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是什么

合集下载

动脉粥样硬化-PTCA

动脉粥样硬化-PTCA

高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HDL)在AS发生中的作用 ) 发生中的作用 血浆HDL是一种小而致密的球形脂蛋 是一种小而致密的球形脂蛋 血浆 白复合物,脂质和脂蛋白各占50%,其主 白复合物,脂质和脂蛋白各占 , 要脂质是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 要脂质是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甘油 三酯,主要蛋白质是Apo A-I, A-IIM还有一 三酯,主要蛋白质是 还有一 些数量较少但代谢上起重要作用的ApoE, 些数量较少但代谢上起重要作用的 , Apo C(I,II,III).HDL主要肝脏和小肠合成. 主要肝脏和小肠合成. . 主要肝脏和小肠合成 HDL的主要功能是 ,接受源于细胞的或 的主要功能是a), 的主要功能是 脂质水解时释放出的过量磷脂和胆固醇, 脂质水解时释放出的过量磷脂和胆固醇, 将这些脂质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 将这些脂质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即胆 固醇的逆向转运. ,作为Apo E, Apo C 固醇的逆向转运.B),作为 的储存库. 的储存库.
初期:斑块表现为脂质条纹, 初期 斑块表现为脂质条纹,内含大量泡 斑块表现为脂质条纹 沫细胞,是可逆的. 沫细胞,是可逆的.也可见到胶样隆起以及附 壁微血栓( ).成熟的斑块含 壁微血栓(microthrombi).成熟的斑块含 ). 有大量脂质,泡沫细胞,淋巴细胞, 有大量脂质,泡沫细胞,淋巴细胞,增殖的平 滑肌细胞以及基质成分(包括胶原,弹力蛋白, 滑肌细胞以及基质成分(包括胶原,弹力蛋白, 糖蛋白及蛋白糖苷等). ).一般的斑块上有内皮 糖蛋白及蛋白糖苷等).一般的斑块上有内皮 覆盖,纤维帽和钙化区. 覆盖,纤维帽和钙化区.斑块较大时表面可出 现裂隙或溃疡,可继发血栓形成. 现裂隙或溃疡,可继发血栓形成. 后果:血管硬化,管腔狭窄( 后果:血管硬化,管腔狭窄(>75%), ),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好发部位:种属差异.人的中等动脉, 好发部位:种属差异.人的中等动脉,尤 其分枝处. 其分枝处.

外周动脉硬化的症状是什么?

外周动脉硬化的症状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外周动脉硬化的症状是什么?
导语:外周动脉硬化多发雨老人,患者朋友大概都在四十岁以上,但是这并不是说青少年就不会患病,只是说几率比较小,男性患者比较多,病情也比女性
外周动脉硬化多发雨老人,患者朋友大概都在四十岁以上,但是这并不是说青少年就不会患病,只是说几率比较小,男性患者比较多,病情也比女性朋友重。

城市居民比农村的患者多,从事脑力劳动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较容易患病,这些年来我国患者越来越多,那么,外周动脉硬化的症状是什么?
一、一般表现脑力与体力衰退,触诊体表动脉如颞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可发现变宽,变长,纡曲和变硬。

二、主动脉粥样硬化大多数无特异性症状,叩诊时可发现胸骨柄后主动脉浊音区增宽,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而带金属音调,并有收缩期杂音,收缩期血压升高,脉压增宽,桡动脉触诊可类似促脉,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结向左上方凸出,主动脉扩张与扭曲,有时可见片状或弧状的斑块内钙质沉着影。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狭小。

动脉硬化与人体自然衰老有关,高血压高血脂是促进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有效的控制血压血脂可明显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动脉硬化得到改善。

已经发生动脉硬化的患者应积极治疗,防止病情发展并使其逆转。

已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治疗,防止其恶化。

药物治疗的方法主要有:1、扩张血管,解除血管运动障碍。

2、调节血脂。

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的基础上,血脂仍高于正常时,可用调脂药。

3、抗血小板粘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护理PPT课件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护理PPT课件
检查等
02
治疗原则:控制危 险因素、改善生活 方式、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等
03
04
药物治疗:抗血小 板药物、降脂药物、
降压药物等
手术治疗:血管成 形术、支架植入术、
旁路移植术等
生活方式指导
01
戒烟限酒
合理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
02
醇食物摄入
03
增加运动量,保持适当体重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
增强自我认知:了解自己 的病情,了解疾病相关知 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建立社会支持:与家人、 朋友、医生保持良好的沟 通,寻求支持和帮助
学会放松:学会放松身心, 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 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
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丰富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
跨学科合作
团队成员:医生、护 士、营养师、康复师 等
自我管理技巧
01
饮食控制: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02
运动锻炼:坚持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பைடு நூலகம்
03 戒烟限酒:戒烟,限制饮酒量
04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0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控制疾病风险
心理支持与调适
保持乐观心态:保持积极 乐观的心态,避免焦虑和 抑郁
操作等
04
培训对象: 护理团队全
体成员
05
培训效果评 估:通过考 核、反馈等 方式评估培
训效果
患者随访与评估
1 随访目的: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评估护理效果 2 随访内容:患者症状、体征、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等 3 评估方法:采用标准化评估工具,如血管健康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 4 随访频率:根据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制定合适的随访计划 5 评估结果反馈: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护理团队,以便调整护理方案

《动脉粥样硬化》课件

《动脉粥样硬化》课件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existing vascular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导致心脏病、中风、外周血管疾病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和诊断
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和疲劳。晚期症状可以导致心脏病发作、中风 和肢体缺血。
诊断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心电图、超声波和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依据
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依据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和防治
危害
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导致心脏 病、冠心病、脑卒中和周围 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 量。
预防和治疗
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 重要方法包括均衡饮食、规 律运动、戒烟和保持健康体 重。
饮食指导
饮食指导包括减少高脂肪和 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 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动脉粥样硬化的误区和常见问题
《动脉粥样硬化》PPT课 件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被称为动脉硬化。它会导致动脉 壁的增厚和硬化,进而影响血液流动。
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
定义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由动脉内皮损伤引起,导致脂质物质在动脉壁内沉积 形成斑块。
引起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胆固醇饮食、缺乏运动、吸烟和高血压。
健康生活方式的推荐
均衡饮食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 入,减少饱和脂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 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 行车。
戒烟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 化的风险。

动脉粥样硬化PPT医学课件

动脉粥样硬化PPT医学课件

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控制血糖和血脂
保持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饮食 ,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以减少对 血管的损害。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 预防血栓形成。
降血脂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 血脂水平,减少血管内的 炎症反应。
降压药物
动脉粥样硬化ppt医学课件
2023-11-11
目录
• 动脉粥样硬化概述 •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学 • 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 •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治疗 • 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疾病 • 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疾病 • 动脉粥样硬化与外周血管疾病
01
动脉粥样硬化概述
Chapter
定义和分类
治疗
血运重建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等)、抗血小板 治疗等。
06
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疾病
Chapter
脑梗死
定义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管堵塞, 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脑细胞 死亡的疾病。
症状
脑梗死的症状包括头痛、眩晕、 肢体麻木、无力、口齿不清等。
01 02 03 04
原因
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 化,其他原因包括血栓形成、栓 塞等。
07
动脉粥样硬化与外周血管疾病
Chapter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1 2
症状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后出现间歇性跛行,随着 病情进展可出现静息痛、溃疡、坏疽等症状。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超声、CTA等检查手段进行诊断 。
3
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内膜剥脱术、搭桥手术等 。
肾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爱是什么? 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 风儿若有若无。 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 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 “爱。” “为什么?” “它驱赶我的饥饿。” 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 “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 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 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 “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 “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 “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爱是什么? 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 风儿若有若无。 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 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 “爱。” “为什么?” “它驱赶我的饥饿。” 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 “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 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 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 “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 “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 “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
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期)ຫໍສະໝຸດ 动脉粥样硬化HE染色
×40
动脉粥样硬化
HE染色
×100
三、继发性病变 (一)斑块内出血: 斑块内新生的血管破裂 (二)斑块破裂: 粥样溃疡形成(图) (三)血栓形成 (四)钙化

血管外周脂肪组织与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外周脂肪组织与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外周脂肪组织与动脉粥样硬化
王雅琼;高平进
【期刊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12(39)6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血管外周脂肪组织不仅是一种血管支持组织,还具有活跃的分泌功能.通过分泌各种脂肪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参与调节血管张力,介导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以及新生血管形成,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总页数】4页(P339-342)
【作者】王雅琼;高平进
【作者单位】20002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20002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血压大鼠血管外周脂肪组织对血管调节功能的改变及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影响[J], 张震洪;曾昭华;Robert M.K.W.Lee;Yu-Jing Gao;罗碧辉;何文凯;何兆初;苏诚坚
2.血管外周脂肪组织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J], 杜智超
3.血管外周脂肪组织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J], 杜智超;姜睿;
4.血管周围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不同亚型的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J], 陈叶飞; 吴旦斌; 杨正飞; 王阳雪; 姜希娟
5.成熟脂肪细胞和血管外周脂肪组织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老化和肥胖的作用[J], 刘晶晶;齐永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诊断与预测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诊断与预测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诊断及预测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诊断当冠脉狭窄到一定程度影响正常心肌灌注时才表现出临床症状,可能管腔狭窄程度已经超过60%~70%了,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而管腔继续狭窄并表现为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的症状可能不需要很长的时间。

另外,动脉粥样硬化(AS)后血管重塑;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与严重程度不直接相关:多数心血管事件是在易损斑块(斑块破裂、溃疡、出血、糜烂)基础上伴有急性血栓形成,与管腔的狭窄程度没有直接关系;以上各种原因使得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较困难。

除了管腔狭窄程度,局部AS的稳定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意义更大。

易损斑块的检测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心血管疾病诊治的重点在于发现和治疗心血管管腔狭窄,如血管介入治疗已成为解除由于粥样硬化性动脉管腔堵塞的直接和起效快速的方法之一,但忽视了病变的关键——血管壁。

随着对心血管病变的深入研究,逐渐认识到是血管壁的病变而不是管腔病变才是各种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发展的基础,动脉僵硬度(弹性)的改变早于结构改变。

早期发现后干预亚临床期血管病变的进展是延缓和控制心脑血管事件的根本措施。

因此,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就显的相当重要。

目前临床上遇到的无论是猝死、心肌梗死、还是脑卒中患者,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终末期”人群。

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临床防治重心的前移,人们开始重视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Preclinical Atherosclerosis,PCA)的研究。

PCA通常是指已有动脉硬化证据,而尚无重要动脉血管(如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以及外周动脉)严重粥样硬化狭窄而导致明确临床症状的情况,也有人称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如何在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以及吸烟等传统危险因素上,通过一些无创或者微创的方法加强识别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在他们发展为“终末期”患者之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无论对于群体社会疾病负担的减轻还是个体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减少都具有重要意义。

粥样动脉硬化用什么方法治疗正确

粥样动脉硬化用什么方法治疗正确

粥样动脉硬化用什么方法治疗正确
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降压药物等。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降压药物可以控制血压,减轻动脉压力对血管壁的损害。

2. 改变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保持适当体重,定期进行有氧运动,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展,避免长时间久坐或站立。

3. 血管介入治疗:当严重的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明显症状时,可采用血管介入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以改善血液流通。

4. 外科手术治疗:当血管病变较严重或无法通过介入治疗改善时,可能需要进行血管旁路或血管重建手术。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因此在接受治疗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还需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检查、控制患有的慢性病,以减缓疾病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级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级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级文章目录*一、动脉粥样硬化病分级1.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级2. 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症状3. 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危害*二、动脉粥样硬化如何预防*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吃什么好动脉粥样硬化病分级1、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级在病理学上常依据狭窄最严重部位的横断面,分为四级,这种分级方法基本上能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并能用来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与冠心病发病间的关系。

Ⅰ级:管腔狭窄面积在25%及以下。

Ⅱ级:管腔狭窄面积在26%-50%。

Ⅲ级:管腔狭窄面积在51%-75%。

Ⅳ级:管腔狭窄面积在76%-100%。

一般Ⅰ-Ⅱ级粥样硬化并不引起明显的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减少。

Ⅲ级以上的狭窄方与冠心病的发病有直接的关系。

病理解剖检查显示,心绞痛的病人,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达75%以上,也就是说,冠状动脉达Ⅳ级以上粥样硬化狭窄者,占绝大多数。

2、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症状 2.1、头晕头疼早期的动脉硬化,会让人感觉头晕头疼,并且多发在额头和后脑出现的钝疼。

在身体变动时出现头晕。

走路不稳,也可产生眩晕、眼球震颤、恶心等,并且伴有吞吐困难等现象。

2.2、记忆力减退早期的动脉硬化,会使人注意力不集中,劳动能力下降,工作学习都很吃力,并且记忆力减退的表现非常快,遇事往事,但记忆力缺损表现不是很明显。

2.3、早期睡眠障碍早期动脉硬化变现失眠,难入睡,多梦,易惊醒,盗汗等表现。

并且情绪行为改变很大。

另外动脉硬化可因脑部组织受累不同发生病变,是病情多样化。

3、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危害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可导致高血压、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栓前兆)、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性猝死、动脉粥样硬化性肾病(可导致肾衰)及间歇性跛行。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并不是一个人在一生中只发生一次。

如果一个人第一次患心肌梗死,他未来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性将增加4~6倍,脑卒中的风险增加3~4倍;如果第一次是脑卒中,未来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将增加9倍,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2~3倍。

动脉粥样硬化保健常识

动脉粥样硬化保健常识

1、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常见的类型,为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主要病因。

动脉硬化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常见的有:(1)动脉粥样硬化;(2)动脉中层钙化;(3)小动脉硬化。

2、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本病发展到相当程度,尤其有器官明显病变时诊断并不困难,但早期诊断很不容易。

年长病人如检查发现血脂增高,动脉造影发现血管狭窄性病变,有利于诊断本病。

3、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有哪些?(1)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者70%以上合并有高血压,如在高血脂基础上更易得冠心病,高血压的血液湍流对动脉内膜也有损伤作用。

(2)高脂血压:世界各国研究说明,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尤其是高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有肯定的关系。

高胆固醇加高甘油三酯,比同龄正常人冠心病发病率高3倍。

(3)吸烟:可使冠状动脉痉挛,不论主动吸烟者及长期被动吸烟者,均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展。

据英美等四国调查1.2亿人,发现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1.6倍。

德国学者报告,年龄在50岁以下的心肌梗塞者,80%以上都是过度吸烟者。

(4)糖尿病:常伴有胆固醇增高,冠心病发病率为45%-75%,比正常男性高1倍,女性高2-3倍。

(5)肥胖:肯定会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因肥胖易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增加心脏负担,升高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降低有益的高密度蛋白胆固醇(HDL),这些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

(6)体力活动少:长期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静坐工作,缺少体力活动,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勤于体力劳动的人要比懒于劳动者少患冠心病。

适度体力活动会增加HDL,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增加心脏功能。

(7)精神、性格因素:精神紧张,忧郁也易患动脉粥样硬化。

A型性格有较强的进取心,竞争不息,时间上有紧迫感,B型性格各方面比较轻松。

A型性格虽与冠心病发病率无关,但一旦心肌梗塞,其死亡率较高。

(8)饮食习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又称“富贵病”,常与营养过剩有关,过量饮用含糖饮料,会使过剩血糖通过肝转化为脂肪。

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早期检测及影响分析

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早期检测及影响分析

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早期检测及影响分析目的探讨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早期检测及影响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内收集的68例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均进行了早期检测,统计其检测结果并进行影响分析。

结果68例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患者经早期检测,均能够确切可见其外周血管动脉硬化病理性异常变化,易多种合并症,如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肾动脉硬化等。

早期检测结果显示,各患者的PWV、ABI指标均有一定的变化。

结论对外周动脉硬化病变高危人群进行早期检测,利于评估其病症及合并症情况,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肾动脉硬化的发生风险有积极作用,能够尽早采取对症干预措施,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标签: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早期检测;分析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机体的全身系统各部动脉[1],依病变的部位、大小及血管狭窄程度可有相应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动脉壁增厚、形态异常及粥样硬化等[2],而且在各项检测指标中也会出现异常改变。

现本文回顾性分析内收集的68例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均进行了早期检测,以探讨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早期检测及影响分析,具体情况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内收集的68例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38~66岁,平均年龄(48.65±6.76)岁;均符合外周血管动脉硬化的诊断标准。

1.2 检测方法及指标统一应用动脉硬化检测仪,选用震荡法和线性膨胀技术进行全身性检测[3],且使用双重袖带,以更为准确的检测患者的四肢脉搏波形,需输入其身高及体重参数,即可检测出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肱指数ABI,准确率较高。

PWV是一种非侵入性指标,可全面评估动脉血管功能的变化情况,具有简捷、有效、可重复及经济等优点,能综合反映出各危险因素造成的血管损伤,可作为心血管事件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且适用于长期随访血管功能障碍疾病及干预疗效的评估,更是评估动脉僵硬程度的一种经典指数。

ascvd 概念

ascvd 概念

ascvd 概念
ASCVD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简称,是一组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
的累及全身的疾病的总称。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上积聚了斑块,这些斑块包含了脂肪、钙和血液中的其他物质。

随着斑块的不断增长,动脉可能会变窄或甚至阻塞,从而影响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ASCVD是一组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等。

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ASCVD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等。

心血管疾病
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等;脑血管疾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等;周围血管疾病包括周围动脉粥样硬化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等。

ASCVD是心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促进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血压管理、血脂管理、血糖管理、抗血小板治疗与体重管理等,可以大幅度降低ASCVD的患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血管外周阻力增加的原因

血管外周阻力增加的原因

血管外周阻力增加的原因引言血管外周阻力的增加是许多疾病的原因之一。

它导致心血管系统负荷增加,使心脏工作更加困难。

本文将探讨血管外周阻力增加的原因,并提供一些预防和治疗措施。

什么是血管外周阻力血管外周阻力是指心脏泵血经过动脉床时遭遇的阻力。

在正常情况下,血流通过血管时遇到一定的阻力,这有助于维持动脉血压和适当的组织灌注。

但当血管外周阻力过高时,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血管外周阻力增加的原因以下是一些导致血管外周阻力增加的原因:1.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外周阻力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它是指在动脉内壁形成斑块,使血管变得狭窄和僵硬。

这导致血液通过血管困难,增加了阻力。

2. 高血压高血压是血管外周阻力增加的常见原因。

它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这会导致血管收缩和狭窄,增加血液通过血管的阻力。

3. 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导致血流黏稠度增加,从而增加血液通过血管的阻力。

这可能是由于红细胞数量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或血小板增加等原因引起的。

4. 血管壁肥厚血管壁肥厚也可以导致血管外周阻力增加。

当血管壁肥厚时,血管腔变得狭窄,使血液通过血管的阻力增加。

5. 血管痉挛血管痉挛是指血管收缩,导致血管内腔变窄。

这增加了血液通过血管的阻力。

一些原因,如药物、应激或寒冷,都可以引起血管痉挛。

预防和治疗措施为了预防和治疗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引起的问题,以下措施可以被采取:1. 健康饮食采取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压。

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2. 锻炼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和保持心血管健康。

3.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是降低血管外周阻力的关键。

过重会增加心脏的负荷,导致血管变得狭窄。

4. 控制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水平非常重要。

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壁,增加血管阻力。

5. 药物治疗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降压药物、降脂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来降低血管外周阻力。

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进展

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进展

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进展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内科医生须重视冠状动脉以外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治,尽可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狭义的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是指除冠状动脉之外的主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的狭窄、闭塞或瘤样扩张疾病,其病理生理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一致,是外周动脉闭塞的重要原因,包括颈动脉疾病、椎动脉疾病、上肢动脉疾病、主动脉疾病、肠系膜动脉疾病、肾动脉疾病、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y disease,LEAD)以及多动脉疾病。

广义的PAD还包括先天性动脉畸形,各种药物、肿瘤、免疫和全身疾病合并的动脉血管病变。

本文主要综述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PAD的治疗进展。

一、PAD的危险因素PAD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类似,但不同部位的PAD,各危险因素与之的相关性不同。

目前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大都集中在LEAD方面,其他的外周血管疾病较少。

调查表明,中国自然人群LEAD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民族、身高、腹围、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中吸烟及年龄的相关度最高,相对危险度分别为6. 06、5. 12。

吸烟对于LEAD 的危害似乎比冠心病(CAD)更大。

而糖尿病与其的相关性国内外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血糖控制状况、病程长短、病情严重程度、气候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二、PAD的诊断详细地询问病史对于PAD的诊断及血管评价尤为重要。

除了临床症状(如肢体的静息痛、跛行、头晕等)外,还应包括危险因素、用药情况、相关疾病史等。

目前诊断PAD的金标准仍然是血管造影,但是因其有创、设备要求较高、有一定的技术难度等,难以在基层医院以及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中运用推广,因此一些无创、简便、有效的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静息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运用最为广泛,其诊断LEAD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6%、79%。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计算值)4.4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计算值)4.4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动脉疾病,主要是由于血管内层的胆固醇沉积和炎症反应所致。

它是狭窄和堵塞血管的主要原因,会增加发生心脏病、中风和外周动脉疾病的风险。

为了评估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状况,医生会使用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SI)进行评估——它是通过结合多种生物标志物和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的一个综合指数,从而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疾病风险。

我们需要了解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计算方法,这个指数是如何根据生物标志物和测量数据而得出的。

一般来说,ASI包含很多生物标志物,比如胆固醇、脂蛋白、炎性标志物等,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风险。

在计算ASI时,医生会综合考虑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值,并结合患者的芳龄、性别、血压、体重等测量数据,计算出最终的ASI值。

我们需要理解ASI值的含义和临床意义。

通常来说,ASI值越高,表示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越严重,疾病风险也越高。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ASI值来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与此患者本人也可以通过监测ASI值的变化来了解自己的疾病状态,并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在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的疾病风险时,ASI值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除了ASI值之外,医生还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超声检查等综合评估来确定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ASI值的评估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不能单独依赖ASI值来判断疾病风险。

在个人观点方面,我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指标,它为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的疾病风险提供了量化的数据支持,有助于医生和患者更全面地了解疾病状态。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ASI值只是评估疾病风险的一个参考指标,不能单独使用。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整体情况来进行综合评估,才能更准确地确定治疗方案。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它可以帮助医生更深入地了解患者的疾病风险,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患者本人也可以通过监测ASI值的变化来了解自己的疾病状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

1.绒毛心:当渗出以纤维素为主时,覆盖于心外膜表面的纤维素可因心脏的搏动牵拉而呈绒毛状,故称绒毛心。

2.动脉硬化:是指一组以动脉壁增厚、变硬和弹性减退为特征的动脉疾病。

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和细动脉硬化症。

3.动脉粥样硬化:是以内膜粥瘤、粥样化或纤维斑块形成为病变特征的动脉疾病,主要累及大、中动脉,使动脉管腔狭窄和中膜弹性减弱。

4.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

冠心病临床可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

5.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肌耗氧量剧增致使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胸骨后部位的压榨性疼痛感,可放射至心前区或左上肢。

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

△6.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续性缺血所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

分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和透壁性心肌梗死。

△7.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症,动脉压持续升高可导致心、脑、肾和血管的改变,并伴全身代谢性改变。

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被定为高血压。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8.风湿病: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及血管,常形成特征性风湿性肉芽肿即Aschoff小体病变。

最常累及心脏和关节,其次为皮肤、皮下组织、脑和血管等。

△9.Aschoff小体:是由成群的风湿细胞聚集于纤维素样坏死灶内,并有少量渗出的淋巴细胞共同构成。

Aschoff小体的形成是在纤维素样坏死的基础上,附近的组织细胞增生、聚集,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使胞体变形转变为风湿细胞。

Aschoff小体对诊断风湿病有意义,提示有风湿活动。

△一、名词解释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2 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3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4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5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6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subendocardial myocardial infarction)7 透壁性心肌梗死(transmural myocardial infarction)8 室壁瘤(ventricular aneurysm)9 冠状动脉性猝死(sudden coronary death)10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11 心脏向心性肥大(concentric hypertrophy of heart)12 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13 急进型高血压(accelerated hypertension)14 动脉瘤(aneurysm)15 风湿病(rheumatism)16 阿绍夫小体(Aschoff body)17 绒毛心(cor villosum)18 环形红斑(erythema annullare)19 心瓣膜病(valvular vitium of heart)20 扩张性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21 瓣膜狭窄(valvular stenosis)22 瓣膜关闭不全(valvular insufficiency)四、问答题1简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

简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

简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

简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典型的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慢性冠状动脉疾病,它以动脉管壁结构改变、外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血栓形成为特征。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因此它也被称为“心血管病史上最大的杀手”。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动脉管壁结构改变。

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变就是动脉管壁的明显改变,即动脉管壁厚度增加,动脉管壁弹性减低,并出现硬化和粗糙现象,动脉管壁存在各种损害,如脂质斑块的形成、血栓形成等。

二是外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内皮细胞数量减少,内皮功能障碍,使得血管内壁细胞不能正常分泌Vasodilator等促血管收缩物质,从而出现血管收缩症状,例如血管内阻力增加、血流减少等。

三是血栓形成。

血栓的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特征,它可以阻塞动脉管道,导致血流通道堵塞,引起缺血,从而导致心肌缺血,造成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心血管疾病,其基本病变主要表现为动脉管壁结构改变、外周血管内皮功能障
碍和血栓形成。

必须要及时正确治疗,以减少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从而维护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是什么
动脉硬化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发病时可导致患者休克,最终危及生命安全,因此,了解动脉硬化的发病原理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这种疾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比较严重的一种,许多人对此不太了解,下面就来看看详细的讲解吧。

★1、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一个连续的整体疾病,它累及供应不同脏器或系统的动脉血管,可以导致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脏性猝死,动脉粥样硬化性肾病以及间歇性跛行。

★2、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属于血脂沉积到血管壁出现的氧化反应,主要指颈动脉、四肢和内脏动脉的粥样硬化,是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表现。

从临床上看,主要表现在四大方面;颈动脉的动脉硬化引起的颈动脉狭窄;肾动脉的动脉硬化引起的肾衰及尿毒症;腹主动脉的动脉硬化引起的动脉瘤;下肢动脉的动脉硬化引起的间歇性跛行乃至肢端溃疡、坏疽。

★3、在临床表现上,下肢动脉有动脉硬化会引起血管狭窄,多数早期患者无症状,部分患者感觉下肢凉、麻木、腿部肌肉偶尔痉挛,常被误认为缺钙。

中期最常见、最典型症状是间歇性跛行,中晚期则出现肢体严重缺血,肢端溃疡,重者出现坏疽,合并感染坏死,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但是对于这种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就医时已经是中晚期,一方面因为患者对于病情重视不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另一方面是患者与一些医生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导致患者没有得到正确与专业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