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设计案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图书馆精品PPT课件

图书馆精品PPT课件

3.5、 垂直交通和运输
书库上、下层之间应有垂直交通相联系, 一般设置专用楼梯供内部工作人员使用。 垂直运输主要是运送书籍的提升设备。
书库内楼梯段净宽不应小于0.8m,坡度小 于45度。
二层以上书库应设书籍提升设备,四层及 四层以上的书库,提升设备应不少于两套, 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宜另设专用电(货) 梯。
3 、书库设计6
3.1、书库类型 3.2、书架及布置要求 3.3、书库容书量指标 3.4、柱网与层高 3.5、垂直交通和运输 3.6、书库防护
3.1、书库类型
3.1.1、 基本书库(Basic Stack Rooms) 即总书库,书籍成分复杂,种类繁多,藏 书量大。
3.1.2、 辅助书库Auxiliary Stacks 采用闭 架管理时,图书馆中为读者服务的各种书 库,如:借书处、阅览室、参考室、研究 室、分馆等部门所设置的书库。辅助书库 应与基本书库联系紧密,以便从基本书库 中补充新书,也便于把旧书送回基本书库。
3.6.2、 防湿、防潮 为了防止书刊受潮,书库 围护结构内表面不得出现结露现象,书库周围 应排水通畅,给排水管道不得从书库地下通过, 以防管道渗漏。
3.6.3、防尘、防有害气体 庭院绿化对防尘具 有积极作用,书库楼、地面应采用坚实耐磨的 面层,库内墙面和顶棚表面应光滑、不积灰尘。 特藏书库还要防止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气 体的侵蚀。
3.1 、书库类型
3.1.3、 开架书库Open Stacks 允许读者入库查找资 料并就近阅览的书库。此书库除正常的书架外,在 采光良好的区域还设有少量阅览座(厢)供读者使 用。
3.1.4、 特藏书库Special Stacks收藏珍善本图书、 音像资料、电子出版物等重要文献资料、对保存条 件有特殊要求的库房(不应有阳光直射)

图书馆案例分析37991ppt课件

图书馆案例分析37991ppt课件

道院到视觉上不可洞穿的地下隧道。 ppt精选版
22
摒弃多余的装饰和变化, 简洁而又纯粹的素混凝 土带来优雅的共享空间。
结构与装饰的简化还原 了建筑内部空间的完整 与延续,视线能够自由 的延伸。在这样纯粹完 整的空间里,更能够获 得自由与闲适。
ppt精选版
23
新加坡璧山社区图书馆
魔幻彩盒
ppt精选版
对光线的处理,裕文图书 馆采用了最朴实的形式, 不玩花哨的照明概念,却 使得整个内部光环境更具“ 阅读场域”的意味。
ppt精选版
木格栅与玻璃的组合允许 日光以漫射的方式进入室 内,使得室内照度均匀, 读者观感始终维持在一个 舒适的水准,此外,木格 栅外有葱翠的乔木为背景, 让读者在缓解眼部疲劳的 同时及时回归惬意的阅读 行为。
在这样的建筑中,一层空间被赋予了最多的含义:它可以是学生穿行而过的一个
通道,也是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展览的公共空间,地面上有草莓般随意散落的球
凳,迎合了阅读的随机性——阅读者可以随意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坐在球凳
上阅读。一层有学校的展览区,休闲吧,电影放映区以及阅读区,这里放着种类
繁多的杂志,学生们可以在这里一边等学校的班车,一边看杂志和喝咖啡。
ppt精选版
12
“这里的图书是充满生命力的”
建筑分析
ppt精选版
13
添加文本
来访者一踏入建筑,马上就会发现自己置身于一条巨型阶梯的脚下。阶梯几乎占据了整个大堂空间 ,引导视线向上,直至屋顶下檐。屋檐下垂悬着宽大的“倒置露台”结构,为建筑中心自天棚而下 的宽阔空间提供了自然采光。在这里,来访者对建筑的印象将发生改变,因为在这儿,一切逐渐柳 暗印花象明是,片证 面明 的这 。并不是一个折纸空间,而是意p在pt精与选极版简风格相对应的复杂几何空间,因此纸模14型的

《图书馆建筑设计》课件

《图书馆建筑设计》课件

休闲区设计
休闲区是供读者休息 、交流和放松的场所 ,应提供多样化的设 施和服务。
休闲区应营造轻松、 愉悦的氛围,满足不 同读者的需求。
设计时应考虑咖啡厅 、休息室、阅读角等 设施的布局和适度 。
其他功能区设计
其他功能区包括行政管理区、技术服务区、报告厅等,根据图书馆的具体需求进行 设计。
设计时应考虑各功能区的独立性和相互联系,以及空间利用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窗户设计
窗户的大小、位置和形状 应与立面整体设计相协调 ,同时考虑采光和通风的 需求。
立面材料
选择与外观材料相协调的 立面材料,保持整体统一 性。
建筑风格与文化元素
地域特色
考虑当地的文化、气候、历史背景等元素,使图书馆建筑融入当 地环境。
文化元素
将图书馆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建筑设计中,如采用具有象征意 义的符号或图案。
现代与传统元素的结合
在保持传统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打造具 有时代感的图书馆建筑。
PART 05
图书馆建筑的可持续性与 绿色设计
可持续性设计理念
尊重自然
在图书馆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尊 重自然环境,合理利用土地、水 等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
染。
节约资源
通过优化设计,减少建筑材料和 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建筑运行成本。
适应气候变化
图书馆建筑应具备适应气候变化 的能力,采取适当的节能、隔热 、通风等措施,提高建筑的舒适
度和节能效果。
绿色建筑材料与技术
使用可再生材料
优先选择可再生、可回收 利用的建筑材料,如木质 、竹质等,减少对有限木 材的依赖。
高效节能技术
采用高效隔热、保温材料 ,以及节能型空调、照明 等设备,降低建筑能耗。

《图书馆设计》课件

《图书馆设计》课件
ERA
图书馆的定义与功能
图书馆定义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存和提 供文献资料,服务于社会公众的 文化教育机构。
图书馆功能
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供休闲娱 乐等功能。
图书馆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设计原则
图书馆设计应遵循功能性、人性化、 绿色环保、艺术性等原则。
设计目标
图书馆设计旨在创造一个舒适、便捷 、高效、美观的学习和阅读环境,满 足用户的需求。
分类标识
储藏环境
藏书空间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以确保图书的保存和延长使用寿命。
图书分类应清晰明确,便于读者查找 和图书管理员管理。
公共空间设计
入口设计
图书馆的入口应宽敞、明亮,给 读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休息区
设置舒适的休息区,供读者在阅读 间隙放松休息。
信息咨询台
提供信息咨询和导览服务,帮助读 者快速找到所需资源。
智能安防系统
通过视频监控、报警装置等技术,保障图书馆内的安全,预防和及时 应对各种安全事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5
图书馆设计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需要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提供电子资源、数字化服务和线上阅读空间。
04
图书馆的智能化设计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智能化管理系统
自动化借还书系统
通过自助借还书机,实现图书的自助借阅、归还和续借功能,提 高借还书的效率和便利性。
图书管理系统
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图书进行编目、检索和管理,实现图书资源的 数字化和信息化。

西雅图公共图书馆案例分析PPT课件

西雅图公共图书馆案例分析PPT课件

——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
.
2
耗资 1.6555亿美元的西雅图图书馆新馆内 部空间明亮宽敞,用色大胆活泼,创造出一 个现代化的生活休闲空间,巧夺天工地以立 体的设计,让你处身室内亦能感到户外的绿 化气色。置身在馆內就算不阅读,纯粹欣赏 建筑物就是一种视觉享受。
图书馆内设计了五个平台:办公、书 籍及相关资料、交互交流区、商业区、公 园地带。
——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
.
3
本质、意涵、形式是设计的美学原则
• 设计的本质、意涵、形式是整体关系的, 不管哪方面都得让人联系、理解、想到自 己、自身,即人的行为、人的情感、人的 认知。形式必须相互说明、相互关照、互 为逻辑,综合起来表达一个统一的主题与 意涵。
——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
.
4
软木地板
.
西 雅 图 中 央 图 书 馆 使 用 R F I D 自 动 分 类 系 统
——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
9
图 书 馆 一 楼 的 一 侧
图 书 馆 一 楼 的 另 一 侧
——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
.
10
家具布置
充满现代气息的单色家具,让整 个空间瞬间灵动。
.
——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
11
电梯的色彩处理 在整个图书馆环境内,建筑师还使用了
物品或观赏品的设计和布置,我们统称为
室内装饰艺术。此外,还有室内外绿化艺
术,由于它与建筑室内设计密切关系因而
也列为室内设计范围。
• 公共建筑室内设计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三 大部分:
一是空间处理
二是室内装修
三是室内装饰
.
——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
1
西雅图公共图书馆Seattle Public Library 库哈斯界定信息时代的图书馆,不再仅是

图书馆设计案例完整版本

图书馆设计案例完整版本
案例二:
可编辑课件PPT
*
总平面图
福州大学图书馆位于新校区的中心, 被学校各个主要建筑物所环绕, 与周围的广场、水面等共同构成学校的文化精神场所, 也是各个景观轴线的交会处, 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 因此, 方案着重处理各方面人流的汇集、穿越、保证使用的方便
可编辑课件PPT
*
东面外景
方案从校园空间的特色出发, 借鉴福建围楼以及中国传统建筑以“庭院”虚空间为中心的布局模式, 力求创造出立体开放、多重构成的创新型图书馆核心空间形态 建筑物的外轮廓基本为通过对角线的切割产生线性、方形的内部空间, 并以围合、半围合等手段来对比强调中心空间的灵活开放, 达到建筑物外实内虚的外部完整性和内部聚合性
可编辑课件PPT
*
北面外景
可编辑课件PPT
*
建筑局部
可编辑课件PPT
*
剖面图
可编辑课件PPT
*
功能分析图
主体建筑体量主要分为藏阅合一的阅览空间、非纸介质阅览空间、学术交流空间以及展览厅四个部分
可编辑课件PPT
*
一层平面图
方案最终利用多向到达的二层平台接纳多向人流, 形成内聚式开放空间的构思, 即多个路径、单一大堂入口管理的建筑处理手法。
可编辑课件PPT
*
小结:
“形态源于功能”自包豪斯以来这就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一则信条。当建筑形态在充分尊重与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 又对建筑空间赋予了明确的逻辑性的时候, 形态则不只是在阐述功能, 也成为广义“功能”的一部分 该图书馆的建筑形态和体量关系一方面是对功能与动线组织的直接体现, 同时也将特殊的空间体验融入其中, 它使建筑具有了更强的空间特质, 此时, 形态亦及功能
可编辑课件PPT

图书馆案例分析 ppt

图书馆案例分析 ppt

-
5
建筑概况:
项目名称:西雅图中央图书馆 日期:完成于2004年5月23日 设计师:库哈斯 遵照了美国 LEED 节能环保条例, 在材料的循环使用上具有绝对的 指导意义
-
6
地理位置
位于市中心,由玻璃和 钢铁组成。
占地5000㎡左右 面积:38300 m2(包括
办公、阅读、存书、会 议 室、停车场等空间) 造价较低是竞标成功的 原因之一
-
21
以“层”为基本单元 错位的五个功能体块,功能大小体量各不不同,根据使用功能采用 不同透明度的墙面。 流动空间,分别是阅览区、休闲区、多功能区、儿童区。
功能分区
图底关系
藏书空间
服务空间
-
22
流线分析
西雅图图书馆的交通流线 与传统图书馆流线比较
-
23
水平交通流线
次要交通
-
主要交通
主要交通
-
3
小组成员及任务分配
小组成员:
组长:王一帆 组员:曾于舒、李云辉、张亚举、苏荣斌、李桥
任务分配:
李云辉:建筑概况、建筑师背景、设计思路分析 张亚举:功能分区 苏荣斌:立面剖面分析、流线分析 曾于舒、王一帆:国内外最新图书馆亮点分析
节点分析 李桥
-
4
西雅图图书馆分析
建筑概况 建筑师背景 设计思路 功能分区 流线分析 立面剖面分析 节点分析
2注重空间气氛的营造;
3服务空间配合公共空间 布置,以方便服务,有 一定的休闲交流空间以 及室外活动空间,同时 尽量互不干扰。
-
55
荣斌:
-
56
参考文献:
西雅图图书馆:
《时代》杂志(Time) 《建筑师》 《世界建筑》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 《南方建筑》2006年1期 《时代建筑》2004年03期

《图书馆建筑设计》PPT课件

《图书馆建筑设计》PPT课件

• 关于艺术性与实验性: 超越建筑本身的功能价值
• 侧重与均衡:
平衡创造与实现的“适度”
• 设计要点:
功能
环境
技术
个性
民族、地域
3-2
肯尼迪图书馆
美国俄亥俄州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法国国家图书馆
亚历山大图书馆
1.图书馆建筑发展概述 2.图书馆设计要求 3.图书馆建筑的造型设计
4.优秀学生作业展示
• 从这个世纪开始,西方国家的图书馆建筑,在规模上更超越 了以前的历史时代。“在平面布局上首先开始突破了房间的 固定分隔;并以大柱网、大空间适应了使用上调整互换的灵 活性;其次是开始采用了“藏阅合一”的管理方式,大量实 行开架借阅,促使传统式截然分隔的“三大空间”解体,基 本书库大大压缩或根本取消” 。以后经过遂步完善,形成了 “模数式图书馆”的设计模式。
• 采光和照明 • 通风和空调 • 噪声控制 • 防火 • 防紫外线
美国菲尼克斯中央图书馆
•图书馆东西两侧覆盖弧 形波纹状钢板,隔离强烈 的阳光; •南端阅览室采光玻璃表 面设计了无数格栅百叶窗, 可调控; •北端阅览室采光玻璃表 面安装呈一定角度排列的 帆形织物,用以控制反射 光线。 •顶层阅览室每个柱头顶 端开圆形天窗辅助采光 •利用生动多变的自然光 线营造宜人的气氛
• 15世纪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掀起产业革命;当时 活字印刷书籍的大量普及、图书馆藏书倍增、促使图书馆 正式向公众开放。于是便出现了一种圆形屋顶下设中央大 厅的屋筑构造形式。在空间形式上依然比较单一。给人如 入知识宝殿的感觉。
2-2 • 19世纪中期,公立图书馆采用闭架管理,建筑按功能划分为
• 70年代后期,以读者为主,开架阅览、进库借阅。最大限度地缩短读者与 知识载体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作品分析
——图书馆设计
案例一:
功能亦及形态
——武汉理工大学厦门学院图书馆设计
• 设计单位.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建设单位:厦门仁文投资有限公司 • 建设地点.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 • 用地面积:1 5000 m2 • 总建筑面积:39280 m2 • 建筑设计:肖诚,师宏刚,郭元军
东北侧外观
• 福州大学图书馆 位于新校区的中 心,被学校各个 主要建筑物所环 绕,与周围的广 场、水面等共同 构成学校的文化 精神场所,也是 各个景观轴线的 交会处,起到统 领全局的作用
• 因此,方案着重 处理各方面人流 的汇集、穿越、 保证使用的方便
总 平 面 图
东面外景
• 方案从校园空间的特色出发,借鉴福建围楼以及中国传统建筑以 “庭院”虚空间为中心的布局模式,力求创造出立体开放、多重 构成的创新型图书馆核心空间形态

设计体

现了人

性化, 方便不

同人的

不同需



• 沿着其中的直 跑楼梯上到由 屋顶形成的平 台花园时,就 到达了第二个 层面的院子, 这是属于中心 阅览室室外的 活动平台
• 它是更加纯粹
意义上的室外
庭院,顶上大
部分透空,侧
面全部开敞,
透过它可以在
两个不同方向
上分别与中央
绿轴和公共教
学楼构成视觉
• 由于9个模块分布于

3 5层其空间位置与
面 功
形态造成了一种“悬 浮”着的感觉,恰与 底层完整连续的基座

构成一种视觉上的平

衡状态。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 大的中庭是贯 穿于整个图书 馆内部的开放 或者说半开放 空间,它既是 室内的也是室 外的“院”, 因它局部有顶 在侧面又基本 开敞,可以说 是将内部和外 部空间进行了 一种类似“拓 扑”式的转换 后的状态。
功 能 分 析 图
• 方案最终 利用多向 到达的二 层平台接 纳多向人 流,形成 内聚式开 放空间的 构思,即 多个路径、 单一大堂 入口管理 的建筑处 理手法。
一 层 平 面 图
• 方案将图书 馆二层依次 分为纸介质 阅览部分的 L形体量、 非纸介质阅 览部分、学 术交流部分、 咖啡厅部分、 公共展览部 分,前三个 部分通过围 合又互相独 立,形成了 二层平台的 核心空间
• 当从与中央
广场相对的
一层主人口
步入图书馆
后,穿过门
厅,首先来
到一层的
“水院”,
以水池和一
条下沉步道
作为核心元
素,它其实
是一个有顶
的院子,所
以可以称为
中庭。

• 水景与绿植

的相互配合

为空间增添
了生机和活
力。
• 室内依
旧延续
了室外
建筑的
基调,
灰面砖
构建的
挑窗形
式构成
一定的
空间序



• 坡道的

上的直接对话



小结:
• “形态源于功能”自包豪斯以来这就成为现代建 筑设计的一则信条。当建筑形态在充分尊重与满 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又对建筑空间赋予了明确 的逻辑性的时候,形态则不只是在阐述功能,也 成为广义“功能”的一部分
• 该图书馆的建筑形态和体量关系一方面是对功能 与动线组织的直接体现,同时也将特殊的空间体 验融入其中,它使建筑具有了更强的空间特质, 此时,形态亦及功能

间造型也给整体

空间带来了唯美

的艺术享,又赋 予建筑本身的结

构以鲜活的生命

并随一天当中的

时间变化而变化, 为大厅室内外都

提供了变幻的魅




• 沿玻璃幕墙
依次排列的
采光井灯柱, 在白天是首 层展览大厅 的自然采光 井,在夜晚 又为平台广
光 窗 兼 景 观 照 明
遮 阳 膜 结 构
• 该旋转楼梯设 计很独特,通 过旋转楼梯到 达各层阅览平 台,或者通过 内部旋转楼梯 到达一层的展 览大厅,从展 览大厅也可以 到达学术交流 中心,交通流 线很方便
案例二:
立体开放 多重构成
——福州大学图书馆设计
• 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设计时间:2002年10月一2005年5月 • 竣工时间2006年10月 • 建设地点:福建省福州市蜀侯大学城 • 用地面积:15000 m2 • 总建筑面:35396 m2 • 建筑设计:陶郅、郭嘉、陈子坚、陈天宁
二 层 平 面 图
• 方形中庭一半 为室内一半在 室外,十字形 的钢柱以 7500mm的方 形柱网形式界 定了整个空间 领域感
室 外 中 庭
休 息 平 台 与 咖 啡 厅
室 内 中 庭
展厅
• 垂直的帆拱型拉 膜在造型上如同
一只只展翅腾飞
的白鹭一般,在 提供遮阳的同时,
其斑驳的光影效
果以及独特的空
• 建筑物的外轮廓基本为通过对角线的切割产生线性、方形的内部 空间,并以围合、半围合等手段来对比强调中心空间的灵活开放, 达到建筑物外实内虚的外部完整性和内部聚合性
北面外景
建 筑 局 部
剖面图
• 主体建筑体 量主要分为 藏阅合一的 阅览空间、 非纸介质阅 览空间、学 术交流空间 以及展览厅 四个部分
• 在这中庭里既
有交通元素又
有景观元素,
中 庭
共同构成一种
复杂的空间体 验。

• 3层高的小
中庭里每个
里面都有2 个空中廊桥
将两侧的阅 览室联系起

• 3个“小中
庭”和2道
空中连廊跨 越在底层的
水庭之上,
它们将光与 影、虚与实
、物与像, 速率,交织

成一种奇妙

的平衡
室 内 旋 转 楼 梯
西北侧外观
• 建筑基调和表情
• 灰的面砖、灰的 石材、灰的金属 以及灰的玻璃, 构成了建筑灰色 的基调。然而, 不同的质感又赋 予它们不同的表 情:砖石的坚毅, 金属的挺拔,玻 璃的变幻,配合 着每天若明若暗 的光韵流转,共 同谱曲着含蓄而 多姿的协奏
建 筑 局 部
北立面图 东北立面图
• 图书馆的各功能空间 均采用了统一模数化 设计,在此基础上, 更将9个分类阅览室 以一种“模块”式的 空间划分形成了相对 独立的区间,并与基 本书库和中央阅览室 垂直对位,以最便捷 的交通形成人流及书 流的高效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