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中基最全笔记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笔记,DOC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笔记,DOC

中医基础理论1.帝曰: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3.脉者血之府也。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上盛则气急、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

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4.五脏者身之强也。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

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5.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平旦(3-5)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9.血有余则怒,血不足则恐。

中药学1.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羌活: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椿皮:清热燥湿,止带止泻,收敛止血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鸦胆子:有小毒。

中医基础理论-中基最全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中基最全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导论何谓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的健康、疾病、预防的生命科学。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思维方法。

集结于汉族地区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中医学学科属性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何谓中医基础理论(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中医学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研究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元气论Essential Qi Theory、阴阳五行学说Yin-yang Theory and Five Phase Theory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visceral manifestation气血津液 Qi,Blood, Fluid and Humor经络 meridian and collateral体质constitution中医学对人体病理的认识:病因cause of disease、发病occurrenceof disease、病机 mechanism of disease治则治法 therapeutic principle and therapeutic method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医学奠基、形成阶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补充《内经》的不足。

《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辨证论治基础。

《神农本草经》:奠定中药学理论的基础。

晋、唐时期:学科分化、临床发展专科专著问世,学科不断分化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学的专著。

▪医学教育规范化:设立太医署宋(金)元时期:学派涌现、理论突破学派:金元四大家 (four medical schools)——刘完素(刘河间)(寒凉学派 the school of cold & cool ) 主火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从火化”——张从正(张子和)(攻下派 the school of purgation ) “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汗、吐、下”——李东垣(李杲)(补土派 the school of invigorating the earth ) “脾胃一虚,百病乃生”、“健脾养胃”、“甘温除热”——朱丹溪(朱震亨)(滋阴派 the school of nourishing yin )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降火”明清以降:中医学的综合和集大成集大成:集成性著作涌现命门学说温病学说形成明·吴又可:著《温疫论》一书,首先提出了“戾气”学说。

中医基础学说-中基最全笔记

中医基础学说-中基最全笔记

中医基础学说-中基最全笔记概述中医作为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之一,其基础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

本文档将全面介绍中医的基础学说,包括中医的起源和发展、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的病因与病机理论、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中医的起源和发展中医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中医理论主要受道家、阴阳五行学说和气象学等思想影响,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学体系。

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健康和疾病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中医将人体分为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系统,通过平衡这些系统之间的关系来维持人体的健康。

中医的病因与病机理论中医的病因与病机理论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内外环境的不平衡所致,即病因。

病机则是指疾病在人体内的发展过程和变化规律。

中医通过病因与病机的分析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表来推测疾病的情况;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呼吸、声音等来了解疾病的状况;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来获取信息;切诊是通过触摸、按压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状态。

中医的治疗原则中医的治疗原则包括辨证施治、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等方法。

中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辨证施治,即根据病情的不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是中医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草药的配方和用法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以上就是中医的基础学说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中医还有其他的疑问,欢迎继续咨询。

【基础】我的中医基础笔记

【基础】我的中医基础笔记

【关键字】基础中基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著,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六经辨证;《金匮要略》脏腑辨证。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共载经典方剂323首,又为中医方剂之祖。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晋、隋、唐时期。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新修本草》,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制定并颁布的药典。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将病因分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刘河间)倡火热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治以寒凉清热——寒凉派。

张从正(张子和)倡“攻邪”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汗吐下”攻邪三法——攻邪派。

李杲(李东垣),强调“胃气”的作用,“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主温补脾胃——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以滋阴降火——养阴派。

(3)明、清时期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中医基础概要-中基最全笔记

中医基础概要-中基最全笔记

中医基础概要-中基最全笔记介绍中医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医学系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文档旨在提供中医基础概要,并总结了中医学最重要的知识点。

中医基本理论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经络理论等。

其中,阴阳学说强调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五行学说则描述了自然界物质转化的过程。

气血理论强调了人体内气血的运行与调节,而经络理论则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中医诊断方法中医采用了四诊合参的诊断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和舌质进行诊断,闻诊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和气味进行诊断,问诊则是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病情,切诊则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中医治疗原则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观念,注重平衡人体内外的阴阳、气血等要素。

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

中药治疗以中草药为主要手段,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则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

推拿按摩运用手法按摩人体的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的运行。

中医养生方法中医强调预防与养生,提倡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调节情绪。

其中营养养生方面,根据不同体质和季节要求,合理搭配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适量运动有助于调节气血运行和强身健体。

调节情绪方面,中医推崇以平和、开朗的心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结论中医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医学体系,涵盖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理解中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运用中医的治疗方法和养生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它将宇宙间的事物和现象归纳为阴阳两种相对的属性,并通过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生克关系来解释事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标志,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将事物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促进作用,相克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制约作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脏腑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1.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将人体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脏腑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将人体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它们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经络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病因学说和病机学说。

1.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内外因素密切相关。

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

病因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病机学说病机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体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经络阻滞等原因引起的。

病机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它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环节。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石,包括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理论的渊源、天人合一观念、五行理论、气血津液和经络系统。

中医理论渊源中医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土著医学,包括医疗材料、医生、医治方法等方面。

在中国古代,中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两部经典巨著,对中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天人合一观念中医学的天人合一观念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指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相互联系。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活动受到环境、情绪、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保持身心平衡。

所以,中医学特别注意通过调节人体内外的环境因素,来维持人体的健康。

五行理论五行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五行相生相克和五脏各属五行,与整体人体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五行相生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以五脏来看,心属火,肺属金,肝属木,脾属土,肾属水。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气包括外气和内气,外气取决于呼吸,内气取决于脏腑的功能。

血是心脏通过动脉和静脉循环流动的液体,津液是人体内的体液,包括津液、汗液、涕液、唾液和泪液等。

经络系统经络系统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式。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经脉是人体内部的主要通道,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分布在肌肉、皮肤和内脏等部位。

能量在经络系统内流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物电场,中医医师可以通过触诊、听诊、问诊等方式来诊断疾病,并通过针灸、按摩、艾灸等方式来治疗疾病。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石,涵盖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本文概述了中医理论的渊源、天人合一观念、五行理论、气血津液和经络系统。

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中医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中基笔记

中基笔记

●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宗气●称为“作强之官”的脏是肾●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的是三焦●充养脑髓,滑利骨节的主要物质是液●大实有羸状的病机应属真实假虚●病理“从化”与下列何种因素关系密切病人体质●气机失调主要包括气滞气闭气脱●易耗伤津液的病邪有燥邪暑邪●与宗气分布密切相关的脏是心肺●脏腑疾病传变,主要表现为哪几种形式形体脏腑表里传脏腑之间相传●津液与气血功能失调的病理变化是津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疠气的致病特点有传染性强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一气一病,症状相似●喉为________ 肺__________之门户●血液不能在脉内循行而溢出脉外时,称为___出血___,即____离经之血_____。

●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____正虚为主__为主, 又兼挟_实邪结滞于内___的病理状态●舌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主司味觉______和______ 表达语言___________。

●气陷的病变多由_____气虚病变____发展所致, 其病机与___脾气虚损_关系最为密切。

●五脏病变按相生规律传变时,____母病及子___轻浅;___ 子病及母___ 病情较重。

●人体气生成的基本条件:一是__脏腑功能正常_ ,二是___物质来源充足__●阳气不足一般以____脾肾阳虚______为主, 其中尤以__ 肾阳虚衰___最为重要。

●人体之气是怎样生成的?人体之气,是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精气、(1分)饮食物中的水谷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2分)通过肾、脾胃、肺等脏器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三者有机结合而生成。

(2分)●心脾两脏生理上有哪几方面的关系?病理上常可形成哪些病证?心脾两脏生理上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2分)心脾两脏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常可形成以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为主要见病的“心脾两虚”之病理变化。

(3分)●疠气形成与疫病流行与哪些因素有关?答:①气候反常(1分)②环境污染(1分)③饮食不洁(1分)④预防隔离工作不好(1分)⑤社会因素影响(1分)。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医基础笔记完整版

中医基础笔记完整版

中医基础笔记完整版第一章:中医学概论一,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治疗整体观念:1,把人作为整体,内脏五官皮肤经络都是一体的,通过气血津液完成统一的功能2,天人合一,人受四季和昼夜地区的影响辨证治疗:1,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钢辩证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二,中医治病三大原则:审查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第二章:脏象脏是内脏,象是内脏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象。

脏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

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胆膀胱三焦奇恒之府:脑,骨与髓,脉,胆,女子胞第一节五脏一,心位于胸腔之上,两肺之间,偏左,形似倒垂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

心的功能:主血脉,主神明,在体合脉,开窍于舌耳,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与小肠互为表里,互为表里就是相互传导作用的意思。

在五行属火。

1. 心主血脉:心是血液的起动泵,通过血管(脉)向全身输送血液供给各个器官。

心的正常有赖于心的气血充盈和血管的通畅。

心健康的表现: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均匀有力,舌淡红,心胸无不适感。

心病的表现:面色苍白,脉象无力,舌淡白,心悸,甚至血脉淤阻导致面色灰暗,唇舌青紫,脉象结代,心胸部憋闷刺痛。

2,心主神明神明就是人的精神,思维等心主神明正常表现为: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异常表现为:精神亢奋(失眠,多梦,神志不清,狂躁)和抑制(健忘,萎靡,昏迷) 3.人的五志(情绪):喜怒忧思恐心在志为喜喜则气缓,过喜可以使心神涣散,精神不敛。

我们小学就有个乐起来没完的人,上着课没人搭理他就乐,估计他就是心的问题。

喜伤心,恐胜喜,内经文字简练,里面讲的喜伤心意思是过喜伤心。

由于过喜可以导致心气四溢,精神涣散,所以用恐则气下的办法可以收敛涣散的心气,当然还要看病人的承受能力。

内经阴阳别论篇:阳加于阴谓之汗。

晚上睡觉出汗是盗汗,阴虚的表现。

白天不怎么运动就出汗是自汗,气虚或阳虚的表现。

偶尔就没事,身体自己可以调整。

自汗原理:人的阳气随太阳在白天升发,如果气虚和阳虚的话,人外层的阳气就不够充足,对汗腺的控制力就不够,所以白天稍动就爱出汗,我是这样理解的。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我心狂野是我
贡献于2013-12-26
<div class="mod page-doc-list relate-book">
<b class="top"><b class="tl"></b><b class="tr"></b></b>
<div class="inner">
<div class="hd clearfix">
<span><%=read_count%>人在读</span>
</div>
<ul class="sheet-bd">
<%for(var i=0,n=book_list.length;i<n;i++){%>
<li <%if( i==0 ){%>class="on"<%}%>>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
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
过程中。
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
,
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
实施的
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笔记

第一章绪论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整体观念主要内容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a.人体结构的整体性b.人体物质的整体性c.人体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d.人体功能的整体性2)人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a.人与自然的统一性b.人与社会的统一性辨证论治(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察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

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单个的独立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病变本质。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

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精与气的基本概念(1)精: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

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

(2)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在中医学中,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是无形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气的运动与变化:1)气机:指气的运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完整版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完整版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A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着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着,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着名医家张仲景所着,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着,我国第一部针灸专着。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着,我国第一部脉学专着。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着,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着。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着,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着,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着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着,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着名医家张仲景所着,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着,我国第一部针灸专着。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着,我国第一部脉学专着。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着,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着。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着,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着,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基重点总结

中基重点总结

中基重点总结《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导论何谓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的健康、疾病、预防的生命科学。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思维方法。

集结于汉族地区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中医学学科属性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何谓中医基础理论(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中医学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研究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元气论Essential Qi Theory、阴阳五行学说Yin-yang Theory and Five Phase Theory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visceral manifestation气血津液 Qi,Blood, Fluid and Humor经络 meridian and collateral体质constitution中医学对人体病理的认识:病因cause of disease、发病occurrenceof disease、病机 mechanism of disease治则治法 therapeutic principle and therapeutic method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医学奠基、形成阶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补充《内经》的不足。

《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辨证论治基础。

《神农本草经》:奠定中药学理论的基础。

晋、唐时期:学科分化、临床发展专科专著问世,学科不断分化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学的专著。

▪医学教育规范化:设立太医署宋(金)元时期:学派涌现、理论突破学派:金元四大家 (four medical schools)——刘完素(刘河间)(寒凉学派 the school of cold & cool ) 主火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从火化”——张从正(张子和)(攻下派 the school of purgation ) “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汗、吐、下”——李东垣(李杲)(补土派 the school of invigorating the earth ) “脾胃一虚,百病乃生”、“健脾养胃”、“甘温除热”——朱丹溪(朱震亨)(滋阴派 the school of nourishing yin )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降火”明清以降:中医学的综合和集大成集大成:集成性著作涌现命门学说温病学说形成明·吴又可:著《温疫论》一书,首先提出了“戾气”学说。

清·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清·吴鞠通:“三焦辨证”近现代:中西医结合清末民国: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现代研究第三章古代哲学基础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第一节元气论元气论的形成与发展元气论的基本内容元气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举例关于精气神学说元气论的形成与发展关于世界本原的几种猜想水地说(☓)太虚说(☓)原子论(☓)元气论(√)•元气论的形成与发展气的本义→气的引伸义元气论的基本内容元气论的基本内容气是组成万物的本原(根本观点)弥散(无形)……聚则成形聚集(有形)……散则为气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气机——气的运动气化——气的运动产生的变化气是自然感应现象的中介气也是构成人体的本原物质气化理论和形气转化互化气机是气化的前提,气化是气机的最终,气化的过程始终包含气机。

元气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说明人的整体性和联系性说明人体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关于精气神学说精的基本概念:——泛指气。

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气的精粹部分,构成人类的本原。

气聚为精精化为气精气生神神驭精气阴阳学说the theory of yin and yang主要内容起源:日光的向背(朴素)→ 属性划分 → 特性 → 概念→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举例 属性划分:“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左为阳(升),右为阴(降) 背为阳,腹为阴 功能属阳,物质为阴概 念• 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 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 分析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特 性 相关性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普遍性 相对性 1.可分性2.转化性(本质变化;属性变化)阳运动 外向 上升 温热 明亮 无形 功能 兴奋 推动 温煦阴 静止 内守 下降 寒冷 晦暗 有形 物质 抑制 凝聚 滋润3.阴阳通过比较分阴阳阴阳无限可分性阴阳交感相错(interac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泛指阴阳两者应不停地进行相互作用是万物产生和变化的前提条件具体形式: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转化和胜复。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制约(the unity and opposi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 ↙阴阳互根互用(interdependence between yin and yang)↙阴阳消长平衡(waning and waxing between yin and yang)↙阴阳相互转化(重、极、甚)(inter-transforma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属性对立(绝对的、无条件的)阴阳制约:相互克制(相对的、有条件的)对立制约:阴阳平衡阳病治阴由于阴气虚而阳气偏亢的虚热证(阳病),治疗当滋其阴(治阴),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

阴病治阳由于阳气虚而阴气偏盛的虚寒证(阴病),治疗当壮其阳(治阳),从而使阴阳平衡。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相互依存是确定事物阴阳属性的依据;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阴阳互用:相互资助互根互用:消长与转化阴阳消长平衡阴阳消长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阴阳平衡(动态平衡)阳偏盛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是指阳热偏盛,必消耗阴液而出现各种伤津、伤阴的病证。

(阳指阳热,阴指阴液)阴偏盛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是指阴寒偏盛,必伤阳气,导致脏腑的阳气衰微而出现各种阳气不足的病证。

(阴指阴寒;阳指阳气)冻疮阴胜则寒面色苍白阳虚则寒面色苍白阳虚则寒两颧潮红阴虚则热阴阳消长阴阳对立制约1.此长彼消(阳长阴消;阴长阳消)2.此消彼长(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阳互根互用1.此长彼长:补气生血,阴中求阳2.此消彼消: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确定治疗原则阴阳偏盛:泻其有余(实者泻之)阴阳偏衰:补其不足(虚者补之)(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阴阳互损: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双补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四诊辨阴阳、八纲分类用于疾病的防治1.指导养生2.确定治则治法3.归纳药物性能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阳偏盛阴偏盛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阳偏衰阴偏衰阳虚则寒阳虚则阴盛阴虚则热阴虚则阳亢阴阳互损阳偏衰阴偏衰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阳阳两虚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阳双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分析病理变化的规律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阴阳转化:阴证转阳证;阳证转阴证阴阳偏衰阳偏衰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虚寒)阳虚则寒阳偏衰阴虚阳亢阴虚则热(虚热)阴虚则热归纳药物性能四气五味升降浮沉阳温、热心甘(淡)升浮阴寒、凉酸苦咸沉降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部位组织结构阳表、上、背、四肢外侧皮毛、六腑、手足三阳经、气阴里、下、腹、四肢内侧筋骨、五脏、手足三阴经、血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阴平阳秘物质与功能气血关系气机运动五行学说 the theory of the five elements主要内容→起源→概念→特性→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生克(正常的协调平衡):1.相生 2.相克五行生克异常A、相生的异常:母子相及B、相克的异常:五行乘侮(异常状态):1.相乘 2.相侮→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概念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五行归类归类方法1.直接归类:取象比类2.间接归类:推演络绎事物五行属性归类事物五行属性归类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自然界五人体五五五五五五季音味色化气方节行五五五形五五变脏腑官体志声动角酸青生风东春徵苦赤长暑南夏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商辛白收燥西秋羽咸黑藏寒北冬木火土金水肝胆目筋怒呼握心小肠舌脉喜笑忧脾胃口肉思歌哕肺大肠鼻皮悲哭咳肾膀胱耳骨恐呻栗五行生克相生(母子关系) (inter-generation)含义:生:资生、助长、促进、推动。

一行对另一行具有资助的作用。

生我为母,我生为子。

次序:木火土金水木,依次相生相克(“所不胜”、“所胜”) (inter-restriction)含义:克,克制、制约、削弱。

一行对另一行具有制约的作用。

克我为所不胜,我克为所胜。

次序:木火土金水木,隔一相克相乘、相侮(over-restriction & counter- restriction)相乘(相克太过)1.顺序:与相克一致2.产生原因相侮(克制反向)1.顺序:与相克相反2.产生原因相乘、相侮的关系如何?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相生关系的传变:母子相及;2.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相侮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1.确定五脏的病变部位2.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1.控制传变2.确定治则治法3.指导针刺选穴4.指导脏腑用药5.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说明五脏间的生理联系确定治则治法根据相生关系确定的治则治法:治则:“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治法:滋水涵木、培土生金、益火补土、金水相生根据相克关系确定的治则治法:治则:“抑强扶弱”治法: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指导脏腑用药青黛色青入肝朱砂色赤入心黄芪色黄入脾石膏色白入肺熟地色黑入肾子相传母病及子肾病肝病脾病心病子病及母木乘土土侮木母病及子子病及母金乘木木侮金相乘肝(旺)脾(虚)我克肝旺乘脾克我脾虚肝乘相侮肺(虚)肝(旺)克我肝旺侮肺我克肺虚肝侮相生治法滋水涵木法滋肾阴以养肝阴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温肾阳以补脾阳健脾气以补肺气养肺阴以滋肾阴相克治法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补脾利水泻肝清肺泻心火滋肾阴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及母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CM整体观念holism / the concept of organic wholeness恒动观念perpetual motion theory辨证论治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恒动观念各脏腑组织、气血津液各自所存在的生理或病理上的运动变化特点受自然因素影响,生理和病理方面所表现的似日、似月,以致似年等周期性波动,这类“动”以“振荡”、“涨落”为基本形式以整个一生,或者某一疾病全过程为周期的发展与变化,这些“动”往往表现出抛物线型的规律辨证论治病、症、征、证概念比较辨证: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