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WORD版]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
思修课结课论文-《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
思修课结课论文-《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
《看得见的正义》是一本关于正义与道德的书籍。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正义的重要性和道德的价值。
在本书中,作者逐步阐述了正义是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必须追求正义,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争取正义。
首先,正义是一种道德的基础。
正义是一种可以被认可和维护的标准,是一种可以被遵守和实施的准则。
正义与道德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准则。
正义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人们认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从而进一步去实施道德准则,追求更高的道德。
其次,正义对于一个社会的持续而稳定发展非常重要。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正义,那么它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限制和问题。
在社会中,笃行正义是建立信任和稳定基础的必要条件。
正义让人民信任政府、司法机关,东西方社会没有正义就不可能存在。
最后,本书中提到了一些争取正义的方法,例如聚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互相支持,重视媒体的力量,发挥新技术的作用等。
这些方法都突出了互相合作、反对不公,让社会变成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
总之,《看得见的正义》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个充满着许多道德和价值问题的时代,我们应该把握机会,学
会向正义和道德作斗争,追求更高的目标——一个公正和平等的社会。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看得见的正义》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作者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观察力,揭示了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不公正和不公平现象。
通过一系列真实案例和细致的分析,作者呼吁人们关注和追求正义,让正义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这本书中最引人深思的部分莫过于作者对于正义的定义和追求。
作者认为,正义不仅仅是法律所能定义的,更是一种内心的责任和担当。
正义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每个人用行动去诠释和实践的。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不公正的现象,比如贫富差距悬殊、歧视现象严重等等。
而这些现象正是因为人们对于正义的追求不够,对于不公正的现象的默认和放任。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反思了自己对于正义的理解和追求。
作者通过一系列真实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不同的世界,一个充满正义和公平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再受到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压迫。
而这样的世界,正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努力追求的。
在我看来,正义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
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和实践正义。
比如,我们可以关心贫困地区的孩子,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我们可以关注环境保护,从自己做起,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关注弱势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动,却能够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让正义之光照亮整个社会。
除了个人的努力,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加大对于正义的追求和实践。
政府应该加大对于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让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社会组织应该加大对于环境保护和公益事业的投入,让整个社会都能够受益。
只有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够建立一个真正公正和平等的社会。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
正义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种空洞的理念,而是需要每个人用行动去诠释和实践的。
只有每个人都能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够让正义之光照亮整个社会。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WORD版]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WORD版]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翻开看得见的正义一书,感觉像是法学著作中的一股清流。
这是一本有着深厚法学理论积淀的书,却又有着文学书籍般曼妙的文采流出;这是一部凝聚着经典法学理论的专著之作,却又深入浅出读起来朗朗上口。
看得见的正义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瑞华所写的一本法学随笔,本书是因作者有感于“司法实践不仅不排斥理论,而且极其欢迎那些能够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解释、对司法界的改革探索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旨在让学者提出的不少理论、学说、观点走出‘象牙塔’,让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等从事法律事务的人士有所了解。
这是一本值得所有法律人认真品读的一本好书。
适合于对法律专业学生进行程序正义意识启蒙,也适合于普通民众了解司法改革进程树立法治意识,更值得法官、检察官、警察等执法者认真研读。
因为对于以执法为业的国家权力行使者,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运用国家现行法律,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利。
在每日面对了太多繁琐的矛盾撕扯之后,更需要一本这样的小书,有专业深度,也有触及灵魂的温度,让人不忘初心,对法律规则、国家权力、公民权利心存敬畏,秉公执法。
作者在书中对中国长期存在着的“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文化呼吁引进程序正义观念,以求对中国人的思维定势和价值追求形成强烈冲击,促进中国法治进程良性发展。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如果原告就是法官,那只有上帝才能充当辩护人”等二十多条法律格言,共同勾勒出程序正义的精髓所在。
其所反映的保护被告人申诉权、回避、司法权独立行使、司法效率、司法公开、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防止刑讯逼供等程序事项,已经通过司法改革变成司法实践谨遵的规则。
作为一名司法从业者,真切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当事人在希望得到一份公正的判决结果之外,更希望在参与诉讼过程中能够得到尊重,可以自由参与、表达自己。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
《看得见的正义》是美国作家麦克斯·韦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深刻揭示社会问题的小说。
这部小说以美国南部一个小镇为背景,通过描写主人公的一系列遭遇和奋斗,展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不义。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正义的重要性,也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托尼的黑人青年,他在小镇上经历了种种不公和歧视。
在小说中,托尼被冤枉为谋杀犯,遭受了警察的虐待和社会的歧视。
他为了自己的清白和正义,不顾一切地奋斗和抗争。
小说通过托尼的命运展现了美国南部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公的现实,也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问题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在小说中,正义的力量被赋予了一种看得见的形式。
托尼虽然遭受了不公和歧视,但他始终坚信自己的清白和正义,不断地努力和奋斗。
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刻,他也没有放弃对正义的追求。
这种对正义的不屈不挠的追求,让人深受感动。
正义在小说中不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行动和奋斗。
这种看得见的正义,让人感受到了正义的力量和价值。
通过《看得见的正义》,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正义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不公和不义依然存在,种种社会问题也依然困扰着人们的生活。
但是,正义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正义可以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力量,让人们不断地奋斗和努力。
正义也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和和谐。
正义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为正义而努力。
在读完《看得见的正义》之后,我更加坚定了对正义的追求。
我愿意为了正义不断地奋斗和努力,也愿意与更多的人一起,为正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义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社会,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总的来说,《看得见的正义》是一部深刻揭示社会问题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命运展现了正义的重要性和力量。
读完这部小说,我对正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对正义的追求。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部小说,感受到正义的力量,也愿意为了正义的事业不断地努力。
《看得见的正义》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
《看得见的正义》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看得见的正义》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看得见的正义》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点评!“看得见的正义”这一说法来自一著名的格言:“正义不仅要被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Justice must not only be done,but also seen to be done!)正义有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之分,可看得见的正义就是指程序正义。
英美法中有“正当法律程序”(dueproces soflaw)之说,dueprocess在普通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往往是保障人们权利的最后一道重要屏障!美国中很多脍炙人口的答案都涉及dueprocess,就连我们蔡老师推荐的《法庭风暴》也有涉及的——难民在遣返前有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还有比如“米兰达案”的沉默权,“布朗诉拖皮卡教育管理委员会”一案的种族隔离是不平等的,“西尔维斯特?蓝博公司诉合众国”的毒树之果理论,“本顿诉马里兰州”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吉迪恩诉温赖特”的辩护权;最后是法学院人人皆知的O.J辛普森案……等等。
正当程序的概念普遍被认为起源于英国《大宪章》:“非经正当法律程序,国王不得征税、剥夺人民自由、生命、财产等权利。
”后来,在美国宪法第四、十四修正案(权利法案)得到了发展:“除非各州依据法律规定的正当程序,否则不能剥夺任何公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
”正义为什么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呢?首先正义的概念是模糊的。
正义毋庸说是法律追求的终极目标。
但是什么是正义?自古以来,人类对于正义的理解和认识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从来就没有一个恒定的解释,谁也没有想对它下一个经年流传的标准、或者精确的定义。
博登海默说:“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的脸,变化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读书笔记.具有不同面貌。
”如:杀人偿命历来被看作普世正义,但在现代社会废除死刑则正成为法治潮流。
在中国,这种历史根基甚深的正义观也正在动摇。
看得见的正义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浅谈程序正义在英美人的一种法律传统中,将程序正义视为“看得见的正义”。
这源于一句著名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前一句讲的是法庭是一个伸张正义的地方,后一句讲的是,法庭不但要伸张正义,而且还要人们能够看得见的形式来伸张正义——这就是判决结果!这句话贯穿到立法上就是说:法律是为了伸张正义的载体,法律的条文就是要让正义能够很容易地在判决当中的体现出来。
要讲程序正义,首先就要谈及一下实体正义了。
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分别作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关键词,一般人可能不甚了了。
对于初学法律的我,是这样理解的:程序正义:讲证据,重细节。
认为每个正确的链条相扣导致一个正确的结果。
实体正义:相对更重结果,不冤枉无罪之人,使有罪之人获应得之罪,就是正确。
当然最完美的是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都能得到实现。
在不能做到完美的时候,这两者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专家学者多有论述,我不多说。
只说个人看法:程序正义看似精准,但对程序本身要求很高。
如果程序本身有漏洞,则很可能运算出一个有偏差的结果。
所以就算在讲求程序正义的英国美国,最后判决还是要参考陪审团意见。
陪审团其实就是民意对程序的一个监督和对程序漏洞的一种纠偏。
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首先,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追求纠纷的公正解决。
其次,实体正义的实现依赖于程序正义的保障。
程序正义相对于实体正义又具有独立性。
第一,程序正义有自己独立的评判标准。
第二,程序正义的实现不依赖于实体正义。
第三,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可能发生价值冲突。
学生刚拜读完陈瑞华教授的《看得见的正义》,书中涉及到对“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的通俗解释:案件不仅要判得正确、公平,并完全符合实体法的规定和精神,而且还应当使人感受到判决过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陈教授主要谈到的就是——程序正义,在英国的古典描述为“自然正义”,而在美国则被描述为“正当的法律程序”。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读后感大全陈瑞华老师的《看得见的正义》,为我心中法律这座宫殿重新开了一道门,他的文章短小精悍,却字字珠玑,使我遨游其中,流连忘返;他的语言改变了我很多固有的思维,令人悠然难忘。
“正义不但要实现,还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看得见的正义”初读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句话。
很多时候,在我们国家的法律大背景下,法律工作者往往更加重视程序正义,而忽略了实体正义。
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是正义实现的两种形式,程序正义主要体现在司法制度方面,有具体明确可操作的标准;实体正义就是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对待双方当事人要一视同仁,要给被告同样表达自己的权利。
本书的第一篇小文章就是“听取另一方的陈述”。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起了一则新闻。
张志超的代理律师向临沂中院提交申请,申请国家赔偿780万元,其中包括精神损害费600万元。
事情是这样的,2022年,不满16岁的中学生张志超因被指控奸杀同校女生而被判处无期徒刑。
2022年1月13日,宣布改判无罪释放。
一个误判,让青春年少的他在狱中度过整整15个年头,即使国家赔付他780万元,又怎能买回他青春的大好时光呢?一个又一个的误判案例,令人发指,如果在司法审判过程中,能多给嫌疑人一个机会,让他们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放弃宁肯抓错不肯放过的思想,就不会这么多好人被冤枉,也不会有真正坏人逍遥法外了。
读书是我众多爱好中的最爱,而就这本书而言,它不仅仅从根本上拓宽了我的思维,也让我意识到自己所学的局限性,同时更加惠于我的是知识的增广和精神的感化。
它非常适合正在学习法学专业的学生或者从事法律工作者来读,同时也让为人师者的我们深有感触,您感兴趣吗,也来读一读吧。
(王鸿婧)。
看得见的正义观后感
看得见的正义观后感英文回答:After watching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I was deeply moved by the theme of visible justice portrayed in the film. The story of Chris Gardner struggling to make a better life for himself and his son despite facing numerous obstacles and injustices, resonated with me on a profound level. The film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perseverance, determination, and the pursuit of one's dreams, even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The concept of visible justice was evident throughout the film, as it depicted the struggles of a man who was constantly faced with unfair treatment and discrimination. Despite this, Chris Gardner never gave up and continued to fight for a better life for himself and his son. This perseverance and determination ultimately led to his success, showcasing the triumph of justice in the end.The film also shed light on the harsh realities of poverty, homelessness, and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osewho are marginalized in society. It made me reflect on the privileges that I often take for granted and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them to help those in need. The portrayal ofvisible justice in the film served as a reminder of the ongoing fight for equality and the need to stand up against injustice.Overall,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left a lasting impression on me and reinforced the belief in the power of resilience, determination, and the pursuit of visible justice. It serves as a powerful reminder that no matterthe circumstances, one should never give up on their dreams and the fight for what is right.中文回答:在观看《当幸福来敲门》之后,我对电影中所呈现的可见正义主题深感动容。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看得见的正义》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在面对社会不公和权力压迫时,勇敢地站出来,为正义而战的故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正义的重要性和力量,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和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叫王二。
王二一生都在农村过着平凡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被一个富有的地主陷害,被迫成为了一个冤假错案的罪犯。
在狱中,王二目睹了无数的冤屈和不公,他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的黑暗和无奈。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王二并没有被打败,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决心要为自己和其他受害者争取正义。
在狱中,王二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他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一起为自己的权益而奋斗。
通过他们的努力,最终得到了一些公正的对待,也为其他人树立了榜样。
王二的坚持和努力,让我深受感动。
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困境而沮丧,相反,他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了正义的力量。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正义是站在强者一边,而是站在真理一边。
”。
通过王二的故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正义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公和不义,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无力感到沮丧。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像王二一样,坚持自己的信念,为正义而战。
正义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改变世界,也可以改变我们自己。
除了对正义的思考,这本书还让我对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王二的故事,揭示了社会中的种种不公和黑暗,也让我对社会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有很多不公和不义,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受苦,这让我感到非常心痛。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像王二一样,勇敢地站出来,为那些受苦的人争取正义。
通过阅读《看得见的正义》,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正义的力量,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和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正义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改变世界,也可以改变我们自己。
看得见的正义 读后感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这周恰好翻到一本书,名字叫做《看得见的正义》。
说的是人类法律制度中的程序正义。
意思说,正义有两种,一种是结果正义,也就是司法裁判结论的正义与否,有价值标准但每个案件的问题都可能有不一样的答案;另一种是程序正义,是于结果没有直接关系,但体现在法律程序设计和裁判过程中,具有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标准,是属于“看得见的正义”。
通俗说就是案子不仅要判得正确公平符合法律规定和精神,而且还应当使人感受到判决过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正义不仅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原来如此,让我豁然开朗。
原来光有结果,正义是不够的,还要程序正义。
反观疫情中,有多少情形是结果正义但缺少程序正义的?甚至处于效率便利牺牲程序?如果人们多一点程序意识,那正义的结果是不是更容易被沟通和理解?作者陈瑞华,北大教授,从事诉讼法,证据法和司法制度、法律程序的研究者。
作者的文章,没有艰深的法律学术条目,更像是一个法律工作者的随笔,带我们徜徉在法律历史和文化的后花园,走一段愉快的思想和观点的旅程。
非学院式的娓娓道来,旁征博引,那种沉静和从容,让人很容易投身其中,忘记这是一本法律书。
摘其中一段故事:汤姆和伊凡一起旅行,两个人分辨讲述了自己遇到的“最快乐的事” 。
汤姆曾遭遇过入室盗窃,窃贼不仅将他的现钞、银行卡、金银首饰席卷一空,而且把他的手提箱也顺手牵羊了。
手提箱本身不值多少钱,但里面存放着他刚完成的一部书稿,这是他历经十年创造出的小说,实属呕心沥血之作。
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取证,警察最终将窃贼抓获,成功追回了汤姆的财务和书稿。
这起失而复得的经历,使汤姆感觉“非常快乐”。
听了汤姆的故事,伊凡默不作声。
在汤姆再三追问下,他也讲述了自己平生“最快乐的事”。
一天,他和太太、孩子正在准备生日晚餐,忽然两名警察敲门而入,严厉地说:“伊凡,你被捕了,跟我们走一趟!”伊凡自知凶多吉少,与太太和孩子抱头痛哭。
在紧张收拾行囊的档口,伊凡的太太怯生生地问道:“我们这栋楼里还有一个叫伊凡的。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于“正义”的理解,是模糊且笼统的。
我知道正义是好的、是应该被追求的,但对于其具体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并没有深入的思考。
然而,当我沉浸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引领着,走进了一个充满思辨和洞察的正义世界。
书中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我对正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它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存在于每一个司法判决、每一次权利的维护和每一个公正的实现过程中。
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发生在我们小区的一件事儿。
小区里有一位张大爷,他为人和善,平日里总是笑呵呵的,还经常义务帮大家修剪小区的花草树木。
可就是这样一位热心肠的大爷,却遭遇了一件烦心事。
张大爷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叫毛毛。
毛毛特别乖,每次见到小区里的居民都会欢快地摇尾巴。
然而,有一天,毛毛不小心咬了一位路过的女士。
这可把张大爷急坏了,他赶忙带着女士去医院打狂犬疫苗,还不停地道歉。
女士的伤口倒不严重,可后续的事情却变得复杂起来。
女士的家人不依不饶,非要张大爷赔偿一大笔钱,说是精神损失费、误工费等等。
张大爷觉得自己已经承担了该承担的责任,对于这笔高额的赔偿,他实在无法接受。
双方僵持不下,最后竟然闹到了要打官司的地步。
这事在小区里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有人说张大爷倒霉,遇上了不讲理的人;也有人说女士一家太过分,有点趁机讹人的意思。
当官司真的开始,我算是真切地见识到了什么叫“看得见的正义”。
法庭上,双方都请了律师,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张大爷这边的律师拿出了各种证据,包括医院的诊断证明、支付疫苗费用的票据,还有小区里其他居民的证言,证明张大爷平时对毛毛管理得很好,这次咬人纯属意外,而且张大爷在事情发生后积极主动地处理。
女士那边的律师则强调女士受到的伤害和后续的影响。
但法官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仔细地审查每一份证据,认真倾听双方的陈述。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法官在审理过程中,没有丝毫的偏袒和马虎。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看得见的正义》是一本关于社会正义与公平的书籍,作者以真实的案例和数据为基础,深入探讨了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并提出了解决之道。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正义的重要性,也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实践正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各种案例和数据展现了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比如在教育领域,作者提到了贫困地区的学校缺乏资源,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在就业领域,作者指出了性别、种族等因素对就业机会的影响;在医疗领域,作者揭露了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配等等。
这些案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也让我意识到了我们需要为此做出努力。
除了揭露问题,作者还提出了解决不公平现象的方法。
他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改变社会不公平的关键。
他还提到了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来保障社会的公平,同时呼吁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社会正义,并为之努力。
这些方法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明白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实践正义。
通过阅读《看得见的正义》,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正义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忽视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但是这些不公平现象却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社会正义,并为之努力。
无论是在学校、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为社会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看得见的正义》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通过真实的案例和数据,让我对社会正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也学会了如何去实践正义。
我相信,只有每个人都关注社会正义,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和美好。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共同努力,为社会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看得见的正义》是由美国作家哈珀·李所著的一部小说,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南方小镇马科姆为背景,通过一个成长故事展现了种族歧视、宗教信仰和社会正义等议题。
小说深刻地描绘了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所作所为,展现了作者对于正义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斯考特的女孩,她的父亲是一名律师,因为一起种族歧视案件而接手了一桩案件。
这个案件让斯考特的父亲成为了全镇人的敌人,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为黑人辩护。
斯考特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她什么是正义,正义并不是站在大多数人那一边,而是站在被冤枉的一方。
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女孩的邻居——博伊德,他是一个聪明、勇敢的黑人男孩。
在小镇上,黑人并没有受到平等的对待,他们被排挤、歧视,但是博伊德并没有因此而低头,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小说中的这位黑人男孩,用自己的努力和勇气,赢得了全镇人的尊重和认可,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正义,正义并不是取决于一个人的肤色,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品质。
在小说的结尾,一个真正的罪犯终于被揭露,但这并不是小说的高潮,小说的高潮是斯考特的父亲对她说,“你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换位思考,看看事情从他的角度。
”这句话让我深深地思考了很久,我们常常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却很少去换位思考,去看看事情从别人的角度。
这也许就是小说想要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一点,正义并不是简单的黑白分明,而是需要我们去换位思考,去理解别人的立场和感受。
《看得见的正义》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深刻思考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社会的思考之作。
通过小说,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正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正义不是简单的对与错,而是需要我们去换位思考,理解别人的立场和感受。
这部小说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于正义的深刻思考和探索,更让我对于正义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换位思考,理解别人的立场和感受,用自己的行动去传递正义的力量。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字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字《看得见的正义》是英国作家约翰·罗林斯在2005年出版的一本社会政治学著作,该书探讨了如何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体系,缓解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等问题。
本书被誉为是当代社会理论的重要参照,亦是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等学科中的经典之作。
读完该书,我深受启示,对于正义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新的认识。
阅读体验和感受从开始阅读这本书,我就被书中的观点和思想深深吸引。
作者约翰·罗林斯在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正义的概念及其对社会的重要性,让读者对正义重新认识。
他通过对于不同的正义理论的分析和比较,深入剖析了正义的本质和目的,让我们知道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体系是多么重要。
本书中的论述生动有力,让我感觉到自己身在其中,深深陶醉。
本来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正义的理解仅仅限于表面层次的概念,对于深层次的思考没有认真思考过。
而在读完本书之后,我对正义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
正义在社会运行中的重要地位,让我们认识到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体系比任何形式和方式都更加重要。
通过该书的阅读,我学到了如何去理解正义,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和遵守它。
文章或书籍的重要性整个社会的发展之路都是关联于正义的推进,本书中的思想和理论被广泛认为是对正义的一种阐释,其主要意义就在于,让社会中的人们对于正义具有更加明确和准确的认识。
正义是塑造并驱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心态,它关乎公平与正义的实现,可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书中的观点和思考对于社会体制的构建和重塑有深远影响,它启迪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同样尤其需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正义。
创新的思考和观点在读完本书后,我得出了以下观点:首先,建立一个正义公平的社会体系,需要统筹社会中的各种资源,推动政治、法律、舆论、经济和文化等多层次因素的协同作用。
这样可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
其次,建立正义化的社会体系需要注意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理解和开展社会层面的改革。
看得见的正义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
看得见的正义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最近读了一本让我感触颇深的书——《看得见的正义》。
这本书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堆砌,而是用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案例,把正义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清晰地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书中提到了很多关于法律程序正义的重要性。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在老家经历的一件事儿。
那时候,我们村有两户人家因为一块地的归属问题闹得不可开交。
一户是老王一家,另一户是老李一家。
这块地呢,位置不错,肥沃又平坦,两家都想占为己有用来种点经济作物,多些收入。
刚开始,老王和老李还只是嘴上争论,互相指责对方不讲理。
可渐渐地,这事儿越闹越大,双方的情绪也越来越激动。
终于,有一天在地里碰上了,直接动起了手。
这一动手可不得了,老李被老王打破了头,流了不少血。
这下,事情闹到了村委会。
村委会的干部们一开始还挺有信心能解决这事儿,觉得都是一个村的,大家讲讲道理,总能有个结果。
可没想到,这两家都觉得自己有理,谁也不肯让步。
于是,村委会决定按照村里的规矩来处理,组织了一场村民大会,让大家一起来评评理。
那天,村里的空地上挤满了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老王先站出来,说这块地是他家祖上就留下来的,有以前的地契为证。
他说得是声泪俱下,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老李也不甘示弱,拿出了自己多年来在这块地上劳作的证据,说自己辛辛苦苦打理了这么久,这地就该是他的。
双方是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这时候,村委会的主任站了出来,说:“咱们处理这事儿,得讲个程序,讲个证据,不能光靠嘴说。
”于是,大家开始一起查看双方提供的证据。
可问题来了,老王的地契年代太久远,字迹都模糊不清了,很难辨认。
而老李的劳作证据呢,也不是特别充分,不能完全证明这块地就是他的。
这可把村委会的干部们难住了。
就在大家都觉得这事儿没法解决的时候,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了出来。
老人慢慢地说:“我在这村里活了大半辈子,这块地的事儿我多少也知道点。
虽然说老王有地契,可这么多年过去了,情况也变了。
老李呢,虽然一直在这地上劳作,可也不能就这么说地就是他的。
郭敬坤发表看得见的正义有感
郭敬坤发表看得见的正义有感正义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之一,它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常秩序的重要力量。
然而,正义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和实践来体现。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看得见的正义,这些正义的行为和精神都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触动和感受。
法律的公正与实施是看得见的正义的体现。
法律是社会公平和秩序的基石,它不仅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准则,还对违法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相应的处罚。
当我们看到罪犯受到法律的制裁,当我们看到法庭上公正的审判,我们就能感受到正义的存在。
法律的公正与实施不仅体现了社会的正义,也给人们带来了公平和安全感。
慈善事业是看得见的正义的体现。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热心公益的人士和组织,他们通过捐款、捐物、义工等方式,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
他们关爱弱势群体,关注社会问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种慈善行为不仅体现了人间大爱,也展示了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勇于挑战不公与不义是看得见的正义的体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公平和不正义的现象,这时候需要有人勇于站出来,勇于挑战这种不公与不义。
正义的行动者可能会面临各种压力和困难,但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了追求正义而奋斗。
他们的勇气和坚持是看得见的正义的最好诠释。
公平公正的社会机制是看得见的正义的保障。
一个公平的社会需要有公平的机制和制度来保障。
比如,教育公平、就业公平、资源分配公平等,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正义的体现。
当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机会和待遇,当社会资源能够公平合理地分配,我们才能说这个社会是公正的。
公平公正的社会机制能够有效地减少社会不公和不义现象的发生,保障人们的权益和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这些看得见的正义的体现。
当我们目睹这些正义的行为和精神时,我们会被深深地触动和感动。
正义是社会的基石,也是每个人应该秉持的价值观念。
只有每个人都能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够共同构建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
电影里有很多情节都特别吸引我。
比如说主角在法庭上为正义据理力争的那一幕,哇,他的眼神里满是坚定,那种对正义的执着追求,真的是透过屏幕都能感受到。
我当时就想,要是我在生活中也能有这样的勇气就好了。
不过呢,电影也不是一味地给你展现热血的场景,它也有很多细腻的地方。
像主角在面对重重困难时,内心的那种挣扎和犹豫,刻画得相当真实。
我就觉得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人啊,谁能在面对那么多压力的时候毫不犹豫呢?
而且我觉得这部电影对于正义这个主题的探讨很深入。
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正义是什么,而是让你看到正义在不同的人眼里,在不同的情境下,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
有时候正义好像近在咫尺,可有时候又感觉那么遥远。
这让我不禁思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正义是不是也这么难以捉摸呢?你看了这部电影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吗?
电影中的一些配角也很出彩。
虽然他们可能戏份没有主角那么多,但是每一个角色都像是一颗螺丝钉,少了谁都不行。
他们的存在让整个故事更加丰满,更加真实。
就像那个总是在关键时刻给主角一点小提示的老头,看似不起眼,可没了他,主角的很多难关可能都过不去呢。
这个电影的结局啊,我个人觉得有点开放。
我还在那想呢,这到底是想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呢,还是有其他的深意?我认为这个角色的结局其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呢?也许这就是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吧,让观众看完之后还在不停地思考,不断地回味。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
读《看得见的正义》后感最近看了《看得见的正义》这本书。
起因其实很简单,思修课上的读后感作业,要求三本书任选一本。
之所以选这本书是因为百度后发现它跟法律有关,而我又是个法盲,想了解一些关于法律的知识。
当我真正读了这本书后,确实了解了许多法律知识,但它带给我的远不止这一点儿枯燥的内容,它带给我更多的是对当今中国司法界的许多思考,许多感悟,它带给我了许多心灵上的震撼。
《看得见的正义》这本书全书总共有二十四个章节,大都以古罗马时期的法律格言作为标题,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讲解了程序正义。
正义究竟是什么,程序正义又是什么?我抱着随便读读的心态翻开了第一章,却立马就被它给难住了。
陈瑞华教授告诉了我,正义分为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
前者体现在程序法中,具有一系列明确的价值标准,与许多法律原则相适应。
而后者却与裁判结果没有直接的关系,体现于法律程序的设计和司法裁判的过程中,有具体可操作的判断标准,是“看得见的正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正义大都指的是前者,大家追求的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
但阅读本书,让我同样认识到了后者的重要性,“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看得见的正义》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知道了所谓司法,就必须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过程。
仅仅结果的公正、合理,是不够的。
如果司法机构判决过程的公平性、合理性得不到人们的认可,他们判决的结果又如何能使人信服。
许多人或许觉得程序无关紧要,曾经的我也这么认为。
但这本书告诉了我,程序的公正与合法是自由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任意或反复无常的人治之间的大部分差异。
坚定地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是我们赖以实现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享有正义的主要保证。
书中有一句话很好的总结了程序正义的宗旨:永远把人类——无论你亲自所为还是代表他人——当做目的,而绝不仅仅当做手段来对待。
除此之外,书中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一章,可以说是进一步刷新了我的观念。
这里着重所讲的其实是司法裁判的中立性、无偏私性,只有裁判者成为控辩双方之外的第三方,站在一个中立、超然的角度,才能保证为双方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才可能做出一个公正的裁判结论。
(完整word)《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
要正义,更要看得见——读《看得见的正义》有感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5级材料二班燕森博 1517020212近期,全国人民关心的“于欢案"终于二审判决出来了,二审判决于欢有期徒刑5年,在判决书中,要谈到了种种与“正当防卫”这个关键词的界定.我认为,此次案件的意义已经大于其本身,舆论的各种观点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可以说,“于欢案”为我们普通公民也上了一堂生动的的法治课。
然而在我国,法律普及程度显然还没有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公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有时候我们只根据自己的臆断去判定一个案件是否“伸张正义”。
我从先锋书店购买的这本《看得见的正义》这本书,讲述了最基本的法律上的常识以及在法律判决时的一些基本原则问题。
我想这也是我们国家在走社会主义道路上公民必须了解的一些知识。
首先解释一下何谓“看得见的正义"质上就是指裁判过程(相对于裁判结果而言)的公平,法律程序(相对于实体结论而言)的正义。
作为人类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正义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也就是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
实体正义主要体现在实体法之中,贯彻于司法裁判的结论上,构成一种对法官的实体性道德限制。
而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实体正义具有一系列明确的价值标准,就比如说我们现在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
刑法学者所提出的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对相似案件给予相同处理等法律原则,大体上可以视为实体正义的主要内容。
但是,如果从动态的角度观察,实体正义在一个个具体的案件中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由于几乎所有案件在事实和情节上都不完全相同,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也互有差异,而案件在裁判结论形成之前,多多少少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要想给所有案件的裁判活动确定一个统一适用的公正标准,确实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现实的。
尽管如此,人类法律价值中海油一些内容与裁判的结果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们体现于法律程序的设计以及司法裁判过程中,具有明确、具体且可操作的判断标准,属于“看得见的正义“。
看得见的正义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
看得见的正义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看得见的正义》这本书,以其深刻的见解和生动的案例,为我们揭示了法律正义的本质和实现途径。
阅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也有了许多的思考和感悟。
书中开篇就强调了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法律的公正不能仅仅停留在结果上,更要在整个司法过程中得以体现。
只有当公众能够清晰地看到法律的运行过程,了解到每一个决策的依据和逻辑,才能真正信任法律,从而树立起法律的权威。
作者通过众多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法律程序的重要性。
在一个刑事案件中,证据的收集和审查程序如果出现瑕疵,即使最终的判决结果可能是正确的,但因为程序的不公正,也会让人对整个司法过程产生质疑。
这让我明白,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保障,没有严格遵守程序的司法活动,很难实现真正的公平和正义。
书中还提到了司法公开的意义。
在当今信息时代,司法机关应当积极主动地向社会公开案件的审理过程和结果,接受公众的监督。
这不仅可以增强司法的透明度,还能够有效防止权力滥用和司法腐败。
比如,通过网络直播庭审,让更多的人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司法的公正,这无疑是推进司法公正的有力举措。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禁联想到了一些社会热点事件。
一些冤假错案的发生,往往就是因为在侦查、起诉和审判的某个环节忽视了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这不仅给当事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严重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
而那些得到公正审理和广泛关注的案件,则让人们看到了法律的力量和公正,增强了对法治社会的信心。
读完这本书,我对正义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正义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法律实践中。
它要求司法人员严格遵守法律程序,依法办案,不偏不倚;也要求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监督,推动司法改革不断完善。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
我们应当增强法律意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并且,我们还有义务监督司法机关的工作,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WORD版] 看得见
的正义读后感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翻开看得见的正义一书,感觉像是法学著作中的一股清流。
这是一本有着深厚法学理论积淀的书,却又有着文学书籍般曼妙的文采流出;
这是一部凝聚着经典法学理论的专著之作,却又深入浅出读起来朗朗上口。
看得见的正义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瑞华所写的一本法学随笔,本书是因作者有感于“司法实践不仅不排斥理论,而且极其欢迎那些能够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解释、对司法界的改革探索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旨在让学者提出的不少理论、学说、观点走出‘象牙塔’,让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等从事法律事务的人士有所了解。
这是一本值得所有法律人认真品读的一本好书。
适合于对法律专业学生进行程序正义意识启蒙,也适合于普通民众了解司法改革进程树立法治意识,更值得法官、检察官、警察等执法者认真研读。
因为对于以执法为业的国家权力行使者,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运用国家现行法律,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利。
在每日面对了太多繁琐的矛盾撕扯之后,更需要一本这样的小书,有专业深度,也有触及灵魂的温度,让人不忘初心,对法律规则、国家权力、公民权利心存敬畏,秉公执法。
作者在书中对中国长期存在着的“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文化呼吁引进程序正义观念,以求对中国人的
思维定势和价值追求形成强烈冲击,促进中国法治进程良性发展。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如果原告就是法官,那只有上帝才能充当辩护人”等二十多条法律格言,共同勾勒出程序正义的精髓所在。
其所反映的保护被告人申诉权、回避、司法权独立行使、司法效率、司法公开、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防止刑讯逼供等程序事项,已经通过司法改革变成司法实践谨遵的规则。
作为一名司法从业者,真切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当事人在希望得到一份公正的判决结果之外,更希望在参与诉讼过程中能够得到尊重,可以自由参与、表达自己。
所以司法人员在审判过程中无论从言语还是行为中都要让当事人感到不偏不倚,客观公正。
一个公正的裁判结果不一定能让所有当事人都信服,但公正的程序能让每一个当事人看到正义。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自上而下推动的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已在落实罪刑法定、证据裁判、非法证据排除、疑罪从无等原则。
落实侦查人员、鉴定人、证人出庭作证,充分发挥律师辩护作用,促进庭审实质化。
深化司法公开,建立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进一步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到公平正义。
这些都是中国法治的进步。
作为法院人,我们要做的就是拥有一份赤子情怀,严格依法行使审判权,彰显出程序应有的价值,真切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需求,在审判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平等对待诉讼各方。
适用法律的平等和不偏倚,
是法治的基本要求。
诉讼程序是由原、被告双方诉讼对抗,法官居中裁判所形成的类似等腰三角形的结构,法官的中立、当事人地位平等手段对等,是诉讼结构的基本特征。
在庭审活动中,法庭对原、被告以及其他诉讼当事人,对控辩双方,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应该因社会出身、地位、实力等因素而有优待或歧视。
法庭给予诉讼各方平等参与的机会、便利和手段,使各方受到公平的待遇。
同时,对各方的主张、意见和证据予以同等的尊重和关注。
一旦背离了平等对待原则,在程序上就会出现偏斜和不公正,在实体上对事实的认定和法律适用就容易形成偏见,导致错误裁判。
二是充分尊重当事人。
法官在审判活动中,应始终与当事人保持超然独立的态度,在诉讼过程中,应注意对当事人的语气态度。
依据法律规定进行诉讼,不仅仅要让当事人信赖审判活动是在独立公正的程序指导下进行,而且要使广大民众真正相信法院是依据公正的程序从事着公正的审判活动,只有使民众真正相信法官是独立、公正、秉公执法的,才能真正对司法的权威性产生认同。
相反,如果法官或者辅助人员在送达、庭审等过程中没有注意对待当事人的态度,可能使当事人对司法的公正性产生怀疑,损害司法权威性。
三是要常有学习之心。
只有自觉自愿地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司法理念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让程序正义意识铭记于心,在审判工作中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公正办案,同时能怀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情怀,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时,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看得见的正义是值得法律人常读的一本好书,她能够让我们作为司法从业者看到中国法治进程正在经过所有人的努力不断向前,
也能够让我们清醒地看到,还有一些事情需要我们去努力,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合法权利得到该有的保护,激励我们保有赤子情怀,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