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设计案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图书馆精品PPT课件

图书馆精品PPT课件

3.5、 垂直交通和运输
书库上、下层之间应有垂直交通相联系, 一般设置专用楼梯供内部工作人员使用。 垂直运输主要是运送书籍的提升设备。
书库内楼梯段净宽不应小于0.8m,坡度小 于45度。
二层以上书库应设书籍提升设备,四层及 四层以上的书库,提升设备应不少于两套, 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宜另设专用电(货) 梯。
3 、书库设计6
3.1、书库类型 3.2、书架及布置要求 3.3、书库容书量指标 3.4、柱网与层高 3.5、垂直交通和运输 3.6、书库防护
3.1、书库类型
3.1.1、 基本书库(Basic Stack Rooms) 即总书库,书籍成分复杂,种类繁多,藏 书量大。
3.1.2、 辅助书库Auxiliary Stacks 采用闭 架管理时,图书馆中为读者服务的各种书 库,如:借书处、阅览室、参考室、研究 室、分馆等部门所设置的书库。辅助书库 应与基本书库联系紧密,以便从基本书库 中补充新书,也便于把旧书送回基本书库。
3.6.2、 防湿、防潮 为了防止书刊受潮,书库 围护结构内表面不得出现结露现象,书库周围 应排水通畅,给排水管道不得从书库地下通过, 以防管道渗漏。
3.6.3、防尘、防有害气体 庭院绿化对防尘具 有积极作用,书库楼、地面应采用坚实耐磨的 面层,库内墙面和顶棚表面应光滑、不积灰尘。 特藏书库还要防止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气 体的侵蚀。
3.1 、书库类型
3.1.3、 开架书库Open Stacks 允许读者入库查找资 料并就近阅览的书库。此书库除正常的书架外,在 采光良好的区域还设有少量阅览座(厢)供读者使 用。
3.1.4、 特藏书库Special Stacks收藏珍善本图书、 音像资料、电子出版物等重要文献资料、对保存条 件有特殊要求的库房(不应有阳光直射)

图书馆案例分析37991ppt课件

图书馆案例分析37991ppt课件

道院到视觉上不可洞穿的地下隧道。 ppt精选版
22
摒弃多余的装饰和变化, 简洁而又纯粹的素混凝 土带来优雅的共享空间。
结构与装饰的简化还原 了建筑内部空间的完整 与延续,视线能够自由 的延伸。在这样纯粹完 整的空间里,更能够获 得自由与闲适。
ppt精选版
23
新加坡璧山社区图书馆
魔幻彩盒
ppt精选版
对光线的处理,裕文图书 馆采用了最朴实的形式, 不玩花哨的照明概念,却 使得整个内部光环境更具“ 阅读场域”的意味。
ppt精选版
木格栅与玻璃的组合允许 日光以漫射的方式进入室 内,使得室内照度均匀, 读者观感始终维持在一个 舒适的水准,此外,木格 栅外有葱翠的乔木为背景, 让读者在缓解眼部疲劳的 同时及时回归惬意的阅读 行为。
在这样的建筑中,一层空间被赋予了最多的含义:它可以是学生穿行而过的一个
通道,也是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展览的公共空间,地面上有草莓般随意散落的球
凳,迎合了阅读的随机性——阅读者可以随意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坐在球凳
上阅读。一层有学校的展览区,休闲吧,电影放映区以及阅读区,这里放着种类
繁多的杂志,学生们可以在这里一边等学校的班车,一边看杂志和喝咖啡。
ppt精选版
12
“这里的图书是充满生命力的”
建筑分析
ppt精选版
13
添加文本
来访者一踏入建筑,马上就会发现自己置身于一条巨型阶梯的脚下。阶梯几乎占据了整个大堂空间 ,引导视线向上,直至屋顶下檐。屋檐下垂悬着宽大的“倒置露台”结构,为建筑中心自天棚而下 的宽阔空间提供了自然采光。在这里,来访者对建筑的印象将发生改变,因为在这儿,一切逐渐柳 暗印花象明是,片证 面明 的这 。并不是一个折纸空间,而是意p在pt精与选极版简风格相对应的复杂几何空间,因此纸模14型的

《图书馆建筑设计》课件

《图书馆建筑设计》课件

休闲区设计
休闲区是供读者休息 、交流和放松的场所 ,应提供多样化的设 施和服务。
休闲区应营造轻松、 愉悦的氛围,满足不 同读者的需求。
设计时应考虑咖啡厅 、休息室、阅读角等 设施的布局和适度 。
其他功能区设计
其他功能区包括行政管理区、技术服务区、报告厅等,根据图书馆的具体需求进行 设计。
设计时应考虑各功能区的独立性和相互联系,以及空间利用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窗户设计
窗户的大小、位置和形状 应与立面整体设计相协调 ,同时考虑采光和通风的 需求。
立面材料
选择与外观材料相协调的 立面材料,保持整体统一 性。
建筑风格与文化元素
地域特色
考虑当地的文化、气候、历史背景等元素,使图书馆建筑融入当 地环境。
文化元素
将图书馆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建筑设计中,如采用具有象征意 义的符号或图案。
现代与传统元素的结合
在保持传统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打造具 有时代感的图书馆建筑。
PART 05
图书馆建筑的可持续性与 绿色设计
可持续性设计理念
尊重自然
在图书馆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尊 重自然环境,合理利用土地、水 等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
染。
节约资源
通过优化设计,减少建筑材料和 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建筑运行成本。
适应气候变化
图书馆建筑应具备适应气候变化 的能力,采取适当的节能、隔热 、通风等措施,提高建筑的舒适
度和节能效果。
绿色建筑材料与技术
使用可再生材料
优先选择可再生、可回收 利用的建筑材料,如木质 、竹质等,减少对有限木 材的依赖。
高效节能技术
采用高效隔热、保温材料 ,以及节能型空调、照明 等设备,降低建筑能耗。

《图书馆设计》课件

《图书馆设计》课件
ERA
图书馆的定义与功能
图书馆定义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存和提 供文献资料,服务于社会公众的 文化教育机构。
图书馆功能
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供休闲娱 乐等功能。
图书馆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设计原则
图书馆设计应遵循功能性、人性化、 绿色环保、艺术性等原则。
设计目标
图书馆设计旨在创造一个舒适、便捷 、高效、美观的学习和阅读环境,满 足用户的需求。
分类标识
储藏环境
藏书空间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以确保图书的保存和延长使用寿命。
图书分类应清晰明确,便于读者查找 和图书管理员管理。
公共空间设计
入口设计
图书馆的入口应宽敞、明亮,给 读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休息区
设置舒适的休息区,供读者在阅读 间隙放松休息。
信息咨询台
提供信息咨询和导览服务,帮助读 者快速找到所需资源。
智能安防系统
通过视频监控、报警装置等技术,保障图书馆内的安全,预防和及时 应对各种安全事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5
图书馆设计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需要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提供电子资源、数字化服务和线上阅读空间。
04
图书馆的智能化设计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智能化管理系统
自动化借还书系统
通过自助借还书机,实现图书的自助借阅、归还和续借功能,提 高借还书的效率和便利性。
图书管理系统
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图书进行编目、检索和管理,实现图书资源的 数字化和信息化。

西雅图公共图书馆案例分析PPT课件

西雅图公共图书馆案例分析PPT课件

——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
.
2
耗资 1.6555亿美元的西雅图图书馆新馆内 部空间明亮宽敞,用色大胆活泼,创造出一 个现代化的生活休闲空间,巧夺天工地以立 体的设计,让你处身室内亦能感到户外的绿 化气色。置身在馆內就算不阅读,纯粹欣赏 建筑物就是一种视觉享受。
图书馆内设计了五个平台:办公、书 籍及相关资料、交互交流区、商业区、公 园地带。
——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
.
3
本质、意涵、形式是设计的美学原则
• 设计的本质、意涵、形式是整体关系的, 不管哪方面都得让人联系、理解、想到自 己、自身,即人的行为、人的情感、人的 认知。形式必须相互说明、相互关照、互 为逻辑,综合起来表达一个统一的主题与 意涵。
——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
.
4
软木地板
.
西 雅 图 中 央 图 书 馆 使 用 R F I D 自 动 分 类 系 统
——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
9
图 书 馆 一 楼 的 一 侧
图 书 馆 一 楼 的 另 一 侧
——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
.
10
家具布置
充满现代气息的单色家具,让整 个空间瞬间灵动。
.
——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
11
电梯的色彩处理 在整个图书馆环境内,建筑师还使用了
物品或观赏品的设计和布置,我们统称为
室内装饰艺术。此外,还有室内外绿化艺
术,由于它与建筑室内设计密切关系因而
也列为室内设计范围。
• 公共建筑室内设计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三 大部分:
一是空间处理
二是室内装修
三是室内装饰
.
——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
1
西雅图公共图书馆Seattle Public Library 库哈斯界定信息时代的图书馆,不再仅是

图书馆设计案例完整版本

图书馆设计案例完整版本
案例二:
可编辑课件PPT
*
总平面图
福州大学图书馆位于新校区的中心, 被学校各个主要建筑物所环绕, 与周围的广场、水面等共同构成学校的文化精神场所, 也是各个景观轴线的交会处, 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 因此, 方案着重处理各方面人流的汇集、穿越、保证使用的方便
可编辑课件PPT
*
东面外景
方案从校园空间的特色出发, 借鉴福建围楼以及中国传统建筑以“庭院”虚空间为中心的布局模式, 力求创造出立体开放、多重构成的创新型图书馆核心空间形态 建筑物的外轮廓基本为通过对角线的切割产生线性、方形的内部空间, 并以围合、半围合等手段来对比强调中心空间的灵活开放, 达到建筑物外实内虚的外部完整性和内部聚合性
可编辑课件PPT
*
北面外景
可编辑课件PPT
*
建筑局部
可编辑课件PPT
*
剖面图
可编辑课件PPT
*
功能分析图
主体建筑体量主要分为藏阅合一的阅览空间、非纸介质阅览空间、学术交流空间以及展览厅四个部分
可编辑课件PPT
*
一层平面图
方案最终利用多向到达的二层平台接纳多向人流, 形成内聚式开放空间的构思, 即多个路径、单一大堂入口管理的建筑处理手法。
可编辑课件PPT
*
小结:
“形态源于功能”自包豪斯以来这就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一则信条。当建筑形态在充分尊重与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 又对建筑空间赋予了明确的逻辑性的时候, 形态则不只是在阐述功能, 也成为广义“功能”的一部分 该图书馆的建筑形态和体量关系一方面是对功能与动线组织的直接体现, 同时也将特殊的空间体验融入其中, 它使建筑具有了更强的空间特质, 此时, 形态亦及功能
可编辑课件PPT

图书馆案例分析 ppt

图书馆案例分析 ppt

-
5
建筑概况:
项目名称:西雅图中央图书馆 日期:完成于2004年5月23日 设计师:库哈斯 遵照了美国 LEED 节能环保条例, 在材料的循环使用上具有绝对的 指导意义
-
6
地理位置
位于市中心,由玻璃和 钢铁组成。
占地5000㎡左右 面积:38300 m2(包括
办公、阅读、存书、会 议 室、停车场等空间) 造价较低是竞标成功的 原因之一
-
21
以“层”为基本单元 错位的五个功能体块,功能大小体量各不不同,根据使用功能采用 不同透明度的墙面。 流动空间,分别是阅览区、休闲区、多功能区、儿童区。
功能分区
图底关系
藏书空间
服务空间
-
22
流线分析
西雅图图书馆的交通流线 与传统图书馆流线比较
-
23
水平交通流线
次要交通
-
主要交通
主要交通
-
3
小组成员及任务分配
小组成员:
组长:王一帆 组员:曾于舒、李云辉、张亚举、苏荣斌、李桥
任务分配:
李云辉:建筑概况、建筑师背景、设计思路分析 张亚举:功能分区 苏荣斌:立面剖面分析、流线分析 曾于舒、王一帆:国内外最新图书馆亮点分析
节点分析 李桥
-
4
西雅图图书馆分析
建筑概况 建筑师背景 设计思路 功能分区 流线分析 立面剖面分析 节点分析
2注重空间气氛的营造;
3服务空间配合公共空间 布置,以方便服务,有 一定的休闲交流空间以 及室外活动空间,同时 尽量互不干扰。
-
55
荣斌:
-
56
参考文献:
西雅图图书馆:
《时代》杂志(Time) 《建筑师》 《世界建筑》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 《南方建筑》2006年1期 《时代建筑》2004年03期

《图书馆建筑设计》PPT课件

《图书馆建筑设计》PPT课件

• 关于艺术性与实验性: 超越建筑本身的功能价值
• 侧重与均衡:
平衡创造与实现的“适度”
• 设计要点:
功能
环境
技术
个性
民族、地域
3-2
肯尼迪图书馆
美国俄亥俄州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法国国家图书馆
亚历山大图书馆
1.图书馆建筑发展概述 2.图书馆设计要求 3.图书馆建筑的造型设计
4.优秀学生作业展示
• 从这个世纪开始,西方国家的图书馆建筑,在规模上更超越 了以前的历史时代。“在平面布局上首先开始突破了房间的 固定分隔;并以大柱网、大空间适应了使用上调整互换的灵 活性;其次是开始采用了“藏阅合一”的管理方式,大量实 行开架借阅,促使传统式截然分隔的“三大空间”解体,基 本书库大大压缩或根本取消” 。以后经过遂步完善,形成了 “模数式图书馆”的设计模式。
• 采光和照明 • 通风和空调 • 噪声控制 • 防火 • 防紫外线
美国菲尼克斯中央图书馆
•图书馆东西两侧覆盖弧 形波纹状钢板,隔离强烈 的阳光; •南端阅览室采光玻璃表 面设计了无数格栅百叶窗, 可调控; •北端阅览室采光玻璃表 面安装呈一定角度排列的 帆形织物,用以控制反射 光线。 •顶层阅览室每个柱头顶 端开圆形天窗辅助采光 •利用生动多变的自然光 线营造宜人的气氛
• 15世纪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掀起产业革命;当时 活字印刷书籍的大量普及、图书馆藏书倍增、促使图书馆 正式向公众开放。于是便出现了一种圆形屋顶下设中央大 厅的屋筑构造形式。在空间形式上依然比较单一。给人如 入知识宝殿的感觉。
2-2 • 19世纪中期,公立图书馆采用闭架管理,建筑按功能划分为
• 70年代后期,以读者为主,开架阅览、进库借阅。最大限度地缩短读者与 知识载体的距离。

最美图书馆PPT

最美图书馆PPT
最美图书馆
1
目录
1
天津滨海图书馆
2
上海钟书阁
3
三联海边图书馆
2
1 天津滨海图书馆
3
天津滨海图书馆
一个椭圆形的开口直穿建筑中部,由“眼”撑开;“眼” 是一个球形镜面报告厅,它矗立于中央天井内,扩 大空间的视觉效果。阶田式书架呼应球体,形成了 一个内部地形景观;它的轮廓向外延伸,包围建筑 外部。这样一来,内部的阶梯书架在外部也被表现 出来,每一层还同时起到遮光栅格的作用。
4
滨海之眼
眼 “‘ ’是图书馆的中心。它将建筑‘掏空’,
在形成书架的同时,还创造了休息、阅 读、会友、攀爬的空间;它容易被人接 近,是有机的社会性空间,它的中心是 映射着周边环境的报告厅,可以直观内 部360度全景;是一个真正的让人反思、 沉思的场所。”
5
天津滨海图书馆
区域总面积120,000平方米,目标是 突出附近地区的特性。通过设计,这 个综合体将变成中心商务区、老城区、 住宅区、商业区和政府机构的交汇点; 希望对各个区域内目前缺乏的功能起 到补充作用。图书馆外部体量由总体 规划所制定,因而让“眼”本身和它周 边的半公共区域转变成半共内部空间, 像是一个反向标识,担当起建筑的中 心点和聚焦点。
的钟书阁是万丈红尘中一片宁静桃花源。
11
上海钟书阁
二层的主要空间为坡顶的高耸空间,设计师希望 将其加以利用,创造出特殊的空间体验。设计师 再次用了书架,这一书店的必须品作为隔断,围 合出中心的图书“圣殿”,“圣殿”内部以镜面和白色 为主,弧形的书架将整个空间包裹,“圣殿”的顶 面是镜面,书架后靠板亦是镜面,置身其中,仿 佛坠入时空中的书海,亦有通天之感。
6
地上层
第一层和第二层包括了 阅读室、书籍和休息区。 最上面两层包括了会议 室、办公室、计算机房

图书馆设计案例分析PPT

图书馆设计案例分析PPT

总平面
• 从总平面中可以看出图书馆的地理位置较为清静, 周围由城市绿化带环绕,建筑形状依托基地轮廓 而形成并形成一个围合的花园,提供给读者一个 幽静自在的外部环境,隔离了城市的喧嚣,有着 一种清静的氛围。
建筑特色
• 该图书馆坐落在台湾岛中部,该地在地理位置和 寓意上都是信息探索和城市发展的汇合处。该建 筑引人注目的造型以“横流”为主题,回顾自18 世纪城市居民的灌溉水渠,也象征了在互联网时 代变化的数据界面。
材料
• 混合墙板+马赛克、玻 璃帷幕、天然岗石、 橡胶地板、结晶化玻 璃、矽酸钙版刷漆、场地现状分析
对称轴 人流线
• 通过对基地的分析, 确定了两个面没有太 多遮挡直接面对人的 视线,希望对两个面 进行重点的立面设计。
概念参考
功能布局
台中图书馆
• 设计公司:J J Pan • 地址:台湾台中市 • 面积:41797平米 • 设计理念:在建筑上该建筑深深植根于现代建筑
的标准里,但也解决了概念性的问题,如图书馆 如何在数字时代下生存甚至茁壮成长。设计的起 源就决定了直接面对数字媒体的动态性质提出的 挑战和机遇。

数字图书馆设计方案PPT课件

数字图书馆设计方案PPT课件

个性化服务
用户希望得到个性化的推 荐和服务,如基于阅读兴 趣的图书推荐、定制化的 阅读计划等。
跨平台访问
用户希望能够在不同的设 备上(如手机、平板、电 脑等)无缝地访问和使用 数字图书馆。
功能需求
资源管理
搜索与导航
支持对数字资源进行上传、下载、编辑、 删除等操作,以及对资源进行分类和标签 化管理。
扩展性考虑
采用微服务架构,将系统拆分为多个 独立的服务,便于水平扩展和维护。
跨平台支持
开发移动端的数字图书馆应用,支持 iOS和Android平台,满足用户在不 同设备上的使用需求。
07
数字图书馆测试与部署
测试方案制定
测试目标确定
明确数字图书馆系统测 试的目标,包括功能测 试、性能测试、安全测 试等。
前端设计应注重用户体验,提供 简洁、直观的操作界面和友好的
交互方式。
响应式设计
前端界面应适应不同设备的屏幕 尺寸和分辨率,确保在不同设备
上都能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前端框架
采用成熟的前端框架,如React、 Vue等,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
量。
后端设计
数据处理
后端设计应注重数据处理能力,包括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和挖 掘等。
需求。
图书馆服务升级
数字图书馆通过提供更加丰富、便 捷的数字化资源和服务,提升图书 馆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推动文化传承
数字图书馆有利于文化遗产的数字 化保存和传播,推动文化的传承和 发展。
设计方案概述
01
02
03
设计原则
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 体验和便利性;兼顾资源 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确保 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数字图书馆设计方案 ppt课件

图书馆设计案例完整版本

图书馆设计案例完整版本
福州大学图书馆位于新校区的中心被学校各个主要建筑物所环绕与周围的广场水面等共同构成学校的文化精神场所也是各个景观轴线的交会处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因此方案着重处理各方面人流的汇集穿越保证使用的方便东面外景方案从校园空间的特色出发借鉴福建围楼以及中国传统建筑以庭院虚空间为中心的布局模式力求创造出立体开放多重构成的创新型图书馆核心空间形态建筑物的外轮廓基本为通过对角线的切割产生线性方形的内部空间并以围合半围合等手段来对比强调中心空间的灵活开放达到建筑物外实内虚的外部完整性和内部聚合性北面外景主体建筑体量主要分为藏阅合一的阅览空间非纸介质阅览空间学术交流空间以及展览厅四个部分方案最终利用多向到达的二层平台接纳多向人流形成放空间的构思即多个路径单一大堂入口管理的建筑处理手法
• 当从与中央
广场相对的
一层主人口
步入图书馆
后,穿过门
厅,首先来
到一层的
“水院”,
以水池和一
条下沉步道
作为核心元
素,它其实
是一个有顶
的院子,所
以可以称为
中庭。

• 水景与绿植

的相互配合

为空间增添
了生机和活
力。
• 室内依
旧延续
了室外
建筑的
基调,
灰面砖
构建的
挑窗形
式构成
一定的
空间序



• 坡道的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功 能 分 析 图
• 方案最终 利用多向 到达的二 层平台接 纳多向人 流,形成 内聚式开 放空间的 构思,即 多个路径、 单一大堂 入口管理 的建筑处 理手法。

图书馆PPT课件

图书馆PPT课件

1.2、图书馆的组成:
1.2.4 业务和技术设备部分 业务用房 包括:采编、典藏、辅导、美工等部门; 技术用房由微机室、缩微、照像、静电复 印、声像控制、装裱修整、消毒等房间组 成。
1.2.5公共、行政与辅助部分 门厅、寄 存、陈列厅、报告厅、读者休息、行政总 务办公、公共厕所等。
2、建筑用地与总平面设计
3.6、书库的温度 宜不低于5℃,不高于30℃,书库的相对湿 度不宜小于40%,也不宜大于65%;特藏书 库中的珍贵文献,资料及历史文物资料等, 书库温度应为12℃~24℃,日温差不应大 于±2℃,相对温度应为45~60%,日相差不 应大于10%
3.6、书库防护
3.4、柱网与层高
3.4.1、柱网
书库柱网取决于书
架的排列,柱距应是书架排列中距的倍
数(1.2 m或1.25m的整数倍) ,按照
目前的结构条件,柱距宜采用书架排列
中距的4~6倍,其相应柱距为5~7.5m
,小于5m可用于混合结构,大于5m宜用
框架结构。有条件时,柱距可适当加在
至8~9m,使书库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
3 、书库设计6
3.1、书库类型 3.2、书架及布置要求 3.3、书库容书量指标 3.4、柱网与层高 3.5、垂直交通和运输 3.6、书库防护
3.1、书库类型
3.1.1、 基本书库(Basic Stack Rooms )即总书库,书籍成分复杂,种类繁多, 藏书量大。
3.1.2、 辅助书库Auxiliary Stacks 采 用闭架管理时,图书馆中为读者服务的各 种书库,如:借书处、阅览室、参考室、 研究室、分馆等部门所设置的书库。辅助 书库应与基本书库联系紧密,以便从基本 书库中补充新书,也便于把旧书送回基本 书库。

公共建筑分析-苏大炳麟图书馆 PPT课件

公共建筑分析-苏大炳麟图书馆 PPT课件

外廊式
36
内廊式
37
如图整个建筑为对称图形,以南 北向为主轴!!
38
具体分析:图书馆的坡道:如图所示坡道的坡度一般 为8%-15%,在一些人流比较集中的部位,则需要平缓 一些,常为6%-12%。坡道主要是为残疾人设计.
39
接下来用一张Sketch up 模型来表 现图书馆的交通流线
楼梯 楼 梯
42
43
建筑外立面设置具有韵律的技术百叶,从而使 建筑取得很好的美感。除此之外,这些金属百 叶基本上设置在光线较强的方向从而减少了能 耗。
44
图书馆架构的创造性-图书馆屋顶 拉索工程施工技术
45
建筑的屋顶之所以做成草坪,其目的是为了保 温和防晒,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46
图书馆建筑顶部的水景目的还是 为了节约能耗,达到节能环保的 功效!
55
图书馆建成
投入使用后,蓄
水屋面的最大问
题是保证水源及
时补给,特别是
炎热干燥季节,
屋面受烈日曝晒,
水分蒸发量较大,
如不能及时补水,
会造成屋面蓄水
干涸,因此屋面
安装了自动补水
装置,以保证水池壁内蓄水量达到深度要求。常温下
依靠降雨就足以补充水量。屋面还设置了排水系统,
主要是便于屋面的清理和检修。
56
学院
8
9
由于四面为道路,因此为了减少干扰图书馆四 周设置了大量的绿化和水景! 这只是它的一个公用,后面会讲到它的另一个 功用
10
图书馆的功能分析
一:功能分区 一楼功能布置图
11
如图所示
12
图书馆中庭:具有出纳,检索,展 览功能!
信 息服 务区
电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作品分析
——图书馆设计
案例一:
功能亦及形态
——武汉理工大学厦门学院图书馆设计
• 设计单位.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建设单位:厦门仁文投资有限公司 • 建设地点.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 • 用地面积:1 5000 m2 • 总建筑面积:39280 m2 • 建筑设计:肖诚,师宏刚,郭元军
东北侧外观
• 福州大学图书馆 位于新校区的中 心,被学校各个 主要建筑物所环 绕,与周围的广 场、水面等共同 构成学校的文化 精神场所,也是 各个景观轴线的 交会处,起到统 领全局的作用
• 因此,方案着重 处理各方面人流 的汇集、穿越、 保证使用的方便
总 平 面 图
东面外景
• 方案从校园空间的特色出发,借鉴福建围楼以及中国传统建筑以 “庭院”虚空间为中心的布局模式,力求创造出立体开放、多重 构成的创新型图书馆核心空间形态

设计体

现了人

性化, 方便不

同人的

不同需



• 沿着其中的直 跑楼梯上到由 屋顶形成的平 台花园时,就 到达了第二个 层面的院子, 这是属于中心 阅览室室外的 活动平台
• 它是更加纯粹
意义上的室外
庭院,顶上大
部分透空,侧
面全部开敞,
透过它可以在
两个不同方向
上分别与中央
绿轴和公共教
学楼构成视觉
• 由于9个模块分布于

3 5层其空间位置与
面 功
形态造成了一种“悬 浮”着的感觉,恰与 底层完整连续的基座

构成一种视觉上的平

衡状态。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 大的中庭是贯 穿于整个图书 馆内部的开放 或者说半开放 空间,它既是 室内的也是室 外的“院”, 因它局部有顶 在侧面又基本 开敞,可以说 是将内部和外 部空间进行了 一种类似“拓 扑”式的转换 后的状态。
功 能 分 析 图
• 方案最终 利用多向 到达的二 层平台接 纳多向人 流,形成 内聚式开 放空间的 构思,即 多个路径、 单一大堂 入口管理 的建筑处 理手法。
一 层 平 面 图
• 方案将图书 馆二层依次 分为纸介质 阅览部分的 L形体量、 非纸介质阅 览部分、学 术交流部分、 咖啡厅部分、 公共展览部 分,前三个 部分通过围 合又互相独 立,形成了 二层平台的 核心空间
• 当从与中央
广场相对的
一层主人口
步入图书馆
后,穿过门
厅,首先来
到一层的
“水院”,
以水池和一
条下沉步道
作为核心元
素,它其实
是一个有顶
的院子,所
以可以称为
中庭。

• 水景与绿植

的相互配合

为空间增添
了生机和活
力。
• 室内依
旧延续
了室外
建筑的
基调,
灰面砖
构建的
挑窗形
式构成
一定的
空间序



• 坡道的

上的直接对话



小结:
• “形态源于功能”自包豪斯以来这就成为现代建 筑设计的一则信条。当建筑形态在充分尊重与满 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又对建筑空间赋予了明确 的逻辑性的时候,形态则不只是在阐述功能,也 成为广义“功能”的一部分
• 该图书馆的建筑形态和体量关系一方面是对功能 与动线组织的直接体现,同时也将特殊的空间体 验融入其中,它使建筑具有了更强的空间特质, 此时,形态亦及功能

间造型也给整体

空间带来了唯美

的艺术享,又赋 予建筑本身的结

构以鲜活的生命

并随一天当中的

时间变化而变化, 为大厅室内外都

提供了变幻的魅




• 沿玻璃幕墙
依次排列的
采光井灯柱, 在白天是首 层展览大厅 的自然采光 井,在夜晚 又为平台广
光 窗 兼 景 观 照 明
遮 阳 膜 结 构
• 该旋转楼梯设 计很独特,通 过旋转楼梯到 达各层阅览平 台,或者通过 内部旋转楼梯 到达一层的展 览大厅,从展 览大厅也可以 到达学术交流 中心,交通流 线很方便
案例二:
立体开放 多重构成
——福州大学图书馆设计
• 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设计时间:2002年10月一2005年5月 • 竣工时间2006年10月 • 建设地点:福建省福州市蜀侯大学城 • 用地面积:15000 m2 • 总建筑面:35396 m2 • 建筑设计:陶郅、郭嘉、陈子坚、陈天宁
二 层 平 面 图
• 方形中庭一半 为室内一半在 室外,十字形 的钢柱以 7500mm的方 形柱网形式界 定了整个空间 领域感
室 外 中 庭
休 息 平 台 与 咖 啡 厅
室 内 中 庭
展厅
• 垂直的帆拱型拉 膜在造型上如同
一只只展翅腾飞
的白鹭一般,在 提供遮阳的同时,
其斑驳的光影效
果以及独特的空
• 建筑物的外轮廓基本为通过对角线的切割产生线性、方形的内部 空间,并以围合、半围合等手段来对比强调中心空间的灵活开放, 达到建筑物外实内虚的外部完整性和内部聚合性
北面外景
建 筑 局 部
剖面图
• 主体建筑体 量主要分为 藏阅合一的 阅览空间、 非纸介质阅 览空间、学 术交流空间 以及展览厅 四个部分
• 在这中庭里既
有交通元素又
有景观元素,
中 庭
共同构成一种
复杂的空间体 验。

• 3层高的小
中庭里每个
里面都有2 个空中廊桥
将两侧的阅 览室联系起

• 3个“小中
庭”和2道
空中连廊跨 越在底层的
水庭之上,
它们将光与 影、虚与实
、物与像, 速率,交织

成一种奇妙

的平衡
室 内 旋 转 楼 梯
西北侧外观
• 建筑基调和表情
• 灰的面砖、灰的 石材、灰的金属 以及灰的玻璃, 构成了建筑灰色 的基调。然而, 不同的质感又赋 予它们不同的表 情:砖石的坚毅, 金属的挺拔,玻 璃的变幻,配合 着每天若明若暗 的光韵流转,共 同谱曲着含蓄而 多姿的协奏
建 筑 局 部
北立面图 东北立面图
• 图书馆的各功能空间 均采用了统一模数化 设计,在此基础上, 更将9个分类阅览室 以一种“模块”式的 空间划分形成了相对 独立的区间,并与基 本书库和中央阅览室 垂直对位,以最便捷 的交通形成人流及书 流的高效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