝》。

《岁月风云之上海皇帝》丨1993Lord of East China Sea导演:潘文杰主演:吕良伟 / 郑则仕 / 徐锦江 / 刘嘉玲 / 叶童影片讲述杜月笙从青年发迹到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后,被国民党政府授予军衔这段期间的故事。

陆云生原本在上海滩以卖唐山梨为业,当时上海法租界巡捕房督察长黄全荣(郑则仕饰演,以黄金荣为原型)勾结法国人,其帮会势力盛极一时,陆云生慕名已久,一直找不到机会拜见。

有次黄全荣集结市场上一群游民到酒楼滋事,致使其中一名叫做阿根的男子意外惨死。

陆云生是阿根的邻居,因其仗义便被推举出来向黄全荣讨要300个大洋的安家费。

陆云生为了得到这笔钱,与黄全荣约定站到赌桌上任由他的手下打,如果能够坚持5分钟,黄全荣就要给他钱,同时给他一份工作。

黄全荣拿出手表计时,同时令手下对陆云生拳打脚踢,陆云生全程一声不吭任由拳头打在身上。

黄全荣的老婆林桂生见到陆云生的硬气,在陆云生被打死之前喊停,同时留他在赌场工作。

陆云生从此在黄全荣手下做事,他待人热心讲义气,在江湖上渐渐混出了名堂,结交朋友无数。

这其中就有个名叫古羽的革命党人,以国军名将戴笠为原型,由TVB五虎的苗侨伟饰演。

1913年3月22日,袁世凯指使下,国民党元老宋教仁被暗杀于上海火车站,此事震动上海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今,香港警匪片已经历时五十个年头,其间经历过最初粤语残片的粗陋寡淡、一成不变;到七十年代新浪潮由警匪片打响头炮,再到八、九十年代产生《英雄本色》、《警察故事》、《龙虎风云》、《喋血双雄》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警匪片,令这一片种不但在香港生根发芽、更令到港产电影在国际上声名大振。

而马丁·斯科希斯凭借《无间道》而改编的故事获得奥斯卡的垂青,更使得香港警匪片彻底达到其巅峰时刻,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然而,各种原因的交织也令到香港警匪片愈来愈走入穷途末路,而今即将上映的《窃听风云》很有可能是最后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香港警匪片……这一切,待从头细说。

文/阿蒙香港真正意义上的警匪片兴起于50年代中后期,当时曹达华饰演的缉凶探长形象日趋深入民心。

1960年的《十三号凶杀案》更为该类型片带来了第一个春天,成为粤语片影坛的一朵奇葩;70年代初,曹达华自资自导自演的《神探一号》以惨败的票房遭人戏谑为“粤语片的送终片”,加之廉政公署成立后全力清查警察贪污事件,使得警匪片市场一度完全没落!70年代前中期虽仍不乏以警匪斗智题材为主的影片出现,但多数是真实奇案改编的实录片或卖弄黑社会礼仪帮规的噱头片,对真正的警匪片而言并无意义。

1976年,由从警队离职不久的陈欣健担任编剧,梁普智、萧芳芳合导的《跳灰》卖座,非但成为“新浪潮”的先锋之作,更扭转了港产警匪片的命运,此后陈欣健作为该类型题材的重要作者,在1979年参与的两部影片《墙内墙外》和《点指兵兵》票房分别居当年亚军及第六位,终于在警匪片沉寂近十年后将其带起,追根溯源,《跳灰》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事实上,在新浪潮时代,警匪片都是新锐导演热衷的题材之一,除了上述作品,翁维铨的《行规》及于仁泰的《救世者》皆由警探白鹰追缉罪犯展开剧情,结合“新浪潮”固有的创新意识,使警匪片的技术及包装得以再上台阶。

李修贤自导自演的《公仆》在第二十一届金马奖上大放异彩踏入80年代,警匪片终于迎来了它最辉煌的十年,写实、枪战、动作、喜剧甚至恐怖无一不俱,类型之多令西方影人都为之咂舌:1981年章国明执导的《边缘人》是这十年来的第一个成功典范,亦是有史以来首部获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的香港电影,饰演卧底的艾迪在结局惨遭居民活活打死,临死前哀号“我不想死”的结局更被称为香港电影中描写死亡最深入的场面之一;1984年,李修贤自导自演的《公仆》和麦当雄执导的《省港旗兵》在第二十一届金马奖上大放异彩,令两人分别摘得影帝及“最佳导演”殊荣,成为港产警匪片史上的又一个辉煌战绩;1985年,成龙的《警察故事》和元奎的《皇家师姐》同时出现,自此警匪片又突破了枪林弹雨的套路,取而代之的是更为激烈的拳脚肉搏,同时也拓展了类型题材的商业市场,这批被称为“警匪动作片”的分支不但令《警》及《皇》涌现出多部续集兼造就了大批动作男女,时至今日亦有《杀破狼》、《导火线》、《男儿本色》等片延续着题材的活力;至于1986年吴宇森的《英雄本色》和冼杞然的《兄弟》虽带有浓重的江湖色彩,但借兄弟、朋友之间一警一匪的对立身份营造情感张力的剧情模式,在日后的香港影坛亦被多次跟风、沿袭。

直至1987年,港产警匪片又迎来了另一座里程碑——人称“阿SIR”的李修贤成立“万能”电影公司,由创业作《铁血骑警》开始,制作、出品了一系列警匪片,虽则水准有优有缺,但李修贤对该题材的热爱和坚持可谓人皆共知,至今仍被称为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同年,由他自制自演的《霹雳先锋》,虽则并非警匪佳作,但也带起了一个周星驰,当然,这是后话。

同样是1987,真正意义上的集大成之作亦告现身——由林岭东执导、周润发主演的《龙虎风云》以强烈的写实主义为香港影坛掀起了一股“风云”热潮,与吴宇森的都市浪漫英雄形象遥相呼应,将港产警匪片推上新的高峰——事实上,从《龙虎风云》开始,警匪片方才真正踏入风起云涌的主流之路,卧底题材虽有《边缘人》珠玉在前,但回望刘伟强从手提摄影到导演的崛起、昆汀塔伦蒂诺《落水狗》结尾的模仿、直至十五年后《无间道》的逆市反弹,《龙虎风云》的影响依旧无可取代!其后数年,林岭东在《学校风云》、《伴我闯天涯》、《圣战风云》等片中,对警匪对搏的刻画日渐形成独有风格,再有吴宇森借《喋血双雄》将同类题材进一步浪漫化,警与匪的关系又从《英雄本色》的正面对峙转化为惺惺相惜,每当观众重温《龙》中周润发对李修贤一句“我是警察”的坦白、或《喋》中将两人并置的越轴剪辑,都会从警与匪的界限中挖掘出真挚的男性友情!随着第九届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座落入吴宇森之手,港产警匪片终在一片欢呼声中结束了80年代。

吴宇森的《辣手神探》将传统警匪片固有的枪战模式极限放大80年代香港影坛的百花齐放令警匪片巩固了江湖地位,90年代后则得再行“专业化”——先行代表当推吴宇森的《辣手神探》,将传统警匪片固有的枪战模式极限放大,尤其是高潮持续长达45分钟的医院大战,火爆刺激程度更是前无古人,虽然颇为夸张,但敢于将医院化为战场的举动,对港产警匪片而言实乃标志;1993年,另一位“火滚代表”黄志强亦交出了一份上佳的成绩单,改编自王德辉绑架案的《重案组》成为成龙演技转型的分水岭,除了成龙一贯的动作表演,枪战、爆炸、警察行动等场面都已超过成龙片的过往规模,再融入严肃的正统剧情,终让成龙蝉联金马影帝!而黄志强虽再未与其合作,但翌年推出的《O记重案实录》及《省港一号通缉犯》都继续大兴火爆,前者在闹市不封路开拍的真实记录,更是黄志强的电影佳话!1994年,陈嘉上的《飞虎雄心》令军装警察深入民心,两年后的续集《飞虎》更让王敏德成为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警察形象,期间又有刘伟强的跟风作《傲气比天高》及多部《飞虎雄狮》等片出现,但水准远不及正牌;1996年,陈木胜的《冲锋队怒火街头》是香港影坛首次拍摄EU,而火爆程度较《飞虎》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事实上,90年代港产警匪片中的悍匪无论装备行为皆较80年代更为丧心病狂,编导为求更大程度炮制大场面,安排多种军装警察上阵,在剧情节奏及视觉效果上无疑更令观众大饱眼福,其后诸如《G4特工》、《重装警察》、直至新世纪后的《PTU》、《大事件》等,警匪片中涌现的身影日益丰富多彩。

但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李修贤的“万能”电影公司在90年代后渐走下坡,期间开拍的一系列“重案实录”片也多属噱头化的流水线作业,甚至本末倒置地大拍警察对匪徒严刑逼供的残酷戏,因此渐为市场忽略,1995年亲身上阵执导的《贼王》之后,李修贤的警匪片再也无复当年之勇….。

除此之外,其他导演亦不断在警匪题材上寻求突破:杜琪峰的《无味神探》可谓个人风格的开端之作,而成立“银河映像”后推出的《暗花》、《暗战》及《非常突然》等总算在黑色风格及商业利益之间找到了一定的平衡点,除了大牌明星的加盟,不拘泥于火爆枪战,而通过别出心裁的场面调度、环环相扣的剧情推进、及银河独有的宿命论主题相互作用的模式,堪称90年代后期港产警匪片中的一朵奇葩;在好莱坞发展不顺的林岭东返港后拍成的《高度戒备》不但吸收了好莱坞电影的长处,更让两大影帝——刘青云和吴镇宇同台飙戏,技巧创意皆精彩绝伦,成为90年代警匪片神采飞扬之作;陈嘉上刻意模糊正邪界限的反英雄作《野兽刑警》注重人性挖掘,风格平实生动,成为第十八届金像奖上的大赢家;同样从闯荡好莱坞中获取经验的还有徐克,返港后首部作品《顺流逆流》亦是警匪题材,场面调度及剪接手法淋漓痛快,更被《时代》周刊评为2000年度十大影片之一,在港片陷入低潮之际,为观众展示了一轮集体的精彩。

《神探》将脱罪改为自首,终于在内地上映90年代后期至今,港产警匪片完全可用“命运多舛”形容:横扫金像奖的《野兽刑警》却是陈嘉上从影以来最赔钱的影片;2001年虽有一部《无间道》成功救市,却如烟花一般眼望自身商业价值被迅速榨干后重新归入沉寂;在诸多冲击下,香港影人遂顺CEPA签署之势走上合拍片之路,可惜,他们虽带上了警匪片的剧本与模式前来,得到的却多是举步维艰的遗憾——1. 双簧结局“刘建明,我们怀疑你是黑社会卧底,请你跟我们走一趟!”随着吴廷烨的话音落下,手铐铐在刘建明的手上,同时响起《无间道》的歌曲,影片结束——这一结局曾令不少观众丈二金刚:为何在结局无端将刘建明抓走?数年后的《神探》亦是如此:港版结局是安志杰为升职而重新布置了枪战现场,但内地版却让他在结局报警自首,即使观众嘘声四起也费事理你,足见“双簧结局”是港产警匪片进入内地的梦魇!《神探》将脱罪改为自首,终于在内地上映。

那么《无间道》呢?虽毫无道理地让刘建明被捕,但影片触犯的另一个禁忌最终还是无法令《无间道》扭转无法在内地公映的命运。

“双结局”换不来一个美满的结果,实乃讽刺。

2. 不速之客《无间道》在香港创下了5500万港元的惊人票房,但该片及续集《无间道2》却先后遭内地市场拒之门外。

因此,当开拍《无间道3》时,为求成功北上,便加入了陈道明等内地影星,又接受《艺术人生》邀请做访问,企图赚取更多内地观众的眼球……可惜,陈道明饰演的公安卧底与影片格格不入,加之影片剧情铺陈凌乱,令《终极无间》非但未能赢得企及《无间道》的佳评,反而落下了“狗尾续貂”的尴尬,作为投入颇大的合拍片,更非华章!数年后,马楚成的《花花型警》将余文乐及陈坤拉在一起,但效果更加不伦不类,电影也因此留下了“烂片”的骂名,足见合拍性质的港产警匪片为求进入内地影院安插“不速之客”之举,往往只得弄巧反拙。

《大搜查》原名《查之女》3. 票房不灵港产警匪片在内地生意不景气的现实并非新闻,《伤城》便是数年后的另一个例证:同样是安排在年底上映,警匪题材的《伤城》有梁朝伟和金城武两大俊男同台,又有《无间道》的“铁三角”支撑幕后,虽说上座率及口碑已胜于《终极无间》,最终抱走7400多万人民币,但在数日后公映的大片《黄金甲》却将之迅速将之远抛其后,高达近3亿的收入令《伤城》只至其零头,足见不同类型在内地市场的差距难以同日而语,面对银弹砸下的国产大片,曾在港片市场呼风唤雨的警匪片只得感叹生不逢时;4. 支离破碎去年同由庄、麦联合编导的《大搜查》原名《查之女》,但在香港和内地都遭伤筋动骨,让不少观众愣是莫名其妙了一个半小时,有网友曾列举了一系列在影片结束后都未曾揭开的谜团,但仍凭观众如何猜测,《大搜查》布局的七零八落却是有目共睹!当然,《大搜查》不是第一部受阉割的港产警匪片,数年前同由陈奕迅主演的《爱作战》在内地上映时便改名为《枪林恋曲》,同时内地版情节亦与港版差别不小。

合拍片政策在前,为求占领内地市场,过往在情节上近乎百无禁忌的港产警匪片亦只得惟命是从。

5. 形象越级由于内地尚未推行分级制,加上政策的问题,警匪片稍有“越级”,便令电影公司难以推行宣传,《无间道》便是最早的例证之一:合拍片中的警察不允许以反面形象出现,而片中的刘建明又是黑社会派入警界的“反卧底”,在港版结局中更能声称“我是警察!”继续做好人,当然触犯了合拍片的禁忌,因此那个无厘头的“被捕”结局不但未能帮助《无间道》进入内地,甚至一度沦为观众的笑柄;此外,《门徒》亦是数年后的另一个例证,片中除了对白,吴彦祖所有出现警服的造型皆被改成便装,包括他身着警服注射毒品的结局,亦被改为身着便装对毒品沉思,便可窥知一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