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教案教学文案
课文非攻的教案设计

课文《非攻》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非攻》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文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和演讲,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非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非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释文中的论据和论证过程。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文中的逻辑思维和论证方法。
学生能够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价文章的论点和论据。
三、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非攻》原文文本。
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
阅读和讨论问题。
写作和演讲的评价标准。
3.2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安静、舒适,适合阅读和讨论。
教学设备齐全,如投影仪、白板等。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入对非攻的概念和墨子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平与战争的关系。
4.2 阅读与理解分组阅读《非攻》原文,让学生自主理解和感知文章内容。
学生回答阅读问题,检查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4.3 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解释文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4.4 写作和表达学生进行口头演讲,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
五、教学评价5.1 评价标准阅读理解:学生能够准确回答阅读问题,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观点。
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逻辑清晰地分析和解释文中的论据,提出有深度的观点。
写作和表达: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用合理的论证支持自己的观点。
5.2 评价方法阅读理解:通过学生回答阅读问题来进行评价。
分析和讨论:通过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和口头演讲来进行评价。
写作和表达:通过学生的书面作业和口头演讲来进行评价。
六、教学拓展6.1 相关阅读材料提供一些与《非攻》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其他墨子著作、相关历史背景的书籍或者文章,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2024年《非攻》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非攻》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非攻》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2)能够分析并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非攻》的内涵;(2)学会如何针对具体问题,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分析和论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和平、和谐的重要性;(2)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做到遵纪守法,与人为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非攻》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2)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能够运用《非攻》的思想分析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并把握《非攻》中的道德观念;(2)如何将《非攻》的思想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非攻》的背景及作者墨子;(2)引导学生关注《非攻》的核心观点,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非攻》,理解文章内容;(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如举例、对比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非攻》的理解和感悟;(2)组织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更好地运用《非攻》的思想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合作意识等方面,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学生对《非攻》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能力,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 单元测试评价:在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非攻》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课后作业1. 请结合《非攻》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非正义行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 请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非攻》的思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非正义行为案例,让学生运用《非攻》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墨子《非攻》教学设计.doc

墨子《非攻》教学设计.doc《非攻》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墨子的著作之一,提倡“非攻”原则,反对用武力解决问题。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非攻》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墨子思想,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非攻》的主要内容和著作背景,了解墨子思想。
2.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思考“非攻”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及应用。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非攻”精神。
二、教学内容2.墨子思想的概述和“非攻”原则的阐述。
4.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落实“非攻”原则。
三、教学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加深对“非攻”原则的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中“非攻”原则的应用是否符合墨子的思想。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自由组合,围绕“非攻”原则展开讨论,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互相交流,探讨“非攻”在当今社会的应用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将《非攻》的主要内容和著作背景整理成简洁明了的PPT,备好案例材料。
2.导入:教师出示《非攻》封面,让学生了解书名、作者、出版年份,引起学生的兴趣。
6.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实地探访社区或者公园等公共场所,让学生感受社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非攻”原则的实际运用,改变他们所能达到的一些微小但有意义的事情。
7.总结: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并激发学生对未来实践的热情。
五、教学评估3.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探究“非攻”原则在当今社会的应用和意义。
六、教学资源1.墨子《非攻》的书籍或电子版2.相关案例资料3.PPT制作工具4.互联网资源七、教学反思《非攻》是一本堪称经典的著作,通过对其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明白“非攻”原则的深层次内涵,以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的组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非攻”的意义,并通过实践行为来落实。
2024年《非攻》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非攻》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非攻》的背景和意义。
掌握《非攻》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墨子的生平和《非攻》的背景。
分析《非攻》的主要论点,如反对攻战、兼爱非攻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非攻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和应用非攻思想。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非攻》的文本内容和相关图片。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
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和分享非攻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的残酷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引出《非攻》的思想,激发学生对非攻的兴趣。
3.2 文本解读分组阅读《非攻》文本,让学生理解其主要观点。
引导学生分析墨子的论证方法,如比喻、举例等。
3.3 案例分析提供具体的战争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非攻思想的应用。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结论。
3.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非攻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展示和分享。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评估方式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学生作业评估:评估学生的案例分析和讨论报告。
4.2 反馈方式课堂反馈: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课后反馈: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和学生一对一交流,给予反馈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非攻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如和平抗议、外交谈判等。
探讨非攻思想与其他伦理思想的联系和区别。
5.2 教学拓展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墨子》的其他篇章或其他哲学家的思想。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会或辩论赛,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辩证能力。
第六章:教学实践与反思6.1 教学实践实施教案中的教学步骤和活动。
【《非攻》教案1】 非攻教案

《【《非攻》教案1】非攻教案》摘要:今存《墨子》《尚贤》、《尚》、《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思想言论记录,登斯楼也则有国怀乡(国都) 等死死国可乎(国事) 逝将女适彼乐国(地域) 故是何故也(原因缘故) 暮胡颜色故(衰老) 而从六国破亡故事(旧)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交情) 以亏人利也(因) 乃入见,学们分析出了“焉”“也”“矣”“乎”“哉”等常用句末语气助词并且到了“夫”等常放句首发语词“故”“然” 常放句首连词“其”“”“亦”等常放句首副词和“以”“而”等常放句连词这样这断句与标问题也就迎刃而了《非攻(节选)》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掌握“何”“则” 等言词语及其用法、了墨子生平及《墨子》思想容3、学习写作特及展示哲理【目标重难】掌握给言加标方法与技巧提高断句能力【相关材】.作者简介墨学派创始人——墨子墨子战国初期伟思想墨学派创始人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详墨子作先秦墨创始人国哲学史上产生重影响墨子上说下教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今存《墨子》《尚贤》、《尚》、《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思想言论记录这是研究墨子思想重要依据墨子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①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②天志明鬼宜扬天命鬼神迷信思想是墨—特墨子认天是有志它不仅定然界星辰、四、寒暑等运动变化还对人世政治起支配作用因“天爱民厚”君主若违天就要受天罚反则会得天赏对鬼神墨子不仅坚定信其有而且认它们对人君主或贵族也会赏善罚暴③尚尚贤尚是要姓上天子墨子认国君是国贤者姓应以君上是非是非他还认上面了下情也很重要因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是政事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亲.对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主张④节用节用是墨非常强调种观他们抨击君主、贵族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看重久丧厚葬欲认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禹样着极俭朴生活而且要墨徒这方面也要身体力行语言知识【难】圃(ǔ)鸡豚(ú)栏厩(ù)衣裘(qú)兹(zī)甚不辜(gū)【古今异义】众闻则非(非非难今义不对错) 苟亏人愈多(苟.如今无义) 其不仁兹甚罪益厚(重今义扁平物上下两面距离) 【词多义】国今至攻国(国) 登斯楼也则有国怀乡(国都) 等死死国可乎(国事) 逝将女适彼乐国(地域) 故是何故也(原因缘故) 暮胡颜色故(衰老) 而从六国破亡故事(旧)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交情) 以亏人利也(因) 乃入见问“何以战?”(凭凭借) 以作《师说》以贻(用) 以是人多以假余(把)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 【词类活用】①名词作动词以其亏人愈多(亏损人) 从而誉(誉赞美)②形容词作动词众闻则非(非非难)【特殊句式】①省略句其不义又甚()入人圃窃桃李(省略介词)上政者得()则罚(省略宾语)从而誉谓()义(“谓”面省略了“”)② 设问句何也?以亏人利也③ 反问句可谓知义与不义别乎? 【教学程】、导入古断句标是学习古项基功古断句标与古理是相辅相承正确理古是断句标基础反断句标不正确古理必定会受影响二、容与结构“非攻”即反对进攻战争与般非战是有区别墨子对防御性战争不仅不反对而且竭力支持《公输》墨子不但说公输盘和楚王不要攻宋还派弟子三人宋守城孟子曾说“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到战国期新兴地主统治国进行无休止兼并战争量杀戮敌国人民尽管客观上促进了国统但也不是义战墨子《非攻》揭露了这种战争质是有积极义举史事说明战必亡下肯定禹伐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是义战并且主张先利天下诸侯援国立信义宽吾众信吾师然能天下无敌由可知墨子从不反对正义战争节共五层次作者由“窃其桃李”“攘人犬豕鸡豚”“取人牛马”“杀不辜人”四层次层层推出“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当天下君子皆知而非谓不义”结论层分析“今至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谓义”指责了侵略它国行径是极不义应当受到唾骂和谴责段从偷窃抢劫事例说起偷窃者从偷窃桃李到偷窃犬豕鸡豚以至牛马其罪孽随着损人利己程加重而加重人们也能辨其不义抢劫者从抢劫衣裘、戈剑以至把别人杀死损人利己程更重罪孽也更重人们也声谴责其不义然而现有人做着不义事——侵略别国规模地杀人和掠夺君子们非但不谴责反而称誉它合义这能说他们懂得义与不义原则区别吗?用这种层层剥进办法彻底剥了侵略者伪装戳穿了他们欺瞒天下人耳目借口原以征讨别国标榜天地义者实与偷窃抢劫出辙而且是它们恶性发展到顶产物就揭示了侵略实质表现出对侵略者蔑视、冷嘲和贬斥态值得是并不进行义正辞严正面谴责而致力用幽默诙谐事例进行类比类比告终境界全出原用以类比事例句句无不落实对侵略行径暴露与谴责上比正面谴责显得含蓄、辛辣和有力三、疑难问题探析、思想容是什么?请具体分析这锋芒直指不义战争入人圃窃人桃李尽管是偷但只是对别人造成了轻微损失尽管不义也还不至造成多坏影响而众人便纷纷指责掌权者则重重处罚这实有题做其实损害别人贪便宜尽管可恶可也不至成众矢更何况这便宜实得有微不足道至偷鸡摸狗尽管比窃人桃李严重显得不仁不义但也仅仅是鸡鸣狗盗而已至多给牲畜主人造成阵财产阵痛入人栏厩取人牛马这似乎有严重了因牛马是主人耕种主要依靠没有了牛马主人可能无法完成春种秋收进而影响到主人生计所以这就比偷鸡摸狗更严重了些但还不至威胁到主人身性命至杀不辜人情况就地严重了因这剥夺了别人基人权——生存权生命是极其宝贵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别人生命如剥夺了别人生命那就犯下了不可饶恕罪行那他己也受到严厉惩罚而被处以极刑但即便如他对社会造成危害也只是定围还不足以动摇整国社会基础以上四种行都是不义行而且程由浅入深应当受到不程惩罚“天下君子皆知而非谓不义”这也是可以理毕竟这四种行给社会造成了不程伤害但让人无法理是什么发展到攻打别国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那些君子却又跟强权者面屁颠屁颠地赞誉有加呢?那些冒天下不韪举动竟然赢得了众人喝彩真是让人不可思议似乎杀人越多不义越甚才能成就义既然如那么用残杀众多生灵生命换所谓义又有什么狗屁价值呢?这种所谓“义”还有什么值得赞叹呢?那些赞誉有加君子们不是混蛋又是什么呢?其实发动战争侵略别国荼毒生灵才是真正不义这样就把批判矛头直指不义战争从而揭示出不义战争才是造成姓流离失所、横死荒野罪魁祸首、说理上层层铺垫对照鲜明试结合课分析主旨表现并不是开门见山而是作了层层铺垫先是说情节极其轻微窃人桃李次说情节不太严重鸡鸣狗盗又说情节较严重取人牛马再说情节相当严重杀人越货情节是越越严重不义程也越越深这些行确应当受到不程惩罚但是上述四种行即使再严重也不会比“伏尸万流血漂橹”侵人国严重吧按照常理侵人国应当是罪恶极其罪行应该是罄竹难擢发难数但却赢得片颂扬声何等滑稽何等可笑何等可憎何等可恨性质相只是轻重不行导致却是两种截然不结相形下不就更能看出君子逻辑是混帐逻辑吗?鲜明对比使得主旨就更加突出了四、写作特说理上层层铺垫对照鲜明主旨表现并不是开门见山而是作了层层铺垫先是说情节极其轻微窃人桃李次说情节不太严重鸡鸣狗盗又说情节较严重取人牛马再说情节相当严重杀人越货情节是越越严重不义程也越越深这些行确应当受到不程惩罚但是上述四种行即使再严重也不会比“伏尸万流血漂橹”侵人国严重吧按照常理侵人国应当是罪恶极其罪行应该是罄竹难擢发难数但却赢得片颂扬声何等滑稽何等可笑何等可憎何等可恨性质相只是轻重不行导致却是两种截然不结相形下不就更能看出君子逻辑是混帐逻辑吗?鲜明对比使得主旨就更加突出了五、学习方法拨言断句与标方法和技巧言断句习惯上称句传统古是不加标要首先就要识、断句因古人把“习六明句”作“学”掌握了六知识就有了识工具;掌握了句规律才能够真正懂古断句基础辨识体和领会全因断句前先要几遍原力对原体特和容有致了然依照技巧准确标我们以标《非攻(节选)》例谈谈常见断句标方法通我们不难发现以层进推理方式揭露攻国罪恶那么准确标前提通出人物出故事做法如下全要是① 出人名和其他指称人名词② 出人称代词或其它指代性词语③ 通人名和人称代词出“故事”然尝试断句④ 准确加标并复核检通我们不难出列举了“人”“攘人犬豕鸡豚者”“入人栏厩取人牛马者”“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攻国"者”这些“不义”人和“众”“上政者”“天下君子”等评价者这样“人”到了故事通了标问题就容易了其实和现代汉语样名词或代词句般也是作句子主语或宾语因出反复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可以出故事确定停顿位置也就是说叙事性较强段出句几名词和人称代词句子基就断开了要是言人名次出现往往用全称以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战》“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我们再看看下面段是余有叹焉古人观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思深而无不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奇伟瑰怪非常观常险远而人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人可讥而己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乎余所得也余仆碑又以悲夫古不存世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也节选《游褒禅山记》节选这段表达方式是以议论抒情主我们就以“语气词和连词”研习突破标问题古人写不用标他们明辨句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些语气词和连词前往往是应该断句地方刘勰《心雕龙·句》说“夫惟盖故者发端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常科”也就是说言“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出现句首;“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常出现句尾;而“以、、、而、则”等连词常出现句这特议论抒情主体现尤明显弄清这些特有助我们快速准确断句和标学们分析出了“焉”“也”“矣”“乎”“哉”等常用句末语气助词并且到了“夫”等常放句首发语词“故”“然” 常放句首连词“其”“”“亦”等常放句首副词和“以”“而”等常放句连词这样这断句与标问题也就迎刃而了这样看“语气词和连词”就应当成标以议论抒情主要表达方式段重要方法了当然将“出句名词和人称代词等主语出故事”和“语气词和连词”结合起绝多数断句问题都能很。
课文非攻的教案设计

课文《非攻》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非攻》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能够概括和描述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事件。
(3)能够分析并评价墨子的思想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思想和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多元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倡导和谐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非攻》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 墨子的思想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对课文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
2. 运用课文中的思想和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非攻》的文本材料。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墨子的生平和思想。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非攻》,引发对攻与非攻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事件。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阐述墨子的思想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5. 批判性思维训练:(1)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2)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进行课堂辩论。
6. 实际应用:(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墨子的思想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2)分享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全班交流。
7.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墨子的思想观点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内容,巩固知识点。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运用墨子的思想观点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写作练习。
九年级非攻教学设计

九年级非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内涵,理解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
2、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能够准确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
3、引导学生思考“非攻”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墨子“非攻”的概念和主要观点。
(2)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能够流畅地翻译课文。
2、难点(1)探讨“非攻”思想的现代价值和局限性。
(2)引导学生将“非攻”思想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相联系。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2、讲解法: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非攻”思想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4、比较法:将墨子的“非攻”思想与其他思想家的相关观点进行比较,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战争带来灾难的故事或者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引发学生对战争的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墨子的“非攻”。
2、作者及作品介绍简要介绍墨子的生平、思想以及《墨子》一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让学生对墨子和他的学说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初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句子。
(2)教师范读课文,强调字音、节奏和语调。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文意疏通(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遇到困难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检查学生的翻译情况,对重点字词和句式进行讲解,如“攻”“窃”“亏”“义”等实词,“之”“以”“而”等虚词,以及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等特殊句式。
(3)学生再次翻译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5、内容分析(1)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墨子“非攻”的观点。
(2)组织学生讨论墨子是如何论证“非攻”这一观点的,如通过举例、对比等方法。
(3)深入探讨“非攻”的内涵,即反对侵略战争,主张和平,关爱他人。
2024年《非攻》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非攻》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非攻》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非攻》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
1.2 教学内容1. 《非攻》的背景介绍。
2. 《非攻》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
3. 《非攻》的道德思想和现实意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非攻》的背景、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非攻》的理解和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非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应用非攻思想。
2.2 教学手段1. 投影仪:展示《非攻》的相关文本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关于《非攻》的相关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导入1. 引入话题:通过引入墨子的生平和思想,引起学生对《非攻》的兴趣。
2. 展示问题:提问学生对非攻的理解,引导他们思考非攻的意义和价值。
3.2 讲解1. 讲解背景:介绍墨子的时代背景和《非攻》的写作背景。
2. 讲解观点:阐述《非攻》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 讲解实例: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非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应用非攻思想。
3.3 讨论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非攻》的观点进行讨论和交流。
2. 分享讨论: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对《非攻》的理解和看法。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评估方式1. 口头提问:在课堂上随机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非攻》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3. 作文写作:布置相关作文题目,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非攻思想的运用。
4.2 反馈与改进1. 及时反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 指导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非攻思想。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资源5.1 教学拓展1. 相关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更多关于《非攻》的相关阅读材料,丰富他们的知识。
《非攻》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整理

《非攻》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整理教学目标:1.在借助课下解释进行断句与翻译等活动中,融会贯穿地理解浅易的文言文2.通过反复地阅读,体会作品的规律性,形象性。
3.能够在进一步的迁移、阅读中提高文言文阅读力量。
教学重点:1.在断句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大意。
2.体会文章论理语言的规律性。
教学难点:翻译文章,理解观点。
课时:2课时课文导入: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消失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其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
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中有一个人主见“兼爱”、“非攻”,盼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斗,他就是墨子。
今日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非攻》。
研习课文一.检查预习状况(重点读音及词义落实到课文中)园圃()攘()栏厩()衣裘()奚()兹()栏厩()扡()犬豕鸡豚()()二.同学诵读课文,结合解释理解课文大意。
三.同学进行文言学问点的总结,老师补充。
1.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园圃:种树的地方叫园,种菜的地方叫圃。
众:众人,大家。
形容词做动词。
则:就。
非:指责,责备。
形容词做动词。
得:抓获,抓捕。
2.以亏人自利也。
以:由于。
亏:损害。
形容词做动词。
利:获利。
形容词做动词。
3.至攘人犬豕鸡豚者。
至:至于。
豕:猪。
豚:小猪。
4.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苟:假如。
愈,益:更加。
兹:通“滋”,更加。
厚:重。
5.至杀不辜人也。
不辜:无罪。
辜,罪。
6.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为:是动词,“攻国”动宾短语做宾语用。
则:却,表转折弗:不。
从而:反而。
谓:说。
通假字1、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兹”通“滋”,更加2、扡其衣裘,取戈剑者“扡”同“拖”3、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辩’通“辨”词类活用①众闻则非之形容词用作动词,非难。
①以亏人自利也。
使动用法,使人亏。
①从而誉之名词用作动词,赞美。
特别句式①省略句: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
课文非攻的教案设计

课文《非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准确背诵《非攻》全文。
(2)了解《非攻》的背景知识,理解其含义和价值。
(3)分析并掌握《非攻》中的主要论点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非攻》的核心思想。
(2)学会批判性思维,对《非攻》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3)提高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准确地表达其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和平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正无私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并背诵《非攻》。
(2)掌握《非攻》的主要论点和论证方法。
(3)深入理解《非攻》的核心思想。
2. 教学难点:(1)对《非攻》中的古代礼仪、战争制度等背景知识的理解。
(2)对《非攻》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非攻》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非攻》的价值和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对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互相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2)分析《非攻》的主要论点和论证方法。
5. 练习与巩固:(1)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2)让学生进行课文复述,检验理解程度。
四、课后作业1. 背诵《非攻》。
2. 写一篇关于《非攻》的理解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非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讲解《非攻》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其思想内涵。
《非攻》教案教学文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材《非攻》教案海口实验中学邢凡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和该思想的现实意义。
2、学习本文层进式的论证结构。
教学重难点:理解墨子非攻思想的实质及其由来。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2 分钟)1、毛泽东评价他是一个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季羡林说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是一位伟大的平民圣人;余秋雨称他的思想是墨色的珍宝,黑色的光亮。
他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及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墨子的非攻选文,感受这墨色珍宝的魅力吧。
2、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深刻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探讨该思想的现实意义。
2、学习本文层进式的论证结构。
)二、疏通文意。
(8 分钟)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师:正音。
2、请同学们用两分钟的时间自读课下注释,完成多媒体上的练习。
(1)对下列句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众闻则非(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责怪,反对)之B、其不仁兹(通“滋”,更)甚,罪益厚C、谓之不义(名词,道义)(讲解:名词前面如果有否定副词,那么,这个名词一定是活用作动词,而且这个词如果不是去声,要破读为去声。
举例:天不雨。
因此,“义”为名词活用作动词,解释为“符合道义” )D、从而誉(名词用作动词,赞誉)之(2)翻译下列句子:以亏人自利也。
译文:因为他损人利己。
(讲解:自利应为利自,宾语前置)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译文:这可以说是知道义和不义的区别吗?(讲解:“辩”通“辨”,是区别的意思)3、接下来请同学们再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本文的结论句。
结论句: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请同学们齐读并翻译该句:由此可知世上的君子,分辨义与不义是多么混乱啊。
这个句子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三、分析文本。
(15分钟)1、那么,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哪些不义的行为呢?下面就请一位同学起来朗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读,边填写老师在多媒体上打出的表格。
《非攻》优秀教案,DOC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2.作者及其思想(PPT)
墨子生平: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墨翟,宋之大夫(今商丘人)。墨子是当时的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代言人,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提出认识客观事物应以“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作为判断是非取舍的标准。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疏通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通假字: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通“滋”,更加。
词类活用:
以亏人自利也。使动用法,使人亏。
从而誉之。名词用作动词,赞美。
众闻则非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非难,责怪。
特殊句式:
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省略句,“甚”后省略了“于”。
从而誉之,谓之义。省略句,“谓之”后省略了“为”字。
3.管仲隰(xí)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管仲隰(xí)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作业布置
完成《自主学习丛书》相关内容
《非攻》教案

《非攻》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非攻》的主要内容;(2)能够分析并评价墨子的思想观点;(3)能够运用《非攻》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非攻》的内涵;(2)学会批判性思维,对《非攻》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3)运用《非攻》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尊重他人、宽容待人的品质;(3)认识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重要性,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非攻》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分析墨子的思想观点,把握其核心思想;(3)学会运用《非攻》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对《非攻》中某些抽象概念的理解;(2)对墨子思想观点的批判性分析;(3)将《非攻》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非攻》的内容,形成自己的见解;2.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3.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体会《非攻》的道理;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非攻》中的角色,增强课堂互动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墨子的生平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非攻》,理解其主要内容,思考相关问题;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非攻》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评价墨子的思想观点;4. 案例分析: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让学生运用《非攻》的道理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非攻》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非攻》;2. 写一篇关于《非攻》心得体会,不少于500字;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非攻》的道理解决问题;4. 推荐一篇关于墨子思想的论文或书籍,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2024年《非攻》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非攻》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非攻”的含义,了解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和平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非攻”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2. 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非攻”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实际运用。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和平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非攻”思想。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相关案例,使学生能够将“非攻”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墨家学派及其主要思想。
2. 提问:“非攻”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墨家主张“非攻”?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非攻”思想的内涵。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非攻”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非攻”思想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非攻”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实际运用。
四、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将“非攻”思想融入日常生活。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五、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非攻”思想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情境教学1. 教师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体会“非攻”思想的实际运用。
2. 学生分享情境体验,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非攻”。
二、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践行“非攻”思想。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将“非攻”思想运用到类似情境中。
三、课堂讲解1. 教师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讲解“非攻”思想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 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非攻”。
课文非攻的教案设计

课文《非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准确背诵《非攻》全文。
(2)了解墨子的生平及其思想,理解《非攻》的主旨。
(3)分析并掌握文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如何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提高自己的辩证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和平、正义的思想观念,反对侵略战争。
(2)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 《非攻》的主要内容及其论证方法。
2. 墨子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古代词汇的解释与理解。
2. 文中复杂论证逻辑的梳理与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非攻》全文及其注释、译文。
2. 学生准备:预习《非攻》,了解墨子的生平及其思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墨子的生平及其思想。
(2)提问:《非攻》这篇文章想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遇到的困难。
3. 讲解课文(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分析课文的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辩证思考。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深入探讨课文内容。
(2)小组分享:将讨论成果分享给全班同学。
5. 实践与应用(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非攻》的思想。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非攻》的思想价值。
(2)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非攻》的理解程度和思考深度。
3. 课后访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访谈,了解他们对《非攻》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1. 教师自评: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
八、教学修改1. 根据教学评估的结果,对教案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非攻》优秀教案

《非攻》优秀教案教案:《非攻》教案目标:1.了解电影《非攻》的剧情和主题;2.分析电影中的角色和冲突;3.探讨电影中传达的和平思想;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准备:1.观看电影《非攻》的DVD;2.打印相关讨论问题。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利用图片和简短的视频介绍电影《非攻》,激发学生的兴趣。
观看电影(90分钟):1.让学生观看电影《非攻》,并告诉学生观看时可以做一些笔记。
讨论(30分钟):1.回顾电影的剧情,让学生简单描述一下自己对电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分析电影中的主要角色和他们的冲突,比如主人公和反派角色之间的冲突,以及内外部的冲突等。
3.学生讨论电影中传达的和平思想,以及对于战争和暴力的思考。
展示和总结(30分钟):1.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和讨论结果展示出来,彼此互相倾听和交流。
2.教师总结展示出来的观点和讨论结果,并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索和平的意义和途径。
拓展活动(30分钟):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可以选择写一篇影评,或者组织一个辩论或演讲等等;2.学生可以选择以小组形式进行一些和平项目的策划,比如和平宣传活动等。
评估(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辩论、演讲、影评等输出作出评估,以及对于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的评估。
教学反思:这个教案旨在通过观看电影《非攻》,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平与战争的关系。
通过对电影剧情的分析和和平思想的探讨,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此外,通过拓展活动的设计,学生可以进一步将思考和讨论延伸到实际行动中。
这个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个人输出作为评估的依据,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和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非攻》优秀教案

《非攻》优秀教案一、引言《非攻》是一部经典的爱情剧,讲述了一个拥有自闭症的男孩和一个有着创伤的女孩之间的爱情故事。
本文旨在分享一篇优秀的《非攻》教案,这个教案是为高中英语课程设计的,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二、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非攻》的主要情节和背景知识。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听力和口语能力。
•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使用语言和表达爱情。
2.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围绕以下三个主题进行课程设计:•主题1:情节背景介绍(课时1)•主题2:英语听力和口语练习(课时2、3)•主题3:爱情表达和诗歌创作(课时4、5)3. 教学流程•课时1–主题:情节背景介绍–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非攻》的主要情节和背景知识。
–内容:•观看《非攻》的片段,并进行简要介绍。
•介绍《非攻》的作者、出版年代、背景等。
•为学生组织小组讨论,讨论关于自闭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相关话题。
•课时2–主题:英语听力练习–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内容:•观看《非攻》的相关片段,并进行听力练习。
•听力练习将包括单项选择、填空和短文理解等内容。
•学生可以在听力的同时,制定笔记,记录重要的语言点。
•课时3–主题:英语口语练习–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内容:•学生将组织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可以包括男主角古至绵、女主角韩商言等人物。
•学生将分别饰演各个角色,讨论和展示相关情节和人物心理。
•课时4–主题:爱情表达–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使用语言和表达爱情。
–内容:•通过课堂讲授、范例演示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介绍关于爱情表达的重要性和技巧。
•学生将尝试写出对于自己的喜欢之人的感情诗歌或者书信。
•课时5–主题:诗歌创作–目标: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创造力的发挥。
–内容:•学生将分组讨论并设计自己的诗歌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首有关爱情的诗,或者写一首描写自己感受的非爱情之作。
(完整版)《非攻》教案

《非攻》教课方案课题非攻课型文言文新讲课课时一课时教具多媒体1.认识墨子的平生及《墨子》的思想主张。
知识点 2.学习领会墨子文章层层推理,逻辑性强的特色。
3.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别句式。
教课学习领会墨子层层进逼说理和类比说理的方法。
能力点目标理解“非攻”思想,建立正确的战争观。
教育点重难点掌握给文言文加标点的方法与技巧,提升断句能力。
教课过程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1.导入新课( PPT )春秋战国期间,学派林立,出现了“百花怒放”的盛况。
此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
他们纷繁著书立说,发布自己的看法。
此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相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
今日,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非攻》。
2.作者及其思想( PPT )墨子平生: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 376),战国早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首创人。
据《史记·孟子荀卿传记》记录:墨翟,宋之医生(今商丘人)。
墨子是当时的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代言人,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提出认识客观事物应以“有本之者、有原之者、实用之者”作为判断是非弃取的标准。
《墨子》现存五十三篇,此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此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3.析题:非:责难、责备。
非攻:攻打侵略国的争。
二、初文,断句断句的基在于会全篇的文意,所以断句前先要几遍原文,力争原文内容有个大概认识;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渐小范。
再集中剖析断的句子。
1.小牛刀用“/”断句,限13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非之上政者得之此何也以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豚者其不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人愈多苟人愈多其不仁甚罪益厚今有一人 / 入人园圃 / 窃其桃李 / 众非之 / 上政者得之/ 此何也 / 以人自利也 / 至攘人犬豕豚者/ 其不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 / 以人愈多 / 苟人愈多 / 其不仁甚 / 罪益厚2.一反三回所学的古文,断句的方法。
《非攻(节选)》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非攻(节选)》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非攻》节选文段;(2)理解文段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翻译文段;(3)分析并掌握墨子的思想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段内容;(2)学会运用文段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3)培养阅读先秦诸子百家散文的能力,了解其风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和平、非攻的重要性;(2)尊重不同的思想观点,学会宽容和包容;(3)激发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非攻》节选文段的主要内容,理解墨子的思想观点;2. 学会文段中的关键句式和论证方法,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文段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翻译;2. 墨子思想观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启示。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段内容;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例,深入理解墨子的思想观点;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辩证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墨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段,理解文段内容,体会墨子的思想观点。
3. 讲解解析:对文段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翻译文段。
4. 合作探讨: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墨子的论证方法,总结墨子的思想观点。
5. 实践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墨子思想观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启示。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墨子思想观点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了解其风格特点,准备下一节课的交流分享。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和背诵《非攻》节选文段,正确翻译文中的关键句子,并简要描述墨子的思想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材《非攻》教案
海口实验中学邢凡
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和该思想的现实意义。
2、学习本文层进式的论证结构。
教学重难点:理解墨子非攻思想的实质及其由来。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1、毛泽东评价他是一个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季羡林说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是一位伟大的平民圣人;余秋雨称他的思想是墨色的珍宝,黑色的光亮。
他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及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墨子的非攻选文,感受这墨色珍宝的魅力吧。
2、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深刻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探讨该思想的现实意义。
2、学习本文层进式的论证结构。
)
二、疏通文意。
(8分钟)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师:正音。
2、请同学们用两分钟的时间自读课下注释,完成多媒体上的练习。
(1)对下列句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
A、众闻则非(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责怪,反对)之
B、其不仁兹(通“滋”,更)甚,罪益厚
C、谓之不义(名词,道义)(讲解:名词前面如果有否定副词,那么,这个名词一定是活用作动词,而且这个词如果不是去声,要破读为去声。
举例:天不雨。
因此,“义”为名词活用作动词,解释为“符合道义”)
D、从而誉(名词用作动词,赞誉)之
(2)翻译下列句子:
以亏人自利也。
译文:因为他损人利己。
(讲解:自利应为利自,宾语前置)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译文:这可以说是知道义和不义的区别吗?(讲解:“辩”通“辨”,是区别的意思)
3、接下来请同学们再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本文的结论句。
结论句: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请同学们齐读并翻译该句:由此可知世上的君子,分辨义与不义是多么混乱啊。
这个句子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三、分析文本。
(15分钟)
1、那么,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哪些不义的行为呢?下面就请一位同学起来朗读第一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在这一段当中列举了种种不义的行为,请大家注意表格中红色字体的词,
问1:这些词是什么意思?(又、愈、兹、益都是“更”的意思,至是“最”的意思。
)
问2:由此可见,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列举事例的?(作者是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列举事例,从小的不义到大的不义,再到最大的不义——攻国。
这些不义之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亏人自利。
)
问3:对于这些不义之事君子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对于小的不义之事君子知而非之,谓之不义,对于最大的不义——攻国,反而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由此,作者提出了“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的问题,也就是“知道义与不义的区别吗?”
2、那么,为什么作者认为攻国是最大不义?而君子却弄不明白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齐读第二段。
问1:这一段开头作者并没有直接谈到攻国,那谈了什么?(学生:杀人)
问2:那么,作者是怎么写“杀人”的?(从杀人的数量和性质来写杀人的。
杀一人,一重不义,一死罪;杀十人,十重不义,十死罪;杀百人,百重不义,百死罪。
)问3:攻国会杀多少人?会有多少重不义?(攻国会杀不计其数的人,会有千万重不义,这该有多少重死罪啊!所以说,作者认为攻国是最大不义。
可是君子们不但不认为攻国有罪、不义,甚至还书其言以遗后世。
可见,他们在分辨义和不义的问题上是多么混乱啊。
)
问4:那么,为什么君子们在这个问题上会这么混乱呢?连君子都弄不明白的问题,墨子是怎样进行阐述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
请学生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问5:造成不分黑白,不辨甘苦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少能辨,多则不辨)
问6:那么,天下之君子不辨义与不义的原因是什么?先让学生谈对当时背景的认识,再插入背景介绍: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这就使得许多有识之士和君子们都热切盼望早日结束这种社会局面,使天下太平。
所以他们就发动兼并战争,试图以战争来一统天下。
但是,在当时,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没有力量实现这个目标,反而导致了战争越来越多,愈演愈烈,天下更加的混乱不堪。
天下之君子就是因为身处其中,见惯不惊,习以为常,所以,才会少能辨,多则不辨,小能辨,大则不辨。
而墨子是清醒的,他作为平民的代表,独具慧眼,审时度势地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清楚地认识到在当时“以战止战”是无法实现的。
因而,他提出了以兼爱为核心的非攻思想。
所以,他反对至大不义攻国,想用这一思想来劝说各国君主和君子们止战息争。
所以,毛泽东,季羡林,余秋雨给了他那么高的评价。
到这,作者已经非常清楚地阐
释了君子在义与不义的问题上是混乱的,及其产生混乱的深刻根源。
由此顺势提出“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辨乎?”的观点。
3、这两个句子形式上完全一致,意义上也基本相同,但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请大家讨论。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这可以说是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吗?)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辨乎?(这可以说是知道义与不义的区别吗?)
在第一段里虽然讲了攻国是不义的,但是为什么攻国是不义的,作者并没有讲明其中的道理。
因此,“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只是根据上面的分析提出的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是没有明确的答案的。
所以,这句话只是提出问题的一般疑问句。
而这个疑问通过第二段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层递分析阐述之后才有了明确的答案。
所以,“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辨乎?”应是一个明知故问的反问句。
由此可见,本文的结构就是通过这样层层推进的方式,最终归纳总结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的结构,就是我们常说的层进式结构,这也是我们在议论文写作中需要认真学习和借鉴的一种结构形式。
所以,我们学习议论文,不仅要准确把握文中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极具真理性的观点主张,也要很好地学习借鉴作者和大师们行文谋篇的各种技巧和方法,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问题探讨。
(8分钟)
下面,我们再来探讨两个问题:
1、我们能不能把标题“非攻”改成“非战”,为什么?(攻,是进攻,带有主动性,带有侵略性;而战有正义之战与不义之战,正义之战,即伐无道,诛暴戾,如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
而不义之战指的是攻无罪,即大攻下、强凌弱、众暴寡。
墨子的非攻思想就是反对一切不义之战,他并不反对正义之战!在墨子看来,制止了一切不义之战,天下自然也就可以休养生息,太平安康了!非攻不能改为非战,由此可见,墨子的非攻思想在表述上是具有极强的思辨性的。
)
2、如何才能避免不义之战的发生?有什么样的方法?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让三位学生来谈自己的看法,)
师问:哪一种方法最有效?(墨子给当时频发战争的乱世开出的一剂治世良方,那就是兼爱。
)
请学生齐读“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并试着解释一下这个句子的意思。
师:若使天下的人都彼此相爱,国与国不互相攻打,家与家不互相争夺,没有盗贼,
君臣父子都能忠孝慈爱,这样天下就太平了。
这当中包含了平等与博爱的意思。
)
小结:由此可见,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墨子的兼爱是大到国与国之间,小到人与人之间都要做到互爱互利。
而非攻则主要表现在国与国之间。
只有兼爱才能做到非攻,也只有非攻才能保证兼爱。
五、拓展延伸。
(10分钟)
因此,有人把墨子誉为和平主义和人道主义理论的先驱。
那么,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主题的今天,重温“兼爱”、“非攻”之道,还有现实意义吗?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来陈述观点和依据。
(5分钟)
(世界范围从来没有停止过厮杀,不少国家和地区不时爆发枪击、恐怖、人体炸弹、政变等事件,这些事件其实都是用非和平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但放眼全球,人民的生活却安定和平稳了许多。
杀戮也只在极少地区发生,墨子的“非攻”思想还有意义吗?)
六、课堂小结。
(2分钟)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墨子的非攻思想对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两千多年已经逝去,但这块墨色珍宝仍然熠熠生辉。
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化大师余秋雨曾经说过:我读墨子,总是能产生一种由衷的感动。
虽然是那么遥远的话语,却能激励自己当下的行动。
那个黑衣壮士,背着这袋精神粮食,已经走了很久很久。
他累了,粮食口袋搁在地上也已经很久很久。
我们来背吧,请帮帮忙,托一把,扛到我的肩上。
作为文化的传承人,我们应该重拾这块墨色珍宝!
七、作业布置:结合墨子的非攻思想,为他写一段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