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与小学的幼小衔接
浅谈幼小衔接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幼小衔接的现状及对策一、幼小衔接的现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小衔接作为重要的教育环节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教育过渡,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教育的连接点。
幼小衔接环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发展,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成长,因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目前,我国幼小衔接仍存在一些问题。
幼小衔接的过渡期存在不确定性。
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幼儿园毕业生进入小学后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方式,这种过渡期的不确定性往往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困扰。
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之间的沟通不畅成为了制约幼小衔接的重要因素。
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导致了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无法有效地进行教育方式的衔接。
家长对幼小衔接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于孩子教育的指导和支持,也是幼小衔接困难的原因之一。
针对目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努力改善幼小衔接的现状。
需要进一步规范幼小衔接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政府应加大对幼小衔接的关注,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教育过渡环节的要求和标准,加强对幼儿园和小学衔接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幼小衔接的质量和实效。
需要加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幼儿园和小学应该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幼小衔接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幼儿园毕业生进入小学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需要加强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参与和支持。
幼儿园和小学应该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小衔接相关活动,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为了进一步改善幼小衔接的现状,还需要从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培训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
在教育内容方面,需要合理设计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内容,使之有机衔接,避免出现重复或者断档的情况。
浅谈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
浅谈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是指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为了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能够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而开展的一系列衔接活动和工作。
这个阶段对于幼儿的发展和成长非常重要,因此幼小衔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对幼儿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影响深远。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浅谈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及关键工作。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幼儿园和小学是孩子学习生活的两个重要阶段,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起点,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的摇篮。
而小学则是孩子学习的新阶段,要求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适应更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通过开展衔接工作,可以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减少不必要的适应期,保障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工作包括了教师配合、家长参与和衔接活动的设计等方面。
教师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主体,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沟通和配合。
幼儿园的教师需要了解小学的教学需求和要求,帮助幼儿培养适应小学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
而小学的教师也需要了解幼儿园的育儿理念和教学特点,为孩子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家长的参与也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环节。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支撑,他们的参与和配合对于孩子的过渡非常重要。
学校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方法,让他们与学校一起为孩子的过渡做好准备。
为了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也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衔接活动,包括座谈会、交流活动、教师培训等等,从而促进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融合和衔接。
对于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幼小衔接阶段,学校应该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可以通过开设小学知识预习班,让孩子提前接触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从而减轻过渡的压力。
学校还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你对幼小衔接的理解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是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接触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新的社交圈子,因此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和适应。
幼小衔接的意义在于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避免或减轻因过渡不畅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具体来说,幼小衔接的目的是:
1.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自我照顾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等。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善于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等。
3.增强身体素质:通过体育锻炼、规律作息等方式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4.促进心理健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积极乐观的心态等。
为了实现幼小衔接的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家长要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2.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
3.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增强孩子对小学的认知和兴趣。
4.家长可以与教师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帮助孩子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总之,幼小衔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重要的过渡期。
幼儿园幼小衔接:和谐共建,成长光芒
幼儿园幼小衔接:和谐共建,成长光芒一、幼儿园和小学的重要性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幼儿园和小学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幼儿园是孩子们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是他们迈入学习生活的起点,而小学则是他们接受正规教育的阶段,标志着他们的成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也就是幼小衔接,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幼小衔接的深度和广度1. 幼小衔接的深度:幼小衔接不仅仅是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更是孩子们未来学习生活的基石。
在幼小衔接过程中,需要关注孩子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心理状态等方面的转变和发展。
只有深入了解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
2. 幼小衔接的广度:幼小衔接不仅仅是教育机构间的协调和交流,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共同努力。
家长、幼儿园和小学的合作、配合,以及教育资源的共享,都是幼小衔接的广度所在。
只有全面优化幼小衔接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共建,让孩子们的成长光芒各展其美。
三、幼小衔接的评估和建设1. 评估:对幼小衔接进行全面评估,需要考察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整体情况,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等各方面的情况。
还需要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包括适应能力、情绪状态、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
只有全面了解幼小衔接的实际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2. 建设:基于对幼小衔接的全面评估,需要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建设工作。
包括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丰富幼儿园教育内容、加强家庭和学校的交流和合作等方面的建设工作。
只有有针对性地开展建设工作,才能够将幼小衔接做到更好,实现和谐共建,让孩子们的成长光芒更加璀璨。
四、对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我认为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学校和学校之间的事情,更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浅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浅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对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的建议:
1. 提前准备:在孩子即将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之前,家长和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帮助孩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观小学、与小学老师交流等方式,让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变化有所了解。
2.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幼儿园阶段,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要逐渐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保持整洁的学习环境等。
3. 增强社交能力: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环境有所不同,小学更加注重学习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在幼儿园阶段,可以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与同伴互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 顺应变化: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都会有所变化。
家长和教师要帮助孩子适应这种变化,鼓励他们主动学习、解决问题,并适应新的学习节奏和要求。
5. 家校合作: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对于幼小衔接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与小学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需求,及时解决问题。
同时,家长也可以在家中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和指导,与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
幼小衔接是一个关键的过渡阶段,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良好
的学习环境和支持,帮助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浅谈幼儿园应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浅谈幼儿园应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山东省青州市旗城幼儿园 丁慧君幼小衔接工作,是孩子在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这一阶段中,将两者衔接起来的一个重要工作。
而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重点,是帮助孩子们在由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也是确保孩子们在小学学习中能够有效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与重要性幼小衔接工作,是在孩子由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这一阶段中,引导并帮助孩子在其思维方式、学习习惯以及社会技能等几个方面发生改变。
而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不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上,都能够给孩子提供极大的帮助,也是提高孩子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表明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更加自由,并且课堂的活动性也更高,休息的时间也更多,而衔接工作的有效展开,能够帮助孩子们迅速地适应小学课堂,帮助其培养日常习惯与基础。
幼儿园阶段的标准与要求与小学阶段的标准与要求相比较低,在进入小学阶段后,家长与教师也更加关注对孩子课堂知识的考查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措施(一)打好日常行为基础做好日常行为基础的铺垫,是帮助孩子们顺利适应小学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孩子进入小学后,因为学习任务与培养综合能力的需要,往往会有更多的规则要遵守并熟悉。
而想要帮助孩子们顺利适应这种转变,就需要帮助其适应小学学习中涉及的一些规则以及课堂时间发生的转变。
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小学的上学时间往往与幼儿园有一些差距,并且也更加严格,孩子们往往存在难以早起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们早起并且严格遵守时间,培养孩子们的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养成按时上学的好习惯,还可以让其适应课堂时间上发生的转变。
(二)开展衔接活动衔接活动的展开,是让孩子们快速了解小学生活的手段。
衔接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还能够激发其兴趣,使其对新的学习生活充满向往。
浅谈幼小衔接的论文4篇
浅谈幼小衔接的论文4篇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浅谈幼小衔接的论文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文通过浅谈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可以了解到搞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
大班幼儿正处于学前期向小学过渡的阶段,是很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他们对小学的向往、喜欢,为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为上小学做好准备,幼儿园、家长、学校和社区都有重要的责任,幼儿园、家庭、学校要相互配合,相互沟通,找出方法,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关键词:幼小衔接;问题;对策从学前教育的发展来看,法国颁布的“教育法”和1990年颁布的“教育法实施条例”都是加强青少年融合。
为了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无缝过渡和平稳过渡。
因此我们的幼儿教师有责任做好凝聚力,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1.幼小衔接的概念及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对幼儿成长的意义1.1幼小衔接的概念孩子从幼儿园走向小學教育这个过程也就是幼小衔接。
1.2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对幼儿成长的意义(1)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观察和思维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能力,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儿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语言意识,掌握汉语拼音的拼写技巧,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适应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小学课堂结构;让孩子们冷静地接受学校挑选面试,并以愉快和自信满足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2)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听力习惯,阅读习惯等),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自助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帮助他们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3)许多人认为学前班是小学的准备阶段,应该教小学低年级课程,以迎合家长的渴望。
事实上。
幼儿园只是解决幼儿园入园难的另一种形式,也是华北地区办学特色之一、打开无知,让初学的孩子能够获得基本的和人类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兴趣。
浅谈幼小衔接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幼小衔接的现状及对策一、引言幼小衔接是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意识的提高,家长们对幼小衔接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幼小衔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教育成果和成长环境。
对于幼小衔接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当前幼小衔接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为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幼小衔接的现状分析1. 教育体制问题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着幼小衔接问题。
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教育体系没有有效衔接,缺乏系统规划和设计,导致幼小衔接问题频发。
教育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不畅,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
2. 评价标准问题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存在着不同的评价标准,导致孩子在幼儿园时的学习成果不能有效地被小学所认可。
幼儿园重视幼儿的游戏和情感体验,而小学则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知识技能。
这种评价标准的不一致导致孩子在升入小学后面临调整困难。
3. 教师素质问题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转变过程中,面临着教师资源的匮乏和质量不高的问题。
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可能存在着不一致,缺乏对幼儿和小学生个体差异的精细化教育。
4. 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也是影响幼小衔接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家长对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缺乏科学的认识,难以有效地引导孩子适应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
这种家庭教育的状况也会给幼小衔接问题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幼小衔接的对策1. 完善教育体制针对当前教育体制中存在的幼小衔接问题,有关方面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建立起幼小衔接的政策法规,明确教育部门和学校之间的职责和义务,推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形成幼小衔接的合作机制。
2. 统一评价标准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评价标准需要进行统一。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呵护幼儿的个体发展,注重幼儿的兴趣和特长,促进幼儿在小学阶段的平稳过渡。
3.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教育素质,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浅谈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
浅谈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1. 引言1.1 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桥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表现在促进学生学业的顺利过渡。
通过合理规划和实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使幼儿在完成幼儿园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顺利适应小学教育内容和学习环境,避免因学龄发展不同而造成学业进度的滞后。
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还在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良好的幼小衔接工作可以帮助学生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减少因过渡阶段的紧张和失落而带来的心理压力。
幼小衔接工作还有助于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良好的教育共同体。
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2 幼小衔接工作的定义幼小衔接工作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为了顺利过渡,促进幼儿学习和生活的持续发展而开展的一系列工作。
它包括教师、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确保幼儿在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过程中能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
幼小衔接工作的核心目标是让幼儿在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过程中尽可能平稳和顺利。
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幼儿的学习和生活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通过幼小衔接工作,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应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需要关注每位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
家长也是幼小衔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应该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并在家庭中提供相应的支持和鼓励。
1.3 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在于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桥梁,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这一阶段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不容忽视。
幼小衔接工作有助于保持幼儿学习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学习中断带来的不利影响。
浅谈幼小衔接的问题与措施
浅谈幼小衔接的问题与措施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过渡和衔接问题。
幼小衔接的顺利与否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和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备受教育界和家长关注。
目前,我国幼小衔接存在不少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一、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1. 教育理念不统一幼儿园注重以玩为主,小学更倾向于以学为主。
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间的冲突,常常引起幼儿过渡不畅或者适应不良的问题。
2. 学科内容的过渡幼儿园的学习内容以游戏、想象等为主,而小学则开始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
学生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可能由于学科内容的过渡而出现学习上的不适应。
3. 家庭教育环境的转变幼儿园与小学的家庭教育环境也存在差异,幼儿园的家长更多是陪伴式教育,小学的家长则更多地参与子女的学习。
这种家庭教育环境的转变,也成为影响幼儿园生适应小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4. 教师素质和教学方法不同幼儿园老师以温和和体贴为主,小学老师更加注重纪律和知识的传授。
这种教师素质和教学方法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适应能力。
二、幼小衔接的措施1. 教育理念的统一应当加强幼小衔接中教育理念的统一。
幼儿园和小学要加强交流,形成统一的教育理念,确保学生在幼小衔接过程中不至于出现大的适应问题。
3. 家庭教育环境的引导应当及时引导家长的教育观念转变。
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沟通,指导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并根据孩子的情况给予合理的教育引导。
4. 教师素质和教学方法的整合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并加强幼小衔接时教师之间的教学方法交流。
通过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加强教师身心的研究,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5. 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家庭和学校是幼小衔接的重要环节,应当加强合作、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协同发力。
学校可以组织“入学前家长教育”;成立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组织,将幼小衔接情况纳入学校行政管理的范畴等。
三、结语幼小衔接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浅谈幼小衔接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幼小衔接的现状及对策在现代的教育体系中,幼儿园与小学往往被认为是教育的前两环节。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过渡时期,不同学龄段和不同教育体系之间的转换。
幼小衔接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教育道路,因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幼小衔接的现状出发,分析其问题,并提出对策。
1. 教育体系不稳定。
中国幼儿园的教育体系与小学的教育体系不一致,这导致了家长对于幼小衔接期间的教育问题非常忧虑。
面对不同的教育方式,孩子需要适应不同的教育模式,而这种适应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2. 幼儿园与小学的协调不足。
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教育协调机制不够完善,无法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这种缺失,导致孩子进入小学后,面对的教学内容与幼儿园比较脱节,孩子面对的压力也无法承受。
3. 转接程序不畅通。
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因为教师人员流动的原因,经常会出现道路不畅的转接程序。
这种转接程序的不畅通,不仅会影响孩子对于新环境的适应,同时还会对家长的工作、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1. 加强教育体系的协调。
加强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体系的协调,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形成孩子教育的无缝转接。
2. 加强教师培训和素质提升。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关键,因此幼儿园和小学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和针对性的职业发展,提高教师在教育转接期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3. 严格管理和认证激励。
对于教育机构,需要加强对于幼小衔接的管理和认证激励,对于表现优秀的机构进行认证,提高机构竞争力和教育质量。
4. 家长参与教育过程。
家长在幼小衔接期间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不仅可以了解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孩子的教育成效。
总之,幼小衔接的存在为孩子未来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现状,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最佳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与“幼小衔接”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与“幼小衔接”每年的秋季新学期即将开学时,准备新入园的幼儿家长前来报名,首先关心的是教不教字、算不算题、学不学拼音,听说不教这方面的内容,掉头就走。
还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来了,没过几天就问老师:老师,怎么不给孩子布置算题写字的作业呢?光让孩子做游戏玩吗?诸多问题让幼儿老师哭笑不得。
经过调查、走访,发现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家长对“小学化”给孩子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二是部分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争取生源,设立识字、写字、算题、学拼音等课程,跟着家长的“意愿”走。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体现(一)“小学化”的教育观认为,幼儿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要想小学成绩优秀,就不成输在起跑线上,应将小学的部分知识灌输给孩子,如识字、写字、算题、学拼音等。
(二)学前教育的基本课程是以游戏为主的五大领域教育内容,“小学化”的课程却严重“超载”。
教学计划中的五大领域形同虚设,将五大领域畸形“特色化”,如语言重在拼音和字、科学重在数学加减法等。
严重超出了幼儿的认知规律,危害了幼儿的心理、生理健康。
(三)3-6岁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游戏化。
用符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的方式开展活动,会事半功倍。
然而,强调“小学化”教育的教师,因课程内容幼儿难以接受,便采取“灌输”的教学方法,让幼儿被动的学习知识。
(四)大多数“小学化”的幼儿园,采取测评的方式评价幼儿的发展,如加减法的计算、识字的数量,甚至是每天作业和不间断的试卷。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一)对幼儿生理的危害幼儿园小学化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过早的让幼儿长时间的握笔字,并要求其像小学生那样有正确的坐姿。
学前期,幼儿的生理特点,无法在适宜的时间内用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长期如此,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不良症状的产生,从而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二)对幼儿心理的危害幼儿园小学化教育,对幼儿的心理危害远大于生理危害。
浅谈幼儿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浅谈幼儿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过渡,是教育阶段转换的重要环节。
它对于小学生的学习适应和成长体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幼儿教师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幼儿的平稳过渡和小学生的良好开端。
一、幼小衔接的意义1.有助于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平稳过渡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过渡阶段,这是幼儿园生活中的一个很大的变化。
因此,对于幼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有助于他们迅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师生关系,平稳过渡到小学的学习生活中。
2.有助于小学生的学习适应和成长体验对于小学生来说,幼小衔接也非常重要。
对于那些从未接触过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适应更多自主管理和决策的要求,这对于他们的成长而言是必要的。
而幼小衔接过程中,成功的过渡可以帮助小学生轻松地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树立自信心和付出努力的信心。
3.有助于产生有效的教育价值通过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更好的合作,共同制定衔接计划,并共享教育资源,有助于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幼儿和小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
二、幼小衔接中的主要问题1.课程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造成学习成果的差异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重点关注的是幼儿感性认识和个性化教育,而在小学中则更加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结构化,这些都会对幼儿园生活习惯、学习方式等方面产生影响。
2.教师的角色和方式的不同在幼儿园中,教师主要是以陪伴和引导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教学。
而在小学中,教师主要是为学生提供知识和实践的指导,同时也需要尽可能让他们做到自我学习和管理。
3.幼儿和小学生之间的社交能力不同幼儿处于社交形态形成的过程中,而小学生则已经接受了如何与他人协作的训练。
这会导致在交流、学习和管理方面,存在不同的挑战。
三、幼儿教师具体应该做什么1.认识衔接的重要性幼儿教师应该认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并尽可能向学校的教师发出信号,促进更好的合作和沟通。
浅谈如何为幼儿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
浅谈如何为幼儿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幼小衔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
这个阶段不仅关系到孩子能否顺利适应小学生活,还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作为一名有多年幼儿工作经验的工作者,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如何为幼儿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
2.自理能力:教孩子学会自己穿衣、吃饭、洗手、整理书包等,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减轻家长和老师的负担。
3.学习习惯:培养孩子专注、细心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在课堂上能更好地听讲、思考。
二、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1.团队协作:通过参加各类集体活动,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互助。
三、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1.激发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探索知识。
2.方法引导:教孩子学会学习的方法,如观察、思考、提问等,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鼓励创新: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新事物,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1.情绪管理:教孩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时能冷静应对。
2.抗挫折能力: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和信心,让他们在困难面前不轻易放弃。
五、家长和老师的配合1.沟通交流:家长和老师要经常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家和学校的表现,共同解决问题。
3.信任尊重:家长和老师要相互信任、尊重,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幼小衔接,这个话题对于我们这些常年和孩子们打交道的人来说,真是又爱又恨。
爱的是看到他们一步步成长的喜悦,恨的是这个过程里需要克服的种种挑战。
不过,挑战归挑战,方法总比问题多,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心得,希望能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为幼儿做好这个阶段的准备。
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其实是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记得有一次,一个小家伙在吃饭时总是掉饭粒,我告诉他:“你看,每一粒米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珍惜。
”孩子听了之后,慢慢开始注意自己的行为,这不仅是对食物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生活习惯的锻炼。
说到自理能力,这其实是对孩子自信心的一个很大提升。
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幼儿园 赵晓萍本学期,我们成立了“幼小衔接”研究小组,定期召开研讨会议,并为幼小衔接工作制订具体实施计划。
我们必须把关,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定期举行活动,与小学及时衔接,和小学教师一起工作,以实现幼小衔接的平稳过渡。
对于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提高能力,做好衔接人们常说,孩子一进入幼儿园,就说明已经进入了正式的学习生活阶段。
在幼儿园里,教师会要求孩子们首先要学会遵守幼儿园的各种规则,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幼儿排队如厕,用过的玩具、图书要摆放整齐,不能随便乱动别人的东西,要按时来园,不能随便乱跑,要听老师的话等。
在生活管理方面,笔者总是提醒孩子们做事要有效率,速度要快,教会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收拾整理书包,自己削铅笔。
在幼儿园的大班里,要孩子多参与集体户外游戏活动。
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多数动静交替,但小学课时规定是40分钟,要求学生静静地听讲,很少是动态的,还要求学生要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
教师和家长对孩子们的学习习惯都很重视,家长对他们的日常要求也很严格。
所以,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幼儿园大班幼儿必须要完成的必修课。
我们还组织了“坐、写、拿笔”比赛,组织孩子们参观、观看相关视频,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也重视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要求。
教师加强对儿童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减少对学生的物质奖励,注意鼓励孩子对事物的内在关注和兴趣,带领大班幼儿走进小学观摩科技馆、生活馆、体育场、美工坊等,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为了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在语言教学中,笔者经常组织讲故事活动,让他们将自己听到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听,同时引导孩子通过看图说话来丰富词汇,在集体活动中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熟悉的故事情节进行情景表演、话剧表演、木偶表演。
通过表演将自己所学习的东西展示出来,这样就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表达的机会,从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谈谈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和理解
谈谈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和理解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幼儿向小学生的转变。
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平稳过渡到小学,尽可能地缩小幼儿园和
小学之间的隔阂,使幼儿能够顺利地进入小学学习生活。
幼小衔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的
发展和学习。
在此阶段,幼儿不仅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还
需要学会和大人、同学相处,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态度。
因此,对于幼小衔接,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家园合作。
家长和教师应加强沟通,共同为幼儿的衔接做好准
备工作。
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教学,搭建良好的家庭学习
环境。
2.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
幼儿应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适应小学老师的教育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3.重视综合素质教育。
幼儿在幼儿园接受的是以游戏为主、以观察和
实践为主的教育,进入小学后则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幼小衔
接阶段,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
4.建立有效的过渡机制。
幼儿园和小学应建立有效的衔接机制,加强
教师的培训和交流,使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同时,还要重视小学与幼
儿园的信息交流,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做好帮助和引导的工作。
论述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论述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教育生涯的起点,与小学阶段的幼小衔接工作密切相关。
好的幼小衔接工作能够让孩子们顺利过渡到小学,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家校合作等方面论述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一、准备工作幼儿园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与小学建立紧密联系,了解小学的教学要求和教材内容。
幼儿园应根据小学的要求,合理安排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同时,幼儿园还应与小学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小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为幼儿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教育内容幼儿园应根据小学的教学要求,合理安排教育内容。
幼儿园应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如语言、数学、科学等,为幼儿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同时,幼儿园还应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幼儿园还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让他们能够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教学方法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幼儿园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和实践等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此外,幼儿园还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为小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家校合作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密切合作对于幼小衔接工作至关重要。
幼儿园应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发展。
幼儿园还应向家长提供相关的教育指导和学习资源,帮助家长更好地辅导幼儿。
同时,幼儿园还应组织家长会、座谈会等活动,与家长共同探讨幼儿的教育问题和解决方案,实现家校合作的良好效果。
五、评估和跟踪幼儿园应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跟踪,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幼儿园可以通过观察、测评和记录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展和发展特点,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浅谈幼小衔接的意义及对策
浅谈幼小衔接的意义及对策幼教衔接是指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解决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幼小衔接的意义及对策 1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到小学教育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的重大转折点。
这一阶段也是人类在形成和运用逻辑思维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经历的三次环境转变的第二个过渡期。
所以年轻凝聚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意义重大。
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两者的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这种适应的调整就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幼小衔接不当会造成孩子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种种问题,身体上的不良反应是,孩子会容易疲惫,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心理上压力大,自卑,厌学,社会适应性方面表现出孤僻,不敢跟人说话,不爱与同学沟通。
这些问题都对孩子以后的人生有很大影响,所以,做好幼小衔接很重要。
浅谈幼小衔接的意义及对策 2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差异。
因而使得幼儿园与小学在形成和坚持各自的教育教学特点与模式。
大量的幼儿在缺乏过渡到小学的经验准备或过渡经验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
他们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立即感受到了从未经历过的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许多儿童的身心在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
使他们的认知兴趣迅速下降,自尊心、自信心不断的减弱。
因此,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上的“脱节“现象,我们幼儿园大班组让幼儿在大班阶段,开展一些相适宜的活动,让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有良好的过渡,同时也让家长积极参与活动,了解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真正通过家园配合,帮助孩子完成人生中关键的过程。
1、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
(1)适当延长集体活动的时间小学上课时间40分钟,比幼儿园安静少动,要求严格的课堂纪律。
幼小衔接的方法与策略
幼小衔接的方法与策略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阶段。
在这个过渡阶段,幼儿进入小学,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幼小衔接的成功与否对幼儿的学习发展和适应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实现幼小衔接的平稳过渡,以下是一些方法和策略:1.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要求:在幼小衔接的准备阶段,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机构需要进行深入的沟通和合作。
幼儿园教师需要了解小学的教育目标、教学要求和学科内容,以便适当地调整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促进幼儿的学习接轨。
2.建立稳定的教育过渡计划:幼儿园和小学可以制定一个过渡计划,确保幼儿在两个学段之间的过渡是有序的。
这个计划可以包括过渡活动、交流会议和教育资源的共享。
3.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幼儿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让幼儿习惯于遵守规则、按时完成任务、捐助和合作等。
这些习惯和能力将有助于幼儿在小学阶段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
4.提供有序的学习过渡环境:幼儿园可以向小学教师提供幼儿的学习记录和评估报告,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状况、兴趣和需求。
小学可以为幼儿提供课程介绍或参观,以使幼儿熟悉小学的环境和教学设施。
5.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幼儿园和小学可以联合举办一些活动,通过相互交流和互动来建立幼儿和小学教师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这将有助于幼儿在进入小学后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环境。
6.针对幼儿发展个别化教育计划:7.加强家长合作:通过以上方法和策略,幼小衔接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并顺利开展学习。
幼儿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也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最终,这将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如何科学做好幼小衔接
浅谈如何科学做好幼小衔接我们幼儿园通过集体线上,灵活安排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教师认真聆听和学习了多次的公益讲座活动。
培训会议让我们收获颇丰。
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1、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
幼向小的单向衔接:小学化学习内容超前化--短期效应,影响长远发展小学规范的专门训练--入学焦虑,治标不治本。
那么我们针对幼小衔接中的问题,又该怎么做呢?2、幼儿园的入学准备,理解幼儿园教育的任务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
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在以生活与游戏为基本途径的学习中,获得了大量直接经验,其中蕴含着许多后继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技能。
更重要的是,生活与游戏中的学习,是一种探究发现式的学习,更容易形成后继学习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学习品质:好奇、探究的兴趣、主动性、从而专注与坚持、便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不断创新的表现,这些正是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幼儿园教育应该弱化知识,强化情境;弱化成人思维导向,强化儿童的具身投入,注重他们身心融合的整体性学习过程。
4.游戏中幼儿自然而然的学习,其实质是幼儿本体在不断调整游戏“只是玩”的倾向,凸显游戏的未知性、不确定性、发现性、挑战性。
是幼儿以高水平游戏在游戏中自发产生的感兴趣的问起点,以探究解决问题为主轴,不断在探索历程中的验证自己的想法和行动,从中获得由小及大,由一点到多元,形成更连续、更有意义的游戏的活动。
提升游戏的育人力量,让儿童的成长自然而然,成为内心自主而有力量、努力向上生长的更好的自己彰显游戏的学习力量,让儿童学习力积淀自然而然,成为学习兴趣浓、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的主动学习者。
凸显游戏的协同力量,让家园校过渡自然而然,帮助儿童从容淡定地走进小学,积极面对困难,轻松适应。
通过学习,在以后的幼小衔接工作中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导思想,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我的孩子们能幼小衔接得更全面,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园与小学的幼小衔接【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园转入小学的的一个过渡转折点,如何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从游戏转入自主学习,要从提高幼儿的适应和能力入手。
本次围绕幼儿适应小学环境的,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从幼儿到小学生,这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帮助他们在各方面以最快适应小学生活。
【关键词】:幼小衔接心理适应适应能力行为习惯一、幼小衔接的意义幼小衔接是幼儿迈向另一个环境的重要环节,衔接的成功与否是对幼儿的影响很大。
这一问题一直是幼儿从儿童的关口与关注什么是幼小衔接是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学校幼儿所参与的活动,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幼小衔接对幼儿的影响,特别是大班的同学的影响,是幼教领域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
幼小衔接进行得不顺利,孩子身上往往会出现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现象;心理方面也会表现为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等;甚至会导致社会性方面的人际交往不良、怕学、厌学,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
我们调查发现许多孩子自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开始兴致挺高,可几天下来发现,老师上课讲什么回家说不出来,上学的兴趣不大了;有的孩子特别胆小、孤僻,有什么事情也不对老师说,上课尿憋急了宁可尿湿裤子也不举手请假;有的孩子不会听讲,作业记不明白也不问;有些孩子特别自私,自己的东西,别人稍碰一下就告老师,既不懂得谦让,也不懂得关心同伴;还有些孩子则不敢跟别人说话,不会和同学交往等现象。
如丁丁在幼儿园只会玩游戏,平时老师也多不会让幼儿去认识小学环境,结果到小学,他觉得很怕,没自由,老师让他学知识,坐在位子上等等,在幼儿园水喝喝、上上厕所,可在小学是必须在课间活动去上厕所,结果他今天肚子痛不去明天头痛不去,反正一大堆理由。
当今社会中独生子女占绝大部分,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由于受到大人们的宠爱和溺爱,使他们形成了“唯我独尊”、“唯我独享”,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往往产生“人人为我”的心理要求,这种心理倾向和要求与社会交往所需要的“平等合作”等原则形成突破,长此以往,他们会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影响社会过程的表现。
长此以往我们的祖国花儿就会毁了!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与其入学后的适应能力关系很大。
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个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
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等,不仅关系着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幼小衔接面临存在的问题(1)、幼小衔接的单一性幼儿在幼儿园大班老师往往会比较主动提到这一问题,在教科书上也会学习这一主题,帮幼儿去了解小学怎么样的、哪些地方与我们不一样、他们的上课方式怎么样的、他们怎么安排上厕所的等等!可这往往好像是似懂非懂的不只是了解了还是知道了,属于一方的片面词,老师还说的累了,要不是让幼儿去小学看看、逛逛当是认识了其实都是片面的。
不少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无论是在教学要求、内容、方法还是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
但小学却无动于衷,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特点,形成衔接上的一边倒,形成衔接工作的单向性。
幼小衔接既不是幼儿园小学化,也不是小学幼儿园化,双向准备才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
幼小衔接都存在着幼儿园一头热的特点,许多小学并不看重起这一块,他们只以为孩子进入小学后天然会习惯小学里面的所有,但是对于那种比拟内向不太爱表白本人主意的孩子,老师们就应当多关注一下。
我在小学实习的时候就发现,新入学的儿童有着或多或少的学习压力、来往压力,甚至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方法,进而呈现抗拒心理。
联合国的有关资料提出:“儿童要为入学做好准备,学校要为儿童做好准备。
”事实证实,双向预备才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
即使幼儿园与小学都踊跃发展衔接工作,如在幼儿园大班往往会引进拼音、识字及10以上的算式从而使刚上一年级的幼儿认为“这些我都会”而不认真听课自我感觉良好,结果是一点也不懂。
他们是不知怎么区分与小学的不同。
(2)、幼小衔接的片面化有些幼儿园和家长只重视幼儿知识上的衔接,忽视衔接的重点即儿童能力的发展和衔接:重视儿童身体的健康,忽视儿童心理的承受和适应,只注重之一的发展,忽视儿童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能力的发展和衔接。
幼儿园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以游戏为主,而小学一课堂学习为主,比较正规的学知识,只关注认识几个字、会做集体算是体、考了几分等等,不会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
在幼儿园,由于教师较多地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从他们的兴趣出发,采用游戏形式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主要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
上小学后,需要儿童较多地进行有意注意,同时要有明确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自制能力、坚持性、自我服务能力等,很多幼儿教师在这些方面都没有对幼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心理学表明:儿童能力在关键期养成就养成了,过不了这一关就困难了如我们往往看到父母一口一口喂饭,还不免担心说书包里有蛋糕、有牛奶、饿了就吃生怕会饿坏:有的家长陪他们写作业并检查、有的还帮他们收拾书包等等,结果导致他们身体出现红灯、养成了懒散的行为这些都是家长害的及惯出来的,这不是孩子的错是家长自己该反省。
幼小衔接的外在性我们的确很负责,但是孩子们对我们的依赖会越来越大,一旦到了小学,他们马上就变成“无头苍蝇了”。
所以,我们要逐渐改变过于“无微不至”的照顾,降低指令的频率,让孩子有时间自己去思考需要做什么,有了自己的思考,他们才会有属于自己的行为。
(3)、衔接中“小学化”倾向严重在常规教学中学科化严重,过于注重科学性知识学习。
如在课程安排上,幼儿园不断地去掉了幼儿教育中的“整合性”、“活动性”等特征,而把识字、拼音、计算看做教学的重点,课程也几乎都是相对独立的学科教学。
(4)、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由于对孩子安全的重视,当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时,从来不敢让任何一个孩子离开我的视线,无论是教室里,户外活动,我始终确保所有孩子都在我的视线范围之内。
如我会让幼儿在这个时间段里让孩子们自己去分配:洗手,上厕所,喝水,聊天等等内容。
允许孩子在一定时间中自由安排自己的活动方式。
有了这些经验的积累,他们在小学就不会手足无措了。
(5)、能有自己的主见在幼儿园,我们习惯于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孩子们也习惯于听老师的指令去完成所有的活动。
但是,他们真正理解了吗?他们的模仿完成是否可以让他们完全理解规则的含义呢?通不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
如:背书包上学,活动时间延长,每天布置作业等。
而幼儿的适应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制力等常常被忽略了。
在幼儿园大班,在大班末期按小学教学方式上课,改变一下课桌的摆放形式,延长课时,或带幼儿去参观小学,请小学生回园介绍学习生活等。
而儿童的适应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制力等常常被忽略了。
这些对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在儿童3、4岁刚入园时就加以逐步的培养其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规则意识等和正确的姿势、良好的习惯等。
如果在最后时期才进行强化训练,急于求成,会使儿童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压力骤然加大,难以适应,不但教育效果不佳,而且还使儿童对小学和未来的学习产生畏惧情绪。
幼小衔接是长期的工作。
幼小衔接既不是幼儿园小学化,也不是小学幼儿园化,双向准备才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
(6)、幼小衔接的超载学习当前,一些幼儿园的大班,不少老师将小学教材当成给小朋友上课的教科书,或者干脆直接开设小学一年级课程,所包括的知识内容难度也越来越高。
家长认为只要学的多就是最好的,有一句好叫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大多数家长的口头禅,经常让幼儿学这学那结果孩子很累,学习的动力也没有。
如现在社会上孩子的压力导致孩子轻生的案例很多。
这值得家长警惕。
有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或过于考虑小学读写算的教育要求,将小学部分学习内容提前教给幼儿,背离“幼儿教育大纲”的要求,拼命在知识上加码,甚至用小学一年级课本进行教学,有的还把小学的一些做法如考试、留家庭作业搬到幼儿园,过早地让幼儿进行紧张的学习活动,致使儿童在入学后出现了下列一些情况:入学初感到学习很轻松,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
这都不利于幼儿成长及学习,我们应该顺其自然给儿童一个舒适的环境才是最好的。
三、合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1、幼儿适应能力的衔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老师都会发出明确的指令提醒,过在小学的经历我发现,答案是否定的。
孩子们许多时候根本不了解规则的含义,只是一味的跟着老师或是同伴做。
我认为,在“学做小学生”的过程中,老师不应该一开始就明确的告诉孩子你们需要遵守哪些规则,而是通过图片,事例,小故事,情景表演,甚至请一年级的老师和学生来班级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让孩子们在自然的过程中了解规则,了解每项规则背后隐含的含义,那么他们也会更好的去遵守。
幼儿衔接中提前小学化,所导致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
这会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因为片面的、侧重技能的衔接,忽视的是孩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的培训,使得孩子缺乏发展的后劲,透支又使孩子过早的体验到学习的压力,导致兴趣缺失,同时也失去了童年生活和成长的快乐与和谐。
我们的确很负责,但是孩子们对我们的依赖会越来越大,一旦到了小学,他们马上就变成“无头苍蝇了”。
所以,我们要逐渐改变过于“无微不至”的照顾,降低指令的频率,让孩子有时间自己去思考需要做什么,有了自己的思考,他们才会有属于自己的行为。
2、衔接中“小学化”倾向严重在常规教学中学科化严重,过于注重科学性知识学习。
如在课程安排上,幼儿园不断地去掉了幼儿教育中的“整合性”、“活动性”等特征,而把识字、拼音、计算看做教学的重点,课程也几乎都是相对独立的学科教学。
3、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由于对孩子安全的重视,当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时,从来不敢让任何一个孩子离开我的视线,无论是教室里,户外活动,我始终确保所有孩子都在我的视线范围之内。
如我会让幼儿在这个时间段里让孩子们自己去分配:洗手,上厕所,喝水,聊天等等内容。
允许孩子在一定时间中自由安排自己的活动方式。
有了这些经验的积累,他们在小学就不会手足无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