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营销:超市里的14个“心理陷阱”
超市里都有哪些“见不得人”的心理诡计?
![超市里都有哪些“见不得人”的心理诡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b106d984254b35eefd34c2.png)
第二,可能大家都不相信,农产品是超市里利润率最高的产品。超市里的蔬菜比小菜场贵得多,这个很多人都知道。超市的解释是,他们卖的是绿色无公害蔬菜,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价格当然比较贵。真的是这样吗?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曾经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验,结果发现小菜场水果蔬菜农药残留检出率为60%-80%。超市呢?检出率为100%!冠军是沃尔玛超市的一颗草莓,上面竟有13种农类最古老的感觉,最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以前低估了嗅觉的作用。实际上这两种感觉对人类的影响不但巨大,而且影响通常是鬼子进村“悄悄的”——以无意识的方式。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大型超市在卖场里现场烤面包、做熟食,一般人会以为这是超市为了“新鲜”才这么做的。实际上,这是超市在利用嗅觉进行促销。
价格到底便宜不便宜,关键要看单位价格,超市不但不标明单位价格,反而利用单位价格计算比较复杂搞乱消费者。比如,1瓶1.2升橙汁27.4元,3瓶放在一起“特价”81.3元,算下来每瓶27.1元。许多消费者一看特价以为省很多,其实他们算清这笔帐之后完全不愿意为了省3毛钱一次买3瓶,拎着重、家里也没地方放。尤其要注意,很可能马上要过保质期。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我们在上海随机抽取了一家超市的一个调味品货架进行调查。如图所示,从上到下酱油的品牌与价格依次是:加加草菇老抽王,6.7元;美极鲜味汁,25.5元;海天味极鲜酱油,
11.9元;李锦记精选生抽,12.5元。
我们很容易看出两点:第一,“美极鲜味汁”最贵,果然被摆放在最佳位置上最便宜的“加加草菇老抽王”在最上一格;第二,很显然,这家超市正在重点推“美极鲜味汁”,因为在下一排再摆了两瓶。
同样的道理,超市里让你品尝的食品、饮料也会增加你购买的可能性,你不买他们送的牌子,但是你会不自觉地买别的。
超市购物须知的九大陷阱
![超市购物须知的九大陷阱](https://img.taocdn.com/s3/m/0b50661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3.png)
超市购物须知的九大陷阱超市购物须知的九大陷阱超市购物须知的九大陷阱1、限时限购许多顾客走进商场只要一看到每个顾客限购某种商品时,一定会认为这种商品卖的非常热。
并认为此种商品品质很好,数量有限,并且很受消费者欢迎。
于是顾客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如果这款产品这么受欢迎,这么好,如果我不马上买,这种产品就卖完了。
”省钱建议:只购买你购物单上的商品。
另外,在购买购物清单上的商品也应该检查一下是不是之前的价格。
对于促销的产品更要核对之前的价格,看看是否真的降价了,否则你又要多花冤枉钱了!2、货架上下层摆放商品有差别如果你细心的话,你会发现,同类商品价格较高的一半放在偏中上显眼的位置。
而价格较低的商品会被放在不显眼的位置。
大部分购物者在匆匆忙忙走进超市之后,一般不会上下查看比较,而是选择购买自己眼前的物品。
如果你去商店购物,在货架上上下打量一下,你会发现,其它同类商品的价格往往会比较低。
省钱建议:去超市购物时千万不要匆忙,最好能够上下看看货架,比较一下商品的价格,这样才能既买到价格合适的商品,又省钱。
3、搭配销售当商场说,顾客可以免费获得某件商品时,常常会有条件,要求顾客购买一些他们本来没打算购买也不需要的商品。
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就是想省钱都难。
省钱建议:了解商店商品常规的价格。
通常免费商品的`原始价格都隐藏在标价牌下面,看完免费商品原始价格之后,你在决定是否为了得到这个免费商品而去购买其他商品。
如果你想省钱,就不能被免费的商品蒙蔽了双眼。
4、注意商品的大小尺寸如果你在商场寻找商品,最好要注意商品的大小体积和商品的价格。
如果你看到到一瓶64盎司的酒,售价3.25美元,即每盎司0.051美元,你肯定会觉得是一个好买卖。
如果是一瓶40盎司的酒,价格是1.99美元,合每盎司0.0498美元,其实两者并没有相差太远,但是顾客一般会购买40盎司一瓶的酒。
其实两者并没有相差太远。
省钱建议:了解其他商场同类商品的价格和大小体积。
超市购物最常见的四大陷阱
![超市购物最常见的四大陷阱](https://img.taocdn.com/s3/m/c91e86f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68.png)
超市购物最常见的四大陷阱超市购物最常见的四大陷阱货架上最明显的东西就是利润最高的!超市管理员会把颜色最诱人、利润最高的商品放在一般人视线可及的货架上!一项研究发现,在超市中,高个男人的购买力最低,这是因为他们的目光往往集中在最顶端的货架上,那上面通常摆放着最物美价廉的商品。
因为,放在货架顶端的商品的经销商往往有点“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感觉,他们对自己产品的质量有充分的自信,不怕顾客看不见。
因此我们建议你穿一双高跟鞋,这样你就能巧妙避开那些放在中间货架上的、花花绿绿的商品诱惑啦!收款台边好多小零食?它们最容易忽悠你当你在超市柜台前结账排队时,往往会因为无聊拿起款台旁的一些零食。
是的,它们的包装异常美丽,卖相也不错,更重要的是,电视、杂志、公交站的广告中,你常常见到这些商品的身影。
可是,别忘了,款台旁的小零食往往以巧克力、糖果为主,它们大都有很高的热量,也有不菲的利润。
超市之所以总有那么几个款台停止收款绝不只是偶然,有时就是为了有意延长顾客的排队时间,以增加随机消费额。
要想在管好身材的同时管好钱包,建议你在排队等待收款时给朋友打个电话,或玩玩手机游戏,以此分散自己对商品的注意力。
只有购物车没有购物筐?就是忽悠你不知不觉买多购物筐体积比购物车小得多,而“把手里的容器填满”是每个女人在逛超市时都会有的潜意识。
你没发现在超市里,总有用不完的购物车,购物筐却往往少得可怜吗?这是商家跟你玩的小伎俩!因此我们建议你,如果你只是想在超市里随便逛逛,那最好选择小巧的便携式购物筐。
要是找不到小型购物筐,自带塑料袋或购物袋也是不错的选择。
想想看,谁愿意把沉重的食品挂在肩上逛超市呢?有了这种“吨位”的压力,你自然就不会买太多啦。
蔬菜水果好新鲜?灯光忽悠你的小把戏聪明的商家们往往深谙色彩心理学。
他们喜欢用灯光来衬托食物的色彩,使它们看上去更新鲜。
比如,有些超市会特意选择红色灯光照射肉类,绿色灯光照射蔬菜,橙色或黄色灯光照射水果。
小小的超市却隐藏10大营销陷阱,看看你有中招吗?
![小小的超市却隐藏10大营销陷阱,看看你有中招吗?](https://img.taocdn.com/s3/m/1dce417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c.png)
小小的超市却隐藏10大营销陷阱,看看你有中招吗?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本来只是想去超市买瓶可乐,在里面兜兜转转出来却提了一大包!是什么让你作出这样的行为呢?醒目门头获取客户超市的门头大都选用鲜艳的颜色装饰,如红色,黄色。
在心理学上这些颜色代表着能量,会让人兴奋,带来紧急感,加速心跳,让购物者产生冲动性消费。
网络图片宽敞明亮入口“请君入瓮”入口处一定要干净明亮,通道要宽敞。
因为当人进入陌生区域时会有压迫和恐惧,人类害怕黑暗,明亮的环境可以有效的减轻心理的负担。
而且入口出一般选择再右边,这与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如靠右行走,用右手吃饭。
网络图片特价折扣商品让你解除戒备统一的黄底红字,限时特价,最低价,再你的眼前闪过,一遍遍的在你的心里暗示,这有便宜可捡,今天错过就没有了,这时你忍不住慢下脚步,凑过去拿起一件商品放入你的购物车。
网络图片锁定你的视线在整个货架中,你能平视的区域是同类产品利润最高,就是哪些天天打广告,还卖的死贵的。
其实好多更加实惠的商品摆在了下层或上层,商家没有只是不愿或没实力去推广。
网络图片物品陈列有猫腻人们为了方便,会直接按照排列顺序进行选购,通常外延会被优先选购,而超市员工利用这一点,会对商品进行规划排列,一般外侧的生产日期会比内侧久一点,所有想选择更新鲜的商品,就动动你的手,往里掏掏!网络图片颜色诱惑如梦如幻五颜六色的蔬果,再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吸引人,让人恨不得咬一口,当你回到家会有一种错觉,这是我选的,怎么会差别这么大,这是因为超市选用的都是特殊定制的光源,有专业人员进行调制。
网络图片气味勾魂超市中的面包房在不知不觉就逛过去了,就像有人牵着你过去一样,尽管它藏在超市的深处。
其实这是因为食物的气味会刺激你分泌更多的消化酶,让你产生饥饿感,增加购买率。
网络图片捆绑销售是否真省钱原价68的大豆油,现在做活动,只要加一元就可以送价值28元的大米一袋,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销售模式,其实再暗地里商家早以提高了商品的售价,只是你认为自己赚到了。
11个误导我们去消费的商家惯用伎俩
![11个误导我们去消费的商家惯用伎俩](https://img.taocdn.com/s3/m/0dc5eb7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12.png)
11个误导我们去消费的商家惯用伎俩今天的购物者变得越来越像战场上的英雄。
每一天,他们都被一大批营销人员监视着,他们研究他们的购买行为,试图想出更狡猾和更成熟的销售技巧。
小妤今天将要呈现的是11个商家惯用伎俩:误导我们购买商品的营销策略。
1、误导性的视觉表现为了强调产品的新鲜感,使汉堡包等食物看起来更加美味和吸引人,食物摄影师将水洒在其表面上。
这种技术也被蔬菜和蔬菜的卖家成功的使用。
令人垂涎的结果立即引诱我们进行无计划的购买。
2、反广告口号“我们很抱歉,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个卖给你。
” 这大致是大众汽车口号的基本信息。
这种方法真的阻止了别人购买他们的汽车吗?相反,更多的关注意味着更高的销售量!3、定价过高这个聪明的策略证明几乎对每个客户都是有效的。
它是这样操作的:最昂贵的商品首先展示,而较便宜的商品展示在后面。
然而,尽管这些东西的成本比较低,但它们仍然非常昂贵。
这种策略已经成功的应用到了餐厅。
一瓶相同品牌的矿泉水在超市、火车站咖啡店和餐厅的售价都不一样。
人们倾向于认为饭店在质量方面更可靠,因此餐饮价格可能高出2-3倍。
这丝毫没有阻碍客户,甚至成为身份的象征。
在上图这个例子中,卖方为不同价值的汽车提供相同数量的月付款。
这是一个让顾客思考的陷阱:如果没有区别,那为什么要买一辆便宜的车呢?4、诱饵定价费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一个诱饵定价的产品,使其他产品的产品看起来拥有比较合理的价格。
这有效的迫使客户做出“正确”的决定。
5、虚假降价在商店里,我们经常看到价格标签,旧的价格被划掉,新的价格则用大数字显示。
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降价常常是完全虚假的。
实际上,售货员只是把旧的价格“放大”了20%,并希望没有人会记得那个产品的原价。
假折扣的另一个例子是当我们提供50元的特价咖啡和蛋糕时。
每个产品单独花费25元就变得不重要了,因为潜意识中我们仍然认为这是一笔不错的交易。
6、奉承的镜子服装店有效的使用照明和“变薄”的镜子,让你看起来更好,更吸引你的眼睛。
小心超市购物有六大陷阱
![小心超市购物有六大陷阱](https://img.taocdn.com/s3/m/de8d1cd6ce2f0066f5332298.png)
小心超市购物有六大陷阱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精挑细选的食品回到家发现是快到期的商品;在超市柜面上精神饱满的果蔬回家却打了蔫儿;本想买一瓶牛奶却买回来一大袋本不想买的“宝贝”,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陷阱一:超市的牛奶、酸奶、袋装熟肉等食品货架上,人眼平视过去,最先看到的,摆在最外面的商品,生产日期几乎都不是最新的,反而越靠里摆放的生产日期越近,也就是说“越新鲜”。
如何摆放商品,是超市的一种营销策略,把商品按照不同位置摆放,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销售量。
通常,利润较大的物品,摆右边,因为大多数人习惯用右手,所以总喜欢拿右边的东西。
一些不太新鲜的食品,通常也会摆放放在这个位置。
支招儿:去冷柜买东西,则要记住“好货沉底”的原则。
对于生活用品,要想选购性价比高的东西,应把目光投向货架的上层和底层部分。
同时,还要留意超市入口,商家喜欢把便宜货摆在那里,可以去淘一些经济实用的生活用品。
陷阱二:对于食品而言,只要是打折促销的肯定不新鲜,尤其是熟肉和豆制品,对于晚上超市的打折促销活动,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定要慎重购买。
散装的新鲜肉食都是早上上架,蔬菜也是最新鲜的,此时购买这两种食品性价比最高。
但水果却不能保证,因为很多水果都要存放两三天,每天在水果表面淋点水,就会让它看起来依然很新鲜。
支招儿:蔬菜、水果最好去农贸市场买。
那里的东西更新鲜,而且很多地方跟超市的货源一样,价格也会更便宜。
如果去超市,尽量早上去。
超市刚开门时,人流量最小,但蔬菜、鲜肉类食以及海鲜产品是最新鲜的。
晚上8:00以后超市人最多,但很多食品,如蔬菜、海产品、豆制品等都不新鲜了,开始打折促销。
陷阱三:我们到超市里会发现,那里摆放的各种肉类,都红嫩新鲜,各种蔬菜都翠绿无比。
等买回家再看,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支招儿:原来,超市里特意选用粉红色的灯光照射肉类,会显得格外鲜嫩;选用绿色的灯光照射蔬菜,会显得更绿。
另外,不少熟食在暖色光的照射下显得像刚出锅似得,其实不然。
商场购物的六大促销陷阱
![商场购物的六大促销陷阱](https://img.taocdn.com/s3/m/8ffc82dcf12d2af90242e6d0.png)
商场购物的六大促销陷阱商场超市常见促销陷阱有哪些?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虽然人们对于这一类的商场安全小知识都有所了解,但是依然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深受其害,为此1、商场促销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打折优惠。
节日期间或季节更替的时候,各大商家纷纷进行打折促销,尤其是换季时期,商家更是打出“清仓狂甩、最低1折”这样的噱头,以致许多冲动型消费者贪图便宜一口气买下很多用不着的商品。
可是,天上哪有免费的午餐,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实际上,商家对商品进行打折之前,就已经先提高商品价格,再以“打折”、“降价”、“抽奖”等为诱饵,将消费者引入“消费陷阱”。
比如,有消费者投诉称,按照7折之后的价格从超市买回一台标价1500元的洗衣机,此后却发现其原标价只需1250元。
2、商场促销活动消费陷阱之一就是利用不真实、不准确的广告描述误导消费者,如对赠品的数量、规格、型号不予说明,以很小的字体或在不引人注意的位置注明赠送的附加条件等。
比如一些商场在宣传中把“3折起”中的“起”字写得很小,消费者往往看成了“3折”,待消费者赶到商场抢购,结果发现商品基本上都是7折、8折,回头再去看那个广告牌,才发现原来还有个小小的“起”字。
3、有一些商家为招徕顾客,采取消费满一定数额即获现金赠券或优惠券等促销手法,如“买100送50”、“买100返100”,但是当你到商场一看,商品价格标的也非常巧妙,“199、299、399……”,有时候顾客为了凑满100块,又不得不多消费一些。
更有些赠券活动不说明使用条件,待消费者要求兑现优惠券时,却发现柜台上到处写着“本柜台恕不参加活动”,而能使用优惠券的商品往往是高价、高利润商品。
其实,商家就是让这种活动不断刺激消费者的欲望,引诱人们掉进循环购物的“无底洞”。
4、除了在价格上做文章以外,一些黑心商场甚至在商品上也有猫腻。
据一位有过多年商场销售经验的业内人士介绍,商场里有很多品牌在旺季或者商场搞活动的时候经常断货,为了救急,就从动物园、木樨园等批发市场进货,把自己的标缝上去,以次充好,消费者吃了亏不知道,还自以为占了大便宜。
揭秘超市里的套路……看懂能省下一大笔冤枉钱!
![揭秘超市里的套路……看懂能省下一大笔冤枉钱!](https://img.taocdn.com/s3/m/7fe523d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5.png)
揭秘超市里的套路……看懂能省下一大笔冤枉钱!超市里的套路,不可不妨!1不要只挑触手可及的东西超市商品摆放有一个共同原则:超市一般把利润较高或者快过期的产品放在1.5米到1.7米的高度之间,所以,你容易拿到手的永远是商家最想卖的。
2越里面的商品越新鲜有些超市摆放牛奶、酸奶、冷藏柜食品时,喜欢把最新鲜的产品摆在最里面,每天逐渐更换。
如果你想购买出厂日期最近的,那就把最里面的商品“掏”出来。
3大包装不一定比小包装划算超市使用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将食品、日杂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低价售出,经常搞买一送一等促销活动,让大家在视觉上获得满足感,形成这家超市比较便宜的印象。
4不要随意食用试吃商品许多试吃食物都直接摆在外面,从而令食物暴露在空气里一段时间,而这些都有可能会导致滋生细菌,所以,逛超市应尽量不要吃免费试吃品。
5购买散装食品要看日期许多超市都有散装食品区域,而且价格比包装食品稍便宜,购买的人较多。
但该食品是什么时候生产的,保质期多久,都不得而知。
6最想卖的东西放右边大多数人都习惯用右手选东西,所以超市会把利润较高的商品摆放在货架的右侧,建议大家不妨多看看左边的商品哦~7蔬菜购买要看清不是所有标有有机蔬菜都是真的哦!看清楚标签,有机蔬菜是可以有效扫码的,切记切记!8切开打包装的水果要注意超市里会把切开的水果打包售卖,但你知道吗?分切的水果中夹杂着大量不新鲜或变质的水果,分装销售为的是鱼目混珠。
9特价区不一定都是特价逛超市去特价区就便宜啦?大错特错!超市经常在特价区混一些原价的东西,里面有很多特价商品并不“超值”。
10生鲜日期“偷天换日”在商品临期前一天晚上,有的超市会把商品标签撕下来换上新日期继续卖,尤其是冰鲜产品,所以买的时候一定要先看看色泽。
超市里最大骗局,不可不知!我们先来算一下1、您的家庭一个月的洗洁精3元钱不多吧,这样一年12个月就是36元;2、一个月洗衣粉5元,一年就是60元;3、一个月沐浴露10元,一年120元;4、一个月洗发水25元,一年300元;5、一个月的牙膏7元,一年84元;6、一个月用于保健方面300,一年就是3600元;7、一个月女士用于皮肤护理美容方面200元,一年2400元。
超市的陷阱有哪些
![超市的陷阱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e201e5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13.png)
超市的陷阱有哪些超市的陷阱有哪些超市为了赚取更多的钱,都会在超市里设满了陷阱,那么你知道超市里的陷阱有哪些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超市的陷阱有哪些1数字也能骗人在一瓶低糖花茶的瓶子上,你会在包装的含量表里看到这样的字样:“含糖量低于4%”。
而在蜜茶的包装上,只表明了含有白砂糖,并没有表明含量多少,这可不会为你的健康带来多少好处,尤其是那些患有糖尿病的人。
2所谓的半脂芝士其实不存在那么乳业所谓的半脂芝士到底是什么样的食品呢?每100克原味芝士片含脂肪26克,能量1300千焦,而半脂芝士片含脂肪12克,能量1049千焦。
为什么不在营养表上标注卡路里的含量呢,实际上,全脂和半脂芝士卡路里含量不会相差太多。
那么,你打算消化多少克的卡路里呢?3心脏有益麦片,糖分含量并不少在中国,一些麦片的包装上打着世界心脏联盟的标语,但是,从标语下面的一行字我们可以得知,公司只是达到了美国心脏协会(AHA)规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标准”。
因此,就算它的产品中含糖量严重超标,也仍然可以合格。
食品工业不会让你知道,食品公司是要付钱才能得到AHA对其产品的认可。
4反式脂肪酸食品藏匿在货架上在超市的过道里充斥着各种各样危害健康的反式脂肪酸类食品。
最糟糕的点心是袋式爆米花,每份含有6克反式脂肪酸,因此吃下它就相当于消耗掉18克反式脂肪酸,而人体最多每天能承受2克反式脂肪酸量。
购买球状的'膨化食品之前,仔细研究它的营养成分表。
5所谓的“高钙食品”,是什么?拿某三层高钙梳打饼干举例来说,其标签上写着:“高钙”二字,每100克饼干含钙300毫克。
而同一公司旗下的苏打饼干,并没有打出高钙的字样,每100克含钙量却达320毫克,下一次购买这些所谓高含量食品之前,考虑清楚是否值得你掏出钱包。
6“不添加蔗糖”就不担心糖尿病么?研究发现,麦片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会比蔗糖更快地提升血糖。
在某麦片的包装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不添加蔗糖”,可是它的营养表上,每100克产品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达76.8克。
商家营销策略陷阱
![商家营销策略陷阱](https://img.taocdn.com/s3/m/3ee06ca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3.png)
商家营销策略陷阱
商家营销策略陷阱:
1. 搞起虚假优惠:有些商家为了吸引顾客,会宣传过度的优惠活动,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优惠。
例如,标称"全场半价",
但事实上只有少数商品享受该优惠,其他商品价格仍然高昂。
这让消费者感到被欺骗,从而破坏了商家的信誉。
2. 使用诱导性价格策略:商家常常使用价格心理战术,例如将价位设为99.99元而不是100元,给人一种较低的感觉。
这种
策略会使顾客在购买时容易被忽悠,认为这是一个实惠的交易。
3. 伪造商品评价:为了提高商品的口碑和销售量,有些商家会通过各种方式伪造商品评价。
他们可能使用虚假账号,购买商品并发布五星评价,或者雇佣写手撰写好评。
这使得消费者无法准确了解商品的真实情况,而对商品的价值和质量做出错误的判断。
4. 操控库存欺骗消费者:一些商家会故意宣传某一商品库存紧张,引发消费者的购买冲动。
然而,往往这只是一个诱饵,实际上商家的库存并不紧张。
这种手段会使消费者急于购买以免错过,但事实上却没有得到真正的特价或限量商品。
5. 不公正的销售行为:有些商家采取不公正竞争方式,例如恶意诋毁竞争对手,散布虚假信息,阻止竞争对手的销售活动。
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秩序,也给消费者造成困扰和误导,使得消费者无法做出准确的购买决策。
综上所述,商家在营销过程中如果使用不诚实、不透明的策略,很容易陷入各种陷阱。
这样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也会对自身品牌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商家应该坚守诚信原则,通过真实、透明和可信赖的营销策略来吸引顾客,建立长期稳定的良好商业关系。
生活 惨惨惨!焦作人,你被超市这样坑过没?这14个“陷阱”太烧钱了!
![生活 惨惨惨!焦作人,你被超市这样坑过没?这14个“陷阱”太烧钱了!](https://img.taocdn.com/s3/m/82074beabb4cf7ec4afed066.png)
生活惨惨惨!焦作人,你被超市这样坑过没?这14个“陷阱”太烧钱了!你见过春节焦作的超市都啥样吗?不能忘,像这样!那场面:人山人海的 ..不好意思!!小编会的成语就这么多了...还是不够形容我焦作人,有钱任性!话说,超市这个我们经常去的地方网友说,那里水太深..去过的人都说伤不起!举个栗子:↓↓↓(一)摆放位置篇1.视线平行的地方...利润最高!超市商品摆放,其实是有规则的!你容易拿到手的东西,其实是商家想赶快卖掉的,往往是利润很高,或者快过期的东西!这个高度大致在1.5米-1.7米之间。
2.最想卖的东西在右边!!超市利用人们常用右手的习惯,将想要推销、利润较高的东西放在主购物通道或商品架的右侧(PS:是主购物道)。
3.“利薄多销”的霸占入口..一进超市,迎面可能就会是一堆..眼花缭乱的特价商品,这时请保持冷静!!因为虽然价不高,但大多却是品质一般的东西,超市会利用多销来获取超高的利润。
4.新鲜商品摆最里面...这点可能很多人,已经深有体会了!超市一般会将最新鲜的牛奶、酸奶等冷藏食品摆在冷柜最里边,每天逐渐更换,所以想要买到最新鲜的,你得去掏最里面的。
小编每次去买酸奶,都在那儿倒腾很久,翻出最新日期的才走!(二)价格篇5.蔬菜水果利润最高!心细的人会发现,超市里的蔬果,大多都摆放在最中心的位置,一方面色彩缤纷的食物,会让人有种本能的兴奋,会激发购物欲!!但往往价格比菜市场贵得多,说是“纯天然有机”的...其实不一定比早市的新鲜!6.价格“拆东墙补西墙”超市将食品、日杂等生活必备品的价格定的低一点!让你觉得这家超市比较便宜,并不自觉的以为,所有东西都便宜!其实这些差价,在其他商品上早补回来了。
7.买一赠一都是套路!!商家会事先调高商品价格然后再附赠其他价格较低商品,或者附赠一些快要过期的商品捆绑销售。
这tm跟刚过去的某宝套路不是一样一样的吗?!无语...8.特价区不都是“特价”这个才坑爹呢!往往是等你结账的时候你才会恍然发现:这个难道不是9.9块吗?原来只是9.9“起”!感觉真的是眼瞎啊~9.大包装比小包装贵!这种情况大多存在于休闲食品中,如饮料、薯片等。
购物陷阱的心理分析
![购物陷阱的心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780c8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1.png)
购物陷阱的心理分析导语:购物陷阱是指在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受到各种心理诱导和营销手段的影响,而作出了不符合自己实际需求和经济条件的购买决策。
为了更好地理解购物陷阱,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购物陷阱进行深入分析。
一、互动性与社交性的心理诱导在网络购物的时代,互动性与社交性的心理诱导成为了购物陷阱的重要因素。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们能够轻松地分享购物心得和商品评价,这些评价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而购物平台也通过互动功能,如热门商品推荐、购物圈子等,刺激消费者的社交需求,使他们感觉到购买某个商品或品牌是与身边人相连的一种方式。
二、折扣和促销策略的心理诱导折扣和促销策略是购物陷阱中常见的手段之一。
人们普遍对折扣和促销活动产生好奇和兴奋感,抓住了人们的贪婪心理。
许多消费者在看到打折或促销标识时,会产生购买冲动,忽视了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情况。
此外,限时促销和供应紧张的宣传手段也加大了消费者的购买冲动,使他们忽视了商品本身的价值。
三、广告与品牌的心理诱导广告作为商品宣传的主要手段之一,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广告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情感、价值观和认知,使消费者对某个品牌产生情感共鸣,并形成消费行为。
知名品牌和明星代言人的形象塑造也使得消费者更容易对其产生认同感,从而产生购买欲望。
然而,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过于依赖广告和品牌,忽略了对商品本身的评估和比较,容易陷入购物陷阱。
四、心理预期与奖励感的心理诱导人们购物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心理预期和奖励感的产生。
消费者希望通过购买特定商品获得满足感和奖励感,这使得购物成为一种情绪调节的方式。
例如,消费者常常在购买一件新衣服或鞋子后会感到满足和快乐。
然而,当消费者对购物的奖励感过于依赖时,他们可能会过度购物,忽略了商品对自己实际需求的匹配程度,因此容易落入购物陷阱。
五、易受个体差异影响的心理诱导每个人在购物行为中都有自己的个体差异,这些个体差异可能对购物陷阱的产生和规避起到重要作用。
超市里的心理陷阱
![超市里的心理陷阱](https://img.taocdn.com/s3/m/ed3127dc89eb172ded63b732.png)
龙源期刊网 超市里的心理陷阱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5年第04期现在年轻人都很忙,一般家里买菜、购物、逛超市的“重任”就会落到老人身上。
其实,在超市里买到价廉物美又可心的商品并不简单。
商家会用一系列心理战术来促进人们消费,因此老年朋友要对这些心理陷阱有所提防,才能在购物中百战百胜。
货架陷阱人类是一种懒惰的动物,因此超市通常会把最贵的或利润最高的产品放在货架的最佳位置,就是视线略偏下的那一排。
比如要买瓶陈醋,视线最先看到的,拿起来最方便的多数都是超市里主推的商品,价格要比别的贵些,但却不一定是您需要的那种。
因此,老年朋友在选购时,要多看看,上下左右的货架都看全了,再决定买哪种。
农产品陷阱现在很多超市都把蔬菜水果陈列在卖场的中心位置,堆得满满的,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心理学研究发现,由于人类早期长时间居住在阴暗的洞穴里,并时刻为食物奋斗着,因此对颜色鲜艳的水果和蔬菜有一种本能的兴奋。
直到今天,一见到被超市精心布置过的蔬果时,大家的占有欲和购买欲还会被大大地激发。
另外,农产品是超市里利润最高的商品,蔬菜的价格比小菜场贵得多。
超市的解释是这里卖的多是绿色无公害蔬菜,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价格当然比较贵。
价格陷阱超市还经常使用价格策略。
比如,大型超市宣传的重点始终围绕低价:什么“天天低价”、“低价促销”等,这些吸引眼球的标语和实际情况可能并不一致。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晕轮效应”。
商家会精选部分生活必需品,定价确实低一些,由于生活必需品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买的,长此以往大家就会形成“这家超市的确比较便宜”的印象。
一旦有了这种印象后,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在这家超市多购买。
商家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将其他的物品定价较高,把钱再赚回来。
儿童陷阱最容易出现购买冲动的是孩子,所以老年朋友带小孙子一起逛超市一定省不了钱,孩子通常都是见啥买啥的。
商家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会在超市里设置许多精心布置过的儿童产品(玩具、食品)展柜。
常见的消费心理学陷阱
![常见的消费心理学陷阱](https://img.taocdn.com/s3/m/52ab861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b.png)
常见的消费心理学陷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消费无处不在。
从购买日常用品到大宗消费,我们都在不断地做出选择。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商家常常运用各种消费心理学策略,设置了一系列的陷阱,引导我们进行更多的消费。
了解这些常见的消费心理学陷阱,有助于我们保持理性消费,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限时折扣”的诱惑“限时折扣”是商家常用的一招。
他们会设定一个有限的时间,比如“仅限今天,五折优惠”或者“最后两小时,疯狂大甩卖”。
这种策略会给消费者一种紧迫感,让我们觉得如果不立刻购买,就会错过这个难得的优惠机会。
实际上,很多时候所谓的限时折扣并不是真正的优惠,只是商家营造的一种心理压力。
比如,在电商平台上,我们常常看到限时秒杀的活动。
看到倒计时的时钟,我们的心跳似乎也跟着加速,生怕错过这个“绝佳”的机会。
然而,有时候我们购买的东西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只是因为被限时折扣的氛围所影响,冲动地进行了消费。
“买一送一”的错觉“买一送一”听起来很划算,对吧?但这其中也可能隐藏着陷阱。
有时候,送的那个“一”可能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或者其价值远远低于我们所支付的价格。
比如,购买一件昂贵的衣服,商家送一件质量较差或者款式过时的衣服。
我们可能因为觉得得到了额外的东西而心动,但实际上,我们可能为了那个并不需要的赠品而多花了钱。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所谓的“买一送一”实际上是提高了单价,然后再给你所谓的赠品。
比如,原本一件商品的价格是 50 元,商家把单价提高到 80 元,然后声称买一送一。
这样一来,我们并没有真正得到实惠,反而可能多花了钱。
“品牌效应”的影响品牌在消费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知名品牌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和品牌塑造,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我们往往会认为品牌产品质量更好、更可靠,愿意为品牌支付更高的价格。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品牌产品就一定比非品牌产品好很多。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为品牌的名气和形象买单。
比如,同样一款运动鞋,知名品牌的价格可能是普通品牌的数倍。
超市里的15个“心理陷阱”购物省钱门道
![超市里的15个“心理陷阱”购物省钱门道](https://img.taocdn.com/s3/m/3a1a9518866fb84ae45c8d7b.png)
使用“褒此贬彼”的方法,拼命劝说顾客自己承 销的品牌商品。 15、结账是最后一道购物关。暴露在面前的 诱惑越多,顾客就越经受不起这些考验。调查发
现,被“困”在长长结账队伍中的人,货架上糖
果、饮料的几率高 25%。款台边的商品一般是日 用品或经济实惠的小型零食,而排队付钱时往往 是人最没有耐心的时候,让你很难扛过这最后一
承包给供应商,虽然比菜市场贵得多,但在超市 也能卖出去。 6、“拆东墙补西墙”。超市里有一整套复杂 的策略,你可能会看到“天天低价”、“5 公里范
围内最低价”等大幅吸引眼球的标语,但实际情
况却并非如此。超市使用心理学上的“晕轮效 应”,将食品、日杂等生活必需品的定低一些, 让你形成这家超市比较便宜的印象,并且不自觉
牌,一些不细心的顾客容易误买;在服装区,把 颜色、款式相近的不同牌子的衣服混放,只标便
宜的,把高价的价签藏到不显眼的地方。很多特
价商品也并不“超值”。 11、大包装比小包装更贵。很多消费者会有 “买得多比买得少实惠”的惯性思维,这也成为 了超市的一种“销售心理战术”。逛品。一般来说,挨近入口的地方, 放的多是薄利多销、频率高的商品,以吸引你进
门,比如书本、拖鞋、毛巾等,而烟酒等贵重商
品一般放在超市中间偏后区。 4、新鲜商品摆最里面。超市总是希望“把 先进的货物先卖出去”。所以,摆放牛奶、酸奶 时,喜欢把最新鲜的产品摆在最里面,每天逐渐 更换;冰柜和冷柜食品,也都是把新鲜产品放在
商家最想卖的。调查显示,销量最佳的物品摆放 位置依次为与顾客视线平行处、齐腰处和齐膝
处。其中,前者是超市货物摆放的最佳位置,可
增加 70%销量。所以,超市一般把利润较高或者 快过期的产品放在 1.5 米到 1.7 米的高度间,方 便大家看到后随手就能拿到。 2、最想卖的东西放右边。超市的购物通道 一般是足够宽、笔直平坦、少拐角的,这是为了
生活中常见的促销陷阱
![生活中常见的促销陷阱](https://img.taocdn.com/s3/m/0151547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c.png)
生活中常见的促销陷阱促销是商家们吸引消费者的一种常见手段。
促销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打折、满减、买一送一等等,而在这些促销活动背后,也隐藏着不少的陷阱。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生活中常见的促销陷阱。
一、虚假的打折标准许多商家在促销时会标出打折的力度,比如“5折”、“6折”等,吸引消费者进店购物。
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打折”只是在原价的基础上进行了人为的涨价,然后再进行折扣。
这样一来,消费者以为买的东西很便宜,实际上却被商家“骗过”。
二、满减陷阱满减促销也是商家吸引消费者的一种方式。
但是,在这样的促销中很容易被陷阱所迷惑。
例如,购物单需要满一定的数额才能享受优惠,但消费者却在这样的情况下购买了不必要的商品,最终实际上花费了更多的钱。
此外,也有一些商家在满足消费金额后,给出的优惠却远远低于消费者的预期效果。
三、“低价抢购”陷阱某些商家会宣传一些稀缺商品为“低价抢购”,以此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而实际上,很多所谓的“低价抢购”商品都是一些进货渠道严重问题的商品。
消费者在购买前需要务必小心,谨防上当受骗。
四、免费赠品隐藏陷阱商家在促销的时候,经常会提供一些免费赠品。
但是,很多时候消费者需要满足很高的门槛才能够享受免费赠品的优惠,例如购买一定的商品数额或是购买指定的商品。
此外,在领取免费赠品时,商家也会暗中加上一些附加条件,例如需要参与抽奖活动等等。
五、售后保障缺失很多消费者在看到特价商品、打折商品时都不能自我控制往往很容易抓住机会进行购物。
但是,在促销之后,如果商品出现了问题,消费者需要面对的售后问题也会格外棘手。
因此,在选购商品时,消费者需要谨慎选择商家,尤其是要重点关注商家的售后保障政策。
综上所述,消费者在接受促销活动时需要理性,切勿被促销活动所迷惑。
需要了解商品的实际价格,谨慎选择购买商品的商家,避免落入商家设置的陷阱当中。
同时,在售后维权时也要坚定自己的权益,切勿轻易妥协。
便利店的十大陷阱
![便利店的十大陷阱](https://img.taocdn.com/s3/m/956d503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6.png)
便利店的十大陷阱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便利店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在便利店里经常买零食、饮料、烟酒等生活用品。
但是,有时候我们在便利店里会遇到一些陷阱。
下面是便利店的十大陷阱。
一、货架高度设计不合理便利店货架的高度设计不合理,商品摆放过高,以至于我们需要爬到货架上拿取商品,这不仅浪费我们的时间,还会增加我们的安全风险。
二、物品摆放混乱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利益,常常将商品放在不应该放的地方,或者是将商品摆放得十分混乱,这会给我们选择购买商品带来困难。
三、包装外观设计骗局有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常常将差不多的商品分别包装成不同的外观设计,这样,我们在购买的时候就很难分辨出哪一种才是真的。
四、标签价格不清晰在便利店的货架上,有一些不法商家会故意将标签价格写得非常不清晰,以此来欺骗消费者。
五、夸张的促销标语有些商家在促销的时候会使用夸张的促销标语,这样我们容易被他们促销的骗局所迷惑,从而购买了不必要的物品。
六、超市陈列杂品乱堆超市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常常将跟超市主营业务无关的商品摆放在显眼位置,这样消费者在购物时就会被这些商品所吸引,忘记了自己原来的目的。
七、卡路里过高的食物便利店出售的食品往往糖分和热量较高,经常食用会对身体健康带来影响。
八、价格抬高有些不良商家会将商品价格抬高,这样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以前买的商品已经变得便宜,从而忘记了自己的本意。
九、超市推销员超市推销员通常会将促销产品和赠品送给我们,但是我们不要被他们的福利所迷惑,不要购买自己不需要的物品。
十、不良商家的花招商家为了营销的需要,常常各种花招,比如利用包装进行虚假宣传、利用各种广告骗局等等,这些花招容易让我们上当受骗。
总之,我们在购物的时候应该保持警惕性,不要被商家的骗局所迷惑。
在购买商品之前,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商品,价格因素要合理,而不是盲目追求宣传标语。
以上十大陷阱是我们在购物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大家牢记并避免上当受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营销:超市里的14个“心理陷阱”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一个有趣的生活现象:逛完超市,最后买的总比原先预想的多,回家后也往往会后悔?答案可能让你大吃一惊:超市里所有的一切——从货架到摆放、广告、灯光、音乐,看似随意,其实都经过了精心设计。
1.与视线平行的商品利润高。
超市的商品摆放都有一个共同原则:你容易拿到手的永远是商家最想卖的。
调查显示,销量最佳的物品摆放位置依次为与顾客视线平行处、齐腰处和齐膝处。
其中,前者是超市货物摆放的最佳位置,可增加70%销量。
所以,超市一般把利润较高或者快过期的产品放在1.5米到1.7米的高度间,方便大家看到后随手就能拿取。
2.最想卖的东西放右边。
超市的购物通道一般是足够宽、笔直平坦、少拐角的,这是为了尽可能延长消费者在超市的“滞留”时间,避免他们从捷径通往款台和出口。
超市还利用人们习惯用右手的习惯,将最想推销的、利润较高的商品,放在主购物通道或展柜的右侧,顾客经过时,会被一些本不需要的商品激起购买欲。
3.薄利多销品“守住”入口。
走进超市,迎面可能就是一堆特价商品,但你要保持冷静,越是容易看到、拿到的商品,越是超市利润较高或急于出手的商品。
一般来说,挨近入口的地方,放的多是薄利多销、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以吸引你进门,比如书本、拖鞋、毛巾等,而烟酒等贵重商品一般放在超市中间偏后区。
4.新鲜商品摆最里面。
超市总是希望“把先进的货物先卖出去”。
所以,摆放牛奶、酸奶时,喜欢把最新鲜的产品摆在最里面,每天逐渐更换;冰柜和冷柜食品,也都是把新鲜产品放在最下层。
如果你想买出厂日期最近的,那就把最里面的商品“掏”出来。
5.蔬菜水果利润最高。
超市中的蔬果大多陈列在中心位置,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心理学研究发现,由于人类早期长时间居住在阴暗的洞穴里,因此对色彩缤纷的食物有一种本能的兴奋,占有欲和购买欲容易被激发。
第二,农产品是超市里利润率高的产品,大多数超市都将这个区域承包给供应商,虽然价格比菜市场贵得多,但在超市也能卖出去。
6.价格“拆东墙补西墙”。
超市里有一整套复杂的价格策略,你可能会看到“天天低价”、“5公里范围内最低价”等大幅吸引眼球的标语,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超
市使用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将食品、日杂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定低一些,让你形成这家超市比较便宜的印象,并且不自觉地以为所有东西都便宜。
7.现烤现卖以“味”诱人。
超市面包房中飘出的浓郁香味总让人无法抗拒。
一般人认为现场烤面包、做熟食是为了“新鲜”,其实,这是超市的“嗅觉营销”。
研究发现,食物的香味会刺激人体各种消化酶的分泌,调动与**相关的情感中枢,即使你不饿,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加食品的购买量。
8.儿童的钱最好赚。
最容易出现购买冲动的是谁?孩子。
儿童的消费是非理性的,并且占有欲很强,可以在情绪上操纵父母。
正是利用这种消费心理,超市里有一套赚孩子钱的销售策略:第一种就是精心布置儿童产品(玩具、食品等)展柜;第二则是在孩子必经之路设“埋伏”。
9.买一赠一有猫腻。
世界著名食品企业纳贝斯克食品有限公司多年的促销经验认为,折扣标志可增加销量的23%。
但其实也有陷阱:有些商家悄悄提高商品价格后再附送赠品。
比如一瓶洗发水本来20元,现在买一瓶洗发水赠送一块价格2元钱的肥皂,但洗发水的价格已被悄悄提高到22元。
10.特价区“混水摸鱼”。
超市里常常会搞促销,但有些促销却未必真便宜。
比如在特价区会混有一些原价的东西;在大大的价格表下用不起眼的小字写了该商品的生产厂家,同时混放其他品牌,一些不细心的顾客容易误买;在服装区,把颜色、款式相近的不同牌子的衣服混放,只标便宜的价格,把高价的价签藏到不显眼的地方。
很多特价商品也并不“超值”。
11.大包装比小包装更贵。
很多消费者会有“买得多比买得少实惠”的惯性思维,这也成为了超市的一种“销售心理战术”。
逛超市时,你可以算一算,很多商品的大包装价格都比小包装贵。
这种情况大多存在于休闲食品中,如饮料、薯片等。
而且这些商品的重量、价格往往不是整数,比如480克、458克等,消费者一时也算不清到底哪种更划算。
12.被切开的水果“来历可疑”。
包装分切的水果可以吃多少买多少,这种销售方式表面看很方便消费者,其实来历可疑。
超市每天都有大量水果因外观或变质等问题无法销售,一般的做法是化整为零,包装销售。
有些超市的工作人员用刀把果蔬坏的部分切掉,剩下的切成小块,用保鲜膜包装起来,这样看不出一点儿问题,消费者买到的商品质量却可能大打折扣。
13.利用灯光以“色”引人。
一些小超市中肉类专柜的上方回安装粉红色灯,能让鲜肉看起来更加诱人,等你买回家一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因为暧昧的灯光往往让食品更娇艳,一般来说,肉类常用红灯光,面包类常用黄灯光,海鲜类常用蓝灯光。
14.导购员大多拿回扣。
逛超市时,会碰到许多“导购员”向你热情推荐产品。
其实,在他们热情的背后,却有拿回扣的“隐情”:一些影响力不大的品牌通常没钱大量投放广告,质量也不出众,所以利用“人海战术”,在超市内大量安置导购员,并允以高比例提成。
导购员一般会使用“褒此贬彼”的方法,拼命劝说顾客购买自己承销的品牌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