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与小学的幼小衔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园与小学的幼小衔接

【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园转入小学的的一个过渡转折点,如何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从游戏转入自主学习,要从提高幼儿的适应和能力入手。本次围绕幼儿适应小学环境的,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从幼儿到小学生,这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帮助他们在各方面以最快适应小学生活。

【关键词】:幼小衔接心理适应适应能力行为习惯

一、幼小衔接的意义

幼小衔接是幼儿迈向另一个环境的重要环节,衔接的成功与否是对幼儿的影响很大。这一问题一直是幼儿从儿童的关口与关注什么是幼小衔接是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学校幼儿所参与的活动,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幼小衔接对幼儿的影响,特别是大班的同学的影响,是幼教领域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幼小衔接进行得不顺利,孩子身上往往会出现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现象;心理方面也会表现为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等;甚至会导致社会性方面的人际交往不良、怕学、厌学,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我们调查发现许多孩子自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开始兴致挺高,可几天下来发现,老师上课讲什么回家说不出来,上学的兴趣不大了;有的孩子特别胆小、孤僻,有什么事情也不对老师说,上课尿憋急了宁可尿湿裤子也不举手请假;有的孩子不会听讲,作业记不明白也不问;有些孩子特别自私,自己的东西,别人稍碰一下就告老师,既不懂得谦让,也不懂得关心同伴;还有些孩子则不敢跟别人说话,不会和同学交往等现象。如丁丁在幼儿园只会玩游戏,平时老师也多不会让幼儿去认识小学环境,结果到小学,他觉得很怕,没自由,老师让他学知识,坐在位子上等等,在幼儿园水喝喝、上上厕所,可在小学是必须在课间活动去上厕所,结果他今天肚子痛不去明天头痛不去,反正一大堆理由。当今社会中独生子女占绝大部分,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由于受到大人们的宠爱和溺爱,使他们形成了“唯我独尊”、“唯我独享”,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往往产生“人人为我”的心理要求,这种心理倾向和要求与社会交往所需要的“平等合作”等原则形成突破,长此以往,他们会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影响社会过程的表现。长此以往我们的祖国花儿就会毁了!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与其入学后的适应能力关系很大。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个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等,不仅关系着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幼小衔接面临存在的问题

(1)、幼小衔接的单一性

幼儿在幼儿园大班老师往往会比较主动提到这一问题,在教科书上也会学习这一主

题,帮幼儿去了解小学怎么样的、哪些地方与我们不一样、他们的上课方式怎么样的、他们怎么安排上厕所的等等!可这往往好像是似懂非懂的不只是了解了还是知道了,属于一方的片面词,老师还说的累了,要不是让幼儿去小学看看、逛逛当是认识了其实都是片面的。不少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无论是在教学要求、内容、方法还是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但小学却无动于衷,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特点,形成衔接上的一边倒,形成衔接工作的单向性。幼小衔接既不是幼儿园小学化,也不是小学幼儿园化,双向准备才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幼小衔接都存在着幼儿园一头热的特点,许多小学并不看重起这一块,他们只以为孩子进入小学后天然会习惯小学里面的所有,但是对于那种比拟内向不太爱表白本人主意的孩子,老师们就应当多关注一下。我在小学实习的时候就发现,新入学的儿童有着或多或少的学习压力、来往压力,甚至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方法,进而呈现抗拒心理。联合国的有关资料提出:“儿童要为入学做好准备,学校要为儿童做好准备。”事实证实,双向预备才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即使幼儿园与小学都踊跃发展衔接工作,如在幼儿园大班往往会引进拼音、识字及10以上的算式从而使刚上一年级的幼儿认为“这些我都会”而不认真听课自我感觉良好,结果是一点也不懂。他们是不知怎么区分与小学的不同。

(2)、幼小衔接的片面化

有些幼儿园和家长只重视幼儿知识上的衔接,忽视衔接的重点即儿童能力的发展和衔接:重视儿童身体的健康,忽视儿童心理的承受和适应,只注重之一的发展,忽视儿童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能力的发展和衔接。幼儿园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以游戏为主,而小学一课堂学习为主,比较正规的学知识,只关注认识几个字、会做集体算是体、考了几分等等,不会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在幼儿园,由于教师较多地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从他们的兴趣出发,采用游戏形式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主要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上小学后,需要儿童较多地进行有意注意,同时要有明确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自制能力、坚持性、自我服务能力等,很多幼儿教师在这些方面都没有对幼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心理学表明:儿童能力在关键期养成就养成了,过不了这一关就困难了如我们往往看到父母一口一口喂饭,还不免担心说书包里有蛋糕、有牛奶、饿了就吃生怕会饿坏:有的家长陪他们写作业并检查、有的还帮他们收拾书包等等,结果导致他们身体出现红灯、养成了懒散的行为这些都是家长害的及惯出来的,这不是孩子的错是家长自己该反省。幼小衔接的外在性我们的确很负责,但是孩子们对我们的依赖会越来越大,一旦到了小学,他们马上就变成“无头苍蝇了”。所以,我们要逐渐改变过于“无微不至”的照顾,降低指令的频率,让孩子有时间自己去思考需要做什么,有了自己的思考,他们才会有属于自己的行为。

(3)、衔接中“小学化”倾向严重

在常规教学中学科化严重,过于注重科学性知识学习。如在课程安排上,幼儿园不断地去掉了幼儿教育中的“整合性”、“活动性”等特征,而把识字、拼音、计算看做教学的重点,课程也几乎都是相对独立的学科教学。

(4)、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由于对孩子安全的重视,当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时,从来不敢让任何一个孩子离开我的视线,无论是教室里,户外活动,我始终确保所有孩子都在我的视线范围之内。如我会让幼儿在这个时间段里让孩子们自己去分配:洗手,上厕所,喝水,聊天等等内容。允许孩子在一定时间中自由安排自己的活动方式。有了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