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变,宋朝南迁

合集下载

李清照写诗德历史背景

李清照写诗德历史背景
李清照写诗德历史背景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宋代女诗人、词人,号易安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性诗人之一。她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晚期以及南宋初期,这一时期的历年间,这一时期北宋虽然仍保有一定的繁荣,但国力已经开始衰落,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北宋后期政治腐败,边境不稳,金国的威胁日渐逼近。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多反映了她个人的情感经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随着历史形势的变化,她的创作逐渐融入了更多对时代动荡的感受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1126年-1127年)是李清照一生中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金军南下,先后攻陷了北宋的两个首都开封(当时称为东京)和汴梁,北宋灭亡。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收藏家)不得不逃离家乡,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流亡生活。这次变故不仅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深刻地影响了她的创作方向和情感表达。
南宋初期
靖康之变后,宋朝皇室南迁,建立了南宋。李清照在南宋初期的流亡生活中,经历了丈夫的早逝和家道中落,这些经历使她的诗词更加深沉和感伤。她的许多后期作品都反映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李清照的创作不仅展现了她个人非凡的才华和深刻的情感,也反映了那个动荡时期社会的种种面貌。她以细腻的情感、独特的视角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记录了自己对于爱、失去、流亡和国难的深刻感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永恒的经典。

靖康之变是怎样发生的靖康之变的影响

靖康之变是怎样发生的靖康之变的影响

靖康之变是怎样发生的靖康之变的影响靖康之变导致宋室南迁、北宋灭亡,深沉刺痛汉人的内心。

那么靖康之变是怎样发生的呢?靖康之变的影响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靖康之变是怎样发生的此事件发生在宋朝靖康年间,故有“靖康之变”之称。

宋宣和七年(1125)十月,金太宗完颜旻以宋廷收纳辽降将张觉为借口,兵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

宋徽宗惶恐之下,传位给太子赵桓(即钦宗),自为太上皇,改元靖康。

钦宗在抵抗金军的同时,仍准备投降。

靖康元年,金军围攻开封。

宋钦宗求和,金军退兵。

十一月,金完颜过斡率东、西两路会合并攻打开封域,开封失守,钦宗请降。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俘徽宗、钦宗和宗室、后妃、部分臣僚,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倡优内侍等数千人北去。

北宋王朝至此灭亡。

人物简介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耻。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因而得名。

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北宋王朝由盛而亡,只经历了短短100年时间。

而亡国的原因很久以来,都由王安石一个人背负着。

直到近代,对王安石的评价才有了转变。

影响靖康之变导致宋室南迁、北宋灭亡,深沉刺痛汉人的内心。

押解至东北的赵宋宗室上千。

后来后金满族第一大姓伊尔根觉罗氏据《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又作“宜尔根觉罗”、“民觉罗”或“伊尔根”,满语“民”的意思。

其汉姓为“赵”(也有“佟”、“顾”、“伊”、“萨”、“公”、“兆”、“曹”、“包”、“哲”、“席”等)。

《黑龙江志稿·氏族》载:“觉罗者,传为宋徽、钦之后。

靖康之变后人口南迁的影响

靖康之变后人口南迁的影响

靖康之变后人口南迁的影响[摘要] 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战乱导致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对南方的经济、文化、政治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靖康之变人口南迁影响一靖康之变以及人口南迁靖康元年,金军挥军南下,并于第二年攻下开封,北宋灭亡。

金军南下攻宋的目的就是为了掠夺人口和财物,以补充自己作为游牧民族的不足。

金人将这一座经过北宋一百六十余年经营的繁华帝都几乎摧残殆尽,他们大肆杀戮居民,纵火劫掠。

他们下令“以人口折还债务”,就是把负债者当成奴隶,并捕捉壮丁到西夏和蒙古地区交换成战马,这给北方的社会经济、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县)即皇帝位,年号建炎,是为高宗,重建的宋王朝,史称南宋。

南宋政权是北宋腐朽政权的继续,对金仍然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十月,便放弃中原,逃往东南。

大量北方居民不堪忍受金兵的蹂躏也开始向南方迁徙,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南迁高潮。

南迁的人口大致上可以分为这几类:皇帝及赵氏宗室、嫔御、外戚;官吏、坊廓上户、贵族;军人将校;宫女、内侍;士人、学校生员、僧尼道冠;劳动人民。

他们的南迁不但补充了南方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增加了南方的军事力量,对南宋社会各个方面具有重大深远的影响。

二人口南迁的具体影响靖康之变后北方各个阶层的人都纷纷南迁,由于阶层不同,他们在到达南方后所带去的“财富”各有所不同,导致对社会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也有所差异。

1 使中国人口重心彻底南移从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对比重基本上一直高于南方人口比重。

隋唐之际,北方战乱对人口影响很大,而南方经济发展。

唐代初年,南方人口首次超过北方。

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受战乱的影响较大,大量北方人口南迁。

靖康之变后人口南迁的影响

靖康之变后人口南迁的影响

靖康之变后‎人口南迁的‎影响[摘要] 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战乱导致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对南方的经‎济、文化、政治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靖康之变人口南迁影响一靖康之变以‎及人口南迁‎靖康元年,金军挥军南‎下,并于第二年‎攻下开封,北宋灭亡。

金军南下攻‎宋的目的就‎是为了掠夺‎人口和财物‎,以补充自己‎作为游牧民‎族的不足。

金人将这一‎座经过北宋‎一百六十余‎年经营的繁‎华帝都几乎‎摧残殆尽,他们大肆杀‎戮居民,纵火劫掠。

他们下令“以人口折还‎债务”,就是把负债‎者当成奴隶‎,并捕捉壮丁‎到西夏和蒙‎古地区交换‎成战马,这给北方的‎社会经济、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县)即皇帝位,年号建炎,是为高宗,重建的宋王‎朝,史称南宋。

南宋政权是‎北宋腐朽政‎权的继续,对金仍然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十月,便放弃中原‎,逃往东南。

大量北方居‎民不堪忍受‎金兵的蹂躏‎也开始向南‎方迁徙,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南迁‎高潮。

南迁的人口‎大致上可以‎分为这几类‎:皇帝及赵氏‎宗室、嫔御、外戚;官吏、坊廓上户、贵族;军人将校;宫女、内侍;士人、学校生员、僧尼道冠;劳动人民。

他们的南迁‎不但补充了‎南方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增加了南方‎的军事力量‎,对南宋社会‎各个方面具‎有重大深远‎的影响。

二人口南迁的‎具体影响靖康之变后‎北方各个阶‎层的人都纷‎纷南迁,由于阶层不‎同,他们在到达‎南方后所带‎去的“财富”各有所不同‎,导致对社会‎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也有所差异‎。

1 使中国人口‎重心彻底南‎移从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对‎比重基本上‎一直高于南‎方人口比重‎。

靖康之变 北宋灭亡事件

靖康之变 北宋灭亡事件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事件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是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

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打宋朝。

东路由完颜宗望领军攻燕京。

西路由完颜宗翰领军直扑太原。

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今河南开封)。

宋徽宗见势危,乃禅位于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

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正月,完颜宗翰率金兵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金人要求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

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

宋钦宗亲自至金人军营议和,被金人拘禁。

除徽钦二帝之外,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

靖康元年(天会四年,1126年)闰十一月丙辰日(1127年1月9日),因为郭京作祟,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与诸将破城,俘宋徽宗、钦宗二帝。

靖康二年(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丙寅日(3月20日),北宋灭亡(960年—1127年),金太宗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贬为庶人,强行脱去二帝龙袍,随行的李若水抱着钦宗身体,斥责金人为狗辈。

完颜宗翰初时想招降李若水,过了几天看看无效,就随便让手下处理他。

李若水骂不绝口,被宗翰的手下割裂咽喉而死。

三月丁酉日(4月20日),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

随后分两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监押,包括徽宗、郑皇后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一行人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监押,包括钦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孙傅、张叔夜、秦桧等人沿郑州北行,其中还有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等北返。

史称“靖康之变”。

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靖康之变简介

靖康之变简介

靖康之变简介北宋哲宗熙宁三年(1129年),女真族大将完颜宗翰率领军队入侵北宋边境,后又有完颜宗望率领大军南下侵袭南宋。

南宋国力不足,战败之后被迫向金朝称臣,进贡赔款,并割让16个州。

这件事被称为“靖康之变”。

在北宋初年,苏东坡、王安石等下令整顿财政、军队,使得北宋国力得到增强。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领导人物的更迭以及道统之争等种种事件发生,导致北宋的国力开始衰退。

特别是在宋夏战争中,北方的边境被大量破坏,财力被消耗殆尽。

此时,女真的力量快速崛起,成为北方的霸主,开始对宋朝进行攻击。

女真女真族的崛起主要源于建州女真部的完颜部。

因其土地贫瘠,女真人常常采取抢掠为生。

所以,完颜部想要扩大领土,获取更多的财富,就开始频繁入侵隔壁的辽国。

随着大量掠夺赚到的钱财逐渐增多,完颜部的势力变得越来越强大。

宋代末期,完颜部的完颜宗翰崛起,统一了女真部落,整合了各路力量,成为一个强大的统治者。

南宋皇帝赵构亲率大军抵御金军,但是在守城的过程中出现了内部的动荡。

南宋朝廷中,赵构和秦桧是两大派系的代表。

在靖康之年的时候,北方遭受金军的攻击,赵构亲率大军前往北方抵御金军,而秦桧则留守京城,担任权臣。

秦桧为了自己的利益,暗中投降金军,并逼迫赵构削减军费,减缓军粮等,以便向金朝进贡赔款。

赵构不得已,只好实行秦桧的政策,而这些政策刚刚实行几天,完颜宗翰的军队直接攻入京城,南宋政权迅速倒台。

靖康之变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不可小觑。

南宋因割让16个州,失去治理北方的机会,进而被迫南迁,才有了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南宋王朝的建立。

而江南地区,因其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条件优越,成为南宋中兴的发源地。

同时,靖康之变也使得中国文化产生了一种被征服者心态。

这种心态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意义非常重要,因为这种心态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包括中国文化、社会和政治等方面。

古代历史上三次人口南迁

古代历史上三次人口南迁

古代历史上三次人口南迁
1.永嘉之乱:包括五胡乱华、八王之乱、五代十六国。

北方地区连年战乱造成这期间造成大量汉人南迁,同时也使北方的汉文化和南方的少数民族融合。

2.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地方势力过大,造成了北方的连年征战,北方为各少数民族政权所控制,汉人不堪忍受,又纷纷南逃,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人口大迁徙.这次人口大迁徙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里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理分区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3.靖康之难:靖康二年(1127),已经取代契丹人(辽)的金攻陷卞京,徽、钦二宗被俘,北宋覆亡,这就是“靖康之变”。

北方广大沦陷区的人民不堪忍受金朝贵族的统治和民族压迫,被迫举族迁移,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大量尚未垦种的可耕地吸引了渴望安居乐业的各地人民,大批王族、官员、士民涌向南方,是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人口大迁徙。

历史就是一部汉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史,就是一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替史,历史上每当中原出现一个相对统一强大的政权,北方异族必然也会出现一个相对统一的政权来与之抗衡/总体上来说,基本上都是以北方异族的胜利告终.但是,因为他们在文化上处于弱势,所以每一次军事上的胜利最终也会被强大的汉文明融化,并被逐一汉化,最终完成民族大融合。

宋王朝的南迁和人民抗金斗争(一)

宋王朝的南迁和人民抗金斗争(一)

宋王朝的南迁和人民抗金斗争(一)宋王朝的南迁和人民抗金斗争(一)宋王朝的南迁和人民抗金斗争农民起义不断打击下的北宋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正在这时,辽朝统治下的女真族进入了它的奴隶制时代。

一一一五年,女真贵族的首领阿骨打(完颜旻)在混同江边建立起女真奴隶主的国家,国号金。

金国建立后,随即南下,展开大规模的侵掠。

一一二五年,辽天祚帝被金兵俘虏。

辽朝贵族西迁到楚河流域,建立起西辽。

一一二七年,金兵俘虏了宋徽宗和钦宗,宣告了北宋的灭亡。

宋朝皇室南迁到东南,史称南宋。

此后的三十多年间,金兵不断地南下侵掠,广大汉族人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斗争。

女真族进入奴隶制社会,建立起国家机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比起原先的氏族部落制时代来,这是一个进步。

金朝奴隶主,在当时是一个新生的、生气勃勃的阶级。

但是,奴隶制的发展又必然要向外掳掠奴隶和财富,以扩大和补充奴隶的来源,增加财产的占有。

侵掠成了奴隶主们的职业和目的。

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汉族地区,自然成了他们的主要侵掠对象。

一方是新生的强有力的女真奴隶主的无止境的掠夺,一方是不愿忍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的坚决反抗,斗争激烈地展开了。

在这个主要矛盾的影响下,宋朝内部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呈现出复杂的变化。

当着宋朝地主阶级的官员抵抗金朝的侵掠时,广大人民群众就联合和拥戴他们去进行抗金斗争,农民和地主的这个基本矛盾因之暂时地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但当着宋朝向金投降,共同掠夺人民时,人民大众,主要是农民群众,就要举行起义以反抗宋朝的黑暗统治。

历史从不同的方面,反复地证明,人民群众是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主要力量。

北宋末到南宋初约四十年间,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交织在一起,形成为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

(一)金朝南侵和北宋的覆亡北宋王朝在镇压了方腊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后,就又恢复了故态,继续实行它的腐朽统治。

一一二一年闰五月,徽宗又恢复应奉造作局,由宰相王黼和宦官梁师成统领,朱勔再次被起用,恢复花石纲的掠夺。

800年前是什么朝代

800年前是什么朝代

800年前是什么朝代
800年前是南宋。

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灭亡后宋室z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

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构在北宋应天府南京(今商丘)继承皇位,后南迁定都绍兴、行在临安,史称南宋。

南宋简介:
南宋(1127-1279年),中国历史上的由汉族建立的南方正统王朝,北宋覆亡后,赵构定都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延续宋统,国号“宋”,史称南宋,与北宋都是宋朝的一部分,共传七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二年。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定都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公元1138年,宋室迁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

公元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双方以淮河-大散关为界。

此后,金国几度南下都未能消灭南宋,南宋数次北伐也无功而返,双方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南宋中后期,政治腐败,奸臣辈出,漠北草原的蒙古部开始崛起。

1234年宋蒙联合灭金,1235年蒙古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直到1276年临安府被攻占,1278年,时年9岁的宋端宗于碙州岛病逝,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彻底战败,陆秀夫背着宋末帝赵昺跳海而亡,南宋覆灭。

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宋徽宗是有名的昏君,以蔡京为宰相,与童贯、高俅等人沆瀣一气,使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

公元1127年,金兵攻下开封外城,假惺惺地宣布议和退兵。

宋钦宗居然信以为真,前往谈判。

一、对徽钦二宗的耻辱闰十一月三十日黎明,宋钦宗率大臣前往金营。

宋钦宗到金营后,金军统帅却不与他相见,只是派人索要降表。

宋钦宗不敢违背,慌忙令人写降表献上。

而金人却不满意,大臣孙觌反复斟酌,改易四遍,方才令金人满意。

降表大意不过就是向金俯首称臣,乞求宽恕,极尽奴颜卑膝之态。

呈上降表后,金人又提出要太上皇前来,宋钦宗苦苦恳求,金人方才不再坚持。

接着,金人在斋宫里向北设香案,令宋朝君臣面北而拜,以尽臣礼,随后放宋钦宗返回。

宋钦宗见到前来迎接的大臣和民众,便嚎啕大哭,宫廷内外更是哭声震天。

宋钦宗刚回朝廷,金人就来索要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

宋钦宗一意屈辱退让,下令大括金银。

金人索要骡马,开封府用重典奖励揭发,方才搜得7000余匹,京城马匹为之一空。

金人又索要少女一千五百人,宋钦宗不敢怠慢,甚至让自己的妃嫔抵数,少女不甘受辱,死者甚众。

关于金银布帛,宋钦宗深感府库不足,遂令权贵、富室、商民出资犒军。

所谓出资,其实就是抢夺。

对于反抗者,动辄枷项,连郑皇后娘家也未幸免。

即便如此,金银仍不足数,负责搜刮金银的梅执礼等四位大臣也因此被处死。

其他被杖责的官员比比皆是,百姓被逼自尽者甚众,开封城内一片狼藉萧条景象。

金人扬言要纵兵入城抢劫,并要求宋钦宗再次到金营商谈,宋钦宗终究不敢违背金人的旨意,不得不再赴金营。

宋钦宗到达金营后,受到无比的冷遇,金人主帅根本不与他见面,还把他安置到军营斋宫西厢房的三间小屋内。

屋内陈设极其简陋,除桌椅外,只有可供睡觉的一个土炕,毛毡两席。

屋外有金兵严密把守,黄昏时屋门也被金兵用铁链锁住,宋钦宗君臣完全失去了活动自由。

此时正值寒冬腊月,开封一带雨雪连绵,天气冷得出奇。

宋钦宗除了白天要忍受饥饿的折磨外,晚上还得忍受刺骨的寒风,辗转反侧,不能入睡。

宋词中的北宋南迁

宋词中的北宋南迁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北宋被金朝打败被迫迁都的情况。

北宋有名的昏君宋徽宗,成为北宋的葬送者。

他任用奸臣蔡京为宰相,重用童贯、梁师成、杨戬、李彦、高俅等人,使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

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在山东起义,第二年方腊又在浙江竖起义旗,北宋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

(加快了北宋灭亡)“靖康之变”:金灭辽以后,看到北宋统治腐朽,防备空虚,决定一鼓作气,灭掉宋朝,统一中国。

由于北宋疏于防范,入侵的金军除西路军在太原城遭到王禀领导的宋朝军民的顽强阻御,长期未能攻下外,东路军顺利到达燕山府,宋守将郭药师投降,金兵遂长驱直入。

宋徽宗惊惶失措,连忙写了退位诏书,让太子赵桓继位,成为为宋钦宗,(老爸遇到敌人的冲击,自己跑了让自己儿子顶上)改次年(1126年)为靖康元年。

宋徽宗自己则仓皇逃到镇江(江苏南方)避难去了。

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金军先后把宋徽宗、宋钦宗拘留在金营,二月六日金主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平民),北宋王朝宣告灭亡就在同年,宋朝宗亲在南方建立南宋。

由于少数民族的压迫统治,大量汉人向南迁移。

北宋末到南宋初是中国历史上人口第二次大规模南迁的时代。

随着北宋南迁每个人的命运都发生了改变,今天我们从不同人的视角来看。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环境衬托忧伤哀愁)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作者自喻凋落的菊花)成,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

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亡夫)(1)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2)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3)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

忽然变暖,一下子又转寒冷。

宋朝简明史

宋朝简明史

宋朝简明史宋朝(960年—1279年)根据首都变迁,宋朝分为北宋与南宋。

赵匡胤在建国时采取重内轻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有利于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但另一方面也导致武力不敌北方外敌,对西夏及辽用兵均无功。

1127年靖康之变使徽、钦二宗被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建都临安,史称南宋,而将此前建都汴梁历史称北宋。

1279年南宋亡于蒙古统治者忽必烈建立的元帝国。

北宋(960年-1127年)宋朝的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本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掌管禁军,由于战功卓著,受后周世宗重用,世宗死后7岁的恭帝继位,960年周恭帝被迫逊位而赵匡胤称帝,是为宋太祖。

北宋的基本国策是“重文轻武”, 961年与969年宋太祖两次将手握重兵的将军与地方官吏的武将军权予以剥夺,委以虚职,并以文官带军,将军权与财政大权全部集中到中央。

宋朝因此得以避免宦官专权、地方割据等祸事。

但令北宋在军事上接连挫败和退却。

在统一全国事业赵匡胤首先行假途灭虢之计,灭亡了南平和武平。

之后又灭亡后蜀、南汉、南唐三国。

975年太祖再次北伐但忽然去世,其弟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先是福建漳、泉两府归降,其后再灭亡北汉。

979年太宗不顾大臣反对进攻燕京而遭遇惨败,986年再次北伐又败,著名大将杨业在此役中阵亡。

之后战争也多失败,四川又爆发民变,太宗的施政不得不转为重内虚外。

997年太宗驾崩,李皇后和宦官王继恩等企图立元佐为帝,幸亏宰相吕端处臵得当,宋真宗赵恒才顺利即位,宋朝也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1004年辽朝侵宋,宰相寇准主战,真宗亲征,辽军被迫求和。

后寇准失宠被罢相,真宗开始信用佞臣王钦若,真宗先后三次封禅,严重损耗了民力。

1022年真宗驾崩,仁宗赵祯即位,开始了刘太后十六年垂帘听政时代。

刘氏死后范仲淹才得以施展抱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仁宗死后,接替即位的是英宗赵曙。

他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之孙。

英宗多病,最初朝政都由曹太后掌管。

1064年五月后,英宗开始亲政,总体来说,英宗是一位有为的君主。

论靖康之变对于宋朝的影响

论靖康之变对于宋朝的影响

论靖康之变对于宋朝的影响靖康之变是南宋时期的一次重大事件,其影响程度超过了这个朝代的其他任何事件。

这次变故不仅彻底改变了宋朝的政治格局,还对其后的历史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靖康之变对于宋朝的影响。

一、政治影响靖康之变是北方民族对南方汉族侵略的结果,其结果是金朝进入了中国的政治舞台,而南宋政权也被迫迁都新会,这极大地削弱了南宋政权的实力和信誉,也让金朝对其有了更大的压制。

从此以后,南宋政权不得不顺应金朝的行政管理,并不断付出高额赎书(外交怠慢罚款的形式)以维持内外安全。

对于南宋而言,其地位进一步降低,国家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二、文化影响南宋时期文化繁荣,许多文化名人如陈亮、吕祖谦、郑思肖等先贤纷纷在此时期发挥其影响力。

但靖康之变后,南宋人才流失明显,许多文化名人纷纷出逃,有的投奔到金朝,有的到了西夏。

如欧阳修、严羽、张栻等人庇护在会稽,而吕祖谦和向子諠这些重量级的名流则被遣送到金中都。

这些流失多年的名人留给南宋一个文化的缺憾。

三、军事影响靖康之变前,北宋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尤其是他们在保卫边境方面非常出色。

然而,靖康之变导致北宋军队很快失去了战斗力,并在对金朝的追击中接连遭遇惨败。

这样的情况使得南宋军队失去了足够的战斗长处,逐渐转向在保卫南宋的地方提高其腹地要塞体系的能力。

局限于国土维护的概念,南宋军队无法对对外展开进攻,因此不能扩张国土,也限制了其军事战略的进一步优化。

四、经济影响靖康之变给南宋政权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大量军队的消耗、赎书的提供等等都为南宋的经济注入了巨大的压力。

但是,南宋的历史发展表明,这个时期实际上也是南方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

南宋政府尽管付出了大量的赎金和财产,但也在这一时期采取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经济手段。

例如,政府通过铸造大量小面值铜钱来满足民生需求,也促进了经济繁荣。

政府还开发了慈湖水闸和江南的农业生产,在肩负战争牵制的同时振兴了本国造福于民。

总之,靖康之变不仅对宋朝的政治影响深远,还对其文化、军事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靖康之耻——靖康之变直接导致了宋的南迁,北宋灭亡

靖康之耻——靖康之变直接导致了宋的南迁,北宋灭亡

靖康之耻——靖康之变直接导致了宋的南迁,北宋灭亡本文导读:在北宋内部,徽宗重用蔡京、童贯等北宋六贼之辈,六人在朝廷内排除异己,在社会上搜刮民脂民膏。

对外上童贯虽领重军攻打金军却遭到惨败,北宋王朝更是面临着严重的内部执政危机。

内乱不断,外患又起,东北地区女真族的兴起,也使北宋王朝面临覆灭的命运,而外交、战争的失利更是北宋王朝走向灭亡的又一诱因。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宋、金两国结成海上之盟。

但是随后发生的张觉时间成为了金国进攻北宋王朝的导火索,1125年8月,金国以张觉事件为由举国攻宋。

在第一次攻宋战争中,宋军节节败退,当金军攻破中山府后,只距东京开封十日路程。

鉴于情势紧急,徽宗又想弃国南逃,但是给事中吴敏去见徽宗,竭力反对逃跑,主张任用有威望的官员,坚持固守。

不久徽宗退位,其中赵恒继位为宋钦宗。

北宋六贼在钦宗的授意下逐个或被流放或被赐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内部的矛盾,但是北宋已经患病已久更是积重难返。

金军第一围攻开封遭到了宋军的抗击,使得金军也未讨的了便宜。

金将完颜宗望再攻城时被西军击退,于是停止进攻,改肃王赵枢为人质,康王赵构得以回归,于是金国第一次攻开封未果而还。

不久金国又发动了第二次攻宋之战,第二次攻至汴京仍然是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两人的比赛。

两个阶段的战争仍然对宋军十分不利,宋军接连失败,第二次开封围城战开始后便出现不如第一次对宋军的有利态势。

第二次攻城战,金军改变战略多面攻城、逐渐增兵,由于守城策略不足和兵力欠缺,宋军最终发大败。

但是金军并未攻入内城,占领外城后金军假借和谈之名便诱使钦宗入了金营,直到投降仪式进行完毕,金人心满意足,才放宋钦宗返回开封。

靖康二年二月六日也就是1127年3月20日,金太宗下诏宋钦宗被废为庶人。

7日,宋徽宗等人又被迫前往金营。

金军自进城后掠夺钱财,烧毁房租,给开封城带来了无数的损失。

金军在掳掠了大量金银财宝后开始分两路撤退。

一路由宗望监押,包括宋徽宗等。

另一路由宗翰监押,包括宋钦宗、朱皇后、太子赵谌等几个不肯屈服的官员,沿郑州北行。

靖康之变与词人南渡

靖康之变与词人南渡

人物影响:靖康 之变后,词人南 渡,涌现出了一 批杰出的词人和 作品,丰富了文 学宝库。
社会影响:靖康 之变后,词人南 渡,反映了当时 社会的动荡和变 迁,为后世提供 了宝贵的历史借 鉴。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词人南渡的文化意义
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丰富了词人的创作题材和情感表达 推动了词坛的发展和繁荣 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后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靖康之变与词人南渡的综合意义
历史背景:靖康 之变是中国历史 上一次重大的政 治事件,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文化影响:靖康 之变后,词人南 渡,带来了南北 文化的交流与融 合,促进了文学 艺术的发展。
靖康之变:北宋灭 亡,金兵入侵
词人的反应:创作 了大量反映靖康之 变和南渡生活的词 作
代表作品:李清照的 《声声慢·寻寻觅觅》 、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靖康之变与词人南渡的相互影响
靖康之变:北 宋灭亡,金兵 入侵,词人被
迫南渡
词人南渡:带 来了大量的文 化精英,促进 了南方文化的
繁荣
词人在南渡过程中,经历 了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 痛苦,这些经历在他们的 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词人在南渡过程中,接 触到了新的文化和风俗, 这些元素在他们的作品 中也有所体现
靖康之变对词人南渡的影 响,使得他们的作品更具 有历史感和现实感,也更 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和 人民疾苦
词人南渡对靖康之变的反响
词人南渡:李清照、 辛弃疾等著名词人
北宋的文化状况
发达的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 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较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开放的社会风气:尊重知识、尊重 人才,文人士大夫地位较高

靖康之乱以后北方移民在南方的分布

靖康之乱以后北方移民在南方的分布

========================
以下是吴松弟本人在书中的论述:
“宋元文献关于岭南北方移民的记载甚少,为此笔者在制作《靖康乱后南迁的北方移民实例》岭南部分时,不得不取材于其他地区很少用的清人著作,据此也可以看出岭南的移民数量不可能很多,上层人物尤其少。”p402
“在南宋士大夫的眼里,岭南是不甚适宜居住的地区,不仅因为这里是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蛮荒之地,而且在此也不易取得功名。直到南宋后期,刘克庄还说:“若岭峤偏远,无进取蹊径,世以为雾潦炎热之地。士或南辕,亲友谏止;不可止,则握手郑重,以尊生为足;不相知者至有息阴止渴之疑。”直到元代,徐明善《芳谷集》卷上《送郑大使之广东序》还说:“方今庾岭南,谈者以为偏且远,风气异中州。仕者不欲住,往者又欲不久居。”因此,如非出于无奈,士大夫一般都不愿居住在岭南。归正官也不例外,南宋的大部分府州都有归正官居住,唯独岭南例外,原因是他们不愿意去。北方的平民百姓基于相似的理由,同样不愿迁往岭南。何况岭北土地开发未尽,湖南一带还可容纳大量人口,何必要迁入被人视为“雾潦炎热之地”的岭南。“p402-403
岭南本来有始迁者33位,但是绍兴五年江南平定以后又有19位北迁,还有3位病死,实际定居者只有11人,位居各区域之末。
淮南和荆襄虽然列入记载的人物不多,但平民和流民武装有相当大的数量,所以实际移民要多一些。加上这一区域在南宋时人口稀少,所以移民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较为可观。
由此看,靖康之乱以后的移民对大部分南方地区并无明显影响。就两广而言,假如有10万移民,也只是占两广总人口的2%(南宋初年两广总人口约500万)。 而有记载的定居两广的人物只有11位,能否达到10万人还是数量要远远少于其他区域。”p403
“各地区的移民数量存在较大差别,简言之,江南最多,江西、两湖、淮南、四川和福建次之,岭南最少。”

中 国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运动有哪些

中 国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运动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运动有哪些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

这些移民运动不仅改变了人口的分布格局,还对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永嘉之乱与衣冠南渡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大规模移民事件。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导致社会动荡,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崛起,纷纷内侵。

永嘉五年(公元 311 年),匈奴攻陷洛阳,晋室南渡,大批北方士族和平民随之南迁。

这次移民潮使得江南地区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为江南经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北方先进的农业技术、文化艺术和政治制度被带到南方,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发展。

安史之乱引发的移民运动也是影响深远。

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战火弥漫中原。

为了躲避战乱,北方民众纷纷逃往南方。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进一步繁荣,成为了国家经济的重心。

长江流域的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商业也日益兴盛。

同时,移民也带来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靖康之变后的宋室南迁,是又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

北宋灭亡,康王赵构在临安建立南宋。

大批宗室、官员、士绅、百姓纷纷南迁。

这次移民使得江南地区的人口密度进一步增加,加速了南方的城市化进程。

南方的文化教育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科举取士中南方人的比例逐渐上升。

明初的大移民也是值得关注的。

由于元末的战乱,中原地区人口锐减,土地荒芜。

为了恢复经济和平衡人口分布,明朝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

从山西等地向中原地区迁移了大量人口。

这次移民促进了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恢复和经济发展,也对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清朝时期的“湖广填四川”也是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天灾,人口急剧减少。

为了充实四川的人口,恢复经济,清政府鼓励湖广等地的民众迁移入川。

这次移民丰富了四川的文化和民俗,促进了当地的发展。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些规模相对较小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移民运动。

比如,秦汉时期向北方边疆的移民,加强了边境的防御和开发;明清时期向边疆地区的移民,推动了边疆地区的民族融合和经济发展。

靖康之变,宋朝南迁的故事

靖康之变,宋朝南迁的故事

靖康之变,宋朝南迁的故事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化教育、科学创新⾼度繁荣的时代。

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下⾯就让⼩编给⼤家讲⼀讲靖康之变,宋朝南迁的故事。

靖康之变,宋朝南迁 正当新建⽴的⾦朝来势汹汹,欲染指中原的时候,恰好是北宋有名的昏君宋徽宗在位。

他任⽤奸⾂蔡京为宰相,重⽤童贯、王黼、梁师成、杨戬、朱勔、李彦、⾼俅等⼈,使北宋的政治进⼊最⿊暗、最腐朽的时期。

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在⼭东起义,第⼆年⽅腊⼜在浙江竖起义旗,北宋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势如累卵。

宣和⼆年(1120年),在⾦朝灭辽的时候,北宋希望乘机收复被辽国占领的失地,曾与⾦订⽴“海上之盟”约定:双⽅夹击辽国,长城以南的燕云地区由宋军负责攻取,长城以北的州县由⾦军负责攻取;待夹攻胜利之后,燕云之地归于北宋,北宋则把前此每年送与辽朝的岁币,照数送与⾦朝。

哪知宋军实在腐朽不堪,宣和四年(1122年)北宋两次出兵攻打燕京,均被辽的燕京守兵打得⼤败。

到这年年底⾦兵由居庸关进军,攻克燕京。

最后⾦朝答应把燕京及其所属的六州⼆⼗四县交给宋朝,却要宋朝每年除把原给辽朝的40万岁币交给⾦朝外,还要把这六州⼆⼗四县的赋税如数交给⾦朝。

宋朝还答应每年另交100贯作为燕京六州的“代税钱”,⾦朝才答应从燕京撤军,⽽在撤军时,⾦兵却把燕京的⾦帛⼦⼥官绅富户席卷⽽去,只把⼏座空城交给宋朝。

靖康之变,刻⾻铭⼼的耻辱 ⾦灭辽以后,看到北宋统治腐朽,防备空虚,决定⼀⿎作⽓,灭掉宋朝,统⼀中国。

就在灭辽的当年(1125年)10⽉,⾦太宗下诏侵宋,⾦军分兵两路,西路军以粘罕为主将,由⼤同进攻太原;东路军主将是斡离不,由平州攻燕⼭,两路⾦军计划在宋朝⾸都东京(今开封)会合。

由于北宋疏于防范,⼊侵的⾦军除西路军在太原城遭到王禀领导的宋朝军民的顽强阻御,长期未能攻下外,东路军顺利到达燕⼭府,宋守将郭药师投降,⾦兵遂长驱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靖康之变,宋朝南迁
靖康之变,宋朝南迁
正当新建立的金朝来势汹汹,欲染指中原的时候,恰好是北宋有名的昏君宋徽宗在位。

他任用奸臣蔡京为宰相,重用童贯、王黼、梁师成、杨戬、朱勔、李彦、高俅等人,使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

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在山东起义,第二年方腊又
在浙江竖起义旗,北宋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势如累卵。

宣和二年(1120年),在金朝灭辽的时候,北宋希望乘机收复被辽国占领的失地,曾与金订立“海上之盟”约定:双方夹击辽国,长城以南的燕云地区由宋军负责攻取,长城以北的州县由金军负责攻取;待夹攻胜利之后,燕云之地归于北宋,北宋则把前此每年送与辽朝的岁币,照数送与金朝。

哪知宋军实在腐朽不堪,宣和四年(1122年)北宋两次出兵攻打燕京,均被辽的燕京守兵打得大败。

到这年年底金兵由居庸关进军,攻克燕京。

最后金朝答应把燕京及其所属的六州二
十四县交给宋朝,却要宋朝每年除把原给辽朝的40万岁币交给金朝外,还要把这六州二十四县的赋税如数交给金朝。

宋朝还答应每年另交100贯作为燕京六州的“代税钱”,金朝才答应从燕京撤军,而在撤军时,金兵却把燕京的金帛子女官绅富户席卷而去,只把几座空城交给宋朝。

靖康之变,刻骨铭心的耻辱
金灭辽以后,看到北宋统治腐朽,防备空虚,决定一鼓作气,灭掉宋朝,统一中国。

就在灭辽的当年(1125年)10月,金太宗下诏侵宋,金军分兵两路,西路军以粘罕为主将,由大同进攻太原;东路军主将是斡离不,由平州攻燕山,两路金军计划在宋朝首都东京(今开封)会合。

由于北宋疏于防范,入侵的金军除西路军在太原城遭到王禀领导的宋朝军民的顽强阻御,长期未能攻下外,东路军顺利到达燕山府,宋守将郭药师投降,金兵遂长驱直入。

宋徽宗惊惶失措,连忙写了退位诏书,让太子赵桓继位,是为宋钦宗,改明年(1126年)为靖康元年。

宋徽宗自己则仓皇逃到镇江避难去了。

当时北宋朝廷在和、战问题上意见不一。

宋钦宗和宰相李邦彦、张邦昌等主张屈辱求和,答应赔款割地。

主战派李纲等认为应采取进取之策,皇帝应“亲政”。

在主战派和东京军民要求抗战的压力下,宋钦宗先后任命李纲为兵部侍郎、尚书右丞、东京留守、亲征行营使等,全面负责首都开封的防务。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八日,金军到达开封城下。

由于当时各地勤王之师纷纷赶来救援首都,李纲亲自督战,几次打败攻城的金军。

河北、山东义军也奋起抗金,形势对孤军深入的金军十分不利,死伤又多,金军被迫撤退。

金兵北退之后,投降派重新得势,李纲等主战派则被迫离开东京,各路勤王之师和民兵组织被遗散,防务空虚。

1126年八月,金军在经过一个夏天的休整后,又分东西两路南侵。

西路军攻破太原,乘胜渡河;东路军攻陷真定。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五,两路军围攻东京,东京城破。

但东京军民抗敌情绪高昂,他们立即将前一天来议和的金使杀掉。

第二天,有30万人领取器甲抵抗金兵,当金兵欲纵火屠城时,居民百姓欲行巷战者“其来如云”。

金军在城墙上慌忙修筑防御
工事,以防东京居民将其赶下城去。

金军占领东京达4个月,大肆掳掠。

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金军先后把宋徽宗、宋钦宗拘留在金营,二月六日金主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另立同金朝勾结的原宋朝宰相张邦昌为伪楚皇帝。

四月初一日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撤。

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搜罗一空满载而归,这就是所谓的“靖康之变”。

从赵匡胤称帝开始的北宋王朝统治了一百六十七年,宣告灭亡。

南宋建立,偏安江南,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公元1127年,金国从开封撤军以后,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

由于张邦昌原为宋臣,后降金,开封军民对其憎恨有加,一大部分旧宋朝臣也要求他退位。

万般无奈之下,张邦昌以孟太后之名,下诏书立康王赵构为帝。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五月一日,康王赵构正式即位,是为宋高宗。

这个偏安的宋王朝,后来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历史上称做南宋。

.南宋初年,名将辈出,屡破金兵,但宋高宗深恐诸将功高难制,徽、钦二宗回京更令帝位不保,乃收诸将兵权,力主议和建炎元年九月,赵构听说金朝以傀儡张邦昌被废为借口,再次南侵已抵达河阳,也不问消息是否确实,立即准备南逃。

十月初从南京(今河南商丘)出发,月底逃到扬州。

十二月金朝分兵三路南下。

完颜宗辅率东路金军自沧州渡河,进攻山东,完颜宗翰率中路金军自河阳渡河,直攻河南,西路金军由完颜宗望所派的娄室率领,进攻陕西。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金军奔袭扬州,宋高宗仓皇出逃,经镇江府到杭州。

九月金兵渡江南侵,赵构又率臣僚南逃,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随后又逃至明州(今宁波),并自明州到定海,漂泊海上,直到建炎四年夏,金军撤离江南后,他才又回到临安府,后将临安府定为南宋的都城。

尽管以宋高宗为首的议和势力消极抗战,但是在朝野舆论的压力下,南宋军民也组织了多次对金军抗战,阻止了金军的进犯,使宋、金对峙的局面得以稳定下来。

民族英雄岳飞、韩世忠等人,成为南宋
初期抗金的旗帜。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河北西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农家。

南宋初他曾作为河北招抚司的下级将校,随王彦在河北一带抗金。

离开王彦后,又为宗泽所赏识。

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术率军自临安府沿运河北撤,岳飞率军袭击常州,克复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金军退至江北。

这时的岳飞,已经经历了大小200余战,因英勇善战,声誉日高,很快就升任独当一面的将领。

当绍兴二年(1132年)他刚30岁的时候,已经成了守卫长江中游的主帅。

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奉命挥师北伐,自鄂州(今湖北武昌)趋襄阳(今湖北襄樊),向伪齐政权的守军发起猛烈进攻,仅用二三个月的时间就按照预定计划收复襄阳、郢州(今湖北钟祥)、随州(今湖北随县)、邓州(今河南邓县)、唐州(今河南唐河)、信阳军(今河南信阳)等六州军之地。

这是南宋建立政权以来第一次收复大片失地。

因此年仅32岁的岳飞被封为节度使,成为南宋大将中最年轻有为的一员。

他所率领的“岳家军”因纪律严明,战功显赫,深受人民
爱戴,成了南宋抗金斗争的一个中流砥柱。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军又分兵两路向陕西和河南大举
进攻,在很快夺回了河南、陕西之后,又率大军向淮南大举进攻。

宋高宗又慌了手脚,急忙下诏让已经辞职在家守母丧的岳飞从襄阳出击,牵制向淮南及陕西进攻的金兵。

在战争中,金军主帅金兀术乘岳家军兵力分散之机,亲率精锐骑兵15000人向岳家军指挥中心郾城(今属河南)发动进攻。

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初八日,金兀术率部在
郾城与岳家军对阵,双方从下午激战到天黑,金军大败。

郾城之战是宋金双方精锐部队之间的一次大决战,宋军以少胜多,给金军以沉重打击。

接着岳家军又在颍昌府打得金兀术狼狈逃窜,并一直追击到距开封仅22.5公里的朱仙镇。

这时黄河南北许多坚持斗争的义兵,都打着岳家军的旗号响应岳飞的北伐,其它各路宋兵也转入局部反击,抗金斗争呈现一派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

然而,以宋高宗和宰相秦桧为首的投降派,所求的只是抵挡住金军的进一步南侵,能保住半壁江山,成为金的属国就已心满意足了,
乃强令各路宋军班师,积极与金议和。

绍兴十一年12月29日,宋高宗和秦桧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杀害,当时岳飞年仅39岁、岳云年仅23岁,岳飞临刑前在狱案上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表示了对投降派的最后抗议。

其余所有曾支持过岳飞,坚决抗金的文官武将,也都被纷纷贬斥。

宋高宗以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在宋高宗之后,宋金两国发展相对稳定。

金国也有几次南侵,但大都半途而废,而南宋在孝宗年间也进行了北伐,但也未能收复国土。

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直到元朝重新统一。

影响:南、北对峙,各有发展;民族正气,激励后人
北宋末到南宋初是中国历史上人口第二次大规模南迁的时代。

当时的史书记载:“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这些被迫南渡的北方士民,大多数是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的农民和掌握先进文化思想的士族名门。

他们定居江南后,把北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传播到南方,促进了江南和岭南地区的开发。

从南宋时期起,中国的
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南方。

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汉族的一个民系——客家人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在北方,金国灭辽吞宋后,国势强盛,至金世宗修明内政,任用贤才,吸取汉族的统治经验,进行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融合。

昔日“逐水草而居”的女真族,逐渐“汉化”,到元朝统一时,北方的一些女真人已经和汉人无异。

发生于12世纪的宋金战争,是我国历史上范围最广、持续很久的民族战争。

以岳飞等人为代表的抗金斗争,不仅仅是服务于赵宋政权,实质上也体现了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是反对分裂、争取进步、反对倒退的正义斗争。

岳飞“精忠报国”的口号,成为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后人为保卫国家、反对异族侵略而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